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政治學的讀書筆記
Nice
Ⅱ 如何讓政治課堂教學更有效
1、要精講精練,不要講解得太詳細
傳統的教學是老師把知識點講得很清楚、很詳細,但是,教學效果卻又不盡如人意。這是因為從心理學的角度看,教師說得詳盡了,學生就沒有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是用「嘴」在「生吃」知識,而不是用腦把它內化為自己的知識。長此下去,學生的心智便會越來越處於疏懶的狀態,形成依賴心理。如果教師的教造成了學生不想學,這樣的教育是失敗的教育。
2、當然,反對教師講得太多,並不等於說教師就什麼都不用講,任由學生漫無邊際地自由發揮。我們清楚,教學內容有難易之分、主次之別,教師要根據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知識積累程度、思維發展狀況,帶領學生主攻教材中的重點、難點、疑點、要點,對於學生能自行解決的內容則可以點到即止。
3、引導討論,解決問題
開展課堂討論的目的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利用書本知識去觀察問題,分析主、客觀原因,探究性地解決問題,進而提高多方面的能力。
4、討論以學習小組為單位,討論的方式可根據問題的特點及教師的意向進行辯論式小組討論或診斷式小組討論。前者通過成員相互交流、互相質疑,比較修正,謀求主導意見,歸納出不同意見;後者是通過相互檢查,分析錯誤產生的原因,進而訂正錯誤。
5、教師通過巡視,觀察是否有學生不參加討論並了解原因,檢查學生是否圍繞教學內容討論,及時解除討論中遇到的障礙,掌握討論中存在的普遍性問題。
6、為使課堂教學變成互動式教學,促使學生由被動聽課轉為主動參與、主動學習,教師應尊重和賞識學生的獨到見解,特別是對學生的一些「異想天開」和「奇談怪論」不要輕易否定,而要認真傾聽,正確引導,最大限度地調動每個學生的討論積極性。
Ⅲ 求政治類讀書筆記
不好意思,我幫不上忙。
Ⅳ 如何在政治課堂教學中提高教學效果
傳統的品德課教學存在著諸多弊端.教師講授多,學生思考少;師生一問一答多,學生探討研究少;重知識,輕能力等.這些問題嚴重妨礙和限制了學生的個性和潛能的發展,抹殺了學生的創新精神,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因此,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樹立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讓課堂活起來,讓學生動起來.
首先,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教學管理者、支配者的角色,樹立起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促進者的觀念.教師應樹立以生為本的全新教育教學理念,創設有利於學生主動學習的課程實施環境,將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以提高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讓課堂教學過程成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學習過程.
其次,教師要讓學生在課堂上真正動起來、活起來,變講為導.品德課教師必須突破一言堂滿堂灌的模式,應以靈活多樣的形式來激發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要把原本枯燥的政治理論學習轉化為靈活多樣的討論、合作學習,使學生從情景再現中獲得知識、提升認識,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提高教學效果.
二、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原則,使品德課程生活化
理論聯系實際是思想品德課教學的基本原則.《思想品德課程標准》明確規定:堅持正確價值觀念的引導與啟發學生獨立思考、積極實踐相統一是本課程遵循的基本原則.偉大的教育家陶知行曾提出:教育要以生活為中心,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 初中思想品德課是一門理論性很強的課程,只有理論結合實際,學生才能通過對具體、形象、生動的感性材料的分析,正確地理解和准確地把握理論所概括的內容.因此,堅持理論聯系實際,增強教學內容的實踐性,是提高思想品德課教學效果的重要方法.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應該在學生逐步擴展的生活經驗基礎上,為他們正確認識自我,處理好與他人、集體和國家的關系,使思想品德獲得健康發展提供必要的幫助.所以,初中思品課教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應將理論與實際聯系起來,既重視理論教學,又不脫離社會生活實踐.在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要重視引導學生理論聯系社會實際、思想實際,把學習和掌握基本理論知識應用到社會實際中去,達到理論與實際、學與用、知與行的統一,使學生懂得理論知識來自於社會實踐,而又能用它指導社會實踐,才能激發學生學習思想品德課的熱情與興趣,才能使深奧、抽象的知識簡單化、形象化,使得學生主動去學.在課堂上還要多指導學生養成看報、聽廣播、看電視,關注社會熱點問題的良好習慣.事實證明,經常性的用課本中的理論和原理去分析實際問題、熱點問題,課堂教學就會有吸引力、說服力,才能使學生更易於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原理.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之後,才更有信心、興趣,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從而使課堂教學氣氛更加活躍,更加有利於學生學習、探究新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Ⅳ 政治讀後感300字
政治文章讀後感
時事政治教育是以國內外的政治、經濟形勢,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中心任務為內容的教育。在課程標准中稱「時事政策教育」,平時亦稱「形勢政策教育」、「形勢政治教育」,是教材內容的補充和延伸,是重要的課程資源。主要內容是學習貫徹黨和國家的重要會議、文件精神,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議,進行國際形勢和國內形勢教育,使學生了解、關心國際國內的大事,增強主人公責任感,排除各種干擾,堅定地同黨中央在思想上、政治上保持一致,努力完成黨和國家賦予的各項任務。主要任務是幫助學生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和方法來正確分析、認識國內外的重大時事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
一、探究時事政治教育的模式
目前我省大多數中學的時事政治教育都在有序地開展,有的學校嚴格按照課程標准精神,認真地貫徹執行,很多老師都在創造性地開展時政教育活動,不斷創新時事政治教育模式。筆者進行了初步調查,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課前3-5分鍾時政播報模式。這一模式有兩種類型,一種是以教師為主導,上課前,授課教師把有關新的時政教育內容進行整合,有重點地在課堂上播報;一種是以學生為主導,教師讓學生在課下進行認真准備,把相關主題的時政內容提煉出來,進行時政專題分析。這些模式有一個活動主題,例如,新聞播報、時政分析、時政講壇等。由於其操作簡單,比較實用,故被廣泛採用。
2、每周一節時政教育專題講座模式。這一模式符合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和課程標准精神,但因為佔用時間較多,增加教師工作量,教學效益周期長,實施起來有一定難度。
Ⅵ 政治類著作的讀書筆記1500字
茅盾在《子夜》中還創造了一系列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他們各自的思想面貌、精神狀態都打上了時代和階級的深刻印記。屠維岳是吳蓀甫手下得力的鷹犬。正象作者著意渲染吳蓀甫的才乾和魄力一樣,他也用不少筆墨渲染了屠維岳的「機警、鎮定、膽量」。吳蓀甫不能改變自己的失敗命運,屠維岳的陰謀詭計也終於破壞不了排山倒海的工人運動。越伯韜是美帝國主義所拳養的買辦金融資本家,是半殖民地的特有產物。他憑借蔣介石的法西斯政權的力量,在政治和經濟上都具有壓倒吳蓀甫的優勢。他不僅操縱了上海的公債投機市場,而且還一手扼住了民族工業的咽喉。他狡獪、陰狠而剽悍,玩弄女性,荒淫無恥。作品雖然對這個人物的政治社會關系揭示得還不夠充分,但從篇幅不算很多的描寫中,已經淋漓盡致地刻劃與暴露了他的流氓本性。馮雲卿是在土地革命風暴下逃亡上海的「吃田地的土蜘蛛」。他把農民的血汗拿來換取大都會里的「寓公」生活,同時在公債市場上進行投機活動。通過他用自己女兒作「美人計」的一幕丑劇,作品一方面尖銳地揭示了走向滅亡路上的封建地主階級的無恥的精神面貌,另一方面也突出地刻劃了趙伯韜的卑鄙的形象。馮雲卿的活動所佔篇幅雖然不多,但卻是全書不可缺少的部分。此外,如賣身權門、依靠資本家錢袋過活的李玉亭、范博文等一類所謂的「教授」、「詩人」,也都寫得各具有特色。作者曾說,他打算把一九三 年的「新儒林外史」「連鎖到現在本書的總結構之內」,這個打算雖然沒有全部實現,但從李玉亭、范博文等人物身上也多少顯示了當時某些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的墮落、空虛的精神面貌。
茅盾特別擅長刻劃人物的心理狀態。他不是對它們作靜止的和孤立的分析和描寫,而是在時代生活的激流里,在尖銳的矛盾和沖突里來時行細致、深入的刻繪。他讓吳蓀甫同時在幾條戰線上作戰,讓他不斷處在勝利和失敗的起伏的波瀾里,時而興奮,時而憂慮,時而指揮若定,時而急躁不安。這樣,吳蓀甫的心理狀態和精神面貌就毫發畢露地呈現在讀者的面前。杜竹齋的唯利是圖的性格,在公債市場的決戰階段顯得分外清楚。李玉亭兩面討好的豪門清客的心裡,在吳、趙兩家明爭暗鬥最為緊張的時候暴露得格外分明。茅盾還在很多地方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來渲染氣氛,襯託人物情緒的變化,藉以鮮明地顯示人物的性格。他決不是為寫景而寫景,他寫景即所以寫人。有時是因情取景,有時是借景寫情,情景交融,文無虛筆。
《子夜》的語言具有簡潔、細膩、生動的特點。它沒有過度歐化的語言,偶爾運用古代成語,也是恰到好處,趣味盎然。人物的語言和敘述者的語言,都能隨故事和人物的性格發展變化而具有不同特色,使讀者能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
《子夜》的藝術結構是宏偉而謹嚴的。全書共十九章,一、二兩章交待人物,揭示線索;此後十七章,一環扣緊一環,頭緒繁多而又有條不紊,各有描寫重點而又共同服從於全書的中心。第四章寫雙橋鎮農民起義,雖然這條線索沒有得到繼續發展,對全書說來使人略有游離的感覺,但它反映了三十年代中國農村的面貌,顯示了吳蓀甫與農村封建經濟的密切關系和他對農民起義的勢不兩立的態度,仍然是全書的一個重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組成部分。貫串全書的主線是吳蓀甫和趙伯韜之間的矛盾和斗爭,但與此同時,又或實寫,或虛寫,處處顯示革命力量的蓬勃發展。最後結尾處側面帶出工農紅軍的日益壯大,以此來對照吳蓀甫失敗的命運,指出了中國的真正出路所在。
《子夜》的成功決不是偶然的。同文學史上所有成功的作家一樣,茅盾特別注意於研究人以及人和人的關系。他有廣泛的社會經驗,又力圖運用馬克思主義觀點分析各種現象,揭示其重大的意義,形成作品的主題思想。《子夜》的孕育和產生正是這樣的。茅盾對我國古典小說《水滸》和《儒林外史》特別喜子,又曾廣泛地閱讀外國著名作家的作品。對中外優秀文學遺產,他都能經過咀嚼,消化而加以吸收,取精用宏,「消化了舊藝術品的精髓而創造出新的手法」。這也是《子夜》獲得成功的重此文來源於公務員測試網--文秘頻道原因之一。
對於工農群眾運動的描寫,在《子夜》中不能算是成功的地方;特別是描寫工人罷工斗爭,缺點更為明顯。作者用了很大篇幅來描寫這方面的斗爭,一方面是想展示作為民族資本家的吳蓀甫和工人階級之間的矛盾,另一方面也是想通過這種描寫來批判當時「左」傾冒險主義的錯誤領導。但是因為正面形象過於單薄無力,不能顯示出革命者英勇斗爭的精神,所以作者的創作企圖未能圓滿地實現。作者後來曾經指出產生這方面缺點的原因:「這一部小說寫的是三個方面:買辦金融資本家,反動的工業資本家,革命運動者及工人群眾。三者之中,前兩者是直接觀察了其人與其事的,後一者則僅憑『第二手』的材料,——即身與其事者乃至第三者的口述。這樣的題材的來源,就使得這部小說的描寫買辦金融資本家和反動的工業資本家的部分比較生動真實,而描寫革命運動者及工人群眾的部分則差的多了。」
《子夜》的產生,正是我國無產階級革命文學運動在反革命文化「圍剿」中邁步前進的時候,它顯示了左翼文學陣營的戰斗實績,從創作上證明了無產階級文學是一種不可戰勝的、最有發展前途的力量。
Ⅶ 關於政府二論中政治觀點的讀書筆記
《政府論》(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政府論》上、下篇成書於1689年到1690年,是洛克最重要的政治學著作。《政府論》的第一篇是對菲爾默的《先祖論》的反駁。洛克極力並有效地駁斥了菲爾默的君權神授的主張,認為「人是生而自由的」。通常認為,在第二篇中,洛克試圖替光榮革命辯護,但根據拉斯萊特的考證,《政府論》發表之時,光榮革命尚未發生,因此這部著作是在呼喚一場革命而不是為已經發生的革命辯護。(<The book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 isbelieved to be written in support and justification of the Glorious Revolutionof 1688 in England. Political Scientists agree that Two Treatises of Governmentwas in actuality a "demand for a revolution", very radical for the17th Century.)。洛克主張,政府的權威只能建立在被統治者同意的基礎之上(government with the consent of the governed),並且主張社會契約論,當統治者昏庸無道,實行專制和獨裁的暴政的時候,人民有權推翻暴政,廢除先前訂立的契約並重新訂立契約。
《政府論》的主要思想:第一,對菲爾默君權神授的批判。第二,對國家和政府起源的探究,政府的唯一目的就是保護公民的財產(life,libertyand estate,生命、自由和財產)。第三,分權思想:洛克將權力劃分為立法權、行政權、對外權。分權的目的在於以權力限制權力。第四,人權保障思想。第五,有限政府思想,第一次提出憲政理論。第六,公民個人自然權利的神聖性和優先性。個人擁有三項基本自然權利:生命權、自由權和財產權。
洛克提出了一套與霍布斯的自然狀態(state of nature)不同的理論,洛克認為,自然狀態是一種理性狀態,受自然法的統治,也就是理性的統治。在自然狀態中,人們受理性支配而生活在一起,自然法對它起著支配作用;而理性,也就是自然法,教導著有意遵從理性的全人類。
由於自然狀態有著不可克服的缺陷,再加上在實踐上自然法經常被忽略,因此政府的保護是必要的,然而政府的統治也必須經過被統治者的同意,這樣的統治也只有在一個全體的法律體制下才能表現出來。因此所有的政府都只是人民所委託的代理人,當代理人背叛了人民時,政府就應該被解散。當立定的法律被違反、或是代理人濫用權力時,一個政府便是背叛了其人民。當政府被宣告解散後,人民便有權再建立一個新的政府,以對抗舊政府的不正當權威,這種情況又可以稱為「革命」。
Ⅷ 讀書筆記4篇
4144444
Ⅸ 政治讀後感二百字十篇
前兩天,我讀日本作家黑徹柳子的《窗邊的小豆豆》,它講述了一個因為淘氣而在一年級就被退學的孩子——小豆豆的故事, 被很多學校拒絕後,媽媽只好把小豆豆送進了不足50位學生的學校——巴學園.
巴學園只是由幾個電車改裝而成的,而孩子們的教室就是電車的車廂,巴學園的教育方法與其他學校截然不同,孩子們可以邊玩邊學,教育出來的學生卻個個都很優秀,小豆豆也不例外.每個班的學生就十幾個,孩子們沒有固定的座位,想坐在哪都行,孩子們每天想先上哪一門課都自己決定,在這樣的學習環境里孩子們的學習是充滿自由和自主的,這樣,孩子們就很喜歡學習了,這也方便於老師更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也正是在巴學園的這段時間,促成了小豆豆這一生的人生基礎.最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巴學園被美國「B29」飛機摧毀了.
我也很嚮往巴學園那樣的教學方式, 不像我們學校,老師為了提高學生成績,經常把科學思想品德等副課忽略,我們白天早出晚歸到學校讀書,晚上回家還要做一大堆作業,累得連喘氣的時間都沒有,更不用說有什麼快樂了!老師和爸爸媽媽十足把我們變成一個只會讀死書的「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