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舉例說明高中數學教學語言藝術有哪些
語言是人類交際的重要工具。作為課堂教學,都要運用語言的形式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研究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一、語言親切,富有情感
教學語言是師生雙方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載體,親切、感人的教學語言最能使學生保持積極舒暢的學習心境,最能喚起學生的熱情,從而產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教師在教學中,無論是講授知識,還是對待學生,語言都應親切,富有情感。特別是對待差生,更應做到這一點,以此維護他們的自尊心,激勵他們的上進心,應細心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從而給予「表揚和鼓勵」,使他們感到自己的進步,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即使錯也要用委婉的話語指出其不足。如:有時一眼就看出學生的計算是錯誤的,但還是喜歡以溫和的態度、親切的語調和學生一行一行地查看。學生回答問題時,用「你答得很好」、「你並不比別人差」等,讓學生在學習上有信心,有奔頭,有積極性,使他們能「親其師而信其道」。
二、語言精練,提高效率
所謂語言精練,就是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少說廢話」,用最少的語句表達更豐富的內容。有時候唯恐學生「消化不良」,講課語言啰嗦,面面俱到,其實這種做法不利於學生掌握知識的重點和理解知識間的聯系,更不利於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教學時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分化難點。
三、語言生動幽默,增加趣味性
在數學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幽默,可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詼諧、睿智,具有一定的藝術魅力;有助於學生去理解,接受和記憶新知識。他們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如:批改作業時,學生把數字0寫得像6,我隨口說了你的0發芽了,學生就在笑聲中記住了,也沒有人再寫錯
B. 如何提高數學課堂的語言藝術
可能談到教學語言,很多老師都有一種感覺,認為語文教學才需要關注,數學課上無所謂,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數學課和語文課在教學語言上的確有所區別,語文課的教學語言相對比較華麗一些,需要一些優美的詞藻,需要教師聲情並茂的表達.
數學課的教學語言就不需要如此,但教學中也同樣需要語言藝術.
准確精煉、生動形象、富有幽默和激勵性的語言,能如磁鐵一樣牢牢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反之,單調乏味、生硬無趣的語言,只會讓學生昏昏欲睡,毫無興趣.
因此,在數學課堂上教師同樣需要用好語言藝術,從而使數學課生動起來,精彩起來!
一、准確的語言,培養數學品質
數學是一門嚴謹的科學.
數學中的每個概念都有確切的含義,每條性質都有規范的表述,每個公式都有固定的表達,在教學中不允許我們隨意描述,更不能任意更改.
小學階段正是學生打基礎的階段,教師就更加需要用准確、規范的語言來傳授這些知識,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正確地掌握這些概念、性質,同時也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數學品質.
例如,在學習除法運算時,學生容易受乘法的影響,讀題時總是讀成「什麼除什麼」,這時教師一定要及時糾正,讓學生知道「除」和「除以」是不一樣的,要用准確的讀法反復示範.
再比如,在學習小括弧的使用時,學生喜歡按照題目的呈現,讀成「括弧什麼括上」,這肯定是不規范的讀法,但有些教師認為這是形式的東西,只要學生會計算就行了,所以不予以糾正,其實這是錯誤的,身為數學教師必須關注每一個細節,要時時刻刻注意知識呈現的規范性、科學性.
在教學圖形概念時,教師也要注意語言的准確性.
比如認識梯形時,教師要加強語氣來讀「只有」一詞,並追問「只有」能不能換成「有」?在教學直徑和半徑的定義時,要告訴學生「線段」不能換成「直線」,並通過比較讓學生明白它們的區別,總之,教師要在課堂上讓學生從這些細小的地方感受數學概念的准確性、科學性.
如今的課堂強調讓學生自主探索,注重讓學生經歷知識的形成過程,注意培養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這樣做並不意味著教師完全不需要「告知」.
因為學生的知識水平是有限的,學生歸納的語言肯定是不夠准確規范的,所以不管經歷怎樣的過程,最後教師一定要以精確的語言加以總結,要給學生呈現一個完整、正確、科學的結論,該用的術語就要用,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偏離了的「學生自主」.
雖然我們所面對的學生有思想,有個性,但他們畢竟年齡尚小,還習慣於模仿老師的言行舉止,因此,在教學中我們要力求每一句話都准確規范,要以自身的嚴謹態度影響學生,培養他們也養成縝密的思維習慣.
二、精練的語言,提高學習效果
數學教學語言與語文教學語言有一個明顯的區別就是要求「精練」.
所謂精練,就是要用最少的語言來表示最豐富的、最准確的內容.
在數學教學中尤為忌諱的就是教師總是無意義地重復,原本清晰明了的知識,在翻來覆去的重復中反而變得模糊不清,讓學生「不知所雲」了.
這樣的課堂,何談「高效」.
一些優秀的課堂,之所以讓人印象深刻,之所以讓人感覺精彩,其魅力都源於課堂中教師的語言,那些雖簡單但巧妙的引導,那些寥寥幾字但恰到好處的點撥,總是那樣讓人記憶猶新.
隨著對課堂教學的不斷改革與嘗試,教育行政部門越來越重視教學中的「精講」,為了讓老師們能意識到「精講」的重要性,甚至在課堂評價中明文規定「每節課的講授時間」,其實拋開這種「規定」,數學課堂中使用「精練的語言」進行教學,本就是每位教師應該遵循的原則,應該成為一種習慣,一種必需.
只有做到語言精煉,才能確保教學質量.
三、親切的語言,融和師生情感
教師和學生是課堂中的兩個角色.
教師是導演,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和參與者;而學生是主角,是教學活動的主人,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都必須圍繞學生對知識的掌握來展開.
因此,建立科學、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是我們每個教師應該追求的目標.
要實現這一目標,就需要教師放下「師者」的威嚴,而用和藹可親的態度,用親切甜美的話語來和學生交流,尤其是小學教師,我們的對象是天真可愛的兒童,他們熱愛一切美好的東西,對那些黑暗、兇殘的東西會抗拒,會排斥,所以,教師的語言要「甜」一點,「美」一點,「親」一點,他們就會產生共鳴,就會接受,就會因此受到感染,正所謂「情動於中而言溢於表」.
我們在聽課時經常發現,執教老師總是不約而同地在課前用幾分鍾時間與學生進行對話交流,尤其是借班上課的老師更加註重這個環節.
課前交流時,或進行自我介紹,或與學生互動游戲,這樣做的目的就是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消除學生的緊張心理,從而融洽彼此的關系,讓學生感受到一種輕松愉快的氛圍,在這樣的氣氛中學習,效果當然會更好.
除了課前的情感交流,教學中也要時刻注意言語的親切,親切感人的語言能使學生始終保持積極、舒暢的學習心境.
當學生遇到困難答不出問題時,輕輕地說一句「沒關系,再想想,相信你一定能作出來的」;當學生分神開小差不懂傾聽時,摸摸他的頭說一句「小傢伙,上課時一定要仔細聽講哦」;當一名學困生在你的反復講解下還是無法弄懂問題時,親切地說一句「不要急,找時間老師再給你講講」,當你這樣說了,相信學生一定能感覺到你對他們的關愛,相信你一定能受到他們的尊敬.
一句洋溢著情感的話,比起你的責備和批評,一定效果更好,你的課堂從此也就會受到每名學生的喜愛.
教師要善於控制和表現自己,正確對待學生的提問和學生的錯誤,不譏諷不嘲弄,要充分挖掘其可貴之處. 要牢記,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句甜美的贊語,都會讓學生如獲至寶,學生會對你充滿敬意,喜歡你以至於喜歡你所教的學科. 四、激勵的語言,調動學習熱情
俗話說,好孩子是誇出來的. 這確實是「真理」. 如今的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已經成了一門學問,是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學生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贊美,享受成功的喜悅與自豪,能很大程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從而使他們更好地參與課堂,提高學習效率.
在教學中,我從不吝嗇對學生的鼓勵.
「你的回答真是完美極了!」「太棒了,讓我們把掌聲送給他!」「你的解釋非常清楚,真像個小老師!」這些富有感情的表揚話語,在我們班經常可以聽到,學生們都很享受這種表揚,也都很期待這種表揚.
當然課堂中的表揚也不能濫用,話多不靈,表揚太多了學生也容易疲倦、乏味,只有適時的、恰當的評價才能起到鼓舞的作用.
對於優等生來說,他成功地挑戰了一道思考題時要送上表揚;對於學困生來說,他哪怕只是做對了所學知識最基本的應用也要送上表揚;對於膽怯的學生,只要他能舉手了就要表揚;對於調皮、總愛做小動作的學生,看到他正在專注地聽你講課,你的表揚就要及時送出.
當學生得到老師的肯定,感覺到希望的時候,他一定會充滿對學習的熱情,有了熱情,你還擔心他不好好學習嗎?
五、幽默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
蘇聯教育家斯維特洛夫說:「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
」幽默的語言,是消除緊張的「潤滑劑」,是活躍氣氛的「催化劑」. 一句富有幽默感的話,除了引來一陣快意的笑聲,還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眾所周知,小學生注意力容易分散,「走神兒」是常有的事,如果老師又一直使用平淡無趣的語言,對學生來說無疑是一曲「催眠曲」,課堂教學的效率也就可想而知了.
但是,一位具有幽默感的老師就不會讓他的課堂發生這種現象,偶爾一句幽默的話,一定能拉回學生「脫韁」的思維.
低年級教學中需要幽默.
有位老師在執教幾何圖形認識的時候,將長方形的位置進行了變化,有的學生因此判斷不是長方形,這時,教師沒有生硬地強調「這也是長方形」,而是反問:「站在這兒的是你,坐下來的還是你,躺在床上的不還是你嗎?」聽了老師的話,教室里一陣笑聲,學生在笑聲中理解了知識,同時又活躍了課堂氣氛.
高年級教學也同樣需要幽默. 到了高年級,孩子會越來越害怕發言,如果遇到錯誤老師就批評,那情況就會更糟,一節課就變成幾個優等生的「一言堂」了.
這種形勢下,教師更需要幽默感. 記得教學「認識公頃」後做一道填寫單位的題目,其中有一題是「小明的房間面積是30(
)」,這本是三年級學生就能解答的問題,但有個粗心的同學偏就填成了「平方厘米」,我壓下心裡的火氣,故意用驚訝的語氣說:「聽了你的答案我才知道,原來題目中的小明是只螞蟻啊!」大家都不約而同地笑起來,那名同學撓撓頭,也不好意思地笑了.
用一句幽默的話替換了嚴厲的責備,換來的其實是意想不到的好效果,相信再遇到類似的題目大家一定不會出錯了.
由此可見,風趣幽默的教學語言如同叩擊學生心靈的鼓點,調節了學生的情緒、驅散了學生的疲勞、點亮了學生的「注意之燈」,增強了課堂的藝術感染力,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主動積極地參與學習.
六、生動的語言,展示數學之美
因為數學知識的高度抽象,學生往往覺得數學很單調,就是數字,圖形,概念,公式,性質,就是再三的計算,就是無休止地解決問題.
不像語文,優美的文字,深厚的情感,扣人心弦的情節……那才是美!其實數學也是一門美的科學,在數學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感受數學之美,就需要教師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進行描述.
缺乏生命力的數字其實就是一個個音符,數學家們用它彈奏出數學這篇偉大的樂章;幾何圖形其實就是一塊塊拼圖,藝術家建築師用它創造出一件件世界聞名的作品;還有那些概念、公式、性質,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它們也都蘊藏著美.
例如,在教學「軸對稱圖形」時,我利用課件分別展示「字母、世界知名的建築、中國的剪紙藝術、京劇臉譜」等,一邊展示一邊配以生動的介紹,「對稱美」悄悄地在學生的心裡滋生.
再比如,教學「間隔排列的規律」時,唯美的四季圖片,24小時的日月輪換,建築物中經典的設計,在老師的娓娓敘述中,「規律美」已播在學生的心田.
這一切都是美,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將它們展示出來,再加以生動形象的描述,讓學生看到,聽到,感受到.
語言是一種智慧.
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多種多樣. 語言藝術既體現了教師的教學能力,又和教學效果的好壞緊密相連.
一個合格的教師必須是掌握語言藝術的人,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是能創造語言藝術的人.
有了精彩的語言,課堂就會如同磁鐵般富有吸引力,有了精彩的語言,課堂將更精彩!
C. 如何運用語言藝術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果
一、語言藝術在數學課堂教學的應用有感
語言是教學思想的直接體現,是教師使用最廣泛、最基本的信息載體。數學課堂教學過程就是數學知識的傳遞過程。在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數學知識的傳遞、學生接受知識情況的反饋,師生間的情感交流等,都必須依靠數學語言來完成。結合自己在校課題——《少數民族初中數學課堂主動互助學習研究》中的體會,教師的語言表達方式和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對知識的接受,教師的語言直接影響著學生的課堂評價,所以說教師的語言藝術是課堂教學藝術的核心,是教學成敗的關鍵。
二、在教學實踐過程中,我所在的學校現目前教師的課堂語言還存在以下幾種現象:
現象一: 「做秀」語言
A教師執教「倒數」一課,A教師走進教室容光煥發,開場白:「同學們,通過預習,你知道我們今天要學習什麼內容?」語調自然、柔和,開門見山,給人一種完全不同於B教師的親切感。受上課教師的影響,學生也個個心情愉悅,精神振奮,課堂氣氛很和諧。而課堂進行至半,A教師仍一如既往地「甜言蜜語」,在老師的「催眠曲」下,終於,有的學生忍不住了,開始昏昏欲睡……
分析
「倒數」一課知識點不多,難度也不大,初一年級學生完全有獨立學習的能力,而教者卻不僅處處「鋪石搭橋」,而且對學生的回答總是欣喜若狂,激動非常。教師語言做作,情緒激動,使學生疲勞、厭惡,「言者諄諄,聽者藐藐」也不足為奇。新課程提倡為學生創設寬松、安全的學習氛圍,但絕不等同於不顧學生心理感受,一味的「甜言蜜語」。對於初一年級學生而言,他們需要鼓勵,需要表揚,但更需要挑戰,唯有在一次又一次的挑戰中,才能證明其實力,樹立其學習的信心。
現象二: 「流水帳」語言
C教師執教「用乘法計算有理數的乘法」。首先出示例題,讓學生根據題意列式並嘗試計算,在學生自主探索的過程中,教師多次提出「你想怎麼算就怎麼算」,鼓勵學生演算法多樣化。而後組織反饋,學生一一展示探索成果,在每一種方法展示之後,教師提問:「對嗎?」學生齊答「對」,順利通過。最後,依次完成教材後面的練習。整堂課,教師表情嚴肅,語調平淡,從例題到練習,過程非常流暢,如流水帳般過了一遍,而對於本堂課的重難點:「讓學生在理解有理數的乘法法則的基礎上進行有理數的乘法運算;當因數的個數是奇數和偶數個時,其結果怎麼樣?」卻未曾提及。在課後的追蹤調查過程中,我們發現能清楚說出算理的學生寥寥無幾。特別是「當負因數的個數是奇數個時,其結果是負;當負因數的個數是偶數個時,其結果是正」
。
分析
C教師的觀念是新了——你想怎麼算就怎麼算,形式也有了——讓學生自主探究,課堂教學的表面效果也是好的——學生都會用乘法進行計算了。但實質呢?「學生的各種演算法是建立在什麼樣的基礎之上?各種演算法之間又有什麼樣的本質聯系?」教師含含糊糊。計算教學重在學生對算理的理解,而教師為了追求形式,卻忽略了對知識本身的教學。再加上教師的語言枯燥乏味,毫無吸引力,更無回味價值。在這樣的語言環境下,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初一年級的學生在課堂上的注意力能保持多久?課堂教學的效果又如何? 課堂評價又會怎麼樣呢?
現象三:「泥水」語言
D教師執教「有理數的除法」,學生在操作的基礎上採用多種策略找到了答案,明確了算理,在交流時,教師追問:「商的結果為什麼是正或負?在計算時為什麼要變除為乘?」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回答:「這是根據有理數的除法:除以一個數等於乘這個數的倒數」。或許是教師不放心學生的理解能力,也或許是擔心「魚目混珠」,教師又重新開始解釋:「我們看,剛才的計算過程……」羅羅嗦嗦,顛來倒去,反反復復,拖泥帶水,學生聽得雲里霧里,昏昏欲睡。
分析
正如鄭毓信教授所形容的,站在二樓,明明可以直接上三樓,教師非得學生先回到一樓再上三樓。根據課後調查,這樣的講解,對於這個班中85%以上的學生來說是多餘的。數學教師的課堂語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我們該怎樣來提高自身的數學語言修養呢?下面就自己在課題研究和課程改革中的體會與同行們分享。
1、教學語言必須准確、規范,簡明扼要
教師對有關的數學定義、定理、公理的敘述要准確,不能使學生產生不必要的疑惑和誤解,例如,「平分弦的直徑垂直於弦」,把「線段的中點」講成「在線段中間的點」就不夠准確,這些不科學的說法很可能使學生產生誤解。另外,教師在教學中還要注意讀音、用詞的准確性,上課的口頭禪太多,也會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還要注意「少說廢話」,用最少的語言表達最豐富的內容,要抓住重點,簡潔地進行概括。
2、教學語言力求幽默風趣
在數學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幽默,可使教師的講課更有藝術魅力,有助於學生理解、接受和記憶新的知識,使學生在笑聲中領悟教師的語言所蘊含的豐富知識。
3、教學語言力求生動直觀,具有啟發性
教師把抽象難懂的知識用形象化的教學語言傳授給學生,可以說是一門藝術。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的求知慾和好奇心,運用貼近學生生活的事例、簡明扼要的口訣、膾炙人口的名言以及充滿時代氣息的語言,把教學內容講得生動、通俗,讓學生能更深刻地理解知識及應用知識進行解決問題。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適當的表情、手勢、動作來激發學生的想像,增強語言的形象性,達到較快理解和掌握知識的目的。
4、教學語言與教學情境合拍,情景交融
數學教學語言是為教學效果服務的,這自然就要求教學語言必須隨教學過程和教學情境的推進而不斷變化。如教學引入時,要求給學生以想像、給人以啟迪;講解時,要給人以導向,教人以智慧;小結思考時,要給人以激情,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大大地增強了教學的整體藝術,更使學生容易接受。
5、教學的無聲語言要使用得當,恰到好處
數學語言也包括教師的表情語言、手勢語言和體態語言等,這些語言是數學教學中的無聲語言,這些無聲語言可輔助有聲語言實現教學目的。作為一名教師,不能沒有表情,不善於運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個好教師。但教室畢竟與舞台不同,應強調自然和真實,無須刻意追求某種形式,以免弄巧成拙,引起學生的反感。
一個教師教學語言的藝術魅力對學生的感染是無可估量的。作為一名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能多講究一些教學語言,並且善於運用語言技巧,就能使數學課堂教學更加深入淺出,使學生更容易探知到教師的思維過程,學習到思考問題的方法,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果。
D. 數學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重要意義是有哪些
引導,文明,易懂,互動
E. 如何提高數學教師的課堂語言藝術和表達能力
第一、講話邏輯要清晰連貫;第二、不要說太多和課堂無關的話題,學生會煩的;第三、把枯燥的數學講得趣味橫生還要依靠你的聲調;第四、不要光是自己在嘮叨不停,注意和學生互動。
F. 如何讓數學課堂教學語言具有藝術性
語言是人類交際的重要工具。作為課堂教學,都要運用語言的形式向學生傳道、授業、解惑。因此,教師的語言表達能力直接影響著教學的效果。要提高教學質量,就必須研究教學語言的藝術性。
一、語言親切,富有情感
教學語言是師生雙方傳遞信息和交流思想感情的載體,親切、感人的教學語言最能使學生保持積極舒暢的學習心境,最能喚起學生的熱情,從而產生不可低估的力量。教師在教學中,無論是講授知識,還是對待學生,語言都應親切,富有情感。特別是對待差生,更應做到這一點,以此維護他們的自尊心,激勵他們的上進心,應細心尋找他們的「閃光點」,從而給予「表揚和鼓勵」,使他們感到自己的進步,激發他們的學習動機。即使錯也要用委婉的話語指出其不足。如:有時一眼就看出學生的計算是錯誤的,但還是喜歡以溫和的態度、親切的語調和學生一行一行地查看。學生回答問題時,用「你答得很好」、「你並不比別人差」等,讓學生在學習上有信心,有奔頭,有積極性,使他們能「親其師而信其道」。
二、語言精練,提高效率
所謂語言精練,就是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少說廢話」,用最少的語句表達更豐富的內容。有時候唯恐學生「消化不良」,講課語言啰嗦,面面俱到,其實這種做法不利於學生掌握知識的重點和理解知識間的聯系,更不利於發展學生智力,培養學生能力。這就要求教師教學時要突出重點,抓住關鍵,分化難點。
三、語言生動幽默,增加趣味性
在數學教學中巧妙地運用幽默,可使教師的講課變得風趣、詼諧、睿智,具有一定的藝術魅力;有助於學生去理解,接受和記憶新知識。他們表現出強烈的求知慾和好奇心。如:批改作業時,學生把數字0寫得像6,我隨口說了你的0發芽了,學生就在笑聲中記住了,也沒有人再寫錯。
G. 數學教師課堂藝術有哪些
教學過程不是簡單的知識傳輸過程。而是富有靈活性、創造性、技巧性和藝術的心理信息交換過程。下面就我多年的教學實踐,談一談如何用好腦、手、口、眼、耳、腳等 方面的藝術。
一、腦要靈(智要高)
首先,教師在課堂 中要有很強的應變和思維能力,一名優秀的或合格的中學數學教師,首先應具有較高的智力,這是理科教師的共同特點。一個的智力越高,就越有利於鑽研教材、研究問題,也就越容易掌握知識,積累知識,擴大知識面,從而促進能力的提高,也促進智力的發展,所以說智力是能力的知識的載體。同時,一個教師有較高的智力,能使他在教學中有較強的思維應變能力。一堂課內,面對意外情況,教師反應敏捷,善於猜測學生的思維動向,估計這種思維
(一)強化思維廣闊性的訓練,教會學生善於全面、完整、多角度、多方位地考慮問題。
(二)強化思維深刻性的訓練,教會學生善於抓住事物間的內在聯系和本質特徵,透過現象察看本質。
(三)強化思維敏捷性的訓練,教會學生善於聯想、靈活地轉換、調整自己的思維過程,快速作出正確判斷、推理。
(四)強化思維批判性的訓練,使學生不盲從,有獨立的見解,敢於懷疑和積極探索事物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客觀真理。
(五)強化思維創造性訓練,使學生在認識事物本質、內在聯系中善於發現新問題,標新立異,創造新東西。
二、手要巧
這是指教師的課堂板書和手勢運用藝術。課堂板書一定要做到四性:計劃性、完整性、針對性、藝術性。具體地說,書寫工整,標題醒目,重點突出,條理清楚,字跡清晰,簡繁適中,布局合理,格式規范,畫圖純熟,比例協調。為此:
(1)要選例典型,以少勝多,簡明扼要,起到言傳身教的作用。
(2)對數形結合問題。要重視草圖,增強直觀,防止遺漏,避免錯誤。(3)多種問題一氣呵成,要提示解題捷徑。
(4)注意布局合理,知識串聯遞進,思維散發疏通。
三、口要利
這是指教師在課堂上能說會道。在數學 教學中,敘述概念、法則、定理和公式、可分析 瓿,或進行邏輯推理,教師要能清晰、准確、生動形象地表達自己的思維。要有確切、簡練、
通俗的教學語言,應該做到「豐而不餘一言,約而不失一詞」。把教師輸入、儲存、變換地的信息准確 無誤在傳給學生。遵循教學規律,「以平易之語解極難之法,淺近之言達深之理」。語言嚴謹、用詞確切,脈絡清楚,簡明扼要,深表淺里,層次井然,有趣逼真,恰到好處。總之,教師的課堂教學的一切語言都成為學生學習的楷模。
四、眼要尖
這是指教師在課堂上要眼觀六路。
課堂上,教師不要老看著課本一味地講和寫,眼睛要經常注視全班學生,留神他們的各種聽課的神態。是聽懂了的滿意表示,還是聽不懂的苦惱表情,是思維跟上了的輕松神態,還是正在思考的嚴肅表情,從中掌握有多少學生未能理解,又有哪些學生根本聽不懂,理解不了,哪些學生全神貫注地聽課,哪個學生准備開小差,做別的功課或看課外書籍等等。
H. 數學課堂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不僅是一門嚴肅的科學,而且是一門巧妙的藝術。說它是一門嚴肅的科學,是因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它自身的規律、原則和特點;說它是一門巧妙的藝術,是因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依靠教師的創造性勞動,有賴於教師教學技能技巧的充分發揮,才能把課堂教學活動組織得生動活潑,讓學生在課堂上如沐春風,既學到數學知識,又得到藝術享受;既形成技能,又在培養能力的基礎上發展智力。
關鍵詞:數學 教學 語言藝術
語言是人們反映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高爾基)。作為教師,要將自己的
「知」轉化為學生的「知」,必須依靠語言;教師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育人,也必須依靠語言。教師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方面起著示範作用。有人對教師的語言作了如下概括:「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裡」。一個教師的語言藝術會直接影響學生聽課的效果。特別是數學教學,本身內容比較單調、枯燥乏味,教師的語言藝術就顯得更為重要。
根據小學數學學科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基本要求應體現在語言的准確性、啟發性、變異性和趣味性。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必須准確
1、語言准確性的基本特徵是准確、嚴謹與規范
所謂語言的准確,是指概念的揭示、問題的剖析、內容的闡述等都必須用准確的數學語言表達。例如:「數位」這個概念,如果說成「個位、十位、百位、……就叫數位」,這就沒有揭示出概念的本質特徵,而應表述為「數位,是表示各個不同計數單位所佔的位置」。又如:講分數的乘法,如果給學生作出如下的歸納「分數乘法中有帶分數的,首先應將帶分數化成分數,然後再乘」,這種說法貌似在理,實則不準確。這個「不準確」就出自「首先」二字。准確的說法應該是「通常」。所謂「通常」是指一般的、常用的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
所謂語言的嚴謹,應該是無懈可擊。如「一個數的約數是由它的質因數組成的」這句話就說得不嚴謹。准確的說法應該是「一個數的約數,除1以外,還包括它的全部質因數和質因數的乘積。」如18的約數是:1;它的全部質因數是:2、3;質因數的乘積是:2×3 = 6,3×3 = 9,2×3×3 = 18。即18的約數有1、2、3、6、9、18。
所謂數學教學語言的規范,是指要遵循邏輯學和語言學的基本規律,不能用生活語言代替數學語言,有利於學生理解和領悟教師所表達對象的確切含義,清晰地感知教學內容。如「1平方米就是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的說法,是不規范的。「1平方米」是表示面積單位的名數,「正方形」是圖形,二者無可等同。
教師數學語言的准確來自教師自身數學文化的自我修養和對教材內容的深刻理解以及課堂用語的嚴格訓練。為此,作為一個數學教師,課前要精心設計語言,課堂上不可以隨便信口開河。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要有啟發性
啟發式教學的過程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啟發性語言來實現的。小學數學教學的啟發性語言具有誘發激勵的作用。
小學數學教學的啟發性語言是針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關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他們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在學生通過計算找出教師所給出的一組數哪些能被3整除之後,教師可「挑戰性」的宣布:「下面老師不用計算,就能知道哪些數能不能被3整除。不信,同學們可隨便說出一個數來『考考』老師」。就這樣一句話,可以有效地誘發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慾望。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要體現變異性
課堂教學語言的藝術性,要求教師從多種角度、不同方位著手,尋求把數學知識闡述得更深透的多種可能性,而又不拘泥於常規的脫俗的語言表達形式。做到多樣而又統一,奇異而又和諧,發散而又凝聚。這樣做,將給課堂教學注入一股新鮮的活力,極大地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企圖創新的心理機制。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語言的變異性,首先體現在課堂教學中的導言設計的多種多樣,如:開門見山,點出課題;層層設問,揭示主題;渲染氣氛,創設情境;故事切入,引趣激思等等。這些導言形式的靈活運用,都會令學生耳目一新,有助於引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語言的變異性,還要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和起伏跌岩。首先,要注意停頓。停頓是保證說話清楚、加深印象的一個主要方法,也是學生領會和思考問題的時間來源。停頓的時間要適當,不能太短,講話象爆米花一樣,學生聽得緩不過氣來,會使學生既不能領會意思,又容易疲勞;不能隨便停頓,講課時把一句話弄的得支離破碎,使學生聽起來很費勁。其次,是注意節奏和重音的處理。講課有張有弛,有板有眼,富有節奏感。為此,必須在教學內容上區分主次,突出重點。關鍵地方,重復幾句;枝節問題,一點而過。講授的速度要定好節拍,其快慢要與學生的承受能力相適應。一堂課,敘述事件,明快清晰;說理論證 ,沉穩冷靜;關節點處,聲音舒展。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時,語言要熱烈奔放,富有節奏;學生疲勞時,語言要機智風趣,詼諧幽默。
語言的變異性還通過語氣的使用來體現。語氣的使用,影響著意思的表達、感情的色彩、講課的生動及感染力。講課中要注意區分和使用敘述、疑問、祈使、感嘆等各種語氣。不要總是一種語氣到底,要伴隨著課堂中教學進度的推移,所用教法、學生的情緒及注意力以及師生間感情的變化而變化。
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語言要富有趣味性
興趣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許多小學生對數學缺乏興趣,原因之一是數學教師未能很好把握數學知識中許多有趣的東西,用有趣的數學語言加以引導,把學生帶進有趣的數學王國。
有趣的數學語言能引人入勝,能在課堂上「栓」住學生、「迷」 住學生,使學生集中注意聽講,把學習數學知識視為一種享受。要做到這一點,教師的教學語言必須形象生動,風趣幽默和具有童趣色彩。
I. 如何運用課堂教學的語言藝術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的語言大致有導語、提問語、闡釋語、應變語和結語等。教師必須根據各類語言的作用、特點,把握好運用的藝術。
1.導語的藝術——導語引人入勝
導語是一堂課的開場白。其作用是把學生的興趣和學習慾望引入預定的教學軌道,使學生對新的學習內容產生好奇心。教學導語的最基本要求是引人入勝,最大忌
諱是千篇一律,平淡無奇。教師要善於根據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找准兩者之間的契合點來設計教學導語。導語的設計方法很多,但要使導語引人入勝,最重要做到以「趣」入境,以「情」入境,以「奇」入境。首先,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生獲得知識、拓展視野、充實心理生活的極其重要的動力。只要能培養並啟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就可以促使他聚精會神地去獲取知識,創造性地去完成學習任務。激發興趣要教師通過設計或提一些有趣的設問等方法來實現。上課一開始,教師便根據課文內容設置懸念,正如小說寫得精彩處卻嘎然而止,來一個「且聽下回分解」,讓讀者更想知道下文。這樣便可激發學生求知的慾望。
「人非草木,孰能無情?」《論語》中有這樣的話:「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所謂「樂」,實質上就是強調情感在學習中的作用。所以,只有引發情趣,使學生進入課堂情境,置身其中,才能獲得親切的體驗,愉悅身心,從而接受真、善,美的熏陶。這在文藝類作品的教學中尤為重要。激發情感關鍵是要將學生引入一定情境,讓學生和教師一起與課文產生情感共鳴。每個教師都應以自我激情的觸動,作為感染學生情緒的起點。教師通過自己富有真情實感的語言,以達到師生情感相通、心理相融、共同探索的效果。
生理基礎決定了人的大腦皮層不僅能對外界刺激產生反應,而且能對外界刺激進行綜合分析即思維活動的過程。大腦的這種反應效率與所接受刺激的強弱有關,刺激的多邊性、新奇性是引起大腦皮層快速反應的強刺激特質。所以教師的導課要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具體的環境條件,具體的學生素質等靈活多變地進行。
常見的教學導語有談話式、激發式、故事懸念式,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還可以採取猜謎式。這些類型都有助於引發學生對新的教學內容的興趣,不知不覺地進入教學軌道。常言: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有人主張:開講五秒鍾,就要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因此,精心設計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的教學導語,是提高教學語言藝術的一個重要環節。
有位老師在教《益蟲和害蟲》一課時,教師先打了個謎語:「是半球體,背背幾顆星,蚜蟲見了它,休想再有命。」讓兒童猜一動物。兒童很高興的猜出是七星瓢蟲,這時教師抓住時機追問道:「蚜蟲見了七星瓢蟲為什麼就會沒命?」兒童更加活躍起來,就這樣自然地導出了「益蟲和害蟲」這一課題。
教師用簡短的謎語開頭,既可以調動兒童學習的積極性,又可以使兒童通過謎語的分析綜合,培養其思維能力。
2.提問語的藝術——提問語難易適度
提問語是以發問的形式來啟發學生思維與回答問題所使用的教學語言。提問,是觸發學生思維的引信,是激發學生覺悟的契機,是教學檢測的手段。提問的巧妙或笨拙,體現著教學語言藝術水平的高低,抵制著教學過程能否推進,決定著教學效果的好壞。所以怎樣提問是大有學問的,要想運用好提問,應注意這幾點。
2.1提問要有計劃性;一堂課要提問幾個問題,所提問的切入角度都要經過精心的構思,切忌「滿堂問」。應當重視提問的濃度、節奏及其他教學方式的配合。教師要緊扣教學目的和教材重點、難點,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力求提問設計少而精,直入重點。這可借鑒系統工程辦法,對問題進行合並、簡化、刪除,達到精簡數量、加大容量和提高質量的目的。
2.2提問設計要有啟發性,能引導學生到思維的「王國」中去遨遊探索,使他們受到有力的思維訓練,切忌提一些「是不是」、「對不對」之類的簡單的問題。美國的一項研究表明,具有50%成功性的學習任務,可以提供最大限度的快樂。對具有挑戰性的問題,學生才會依據個人的能力、主觀的努力選擇好的方法來解決,獲得成功,這樣可以使學生產生自豪感,促進能力的提高,增強決心,產生快樂,並增強意志力。
2.3提問要有順序性;先問什麼,後問什麼教師都要胸有成竹、精心策劃。提問要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步步深入,有條理的進行。
2.4提問要難易適度;這點是關鍵,提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提出相應難易適度的問題,要調整提問過程的局面,教師可以把大的難的問題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小問題,以減少每次提問的難度,減少提問間的坡度學生回答了一個個具體的小問題,則一步步解決了難以解決的大問題。「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隨著教師提問的步步深入,學生一步步地思維、回答,接受知識,教學活動漸漸推進。
2.5提問的方法要靈活;有些問題,從正面直接提問可能難度較大;倘若教師能從側面間接去問,可能學生會答出。這就是教學中的曲問。
一位教師在一年級自然課教學中是這樣採用提問組成的問答來教學生形成「動物」這個概念:
師:為什麼說雞、鴨、豬都是動物?
生:因為它們都會叫喚。
師:對嗎?蚯蚓不會叫喚,可是它也是動物啊!
生:蚯蚓會爬。會爬、會走的都叫動物。
師:魚不會爬、不會走,只會在水裡游動。鳥會飛,不是動物嗎?
生:它們是動物,因為它們會活動,能活動的生物叫動物。
師:能活動的生物叫動物,可是,飛機會飛是不是動物?
生:飛機自己不會飛,是人開的,它沒有生命,不是動物。
師:對了,能自己活動的生物叫做動物。
教師用幾個問題,讓學生思考後,通過比較的方法解釋概念,使學生「思而後得」,啟迪了學生的思維,准確地講清了問題的實質。
3.闡釋語的藝術——闡釋語通俗易懂
闡釋語是教師向學生傳播知識和技能時進行敘述並解釋的語言。它是使用頻率最高,運用最廣泛的教學語言。要將一個全新的知識和學生不明白的問題傳授給學生,講好闡釋語是重要的。教師既要把概念原理等知識性的東西解釋清楚,又要把怎樣做的方法、要領傳授好。所以,闡釋語要規范、明了、准確、流暢,又要通俗、易懂、生動,富有趣味性和啟發性,使學生在愉快中接受。其中做主要的是做到通俗易懂。所謂通俗,是指教學語言能夠與人民群眾的常用語言接近或溝通,能為廣大人民群眾的常用詞彙所譯解或消化。這樣的教學語言才能為廣大教學對象普遍理解和接受。通俗是易懂的前提和手段,易懂,除了要求教學語言的表達形式既所用詞彙和句法易於被人理解之外,教學語言的表達內容,也要想法讓廣大教學對象所理解和接受,這樣就要求教師善於調控教學語言的表達內容及其表達形式。
怎樣把教材語言轉化為學生易於接受的闡釋語,使聽講成為學生的享受呢?這不僅需要老師對教材知識體系有深刻的理解的把握,而且需要老師有很高的教學語言的表達技能、技巧。事實上,這種把深奧變通俗的過程,有如把深奧的科學道理變為科學普及讀物一樣,是需要有深厚的科學功底和高超的語言表達技能、技巧的。
一位教師在解釋「美」的含義時,用一篇寓言開頭,作了如下闡釋:「虹看到弧形的石橋,向它說道:我的大地上的姐妹,是你的生命比我長久。石橋回答:你那麼美,你在人們的記憶中必然是久恆的。」在引導同學們討論後,教師歸結道:「我認為虹和橋都是美的。虹美在壯烈燦爛,美在短暫;橋美在默默奉獻,美在長久。美的內涵是豐富的,她的外延又十分廣大。她豐富多彩,無所不在。我們不能因為有虹在,便鄙夷腳下的石橋;也不能因為踏上了石橋,便不願抬頭看天上的彩虹。美,決非一個簡單的判斷句所能包容。我們要積極地發現身邊的美,包括美的事物、美的人格、美的生活、美的理想。既不能因喜歡藍色的遼闊,便排斥綠色的生機勃勃;也不能羨慕轟轟烈烈,而忽視了默默無聞。應在自己生活的時時刻刻中,自覺地追求美的語言、美的行為、美的心靈,用美的標准要求自己……。
這段闡釋語從具體實例中引導學生辨證地看問題,不僅將屬於較高層次的思辯性問題透析,而且開闊了學生的思路,達到發展智力的作用,使學生學到嘗試用辨證的方法去分析問題睥本領。同時,在老師生動優美的語言的闡釋下,形、情、理交織在一起。學生因情感的升華而深悟其理。語言藝術對學生的認知活動起到了指向作用和強化作用。
4.應變語的藝術——應變語因勢利導
應變是一種教育機智的表現。應變是教師用以應付教學形勢的變化的教學語言。教學是雙邊活動,教學雙方處於錯綜復雜的關系之中,教學形勢常常由於意外情況而出現新的變化。如何應付千變萬化的教學形勢,根據出現的新情況和學生的接受能力,靈活地調整教學語言,駕馭課堂教學,這需要教師具有應變能力,教學機智和語言藝術。靈活而恰當地運用教學應變語,要求教師有敏銳的發現能力與敏捷的思路。善於順著學生考慮問題的軌跡,找出結症所在,因勢利導,運用恰當的教學語言點醒「夢中人」,三言兩語使學生恍然大悟,從而使教學活動健康發展。這要求教師要充分考慮學生的接受能力,對症下葯,冷靜機智,耐心和藹,善於點撥調控,妙語驚人;切不可因教學陷入困境而手足無措,指責學生。
一位小學語文教師正在上課,同學們聽得津津有味,一隻蟬突然闖了進來傾刻間同學們的眼光全集中在蟬的身上。先是一陣騷動,繼而有人起鬨,有聲音說要「捉住它」。這時老師有力地插入一句:「同學們,我們現在講關於蟬的問題。」學生聽到老師要講蟬的問題,不免有些意外,倒是想知道老師要講點什麼。老師趁勢說:「首先得考一考大家看誰能說出一些帶有蟬字的詞語。」立即有學生舉手。有人說「金蟬脫殼。」有人說「蟬聯……」這樣學生的注意力不知不覺地又被引了過來。
小學生的性格是好動的,課堂上出現外來干擾事件時,免不了要起鬨,常使教師措手不及。如果處理不當,必然擾亂課堂秩序,影響教學進度。這位老師隨機應變,借「蟬」發揮,馬上轉移了學生的注意力,同時也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真是一舉兩得。
5.結語的藝術——結語簡明扼要
結語是對一堂課或一個問題進行總結的教學語言。其作用是使學生鞏固強化所學知識,理清思路掌握方法,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這種教學結語要簡明扼要,提綱挈領,並且要耐人尋味,意味綿長,如橄欖在口,如音繞梁;切忌簡單機械重復所講,語言枯燥乏味,毫無新意。創造簡明扼要而意味綿長的教學結語,這需要教師切實把握教學對象特點和知識體系,有高度概括能力和高超的語言表達技巧。這方面,很多特級教師的教例為我們提供了榜樣。成功的「結尾語言藝術」可通過對一節課上教學內容梳理、概括、規律揭示、畫龍點睛、提煉升華及引導探索等形式,把一個完整的知識交給學生,使它在學生頭腦里留下一個深刻的印象。其中,運用最多的是緊扣全文、突出中心的總結語。
比如有一位教師教《綠色的辦公室》一課,是這樣結束的:現在我們回過頭來審題,本課題目為什麼叫「綠色的辦公室」?又什麼在題目上加一個雙引號?(學生回答——略)同學們說對了,實際上沒有什麼辦公室,「綠色的辦公室」指的是「湖邊的森林」。這是用一種專有事物的名稱指代列寧當時艱苦的革命斗爭環境。所以,在題目上用雙引號。下課。
這樣結束講課,緊扣全文,畫龍點睛,簡潔明快,具體新鮮,中心突出,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對培養學生的回憶,聯想和思維能力,大有好處。
結尾的歸納總結,教師既可以根據教學的重點進行歸納,也可以引導學生歸納,還可以師生共同歸納。教師歸納綱要,學生復述內容。這種結語藝術主要表現在能用扼要的語言,較短的時間,讓學生在輕松的氣氛中明確重點,掌握主線和關鍵內容,產生提綱契領的效果。
總之,教師只有不斷地在實踐中提高教學語言的運用藝術,才能使課堂教學佳處紛呈,使學生在美的體驗中掌握知識和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