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小學語文自主教學中有什麼好的策略
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的靈魂,發展潛能的橋梁,也是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習能力有效陣地。教師應想方設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才能與〈〈新課程標准〉〉同行,才算與時俱進。而促進自主學習的策略離不開「激趣、引探、活動」這三部曲。
關鍵詞:興趣自主學習引導活動
「小學語文教學應立足於促進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新課程標准》)自主學習就是為學生獲得終身學習能力和發展能力打好基礎的。它把學生作為主動的求知者,在學習中培養他們主動學習,主動探求,主動運用的能力,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從〈〈新課程標准〉〉所透露的信息來看,自主學習是素質教育的靈魂;就培養能力而言,自主學習是發展潛能的橋梁;從教育實踐來說,自主學習也是當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面。那麼,怎樣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習能力,本文就此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激發興趣是自主學習的誘因。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如果學生沒有興趣,就根本談不上「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當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語文課堂變得生動、輕鬆起來。因此教師就要著力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
首先,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新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是學科對象的主動自覺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學中我們應該提倡「童言無忌」,提倡兒童「思維無禁區」,讓兒童暢想暢言,精神上處於一種自由、放鬆的狀態。創設寬松和諧平等民主氛圍,讓學生想像馳騁,感情激盪,思路縱橫,乃至異想天開,自然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發創造的潛質。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大膽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發言交流,贊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更足了。
其次,精心設計好導語,課始就吊起胃口。一堂課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於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一席好的導語尤為關鍵。據說魏書生上課前,先讓學生猜一猜今天上哪篇課文,為的是激發一下興趣。我在上〈〈太陽〉〉時,上課伊始先讓學生畫一畫自己心中最最喜歡的太陽。由學生想怎麼畫都行,讓學生在畫太陽中經歷一番獨特的體驗。通過繪畫導入新課,激發了興趣,活躍了思維,開啟了想像,學生學習課文自主性更強了。
另外,開展一些學習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生有爭強好勝的特點,競賽時往往處於緊張、興奮的心理狀態,能高效地進行知識傳遞和吸收。分組討論問題開展比賽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我教後,開展一個「小小人物評論會」,既發揮集體的智慧,又培養團結協作能力。。教時,安排學生分男女兩組開展復述比賽,分片段抽簽進行,大家情緒高漲,越比越放得開。不少同學對人物的神態、語氣把握十分准確。
還有,建立一個激勵評價機制。激勵性的評價,能給學生以幫助,給學生以鼓勵,給學生以信心。評價中既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及變化發展,既關注水平,更要關注學生情緒態度。老師的評價如「很有自己的見解」、「你肯動腦筋」、「分析得很准確」、「讀得真仔細」等。這些激勵性評價創設了一種讓學生心理安全的教學氛圍。有一位老師上一課,要求學生用讀來表現對「漫山遍野」的水池的理解。第一個學生讀得不夠好,她說:「你讀得這么響,我卻只看到幾十個池。」第二位讀得有進步,她就說:「哦,讓我看到幾百個了。」第三個情感到了位她評道:「呀,這下真看到三千多個啦。」在這種形象生動的語言激勵下,每個學生學得都趣味盎然,參與熱情十分高。
二、引探導學是自主學習的關鍵
興趣只是一種誘因,一種動力,要使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持久保持下去,關鍵還在於掌握語文的規律和學習語文的方法。學生學習中往往存在「你一說我就明白,可一做題就糊塗」的狀況,問題在於教師沒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求。這就要求教師在「引導」上下工夫,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求,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領悟發現,在自主學習基礎上合作交流、分析討論;在教師悉心的滲透和指導下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1、導學---開辟自主的空間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願望,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教學時導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自主,講究教學方法。以〈〈太陽〉〉為例,教師可以這樣有步驟、分環節引導學習:(1)讓學生自由的讀,並把讀懂的內容大膽的說出來(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2)學習太陽的三個特點時,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特點自主學習,然後小組合作,交流認識(學生自主學習有選擇的空間,並有合作學習的時間)。(3)在學生學習完太陽的特點後,設計了一個寫「月亮「的小練筆,將閱讀中學到的知識遷移到「寫「中去(知識遷移,讀寫結合,訓練能力)。一改過去以教師串講為主的方法,學生在教學中不是消極的受教,而是主動地探求,探求的興趣引發了,探求能力得到培養,基本學習能力與積極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提高了。
2、啟思----激發積極的思維
思維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開發智力的襁褓。教學時應讓思維的絢麗花束燦爛地開放在每位學生心中。教會學生學會思考,善於思考。善於帶著預習中的問題思考,善於從同學的發言中啟發自己思考,善於多角度思考,善於縱深思考。如〈〈司馬光〉〉一課,讓學生想一想除了「砸缸救人」,還能有哪些辦法?這個問題新穎,激發了學生積極思考的熱情,而且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將相和〉〉一課時,啟發學生:(1)課文主要寫「將」還是寫「相」?(2)將和相為什麼不和?(3)將和相又是怎樣和好的?學生帶著問題很快理解了文中三個小故事,了解了故事中「不和」到「和」的內在聯系,還懂得了做人的一些深層次道理。
3、質疑---點燃創造的火花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質疑的過程是積極思維的過程,是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過程。質疑可使學生改變學習中的被動地位,使他們變得積極主動,激起探求新知慾望,迸發出創造的思維火花,能以較高的效率全面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善於根據教材特點運用各種激疑方法,努力創設問題情境,消除學生質疑的心理障礙,提供質疑的契機,教給質疑的方法,讓學生有法可循。對重點詞句進行質疑;對標題進行質疑;對矛盾處進行質疑;對篇章中的詳略安排,敘述順序的變化,標點符號運用質疑;甚至對課文插圖質疑,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如教學《太陽》一課時,在充分的預習之後,學生疑問一個接一個:「課題叫太陽,為什麼還用那麼多文字寫它與人類的關系呢?」,「科學家怎麼知道太陽的溫度的呢?」,「《太陽》一課用一個神話故事開頭多累贅呀?」等等,他們正用「?」這把鑰匙開啟著智慧之門。理解了課文內容後,學生們又冒出許多新奇的想法:「關於太陽的知識,人類研究了多少年呀?」,「根據課本的內容,我認為課題不該叫『太陽』,叫『太陽,我們人類的朋友』更恰當!」「我仍要以『太陽』為題,但是不講它與人類的關系,我要重點講人類關於太陽的新發現。」……課後,學生的作業中有《太陽系知識小報》,有《我的理想》鉛筆畫,有被改編的《太陽》……一個個創造的火花在閃爍!
課堂是屬於孩子們的,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需要,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大膽質疑,使「有疑----釋疑」的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自主參與、自能探求知識的過程,才能孕育學生創造的能量,點燃創造的火花
三、開展活動是自主學習的動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語文教學應創設讓學生活動的機會,以活動增強學生「躬行此事」、自主學習的熱情,在活動中使學生學知識、長見識、練才幹。若只是盲目地提倡多讀多寫,那很可能事倍功半,而在讀寫過程中加進了說和演,提供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開辟領悟和運用語言的天地,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是很有裨益的。同時,就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有益有趣有效的活動也是促進自主學習的動力。可以說有了活動,課堂就會充滿了活力;有了活力,自主學習的動力就更強。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活動方式。
1、演一演。愛表演是學生的天性,他們總希望老師給予表演的機會,使他們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才華。教師可選擇教材中具有較強的故事性、情節有趣的課文讓學生「當當小員,親自演一演」,可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執教《宴子使楚》一課時,我採用了表演的學習方法。以六位同學為一個小組,小組合作,小組間展開比賽。先讓學生挑選課文中自己喜愛的角色,再讓學生仔細地研讀課文,並確定具體演哪一個片段,然後寫成劇本形式。還要求學生表演結束後評出最佳演員、最佳劇本、最佳形象、最具創意等等。教學效果較好,因為要演,學生得研究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諸多因素,從更深的層次上把握角色;因為要寫,學生得仔細認真而且自覺自主的讀課文;因為要評,表演時學生得認真欣賞,整個過程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鍛煉,並且熱情高。
2、辯一辯。「辯」是學習語文的一種很好的方法。通過「辯」可以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並可大大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教學《桂林山水》一文時,採用了這一方法,很有效果。先根據學生自己的選擇,把全班分成「桂林山隊」和「桂林水隊」兩大陣營。然後告訴學生:兩個隊就是兩支導游隊伍,哪個隊能把自己的景點介紹得繪聲繪色、吸引人,那麼,遊客們就跟著他們去旅遊。這樣一來,學生各盡所能,各展所長,通過各種方式來宣傳自己的景點的特色。學生有的說,有的讀,有的介紹圖片,有的展示錄像材料……課堂氛圍十分熱烈,學生自主學習充分體現出來。
3、唱一唱。在教學《白楊》一課時,為了渲染課堂氣氛,把學生帶到課文的意境中去,讓學生一起唱那熟悉而又動聽的歌曲--《小白楊》。學生隨著歌聲飄呀飄,他們的思緒來到了邊疆。可以想像,在這樣的一種教學氛圍下,學生的學習情感怎麼會不投入;學生想像的翅膀怎麼會不打開;學生學習的潛能怎麼會不被激發。用音樂、歌曲這樣一種學生熟知的藝術方式來開啟他們智慧的大門,對激盪學生的情感,展開學生的想像,激發學生的創造潛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4、訪一訪。讓學生當一回記者,采訪充當課文中人物角色的同學。這種形式的活動放在課文教玩後進行有助於鞏固學習所得,學生也喜歡。比如〈〈草船借箭〉〉學習完後,選一位同學扮演記者角色,向扮演「諸葛亮」、「周瑜」、「魯肅」、「曹操」的同學問幾個問題。當記者的同學只有對課文有較深的理解,所提的問題才深刻;被問的同學也只有熟悉課文中的人物,說話才機靈、流暢,頗具哲理性。
活動方式很多,不拘一格,具體選擇哪一種應有針對性;活動原則應突出開放性、主體性、挑戰性;活動目標應致力於能力的培養,諸如自主學習的能力、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等等。課堂教學活動多多益善,因為它好比是推動學生自主學習的發動機。
綜上所述,自主學習是新課程標准教學的一個方向,是新課程標准真正進入課堂的一把標尺。我們的課堂只有充滿樂趣,才會吸引學生,使其積極主動的學習;我們的課堂只有在教師精妙的引探導學下,有啟思有質疑並在合作交流中完成知識的內化,才會促進學生自主學習,使其好學樂學善學;我們的課堂如果多一分精彩的活動,學生自主學習也許就會多十分活力,而其學習能力也許會百倍的提高。
『貳』 淺談如何構建小學語文自主課堂教學模式
無為而為來
教育者的表面上的有源形的「無為」,隱含著實質上的無形的有為。莊子強調的是無為,有為當然能做成事,但無為、能做成事的更多;許多事可以通過意志來做成,但更多的事可以通過沒有意志來做成。只有不成為負擔的東西才能成為永恆;只有無一絲一毫不自然的東西才能永遠永遠與你在一起。所以學生的自主學習至關重要。
、教少學多
教的最高境界是使對方「得道」(獲得感悟,得到內化),「授漁而魚」,充分發動和依靠學生。最佳的教學的確不是依據教師的出色的教,而是依靠學生自主的學,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和發揮全部教育資源。包括學生自身的,學生與學生的,教師與學生的,家長與孩子的聯系性資源,去獲得最大的教育效益。因而引導學生自主學習是達到最高境界的不二法門。
『叄』 淺談如何讓語文課堂主動有效
字詞教學是初中語文教學的基本內容,也是考試評價的重點要素。科學實施字詞教學,不斷提高教學效益,對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具有基礎性、全局性的重要意義。聽課情況說明,廣大教師對字詞教學重要性的認識是到位的。很多課堂里字詞教學之所以存在高耗底效、效益不佳的問題,主要是由於我們對字詞教學內涵的理解有缺失、實施策略欠科學造成的。為此,特提出兩點改進建議,供各位同仁參考。建議一:全面把握初中語文字詞教學的基本內涵。明確工作的目的要求、原則方法和基本內容是順利完成工作的基本保障,只有綱舉目張,方可有的放矢。具體到初中語文字詞教學,首先完成這個形而上的任務是非常關鍵的。《語文課程標准》規定:培養學生識字寫字能力和詞彙理解、運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重要內容;進行字詞教學要充分考慮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實施字詞教學要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初中段識字和寫字目標有三條:一是,能熟練地使用字典、詞典獨立識字,會用多種檢字方法。累計認識常用漢字3500個,其中3000個左右會寫。二是,在使用硬筆熟練地書寫正楷字的基礎上,學寫規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書寫的速度。三是,臨摹名家書法,體會書法的審美價值。初中段閱讀目標中「在通讀課文的基礎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內容,體味和推敲重要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意義和作用」的規定,初中段寫作目標中「文從字順」的要求,口語交際目標中「得體、生動、准確」的描述,為我們規定了詞語教學的基本任務,那就是,詞不離句,理解為基,強調運用。《語文課程標准》的規定啟示我們,字詞教學必須以豐富語言積累、提高學習能力、促進正確運用為核心目標。單純追求積累的字詞教學是不可取的。識字強調自主、熟練和規范書寫;學詞則強調理解、推敲和正確運用。不重視習慣培養的字詞教學是事倍功半的。進行字詞教學必須結合漢語言文字的特點,必須合理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不注重過程和規律的字詞教學是效率低下的。識字學詞是學生自己的事情,教師的職責是明確目標、遵循規律、完善學程、指導策略、實施評價、反思補救,通過組織、幫助、指導和促進,充分發揮主導作用,確保上述目標要求的達成和落實。建議二:科學優化初中語文字詞教學的實施策略要全面落實《語文課程標准》關於字詞教學的規定,最關鍵的就是要改進和優化我們的實施策略,以閱讀、表達實踐為載體,從課前自主識記、課中鞏固理解、課後強化運用等方面,整體設計學習流程,把字詞教學真正納入科學、規范、高效的軌道。課前自主識記。上新課前,把字詞識記目標作為預習的重點任務下達給學生。利用課前或自習時間,先由學生自主學習,藉助工具書完成掃清閱讀障礙,識記重點字詞的工作。然後,同桌協作,進一步鞏固識記成果。最後,四人或六人學習小組進行字詞默寫,完成第一輪達標。課前識記是提高字詞教學水平的起點,要求老師在場,並強化組織、督促和巡視,全面收集整理學生反饋信息,確定課堂教學中需要重點檢查鞏固的易混、易錯字詞及發現的其它共性問題。並設計好相應的辨析、比較訓練題目。做好這個步驟對提高課堂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至關重要。課中鞏固理解。教師組織學生以聽寫、答題等方式,對課前發現的重點字詞做辨析、比較訓練,可以抽部分學生板演,需強調規范書寫的要求。發現問題後,教師要根據漢語言文字的特點進行必要指導,幫助學生掌握規律、鞏固識記成果。這樣的字詞識記教學不僅不需要佔用過多的課堂時間,而且可以取得比較好的效果。關於多音字和重點詞語的理解,原則上應結合文本閱讀,在具體的語言環境里,通過玩味、推敲、辨析等方式來完成,而不是單純死記讀音和字典意思。課後強化運用。運用是詞語教學的歸宿。在識記、理解的基礎上,課後,對重點字詞,應該安排必要的運用訓練,比如單詞造句、聯詞成段、修改病句、詞語辨析等方式,力求通過多種語言環境里重點字詞的高頻復現和創造性的應用,在鞏固識記、理解成果的同時,有效提高重點字詞的正確運用能力。只有學生會用的字詞才是屬於學生自己的,只有學生會用了,字詞教學的目標才算是最終達成了。從這個意義上說,正是課後強化運用最終決定了字詞教學的效益和水平,只在識字和解詞上兜圈子的做法是落後的,低效的和不可取的。
『肆』 淺談語文課堂中如何創設自主學習情境
《中學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語文教學應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幫助他們樹立主體意識,根據各自的特點和需要,自覺調整學習心態和策略,探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途徑。」加大自主學習力度,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已成為全體教育工作者的共識。素質教育下中學語文課堂改革正在迅猛推進,教師再也不能把學生看成是被動接受知識的容器,而應讓語文課堂成為學生自主學習,共享知識、煥發生命激情的平台;為此我在教學中是這樣做的: 一、注重質疑,自主探索 古人說:「學貴知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有疑問,才有學習的內驅力。人類的思維活動往往是由於要解決當前面臨的問題而引發的。課堂中要讓學生思,必先教有疑。教師要積極引導、啟發想像,鼓勵他們敢想、敢疑、敢問,重視學生質疑能力的培養,進而進行發現的問題教學,激勵學生自主探索的學習。學生提出的問題讓學生自己讀書,互相議論,自主探索解決。在現代心理學上也這樣認為:青少年心智發展的根本原因是一種內在的認知需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遇到新的問題,就會產生探究求知慾望,從而激發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教學即真正達到以學生的問題不斷提出為教學的開始,至學生契而不舍地解決問題為成功的歸宿,教學就十分有效和積極,因此自主性就得到了開發。 二、分層定位,不同評價 語文新課堂既然鼓勵學生大膽言談,那就難免「百花齊放」,什麼樣的說法也有。這就要求教師科學定位,分別給予不同的評價。對那些發言積極,口齒伶俐,結果准確的學生,應當充分肯定,並鼓勵表揚,讓他嘗試到成功的喜悅,激發他們積極向上的情感;對那些發言不準確,有錯誤的學生,教師更應該心平氣和,不草率,不打斷,不急於給出正確答案,更不能譏笑、諷刺他們。而應把思路引向正確方向,再疏導引申,使他們能順利做答,這樣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獲 教師的贊賞、激勵的評價語言不僅能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對課堂產生濃厚興趣,而且能交流師生情感,營造寬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堅定學習的自信心。教師的評價還要特別注意鼓勵後進生主動發言,而且在發言的質量上不要提太高的要求。這樣來進行評價會讓學生感到態度誠懇,評價中肯,進而產生主動求知的心理沖動,以良好心態進入學習。 三、鎖定目標,有章可循 教學目標,是語文課堂的出發點,是一節課的指針和精髓。一節課一旦確定了目標,整節課的教學活動就必須始終圍繞這一目標展開。美國著名教育家布魯姆也強調了教學目標的重要性,他說:「如果不想在不甚重要的事情上浪費時間和精力,那麼明確地確定教學目標是至關重要的。」目標的定位也就是要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范圍和空間,讓學生能在教師的引領下完成自主探索 教學目標的准確定位,關鍵是教師的精心准備。首先,教師要對教材有深入地鑽研。文本教學,要弄清每篇文章的「點」和整個教學模快的「面」之間的聯系和不同,讓每一個亮色各異的「點」相互對照、映襯,循環、交織,最終形成嚴密緊湊、系統完整的「面」的模塊。這樣的備課設計,才便於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中省時高效。其次,了解學生,一切從學生實際出發。學生的能力、基礎,興趣愛好,甚至行為習慣都是每一個有責任心的語文教師所必須考慮的。通俗的說,學生需要學什麼,能夠學什麼,老師再去教什麼。離開了這個環節,整個的語文課堂將是真正的閉著眼睛捉麻雀、瞎子摸象,沒有好的效果的,學生的自主發揮也就會受到限制。 四、興趣推動,激發熱情 「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賴於興趣。」這是著名心理學家皮亞傑的闡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習興趣是推動學習活動的一種高效催化劑,已成為人們心目中的公理。語文課堂上,語文老師以興趣為先導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提高學習效率,是十分必要的。 導入要新穎別致。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一節課的導入能夠先聲奪人,扣人心弦,激發起學生的興趣和旺盛的求知慾,就基本奠定了這節課自主學習的氛圍。課堂導入一般因情景和所講授內容確定,文學類文本以故事導入、意境導入為多,實用類文本比較注重事實,多採用談話式或評論式等,重知識重說理的小品文或論說類文章往往比喻導入和演示導入使用較多。總之,精心設計了導語的課堂,學生們的自主學習熱情是大不相同的。 教學手段多樣變換。語文課堂照本宣科、死氣沉沉是難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的,老師通過多樣的手段讓課堂靈動起來,快樂起來,才能激發起學生的自主學習熱情。像啟發想像、比較異同、分角色誦讀、課本劇表演,以及錄音機、錄像機、實物掛圖、PPT等多種媒體,這樣形成的多種感官刺激,一掃學生的單一性學習的枯燥乏味。李白的《蜀道難》「蜀道之難難於上青天!」配上幾幅秦嶺、龍門山地貌圖片,學生的想像就有了依局,記憶也會迅捷而長久了。 五、創設情境,巧妙引導 改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就要創設多種途徑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培養學習探究習慣。 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並不是要忽視教師的主導地位,抹殺其主導作用。教學過程中「教」和「學」應該並重。也只有教師合理的導,充分地發揮主導作用,學生才能克服隨意性、盲目性,自主學習才變得有意義和有價值。在《閱讀和寫作訓練》「訓練100」中,當學生欣喜地知道「訓練100」就是《龜兔賽跑》的續集時,教師順勢引導:「同學們,你們想不想也來給《龜兔賽跑》設計一個續集呢?」導,猶如一線亮光,點燃了學生思維的火花。在她的巧妙引導下,學生的自主探究便是別有一番景緻:有的設計了兔子的再度驕傲,有的設計了烏龜的誠實,還有的想像了他們的同心協力…… 六、營造氛圍,激發情感 學習過程以人的整體心理活動為基礎,滲透了學生的認知和情感活動。傳統的教學往往忽視了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將生動的、復雜的教學活動局限於固定的、枯燥的知識傳授之中。新的課程標准要求體現以人為本,它強調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必須有機地融合到課堂教學中去,成為教學過程的靈魂。於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把培養學生的學習情感放到一個嶄新的位置,促使學生具有學習熱情,積極、主動的學習,樂於學習。情感怎樣激發?動機往往會產生良好的學習效果。課堂教學中,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及學生的年齡特點,創設出一種特定的學習情境,營造出一種特定的學習氛圍,有效刺激學生的求知慾望,激發自主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產生自主學習的動機。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讀,扣人心弦的導語,富於童趣的故事,課文情境劇的表演指導,課內學生游戲的組織以及多媒體手段的運用等,都是創設情境的有效方式。 七、 師生互動,共同參與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積極互動的過程,是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有機統一。從某種角度來講,以往學生不主動的學,厭學,不是學生不願意學,而是我們的教師不願意放手讓他們學——擔心教學質量,一味地「灌」——只看到了自己,從根本上忽視了教育的主體。所以,得從思想上認識到學生是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是活生生的人,師生之間要實現教學相長,建立密切地教學關系,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參與意識,挑戰意識,只有這樣,才能改變以往教學中學生處於的被動局面,充分地調動學習的積極性。在教授《看雲識天氣》一文時,我積極地開導他們:「我真想看一下今天的雲,判斷最近幾天里的天氣狀況,大家願意和我比一下誰說得更准嗎?」學生非常樂意和教師一比高低,研究雲的意願立刻就變得非常的濃烈,於是自主的去發現和探索雲的特徵和樣子。 八、開放多元,實踐創新 傳統的教學過於的封閉。要想多給學生自主學習和實踐的機會,是新課程改革賦予廣大教師的職責。教師忙於知識的滿堂灌,學生缺乏對智慧的挑戰和對好奇心的刺激,課堂教學也就變得沉悶,更不要談學生自主性的發揮了。課堂教學不應該是一個封閉的系統,更不應該拘泥於已有的固定不變的程式,師生都應該積極創實踐,勇於創新,開放多元,超越預定的教與學的目標。教師鼓勵學生對書本進行自我理解,自我斟酌,回歸學生自己的生活。我們每一位教師都要打破教學內容的封閉,開放性備課;打破教學形式的一成不變,開放性教學;打破教學手段的僵化,大膽自主創新。在實踐中學習知識,在實踐中探索,用多種手段萌發學生自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和途徑,也就為課堂提供了自主發揮的前提。 總之,新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給我們的語文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契機。如何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依然還是我們語文教師的重要任務,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去探索和發現。
『伍』 淺談如何在語文課堂上讓學生有效自主學習
一、創設情景,激發學習動機。首先,要在課堂上創建有利於自主學習的人文環境。創設教師與學生之間民主、平等、自由、寬容、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學生有一個全身心投入學習的心理安全感。陶行知先生說過:「只有民主才能解放最大多數的創造力,而且使最大多數人之創造力發揮到最高峰。」其次,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相信每個學生都有自主學習的潛能,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觀點和思維,善於精心設計情景和教學活動,引起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使他們的思維處於異常活躍的狀態,激發學習的動機,在此基礎上自主、合作、探究中學習。
二、適時放權,給予自主空間。要改變傳統的「學生被老師牽著走」的做法,真正讓學生自主地動起來,教師就要學會適時放權,要讓學生在已習慣了的接受性學習之外,學會探究性學習,鼓勵和幫助學生自己主動地探究問題,學習解決問題的方法,尋找答案;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究得出的,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決不暗示。
三、巧妙合作,共解文本難點。自主學習不能解決的問題怎麼辦?可以引導學生在合作的基礎上進行解決。學生自主學習中,遇見不理解或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可引導學生集中在一個小組中嘗試解決。引導學生提出最重要、最困難的問題,不重復、不提與主題無關的問題。同時,面對學生的疑問,教師不必過早解釋,只要綜合大家的提問,提出一兩個重點問題組織學生合作探究即可。
合作探究的形式有三種:一是生生合作探究。即讓同桌學生發揮各自的學習優勢,就相關疑難問題,相互啟發,相互研討,然後四人小組再交流一下相互探討的結果;二是小組合作探究。合作小組可以是四個、六個人,最多不超過八人。合作探究是利用學生集體的智慧,集思廣益;三是班級集體探究。由學生各自提出問題,梳理出中心議題或關鍵性問題,而後所有的學生各自發表見解,集中解決難點。
在這期間,教師要注意,在學生間起好溝通作用,切不可搞成問答或對話形式,要讓學生與學生之間對話、答辯、爭論,教師在關鍵處加以指點或導撥。使學生更多地體驗互相幫助、共同分享學習的快樂,讓學生在充滿合作機會的群體中,自主地學習,獲得知識。
四、注重引導,教給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並不是放任自流,而讓學生有法可循,不是盲目地進行,而要有一定的學習方向,這樣才能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活動,才能使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得以有效。讓學生帶著疑問、敬佩、憎恨、氣憤、同情等這些詞語走入文本,可以指定學習的方向,教給學習的方法,這樣避免了學生漫無邊際地摸索,使之有效地進行學習。
1.引導學生「展示自己的學習過程」。如生字學習中,一些字形的識記是難點,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形象地記憶。如《烏鴉喝水》一課學生經過自己的思考,對「烏」和「鳥」是這樣記憶的:「烏」表示黑色;「烏」比「鳥」少一點,是因為烏鴉全身都是黑的,以致於我們看不到它的眼睛了。
2.引導學生與文本對話。著名特級教師竇桂梅老師曾說過:學生的感悟能力就如同杠桿上的支點,對人的發展來說,學生感悟能力的高低正決定今後能否撬起這個「地球」。感悟就是一文本對話的形式。
3.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語文。「讓語文走進生活,在生活中學習語文。」新課程標准強調生活與語文的聯系,我們的語文課堂教學,要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語文,使學生深切感受到語文離他們的生活其實很近。這樣,學生會更加主動地去學習。如藉助生活中各種各樣的物品、實物、圖片等讓學生形象識字等。
五、及時激勵,增強學習慾望。著名的心理學家蓋茲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沒有什麼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麼東西讓每個學生更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更能引發學生的求知慾望。」教師營造自主的學習方式,更要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體驗成功的快樂。教師要力求使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
『陸』 小學語文自主學習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一、激發興趣是自主學習的誘因。
在語文教學活動中,如果學生沒有興趣,就根本談不上「主動地獲取知識,形成能力」。只有當學生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學習活動中,才可能碰撞出思想的火花,使語文課堂變得生動、輕鬆起來。因此教師就要著力創設一種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
首先,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新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是學科對象的主動自覺的求知者和探索者。教學中我們應該提倡「童言無忌」,提倡兒童「思維無禁區」,讓兒童暢想暢言,精神上處於一種自由、放鬆的狀態。創設寬松和諧平等民主氛圍,讓學生想像馳騁,感情激盪,思路縱橫,乃至異想天開,自然會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引發創造的潛質。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大膽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發言交流,贊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的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更足了。
其次,精心設計好導語,課始就吊起胃口。一堂課每個環節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於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一席好的導語尤為關鍵。據說魏書生上課前,先讓學生猜一猜今天上哪篇課文,為的是激發一下興趣。我在上〈〈太陽〉〉時,上課伊始先讓學生畫一畫自己心中最最喜歡的太陽。由學生想怎麼畫都行,讓學生在畫太陽中經歷一番獨特的體驗。通過繪畫導入新課,激發了興趣,活躍了思維,開啟了想像,學生學習課文自主性更強了。
另外,開展一些學習競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小學生有爭強好勝的特點,競賽時往往處於緊張、興奮的心理狀態,能高效地進行知識傳遞和吸收。分組討論問題開展比賽不失為一個好方法。我教後,開展一個「小小人物評論會」,既發揮集體的智慧,又培養團結協作能力。。教時,安排學生分男女兩組開展復述比賽,分片段抽簽進行,大家情緒高漲,越比越放得開。不少同學對人物的神態、語氣把握十分准確。
還有,建立一個激勵評價機制。激勵性的評價,能給學生以幫助,給學生以鼓勵,給學生以信心。評價中既要關注結果,更要關注過程及變化發展,既關注水平,更要關注學生情緒態度。老師的評價如「很有自己的見解」、「你肯動腦筋」、「分析得很准確」、「讀得真仔細」等。這些激勵性評價創設了一種讓學生心理安全的教學氛圍。有一位老師上一課,要求學生用讀來表現對「漫山遍野」的水池的理解。第一個學生讀得不夠好,她說:「你讀得這么響,我卻只看到幾十個池。」第二位讀得有進步,她就說:「哦,讓我看到幾百個了。」第三個情感到了位她評道:「呀,這下真看到三千多個啦。」在這種形象生動的語言激勵下,每個學生學得都趣味盎然,參與熱情十分高。
二、引探導學是自主學習的關鍵
興趣只是一種誘因,一種動力,要使自主學習的主動性持久保持下去,關鍵還在於掌握語文的規律和學習語文的方法。學生學習中往往存在「你一說我就明白,可一做題就糊塗」的狀況,問題在於教師沒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求。這就要求教師在「引導」上下工夫,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求,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領悟發現,在自主學習基礎上合作交流、分析討論;在教師悉心的滲透和指導下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1、導學---開辟自主的空間
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應重視學生主動積極的參與過程,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願望,發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教學時導學要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自主,講究教學方法。以〈〈太陽〉〉為例,教師可以這樣有步驟、分環節引導學習:(1)讓學生自由的讀,並把讀懂的內容大膽的說出來(培養學生學習的自信)。(2)學習太陽的三個特點時,讓學生選擇一個自己喜歡的特點自主學習,然後小組合作,交流認識(學生自主學習有選擇的空間,並有合作學習的時間)。(3)在學生學習完太陽的特點後,設計了一個寫「月亮「的小練筆,將閱讀中學到的知識遷移到「寫「中去(知識遷移,讀寫結合,訓練能力)。一改過去以教師串講為主的方法,學生在教學中不是消極的受教,而是主動地探求,探求的興趣引發了,探求能力得到培養,基本學習能力與積極自主學習能力也就提高了。
2、啟思----激發積極的思維
思維是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開發智力的襁褓。教學時應讓思維的絢麗花束燦爛地開放在每位學生心中。教會學生學會思考,善於思考。善於帶著預習中的問題思考,善於從同學的發言中啟發自己思考,善於多角度思考,善於縱深思考。如〈〈司馬光〉〉一課,讓學生想一想除了「砸缸救人」,還能有哪些辦法?這個問題新穎,激發了學生積極思考的熱情,而且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教〈〈將相和〉〉一課時,啟發學生:(1)課文主要寫「將」還是寫「相」?(2)將和相為什麼不和?(3)將和相又是怎樣和好的?學生帶著問題很快理解了文中三個小故事,了解了故事中「不和」到「和」的內在聯系,還懂得了做人的一些深層次道理。
3、質疑---點燃創造的火花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質疑的過程是積極思維的過程,是提出問題,發現問題的過程。質疑可使學生改變學習中的被動地位,使他們變得積極主動,激起探求新知慾望,迸發出創造的思維火花,能以較高的效率全面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教師在教學中應善於根據教材特點運用各種激疑方法,努力創設問題情境,消除學生質疑的心理障礙,提供質疑的契機,教給質疑的方法,讓學生有法可循。對重點詞句進行質疑;對標題進行質疑;對矛盾處進行質疑;對篇章中的詳略安排,敘述順序的變化,標點符號運用質疑;甚至對課文插圖質疑,提出自己的獨到見解。如教學《太陽》一課時,在充分的預習之後,學生疑問一個接一個:「課題叫太陽,為什麼還用那麼多文字寫它與人類的關系呢?」,「科學家怎麼知道太陽的溫度的呢?」,「《太陽》一課用一個神話故事開頭多累贅呀?」等等,他們正用「?」這把鑰匙開啟著智慧之門。理解了課文內容後,學生們又冒出許多新奇的想法:「關於太陽的知識,人類研究了多少年呀?」,「根據課本的內容,我認為課題不該叫『太陽』,叫『太陽,我們人類的朋友』更恰當!」「我仍要以『太陽』為題,但是不講它與人類的關系,我要重點講人類關於太陽的新發現。」……課後,學生的作業中有《太陽系知識小報》,有《我的理想》鉛筆畫,有被改編的《太陽》……一個個創造的火花在閃爍!
課堂是屬於孩子們的,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需要,引導學生學會質疑,大膽質疑,使「有疑----釋疑」的教學過程成為學生自主參與、自能探求知識的過程,才能孕育學生創造的能量,點燃創造的火花
三、開展活動是自主學習的動力
「紙上得來終覺淺,須知此事要躬行」,語文教學應創設讓學生活動的機會,以活動增強學生「躬行此事」、自主學習的熱情,在活動中使學生學知識、長見識、練才幹。若只是盲目地提倡多讀多寫,那很可能事倍功半,而在讀寫過程中加進了說和演,提供學生語言實踐的機會,開辟領悟和運用語言的天地,對學生語文素養的提高是很有裨益的。同時,就學生的學習過程來說,有益有趣有效的活動也是促進自主學習的動力。可以說有了活動,課堂就會充滿了活力;有了活力,自主學習的動力就更強。下面簡單介紹幾種活動方式。
1、演一演。愛表演是學生的天性,他們總希望老師給予表演的機會,使他們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才華。教師可選擇教材中具有較強的故事性、情節有趣的課文讓學生「當當小員,親自演一演」,可收到預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執教《宴子使楚》一課時,我採用了表演的學習方法。以六位同學為一個小組,小組合作,小組間展開比賽。先讓學生挑選課文中自己喜愛的角色,再讓學生仔細地研讀課文,並確定具體演哪一個片段,然後寫成劇本形式。還要求學生表演結束後評出最佳演員、最佳劇本、最佳形象、最具創意等等。教學效果較好,因為要演,學生得研究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諸多因素,從更深的層次上把握角色;因為要寫,學生得仔細認真而且自覺自主的讀課文;因為要評,表演時學生得認真欣賞,整個過程學生的能力得到充分鍛煉,並且熱情高。
『柒』 淺談如何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進行自主評價
自主學習是課程改革下倡導的一種新型學習方式。那麼,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呢?筆者結合多年教學實踐談談看法。一、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意識語文教學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教師不是以知識的傳授為目的,而是以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加深問題的深度、探求解決問題的方法,特別是形成自己對解決問題的獨立見解為目的。只有激活了學生與生俱來的問題意識,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與表現欲,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二、要「帶著學生走向知識」,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時代的發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要求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主動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引導者、學生發展的領路人,而學生本人才是學習的主人、發展的主體。學生的頭腦不是一個被填滿的容器,而是須被點燃的火把,教師的責任就是點燃火把,讓它燃燒。三、激發學生內在需要,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語文教學既要求學生掌握語文知識,形成語文能力,又要求學生適應未來的需要,掌握獲取知識的本領與方法。由學生的「學會」變為學生「會學」,由「要我學」向「我要學」轉變。四、改革教學評價機制,進一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傳統的教學評價只強調以成績為標准,重在知識方面的量化,把難以量化的內容排除在外,實際上,有些教學效果不是馬上就能顯現的,需要以過程和素質標准來配合。教師的評價是學生賴以感受成長的喜悅、煩惱或挫折的主要參照物。教師的積極評價,會有效地改變學生自我認知的傾向性、自主行為的調控力,以及認知動機、風格和技能,進一步強化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可實行多元評價,發動學生本人、同學、老師、家長、社會都來參與評價。五、在語文教學工作中,可給每個學生准備一個學習檔案袋檔案袋中的內容選擇與評判標准都應有學生參與,裡面可包含學生平時的表現和興趣潛能的記錄、學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結、教師的評價、學生的自評與互評以及家長的信息等。
『捌』 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的幾點
新課改背景下,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成為了教育活動的主要目的之一,版小學語文教學權中,教師應該以學生的學習需求為依據,為學生設計合理的教學計劃,以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自主探究。本文通過分析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方法,以期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進步與發展。關鍵詞:小學語文培養方法 自主學習能力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並不只是限制於課堂教學中,應該滲透於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因此,小學語文教師首先應該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做到與時俱進,利用多樣化的、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為學生營造和諧的學習氛圍,打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以多種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和主動學習。另外,為了讓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教師要鼓勵學生將學習延伸到課外。?一、創建教學情景,指導學生自主學習小學生玩心大,對萬事都充滿好奇心,對於枯燥乏味的知識都擁有較大的抵觸,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