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核心價值觀教育生物教學

核心價值觀教育生物教學

發布時間:2021-03-01 17:35:16

A. 如何在物理教學中滲透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

B.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全過程的工作總結

近年來,XX市教育系統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將課程建設、傳統文化、社會實踐、學校管理和網路環境,作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著力點,落實落小,深度融入,引導中小學生主動認同、自覺實踐。

一是著力融入課程體系建設,強化課堂育人。將核心價值觀內涵細化為45個目標要點,分層次貫穿於各個學段,形成具有校本特色的序列化育人目標、內容框架和評價體系;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課題研究60餘個,總結推出了主講導讀、自主學習、質疑辯論、實踐體驗等4種教學模式,整體設計教法、編寫教案、篩選案例,為教學實踐提供示範。



二是著力融入文化教育體系建設,強化文化育人。統一下發了《中小學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篇目》,編寫了《中華傳統美德警句名言》和《君子之道格言》《張騫申遺讀本》《蔡倫造紙》等讀本,免費向中小學生發放20萬冊。

全市將傳統文化課納入必修課程,每周一節;在全市各中小學張貼宣傳畫1.5萬張,設置大幅公益廣告牌300個,電子顯示屏140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作為學校文化的靈魂,遍布每間教室、每條走廊;連續多年開展XX名師、全市三好學生、優秀學生幹部等各類評選活動,樹立典型並廣泛宣傳。

三是著力融入實踐活動體系建設,強化實踐育人。持續開展「養成良好習慣」課題實踐研究,將中小學生日常學習生活的言行規范,分解細化成文明禮儀系列教育內容;深化「開學第一課」活動成效,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種子從開學伊始就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

建設1個綜合性實踐教育中心、11個校外教育活動中心、43個科普教育示範基地開設了包括生存體驗、素質拓展、科學實踐等四大板塊18類實踐課程體系。

每年還組織10多萬人次中小學生到博物館及各類工業、種養基地等進行學習體驗;扎實實施「築夢圓夢」行動,以特殊學生群體為對象,開展「築夢、追夢、圓夢」助夢活動;開展「快樂志願多彩體驗」實踐活動,培養學生自覺擔當的責任意識和實踐能力。

C. 如何培養學生的生物核心素養

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相應學段的教育過程中,逐步形成的適應個人終身發展和社會發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
「傳統的基本素養指標包括語言能力、數學素養、學會學習、問題解決能力。現代的基本素養指標包括溝通與交流、團隊合作、國際視野、信息素養、創新與創造力、社會參與貢獻、自我規劃與管理等。」
1、育人導向發生變化:更加註重學生理想信念和核心素養的培養,關注學生的生命質量和價值,突出終身發展的核心素養。
2、課堂教學發生變化:更加關注課程建設綜合化、主體化發展趨勢,強調課程整體育人功能和價值。3、實踐活動發生變化:更加關注學生學習體驗、動手實踐及創新意識的培養,注重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及其包含的學科實踐活動課程、開放性科學實踐活動在課程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突出實踐育人的價值。4、課業負擔發生變化:學生課業負擔將會進一步減,課後作業形式及總量發生較大變化。5、課程發生變化:學校課程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提供滿足孩子現實生活、未來發展的課程,特別關注核心價值觀、生涯指導、金融理財素養,突出學生是現實生活中「完整的人」。
3、課程適應發生變化:未來將更加註重增加國家課程和地方課程的適應性,進一步突出地方、校本課程的時代性、開放性和靈活性。

D. 如何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滲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我們現在所處的這個時代是知識時代,信息時代,在這個時代中誰能堅持創新,勇於創新,誰就能迎接未來知識經濟的挑戰。而今天的學生是我們未來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的創新能力如何直接關繫到國家未來的發展。然而我國的教育,尤其是基礎教育由於受到傳統的觀念、體制、模式等的制約,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不斷,泯滅學生創造性的教育。我們的學校,正逐步成為一種「模具」,不管你有多少棱、角,都將一天天被磨去,成為一種統一的模型。我們的教師,正像辛勤的「園丁」,不管你多綠、多艷,為了整齊統一,都將在「園丁」修枝剪的咔嚓聲中被無情地剪掉。一個個充滿想像力的孩子,隨著年級的增高,就逐漸變成「聽話」的「解題機器」。這是多麼可悲的事情!地理教學也不例外。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迫在眉睫!那麼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呢?就本人的調查以及研究,歸納總結了一下幾種方法:一.培養學生對地理的興趣郭沫若說:「興趣出勤奮,興趣出天才」。當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發生興趣時,他就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主動到地、積極地、執著地探索該事物的奧秘。興趣具有一種巨大的推動力,可以激發人的想像力和創造力。要使學生在將來的地理學領域中有所創新,就必須首先培養學生對地理課的濃厚興趣。在我的調查報告中統計發現,百分之90的學生對自己感興趣的科目學的最好,也在這門課上會突發奇想。二.鼓勵學生標新立異學生腦子里框框少,對成人司空見慣的事物能冷眼相看,提出一些新觀點,有時在成人看來是很幼稚的,甚至是離奇、荒唐的。對於學生的標新立異,教師一要允許,二要鼓勵,三要引導。上課適當允許學生隨時舉手提出問題、講出思想的火花;允許學生和老師爭論;課堂提問時經常問「你說呢?」「你認為呢?」「你的觀點呢」「你的看法呢?」「還有不同的想法嗎?」「再想想?」等,鼓勵學生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觀點。一旦學生成功,要及時贊揚鼓勵,讓學生體驗創新的喜悅。例如經常以:「很好!」「很有新意!」「你真會動腦筋!」「你的想法真令人驚奇!」等語氣贊揚學生的新觀點。即使不成功,也不輕易否定,以免挫傷他們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尤其當學生對教師和書本的觀點有異議時,教師不要馬上給予價值判斷,而要與學生互相切磋,共同探討,求得正確的結論。盡量消除學生怕答錯的思想負擔。三.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發散思維是創新思維的核心。沒有思維的發散,就談不上思維的集中、求異和獨創。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應著重啟發學生從不同角度對同一問題進行思考。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一題多解、一題多思、一題多變,誘導學生從不同角度、不同側面思考和尋找答案,產生盡可能多、盡可能新、盡可能獨特的解題思路、方法。例如:「如何把南極洲豐富的水資源運到撒哈拉沙漠,使其變為綠洲良田?」「如何開采月球上的礦產資源?」「人類怎樣向外星球移民?」「如何減輕巴拿馬運河太繁忙的交通?」等問題,十分利於學生發散性思維的訓練。四.引導學生調查研究身邊地理現象學生通過對身邊地理現象的調查研究,不僅有助於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且也培養了他們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例如:在學習了氣候的有關知識以後,為了加深學生對氣候知識的理解與運用,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我給學生布置了這樣的調查研究作業:在飲食起居方面,家鄉的鄉親們多以什麼為主食,為什麼?家鄉的房屋等建築物有何特徵,為什麼?通過學生動手查閱書刊雜志、網路資料、到相關部門實地調查研究等以後,不難發現:家鄉的鄉親們多以稻米為主食,主要是因為家鄉地處南方,高溫多雨,適宜水稻的生長,所以鄉親們多以稻米為主食;家鄉的房屋等建築物主要考慮通風、遮陽、隔熱、降溫等功能,屋頂坡度大,有利於排水,這都是因為家鄉是亞熱帶季風氣候的緣故!五.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手段在課堂上,地理教師要利用各種地理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這些地理教學方法和手段主要是:1)運用地圖。地圖在教學中具有特殊的重要的地位,利用地圖教學是地理教學的最突出特點,沒有地圖就不可能有地理學,也就無法進行地理教學。地理教師要經常運用地圖進行講課,有計劃、有步驟地培養學生閱讀地圖、分析地圖、填充和運用地圖的能力。2)地理圖表應用。地理圖表多種多樣,它能夠形象直觀地表達地理數字、人口總數、人口密度、工農業生產指標等,使復雜的地理事物和現象簡明化。通過對地理圖表的繪制、分析、比較、聯系,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判斷能力,更深刻地認識各種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實質。3)地理邏輯的應用。地理學科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從整體上反映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理環境。整個地球各大洲、各個國家、各個地區都是不同規模的地理環境。而地理環境特徵總是與組成的各要素及各要素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作用的。學生通過對地理事物和現象的分析與綜合,比較與歸納,由淺入深、由已知到未知、由具體到抽象,揭示現象,總結規律,深入理解各要素的內在聯系。這對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學生智力起著重要作用。4)教學內容密切聯系實際。首先,課堂教學要聯系實際。課堂教學是教育活動的基本形式,教學任務主要在課堂這有限的時間內完成,所以就要求教師在課前要有充分的准備,深鑽教材,認真備課,廣泛收集材料。除了課本上的插頁、圖片等資料,教師還可以利用生動直觀的鄉土材料,豐富多彩的生產生活材料,具有強烈時代氣息的國內外時事材料,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政治、歷史密切相關的跨學科材料。通過把這些材料再加工,有選擇、有目的地融入到教學中,不僅能夠把課教「活」,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而且能夠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使他們養成注意生存環境,觀察生產生活,關心時事報道的良好習慣。5)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地理學是研究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地理環境,以及人類同地理環境關系的一門學科。地理學中有較多抽象的、難以用語言表達的地理概念、事物、現象和規律以及運動復雜的宏觀世界,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很難使學生理解掌握。而藉助多媒體技術的模擬手段,可以使學生較直觀形象地觀察認識地理現象,突破了教學重點、難點。所以說,地理課多媒體教學正顯示也其強勁的生命力。充分利用豐富的多媒體教學,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提供了有益的探索與實踐的途徑。多媒體教學的確使學生加深了對地理教材內容的理解,又獲得了情感的陶冶。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成為塑造學生自立自主人格的一種良好形式,也強化了地理教學活動的趣味性、知識性、科學性,提高了地理教學質量。六.開展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外活動。課外活動通常具有知識性、科學性、實踐性、靈活性、趣味性等特點。在這種活動中學生不僅可以獲得創造力發展所需要的良好環境,而且開始了真正的創造活動。作為地理教師,應該大力開展一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課外活動。比如:組織各類興趣小組(天文、氣象、地震、環保、軍事地理等)、舉專題講座、開展演講和知識競賽、參觀調查、結合實際撰寫地理小論文、參加各種公益活動等。在這些活動中,學生開始了真正的創造活動。學生經常參加這些活動,不僅可以擴大視野、啟迪思維,而且可以選擇自己感興趣而課堂教學未觸及和深入的問題去研究,培養自己的創新能力。

E. 核心價值觀怎樣體現在教育學生上

注重學生的抄養成教育,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取向轉化為學生普遍遵循的行為規范,通過養成踐行,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外化於行。充分利用課堂教學這個主陣地,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教學主要是學科課程教學,是最重要和最基本的形式,學生獲得知識和能力、形成品格和價值觀主要是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實現的。因此,深入分析探討學科價值、學習價值,有利於在學科教學中更好地進行價值觀教育。學科課程的日常教學是價值觀教育的最主要渠道。我們可以在各學科中充分挖掘和認定其本身的教學價值,並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價值觀的傳遞與授受。同時,學校可以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給學生進行價值觀課程教育。

F. 在中小學教師中如何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活動方案

復建設師德高尚、業務制精湛的高素質教師隊伍。實施師德師風建設工程,堅持師德為上,完善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健全教師任職資格准入制度,將師德表現作為教師考核、聘任和評價的首要內容,形成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著重抓好學校黨政幹部和共青團幹部,思想品德課、思想政治理論課和哲學社會科學課教師,輔導員和班主任隊伍建設。引導廣大教師自覺增強教書育人的榮譽感和責任感,學為人師、行為世范,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G. 如何在教學中滲透核心價值觀教育

1、開展「三節三愛」教育。這也是我校的德育特色。
(1)把開學作為開展「三愛三節」教育活動的重要時間節點。把「三愛三節」教育內容融入到開學典禮、「開學第一課」、新生軍訓、校規校紀教育、校史教育等各項活動中,通過大力宣傳學習使廣大學生樹立勤儉節約意識,自覺肩負起「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社會責任,認識到只有勞動才能創造美好的生活和美好的未來,祖國是創造幸福生活和實現個人理想的依靠。(2)開展「三愛三節」主題宣講活動。圍繞「三愛三節」的豐富內涵,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班隊會、主題團日、升國旗儀式,通過精心設計宣傳海報、公益廣告、動漫作品、主題標語、宣傳櫥窗、黑板報、文化牆等形式讓「三愛三節」教育隨處能見,隨時可學。
2、加強日常行為規范養成教育。中學生的行為規范教育,重在實踐,貴在養成。為了讓養成教育序列化,使學生好記易做,我們將學日常行為規范在教室、走廊張貼提醒,並匯編成《學生履責手冊》供師生學習提高;在實踐活動中,伴之以守則、名言、警句懸掛導向,以校內廣播、櫥窗、板報宣傳、演講比賽的鼓動,以自管委監督、流動紅旗督促。
3、是加強競爭意識教育。強烈的競爭意識是學生將來在優勝劣汰的社會立於不敗之地的重要素質。我們經常組織一些文藝、體育、科技、知識、演講等競技性的活動,滲透競爭意識教育。這些活動增強了學生的競爭和參與意識。(全方位素質提高)
4、是加強創新意識教育。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學校每年的科技節活動,學生的手工、創意作品等,使學生的「奇思妙想」變為新設計、新觀點、新製作、新發明、新成果,增強了「我能行」的自信心。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的基本內容始終是學校德育的重要內容。我們堅信廣大教育工作者,一定能以自己的智慧,尋找和創造出多種教育途徑和方式,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到德育實踐活動中去,積極引導學生講道德、尊道德、守道德、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為培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建設者和接班人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

H. 格勤教育的價值觀和核心價值觀是什麼

格勤教育的核心價值觀——簡單、實用、落地!!! 不以幫助企業實現營業額、利潤增長的培訓都是耍流氓!!!

I. 如何開展核心價值觀教育

如何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之一。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四部分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
基本內容。作為人生起始階段的少年兒童時期,打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不僅關繫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長.也關繫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百年大計。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未成年人教育任重道遠。
核心價值體系是一面旗幟,它昭示了不論社會思想觀念如何變化,不論人們價值取向怎樣變更,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動搖的。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持續深刻變革,社會結構變動深入復雜,利益格局調整廣泛深遠,思想觀念變化激烈尖銳,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沖擊,這一切都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不斷帶來新的問題,也不斷挑戰傳統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能夠有效地在少年兒童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要在市場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思想觀念激烈變化的背景下培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新一代建設者,必須改革創新現有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對未成年人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必須求真務實。
第一,要從人的發展角度去確立教育目標,把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青少年的社會性發展需求之中。
檢討和反思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我們會發現,多年來我們習慣於把正確的價值體系作為一種理念和思想傳遞、灌輸給青少年.並在不自覺中從整體事業的視角,把青少年作為傳輸先進價值體系過程中的一個被動的客體,主流價值觀的教育與青少年自身社會性發展的需求相脫離。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將這些大的、抽象的、理論性的、與孩子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的,甚至是相對較為空洞的觀點、理論轉化為孩子們切實需要、樂意接受、能夠理解的東西。這不是方法的問題,而是涉及到了整體教育觀念和價值的思考和轉變。其核心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青少年成長發展統一起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青少年自身道德發展的需要。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哈維格斯特(r.j.havighurst)是發展任務學說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發展任務.無論是處於什麼社會制度背景下.也不論生活在什麼樣的發展階段,一個時期的發展任務完成得好,這一個體與外部,包括社會、他人、自然等關系就會和諧,其個體的生存狀態就會順暢快樂;相反,則會與外部適應不良,沖突不斷,甚至反社會.自身也會面臨多方面的失敗。在這一學說給6歲一12歲的人生開出的九項任務中,有一條很突出的任務就是「形成對社會制度和社會集團的看法」,這實質上就是對社會制度價值和主流意識的認同,作為一種以西方中產階級為主要對象群體的理論,我們不去全面評價其優劣。但它可以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視角,即從未成年人個體的發展出發去思考社會價值和思想道德教育。依我看,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快樂的人生,必須構建起三個支撐:物質支撐、自我精神支撐、社會支撐。而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幫助孩子搭建起這三個支撐。幫助他們獲得物質支撐的能力,就需要培養其學習能力和職業能力;幫助他們獲得自我精神支撐的能力,就需要培養其堅定的信仰和完善的人格;幫助他們獲得社會支撐的能力,就需要推動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體系,學會與他人的溝通和合作。這些能力是建立在青少年所處的社會和他們的現實生活之上的,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論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還是社會主義榮辱觀,都必然是這些支撐的重要內核。
例如,愛國主義教育是個很大的題目,但愛國主義情懷卻是一個孩子正常發展的基礎和前提。一些學校和家長把精力和注意力全部放在孩子的身體鍵康和學習成績上,以為只要把這兩點抓好了,孩子的前途就有保證了。這是極大的誤區,因為沒有一個人可以離得開國家,國家在我們每個人的生活中,也在我們每個人的心裡。一個沒有國家觀念的人,一個對國家沒有情感的人,怎麼能夠快樂和發展呢?使愛國主義情懷伴隨孩子的每一步成長,伴隨孩子價值觀、情感、社會性的發展,是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的關鍵。比如,韓國在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時,就把民族文化傳統融入孩子的現實社會生活之中。雖然傳統作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髓,似乎很抽象,看不見、摸不著,但卻讓一個人在不經意處閃現出它的痕跡。因此,在小學階段,韓國強調學習正經的生活之道,即個人生活上強調端正、誠實、節制、創造、深思:社會生活上強調寬容、愛家庭、和睦、親切、公益精神、責任意識、團結合作、公正;國家生活上強調三愛教育:愛國家、愛民族、愛人類。實現了社會提倡的主流價值與孩子的日常生活的統一,其思路非常值得研究借鑒。
第二,價值觀念、行為能力、道德情感三位一體,化「強制性的觀點灌輸和行為制約」為「全面的人生發展輔導」。
對一個人來說,價值觀念絕不是孤立單一的。但長期以來.不管是在家庭、學校,還是在社會上,我們都習慣把青少年的道德教育簡化為道德價值、倫理、觀念、信條的傳遞與灌輸。對處於人生學習階段的未成年人,即使注意
到行為的重要作用,我們大多數時間里也習慣於使用教訓、限制、規定、懲戒等手段。特別是現代的孩子,他們享受了中國人從未經歷過的物質成果,必然也就形成了同父輩完全不一樣的物質態度;他們在思想空前解放的寬松空氣中呼吸,自然就更加重視自我的發展,追求著父輩想也不敢想的自由和放縱;他們經受著快速發展的高科技的沖擊,必然視野開闊、思維敏捷、蔑視權威、崇尚創新。一定意義上,他們比以前任何一代人都更具人性,發展也會更加全面。在社會性發展上,價值觀念、行為能力、道德情感三位一體,是這一代孩子發展的必經之路,也是其內在成長的必然選擇。而全面理解和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教育,則是我們必須充分重視的問題。
在社會價值觀念上
,祖國利益至上、堅持人民利益方向、誠信守紀、崇尚科學、熱愛勞動、和諧與包容,等等,既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本內容.也是當代青少年自身成長發展、積極適應社會的必然要求。在行為能力上,對他人的理解、包容和接納的能力;對社會元素,包括祖國、人民、制度價值的適應能力;通過創造性勞動,實現「天人合一」的能力;正確地認識、評估、接納自我的能力等四種能力,反映了道德價值的幾個基本關系,既是一種規則能力,也是一種在價值指導下的生活方式和行為模式。而情感則是一個人道德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關繫到一個人生存狀態的好壞、關繫到一個人生存環境的優劣、更關繫到一個人社會性發展的狀況。當一個人與他人相處時,如經常面對一種正面的如尊敬、信任、贊美、喜悅、熱情等情感及態度的話,他必然會是精神愉快,獲得支持的;反之,一個人總是處於仇恨、嫉妒、厭惡、冷漠、懷疑、恐懼等負面情感和態度時,他必然會情緒低落,遠離人群。所以,培養孩子對祖國、人民、勞動、科學的正面情感,激發孩子對損人利己、愚昧無知、好逸惡勞、驕奢淫逸等負面情感進行調整的情感能力,同樣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忽略。

例如對孩子的「人民」觀念和價值的教育,這是主流價值觀念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以往的教育中找們往(來源:公務員在線
http://***)往忽略了啟發孩子對「人」的關注,不知不覺中就把「人民」抽象起來。其實,以人為本,不僅是我們黨和國家發展進步的重要指導價值觀,也是服務人民的道德和品質的認識論基礎。對未成年人進行服務人民的教育,必須注重培養他們對「人」的正確認識和態度。這包括對每一個個體意義上的「人」的尊重,特別是對社會弱勢人群的同情、感悟和援助支持,從「人」』的角度引導未成年人去理解服務社會及人民大眾的榜樣人物的行為和思想,等等。教師、家長平時注意對他人的尊重,在未成年人周圍培育起互相尊重的氛圍,這些看似與馬克思主義基礎理論等核心價值的教育關系不大,但對於未成年人的影響卻絕不可低估。
再如,愛國是一種社會價值觀念,但對一個社會個體而言,它更是一種真實的情感。運動員獲得世界冠軍,五星紅旗冉冉升起時,往往會淚流滿面。而此時,國家不再是一個簡單的符號,愛國也不再是乾巴巴的道理,其澎湃的情感、蘊含著的豐富的內容,激盪著每一個人的心田。幼年的生活是一個人情感發育的基地和搖籃,更是一個人愛國主義情感的最主要的發生地。充分利用社會環境中愛國主義的情感元素,使之對未成年人的愛國情感養成起到渲染、感動、激發、加強等作用;善於製造情緒場景,活動的准備、物件的擺設,都努力創造一種氛圍,讓未成年人在接受價值觀念的同時,心靈也能夠受到震撼,這對於愛國主義核心價值的確立特別重要,對一個人的健康成長更是意義重大。
第三,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學習,改「把真理交給孩子」為「帶領孩子去尋找真理」。
強調受教育者的主體性,是現代教育的核心理念,「帶領孩子去尋找真理」,就是真正把未成年人放在教育的主動者的地位;真正實現未成年人的積極主動探索狀態;真正改變主流價值觀念教育過程中教育者積極灌輸自說自話、被教育者消極接受不激不動的狀況。
一是要在教育理念上不斷更新,特別是在和孩子具體接觸時,要樹立正確的工具價值,即具體的、貫穿在整個教育過程中的那些最基本的價值觀念。如,正確看待少年兒童,真正把他們作為能動的、具有發展性的主體來給予應有的尊重;把每一個少年兒童都看作是唯一的、不同的實體,應該受到不同的對待;始終採取接納的態度,即從理解出發積極面對少年兒童;樹立尊重的觀念,即在工作過程中尊重少年兒童自我選擇和自我決定的權利;注意對少年兒童負責與對社會負責的一致性,注重把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與孩子自身的發展需求統一起來,等等。
二是圍繞社會現實和兒童需求尋找教育主題,我們的道德教育的計劃絕不能只來源於上級的精神、下發的文件,好的教育主題一定來源於孩子成長的焦點,他們關注和議論的熱點,他們與社會、與成人、與自身的矛盾點,他們發展的關鍵點,等等。我們習慣於以系統觀點,如愛國主義、民族傳統、理想信念等為主要的教育組織形式,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可能更需要「以問題為中心」「問題」,就是緊密聯系現實生活的,就是跨系統、跨學科的,就是孩子有興趣,並且需要主動去思考、去探究的。離開這些與未成年人生活息息相關的問題,教育的實效性很難提高。
三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必須強調實踐、體驗、創造的過程,盡可能通過孩子自己的角色體驗、情景體驗,讓孩子成為社會化成長中的主動者。特別是那些離他們實際生存的現實社會有較大距離,甚至在孩子看來是矛盾的、相反的純理論、觀點和認識,如果沒有孩子的主動積極的參與,就不可能有真正意義上的認同。
例如,「誠實守信」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但如何對孩子進行有效的誠實守信教育卻是教育中面臨的困惑和難題。除了孩子自身表現出來的時代特徵之外,社會多元化的思想意識以及成人間的道德失范行為,也對以簡單講道理、提要求的誠信教育提出了尖銳的挑戰。
此時,訂立孩子認同的「規矩」,讓抽象的團結友愛的思想品質條文化、規則化,就是發揮孩子主動接受教育的積極性的好方式。在家裡訂立一些體現個人與他人、與集體、與社會等關系的規矩,比如尊重老人的規則:有好吃的要先給爺爺奶奶,出門要和爺爺奶奶說再見,下學回家要主動向爺爺奶奶問好,拿長輩的東西要事先徵得同意等:比如文明用語的規則:見了老師或長輩問聲」您好」;與同學或家人道別時說聲「再見」;得到別人的幫助說聲「謝謝」,;無意做了影響他人的事說聲「對不起」;別人向自己道歉時說聲「沒關系」;回到家時說聲「我回來啦」,等等。
規則的內容、適用范圍、獎懲方式等,要和孩子一起討論、商議決定;一經確立,家長帶頭執行,不小心違反,就主動接受懲治;規則還要隨社會形勢變化和孩子的成長,不斷修訂,豐富其內涵。對於孩子來說,規則是一種外在的制約,而自我參與訂立,會幫助他使這種外在制約逐漸內化,讓他在自我的約束下、在不斷強化的行為訓練
中逐漸懂得,自己應具有對父母的孝心、對同學的善意、對老師的理解、對朋友的寬厚、對團體規則的遵循、對沖突的理性、對不同意見的包容、對弱勢人群的尊重、對異族文化的接納、對外部的主動適應以及對世界的愛心,等等。這些團結互助的價值和行為習慣將真正深植心中。

再比如,對孩子來說.參加一次社會公益勞動,植樹節在郊區種上一棵樹,幫助社區里一位需要幫助的鄰居,創作一幅歌頌祖國新風貌的作品,等等,都是他們樂於參與的事情。成人積極引導,孩子們就會在這些實踐中獲得書本上無法得到的東西,點滴之間明是非、辨榮辱。很多社會道德行為都具有利他和自覺兩個特點,只有調動了自覺的積極性,價值觀才是牢固的,利他也才能是主動的。
第四,以變遷中的社會為道德教育的背景,敢於面對社會道德領域中新的挑戰,重視現代社會道德價值辨析,讓孩子心目中確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立在真實的現實社會基礎之上。
作為先進的社會思想體系,其特有的抽象性、超前性,往往會使得這些價值理念與社會現實生活,特別是孩子的世界存在一定的距離。我們常看到的小學共產主義、中學社會主義、大學愛國主義的道德教育層次跌減的現象,從另一個側面反映了主流價值體系教育與現實社會巨大作用間的博弈;而遍布社會的正確價值觀念表達與實際行為選擇兩種模式、兩種話語體系的現狀,更是可以從青少年基礎的道德教育中找到端倪,甚至源頭。
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滲透在現存中國社會生活之中的、活生生的、影響社會生活方方面面的思想價值.是引導未成年人完成社會化的根本指導思想,是現代成功教育的內在原則。對未成年人的核心價值觀的教育不能脫離未成年人真實的現實生活。所以,以變遷中的社會為道德教育的背景,特別是要敢於把現實社會道德領域中一些新的挑戰放進核心價值體系建設之中,是今天我們必須面對的問題。
在多元化意識形態並存的社會環境背景下,未成年人每日每時面對的是鮮活的現實,活躍的媒介不斷推動著未成年人認知社會方式的轉變,正統的、主流的、過去佔有絕對統治地位的思想意識及其教育的影響力日漸減弱,並對青少年社會價值觀念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一定意義上,提高價值選擇能力代替接受面面俱到的主流意識教育,成為青少年道德發展的重要任務。企業家包機送高分學生進京值不值得稱贊,是不是捐助貧困學生更好?富家子弟在海外被害,該痛剿罪犯還是給他們及其家庭以道德上的拷問?忙的時候,花錢僱人為未成年人做家務合適不合適?諸如此類的問題靠我們一一為孩子解讀是永遠也解讀不完的,只能充分發揮未成年人自主認知的功能,把問題交給孩子們自己,運用多種形式(討論、辯論)來引導他們不斷進行價值辨析。
例如,進行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必須和青少年的文化生活緊密相連,如果社會主義榮辱觀教育和青少年流行文化「兩張皮」,互不對接,那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有價值的教育。所以,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內容,推進青少年文化建設,努力構建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核心的當代青少年流行、時尚文化,是教育者和青少年共同面臨的任務。這包括認真研究、積極面對和引領青少年時尚及流行文化;培育、建設和諧校園文化、健康社區文化、特色企業文化等。
比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能離開公民教育。因為當代中國社會主義公民意識以基本權利和義務觀念為核心;以主體地位為基礎;以責任感、使命感和集體主義思想為條件。包括愛國意識、責任念識、自主意識、平等意識、公德意識、節儉意識、規則意識、納稅意識、科技意識、環保意識、國土意識、國防意識等在內的公民意識面向未來,也與當代青少年發展方向保持了一致,較容易為青少年所接納。如何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和現代公民的培養統一起來,關繫到通過挖掘傳統文化中的現代元素、包裝傳統等手段對傳統價值的繼承與創新,也關繫到面對全球化背景對現代人類共同價值的批判、吸收和揚棄。
再如,對於革命傳統的教育,一說起長征,大多數人頭腦里可能首先反映的就是「爬雪山、過草地,吃草根、咽樹皮」,是對於一種艱苦生活情境的回顧和再現。這種認識就與我們長期以來傳統教育強調外在物質對比、忽略精神追尋的方式有很大的關系。因此,當現實物質生活呈現出豐富、多樣、充裕色彩的時候,人們,特別是青少年,往往就會不由自主地淡化,甚至游離於長征和長征精神。其實,對於今天的青少年來說,長征實在是一座蘊含著豐富精神食糧的寶庫。信念的力量、團隊的力量、奮斗的力量等都是當代青少年的一筆巨大精神財富。關鍵是我們如何在教育實踐中認真加以挖掘,並以現代青少年的思維特徵加以詮釋。
道德教育是通過向人們傳授道德知識和講解道德理論,從而幫助受教育者提高道德認識、陶冶道德情感、鍛煉道德意志、確立道德信念並最後形成道德行為習慣的過程。道德教育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不過,其涵蓋的基本內容和層次卻是我們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時所必須充分注意的。

閱讀全文

與核心價值觀教育生物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