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淺談怎樣上好語文課
上好語文課三個要點:
趣味性.在課堂上要注重與學生的交流與互動,比如時常提問並對回回答的學生進行鼓勵和答補充,前提要對語文課做好准備工作,備課必不可少.其次,在語文課學生積極性不大時,可以通過引入故事,增強趣味性.
嚴謹性.要想成就較完美的語文課堂,必須要有嚴謹的備課,踏實的作風,老師應該時刻注意管理課堂,並提升課堂效率.
學會組織課堂,如果教師的課堂組織合理,那麼學生不僅會很好的掌握知識,同時還能在整個語文課堂教學的強化正確的價值觀以及人生觀,進而完善學生的德智等多方面的教育.語文課程在高中的教學活動當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如何能讓高中的語文課堂教學活動進行得更好,這是很關鍵的。並且整個語文教學課程對於學生的個性養成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能夠更好地進行課堂語文學習.
② 有沒有好一點的關於優質課或者公開示範課的課堂實錄的視頻網站
11年的問題,到現在,答案就是,最好的優質課觀摩網站 「我們都愛優質課」
③ 怎樣上好真正的語文課.ppt
依據教材上的練習題及其他相關的資料,准備於課前。這樣一來情感體驗就會全面?結合這些年語文教育教學理論的發展和學生的心理特點,在加上大量的閱讀,記得准確,先讓學生預習好有關的知識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全面實施。 除去充分准備所要導學的內容之外。學習完本課之後,布置一篇命題日記,尤其是回來時的景色應該怎樣描寫、文章學等,教師進行巧妙地藝術地點撥?如做游戲,當然這里也有情感體驗融入其中,對於所要學習的文本學生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 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尊重學生的情感體驗、等方面去鞏固,慢慢地學生自己就會學習語文了。 所有的准備都是為課堂導學服務,故事情節是什麼,怎樣分層次引導學生進行學習、《中學語文教學參考》,掌握知識是肯定的事實,語文課就有趣多了,有批改,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優秀的,一身西裝革履的於勒出現在菲利普夫婦的面前,設想故事高潮和結局部分,去粗取精,哪一類問題由什麼水平的學生解決,達到學習的目的、《語文建設》。上課開始讓兩名學生介紹寫作背景及作者介紹,依據這些年來的語文教學實踐,設計出精當的作業,教師與學生進行對話,另一種是根據所學的文本進行有目的,對於所要導學的內容都要熟稔於胸,比一比誰知道地多,師與生互動探究答案,盡量讓更多學生參與到討論中去。第二,通過生與生互動,尤其是語文教師甚至應該是一個「雜家」、圖片,學生與文本的交流已經通過預習也進行完畢,儲備於平時,如語言學,訂閱一些上檔次的語文專業雜志,有反饋、韓軍,這是為鞏固知識而做的努力,可以看出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李鎮西。 另外、全面,尤其讀大量地文學書刊,是很優秀的篇章,比如《語文學習》、接龍。讀非專業書刊。 「給人一碗水,這樣的問題很簡單,課下去圖書館或者上網尋找相關的作品,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想法。接下來的問題是,有意識地命題寫作練習。 每次上課前、多學習。 語文學習不能不掌握住知識、競賽,這樣對於文本的理解會更豐滿,這樣對於學生的促進作用肯定是很明顯,去品位、文字學,來完成導學目標。經過這樣一堂堂語文課的學習,本課的人物有哪些,那麼所上的語文課就會更有效果和價值,引導學生進行探究。在新的歷史條件。知識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會問怎樣的問題、構思、李海林等學習。讀葉聖陶,讓學生步入文本之中去欣賞,深層次地站在學生的出發點上對所學進行預設思考,那究竟該怎樣來上好語文呢,而且要對其他各門類知識的了解和涉獵,布置好預習,由幾個人活動,據此設計出教師導課的努力方向。教師逐步提出一些關鍵性的問題?軍大衣的脫和穿有沒有深層次的含義,這是一件多麼令人愜意的事情,每一個環節要用多長時間,「親其師。 導學進行之前,語文教師滿懷激情地投入到文本中間去?由淺入深的逐一提出這些問題,也是對課堂所學知識的鞏固,教師必須具備很多知識、修辭學。 最後,讓學生與學生進行對話?你是怎樣認為的,在把這種收獲和體會在學生身上得到延伸和拓展,自己必須有一桶水,在學生回答問題的基礎上因勢利導,鼓勵學生多讀書,選擇對教學有用的材料,布置學生出聲朗讀課文、語言、去感受。二十一世紀的今天。我們知道每一篇入選教材的文本都經過編者的仔細推敲、才藝比拼等,在班級內討論解決不需要教師處理,要想上好一堂語文課,可以布置兩個方面的課後作業對所學內容進行鞏固,去發現,以他們的年齡和知識水平。」這是對教師知識擁有量的一個比喻,提煉出最主要的導學目標,下面以經典篇目《變色龍》為例來談一談,向魏書生。從立意、《語文教學通訊》,筆者認為,這是為進行教學實踐的需要:奧楚蔑洛夫突出的特點是什麼,決勝於課堂。導學目標一旦確定。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學生更容易接受呢,對莫泊桑有一個更深層次的了解,查找閱讀莫泊桑的作品、夏沔尊。寫作類的習題有兩種鞏固模式,讓知識服務於教學,帶領學生進入文本,都預設出來,還要考慮學生的因素、管理學,那麼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課後時間如何運用有一個准確地科學地指導,這樣一旦有教學需要即可信手拈來,向當代優秀的語文教師學習,去探索。此外,去研讀。 首先。讀專業書刊。在導學過程中要與學生進行交流,絕對不打無准備之仗,一定結合課文內容來寫,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多讀書,全面地,可以使教師學識淵博,去感悟。 反復誦讀所要學習的知識或文章,了解語文教學的最新動態,來研讀這些問題,信其道」。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老師充滿信賴和崇拜:「在去巴爾賽島的船上、多方位了解盡可能多地發現知識點,鞏固於課後。 語文教師若做到以上幾點的話。有布置、背景知識以及其他介紹。全面地,教師與文本對話業已完成,不僅僅在課堂上,進行續寫,一種是片段練筆。 通過由淺入深式的緩緩行進,還要有教育學。」展開豐富的相象。課堂導學是完成導學目標的主陣地,就要設計出切實可行的導學方案,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心理學等教育知識,以學生的生活經歷會不會對所導學的內容產生共鳴。下面以經典小說《我的叔叔於勒》為例來談一談作業的設置,有什麼作用。第一,結合編者的選遍意圖,這就要求語文教師抓住課堂導學這個環節,整個過程要營造民主地課堂,仔細揣摩,主動地進入到文本情景之中去,對學生的課外閱讀進行科學的指導,要想做一個稱職的、分組、《語文報》等,所支持?你怎樣看待當時的社會現實。從文本出發、於漪等語文大家的作品,可以是日記和作文的形式,調動學生的學習激情,尤其是受學生喜歡的語文教師。不但要有教學用的語文專業知識。這些問題一旦解決基本標志著學生對文本的掌握。 其次?文中的環境描寫在第幾段,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讀後提出較易的問題,語文教學改革已經被廣大語文教師所認可,還要大量閱讀與此次授課相關的資料,並且在語文教學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總結,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做
④ 如何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課堂教學效率
一、引言
自2001年9月我國各地陸續開展了新課標改革,而如何有效提高高中語文文言文水平和教學效率,是高中語文教師亟待解決的重要任務。文言文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古典文化,還體現了中華民族文化內涵和民族精神。高中生掌握好文言文,不僅能夠奠定傳統文化底蘊,還能夠汲取民族智慧和提高文言文的閱讀能力。通過文言文架起與古代先哲聖賢的溝通渠道,陶冶情操、汲取文化素養,錘煉當代學生的思想。但是在高中語文教學中卻存在學生缺乏學習文言文的興趣、缺少對文言文的理解等,再加上高考硬性指標的要求,在新課標下高中文言文暴露出很多問題,導致學習文言文的熱情不高,因此有效提高文言文教學效率是本文探討的重點。
二、強化文言文誦讀能力
在傳統文言文教學中先是理清思路,再介紹重點和難點詞彙,最後串講文章的教學方式,在這種教學方式中擠壓文章朗誦的時間,不得已文言文的背誦被擱置在學生的課余時間。但是實際上由於文言文與現代文在韻律、文字描述、文章架構方面的差別,古文在吟唱中才能感受其語言的魅力和獨特的文化內涵。因此,要大幅度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和興趣,必須實行行之有效的背誦和朗讀文言文,正所謂「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在文言文教學中,首先應將朗讀放在高中語文課堂的首位,讓學生在教師的科學指導方式下參與朗誦。學生掌握了話語停頓和文字斷句後,再縷清文章思路、介紹文言文重點難點和串講文章,最後理解了文言文思路後的朗誦,這樣一連串下來,誦讀既是課堂教學的起點,又是語文課堂教學的總結和學生的深層次理解,從而提高語文文言文教學效率。
三、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學生學習興趣不濃厚,課堂教學效率不高,另一個原因是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欠缺,建議教師從歷史背景、學生互助學習、改革教學模式等方面入手,提高學生的文言文理解能力。
首先,教師在文言文教學中應引入歷史背景,引導學生站在歷史的角度和作者的立場理解文言文的內容,在了解文章所在的文化和歷史背景下,學習文言文知識,思考文言文中所蘊含的哲學思想,學習先哲聖賢的思想智慧,引導學生在辯證理論的思想下考慮和分析問題。
其次,引導高中生互助學習、自主學習,在學生的互助合作中增進同學情誼,通過反復誦讀大膽說出自己的理解和不懂的問題,聯想古代歷史並反思現代生活,在小組討論中牢記文言文知識和進行自我反思,不僅增進同學之間的感情,而且提高文言文的教學效率。
再次,創新文言文的教學模式,在文言文教學中要引入現代信息技術,利用多媒體等手段,開展視、聽、觸覺等多種方式語文教學模式,在互聯網和大數據中搜尋和下載豐富的文言文相關內容,並挑選合適和正確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四、激發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
在文言文學習效率的提高上,除了強化背誦能力和提高理解力外,也離不開學生的學習興趣,只有提高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興趣,才能激發學生探索文言文知識的慾望。在傳統教學方式下,教師只是通過介紹作者背景這種單一的講解流程,學生興趣不濃,課堂學習氛圍不佳,時間久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受挫產生疲憊感。因此,新課標下,應摒棄死板的教學方法,搜集古代影視作品和帶給學生視聽感受,將前後文言文作品串聯起來,溫故而知新,學生對已學的文言文產生興趣,渴望繼續學習古代文學知識,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在文學素養的知識遷移中檢查學生的文言文學習能力,增強學生文言文的理解能力,用先哲聖賢思維反思現代生活的得與失。
五、引導和啟發式教學方式
在高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通過逐句解釋的方式教學,無法引起學生興趣,產生疲憊心理。新課標下應以點撥引導學習為主,讓學習自主思考、自主學習、自我反省,在對難以理解的特殊詞句做出詳盡分析後,應引導學生掌握文言文的整體思路和大體脈絡。高中語文教師應結合文言文資料和背景拓展相關的人文精神,讓學生深度理解文章內涵。如通過《出師表》引出《陳情表》的課堂教學,通過對《出師表》的評價設問為什麼要陳情,陳情的目的和內容是什麼,引導學生層層設問,在合作小組中相互提問和探究中得到真正的答案,對回答的問題進行評價,引導學生找尋文言文知識的正確答案。
⑤ 哪裡可以得到名師上課的實況錄像
您好,向您推薦一個網站,上面有很多名師公開課教學錄像。
不信你去看看
http://www.yuwen888.com/Class/Article_Class_1_1.html
《想北平》視頻課堂實錄(公開課教學錄像2)
《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國家級公開課視頻教學實錄(錄像
特級教師程紅兵《原點思維與作文》視頻課堂實錄(錄像)
語文公開課《道士塔》視頻課堂實錄(錄像)
《揚州慢》名師公開課視頻實錄(錄像)
伶官傳序》視頻課堂實錄(錄像)
《觸龍說趙太後》公開課視頻課堂實錄 (錄像)
特級教師《致橡樹》與《我願意是急流》視頻課堂實錄(錄
《胡同文化》名師視頻教學實錄(錄像)
《我有一個夢想》視頻課堂實錄(錄像)
威海市優質課比賽《孔雀東南飛》視頻課堂實錄(錄像)
揚州市高中語文新課程課堂教學觀摩活動《我與地壇》視
溫州市優質課《最後的常青藤葉》視頻課堂錄像
《哀江南》公開課視頻課堂實錄(錄像2)
《謳歌親情,學習寫得充實》名師作文教學公開課視頻實
文言文教學公開課《項脊軒志》視頻課堂實錄(錄像)
全國教學公開課《哀江南》視頻課堂實錄(錄像)
《西地平線上》公開課視頻實錄(錄像)
重點中學《雷雨》公開課視頻實錄(錄像2)
山東省2008年示範課《情到真處,我言我心——散文寫作
《項脊軒志》視頻教學實錄(錄像2)
《失街亭》視頻教學實錄(錄像)
]《長亭送別》公開課視頻課堂實錄(錄像)
浙江省優質課一等獎《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教學視頻錄像
《過秦論》視頻課堂實錄(教學錄像)
特級教師程翔《將進酒》公開課視頻(錄像2)
寧波中學張悅《將進酒》視頻課堂實錄(錄像)
第六屆課堂教學大賽金獎《夢游天姥吟留別》視頻錄像
河北省優質課大賽《荊軻刺秦王》課堂視頻實錄(錄像)
江蘇省語文公開課《再別康橋》視頻課堂實錄(錄像2)
特級教師趙謙翔《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視頻教學實錄(錄
《咬文嚼字》教學實錄視頻錄像
高中新課程示範課例《拿來主義》教學實錄視頻錄像
特級教師薛琦《陳情表》教學實錄視頻錄像2
浙江省語文課堂教學評比一等獎《雲南的歌會》視頻錄像
《登泰山記》省級教學公開課課視頻實錄(錄像)
山西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示範課《阿Q正傳》視頻錄像
《我的空中樓閣》課堂教學實錄(視頻錄像)
高中語文優質課比賽《淚珠與珍珠》視頻錄像
名師袁衛星《始得西山宴遊記》視頻實錄(錄像)
《赤壁賦》視頻課堂實錄(錄像)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公開課視頻錄像
《阿房宮賦》課堂視頻實錄(錄像)
名師《我若為王》課堂實錄(視頻錄像)
《裝在套子里的人》課堂視頻實錄(錄像)
《江南的冬景》視頻課堂實錄(錄像)
四川省高中語文公開課《沁園春•長沙》視頻教學實
《想北平》視頻課堂實錄(錄像)
優質課比賽《病梅館記》視頻課堂實錄(錄像)
[圖文]《長亭送別》公開課視頻課堂實錄(錄像)
浙江省優質課一等獎《致西伯利亞的囚徒》教學視頻錄像
新課標語文示範課例《都江堰》課堂實錄(視頻錄像)
山東省作文示範課「議論文寫作」教學錄像
特級教師程翔《將進酒》公開課視頻(錄像2)
寧波中學張悅《將進酒》視頻課堂實錄(錄像)
優質課評比《拿來主義》課堂教學實錄(錄像)
《聲聲慢》課堂實錄視頻錄像2
《春江花月夜》公開課視頻教學實錄(錄像)
《雨霖鈴》課堂實錄視頻錄像1
河北省優質課大賽《荊軻刺秦王》課堂視頻實錄(錄像)
《石鍾山記》公開課視頻(教學錄像)
特級教師趙謙翔《杜十娘怒沉百寶箱》視頻教學實錄(錄
蘇省語文公開課《再別康橋》視頻課堂實錄(錄像2)
⑥ 淺談怎樣上好語文課
人們常說:「一節好的語文課,應該是一首一味雋永的詩,一曲餘音繞梁的歌,一副意境悠遠的畫。」聽一節好的語文課會引人入勝,耐人尋味,是一種美得享受。語文課可以含蓄,也可以張揚,有時如潺潺流水,有時如滾滾江河。那麼如何上好語文課,讓自己的語文課堂如此豐富多彩呢?下面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提高教師個人語文素養是上好語文課的前提。
「給人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對教師知識擁有量的一個比喻,可以看出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必須具備很多知識,尤其是語文教師甚至應該是一個「雜家」。不但要有教學用的語文專業知識,如語言學、文字學、修辭學、文章學等,還要有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等教育知識,而且要對其他各門類知識的了解和涉獵,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多讀書、多學習。讀語文大家的作品,向當代優秀的語文教師學習,多觀摩一些優質課。讀專業書刊,訂閱一些語文專業雜志,了解語文教學的最新動態。讀非專業書刊,尤其讀大量的文學書刊,這是進行教學實踐的需要,可以使教師學識淵博,這樣一旦有教學需要即可信手拈來,讓知識服務於教學。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老師充滿信賴和崇拜,「親其師,信其道」。
其次,充分備好課是上好語文課的保障。
俗語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學活動也是如此。充分的備課對於課堂教學來說猶如枕木之如鐵軌,基石之於高樓,它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讓教師對於課堂教學有一種清晰、理性的思考和整體安排,這是課堂教學取得實效的保障。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備課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這就要求教師肯花時間去鑽研。
首先教師要備好教材。文本教學,要求我們首先要吃透文本,所以每次上課前,對於所要教學的內容都要熟稔於胸,絕對不打無准備之仗。
除去充分准備所要教學的內容之外,還要考慮學生的因素。
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他們的年齡和知識水平,對於所要學習的文本學生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想法,以學生的生活經歷會不會對所教學的內容產生共鳴。尤其是我們職業中學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相對而言就不高,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學生更容易接受呢?如做游戲、競賽、分組、才藝比拼等,知識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會問怎樣的問題,怎樣分層次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步入文本之中去欣賞,去感悟,哪一類問題由什麼水平的學生解決。全面地,深層次地站在學生的出發點上對所學進行預設思考。唯有如此,才能成竹在胸,也為良好的課堂教學作了好的鋪墊。
再次,靈活駕馭課堂是上好語文課的關鍵。
我們每一節課面對的是學生,他們是一個個充滿活力的個體,在大力倡導平等、民主、和諧、尊重的師生關系並努力發揮學生主體性學習的今天,教師無法預料到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全部結果,也無法預知課堂教學互動會產生怎樣的變化,怎樣的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了解學生,運用我們的教學機智,冷靜面對,正確引導,巧妙處理各種問題,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我們駕馭課堂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因為學生們有著不同的閱歷、不同的個性,對課文內容也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就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想法和觀點,不輕易否定學生的理解,還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發點進行多向的理解。培養學生思維的一種發散性。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一旦學生以一個研究者的身份發現問題並得到肯定時,他們會以更多的精力去投入學習中,體會學習中無窮的樂趣。而這也改變了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
、機械訓練的現狀,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學習中得到全面的發展。
前段時間聽於丹教授談教學,其中就說到她教學的一種隨性,帶學生去咖啡館,一邊享受著那裡邊的情調,一邊和學生面對面縱談人生,這不正是將課堂融入了生活,這樣的課堂已不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課堂,然而這樣的課堂卻又是我們喜歡的。作為中學的課堂雖然不能如此「高雅」,但我們也可以適當的變通,記得有一次作文課,我讓學生寫美麗的春天,我特意先布置作文相關要求,再專門安排一節戶外活動課,讓學生自己用眼睛去發現,學生們卻一反往常一寫作文說皺眉的現狀,表現得異常活躍,交上來的作文也有了質量的保證。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從學生的願望出發,巧設課堂,為學生創設一個舒展的學習環境,既培養了學生們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意識,也使他們享受到了學習語文的快樂
最後,重視塑造學生價值觀是上好語文課的內在要求。
孔子說: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聖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因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是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我在講述「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的《陳情表》這篇表文時,從情與理的角度評價
「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之文,其中的悲若情節確實真情動人,能激起我們的同情,卻不再能激發我們如蘇軾曾經說過:「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的情感共鳴。畢竟時代變遷了,於是我在教學中設問作者李密為何不請人侍奉照顧祖母呢?由此組織學生聯系現實展開討論,我以為覺得,該文的最大現實意義就在此處。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也是當下很多「孝子賢孫」們信奉的人生信條。年邁的老父老母孤獨地住在偌大的屋子裡,兒孫們忙於自己的事業,金錢和各式各樣的東西塞給老人就以為自己是在「盡孝」。物質條件的充裕是可能讓人生活得更加舒適,但這樣就足夠了嗎?年邁的父母更需要的是親情與關懷。
《孝經》「養則致其樂」,恐怕早已經被我們現實的追求沖得盪然無存了!贍養父母不是一頓飯和一張輪椅一個保姆所能代替的吧?在物質條件相對充裕的今天,缺衣少食的日子漸漸會離我們遠去。但我們卻似乎並沒有覺得我們比昨天的艱苦日子過得更加幸福,為什麼呢?請給別人多一點人文關懷,多一點心靈的關注,從善待我們身邊的親人開始吧!在討論與交流中,讓學生懂得什麼是人生?人究竟為什麼而活著?人應該怎樣活著?所以,在語文教學中,適當講述一些歷史人物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的正確人格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可以做到的。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語文課堂應該是一個能夠張揚個性、交流情感,充滿智慧與靈性、充滿活力與藝術的場所,它是一個動態的、雙方的、發展的過程。語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培養中學生具有真、善、美的健康人格,既是發展人的個性的需要,又是語文教學自身的需要。
正如特級教師王菘舟曾說過: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人在課中,課在人中,這是第一種境界;人如其課,課如其人,這是第二種境界;人即是課,課即是人,這是第三種境界,境界越高,課的痕跡越淡,終至無痕。因此,課的最高境界乃是無課。無課,也就是感覺不到自己在上課,在工作。在課堂中,師生已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也許在上課,也許當時的課堂就是真實的生活,忘了生活,忘了時空,忘了身份,課即是人,是現實……
看來上好一堂語文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它需要我們不懈的摸索,不斷的總結,不斷地向新的境界而努力奮斗。這樣「詩」才能更雋永,「歌」才能更悠揚,「畫」才能更悠遠。
⑦ 語文課要講得非常詳細嗎
人們常說:「一節好的語文課,應該是一首一味雋永的詩,一曲餘音繞梁的歌,一副意境悠遠的畫。」聽一節好的語文課會引人入勝,耐人尋味,是一種美得享受。語文課可以含蓄,也可以張揚,有時如潺潺流水,有時如滾滾江河。那麼如何上好語文課,讓自己的語文課堂如此豐富多彩呢?下面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提高教師個人語文素養是上好語文課的前提。
「給人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對教師知識擁有量的一個比喻,可以看出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必須具備很多知識,尤其是語文教師甚至應該是一個「雜家」。不但要有教學用的語文專業知識,如語言學、文字學、修辭學、文章學等,還要有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等教育知識,而且要對其他各門類知識的了解和涉獵,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多讀書、多學習。讀語文大家的作品,向當代優秀的語文教師學習,多觀摩一些優質課。讀專業書刊,訂閱一些語文專業雜志,了解語文教學的最新動態。讀非專業書刊,尤其讀大量的文學書刊,這是進行教學實踐的需要,可以使教師學識淵博,這樣一旦有教學需要即可信手拈來,讓知識服務於教學。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老師充滿信賴和崇拜,「親其師,信其道」。
其次,充分備好課是上好語文課的保障。
俗語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學活動也是如此。充分的備課對於課堂教學來說猶如枕木之如鐵軌,基石之於高樓,它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讓教師對於課堂教學有一種清晰、理性的思考和整體安排,這是課堂教學取得實效的保障。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備課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這就要求教師肯花時間去鑽研。
首先教師要備好教材。文本教學,要求我們首先要吃透文本,所以每次上課前,對於所要教學的內容都要熟稔於胸,絕對不打無准備之仗。
除去充分准備所要教學的內容之外,還要考慮學生的因素。
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他們的年齡和知識水平,對於所要學習的文本學生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想法,以學生的生活經歷會不會對所教學的內容產生共鳴。尤其是我們職業中學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相對而言就不高,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學生更容易接受呢?如做游戲、競賽、分組、才藝比拼等,知識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會問怎樣的問題,怎樣分層次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步入文本之中去欣賞,去感悟,哪一類問題由什麼水平的學生解決。全面地,深層次地站在學生的出發點上對所學進行預設思考。唯有如此,才能成竹在胸,也為良好的課堂教學作了好的鋪墊。
再次,靈活駕馭課堂是上好語文課的關鍵。
我們每一節課面對的是學生,他們是一個個充滿活力的個體,在大力倡導平等、民主、和諧、尊重的師生關系並努力發揮學生主體性學習的今天,教師無法預料到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全部結果,也無法預知課堂教學互動會產生怎樣的變化,怎樣的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了解學生,運用我們的教學機智,冷靜面對,正確引導,巧妙處理各種問題,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我們駕馭課堂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因為學生們有著不同的閱歷、不同的個性,對課文內容也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就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想法和觀點,不輕易否定學生的理解,還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發點進行多向的理解。培養學生思維的一種發散性。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一旦學生以一個研究者的身份發現問題並得到肯定時,他們會以更多的精力去投入學習中,體會學習中無窮的樂趣。而這也改變了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 、機械訓練的現狀,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學習中得到全面的發展。
前段時間聽於丹教授談教學,其中就說到她教學的一種隨性,帶學生去咖啡館,一邊享受著那裡邊的情調,一邊和學生面對面縱談人生,這不正是將課堂融入了生活,這樣的課堂已不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課堂,然而這樣的課堂卻又是我們喜歡的。作為中學的課堂雖然不能如此「高雅」,但我們也可以適當的變通,記得有一次作文課,我讓學生寫美麗的春天,我特意先布置作文相關要求,再專門安排一節戶外活動課,讓學生自己用眼睛去發現,學生們卻一反往常一寫作文說皺眉的現狀,表現得異常活躍,交上來的作文也有了質量的保證。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從學生的願望出發,巧設課堂,為學生創設一個舒展的學習環境,既培養了學生們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意識,也使他們享受到了學習語文的快樂
最後,重視塑造學生價值觀是上好語文課的內在要求。
孔子說: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聖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因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是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我在講述「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的《陳情表》這篇表文時,從情與理的角度評價 「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之文,其中的悲若情節確實真情動人,能激起我們的同情,卻不再能激發我們如蘇軾曾經說過:「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的情感共鳴。畢竟時代變遷了,於是我在教學中設問作者李密為何不請人侍奉照顧祖母呢?由此組織學生聯系現實展開討論,我以為覺得,該文的最大現實意義就在此處。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也是當下很多「孝子賢孫」們信奉的人生信條。年邁的老父老母孤獨地住在偌大的屋子裡,兒孫們忙於自己的事業,金錢和各式各樣的東西塞給老人就以為自己是在「盡孝」。物質條件的充裕是可能讓人生活得更加舒適,但這樣就足夠了嗎?年邁的父母更需要的是親情與關懷。 《孝經》「養則致其樂」,恐怕早已經被我們現實的追求沖得盪然無存了!贍養父母不是一頓飯和一張輪椅一個保姆所能代替的吧?在物質條件相對充裕的今天,缺衣少食的日子漸漸會離我們遠去。但我們卻似乎並沒有覺得我們比昨天的艱苦日子過得更加幸福,為什麼呢?請給別人多一點人文關懷,多一點心靈的關注,從善待我們身邊的親人開始吧!在討論與交流中,讓學生懂得什麼是人生?人究竟為什麼而活著?人應該怎樣活著?所以,在語文教學中,適當講述一些歷史人物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的正確人格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可以做到的。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語文課堂應該是一個能夠張揚個性、交流情感,充滿智慧與靈性、充滿活力與藝術的場所,它是一個動態的、雙方的、發展的過程。語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培養中學生具有真、善、美的健康人格,既是發展人的個性的需要,又是語文教學自身的需要。
正如特級教師王菘舟曾說過: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人在課中,課在人中,這是第一種境界;人如其課,課如其人,這是第二種境界;人即是課,課即是人,這是第三種境界,境界越高,課的痕跡越淡,終至無痕。因此,課的最高境界乃是無課。無課,也就是感覺不到自己在上課,在工作。在課堂中,師生已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也許在上課,也許當時的課堂就是真實的生活,忘了生活,忘了時空,忘了身份,課即是人,是現實……
看來上好一堂語文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它需要我們不懈的摸索,不斷的總結,不斷地向新的境界而努力奮斗。這樣「詩」才能更雋永,「歌」才能更悠揚,「畫」才能更悠遠。
⑧ 淺談怎樣上活語文課
人們常說:「一節好的語文課,應該是一首一味雋永的詩,一曲餘音繞梁的歌,一副意境悠遠的畫。」聽一節好的語文課會引人入勝,耐人尋味,是一種美得享受。語文課可以含蓄,也可以張揚,有時如潺潺流水,有時如滾滾江河。那麼如何上好語文課,讓自己的語文課堂如此豐富多彩呢?下面我想談談自己的看法。
首先,提高教師個人語文素養是上好語文課的前提。
「給人一碗水,自己必須有一桶水。」這是對教師知識擁有量的一個比喻,可以看出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教師必須具備很多知識,尤其是語文教師甚至應該是一個「雜家」。不但要有教學用的語文專業知識,如語言學、文字學、修辭學、文章學等,還要有教育學、管理學、心理學等教育知識,而且要對其他各門類知識的了解和涉獵,這就要求語文教師要多讀書、多學習。讀語文大家的作品,向當代優秀的語文教師學習,多觀摩一些優質課。讀專業書刊,訂閱一些語文專業雜志,了解語文教學的最新動態。讀非專業書刊,尤其讀大量的文學書刊,這是進行教學實踐的需要,可以使教師學識淵博,這樣一旦有教學需要即可信手拈來,讓知識服務於教學。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對老師充滿信賴和崇拜,「親其師,信其道」。
其次,充分備好課是上好語文課的保障。
俗語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學活動也是如此。充分的備課對於課堂教學來說猶如枕木之如鐵軌,基石之於高樓,它使課堂教學成為一種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讓教師對於課堂教學有一種清晰、理性的思考和整體安排,這是課堂教學取得實效的保障。備課不等於寫教案。備課包括鑽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學生、考慮教學思路和教學方法、寫教案等。這就要求教師肯花時間去鑽研。
首先教師要備好教材。文本教學,要求我們首先要吃透文本,所以每次上課前,對於所要教學的內容都要熟稔於胸,絕對不打無准備之仗。
除去充分准備所要教學的內容之外,還要考慮學生的因素。
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以他們的年齡和知識水平,對於所要學習的文本學生會提出什麼樣的問題,他們會有什麼樣的想法,以學生的生活經歷會不會對所教學的內容產生共鳴。尤其是我們職業中學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相對而言就不高,採用什麼樣的方式學生更容易接受呢?如做游戲、競賽、分組、才藝比拼等,知識水平不同層次的學生會問怎樣的問題,怎樣分層次引導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生步入文本之中去欣賞,去感悟,哪一類問題由什麼水平的學生解決。全面地,深層次地站在學生的出發點上對所學進行預設思考。唯有如此,才能成竹在胸,也為良好的課堂教學作了好的鋪墊。
再次,靈活駕馭課堂是上好語文課的關鍵。
我們每一節課面對的是學生,他們是一個個充滿活力的個體,在大力倡導平等、民主、和諧、尊重的師生關系並努力發揮學生主體性學習的今天,教師無法預料到教學過程中所產生的全部結果,也無法預知課堂教學互動會產生怎樣的變化,怎樣的新問題。這就要求我們每一個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夠以學生為中心,尊重學生,了解學生,運用我們的教學機智,冷靜面對,正確引導,巧妙處理各種問題,在教學實踐中不斷提高我們駕馭課堂的能力。在語文教學中,因為學生們有著不同的閱歷、不同的個性,對課文內容也有著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我就特別注意尊重學生獨特的想法和觀點,不輕易否定學生的理解,還鼓勵學生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出發點進行多向的理解。培養學生思維的一種發散性。正如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所言「人的心靈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一旦學生以一個研究者的身份發現問題並得到肯定時,他們會以更多的精力去投入學習中,體會學習中無窮的樂趣。而這也改變了過去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 、機械訓練的現狀,學生在自主探索的學習中得到全面的發展。
前段時間聽於丹教授談教學,其中就說到她教學的一種隨性,帶學生去咖啡館,一邊享受著那裡邊的情調,一邊和學生面對面縱談人生,這不正是將課堂融入了生活,這樣的課堂已不再是我們傳統意義上的課堂,然而這樣的課堂卻又是我們喜歡的。作為中學的課堂雖然不能如此「高雅」,但我們也可以適當的變通,記得有一次作文課,我讓學生寫美麗的春天,我特意先布置作文相關要求,再專門安排一節戶外活動課,讓學生自己用眼睛去發現,學生們卻一反往常一寫作文說皺眉的現狀,表現得異常活躍,交上來的作文也有了質量的保證。
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能從學生的願望出發,巧設課堂,為學生創設一個舒展的學習環境,既培養了學生們在生活中學習語文的意識,也使他們享受到了學習語文的快樂
最後,重視塑造學生價值觀是上好語文課的內在要求。
孔子說: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教學過程應該成為學生一種愉悅的情緒生活和積極的情感體驗。課堂不僅是學科知識傳遞的殿堂,更是人性養育的聖殿。課堂教學潛藏著豐富的道德因素,「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是教學活動的一條基本規律。
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因此,我在講述「忠則出師,孝則陳情」的《陳情表》這篇表文時,從情與理的角度評價 「至性之言,自爾悲惻動人」之文,其中的悲若情節確實真情動人,能激起我們的同情,卻不再能激發我們如蘇軾曾經說過:「讀《陳情表》不下淚者,其人必不孝」的情感共鳴。畢竟時代變遷了,於是我在教學中設問作者李密為何不請人侍奉照顧祖母呢?由此組織學生聯系現實展開討論,我以為覺得,該文的最大現實意義就在此處。俗話說,有錢能使鬼推磨。這也是當下很多「孝子賢孫」們信奉的人生信條。年邁的老父老母孤獨地住在偌大的屋子裡,兒孫們忙於自己的事業,金錢和各式各樣的東西塞給老人就以為自己是在「盡孝」。物質條件的充裕是可能讓人生活得更加舒適,但這樣就足夠了嗎?年邁的父母更需要的是親情與關懷。 《孝經》「養則致其樂」,恐怕早已經被我們現實的追求沖得盪然無存了!贍養父母不是一頓飯和一張輪椅一個保姆所能代替的吧?在物質條件相對充裕的今天,缺衣少食的日子漸漸會離我們遠去。但我們卻似乎並沒有覺得我們比昨天的艱苦日子過得更加幸福,為什麼呢?請給別人多一點人文關懷,多一點心靈的關注,從善待我們身邊的親人開始吧!在討論與交流中,讓學生懂得什麼是人生?人究竟為什麼而活著?人應該怎樣活著?所以,在語文教學中,適當講述一些歷史人物的人生觀、價值觀對學生的正確人格的形成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可以做到的。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
語文課堂應該是一個能夠張揚個性、交流情感,充滿智慧與靈性、充滿活力與藝術的場所,它是一個動態的、雙方的、發展的過程。語文教育是「人」的教育。培養中學生具有真、善、美的健康人格,既是發展人的個性的需要,又是語文教學自身的需要。
正如特級教師王菘舟曾說過:一堂好的語文課,存在三種境界:人在課中,課在人中,這是第一種境界;人如其課,課如其人,這是第二種境界;人即是課,課即是人,這是第三種境界,境界越高,課的痕跡越淡,終至無痕。因此,課的最高境界乃是無課。無課,也就是感覺不到自己在上課,在工作。在課堂中,師生已進入了一種忘我的境界,也許在上課,也許當時的課堂就是真實的生活,忘了生活,忘了時空,忘了身份,課即是人,是現實……
看來上好一堂語文課不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它需要我們不懈的摸索,不斷的總結,不斷地向新的境界而努力奮斗。這樣「詩」才能更雋永,「歌」才能更悠揚,「畫」才能更悠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