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赫爾巴特提出的「教學的教育性原則」的具體含義和特點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應注意貫徹教育性原則,也就是說,研究者進行研究要符合學生版身心發展規律權,具有教育意義,有利於學生的正常發展,一切不利於學生身心健康的研究都是不允許的,這是進行教育心理學研究不容違背的原則,因此,在進行研究時不僅要考慮課題實際上的教育意義,使其結果有助於教學和教育質量的提高,而且整個研究方案的實施過程也要考慮對學生是否有良好的教育影響。
B. 教育的教學原則
C. 什麼是赫爾巴特的教育性教育原則
赫爾巴特(1776一1841)是德國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對西方近現代教育產生內過重大影響.赫爾容巴特以現代心理學為基礎,創立了一套完整的教育體系,因此,在西方教育史上有人把他譽為科學教育學的創始人.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是多方面的,「教育性教學」是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對近現代教育的發展產生過深遠影響.在教育和教學中始終存在著道德培養和知識傳授的問題.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提出了「美德即知識」的命題,從此這個問題就成了一個永恆的熱門話題.但是,德育與智育究竟孰重孰輕,究竟怎樣才能把兩者結合統一起來,卻始終眾說紛紜,莫衷一是,甚至對這一概念的表述也常常是片面的,模糊的.直到19世紀初,赫爾巴特對這一問題作了較系統的闡述,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教育性教學」的概念,並把它作為教學的一條基本原則,對這個問題的研究才有了新的轉機.赫爾巴特認為道德品質的培養是教育的最高目的,但在實現這一目的的同時,卻不能放鬆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授.因此,道德培養和知識傳授構成了學校教育的兩個基本內容,形成了實施學校教育的兩條基本途徑,即通過情感和意志的訓練陶冶道德情操;通過系統知識的傳授啟發.
望採納
D. 赫爾巴特教學的教學性原則,符合哪一教學原則
重視德育,以道德的養成為最高目的。赫爾巴特認為知識與道德具有直版接和內在的權聯系,德育問題不能同教育問題分離開來,而應該同其他教育問題必然的廣泛的聯系在一起。在此基礎上,他提出了教育性教學原則,並把它當做教育的基本原則。赫爾巴特運用其心理學的研究成果,具體闡明了教育與教學之間存在的內在的本質聯系,使道德教育獲得了堅實的基礎。
E. 誰提出教學的教育性原則
展開全部
在教育學上我們叫它「教育性教學原則」,這是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提出來的,他是教育史上第一個明確提出這一概念的人
F. 簡述教學的基本原則
教學原則是根據教育教學目的、反映教學規律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師的教,也指學生的學,應貫徹於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和始終。
教學原則反映了人們對教學活動本質性特點和內在規律性的認識,是指導教學工作有效進行的指導性原理和行為准則。教學原則在教學活動中的正確和靈活運用,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發揮著一種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6)教學的教育性原則原則擴展閱讀:
一、直觀性原則
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直觀手段種類繁多,一般分為三大類:實物直觀、模象直觀、語言直觀。
二、啟發性原則
教學的啟發性原則是根據教學過程中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的主體性相統一的規律提出來的。教學活動要靠教師的啟發誘導,使學生處於積極的狀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置於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他們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同時,教師要善於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三、鞏固性原則
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准確無誤地呈現出來。
四、循序漸進原則
教學要按照學科基礎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認知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智力和認知能力的發展。
學生的認識活動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向前發展過程。循序漸進原則反映了科學知識本身的特點和學生智力發展的規律。堅持循序漸進原則,就應當按照學科知識的系統性進行教學,注意各學科之間的聯系,按照學生認識活動的順序進行教學,由淺入深、由簡到繁。
G. 教師的教學原則有哪些
科學性與教育性原則主張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直觀性教學原則要求教師應該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的掌握知識。
啟發性原則強調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運動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地,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的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循序漸進的原則強調教師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進行教學。
鞏固性原則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的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准確無誤的呈現出來,以利於知識和技能的運用。
量力性原則強調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這一原則就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於或高於學生而提出的。
因材施教原則強調教師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是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7)教學的教育性原則原則擴展閱讀:
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端正的工作態度:
記得有一句廣告語說得好: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其前提取決於教師對工作的態度,取決於教師是否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取決於教師對工作的激情。我認為,教師對工作的態度,最重要是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
做教育教學工作,它是需要全心全意去投入的。它容不得三心二意,你全心全意做都未必做得好,另外一個我對教師工作的理解,教師他不僅是一個職業,他更是一個事業,更是一種信仰。
3.要有崗位責任:
就是要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這是教師的職業特徵。對「教書育人」的理解:我認為我們教書,不僅僅只是教學生學習文化知識,考試得高分就行了。而且還應教學生在校在家在社會怎樣生活,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
參考資料:網路-教學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