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從幼兒的角度反思自身的教育行為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教育評價」中指出「評價的過程,是教師運用專業知識審視教育實踐,發現、分析、研究、解決問題的過程,也是其自我成長的重要途徑。」教師要在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獲得專業進步,就應學會有效運用自我評價。其核心策略是自我反思,並落實到教育行為與教育觀念的強化或調整上。那麼有效的反思應從哪些方面入手呢?反思的基本思路是什麼呢? 反思的依據——《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教師們在反思中都會自覺地把自身教育教學行為與《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要求相對照,明確教育教學的方向、目標和所追求的教育價值。這種反思能促進教師在長期的教育實踐中不斷加深對《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教育理念的理解並促進了理念向行為的轉化。 反思的主要內容——幼兒的發展與教育教學的適宜性 教師需要在觀察、了解幼兒的學習水平、表現與結果的基礎上進行反思,即從教育內容、教學任務是否符合幼兒的現有水平又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反思教育活動目標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兒現狀的基礎上;從每個幼兒是否獲得發展和成功感,反思教育教學是否兼顧了群體需要和個體差異;從幼兒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始終處於主動積極的狀態,反思教育教學的內容、方式、策略、環境條件是否具適宜性;從幼兒在學習中是否獲得了具發展價值的有益經驗,反思教育教學設計與實施過程中的有效性。 在活動中,教師有時需要不斷地觀察、反思、判斷幼兒的興趣和經驗水平,並以此為依據進行同質性分組,組織有共同起點但落點卻不盡相同的學習內容,促進每組幼兒按照「自己的大綱」主動探究與學習。 教育教學策略中包括反饋策略,適宜反饋策略的運用能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與主動性。 反思的基本思路與調整方式——發現、思考、嘗試實踐的循環往復 有效的反思思路是: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幼兒的學習行為和結果與教師的預期之間的差距——學習或回想《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的相關理念,並作為反思的依據——對應分析自身的教育行為與幼兒表現,如出現偏差時尋找問題的症結——預想調整方案並嘗試改進,或強化有效的教育行為——再反思,再調整……——總結為有效策略。 總之,教師應該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養成反思的意識,學習反思的基本方法,通過有效的反思促進幼兒主動學習、有效發展,促進自身專業主動而持續的發展,促進自我價值的充分實現。
⑵ 結合理論學習,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還存在哪些不足
教師是學校發展之本,是學校持續發展的關鍵。做案例,反思教學,給學校、教師展示了發展的前景。教師進行教育探索,不是一定要每一個人都有一個立項的課題,重要的是我們的教師要有新的視野,有敏銳的目光和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教學中有許多被人熟視無睹的問題,只要我們願意做,能克服浮躁,擺脫急功近利的誘迫。那麼,成功必然會青睞勤奮和有靈性的人。如:語文實踐活動課的探索,內容豐富,形式新穎。數學開放題的研究,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享受成功的體驗,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生活實踐課」融思想、語言、知識、能力、情趣多種功能於一體,進行有效的嘗試,使教師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形成和建立起反思型的師資隊伍,讓每一個教師在反思中成長。
一、什麼是教學反思
什麼是反思?人們容易將「反思」等同於「反省」,在這個意義上,反思就是對自己的思想、心理感受的思考,對自己體驗過的東西的理解或描述。反思是一種思維的形式,是個體在頭腦中對問題進行反復、嚴肅、執著的沉思,進一步理解為「對於任何信念或假設,按其所依據的基礎和進一步推導出的結論對其進行的主動地、持久的周密的思考」。是一種問題解決的一種特殊形式,是一種高級的認知活動,反省解決的是現實問題,它允許在問題獲得解決之前,存在懷疑和困惑。反思是認識真理的比較高級的方式,是以思維活動的結果為思維對象,以思維活動的過程為反思的對象。個體進行反思,共有三種態度是非常重要的:一是開放的頭腦,二是責任感,三是專心致志。正是這三種態度確保和推動了人們的反思行為。在以杜威反省思維理論基礎上,培養反思型教師和提倡反思型教學的運動在世界各國的教育界蓬勃發展。
反思包含兩層含義,一是教學實踐中的反思,二是學習過程中的反思。教學中的診斷與反思是針對某一課或某一階段的教學進行診斷,實際上教學診斷與反思如同醫生看病,開處方根據病情對症下葯是一個道理,教師的教學應是一不斷調節和校正的過程。通過反思,每一次調節與校正都對以後的教育教學產生影響,教師在一堂課或一個階段的課上完之後,對自己上過課的情況進行回顧與評價,仔細分析自己上課的得失成敗,分析自己的教學是否適合學生的實際水平,是否能有效地促進學生的發展,在哪些方面有待改進,再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使之達到最佳效果。二是學習過程中的反思,它包括兩方面,一方面是通過學習教育教學文獻,運用所學到的理論,對自己過去的某些固有觀念、想法及教學行為進行重新審視,找出差距,尋出原因,拿出對策,再把自己的思考和分析寫出來,以利今後的教學。另一方面要加強教師之間的交流,聽同行或專家的課,借他山之石來攻己之玉,別人的教學機智、藝術常體現於令人嘆服的教學細節處理技巧中,課後將自己聽課中最重要的收獲、看法梳理出來,從而尋找到適合自己的經驗知識。
教學反思或稱為「反思性教學」,是指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體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依據,通過觀察、回顧、診斷、自我監控等方式,或給予肯定、支持與強化,或給予否定、思索與修正,將「學會教學」與「學會學習」結合起來,從而努力提升教學實踐的合理性,提高教學效能的過程。教學反思被認為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美國學者波斯納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多隻能形成膚淺的知識。只有經過反思,教師的經驗方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並對後繼行為產生影響。他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如果一個教師只滿足於經驗的獲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反思,那麼他的舊有理念及不適當的行為就很難改變,其結果他的教學將可能長期維持在原來的水平而止步不前。可見,教學反思對教師職業成長的影響作用是巨大的。一個人或許工作20年,如果沒有反思,也只是一年經驗的20次重復。
總之,教學反思就是回顧教學——分析得失——查出原因——尋求對策——以利後行的過程。
二、教學反思的意義
1、反思是教師積極探究心態的表現,它可以使教師重新找回失去的自我,不唯書、不唯上,不唯專家,相信自己才是處理自己問題的專家。
2、在日常工作中我們沒有意識到的教學行為,沒有深思的教育理念,在反思的過程中,能在理論的水平上有深層的認識,使教師隱藏在自己心中的教育思想得以激活。
3、反思是連接教師自身經驗與教學行為的橋梁,有些教師工作幾十年,沒什麼長進,不在於他沒經驗,重要的是他不擅於反思,不擅於總結經驗。
有兩個美國科學家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在兩個玻璃瓶里各裝進5隻蒼蠅和5隻蜜蜂。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亮光的一方,而將開口朝向暗的一方,過了幾個小時之後,科學家發現,5隻蒼蠅全都在玻璃瓶後端找到了出路,爬了出來,而那5隻蜜蜂則全部撞死了。蜜蜂為什麼找不到出口?觀察發現它們一味地朝光源飛,被撞後不長教訓。而蒼蠅為什麼找到了出口呢?它們在被撞後知道回頭,知道另外想辦法,甚至不惜向後看。(據2002年11月22日《光明日報》蜜蜂為什麼找不到出口一文)
雖然教師不注重反思不至於象蜜蜂那樣有生命危險,但不擅於反思則窒息他的創造,阻礙了教師專業的可持續發展。
三、反思的途徑
1、從學生的角度來反思自己的教學。
學生時時刻刻用眼睛和心靈觀察和思考著教師,從學生的行為、思想狀態、學習成績及學生對老師的期待都會反映我們的教學狀況。如一次我在上初三(1)班政治課的過程中發現,原來上課一直認真講,積極回答問題的個別同學精神狀態大不如以前,課堂紀律也有些鬆散,上完課後我經過反復思考總結,原來由於某一些知識點在課前准備不充分,使得學生不太容易理解,另外本節課由於理論性強,教學方法不靈活,沒能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造成這種狀況。
2、從教師的角度來反思自己的教學。
從教師的角度來對我們自己的教學觀念、行為,設計理念進行深刻審視,要抓關鍵事件,從而捕捉住發展自己的機會。例如從本人前一階段的反思可以看出:本人基本功扎實,基礎知識厚實,善於學習,責任心強,但執教以來教學還處於模仿階段,教學的關注點是學生的考試能力及考試成績,教學觀念還比較陳舊落後,沒有什麼創新(除公開課外),還沒有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尋找原因:思想懶惰,接觸范圍狹窄(只限於本校教師),教育文獻讀的太少,與同行或專家交流不夠。及時尋求對策制定個人發展計劃;更新教育教學觀念,用理論武裝自己;拓寬與充實學科知識;注重改革與創新教學方式;加強對外交流,掌握現代信息技術,提高實施新課程的能力,盡快適應課程改革需要。
3、通過邀請同行或專家聽評自己的課來反思教學。
邀請同行或專家觀察自己的教學與他們交流和對話及自己的潛心琢磨,可以用新的眼光看待自己的教學實踐。會使自己的教育觀念得到部分或全部的重建。
4、通過閱讀教育文獻來反思自己的教學。
學習教育教學文獻,可以幫助我們接受新的信息、觀點,把別人的成功經驗和案例與自己的做法進行對比,看看自己的教育觀念、行為是否符合現代教育理念,差距在哪裡,找出原因及時調整。
四、反思強調的問題
1、要自覺自願即自主,要充分認識到反思的重要,不能為了反思,應付差事,要認識到反思是適應新課程的需要,促進自我發展的重要手段和途徑,如果不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進行思考,不對自己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上完課不去重新審視、分析,這樣的教師很難提高自己。
2、要緊扣教育教學實際或案例。
脫離實際的空談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思可以針對教學中的某一閃光點或某一失誤總結出實實在在的體會和認識。切勿貪大求多,總之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際寫反思。
五、教學反思的特徵
首先表現為自覺性。如果你想在三尺講台上開啟一片蔚藍的天空,那麼你會覺得不斷地教學反思不僅是個人的思想需要,而且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活動,是精神產品的再生產,你會發現生命就像每天升起的太陽一樣是新的。
其次表現為超越性。反思是一種手段。反思後則奮進。存在問題就整改,發現問題則深思,找到經驗就升華。如此說來,教學反思的真諦就在於教師要敢於懷疑自己,敢於和善於突破、超越自我,不斷地向高層次邁進。
第三個特徵為個性化。教學反思是教師自身自覺地把自己的教學實踐作為認識對象進行反觀自照,屬於「個人奮斗」。你可能在燈光下靜夜思,回顧和展望。你可能倚著窗口,遙望星空,夜不能寐。正因為教學反思具有別人不可替代的個性化特徵,你就有可能形成個性化的教學模式。
教學反思,從其定義來看有三個基本特徵:
(一)立足教學實際,創造性地解決問題。它可以提出假說,並通過實踐檢驗假說,直至解決問題。其一,它有兩種形式,既可以是個人經驗反思,也可以是群體性(教研組)教學反思;其二,它有實踐檢驗過程,其反思既是內隱的思維活動,又是外界的實踐行為,以確保結果得到檢驗,並使反思性教學越來越具有合理性。
(二)兩個「學會」加速師生共同發展。「學會教學」既要求教師把教學過程作為「學習教學」過程,向自己的經歷學習,逐步成為學者型教師。學會教學是反思教學的直接目的,「學會學習」是終極目的,要求教師從學生學會學習的角度去思考,最終實現兩個「學會」的統一。
(三)在探索中提升教學實踐合理性。反思性教學的教師不僅是完成教學任務而且追求更好地完成,不僅要知道自己的教學效果,而且要對效果及其有關原因進行「為什麼」的思考,無止境地追求教學實踐合理性。
六、教學反思的類型及特點
從時間角度分,教學反思可分為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三種。
新課程標准強調了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尤其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的分析與反思。所謂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指導下,藉助行動研究,不斷地對自己教學行為的思考與研究,對自己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不斷地進行回顧,通過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追求教學過程的合理性,從而使自己成為專家型教師的過程。然而新課程又強調教師是課程實施的參與者、建設者和開發者。要做這樣的角色,最需要的就是不斷地總結,不斷地反思,不斷地改進,不斷地創造,而教學反思正是使教師總結、反思、改進、創造的有效方法。
1、課前反思,具有前瞻性。
教學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並有效地提高教師的教學預測和分析能力。在以往的教學經驗中,教師大多關注教學後的反思,忽視或不重視教學前的反思。教學前反思的主要根據是經驗,有利於對教學過程的合理設計,教學前反思這一環節,要求各位教師在對前一階段教學工作中的信息收集、分析和總結的基礎上,運用已有教學經驗,並借鑒他人教學中的長處,以局外人的身份,對自己的教學准備、設計過程和結果進行分析,通過充分醞釀,反復比較、選擇,形成教學設計和准備的最優化,達到最佳的教學准備狀態。著名的認知心理學家奧蘇貝爾說過:「如果我不得不把所有的教育心理學還原成一條原理的話,那麼我將會說,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因素是學生已知道什麼。」這說明了了解學生已有認知水平,有的放矢地組織教學尤其重要。而且新課程標准同樣非常關注學生在已有的知識經驗上去探求新知。因此,教師在教學前必須充分地了解關注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對自己的教案及設計思路進行反思。這不僅僅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設計進行審視,再次查漏補缺,吸收和內化,更是教師關注學生,體現教學「以學生為本」的理念。
教學實踐表明,經過課前反思後的教學設計的調整,能夠預設到學生在學習中所碰到的困難,教學內容和方法更適合學生,更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心理特點,從而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2、課中反思,具有監控性。
課中反思,即及時、自動地在行動過程中反思。這種反思具有監控性,能使教學高質、高效地進行,並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教學中反思的主要根據是學生的反饋信息,有利於教師及時、自動地調節自己的教學過程,在這一環節,老師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學監控能力,面對課堂復雜的、動態的情況,能夠敏銳地洞察,迅速地作出判斷,發現問題,及時調節、修正,創造性地解決問題。課堂教學是一個復雜、動態的過程,尤其是進入新課程後,教學中所出現的情況越來越有挑戰性、常常出人意外。這就需要教師具有較強的應變能力,能及時地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關注所使用的方法和手段,善於捕捉教學中的靈感,及時調整教學策略,順應學生發展的需要,以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師要學會傾聽學生的意見,及時了解學生的困惑;其次,課堂教學是在動態中生成,在動態中發展的。教師要善於抓住契機,形成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學習活動。
因此,在課堂教學中,課中反思表現為教師自我檢查、自我校正、自我強化,而這一過程又是通過「問題――嘗試――反思――新問題――調整――反思」得以展開和實現的,貫穿始終的是教師的「反思」。
3、課後反思,具有批判性。
課後反思具有批判性,能使教學經驗理論化,並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教學後反思其實是對某一教學活動或某一階段教學活動結束後,進行反思總結。在這一環節,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結束後,有充足的時間進行反思,對教學的整體結果進行歸因和評價,及時地通過自述回憶、模擬、角色扮演等形式廣泛吸取有關經驗,收集自己教學活動中的信息,深入細致地探討教學中的長處和不足,總結自己的教學實踐。通過不斷反復地實踐、反思、總結、概括,逐步提高教學水平。教學後反思的主要根據是在教學過程中獲取的新信息,有利於教學經驗理性化。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固然重要。教然後知困,知不足。因此,課後趁記憶猶新,回顧,分析、反思,寫下自己執教的切身體會或疏漏失誤,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十分重要的。經常性地課後反思是教師責任心的具體表現,是教師課堂教學自我反饋的一種好形式,更重要的是它還有利於進一步提高備課質量,促進教學內容更全面、教學設計更合理;有利於加強教學的針對性,及時發現問題,查漏補缺;有利於教師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
⑶ 幼兒園老師對教育教學的自我反思
幾乎每個人都在感嘆,為何時間過的這么快!在忙忙碌碌中,半個學期過去了。回首這段時間的工作、生活,真是酸、甜、苦、辣盡在其中。望著漸漸成長的孩子們,從他們身上讓我找到一種自豪感。這半學期的幼兒園生活,使孩子們學會了許多,各方面進步也很大。我整理一下思緒,總結這段時間的工作,以便更好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
聽人說幼兒園教師要具備「三心」:愛心、童心和細心。我也在平時的工作中認真的做到這「三心」,用愛心去關心每一個孩子,用孩子般的童心去和他們游戲,用細心去關注每個孩子的成長變化。而我認為具有一顆愛心是一切的基矗幼兒園是個兒童的世界,而我們正生活在這色彩斑斕的兒童世界裡,我要用我的愛心去滋潤一株株纖細的幼苗,培育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除了有愛,我們還必須有足夠的教育教學能力,豐富的經驗,具備一定的教育教學藝術。每次的教學活動我都認真對待,為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更好、更快、更開心地接受教師所授的內容,我總是不斷的嘗試、探索、創新。為了讓每個孩子都能長好、學好、玩好,每個人的能力都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提高,我根據班級實際情況,以「綱要」為准則和兩位老師一起商議、討論,制訂了班級計劃、月計劃、周計劃等各類計劃。在一日活動中不僅以游戲貫穿各科教學,還積極使用肯定鼓勵等方法,使班裡每個幼兒都在溫馨、歡樂的環境中身心愉快地學習、生活。
在家園互動中,我認真做好每一位家長的工作。因為我知道幼兒教育不單單是幼兒園的教育,家長們的支持和幫助也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我常常利用家長園地、幼兒接送時間、等及時向家長反饋孩子在園的學習、生活情況,適時地和家長討論科學育兒的知識。同時,孩子們在幼兒園里遇到了什麼問題,總是第一時間與家長取得聯系,家園一致共同教育。
在業務工作中,我認真學習同事的經驗並仔細認真地做好記錄,在活動後的空餘時間認真思考推敲。但在這同時由於自己言語不勝給同事帶來了不愉快,在今後工作要及時反省自己,把自己的業務水平在提升一截。
幼兒園教師自我反思二:幼兒園教師個人工作反思(1335字)
時間飛逝轉眼一學期過去了,我班是一個全新的組合體。但是大家都能較快的融入這個新的大家庭,共同商討、一起游戲、互相配合共同完成各項班務工作。這不,轉眼間冬天來了,新年又到了。一年忙到頭,付出的是什麼,收獲的又是什麼呢?還是仔細地回顧一學期的工作吧!
一、認真反思,不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
提高自身素質只有通過多種渠道不斷的學習,才能提高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的責任心,才能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教學本領。本人在本學期中,積極參加各項時事、政治學習,堅持把理論同實際相結合,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用正確的思想引導幼兒,做好保教工作。本學期中,充分發揮自身的凝聚力作用,堅持做到以身作則、勇於奉獻、勤勤懇懇,無論是否當班,都要做好並檢查班級的各項工作。只有這樣才能使其他老師充分把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在工作中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充分發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團隊精神作用,團結一致地做好班級工作。在狠抓班級常規中,真正做到工作有目的、行動有組織、實施有計劃。
二、勇於改革,豐富課堂內容形式。
我結合主題課程,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區域活動,努力做到「靜與動」的結合。為了給孩子們創造一個優美整潔且符合幼兒年齡特點的活動環境,我們充分利用教室有限的場地,設計最佳的區角位置,找資料、齊動手,在活動室里設立了圖書角、益智區、小巧手、表演區、建構區、娃娃家、小醫院等,還利用室外一角,設置了小超市。在每個區域我們都利用廢舊鞋盒,布置作品展示去。結合季節特徵,開展了「種子貼畫」、酒瓶裝飾等手工活動,很受小朋友喜歡,在感受到快樂的同時提高了孩子們動手能力。值得一提的是,我們班小朋友在老師的引導下,對折紙活動非常感興趣,吃好了飯,你常常可以看到三五一群的孩子圍在一起在研究折紙,有的在比賽自己折的飛機。許多孩子的動手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小手也變巧了,還鍛煉了他們的耐心,孩子在教室里追跑打鬧的現象也少了。
三、加強常規建設,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
俗話說:「沒有規矩,難成方圓」。良好的常規可以使幼兒的生活具有合理的節奏,使神經系統得到有益的調節,我進一步培養幼兒自我服務的能力,為他們的生活和學習打下良好基矗但是常規也不是以犧牲幼兒的個性、快樂為代價。我班有個別幼兒生性好動,比較調皮,我們兩位老師步調一致,共同合作,重抓教育,使小朋友逐漸能互相幫助、關心集體,搗亂的小朋友小了,熱愛勞動的小朋友多了。
幼兒的獨立意識增強,而且自我服務的願望和要求日趨激烈,我們抓住孩子這一心理特徵,開展了「小組長輪換制」,讓做小組長的孩子負責擦桌子、發蠟筆、點人數……抓住這些細小的機會,既培養了他們為同伴服務的能力,而且督促了孩子的自律,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從而促進了整個班風班貌的提高。
四、存在的不足和今後工作方向
這個學期中,我班孩子的出勤率較好,口語表達能力有了飛躍性的進展,自理能力在不斷提高。在看到成績的同時,我們也注意到了自身的不足,如:有時會因戶外活動超時回來較晚,給孩子穿衣著急,以至於孩子少穿了一件衣服、穿反了鞋子也沒發現,幼兒進餐的速度有待進一步的提高。對此我們都進行了認真地總結,以便於以後更好地開展工作。辭舊迎新,在新的學期中我們會更加努力,爭取把工作做得更好,取得更大的進步!
幼兒園教師自我反思三:幼兒園教師個人反思(1365字)
一、思想政治方面:
肖力老師熱愛祖國,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忠誠黨的教育事業,關心國家大事;積極參加園里組織的各項政治活動,認真深入地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加深對實踐科學發展觀的理解和重要意義的認識;通過多渠道、多途徑加強本身的道德修養,積極推進素質教育,以法治教,以德治教,堅持貫徹落實《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思想上始終與黨中央保持一致,在工作中以一個黨員的標准要求自己。在實際工作中,肖力老師認真遵守執行幼兒園的各項規章制度,團結同志,做到愛園如家,全心全意搞好教學,言傳身教,教書育人,熱愛幼教事業,立足於本職工作,愛崗敬業,認真學習新的教育理論,及時更新教育理念,積極參加各種培訓與觀摩。
二、教育教學工作:
教書育人是塑造靈魂的綜合性藝術,看著孩子們一天天成長起來,作為教師的我們會感到無比的欣慰。孩子年齡小對新事物充滿著好奇心和求知慾,這就要求我們擁有更多的知識才能夠滿足幼兒的好奇心和求知慾。肖力老師就利用自己的休息時間認真閱讀大量的書籍,遇到孩子的提問不能當時回答的,就通過書籍、上網查資料,告訴幼兒最准確的答案。
在教學工作中,肖力老師課前認真地書寫教學計劃、備課,力求做到傳授知識的准確性和教學方法的藝術性、靈活性。課堂上,積極採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手段、運用生動、簡練的語言吸引幼兒的注意力,給幼兒充足的空間讓幼兒發揮想像。
她能堅持面向全體幼兒,根據本班幼兒特點注重個別差異,寓教於樂,使孩子們在玩中學,學中玩,輕松愉快地掌握知識。堅持重能力的培養,輕知識的灌輸,注重培養幼兒的學習興趣,教給幼兒好的學習方法,使幼兒在實際運用中能夠靈活運用,舉一反三。
隨著形勢的發展,幼教領域也在不斷發展變化。舊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已不能適應現代的兒童。作為教師必須不斷學習、研究、探索更適應幼兒特點的教育方法。積極進行教改,這樣才能適應幼兒發展的需要。肖力老師一方面注意吸收幼教信息,不放過雜志、觀摩、外出學習等一切學習的機會,一方面在認真領會新《綱要》主旨的基礎上,大膽改革、不斷創新,主張以人為本,嘗試反思教學,注重情感教育,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
作為教師,關心、熱愛每一個孩子是我們必須做到的,特別是要平等對待每個孩子。每個人都希望得到別人的尊重和理解,幼兒園的孩子也是一樣的,所以鍾和孩子交談時都是蹲下來和他們說話,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或者抱一抱,這使孩子很樂意接受,也很高興。
一直以來肖力老師都是擔任班主任工作,作為班主任協調好和本班老師的工作是至關重要的。每項工作都爭取想在前、做在前,從不計較個人得失,有問題就和本班老師共同協商解決,深得其他老師的稱贊。
家長工作是幼兒園各項工作的一個重要環節,做好家長工作將對我們各項工作的開展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因此,肖力老師首先擺正和家長之間的位置,經常換位思考,了解家長的要求,以便得心應手的做好工作;還經常把好的教育經驗介紹給家長,使家長們從中學到了很多育兒知識,在家長中樹立了良好的教師形象。
三、成績方面:
在參加工作的14年中,肖力獲得過「丹江口市優秀數學教師」、「青年崗位能手」、「丹江口市優秀幼兒園教師」、「丹江口市先進管理個人」等稱號;優質課、論文、教學設計參加的比賽,都有獲得良好的成績和好評;在十堰市第一節幼兒教師全能大賽獲得了一等獎。
⑷ 如何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反思
教學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教學活動中 的行為以及由此專產生的結屬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它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材的核心因素.美國著名教育家波斯納教授認為,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至 多隻能是膚淺的知識.
⑸ 如何反思教學行為之我見
上個星期五,我在中午看班時,從一份刊物上,讀到了蘇州大學著名的博士生導師朱永新教授一篇文章,其中有這樣的一段話:「我願意開一個保險公司,給每一位教師辦一份保險,如果教師堅持寫課後反思,幾年後還沒有成名,我將負全額賠償」。讀完這段話,我進行了認真的反思,我認為朱先生不光在於激勵教師要寫教學反思,還告訴我們教學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因素。
在實施新課改的背景下,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教師,除了具備一定的教學經驗外,還必須具備不斷的反思的意識,唯有如此才能使自己與時俱進,才能對自己提出更高更遠的目標,向教學藝術的殿堂邁進。教學反思我認為不單是教學經驗的總結,同時也是教師以自己的教學活動過程為思考對象來對自己所做出的教學行為、教學決策以有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
每次教學一結束,及時動筆反思,精煉地記錄其中體會最深處,日後再去回味,或許將受益無窮,既然教學反思作用重大,作為教師,應從那些方面來進行反思呢?教學反思的內容很多,但我認為以下幾個方面是教學反思的重點:
一.從教學理念方面進行反思
教師的教學反思是否全面,不能只看是否反思了教學問題,而要從根本上反思自己的教學是否體現了以人為本的理念,是否充分體現了新課改的要求,是否在努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否充分利用了學生身上的課程資源,是否在於努力提高學生的素質而不僅為分數,即教師也需要對自己教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教育觀、課程觀、學生觀、評價觀進行反思,從根本上說,是對自己教育價值觀的反思,只有這樣,教學反思才能促使自己觀點不斷更新與發展。
二.對教學中的亮點進反思
教學中的亮點應包括教學中的成功之處以及教學機智,在課堂教學之後,如果確實有獨具匠心之處應及時歸納和總結,課堂上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問題情境的假設,或者一些偶發事件的產生,教師總會突然產生一些靈感,出現一些精彩的片斷,給人的感受是驚嘆的,啟迪是深遠的。如引人入勝的的新課導入,別有風味的氛圍營造,得心應手的教具運用,新穎別致的難點突破,別具一格的智能開發,出神入化的學法指導,畫龍點睛的誘導評價,留有懸念的課尾總結等等,這些智慧的閃光往往「突如其來,突然而去,不由自主」,不及時利用教學反思去捕捉,便稍縱即逝,會再也想不起來,造成很大有遺憾。
三.對教學不足的反思
「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教學過程是師生雙邊互動的過程,因此教師的教學難免會發現疏露和不足,如備課時,設計的教學情景沒有收到好的效果,忽視了一些知識的必要拓展,部分教材的處理太死板,忽略了某一類知識前後的本質聯系,過於重視知識本身的結構體系而忽視學生的接受能力等等,及時的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改進教學設想,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人新的境界和高度。
四.對課堂中學生的反應的反思
教學效果往往通過課堂中學生的反應表現出來,課堂上學生正襟危坐、聚經會神或偶爾點頭示意或面帶笑容積極回答,或鎖緊眉沉思,這說明學生處於積極的學習狀態,也表明教師教法適宜,方法有效,如果課堂表面平靜,學生面無表情,目光呆滯,或坐立不安、交頭接耳、目光四盼,或眉頭緊鎖,目光愕然,說明教師授課不精彩,教學方法呆板,未引起學生共鳴,教師授完課後,應及時反思課堂上學生的反應情況,不斷改進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
⑹ 教師如何反思教學行為將
一、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
新課程標准提出課堂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特別要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使他們在各自不同的起點上都有所進步,這種教學理念使我深刻的體會到教師的角色已經在不斷轉變。對學生的尊重應該是面向全體的,教學應該是面向每一位學生的,每位學生都有學習的權
力,即便他在學習上有種種缺陷。反思到自己平時的教學要真正做到這一點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們往往很容易特別是對於哪部分內向和總是沉默的孩子,往往容易忽略他們,總是忘記了去關注他們,其實這部分孩子更需要我們給予更多的關注,給他們更多的機會,讓他們實現自我,真正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孩子在每個父母的心中是百分百的希望,在教師眼中可能就只有幾十分之一的希望了,課堂教學面向全體學生要達到這點不妨想想那些學習上的弱視群體如果是
自己的孩子我會怎樣做?
二、教育理念應該是人本主義
新課程背景下的教學,師生關系正在悄然地發生變化信息化的時代為學生提供了多渠道的、廣泛的獲取知識與鍛煉思維的機會,因而完全可以在某些方面領先於教師;因此,新課程的教師應該承認青出於藍勝於藍,教師在啟迪學生的同時,也應該接受學生對他的啟迪。反思自己平時有時的語文教學中總是把幫助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放在
教學的首位,而忽略了學生世界。實際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積極的情感都直接影響他們的語文學習,作為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應尊重學生,注重情感教育,發掘蘊藏在每個學生身上最大的學習潛能。
三、注重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
課程標准提出,基礎教育階段語文課程的總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它建立在學生的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等基礎上學生的文化意識與人文素養是能得體運用語言
的保證。在教學中,教師要靈活有創造性的使用課本,處理好語言與
文化的關系,不斷的發展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反思自己平時的教學,自己很關注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大膽實踐的精神和語言知識的傳授,卻忽略了進一步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意識的能力。
⑺ 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是否對學生有傷害
一、在自我評價中反思
教師在自我評價中,要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和全面發展狀況進行系統的自我反思,要充分認識自己的優勢和 不足。評價的目的不在於評優評劣,而在於由此形成改進的 計劃,促進教師自身的提高。自評是促進教師反思能力的最佳途徑。教師在自我評價中的反思可以圍繞以下5個內容進行。
1.思所得,發揚長處,發揮優勢
作為教師,每一堂課總有自己滿意的地方,也就是成功之處。或是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目的的做法,或是課堂教學中突發事件的應變過程,或是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原理運用的感觸,或是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或是雙邊活動開展得很成功,或是在備課時未曾考慮到而在課堂上突然迸發出靈感和火花,等等。無論是哪一方面有益的收獲,課後及時反思,這樣日積月累、持之以恆,並把它們歸類整理,提升形成一些帶有規律性的東西,供以後教學時慘口使用,並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這樣對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能力,探索課堂教學改革的思路,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會大有好處。
2.思所失,汲取教訓,彌補不足
眾所周知,任何一節課,即使教師的備課十分細密,慎之又慎,也不可能十全十美。如:對教材處理不當;對教學中偶發事件估計不足;對某個問題闡述有失偏頗;或者感到對某個問題的處理力不從心等。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使之成為引以為戒的教訓。只有敢於正視自己的不足,汲取教訓,及時彌補不足,才能不斷走向成功。因此,思所失旣是教師對學生高度負責的表現,也是不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客觀需要。
3.思所疑,加深研究,明白透徹
這里的「疑」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學生的疑點。每節課下來,學生或多或少會存在某些疑問,有時課堂上無法及時解決,教師把從學生方面反饋過來的疑點記錄下來,細加琢磨,有利於今後的教學和復習,更具針對性。另一方面是教師方面的疑點,教師對教材中的問題並非一下子就可以理解得十分透徹,有時甚至是似是而非。通過這堂課教學,教師自己會感覺到這些,把它記下來,促使自己今後對這一方面額問題加深研究,使之明白透徹。
4.思所難,化難為易,水到渠成
在課堂教學中,對教材難點的突破事關整個教學的成敗。所謂教材的難點,是指教師難講、學生難懂的知識點。如果我們每一輪都把教材難點的處理方法、教學的信息反饋或效果,今後改進的教學設想等寫下來,並且進行深入細致的分析、比較、研究,長期堅持,必將極大地提高教師處理教材難點的能力,化難為易,再幫助學生突破難點,使其加深對教材的理解。
5.思創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
一節課小來,教師應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於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如何改進,寫出新教學設計,這樣教師就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特別是可以為自己下一年的同期教學提供極好的幫助,避免再走彎路,從而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研水平。
二、在他人評價中反思
在充分發揮教師自我評價的主體作用的同時,還應充分重視和發揮學生、同事及家長評價的作用。這些人都直接或間接參與了教育教學活動,能夠從不同的側面反映教師的工作表現。俗話說「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他們能發現教師自我評價難以認識到的問題,對教師教學行為的改進和教學水平的提高會產生積極的影響。
在他人評價中,學生和同事的評價尤為重要。學生是教育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學生的發展是教師工作的重點和目標,他們對教師的教育教學活動以及師生交往有著直接的感受和判斷,教師應高度重視並及時聽取他們的評價和建議,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轉變某些不恰當的教學行為。例如,課後當學生說某個知識要點不理解或不能很好地運用於實踐時,教師就應該反思:在教授這個內容時,是否考慮到學生原有的知識基礎;是否將新授內容與原有知識進行了正確引導;引導的過程是否符合學生由易到難、由簡單到復雜的認知規律等。教師沿著這個思路反思,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答案,也為以後再教學中處理類似問題提供了經驗參考。這樣既有利於學生的發展,也有利於教師的自我提升。
新課改中的教師要想更快地提升自己,尋求同伴的幫助必不可少。由於同校特別是同軌教師在教學同標、方法和過程以及教學對象、教學環境等方面的相似性,因而對於教學就有更深刻的共鳴和更准確的理解。從同伴的評價中反思自己的教學,既可以借鑒他人的經驗,又可以吸取自己的教訓,對於改進教學和發展自我都是非常有意義的。所以,我們只有理性地對待同伴的評價,同時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深層次的反思,才能避免「孤芳自賞」,才能實現「蒸蒸日上」的進步。
三、在評價學生中反思
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觀察、學習行為的分析、學習結果的反思,也有利於教師對自己的教學進行全面判斷,分析自己的有時和不足,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
1.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反思
(1)課堂觀察反思
「課堂教學評價具有促進學生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雙重功能」。教師自我評價必須著眼於學生的學,因此,在課堂上,應時時觀察學生、關注學生,學生所作、所說、所思、所感受都是教師進行自我評價的依據,我們應根據他們外在的顯性言行,運用新課程理念,對自己的教學進行深層次的反思,為教學策略的調整提供及時的信息導向。
(2)分析學習檔案袋
學習檔案袋或成長記錄袋是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一種重要的質性評價方法。有效記錄了學生在原有基礎上的點滴進步,能讓學生清晰地看到自己成長的足跡,不斷提高他們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的能力,促進學生持續發展。教師經常翻閱學生的學習檔案袋,既有助於教師對學生的學習進行正確評價,形成對學生的准確預期,又有助於教師全面審視自己的教學,反思自己的教學策略,進而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實現自身的發展。
2.對學生學習結果的評價反思
學生的學習結果通常通過練習(作業)或考試予以檢查,傳統的教學在設置練習或考試題時,過多地側重考查學生對知識的掌握,而忽視對學生能力素質的考查;在評定學習結果時,單純採用「打分」或劃分等級等量化評價方式,而忽視運用定性評價方式,同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予以必要的關注;在處理評價結果時,一味強調教學評價的附加性功能(選拔功能),而忽視評價的本性功能,即評價為學生本人提供學習情況的信息,使其建立自我意識,形成自我概念,提高自我評價能力,從而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為教師教學提供診斷上的反饋信息,以便於教師調整自己的教學計劃和教學行為。
新課程倡導的是動態的、過程的評價,關注被評價者為達到目的所採用的方法和途徑,關注被評者在達到目的過程中增加了哪些經歷和體驗,關注被評者在獲得結果的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進步。所以,新課程教學評價並不否認考試的作用,而是在於怎麼考,怎樣處理考試結果。我們在練習(考試)的設置中,一定要以考查學生的能力和素質為中心,在處理練習(考試)結果時,注重分析學生解決問題的過程與方法,在對此進行評價時要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盡量挖掘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用定性分析的形式多進行鼓勵性評價。
總之,無論哪種評價,都是對教師教學的一種反饋,有利於教師在教學中找到自己的位置,為教師的反思提供較為客觀的信息。教師應正確對待各種評價,並將其作為准確了解自身優勢和不足的機會。要分析自己取得進步的多種原因,以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重新制定發展目標,針對不足深入反思,發現問題,分析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並付諸行動,促使自己在不斷的反思中提高自我、發展自我,並將其轉化為促進學生發展的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