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9種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9種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發布時間:2021-03-02 10:05:40

Ⅰ 小學有哪些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朗誦課文、背誦課文、角色朗讀、聽寫默寫、玩文字游戲什麼的等的。。。小學的話、主要是抓基礎、這些模式的容易讓人記住。。。可能趣味性是不高的!

Ⅱ 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有哪些

一、杜郎口中學——「三三六」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
即三種模式:預習、展示、反饋(課堂);
三個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
六個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依時間又稱「10+35」(或「0+45」)課堂模式:
即一節課45分鍾,10分鍾屬於教師,35分鍾屬於學生。或全部45分鍾屬於學生。
二、 昌樂二中——「271」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1、「271」模式的內涵:
學習內容方面:
20%的知識——自學能會
70%的知識——合作學會
10%的知識——老師教會
學生組成方面:
20%學生——特優生
70%學生——優秀生
10%學生——待優生
時間分配及內容安排:
20%(約10分鍾)——教師指導、點撥、答疑
70%(約30分鍾)——學生自學、討論、展示
10%(約5分鍾) ——學生自結、鞏固、檢測
2、「271」模式的五個步驟:
學生自學,自主探究;
完成學案,訓練應用;
分組合作,討論解疑;
展示點評,總結升華;
清理過關,當堂檢測。
三、兗州一中——「循環大課堂」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即「三步六段」「35+10」循環教學模式:
模式簡介:三步,即課前、課中、課後;六段:即重申目標、學
情調查、問題匯總、精講點撥、當堂測試、小結作業。
35+10循環模式:第一節課的後10分鍾和第二節課的前35分鍾
共同組成一節課。
三步為一課,一課分兩段;循環往復,課課相扣。
35分鍾的上法:通過展示實現交流,通過糾錯實現落實,通過
點撥實現提高,通過拓展實現升華;
10分鍾上法:明確目標、指導方法、點破難點。
1、模式的靈魂:一個轉變,兩個前置,三種方法。
一個轉變:師生角色的轉變;
兩個前置:問題前置和學習前置;
三種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2、過程式控制制:即時性管理、激勵性評價、體驗性學習。
3、效能分析:實現了教學成績的跨越;實現了師生教學相長的雙高效益;實現了課上和課下兩種「學習態」的和諧統一。
關於「課前」
教師要求:
1、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形成具有本班特色的「導學案」;
2、設計出課堂教學互動的方案。
學生要求:通過預習解決A、B級問題,對C級和D級問題形成
初步「困惑」,以便帶入課堂。
關於「課中」
按照六段式教學模式的要求,實施「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
讓每個人都成為交流者。
關於「課後」
教師要求:備好課後課,設計出學生中「未清」問題的解決方案。
學生要求:完成當堂作業,向學習委員反饋「未清」問題。
四、魚台一中——「四環導學」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1、「四環導學」教學模式的內涵簡介:
「四環導學」中的「四環」是指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四個環節,依次是: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成果交流→鞏固提升。
「導學」是指藉助學案引導和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學習。
課堂教學運用「四環導學」的教學方法,旨在讓學生體驗自主與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讓學生體驗個人學習和小組合作的成功樂趣;而教師藉助「學案」平台以一個「導」字貫穿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引領學生達成學習目標,從而實現高效課堂向高效學習轉化。
2、「四環導學」教學模式操作要領:
、自主學習:此環節分為兩個階段——課前和課中。學生課前通過預習課本,基本完成學案內容,以便帶著成就和展示的慾望、帶著需要解決的問題進入課堂。課中根據其他同學的展示,深化和完善自學成果。課中自學時間的長短應視學案完成情況面定。
、合作探究:在此環節中,主要針對學案中的內容進行學習和組內交流、探究,有時採用分組分任務形式,有時採用分組不分任務的形式。教師在此環節中,一要巡查,最大限度掌握學生學習、探究的情況,二要在重難點突破上進行方法指導,幫助學生形成最終探究成果,為成果交流展示做好准備。此環節主要以小組合作的形式來進行。
、成果交流:本環節主要是小組和小組之間進行合作學習和探究的成果交流展示,可分為課前定向展示和課中不定向展示。每個學習小組推選代表進行展示。展示過程中要求每個學生要注意傾聽其他同學的不同觀點,並積極進行質疑、補充、糾正和評價,實現學習成果的交流和共享。學生在展示、互動、交流的過程中,互相學習和借鑒,對知識加深理解和掌握,並通過說寫、講、讀、對話、表演等形式,使知識轉化為技能。在此環節中,教師要及時進行點撥精講,主要放在重難點的突破上、學習方法的指導上和解題規范化的強調上。要恰當地評價和激勵學習團隊,燃起學生學習的激情,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學習展示,體驗學習的成功和快樂。
、鞏固提升:在本環節中首先引導學生根據課堂學習的內容和活動情況以靈活多樣的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全面的回顧、歸納、總結、整理和反思,從而達到知識系統化的目的,同時更進一步強化學習目標。然後讓學生進行學案上的達標鞏固練習,小組間交流練習結果。最後讓學生對課堂表現和效果進行評價。
在「四環導學」模式中學案的質量和使用是關鍵的重要因素,學案編寫要精細,容量要適中。教師課前要抽查學案,了解學情,二次備課,以學定教;課後要全批學案,鞏固學習成果。

Ⅲ 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1. 教室環境。首先教室的氛圍和環境要能夠讓學生坐得住,有學習氛圍

  2. 老師的外在。不是說內老師要有多美多容帥,但是老師應該要展現良好的精神風貌,更能吸引學生

  3. 老師的內在。老師的教研內容嚴謹,上課的邏輯思路清晰緊密,整體的節奏把控得當,互動多樣,知道每個環節如何承上啟下,帶動氛圍,一節課如何安排的完整而又不枯燥。

  4. 預習輔導。要想達到優質的教學效果,一定不是僅僅依靠上課就能做到的。課前預習課後復習,老師積極輔導答疑等等。一連貫持續性的教學動作,不斷加強鞏固,保證學習效果。

  5. 工具輔助。人的效率和精力是有限的,要在一堂45—60分鍾的課堂中紀要完成教學,又要輔導練習,還有精彩趣味互動,相信鮮有老師做到。這時我們可以藉助一些在線教學工具,比如我們的產品支持直播互動課堂、在線答疑輔導、在線作業批改、教研備課等,支持各種班型模式,包括雙師教學,支持舉手消息、多人音視頻板書、隨堂測、定時器等多種互動方式,高清不卡頓。所以的課程和輔導過程都能永久留存,有序歸檔查看。

Ⅳ 實行高效課堂什麼樣的教學模式比較好

適合本校本學科本學段的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意識的,並非什麼課堂肢解和時間劃分

Ⅳ 小學語文高效課堂教學模式有哪些

為充分發揮課堂教學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最大限度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歸納、總結新課改以來課堂教學改革經驗的基礎上,構建了「小學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模式」。為全面實施「小學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基本模式」,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努力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特製訂本教學模式意見。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化落實新課程理念為宗旨,構建和實施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基本模式,扎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二、改革目標
1、目標多維
課堂教學目標不能只局限於學生認知方面的發展,還應包含學生意志、情感、性格特徵的形成,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等。因此,新型課堂教學的目標應包括:(1)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諸如情感、意志、興趣、需要、價值觀、品德、審美情趣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2)掌握學科思想方法與學習方法——過程方法目標;(3)掌握學科知識,培養學科能力——知識與能力目標。
2、多元互動
傳統的課堂教更多的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缺乏和諧的師生雙向交流,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喪失,壓抑了學生的好奇心與創造力。新型的課堂教學倡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全過程,師生實現交流、互動,在共同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師生在教學中是合作的夥伴、交心的摯友。在新的課堂教學中,多元互動成為教學的亮點,只有多元互動才能產生教學的共鳴,才能讓學生全面發展,才能使課堂教學收到最大的教學益。
3、以學定教
學是教學活動的本源、基礎與條件,教必須建立在學的基礎上,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完全取決於能否按照學的客觀規律而施教,因此,課堂教學必須「因學論教」。其一,課堂教學的內容、方法及結構模式,都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並以最終達到教學目的來籌劃。其二,課堂教學要滲透學科學習方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培養學生「會學」的能力。只有以學為本,因學論教,才能產生積極的整體效應。
4、方法優化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風格等就會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我們一方面倡導「合作」、「探究」等,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科學把握好和運用好傳統的教學方法,如「講授法」、「演示法」等。無論採用什麼教學方法,都應該遵循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實踐為主線能力為目標;育人為主旨。
三、基本原則
——主體性原則。充分尊重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其才能,發展其個性;要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色彩,形成充滿激情的課堂教學氛圍;要發揚教學民主,還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的權力。
——開放性原則。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教學空間。這種開放性表現在學生心理安全方面,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心態是開放的、自由的、不受壓抑的;表現在教學內容上,既不拘泥於教材,又也不局限於教師的知識視野;表現在思維空間上,重視對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思維訓練,不能輕率地否定學生的探索;表現在教學結果上,不滿足於課本、權威、教師的所謂標准答案,鼓勵學生標新立異。
——過程性原則。要改變過去把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的簡單做法,課堂教學的重心由教學生記憶現成結論為主轉到引導學生探求未知上來,重視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加強思維訓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挑戰性原則。教師要倡導和鼓勵學生開展三個方面的挑戰:一是敢於向教師挑戰,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允許學生發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二是敢於向課本挑戰,鼓勵學生提出與課本不同的看法;三是敢於向權威挑戰,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質疑權威的結論等。
——差異性原則。學生是具有差異性的個體,這種差異性表現在學生的智慧類型、學習速度、個性特徵等方面。通過實施差異性教學,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體差異發展的需要。
小學各學科課堂教學基本模式

新課程標准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模式

一、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模式:
1、「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初讀課文,暢談收獲——合作探究,解讀文本——鞏固梳理,拓展應用」。
2、「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自讀—交流—積累(拓展)」。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基本模式解讀:
(一)「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解讀:
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式(常式),即「初讀課文,暢談收獲——合作探究,解讀文本——鞏固梳理,拓展應用」,這是小學精讀課文教學的一種常用流程。該流程可以用一課時完成也可以用二、三課時完成,具體講:篇幅短小語言精練優美的文章可用一課時完成(一課時即能體現出精讀課文的教學基本式);篇幅較長又難懂的課文可用二至三課時的時間進行教學,但原則上以兩課時為主,在兩課時的教學中基本式的後兩個流程可以有機地分散到第一課時和第二課時中,為保持結構的完整性最後一個流程也有可能在第一課時中體現,這要視情況而定。
第一課時的教學流程:激趣導課,揭示課題——初讀交流,整體感知——細讀理解,品味感悟——拓展升華,歸納總結。
1、激趣導課,揭示課題。
導課的方式有兩種:一是間接導課,二是直接導課。間接導課,即通過創設一定的教學情景,提出所要學習的課題,並板書課題。間接導入的方式很多,譬如,故事導入法、謎語導入法、預習導入法、歌曲導入法、畫面導入法、游戲導入法、疑問導入法等等。前六種導入法其導入要和教學內容有關,是對教學內容的一種鋪墊和襯托;游戲導入法可以和教學內容無關,目的是通過師生之間的游戲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達到快樂學習的境界。直接導課,即開門見山直接明確學習的內容,板書課題,提出學習要求,學習新課。
說明:教學中採用哪種導入方式,要結合教學內容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2、初讀交流,整體感知。
該階段為閱讀教學基本式中的「初讀課文,暢談收獲」環節,初讀的目的是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讓課文的內容能夠在學生腦海中留下初步的印象,由初讀到整體感知課文內容需要經歷以下幾個環節:
(1)讀課文,找生字,指導學生識字、寫字。
(2)讀課文,指導學生將課文讀正確、流利、通順。
(3)談收獲,提問題,初步把握課文要點及主要內容。
說明:第一,(1)環節中要讓學生通過初讀課文,找出本課的生字、新詞,通過藉助拼音、查字典、問同學問老師等方式,正確認讀生字新詞,了解部分生字新詞的意思;還要根據課文篇幅的長短、生字新詞的多少適當設計組詞造句、記憶字型、指導寫字的環節;檢查學生識字情況的方式方法要靈活多樣。第二,(2)環節要體現出「過程性和指導性」地有機結合,教師在檢查學生讀書時不能停留在學生讀完全文後糾正「字音對錯和通順不通順」上,應讓學生按自然段去讀,在學生讀地過程中,教師以及學生應注意傾聽讀者的讀書情況,發現問題隨時解決。遇到難讀的句子或長句子教師要通過范讀指導學生將句子讀通順流利。第三,(3)環節主要是驗證學生讀書的效果。這一環節重在鼓勵學生積極談收獲,敢於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學生的收獲,可以是對字詞句的理解,可以是對教學內容的感悟等:低年級學生談收獲可以讓學生說說認識的生字新詞,並且說說自己是用什麼方法了解的,對一些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學生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可以讓他們交流自己感受和想法;中年級可以交流對詞句的理解及方法,交流對課文內容的初步把握;高年級可交流對詞句的正確理解,掌握文本的主要內容。教師要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引導學生初步掌握課文的要點及主要內容。學生提出的問題,可以是不懂的詞句,可以是對內容的困惑等等。學生的收獲如果能觸及到課文的主旨教師要及時進行提煉板書;學生的問題如果非常簡單可當時解決,如果能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則要板書出以待後續解決;如果學生提不出有價值的問題,教師則可以提出問題引導學生深入學習。該環節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教學中教師一定要注意傾聽學生的收獲和問題,以便順學而導,為下一步的教學做好鋪墊。此外才該環節還要注意年級特點:低年級側重引導學生有提出問題的興趣、能夠發現問題和敢於提出問題;中、高年級重在引導學生善於提問,能夠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第四,(1)、(2)、(3)三環節還可以進行整體教學,即,讀書——識字——感知內容一體化,讓學生在讀書的過程中隨文識字隨文感知內容。第五,低年級暫不安排把握課文要點及主要內容;進入中高年級後,對(1)、(2)兩項要求主要通過課前預習及課堂反饋予以落實。
3、細讀理解,品味感悟。
該階段為閱讀教學基本式中的「合作探究,解讀文本」環節,細讀理解的目的是在學生初讀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抓住文章的重點章節,進一步品讀語言文字,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該階段是教學的重點,包括以下3個環節:
(1)梳理初讀情況,根據實際情況,找准「切入點」。
(2)師生合作探究,理解重點內容,解決疑難問題。
(3)品讀語言文字,體驗思想情感,積累語言材料。
說明:第一,(1)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找到導入細讀理解階段的切入點,教學時要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要順承第二階段中的第(3)環節,要在第(3)環節的基礎上梳理學生讀書的收獲和不明白的問題;二是根據學生的收獲和不明白的問題梳理出導入學習重點章節的切入點。第二,(2)環節是解決重點克服難點的關鍵環節,該環節的設計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要進一步明確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二是要突出重點句段的學習;三是要設計語言文字的訓練項目,達到文意兼得;四是要採取多種方法理解重點句段,譬如,可採取讀議法、讀畫法、表演法、以問促讀法、理解感悟法、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等方法理解重點句段,進一步掌握課文的要點、主要內容,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第三,五是要注重朗讀的指導,要指導學生讀出感情,在指導的過程中要看到學生由讀不好到讀好的過程,要看到學生由理解不深到有所理解的過程,要看到學生由不會學到會學的過程;六是在該環節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適時適度補充教學內容,擴充教學資源。第三,第(3)環節是對第(2)環節的效果驗證,看學生是否能通過朗讀,感悟品味到語言文字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篇幅較長的文章可以讀重點段落,反之可讀全文,感情比較濃厚的課文可以配以音樂進行烘托渲染,朗讀要達到以情激情的效果。第四,在(2)(3)環節的教學中,要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根據文本和年級特點,將默讀、小聲讀、有感情的朗讀、分角色讀、速讀、略讀、瀏覽等讀的不同方式分散到教學的各個環節,讓讀貫穿教學的始終;二是要根據讀書的主體及文本內容,將個人讀、小組讀、全班起讀、師生領讀、范讀等讀的不同形式,有機地整合在一起;三是(2)環節在低年級教學中不必突出重點段落的學習,也不要安排讓學生體會文章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要讓學生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並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
4、拓展升華,歸納總結。
說明:該環節的主要任務是歸納總結,教學時注意以下兩點:第一,要根據實際情況在第三階段(3)環節的基礎上,進行適當拓展,低年級可安排一些表演性的活動,中高年級可安排一些閱讀拓展活動。第二,要做好歸納總結。一是進一步總結學生的學習情況,重在表揚激勵;二是進一步梳理學習內容,提升主題;三是布置作業,明確第二課時的教學內容。
第二課時的教學流程:復習導入,明確內容——領悟表達,積累運用——歸納總結,課外延伸。
1、復習導入,明確內容。
第二課時的教學導入主要是起到一個承接上課時連接下課時的過渡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兩個環節:
(1)復習鞏固第一課時的教學內容。
(2)明確本課時的教學內容。
說明:第一,在(1)環節的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檢查學生對課文生字、新詞的掌握情況;二是檢查學生的讀書背誦情況;三是提問上節課學生存在的主要問題;四是檢查上節課所布置的作業。導入時要選取一至兩個方面作為導入的內容,不可面面俱到。第二,要根據第一課時學生學習掌握的情況及教材中的教學內容確定本課時的教學內容。
2、領悟表達,積累運用。
本階段是基本式「合作探究,解讀文本」階段的繼續和補充,是繼引導學生把握課文要點、主要內容及體會文章所表達的思想感情的基礎上的一次提升,其教學的主要目的是引導學生從「思想內容中」走出來,進一步理解語言文字是怎樣組織運用的,並形成語言積累。該階段是教學的重點,包括以下3個環節:
(1)學習表達,鞏固積累。
(2)適度拓展閱讀,擴大學生視野。
(3)進行綜合練習,開展實踐活動。
說明:第一,在(1)環節的教學設計中,要注意以下四點:一是要在熟讀(背誦)課文形成積累的基礎上,梳理學習內容,進一步明確課文的主旨,提升學生的價值觀;二要進一步突出重點句段,讓學生體會作者是如何通過語言文字表達主題思想的。第二,(2)環節中閱讀的材料可以是學生搜集的也可以是教師搜集的,無論是誰收集的一定要和教學內容有關,通過以一篇帶多篇的閱讀形式,擴大學生的閱讀視野。第三,(3)環節中的綜合練習和實踐活動以遷移運用為主,該環節可根據教學內容安排寫字練習、讀寫結合的片段練習以及辯論、表演等活動。第四,在該階段要注意把握各年級段的特點:低年級以了解詞句的意思和感受課文內容為主;中年級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關鍵詞句表情達意的作用為主;高年級主要從文體、表達順序、關鍵詞句去體悟課文的思想感情,把握表達的方式和方法,體會表達效果。
3、歸納總結,課外延伸。
說明:該階段為第二課時教學流程的最後一個環節,其主要任務:一是就學生對正篇文章學習情況進行總結,明確優點,提出努力方向;二是布置實踐性活動,向課外延伸(即,引導學生進行綜合性學習,譬如,搜集閱讀和文本相關的學習資料、編演課本劇等)。
(二)「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模式解讀:
「略讀課文」的教學基本式(常式),即「自讀—交流—積累(擴展)」。在此基礎上,根據課文的不同特點及學生的實際,還可採用若干個便於操作的具體的教學模式(變式),如自主選擇式、質疑解疑式、重點閱讀式、自測互評式等。提倡用一課時的時間進行教學。
基本式:自讀—交流—積累(擴展)
即先由學生充分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然後在教師的組織引導下,或交流自讀體會,或就課文的內容、寫法展開討論;最後視課文的特點安排積累、擴展、延伸方面的練習或實踐活動。通過這三個階段的學習,使略讀課文的教學達到以下基本教學要求:第一,概覽全文,了解大意;第二,捕捉、交流重要信息;第三,有針對性地積累語言,或向課外擴展延伸。
自讀階段是學生獨立閱讀的實踐機會。我們對略讀課文理解的要求不宜過高,但對默讀速度的培養應予以重視。這樣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略讀、瀏覽能力,培養學生在閱讀中迅速捕捉信息的能力。
交流階段是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的合作學習。這個階段,重在交流自讀的收獲,討論自學中遇到的某些問題,從中既可以展示學生的個性和特長,又可以相互學習、相互促進。
積累、擴展階段既可以側重對課文語言的積累,又可側重向課外擴展、延伸。側重什麼,應視文章內容和特點而定。由於略讀課文的教學時間有限,對積累或擴展延伸的內容應有所選擇,不宜貪多求全。
變式一:自主選擇式
即在自讀了解課文大意的基礎上,學生自主選擇進一步學習的內容、方法,並根據自己的選擇閱讀思考,然後交流。其基本教學步驟是:
1.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2.自主選擇進一步學習的內容和方法,閱讀思考。
3.交流學習收獲。
4.視課文特點安排積累練習或向外擴展延伸。
說明:第一,該模式一般適合於篇幅較長的課文,若干內容屬於並列關系的課文,可以多角度體會、理解的課文。第二,教師要切實讓學生自主選擇。教師既要尊重學生的選擇,又要指導、幫助學生選擇。第三,該模式適用於閱讀能力較強的班級。
變式二:質疑解惑式
即在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大意的基礎上,提出不明白的問題,大家互相幫助解決。其基本的教學步驟是:
1.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2.提出不懂的問題,交流解決。
3.積累或向課外擴展延伸(視課文特點而定)
說明:第一,該模式一般適合於含有難理解的句段的課文,學生初讀後易產生疑問的課文。第二,學生要有一定的質疑解疑水平。教師在日常的閱讀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邊讀邊思考的習慣,幫助學生提高質疑解疑的能力。第三,解決的疑難問題不宜過多,避免在細枝末節的問題上過多的佔用教學時間。
變式三:重點閱讀式
即在自讀課文的基礎上,明確文章的重點內容,然後圍繞重點內容合作學習,交流收獲。其基本的教學步驟如下:
1.自讀課文,了解大意。
2.明確文章的重點內容。
3.圍繞重點合作學習,匯報收獲。
4.積累或向課外擴展延伸(視課文特點安排)。
說明:第一,該模式適合於重點內容比較明確的課文。第二,教師要對如何抓課文重點進行指導。第三,明確重點內容後,應就重點內容提出一兩項比較明確的學習任務。如:了解重點內容的意思,圍繞重點向課外延伸,體會寫法等。
變式四:自測互評式
即在學生自讀課文、了解內容的基礎上,圍繞教材安排的課後習題或教學是設計的習題自讀思考、做答(即進行自測)。可安排筆答,也可默讀思考、口頭回答。然後師生共同訂正答案,並解決閱讀教學中遇到的其他問題。其基本的教學步驟如下:
1.出示自測題,明確任務、要求。
2.學生自讀課文、完成自測題。
3.在教師的帶領下訂正答案、討論交流。
4.解決閱讀中的其他問題。
說明:第一,該模式適合於內容比較淺顯、語言通俗易懂、全班絕大多數學生能夠自己讀懂的課文。第二,教師要精心設計測試題。要把握好測試題的難易度,題量也不易過多,一般多數學生在15分鍾內能夠獨立完成為宜。第三,在訂正自測題時,不能局限於答案是否正確,應針對學生答題中出現的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讀書思考。第四,此種模式不宜頻繁使用。
此外,我們還可以根據課文特點及學生實際,進行合作表演式(即在自學後分組表演課文或課文的一部分)、欣賞評價式(即欣賞課文的精彩片段,或從某個角度評價課文寫得好不好)等變式的教學。
在使用閱讀教學的基本式時,要把握好各個環節的過渡,要精心設計過渡語,要使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緊密相連,絲絲入扣,課堂教學才能給人一種渾然天成的感覺,才能讓學生在課堂教學的藝術殿堂中,獲得知識,增長智慧。
三、基本模式的變通方法
課堂教學是多姿多彩的智力活動,俗話說「教無定法,萬變不離其宗」,為此我們要依據學生認識事物和學習語文的基本規律,按照「整體——部分——整體」閱讀課堂教學的基本策略,靈活使用基本式。第一,基本式中各階段的具體操作內容和方式,可隨學生年級段的升高,逐步加大自學自悟表達和質疑、討論的獨立性。對低年級學生,教師可適當增加自讀提示和表達指導,選擇或增加有關的字、詞、句以及看圖、觀察、朗讀、說話、表演等教學操作內容;中年級著重選擇和增加有關自然段、簡單的結構段,以及背誦、復述、深入理解、讀寫結合、質疑問難、小組討論、有序表達等項目;高年級則著力於較復雜的結構段和篇,以及理解語句內含和表現手法,把握結構,領悟中心,體會情感,認識事物,質疑爭辯,美讀鑒賞等教學操作內容。第二,基本式中各階段的具體操作內容和方式,還可根據具體課文的教學目的進行調節、變通。一般來說,側重體會情感的,要增加理解語句內涵、朗讀欣賞、背誦復述等練習;側重提高認識的,要增加理解思想內容、體會情感,質疑問難、把握中心等練習;側重結構聯系、表現手法和讀寫結合的,要增加認識段、篇層次關系、理解語句含義、學習寫作技巧、體會表達效果、讀後寫練等練習。 第三,特殊類型的課文,可以進行較大的改動或調整,甚至打破三個階段的布局。
教師在使用教學的基本式時,首先要熟悉好教材,通讀課文、熟讀課文、背誦課文,披文以入情,才能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模式,才能展現課堂教學的藝術魅力。

Ⅵ 小學快樂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有哪些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深化落實新課程理念為宗旨,構建和實施新課程標准課堂教學基本模式,扎實推進課堂教學改革。
二、改革目標
1、目標多維
課堂教學目標不能只局限於學生認知方面的發展,還應包含學生意志、情感、性格特徵的形成,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培養等。因此,新型課堂教學的目標應包括:(1)最大限度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諸如情感、意志、興趣、需要、價值觀、品德、審美情趣等——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2)掌握學科思想方法與學習方法——過程方法目標;(3)掌握學科知識,培養學科能力——知識與能力目標。
2、多元互動
傳統的課堂教更多的是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教師唱主角,學生當聽眾,缺乏和諧的師生雙向交流,導致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喪失,壓抑了學生的好奇心與創造力。新型的課堂教學倡導學生自主參與教學全過程,師生實現交流、互動,在共同探索新知識的過程中實現教學目標。師生在教學中是合作的夥伴、交心的摯友。在新的課堂教學中,多元互動成為教學的亮點,只有多元互動才能產生教學的共鳴,才能讓學生全面發展,才能使課堂教學收到最大的教學益。
3、以學定教
學是教學活動的本源、基礎與條件,教必須建立在學的基礎上,教學的成功與失敗,完全取決於能否按照學的客觀規律而施教,因此,課堂教學必須「因學論教」。其一,課堂教學的內容、方法及結構模式,都必須充分考慮學生的可接受性並以最終達到教學目的來籌劃。其二,課堂教學要滲透學科學習方法,指導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培養學生「會學」的能力。只有以學為本,因學論教,才能產生積極的整體效應。
4、方法優化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不同的教學對象、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教學風格等就會有不同的教學方法。我們一方面倡導「合作」、「探究」等,另一方面我們也應該科學把握好和運用好傳統的教學方法,如「講授法」、「演示法」等。無論採用什麼教學方法,都應該遵循 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思維為核心;實踐為主線能力為目標;育人為主旨。
三、基本原則
——主體性原則。充分尊重學生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人,充分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發揮其才能,發展其個性;要讓課堂教學煥發出生命色彩,形成充滿激情的課堂教學氛圍;要發揚教學民主,還學生一定的自主選擇的權力。
——開放性原則。課堂教學過程應該是一個開放的教學空間。這種開放性表現在學生心理安全方面,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心態是開放的、自由的、不受壓抑的;表現在教學內容上,既不拘泥於教材,又也不局限於教師的知識視野;表現在思維空間上,重視對學生進行開放性的思維訓練,不能輕率地否定學生的探索;表現在教學結果上,不滿足於課本、權威、教師的所謂標准答案,鼓勵學生標新立異。
——過程性原則。要改變過去把現成的結論直接告訴學生的簡單做法,課堂教學的重心由教學生記憶現成結論為主轉到引導學生探求未知上來,重視知識形成過程的教學,加強思維訓練,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
——挑戰性原則。教師要倡導和鼓勵學生開展三個方面的挑戰:一是敢於向教師挑戰,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允許學生發表與教師不同的意見和觀點;二是敢於向課本挑戰,鼓勵學生提出與課本不同的看法;三是敢於向權威挑戰,鼓勵學生通過自己的探究,質疑權威的結論等。
——差異性原則。學生是具有差異性的個體,這種差異性表現在學生的智慧類型、學習速度、個性特徵等方面。通過實施差異性教學,最大限度地滿足學生個體差異發展的需要。

Ⅶ 優質課堂的高效課堂模式

「345優質高效課堂」中的345是指「三步四環節五課型」。
1.三步:是指「課前預習---課內探究---課後訓練」三個步驟。
(1)課前預習:解決什麼時間預習?預習什麼內容?用什麼方式掌握學生的預習情況?怎樣設計預習學案?通過什麼方法、手段使學生掌握學習目標等等。
(2)課內探究:要體現「三講三不講」;要搞好課堂教學環節的設計;要明確哪些問題學生自主學習,哪些問題學生合作探究;如何進行問題點撥?課堂教學過程中的反思總結環節如何設計?要體現教學過程中的課堂檢測、課堂反饋、課堂矯正、目標達成和拓展提升等。
(3)課後訓練:要體現「三布置三不布置」;要多布置發散思維性、發展提高性和遷移應用性的作業;要適當控製作業的數量。
2.四環節:是指課內探究的過程中要體現「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有效訓練」四個環節,要研究好設置各個環節目的和作用是什麼?
3.五課型:每個學科結合各自學科的具體特點,設計出五個課型(每個學科的功能和名稱不同)。如:①新知探索課;②習題訓練課;③檢測點評課;④閱讀寫作課;⑤實驗探究課。 1.課前、課內、課後「三步」要求與關系
(1)課前預習。要求教師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編制預習學案,指導幫助學生課前預習與鞏固,對學生的預習情況進行有效地檢查與診斷,了解學情,為課堂上的學生高效學習,教師精講點撥作準備。課前延伸的預習學案編寫要遵循以下原則:
①基礎性。緊扣課程標准要求,突出對基礎知識、基本規律、基本內容的設計。
②適度性。預習學案所涉及的內容的難度要適中,讓絕大部分學生通過預習自己就能解決學案上70%的內容。
③適量性。要求學生課前預習的內容要適量,每節課課前預習時間控制在半小時左右。堅決杜絕把指導學生預習的學案變成教師搶占學生自主支配時間的一種手段。
(2)課內探究。學生根據教師的導學案進行自主學習,掌握基礎知識,找出自己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探究解決自主學習中遇到的疑難問題,通過小組學習成果的展示,找出難以解決的問題,提交給老師;針對學生在前兩個學習環節中存在的疑難問題,教師進行精講點撥,幫助學生解難答疑,升華提高;教師精心設計隨堂檢測題進行當堂達標檢測,檢查學生當堂達標情況。
(3)課後訓練。精選習題,或布置實踐性作業,進行拓展訓練,幫助學生鞏固拓展提高。
2.課堂「四環節」流程要求
(1)自主學習。學生根據學案上教師設計、問題、創設的情景或導讀提綱,進行自主學習,當堂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內容。學生要對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疑點、難點、重點問題做好記錄,為提交學習小組合作探究打下基礎。
(2)合作探究。學生把自主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重點問題提交給學習小組,小組成員針對這些問題進行討論探究,共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與思路。學習小組也可依託學案上教師預設的問題討論解決,把小組合作探究的成果進行交流展示,教師匯總學生交流展示中出現的問題,准確把握各小組在合作學習中遇到的疑點、難點、重點問題,為精講點撥做好准備。
(3)精講點撥。教師根據學生自主學習、小組合作探究中發現的問題,對重點、難點、易錯點進行重點講解,幫助學生解難答疑,總結答題規律,點撥答題方法與思路。精講點撥准確有效的前提是教師應具備准確把握課標、教材的能力,能夠准確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力求做到我們一直倡導的「三講三不講」原則。
(4)有效訓練。針對本節課所學內容,精編精選當堂達標訓練題,進行當堂達標測試。要求學生限時限量完成測試題,可通過教師抽檢、小組長批閱、同桌互批等方式了解學生答題情況,及時對錯題進行講評點撥,確保訓練的有效性。
3.五課型的設計要求
各個學科應根據各自的學科特點設計五種不同的課型,在各種課型的流程設計要體現課前預習,課內探究和課後拓展三個步驟,同時在課內探究的過程中體現自主學習、合作探究、精講點撥、有效訓練。要在按照「三步四環節」的相關要求設計每一種課型。 1.先學後教,以學定教:這是關於教學順序的總要求。蘇聯著名心理學家維果茨基提出的發展水平(也稱最近發展區)是先學後教的心理學依據。從專業角度來講,高效教學就是把學生的最近發展區轉化為現有發展區,這樣的教學就是有效教學。而「先學」就是解決現有發展區的問題,「後教」就是解決最近發展區的問題,就是在教學中教師和學生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當學生已經能夠自己閱讀教材和自己思考的時候,就要先讓他們自己去閱讀和思考,然後根據學生在閱讀和思考中提出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即所謂以學定教。
新課程要求:在整個的課程活動過程中強調學生學習的主體意識,老師不再是教育活動的絕對權威,而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指導者、合作者、促進者。新的課程觀旨在打破學生被動接受的教育模式,構建以學生為主體的,探究性的,積極主動的學習模式。而「先學後教」觀念就是新課程條件下師生角色觀轉變的具體體現。它不但是教學方式的改變,而且是教育思想的一次重大變革。
從學生角度看,充分發揮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做到課堂以學生為主,讓學生主動自覺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掌握學習的方法,主動接受和探索知識,而不是傳統的被動的填塞式的學習,這是實施素質教育、實現高效教學的一種途徑。而在課堂中採用「先學後教」有利於達成這一目標,因此,貫徹「先學後教」理念是實現課堂有效教學的客觀需要。
所謂「先學」,是指學生按照老師提出的要求進行積極的閱讀思考或動手操作,嘗試通過獨立與合作方式理解課本知識,並內化成自身的知識結構。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中的自主性、能動性,真正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另一方面,是為了讓教師發現學生在學習中暴露出的問題,以便增強接下來的「教」的針對性,不致重復學生自己已經學會的內容。
可見,「先學」之「學」有以下3個特點:一是超前性。從時間上講,先學後教就是學生獨立學習在先,教師課堂教學在後,超前性使教與學的關系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即變「學跟著教走」為「教為學服務」。二是獨立性。獨立性是先學最本質的特性。先學強調的是學生要擺脫教師的依賴,獨立開展學習活動,自行解決現有發展區的問題。先學貴在獨立性,是學生獨立獲取基本知識、習得基本技能的基本環節。三是非同步性。先學的非同步性區別於傳統學習的「齊步走」。先學要求每個學生按自己的速度和方式進行超前學習,並鼓勵優秀的學生進行跳躍式的超標學習。
所謂「後教」,是指教師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結合他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和疑惑所進行有對性的教學活動。它的作用主要是對學生的自學進行一定的梳理和必要的糾正、補充,同時也是對學生自學的更高一層次的深化和提升,這對於提高學生學習的效果是極為關鍵的。
「後教」之「教」也體現了3個特點:一是針對性。必須根據學生超前學習中提出和存在的問題進行教學。學生的學習要力求全面系統,但是教師的教一定不能全面系統,而是要有針對性,針對性的教才能實現教師少教而學生多學。二是參與性。先學讓學生帶著求知慾和表現欲進課堂,這樣學生就會積極主動投入學習,不僅參與學習,也參與教學,還參與評價,全過程地實質性地參與課堂。三是開放性。以前,課堂重點、難點、關鍵點都是根據教材確定的,如今學生先學了,課堂的重點、難點、關鍵點就要根據學生提出的問題來確定。所以課堂里就充滿了不確定性,這就要求課堂真正開放,更加註重學生的質疑、交流、討論。
2.三講三不講:「三講」是指:新重點;講難點;講易錯點,易混點,易漏點。第一個「講」,其中的重點指的是對今後學習乃至終生發展有基礎性作用的內容;從來沒有接觸過的,與以前聯系不大的內容。這一部分內容在新授課中體現得較多,但我們不要理解成,只要是新授課,就一講到底。在練習鞏固時,也應該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以形成認知結構,或者在講課過程中,設計有關問題,給予學生時間,積極探索,認真研究。第二個「講」,對於大部分同學不會的問題,就是難點。在習題課和復習課上較常見,由於不會的同學很多,教師不可能一一給予解答,這就應該在課堂上集體講解,通過知識傳授形成技能,節約時間,提高效率。第三個「講」。易錯、易混、易漏點都是在學習過程中容易出現問題的內容,往往三令五申也得不到有效解決的問題,往往在測試檢測時,容易暴露出來,應該引起我們足夠的重視。
「三不講」是指:學生已經學會了的不講;學生通過自己學習能夠學會的不講;講了也不會的不講。第一個「不講」,好理解,學生已經會了,再講也引不起學生的注意,再說也是浪費時間。第二個「不講」,教師充分相信學生,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習內容經過教師的加工,轉化為「導學案」,學生按照「導學案」這樣的「線索」自己閱讀、思考、探究、討論,基本上能夠掌握知識的大部分,這樣通過「先學」已經掌握了的內容,再講只能是「費力不討好」。第三個「不講」,有一些內容,雖然沒有超綱,但是由於太偏,或者由於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和今後發展沒有太大的作用,講了沒有用,甚至易產生誤導,還不如乾脆刪除不講。
做到了「三講三不講」,講得時間少了,給學生的支配的時間多了,就給了學生主動性,再加上教師適當地引導,加強雙邊活動,也容易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3.三布置三不布置:不布置重復性的作業,不布置懲罰性的作業,不布置超過學生合理學習限度的作業;布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布置引導學生探究的作業,布置遷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業。
布置「作業」是教學環節中的重要一環,它能從客觀上全面、真實地反映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幫助學生進一步鞏固和消化課堂上所學到的新知識,訓練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作業」還可以讓教師及時了解特定教學情況,收集反饋信息,進而指導下一步教學活動。
不布置重復性作業。有的教師本著面面俱到、多多益善的原則,認為學生做得越多,記得越牢,將來能力也越高,從而導致已做過的作業再次布置,有的甚至反復做了幾遍。其實,當前,我們應該更加註重課堂教學的師生互動和科學探究的過程,要本著精心設計題型,變換靈活方式,減輕學生負擔的原則來布置作業。
不布置懲罰性作業。有的教師處罰學生的拿手方式就是抄寫課本知識點或做習題,這些簡單粗暴,近似變相體罰的做法,在加重學生課業負擔、心理負擔的同時,也必然導致了師生關系的惡化,這是與我們布置作業的初衷是相悖而馳的。
不布置超過學生合理學習限度的作業。不少教師認為,作業的難度高一些,練多了學生的水平自然就會提高,卻不知如果作業的難度超越了學生的知識水準和理解能力,學生就無法理解、難以完成,這樣只會揠苗助長、事與願違。
那麼,我們應該布置什麼樣的作業呢?我們提倡的「三布置」:布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布置引導學生探究的作業,布置遷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業。
在適當布置常規性書面作業之外,作業更要呈現出多樣性、變化性的特點。每次作業要有變化,且按照作業形式的不同,也不必要求統一和所謂的按時完成。根據新課程改革要求,對學生能力培養的需要以及各學科知識整合運用等,我們可以更多地布置發展學生思維的作業,這樣的作業不是單純的知識傳遞,而是通過設計一定的情境,設計能夠體現知識的遷移和應用的問題,來達到啟迪學生思路,發散學生思維的作用。布置引導學生探究的作業,美國教育家彼德·克萊恩說:「學習的三大要素是接觸、綜合分析、實際參與。」實踐性作業正好符合於上述要素,它是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身心特點,把生活問題轉化為學習問題,用學科知識的眼光來看生活問題,用學科知識解決生活問題。這既是學生認識能力發展完整的必然要求,也是學生獲得全面發展的必經之路。布置遷移拓展、提高能力的作業。有諺語說:「學了知識不運用,如同耕地不播種」。教師要善於把學習過的知識與生產生活實際結合起來,與鮮活的社會生活結合起來,與學生已有的體驗結合起來,讓所學習的知識成為解決自身、社會問題的有用的東西,突出教學的有用性和有效性。
4.及時矯正反饋:學生的提高需要自己的內省和反思,更需要教師的糾正和反饋,教師應該通過檢測,及時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將正確的信息及時地反饋給學生,幫助學生更好的糾正學習行為。
教學過程是教師和學生之間信息相互傳遞、轉化的過程。學生學習的過程就是信息的輸入、儲存、加工、轉化、輸出的過程;教師教的過程就是信息輸入、加工、輸出的過程。教與學的過程是一個通過信息相互反饋聯系在一起的信息通道的閉合迴路。教學反績就是教師有意識地運用一切機會和手段,取得學生學習的全面(認知、情感、技能三個領域)信息,及時分析、判斷、加工,採取適當措施加以矯正補救的過程。可見,沒有信息反饋,教學就沒有針對性,教師就不能對教學系統有效地進行控制,就會用自己的主觀願望代替學生的客觀實際,盲目進行教學,從而造成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低下。在每一堂課即將結束時,教師提供根據本節課教學目標設計的測試題,讓學生在規定的時間內獨立地完成。在此過程中,教師可加強巡視直接批閱試卷,了解學生答題的隋況,或者在學生完成試卷之後,教師指導學生相互之間批閱,統計不同層次學生掌握情況,採取措施及時補救。正確地把握信息反饋,是教師有效地調節整個教學過程的前提,是提高教學效益的重要保證。
5.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剔除假問題:思維能力的培養,總是從問題開始。合理的問題情境,對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創新思維有明顯的意義。可以以教材中的內容創設,可以以生活中的問題創設,也可以以課堂中生成的問題創設等等。
陶行知先生說過:「脫離生活的教育是鳥籠的教育。」創設學生感興趣的情境,引導學生全身心參與其中,能讓學生產生自主學習的動力,能把學生帶到想像的世界中去,使想像豐富活躍起來,完成思考的全過程,實現知識的內化,使學生智力得到新的發展。創設愉悅的教學情境,還能使教學跌宕起伏,錯落有致,能激發學生積極進取,使傳遞的信息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深刻的印象,促進師生雙方的和諧統一。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是課堂研究性教學的主要形式,是吸引學生思維,誘導學生情感體驗,幫助學生迅速而正確地理解教學內容的載體,也是實現由單純接受式學習方式向發現式探究學習方式轉變,生成、張揚、發展和提升學生主體性、獨立性、能動性的橋梁和紐帶。學生的成長經歷、生活經驗、學習背景是學生學習的出發點和寶貴的教學資源。創設生動有趣、豐富多彩的課堂,要求「生活問題情境化」。
所謂「假問題」,主要是指課堂教學中對給於學生信息負面影響的過於簡單的問題、空虛空泛的問題、虛假錯誤的問題、無聊搞笑的問題等。這些問題無益於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和理解,無益於突破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更無益於學生的成長。但是,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不少老師為了體現互動,活躍氣氛,隨心所欲地設計一些沒有思維含量甚至只是為了取悅於學生、迎合於學生的「問題」,導致課堂表面熱鬧,實則淺顯無聊,毫無意義的課堂。這是值得我們警醒和必須克服的。
6.刪除無效教學環節:在教學實踐中,還有很多「低效」甚至「無效」的教學現象和環節。這些環節沖淡了課堂教學的落實,整堂課老師在環節轉換和串聯語上花費的教學時間太多,甚至常常出現一些脫離了本堂課教學目標和任務的多餘的教學環節,這樣勢必降低了課堂教學效益。從另一個面來說,學習天天發生在課堂里,僅僅靠考試、訓練課抓落實是不夠的,必須在每一堂課中把教學目標落實到底。教師不僅要注重反饋和檢測,更要注重檢測後學生的糾正和和落實。
在高效課堂中,教師應盡量將自己的思維方式與學生接軌,多從學生角度設計問題梯度,多讓學生參與並表達見解。這樣,學生才敢於展現自己的思維、發表自己的見解、張揚自己的知性個性、放飛自己的人生理想。
所以,課堂上教學環節不要太碎,要給學生一段完整的時間。每堂課最好不要超過10個教學環節,如果一節課超過了10個教學環節,就不會有好的教學效果。教學環節過多,會束縛學生,使學生一直跟著老師的思維跑,這個問題值得研究。
7.歸納總結環節: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探究,往往使所掌握的知識和方法不是非常系統,增加歸納與總結環節,可以使學生鞏固所學知識,對所學知識和方法進行系統的梳理,體現知識、方法的系統性與規律性。如課堂上學生通過觀察、演板或口答的形式對所學知識進行操練,然後引導學生自由討論、自由更正,讓他們各抒已見,找出錯誤,分析問題,最終解決問題。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暴露學生自學後存在的疑難問題並通過訓練提高學生的各種能力。再如在課後引領學生構建知識樹、形成知識主幹網路等就可以讓學生在歸納總結中形成系統的框架,達到運用知識時上掛下聯、左右逢源的效果。
8.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美國心理學研究表明,學習者採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其收獲顯著不同。看一遍的收獲是10%;聽一遍是20%;說一遍是70%;動手做一遍(如操作、演練等)是90%。腦電圖觀察表明,看和聽時大腦只有一個興奮點,而說和做時都有多個興奮點。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減少教師講和學生被動聽的時間,增加學生說、學生做、學生互動的時間,充分相信學生、充分依靠學生和充分解放學生,引導學生自覺、自願、自主地學習,引導學生在活動中觀察、感受、體驗、和思考,從中獲得學業水平和實踐能力的發展,最大限度地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9.三個輪次復習所體現的24字方針。這是我市多年在復習教學中積淀下來的,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做法。這三個層次環環相扣,依次遞進,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對於有效、高效復習具有很好的作用。
第一輪「全面、系統、扎實、靈活」。第一輪復習要全面閱讀教材,查漏補缺,徹底掃除知識結構中理解上的障礙。在這一基礎之上,對各科知識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知識系統化。同時配以靈活的訓練,扎扎實實地提升應用能力。這一輪復習的目標是查出所有理解上的障礙,為全面而准確地記憶打下可靠的基礎。
第二輪「鞏固、完善、綜合、提高」。第二輪復習要鞏固一輪復習的成果,對每一個知識結構及其知識點中的重點,深刻理解,並加以完善,經一部把握知識結構內部之間的聯系,形成綜合性知識,同時進行解題訓練,提升實戰能力和綜合素質。這一輪復習的目標是徹底掌握基本知識,使各個知識點整體化、有序化、自控化、實用化,便於指導技能操作,進行思維訓練。經過解題復習,使記憶率達到95%以上。?
第三輪「模擬、內化、遷移、調整」。第三輪主要是通過模擬性的訓練,達到知識的內化、遷移的目的,同時調整知識、能力的結構和應考心理。學生用「嘗試回憶法」等把前兩輪復習過的內容想出來,強化記憶。回憶一旦進行不下去,立即看書或筆記,接續回憶線索。在回憶的基礎上,選擇一到兩套模擬試題,嚴格按考場要求進行自考,鞏固記憶效果,及時進入考試狀態。考生的腦子里不但有了所有課程的框架脈絡,而且對於高考試卷的結構、題型也應該有了較深層次的把握。
三輪復習各有側重點,但並不意味著這三輪復習是互相獨立的,其實,在考生復習的過程中,鞏固基礎、難點重點突破和綜合應用是相互滲透,相互摻雜的。每輪復習都要精選練習題,既注重夯實基礎又注重能力的培養。 讓學生們可以體驗到學習的快樂,讓學習不再成為一種負擔而是一種娛樂。

Ⅷ 小學快樂高效課堂的教學模式有哪些

很多呀,有西峽的「三疑三探」、杜郎口中學的「三三六」等,只要能體現「以生為本」的新課程理念,模式不能照搬別人的,要在課改理念的指導下,探索適合自己的,具有自己風格的教學模式。

閱讀全文

與9種高效課堂教學模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