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模式

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模式

發布時間:2021-03-01 13:53:17

⑴ 新課程需要什麼樣的課堂教學形式

一、關於課程與教學
我們要弄清的一個問題是:教學是課程傳遞和接受的過程,還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 1、什麼是課程?
A .幾種典型的課程理論
· 理性主義的課程理論:以知識為核心,以學科為中心,以教師為主體。
· 經驗主義的課程理論:以經驗為基礎,以兒童為中心,以實踐活動為方式。
· 建構主義的課程理論:以「知識建構」為基本理念,以創設「學習環境」為主要任務,以主動學習為核心的教學策略。
以上三種課程理論,前兩種屬傳統的課程理論,後一種屬新課程的理論。
B .傳統的課程理論可概括為以下幾個特點:
· 課程被窄化為學科,課程成為一種指定、指令(專制),教材成為聖經;
· 教學是課程傳遞和接受的過程; · 教師與學生外在於課程。
在傳統的教學論概念系統中,「課程」被理解為規范性的教學內容,而這種規范性的教學內容是按學科編制的,故「課程」又被理解「學科」、「教材」、「教學計劃」、「教學大綱」(這是知識主義課程觀)。這就意味著,「課程」只是政府和學科專家關注的事,教師無權更動課程,也無須思考課程問題,課程和教學成為兩個彼此分離的領域。課程是「專制」的一方,而教學則成為被控制的一方,教學必須嚴格地執行「課程」的要求,兩者機械地、單向地、線性地發生關系。 C .新課程理論有什麼特點呢?
· 課程是民主的、開放的、科學的,課程不僅是預設的,而且是生成的;
· 教學不只是忠實地傳遞和接受課程的過程,更是課程創生與開發的過程;
· 教師與學生是課程的有機組成部分。
新的課程觀把教學與課程這兩個概念統一起來,課程由「專制」走向民主,由封閉走向開放,由專家走向教師,由學科走向學生。課程不再只是「文本課程」(教學計劃、課程標准、教科書等文件),而更是「體驗課程」(被教師和學生實實在在地體驗到的課程)。即課程不再只是特定知識的載體,而是教師和學生共同探求新知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課程的有機構成部分,是課程的主體,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課程的開發,共同創生課程。
上述三種課程理論可以用以下的一個例子形象地加以說明: 【案例】 某幼兒園在一次計算課上,教師設計了一個「分香蕉」的活動:讓3 個孩子為一組,每組分4 個香蕉。結果怎樣呢? 第1 組:1 人1 個,剩下的1 個每人三分之一。 第2 組:把香蕉都剝開,1 人咬一口,咬完為止。 第3 組:1 人l 個,剩下的一個扔掉。 第4 組:1 人1 個,剩下的一個給老師。
評析:如果把3 個孩子分4 個香蕉作為一個純數學問題納入課程,這種觀點符合知識主義課程觀;如果在把這一問題納入課程時又考慮孩子的經驗(如「一人一口輪流咬」) ,這就是經驗主義課程觀;而認為分香蕉的數學問題的解決,在教學實踐中要被孩子們「創造」得五花八門,這種觀念則符合建構主義課程觀的要求。
2、教材觀:教材是「聖經」,還是「跳板」?
有一位教育家曾經說過「教材無非是例子」這樣一句話,這句話給我們的啟示是,我們在教學教材中的「例子」時,不能死扣教材,可以創造性的使用教材,關鍵的是,要把那個「例子」里非常本質的東西挖掘出來,讓學生通過一個「例子」,領會比「例子」更為普遍、更為本質的東西。
【案例】曾經在報上看過這樣一個小故事,說是一位記者去一個部隊采訪一位解放軍部隊指揮員,記者問:「部隊里天天訓練,天天喊„一二一‟、„立正‟、„向前看‟,可是有沒有哪個戰士喊著„一二一‟的號子向敵人沖鋒陷陣的呢?」那意思好象是說,你們訓練也太機械了吧?
指揮員怎麼回答呢,他說:「一二一」的號子戰場上是不需要的,但通過「一二一」的號子訓練出來的一切行動聽指揮、一絲不苟的作風卻是戰場上所必需的。
……這個案例給我們的啟示是:教材是例子,教學的關鍵是要引導學生領會「例子」後面更為本質的東西。
按傳統教學觀的解釋,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是教學工作的「法律」,教材是「聖經」,教師要絕對執行,要「以綱為綱、以本為本」,教學、考試如果「超綱」,將被視為「大逆不道」。 【案例】 期末考試閱卷期間有一位初中數學老師打電話問:「試卷中有一道題在修訂的課本中刪除了,屬超綱題,怎麼評分?」我問:「學生根據本學期學習的知識要點,通過推理能解答出來嗎?」他回答:「能解答,比較難。」我事後和同事聊:這是典型的考什麼,教什麼,教多少,學多少的教學觀。把課本當「聖經」念去了。
新的課程計劃和課程標准為教學活動預留了充分的空間,視教材為案例,開放教材,鼓勵教師充實教材,超越教材,使教材成為教學活動的真正「跳版」、成為學生學習和創新的有力憑借。
【案例】一位教師教學「平均數」,有這樣一道題:某班18名男生平均身高為142厘米,22名女生的平均身高是140厘米,問全班學生的平均身高是多少?教師和學生對這個練習的討論片斷如下: 生1 :(142+140÷2=141(厘米)
生2 :不對。(l42+l41)÷2隻有在男女生人數相同時才可以這樣計算。
生3:(l42+140)÷(l8+22)=7.05(厘米) 師:想一想,人的身高可能是7.05 厘米嗎? 生4:應該這樣計算:(l42×18+140×22)÷(18+22)=l40.9(厘米)
師:現在對嗎,男生的總身高加上女生的總身高除以全班總的人數就是全班學生的平均身高。
生5 :我是這樣想的。22 > 18,女生人數多,男生人數少,平均身高應該偏向女生,142與140的中間數是141,所以全班的平均身高應該在140厘米和141 厘米之間。(這個學生對於數學問題的敏感度很好,出乎教師的預料之外。) 師:太好了!你真聰明!請你再說一遍。
……通過上面的教例,使我們不得不思考:平均數的教學難道僅僅就是讓學生掌握求平均數的方法嗎?平均數教學的最重要的價值是什麼?我們的教學是否有可能使更多的學生通過學習建立起這樣的敏感度呢?

⑵ 新課程的課堂教學還要不要教學模式

教學一節好的課其實就是各個教學環節的優化,如導入、目標、導讀、總結專與作業等方面的優化.
1、導入屬的優化:導入課的方法很多,例如題目導入法
2、教學目標的優化:依據課文特點,依據文體特點學習品析語言的方法,教會方法,然後讓他用你教會的方法去學習.作為一個教師,心中特別應該有一個方法目標,同樣一個問題,不同年級是不一樣的.應該考慮七年級教會,八年級提升,九年級拔高.
3、導學過程的優化:導學思路藝術化,教材處理,導學方法科學化.不同的課文用不同的思路設計.

⑶ 我國新課改提倡的教學模式有哪些

一、新課程倡導建立哪些新的學習方式
新課程改革遵循「以學生發展為本」的理念,大力倡導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使學生真正體驗學習的美妙,讓學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新課程倡導建立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方式是建構在大眾教育的課程理念之上,是建構在現代學習理論基礎之上的。
什麼是大眾教育的課程理念?大眾教育的課程理念就是面向每一個兒童,對每一個兒童的生存和發展都有益,要讓所有的兒童具有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要適應大眾教育課程理念指導下的我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學習就必然要建立新的學習觀和學習方式。
什麼是現代學習理論?現代學習理論是指近百年來,眾多心理學家對「學習是如何發生的?學習有哪些規律?學習應該以怎樣的方式進行?」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所形成的理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流派有行為主義學習論、認知主義學習論、建構主義學習論。
什麼是現代學習方式?現代學習方式不僅包含許多具體的學習方式,更是一個以弘揚人的主體性精神和促進學生可持續發展為目標,包含學習方法、學習習慣、學習意識、學習心理、學習過程等內容的開放的學習系統。它的本質特徵主要有如下幾點:
1.主動性,2.獨立性,3.獨特性,4.體驗性,5.問題性,6.交互性,7.生成性。

⑷ 如何構建新課程教學理念的學科教學方式

一、預習

在每節課前首先制定「預習提示」,針對學習內容的不同採取不同的指導策略,總體上從以下三方面對學生進行預習指導。

1.「非實驗性」內容的預習指導

教材中的「想想議議」主要以思考題的方式對學生進行閱讀性的指導,有的思考題附加一定的指導性提示,確保不同類型的學生都能正常的進行閱讀;有的閱讀指導中附加一定數量的針對性練習,深化了學生對閱讀內容的理解。教材中的「科學世界」和「STS」作為學生的閱讀材料,可讓學生歸納總結其介紹的內容,或給學生提出有價值的問題供思考,這樣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了學生對科學知識的興趣。

2.「實驗性」內容的預習指導

教材中的「想想做做」、「探究」和「演示」等,可讓學生利用身邊物品自製儀器或鼓勵學習小組借用儀器,利用課外活動時間去實驗、探究。有時把課本上的「演示實驗」改換成可利用身邊物品去觀察和探究的實驗,而課本上的實驗變換成猜想、解釋與討論性的實驗,這樣整合教材,提高教材的可預習性。對於一些典型的實驗探究問題,我們從科學探究的各個環節,如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與實驗設計、進行實驗及收集數據、數據處理與分析論證、交流合作等要素給予一定的宏觀預習性的提示和指導,確保學生有目的、有計劃的按正確的思路去實驗探究。有時選擇一些重要的探究性實驗在課堂上預習是很必要的,也是很有價值的,這樣學生通過動手實驗與思考,真正把科學探究落到實處。

3.相關練習性的指導

教材中的「動手動腦學物理」的練習,原則上由學生預習時完成,這是有難度的,但若對不同難度的試題進行相應的提示,學生完全可以獨立完成或小組合作完成。有的練習題來自生活,鼓勵學生通過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解決,走向社會甚至網路去調查、去了解,提高了學生對「從生活中走向物理,從物理中走向社會」的認識。有時在「預習提示」中還補充一定數量的針對性練習,可作為預習反饋。

對於預習中遇到的問題,存在的疑惑,或有什麼新的發現,建議學生記錄下來供課堂討論,培養學生大膽質疑和發現問題的能力。「預習提示」中還讓學生對預習內容進行簡要總結,發表自己的感想和學習心得,從一定角度培養了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關注了學生學習中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二、展示

課堂展示學生預習的情況,讓學生展示其學習歷程,教學時盡可能的讓學生積極參與問題的討論和實驗探究的展示。

一般課堂教學伊始,首先以小組為單位向學生提出這樣的問題──通過預習你學習了哪些物理知識?在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應用這些物理知識?不完整時由小組內學生或其他小組補充。這種教學思路,一改過去的教學常規,突出了學生對預習內容的整體把握情況,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充分體現「STS」的思想。然後按預習提示的問題逐一討論,教師根據學生的自學情況進行點撥,規范其不準確的表述,解答其疑惑的問題,糾正其錯誤的理解。

對於教材中的各種實驗,大多讓學生來展示,講解其實驗方案,演示其過程,總結實驗結論。在展示和互動中,學生的思維發生了「碰撞」,通過探究的「切磋」、學具製作技巧的「展示」,大家互相學習、互相啟發,激發了學生對探究的再次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是導演,是組織者、合作者,這樣的教學理念,培養了學生的動手、動腦和語言表達能力,滿足了學生的自豪感,增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

⑸ 新課程理念下的課堂模式有哪些

課堂教學評價,就是對課堂教學的情況進行了解,對它的價值做出判斷。這種判斷,可能並沒有一個非常統一的標准。這里我僅從評價一堂的角度來談一些個人的看法。
課堂教學一般要從四個方面來進行評價,即教學目標是否合理並得到落實、學生的主體作用是否突出,教學過程是否合理並富有思考,教學教學的基本功是否扎實、具有個性化特點。「表揚和鼓勵」為契機,激勵學生給他們自信
一、 教學目標
評價一堂課時要看教學目標是否合理,是否落實。在教學中,教學目標要做到合理,並要落實,始終是課堂教學中的一個很重要的要求。
1.教學目標合理、落實
教學目標的組成。老師們要理解目標的組成,要清楚一堂課、一個階段教學的目標是什麼?這離不開鑽研《標准》,離不開鑽研教材,也離不開了解學生。教學目標的組成,按照《課程標准》,它有四個領域:第一個是知識與技能,第二個是解決問題,第三個是數學思考,第四個是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四個領域可以分成兩個層次,一個是知識與技能目標。這個目標要具體、清晰、可評價。第二個層次我們稱為思維與情感的目標,這個目標應該抓住本節課中最沖突的部分,最突出的那一條,要突出重點,具有一定的彈性。教學目標的落實。在一堂課中既要落實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目標,同時也要落實思維與情感的目標。
2.新的基礎觀。
《目標》體現了兩個重要的觀念,其一是新的基礎觀。傳統的基礎觀,把它理解成為是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個是很重要的,但是面是比較窄的。新的基礎觀不僅包括了知識和技能,又包括解決問題、數學思考和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個構成了一個新的基礎觀。
3.新的發展觀。
《目標》中體現的第二個重要的觀念是新的發展觀。按照《課程標准》的理念,這個發展是指學生全面的、可持續性的發展要淡化的內容。在加強一些內容的同時也需要對知識進行一些梳理,突出最本質的東西,淡化一些內容。要淡化在以後的發展中自然解決的問題。教材當中有「前後左右」等問題,這個內容其實不是教學的重點,教學的重點是透過這些內容的學習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和幾何思維,所以一堂好的幾何課,一定是要在學習這個內容的背後,讓我們看到學生幾何思維的遞進,要有一定的思維容量,思維容量不夠的話,學生就會失去許多鍛煉的機會。 二、學生的主體作用突出
教學中,學生的主體性是不是調動起來了?這將關繫到是否改變了那種被動接受的學習狀況。它的目的就是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獲得探索、嘗試、創新和思考的機會。而不是單純的模仿,突出了學生的主體作用。
1.考查一節課是否發揮了學生主體作用的幾個方面。
激發學生的學習願望。我經常說一句可能是不太恰當的話,但是它能說明問題,就是與其把一匹馬拉過來讓它飲水,不如讓它感到口渴。讓學生感到對知識的口渴,所以從問題情境出發進行教學,目的是讓學生感到對知識的口渴,感受數學知識的必要性。
2.避免幾種情況
滿堂灌。即教學以教師講授作為基本形式,教師講、學生聽,教師講、學生練,教師講例題,學生模仿,成為了數學教學的基本方式。它的實質是教師牽著學生的思路走,結果是學生的大的智慧得不到發展。
過度練習。練習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於練習要講有效性,同時也要避免「熟能生厭」和「熟能生笨」的情況。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這套教材中的題目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實際上目前各套教材都在發生著變化,那就是正在從「熟能生厭」轉變到「熟能生趣」。同時我們也要克服「熟能生笨」的情況,如果說把一些應用題分成很小的一些類型,讓學生跟著進行模仿、操練,長此以往的話,學生思考的空間是不大的,他的思維能力得不到很好的發展。所以教材中也反映著這樣一種趨勢就是從「熟能生笨」走向「熟能生智」。
三、教師的教學策略
1.避免被動、單一的學習方式。
課堂教學生態應該是一種多樣化的有效的學習方式的組合。因此我們提出要避免被動、單一的學習方式。有的學習方式應該是很好的,比如討論。但是不能單一地使用這種學習方式,一節課如果從討論到討論,再到討論,那是不行的,它應該是多樣化學習方式的有效的組合。因此,對課堂學習,我們要理解什麼是學習。學習有三種層次,一是行為主義的學習觀,它認為學習是行為的變化,在這種學習當中,強調練習、強化、反饋;第二種學習觀是認知心理學的學習觀,它強調理解。所以現在有很多人研究理解性教學。第三是建構主義的學習觀。認為學習是探索、實踐。三種學習觀,一個是練習、一個是理解、一個是探索,它們構成了課堂教學的三個層次。
2.關注教學的互動性
老師教的活動,和學生學的活動應該是結合在一起的,這就是教學的互動性。互動性可以首先理解什麼是教學,什麼是數學教學。教學我們概括過,叫師生互動,共同發展。什麼是數學教學,《標准》里明確指出:數學教學就是數學活動的教學。但是對數學活動的理解現在存在一些問題,有的老師認為數學活動就是操作的活動,就是具體化的活動。實際上數學活動的本質是指數學思考的活動,如果你做一道題時,在做積極的探索、進行數學的思考,那就叫數學活動;如果你沒有進行思考,只是在操作,那還不是數學活動。因此,課堂教學要強調互動性 四、「表揚和鼓勵」為契機,激勵學生給他們自信 自信,是一個人成功的基礎。我們應該堅信雖然每個學生都有缺點,當然也都有優點,我們要善於發現學生身上的才能,「東方不亮西方亮」。同時,創造一個鼓勵性的環境。 總之,實驗中我們發現對學生子既要賞識,也要批評,關鍵在於激勵要有度,批評要有方。激勵評價為主,批評為輔。有時批評也可以成為一種激勵,只要講究藝術。

⑹ 新課程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有哪些哪種模式可操作性更好

我們學校是名義上打著新課程的旗號,增加了實踐等,其實半節也不上,都是擺給領導看的,連課程表都是按原來的上……

⑺ 淺談新課改後的幾種主要教學模式

一是學生對三維復教學目標制的達成度要高。

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並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切性。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

閱讀全文

與新課程課堂教學中的教學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