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課堂教學有效性概念

課堂教學有效性概念

發布時間:2021-03-04 14:36:50

課堂教學策略的有效性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方面:
一、教學發展的有效性
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為了有效地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影響學生個體發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活動與交往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關鍵性因素。要使課堂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提高活動的發展效應取決於下面四個條件:(一)活動對個體所提出的要求與個體現有發展水平的相差度,因而教學要求掌握在「最近發展區」為宜;(二)活動本身的組織結構水平與重復程度,如贊可夫主張「以高速度進行教學」的原則,其基本精神正是立足於充分展開學生的精神力量,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三)主體對活動的自主程度;(四)活動是否取得成效以及活動主體對成效的感受。
二、教學知識的有效性
在教學過程中知識的有效性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對學生而言,教學知識的有效是指新觀點、新材料,他們不知不懂的,學後奏效的內容。我認為教學效果不取決於教學內容是否正確、是否豐富和教學時間的長短,而取決於有效的知識量。教學首要的、根本的任務是給學生以基本的方法、系統的知識,教學中學生知識的增長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學生的智慧發展、思想提高以及教學的心理效應都取決於有效知識量,「教學中有所得、有所獲、有所感,通過對知識的獲取產生愉悅的心理效應,才能成為活動的原動力和催化劑。
三、教學調控的有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教學速度、難度的調控,直接影響到教學效率的高低。主要表現為:其一是課堂教學的速度。它是指單位時間內所完成教學任務的一定量,教學速度的快慢意味著在恆定的單位時間里接受信息量的多少。判定教學速度是否適當的標準是極難確定的,一般以學生的接受水平為依據。其二是課堂教學的密度。它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一定質教學任務的程度。課堂教學傳授新知識越多,其教學密度就越大。如果一堂課鬆鬆垮垮,沒有足夠的思維密度,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學生思維膚淺,不善於動腦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生的智能得不到應有的發展。提高思維密度即設法讓學生在一堂課上有較長的有意注意時間,積極主動充分地開展思維活動。課堂教學中採用學生實驗、問題討論、表揚激勵等方法,讓學生通過動腦動手,動筆動口進行學習,使各種感官受到刺激,能夠改變大腦的興奮點,促使大腦對各種感官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形成概念,這樣的課堂教學的思維密度是比較高的。其三是課堂教學的難度。它是指教授和學習者在教學時感到表達、理解、運用等的難易程度,這里主要是指學生學習時的難易程度。過難,學生不理解,是浪費;過易,既降低了教學要求,又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更是浪費。其四是課堂教學的時間。有的教師對一堂課的時間缺乏精打細算,使課堂教學效率下降。為了減少時間的損耗,建議在教學中應做到:課前做好准備;准時上課;提煉和濃縮教學語言;精簡板書;提高提問技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等等。
四、教學方法的有效性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強調啟發式教學,這也可以說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途徑。但啟發式教學不是盲目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而是通過揭示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中的矛盾因素,促使學生主動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運用啟發式教學的關鍵在於教師的善於引導。人們往往誤認為啟發式就是「問答式」,其實在實際教學中啟發式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目的啟發、問題啟發、形象啟發、比較啟發等。最終是為了達到最優的啟發效果。在教學中怎樣在學生一定的有限的知識基礎上,用大量典型的實例,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這正是啟發式的用武之地。另外,在教學方法的實施中教學策略的選定和設計又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它是為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採取的方法、步驟、媒體和組織形式等教學措施構成的綜合性方案。有針對性加以選擇和組合相關的教學方法、手段、形式和內容,可以構成有特色的教學方案。
五、教學信息傳輸的有效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和藝術手段對學生輸出教學信息。教學過程也就是由書本等知識媒體或教師頭腦中的知識(貯存狀態的知識信息)通過傳輸(傳輸狀態的知識信息),成為學生頭腦中的知識(貯存狀態的知識信息)的過程。在這一傳輸過程中為了保證教學的有效性至少應注意三個環節:
(一)解決好信息的變換問題。教師備課過程中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即准備將貯存狀態的知識重新組合,以便變換成傳輸狀態的信息而輸出,其基本要求是簡化信號、合理編碼。
(二)解決好信息的傳輸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主要是通過視、聽、觸覺來接受教師所傳來的信息,而一般認為以視覺最為有效。
(三)掌握好對教學過程的調控。對教學過程的調控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重要表現。雖然沒有輸出就沒有輸入,但教學效果如何卻不能用教師輸出多少來加以判別,它取決於學生的有效輸入。
六、教學交往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其相互影響和交織構成了教學活動的復合主體。教學活動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一復合主體中雙邊的關系。如融洽的程度、了解的程度等。作為當代教師應該運用心理規律去組織課堂教學,獲取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運用心理規律組織課堂教學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應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程度。
1 、無意注意 ---- 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主要與刺激物的強度、刺激物的新異性、刺激物的對比關系和刺激物的運動變化有關。
2 、有意注意 ---- 即是自覺的、有目的性的注意,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人類所特有的心理現象,有意注意的引起和保持與以下因素有關:對學習目的和完成學習任務的理解程度有關、對學習的間接興趣有關、對講解重點和難點去強化注意有關、對克服困難排除干擾程度有關。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轉化。
兩種性質不同的注意不能截然分開,二者可相互轉化,有意注意需要緊張的意志努力、消耗能量多,持續時間過長會使人產生疲勞;無意注意無需主觀努力,不易疲勞,但易受新異刺激干擾。所以,課堂教學全靠有意注意來維持高度緊張的學習是有困難的,應該有意和無意交替進行,把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教學內容上。「一個教師創造性的勞動和教學的基本功就在於傳授抽象的知識時而讓學生感到不抽象。」
(二)應充分考慮社會心理在課堂教學中的效用。「課堂社會」的復雜性是每一位教師不可能沒有體驗或不可能不覺察到的。有幾點影響應值得注意:
1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教師的第一印象,是通過一個中介環節起作用的,這就是班集體的群體氣氛、交往的形式、輿論等活動的過程。
2 、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合作與競爭心理,這里的相互學習包括爭論問題、學習榜樣的影響、學習方法上的啟示。不同教師、書本學習之處在於「別的同學都學得好,我也應學得好」的比賽與競爭。這是一種交互作用的社會活動過程。
3 、學習風氣的影響。從眾與類化心理,其主要包括班集體共同的價值觀、在集體學習活動中相互之間的凝聚力、集體輿論、學習態度的一致性。上述的這些社會心理現象都需要加以認真研究。

㈡ 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一、教學發展的有效性
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為了有效地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影響學生個體發展的因素很多,其中活動與交往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關鍵性因素。要使課堂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提高活動的發展效應取決於下面四個條件:(一)活動對個體所提出的要求與個體現有發展水平的相差度,因而教學要求掌握在「最近發展區」為宜;(二)活動本身的組織結構水平與重復程度,如贊可夫主張「以高速度進行教學」的原則,其基本精神正是立足於充分展開學生的精神力量,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三)主體對活動的自主程度;(四)活動是否取得成效以及活動主體對成效的感受。
二、教學知識的有效性
在教學過程中知識的有效性是保證課堂教學有效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條件。對學生而言,教學知識的有效是指新觀點、新材料,他們不知不懂的,學後奏效的內容。我認為教學效果不取決於教學內容是否正確、是否豐富和教學時間的長短,而取決於有效的知識量。教學首要的、根本的任務是給學生以基本的方法、系統的知識,教學中學生知識的增長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學生的智慧發展、思想提高以及教學的心理效應都取決於有效知識量,「教學中有所得、有所獲、有所感,通過對知識的獲取產生愉悅的心理效應,才能成為活動的原動力和催化劑。
三、教學調控的有效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對教學速度、難度的調控,直接影響到教學效率的高低。主要表現為:其一是課堂教學的速度。它是指單位時間內所完成教學任務的一定量,教學速度的快慢意味著在恆定的單位時間里接受信息量的多少。判定教學速度是否適當的標準是極難確定的,一般以學生的接受水平為依據。其二是課堂教學的密度。它是指單位時間內完成一定質教學任務的程度。課堂教學傳授新知識越多,其教學密度就越大。如果一堂課鬆鬆垮垮,沒有足夠的思維密度,長此以往就會造成學生思維膚淺,不善於動腦分析和解決問題,學生的智能得不到應有的發展。提高思維密度即設法讓學生在一堂課上有較長的有意注意時間,積極主動充分地開展思維活動。課堂教學中採用學生實驗、問題討論、表揚激勵等方法,讓學生通過動腦動手,動筆動口進行學習,使各種感官受到刺激,能夠改變大腦的興奮點,促使大腦對各種感官的信息進行綜合分析,形成概念,這樣的課堂教學的思維密度是比較高的。其三是課堂教學的難度。它是指教授和學習者在教學時感到表達、理解、運用等的難易程度,這里主要是指學生學習時的難易程度。過難,學生不理解,是浪費;過易,既降低了教學要求,又會挫傷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更是浪費。其四是課堂教學的時間。有的教師對一堂課的時間缺乏精打細算,使課堂教學效率下降。為了減少時間的損耗,建議在教學中應做到:課前做好准備;准時上課;提煉和濃縮教學語言;精簡板書;提高提問技巧;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等等。
四、教學方法的有效性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常常強調啟發式教學,這也可以說是提高教學效率的一種途徑。但啟發式教學不是盲目激發學生的「好奇心」,而是通過揭示學生頭腦中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中的矛盾因素,促使學生主動地去尋找解決問題的途徑。運用啟發式教學的關鍵在於教師的善於引導。人們往往誤認為啟發式就是「問答式」,其實在實際教學中啟發式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目的啟發、問題啟發、形象啟發、比較啟發等。最終是為了達到最優的啟發效果。在教學中怎樣在學生一定的有限的知識基礎上,用大量典型的實例,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這正是啟發式的用武之地。另外,在教學方法的實施中教學策略的選定和設計又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它是為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採取的方法、步驟、媒體和組織形式等教學措施構成的綜合性方案。有針對性加以選擇和組合相關的教學方法、手段、形式和內容,可以構成有特色的教學方案。
五、教學信息傳輸的有效性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一定的教學方法和藝術手段對學生輸出教學信息。教學過程也就是由書本等知識媒體或教師頭腦中的知識(貯存狀態的知識信息)通過傳輸(傳輸狀態的知識信息),成為學生頭腦中的知識(貯存狀態的知識信息)的過程。在這一傳輸過程中為了保證教學的有效性至少應注意三個環節:
(一)解決好信息的變換問題。教師備課過程中所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即准備將貯存狀態的知識重新組合,以便變換成傳輸狀態的信息而輸出,其基本要求是簡化信號、合理編碼。
(二)解決好信息的傳輸問題。在教學過程中學生主要是通過視、聽、觸覺來接受教師所傳來的信息,而一般認為以視覺最為有效。
(三)掌握好對教學過程的調控。對教學過程的調控是教師主導作用的重要表現。雖然沒有輸出就沒有輸入,但教學效果如何卻不能用教師輸出多少來加以判別,它取決於學生的有效輸入。
六、教學交往的有效性
課堂教學是師生雙邊活動的過程,其相互影響和交織構成了教學活動的復合主體。教學活動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這一復合主體中雙邊的關系。如融洽的程度、了解的程度等。作為當代教師應該運用心理規律去組織課堂教學,獲取課堂教學的高效率。運用心理規律組織課堂教學應做好以下幾點。
(一)應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程度。
1 、無意注意 ---- 不需要任何努力的注意。主要與刺激物的強度、刺激物的新異性、刺激物的對比關系和刺激物的運動變化有關。
2 、有意注意 ---- 即是自覺的、有目的性的注意,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是人類所特有的心理現象,有意注意的引起和保持與以下因素有關:對學習目的和完成學習任務的理解程度有關、對學習的間接興趣有關、對講解重點和難點去強化注意有關、對克服困難排除干擾程度有關。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轉化。
兩種性質不同的注意不能截然分開,二者可相互轉化,有意注意需要緊張的意志努力、消耗能量多,持續時間過長會使人產生疲勞;無意注意無需主觀努力,不易疲勞,但易受新異刺激干擾。所以,課堂教學全靠有意注意來維持高度緊張的學習是有困難的,應該有意和無意交替進行,把學生的注意力始終集中在教學內容上。「一個教師創造性的勞動和教學的基本功就在於傳授抽象的知識時而讓學生感到不抽象。」
(二)應充分考慮社會心理在課堂教學中的效用。「課堂社會」的復雜性是每一位教師不可能沒有體驗或不可能不覺察到的。有幾點影響應值得注意:
1 、教師對學生的影響。教師的第一印象,是通過一個中介環節起作用的,這就是班集體的群體氣氛、交往的形式、輿論等活動的過程。
2 、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合作與競爭心理,這里的相互學習包括爭論問題、學習榜樣的影響、學習方法上的啟示。不同教師、書本學習之處在於「別的同學都學得好,我也應學得好」的比賽與競爭。這是一種交互作用的社會活動過程。
3 、學習風氣的影響。從眾與類化心理,其主要包括班集體共同的價值觀、在集體學習活動中相互之間的凝聚力、集體輿論、學習態度的一致性。上述的這些社會心理現象都需要加以認真研究。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提高多種能力和養成一定思想觀念的主渠道,因此課堂教學的效果直接關繫到教學的質量和人才培養的實際價值。

㈢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課堂提問既是一種教學手段,又是一種教學藝術。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科學有效的提問十分重要,它是促進師生良性溝通的重要紐帶,是啟發學生獨立思索、自主探究的重要方式。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懂得課堂提問的技巧,通過智慧的引導、巧妙的提問,來「喚醒」學生的知識慾望,啟發學生的思維,促成學生的自主學習,達到教學的最高境界。

供參考:

一、單刀直入,開門見山

單刀直入式的提問,也是開門見山、直接地發問。這種提問方式的優點是簡單、直接、直觀,不需要太多程序,直奔主題。這種提問方式適合在新課導入、知識小結以及復習測驗時使用。高中政治課堂教學中,也離不開單刀直入式的提問,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手段。

例如,教學《生活與消費》時,這一課的內容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相關性較強,沒有過多深奧或學術性強的概念。那麼導入新課時,就可以單刀直入地提問:什麼是貨幣?什麼叫外匯?經濟活動中常用的結算信用工具有哪些?影響價格變動的因素有哪些?消費有幾種類型?不加修飾、不必委婉,直截了當的問題讓學生迅速進入到學習的狀態。

二、精心設計,選好方式

精心設計提問,意思是指在上課前,進行教學設計時,要選好問點。教師在課前必須認真挖掘教材的廣度、深度,精心設計每一個問題,真正體現激疑的藝術,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對課堂教學提問的設計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和教材的要求來進行。教師在備課時要精心設計提問的內容與形式,所提的問題既要能抓住學生求知的心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要有典型性,突出課堂教學的重點、難點,使提出的問題問在知識的關鍵處。

例如,在學習「樹立正確的消費觀」的內容時,我使用一次性餐盒和筷子的問題為例,把問題設置為:

1.上述事實反映了什麼社會現象?

2.我們應該樹立怎樣的消費觀?

3.請為解決「白色污染」、「資源浪費」出謀劃策。

這樣的設置既有層次性,方便不同層次的學生作答,同時又囊括了本課內容的重、難點知識。學生通過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和回答,能夠很好地掌握本節課的內容。

三、把握時機,講求藝術

把握恰當的提問時機,講求課堂藝術,並不是說什麼時候提問、提出什麼問題都能啟迪思維,發展能力,提高智力。孔子雲:「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一個教師必須善於揣摩學生的心理,認真研究並把握學情,適時提出問題,巧妙加以引導,因為提問的火候未到,學生難以出現積極反應;錯過了良機,也難以發揮提問的最佳效應。最佳提問時機,就是在學生的「憤」、「悱」之時,這時提問定能促使他們積極思維,反復求索。

㈣ 怎樣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備好學生,因材施教

㈤ 課堂有效性的幾個基本要素是什麼

孟教授認為教師組織教學的課型方式有多種,其中基本形式為要素組合方式。即構成漢字聰字的七個要素――聽、看、講、想、做、動、靜,這七個要素互換互動構成。現代心理學實驗顯示,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單純看,學習效果是20%,教師講、學生聽、看,學習效果只有30%,學生講、聽、看想結合,學習效果達50%,如果講、聽、看、想、動靜轉換,學習效果可達70%,如果各要素有機的巧妙組合運用而且讓學生去做,教學效果高達90%。當教師在教學活動中,依據學生生理﹑心理的變化特點,把七個基本要素聽﹑看、講﹑想﹑做﹑動、靜單列或加以適當的排列組合,便能夠極其巧妙地滿足到每一個學生的心理需求。 eepo――有效教育,明確課堂評價的六個指標為:知識性、個性、創造性、互動、主動和能動,其中主動性是新舊課堂的分水嶺,是課堂評價的關鍵指標,強調老師一定要交出主動權,但怎麼交應根據教學目標、任務、環境、條件而定。他認為根據這六個指標可以比較准確完整地評價一堂課的全貌,能上出四個指標的課是好課,上出五個以上的才是優秀課。 科學學科擔負著培養科學素養的重任,而課堂教學是科學教學的主陣地,主渠道,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的質量,因此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我們每個科學教師務必認真思考的問題,而合理組合課堂要素進行教學是提高課堂教育有效性的有效方法。 一、合理組合要素,創設激發態的課堂,提高課堂有效性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學生的良好的學習狀態是決定是決定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如果學生是熟睡的教師再精彩的課堂也是白費功夫。因此創設激發態的課堂事在必行。具體方法如下: 1、創設有效情景激發學生求知慾 科學學科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皮亞傑為代表的認識心理學家提倡的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把情境教學放在學習環境四大要素的首位。知識是在一定的背景中獲得的,在不同的背景中獲得的知識對學生的發展影響是不同的。如在上力的三要素時教師可設置游戲情景(老鷹抓小雞),也可用學生推門、拍球等實際情景進行教學。使學生產生濃厚的探索慾望。從而使學生總是處於一種熱切的求知,興味盎然的激發狀態。 用有趣味的導語設疑創境 即把情境化問題用生動有趣的語言展示給學生。心理學研究表明;凡是人們感興趣東西都容易主動、積極地去認識、探究。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在教學中結合課堂內容,舉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說明所學知識在工農業生產生活中的運用,以激發學生的需求感、好奇心,一開始就能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同時用深入淺出、生動形象的語言使深奧的道理形象化,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容易被學生接受。 2、採用合理的布疑、啟發使課堂處於激發態 課堂提問作為一種傳統的教學手段,是教師最熟悉、使用最頻繁的一種教學方法。提問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在課堂上交流思想的一種重要手段。多向的思維交流營造一種自然活躍的課堂氣氛,是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的基本條件。合理的布疑會使課堂處於永久的激發狀態,依然以人的呼吸這躺堂課為例:在這堂課中學生對呼氣和吸氣時膈肌、肋間肌的收縮與舒張,胸腔內的容積的變化,氣體的進出,這些知識難以理解,教師可設制以下問題啟動學生的思維,問題(1)、吸氣時,氣體為什麼會進入?氣體要進入胸腔,胸腔內外必須有什麼不同?問題(2)、怎樣使內外壓強有差異,改變大氣壓還是改變胸腔內的壓強?問題(3)、吸氣時要使大氣壓大於胸腔內的壓強胸腔容積變大還是變小?問題(4)、要使胸腔容積變大由什麼來調節完成?利用逆向思維的方式使學生帶著疑問暢游課堂,學生的思維就處於激發狀態,那麼課堂也就是激發態的課堂。3、合理動靜轉換使課堂處於激發態 根據中學生的注意力特點,學生不會長時間的集中注意力於某一單一的思維,如果教師教學方法的死板,以及教學目標評價的單一,學生面對單一的教學方式會導致許多學生學習科學的積極性不高,以及注意力分散等心理障礙,這些都需教師的調節,轉換學生的學習方式,由靜態的聽轉化為動態的講,由動態的做轉化為靜態的分析歸納。使學生始終對課堂抱著極大的興趣,如果下課鈴聲響了學生覺得那麼快就下課了,希望上課時間長點,這樣的課往往就是激發態的課。如當學生在學習呼吸系統的結構組成和功能的時候,那麼多的器官出現學生會感到非常的枯燥,當學生有這樣情緒誕生的時候,教師可把靜態教學轉化為動態教學,讓學生吸氣體會氣流通過的通道,把各部分的結構與功能一一由學生推導得出,學生在動靜結合的學習過程中就不會感覺疲勞,也會感覺學以致用。 4、用多媒體課件激發抽象知識 多媒體教學是改進課堂環境的重要環節,能它能把文字、聲音、圖像、動畫傳播媒體於一體,賦予教學信息的傳播以交互功能。多媒體課堂教學是根據教學目的和教育對象的特點,對教學策略的設計。合理選擇和應用教學媒體,並與傳統教學手段有機結合共同參與教學的全過程,以媒體信息作用於學生,形成合理的教學結構,能使學生在最佳的狀態中學習。如;學習質量守恆定律原因時,由於這個問題本身比較抽象學生對它缺乏一個感性的認識過程,對於這個定律的理性認識很難形成,學生往往一知半解而易忘。先利用磷與氧氣反應的演示實驗,然而用多媒體展示分子、原子微觀角度演示了這一過程,這樣就易激起學生興趣。這種化抽象為具體、寓教於學的教學方式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突出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二、合理組合要素,創設活動態的課堂,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所謂活動態的課堂就是盡可能的讓學生在活動中掌握知識、做到動眼、動嘴、動手、動身、動腦,要動得充分,動得積極、動得有效。 (1)、設計探究性活動提高教學有效性 有效的活動離不開教師的有效指導。在活動中,教師的適時參與和引導對於達成高質量的活動成效是至關重要的。如電路的連接教學中,可設計探究性活動,由學生自己去探究電燈不亮的原因,學生在探究活動中會有許多生成性資源的產生,因此活動教學能以鮮明、生動、直觀的現象與意想不到的效果有效地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產生探究的動機。 (2)、創設學與教結合的課堂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有效性 以往的教學中我們會發現在教師滔滔不絕的講述中,學生沒有直接在課堂內利用所學知識的活動過程,此時會造成教與學的脫節,聽完之後學生會稀里糊塗,無法把知識真正應用,如果在課堂上採用學案制,教師邊引導學生邊應用所學內容,在課堂上與教師同步動手、動腦、動筆,這樣學生就能在思維活動的情況下學習,將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三、有效組合要素,創設交互態的課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所謂的交互態就是要做到學生與學生之間,教師與學生之間平等地、互相尊重地討論、交流、甚至爭辯。體現一種既協作又競爭的態勢。據資料表明:學生信息獲取據資料表明:學生信息獲取的有效度15%來自內容,30%來自聲音,55%來自於表情動作和眼神。如果一節課上孩子沒有交流,對孩子是難以發展的。小組合作學習,是eepo學習方式之一,有人說它是eepo學習方式的靈魂。良好的學習方式是提高學習效益,實現要素組合的基本保證。要素組合方式課型,訓練要有梯度,多向度,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得更多的信息,迅速打開思維,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掌握知識,形成能力。 (1)學習型小組交互。 學生互提問題,方式多種多樣。小組長提出問題,組員回答;個別學生提出問題,其他學生回答;同桌之間提問,互問互答;男生提出問題,女生回答;等等然後各小組交流、評比,這種互動式的小組教學,能夠形成一種良性的學習機制,使學生在聽中學,在思考中學,在合作中學,從而獲得學習的樂趣,使課堂的效果提高。 (2)師生交互。 同一個班的學生,不可避免存在著差異。面對學生差異性,我的方法是:要發揮智囊團成員(優秀學生組成)的積極作用。通常利用復習舊知遷移新知,首先使 的智囊團成員過關,然後通過啟發、討論、質疑、互幫等措施使中等生掌握,最後在老師和智囊團成員的幫助下使學困生學會新知。這樣,就改變了以往用同一把尺子衡量學生的做法,使不同水平的學生都保持了高漲的學習興趣,實現了使優秀生吃得好、中等生吃得飽、學困生吃得了的教學效果。 (3)採用1+1生生交互方式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針對班級學生知識差異大的特點,特別是學困生知識錯用現象嚴重,採用手拉手,一幫一的辦法進行幫助。在學期初要求班主任盡量以好差生搭配坐的方法排位置,同桌或前後同學結成互助對子。當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他的搭檔好夥伴往往會主動幫助講清出錯的原因並啟發改正錯誤。這種針對性查找問題的方法,能夠最大限度的暴露學困生存在的疑難問題,優秀生通過對學困生的幫扶,對知識的理解也會更深刻,同時,還便於老師以點帶面,掌握全班學生的學習情況。 總之,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促進學生有效學習是一個個永恆的話題,課的方式可謂變化無窮,這里說的激活態、活動態、互動態課堂的創設方法只不過是本人一點粗淺的體會,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有著不同的要素組合方式,要素組合的目的是達成課堂有效性的根本。

㈥ 什麼是課堂教學有效性界定

教學的根本任務是為了有效地促進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影響學生個體發專展的因素很多屬,其中活動與交往是具有決定性意義的關鍵性因素。要使課堂教學活動有效地促進學生個體的發展,提高活動的發展效應取決於下面四個條件:(一)活動對個體所提出的要求與個體現有發展水平的相差度,因而教學要求掌握在「最近發展區」為宜;(二)活動本身的組織結構水平與重復程度,如贊可夫主張「以高速度進行教學」的原則,其基本精神正是立足於充分展開學生的精神力量,以有效地促進學生的「一般發展」;(三)主體對活動的自主程度;(四)活動是否取得成效以及活動主體對成效的感受。

閱讀全文

與課堂教學有效性概念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