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在幼兒園大班中實施感恩教育
我是個幼兒教育工作者,在幼兒園里,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畫面:一同玩耍的小朋友跌倒了,卻沒有幼兒能夠伸出手去扶一把;小朋友玩的積木掉在地上,孩子們來來往往,有的看見了甚至還踢上一腳,卻沒有人能夠主動地將它撿起;孩子們看到地上的雜物,卻視而不見,沒有一位小朋友去主動撿起來……為什麼孩子們表現得如此冷漠?如此自私呢?看到孩子們這些不良的行為,使我感覺到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是迫在眉睫的。那麼在幼兒園如何開展感恩教育呢? 一、首先教師要有對感恩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記得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時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將無法彌補。」幼兒園正是一個人處在童年的時期,是受啟蒙教育的重要場所之一,幼兒期也是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的最佳時期。 學會「感恩」,對於現在的孩子來說尤其重要。當今社會孩子成為了每個家庭的中心,孩子的全面發展成了家長們關心的焦點。但在實際生活中,很多家長往往僅從孩子的身高、體重,以及考試的分數來衡量孩子的發育是否良好,卻忽視了孩子的心理上的健康。作為幼兒教師,我們不僅要給孩子傳授各種知識和學習的方法,教會他們日常生活的自理能力,關心他們的健康成長。我們還應該把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當成自己光榮的使命和職責,要通過我們辛勤的勞動,使孩子們都擁有一顆感恩的心,培養成為一個心理健康的人。 二、要制定適合於孩子年齡特徵的教學內容和適當方法 (1)教師要為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 要教會孩子學會感恩,教師首先必須要有一顆感恩的心。幼兒園教師承擔著繁重的教學工作任務,在幼兒園里,在孩子們的心目中教師是個有很多故事、很多知識、很有本事的大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們學習的榜樣,是孩子們模仿的對象。所以教師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對待周圍的一切,對待幼兒要關切、平和、耐心,面對孩子臉上要常帶發自內心的、真誠的微笑。教師的這種虔誠的感恩態度,必然會影響幼兒人格的養成。 (2)要採用適合孩子年齡特徵的各種方法 在教學活動中,我們要採用適合幼兒年齡特徵的各種方式加以引導,比如多給孩子講一些感人的、愛的故事,如《賣火柴的小女孩》、《蘿卜回來了》等等故事,讓他們從中受到熏陶、感染,從中學會同情人,知道要關心、關愛身邊的人,以及那些需要幫助的人。又如教育孩子記住自己家人的生日,或重要紀念日等,教導他們給家人送上一支鮮花,一件小禮物,說上一句祝福的話,讓孩子從中學會如何去關注、尊重別人,同時也會給幼兒家庭營造出親親熱熱的和諧氛圍。 (3)教師要及時的發現並鼓勵幼兒的善行。 在幼兒園,教師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從最簡單的方面引導幼兒知道如何去感恩。對於小班的孩子,我們要教會他們的是,什麼時候該說什麼樣的禮貌用語,如需要別的小朋友幫助時,應該先說聲「請」;在接受了別的小朋友的幫助時,應該對別人說「謝謝」;不小心弄壞了別人的東西時,應該及時和別人說「對不起」。對於中大班的孩子,由於他們交流和接觸更多更廣泛,我們要根據當時的情況,及時引導他們學會適時的感恩。在一日的活動和生活中,教師始終應該是一個參與者,也是觀察者和發現者,只要看到幼兒有一點善意的行為或舉動,教師應該馬上給予表揚和鼓勵。如我們發現有小朋友主動撿起了地上的積木,我們應該對他說:「謝謝你!你幫小朋友撿積木,你真有愛心!」 一聲謝謝,落在孩子們的心裡,給了他們是心理的滿足和溫暖,也提示其他的小朋友向他學習。 (4)用活生生的例子去教育孩子 汶川的大地震,使好多的家庭失去了親人,好多的孩子成了孤兒。孩子們從電視上看到了地震的報道後,自發地拿出自己的零花錢來交給老師,請老師把他們的心意轉交給地震災區的小朋友,我們被這些孩子們發自內心的真誠的善行所感動,同時認識到這是一個極好地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的機會。為此,我們專門開展了一個名為《地震了……》的主題教育。我們有意識地請幼兒在家長的幫忙下,找來了一些地震的圖片,然後由幼兒互相交流觀看,並請幼兒說說地震是怎樣發生的?地震了怎麼辦?地震災區的孩子現在遇到怎樣的困難?社會各界怎樣去幫助他們?我們可以為他們做些什麼?我們可以給他們提供一些什麼幫助?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不僅使孩子們懂得地震是怎麼回事的知識,知道地震發生後的逃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從中體會到給予他人和自己的付出是件快樂的事,同時,也讓他們對自己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產生感恩的心。 3、家園共育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 孩子在幼兒園的時間畢竟有限,他們生活的大部分的時間是在自己的家中,對幼兒的教育,離不開幼兒家庭的配合,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也應該延伸到家庭之中。 我們一方面要利用家長接送孩子和家訪等機會,經常與家長交流關於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方面的事宜,希望家長積極配合,同時也希望幼兒家庭成員之間,能夠平和、友愛、理解和尊重,有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在園里,我們通過講故事等形式,給他們講述父母對子女如何的關愛,對他們的成長付出了多少艱辛和努力,在心理上給孩子以暗示。我們還通過與孩子談心的方式,如問孩子爸爸媽媽很早就上班嗎?是不是很晚才回來?每天累不累?今天爸爸媽媽做了什麼好吃的,買了什麼好玩的給你?今天爸爸媽媽為你做了哪些事?等等,要讓孩子們知道,父母為自己做的每件事的背後,都隱藏了多少千辛萬苦和付出了多少勞累,讓孩子在心底里自然地產生對父母及家人的感恩之情,讓孩子在生活中學會感謝父母的恩德。 有人說,人之初,性本善。又有人說,應該是人之初,性本惡。對這兩種說法,我都不完全贊同,我認為,人之初,既不是「善」更不是「惡」,幼兒的心地就是一畝良田,種什麼種子,開什麼花,結什麼果。只有種下善良的種子,通過我們大家每天辛勤地去澆灌、管理,才能長出好的果實。我們應該用用愛來回報這個世界,應該去幫助更多的人,讓他們感到溫暖和力量,讓世界充滿愛。
B. 求一幼兒園大班 社會 感恩的心 公開課教案 急急 謝謝
額··我不清楚,但我媽是幼兒園老師,我去問問,再給你答復!~O(∩_∩)O~
C. 大班綜合主題活動案例 感恩的心怎麼寫
活動設計背景
如今的孩子大多數是獨生子女,長期處於眾星捧月的地位,加上家長重智輕德的教育傾向,使多數幼兒形成了自我中心,只知獲取、不懂給予的眾人為我的心理傾向。古人雲:「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感恩教育應該從孩子抓起。作為即將畢業的大班孩子,想通過此次綜合活動:《感恩的心》,藉助《口渴的螞蟻》這樣一個故事情節,體驗小螞蟻期盼、驚喜、感恩的心情。然後在表達交流中,將教學的重心回歸到幼兒的生活,並以製作感恩卡的形式,引導幼兒體會別人對自己的愛,同時,也要教育幼兒學會把自己的愛積極的反饋給別人。
活動目標
1.知道我們的城市有很多人為我們大家服務。
2.通過故事和談話,體會她人對你的幫助,並運用自己的方式回饋別人對你的愛。
3.初步培養感激之情、感恩之心。
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讓幼兒通過製作感恩卡等活動表達父母、老師給予他們的愛。
難點:讓幼兒學會感恩,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及人有感恩的心。
活動准備
1.音樂:感恩的心;多媒體課件。
2.彩色卡紙、黑筆、固體膏等。
活動過程
一、引發興趣
1. 教師出示小螞蟻圖片,引出故事《口渴的螞蟻》。
問題:①小螞蟻口渴了,誰幫助了它?
③小女孩遇到了什麼困難?
④小螞蟻又是怎麼幫助她的?
2. 師小結:小螞蟻心中有一顆感恩的心,盡自己的所能去幫助別人。我們也要像小螞蟻一樣,去幫助別人。
二、遷移經驗,說說自己生活中被關心、被幫助的情景。
1.說一說自己在家裡、幼兒園里都得到了誰的幫助?
2.教師出示清潔工圖片。
問題:①她們是誰?在干什麼?
②如果沒有她們,我們的城市會變成什麼樣子?
3.出示交通警察圖片。
問題:①他們是誰?在干什麼?
②如果沒有他們,我們的城市又會變成什麼樣子?
4.師小結:清潔工阿姨,叔叔為了保持我們城市的清潔,非常辛苦。交通警察叔叔為了我們這個城市的安全暢通也非常辛苦,我們大家都要感謝他們,那小朋友們想一想,我們該送給他們什麼禮物來表示我們對他們的感謝呢?
三、示範、講解做賀卡的方法
1.師:有的小朋友說啊,可以做賀卡送給他們,那我們今天就來做賀卡,好不好啊? 大家一起來看一看,老師已經做好了幾張賀卡,你們看看,我是怎麼做的
2.教師操作,把幾張卡粘在一起,就可以把它做成一個更好看的像燈籠一樣的賀卡了!
3.師:恩,小朋友們都非常聰明,待會你們做的時候可以和老師做一樣的,也可以做不樣的,我要來看看哪些小朋友比較能幹,可以做出不一樣的?
4.幼兒製作賀卡,教師巡視。
5.展示作品,你想送給誰?說一句感恩的話。
四、播放音樂《感恩的心》,一起做動作,結束本次活動。
D. 如何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
春節,是合家團圓的日子,也是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的好時機。現在很多獨生子女認為,接受父母給他們准備的一切是理所當然的,卻不知道要去幫助人。很多父母不遺餘力地愛自己的孩子,甚至超出了他們的能力,不僅沒有換來孩子的滿心感激,孩子還總覺得自己不幸福。稍有不如意,就怨天尤人。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我們的教育忽視了什麼?我們又該怎樣從小在孩子的心田裡播撒下感恩的種子?為此,本版組織了一組文字,讓我們聽聽專家和家長的觀點。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作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會珍惜……」一首飽含深情的歌曲,已經在中華大地上傳唱了多年,時至如今,依然受到人們的喜愛。可見,感恩的觀念正在日益深入人心。 中華民族是個感恩的民族,自古就有「飲水思源,知恩圖報」,「羊羔跪乳,烏鴉反哺」,「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的優良傳統。然而,近些年來,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以及父母等長輩對孩子的嬌生慣養,許多家長在對孩子的培養上,往往只重視孩子的智力開發,而忽略了對孩子的品德教育。 一個人有沒有感恩的心,通常受以下幾個因素的影響。第一,認知因素。俗話說「知恩圖報」,只有知道了別人對自己的付出和關愛,才會產生報恩的意識。第二,要親身體驗。只知道父母給我吃,給我用,如果體驗不到關懷和愛等情感,認為那就是父母的義務,也不會產生感恩的心。第三,感恩的想法是否受到過鼓勵。父母為孩子做事,許多孩子向父母表示「您辛苦了」的時候,父母往往說「你把書讀好就行了」等,這就把孩子自發的感恩之心給扼殺掉了。第四,家庭和社會氛圍的影響。 很多時候,孩子沒有感恩之心,是因為父母在生活中對他沒有這方面的要求,沒要求他對父母付出感恩。那麼,作為家長,應該呢? 首先,父母要為孩子做出榜樣。曾經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對夫妻嫌棄年邁的父母,他們做了一副籮筐,在一個深夜把父母放在籮筐里,挑到深山中,把父母丟棄了。不料他們的小兒子偷偷地跟在他們身後,悄悄撿回了籮筐。夫妻倆發現後,問兒子這樣做的緣由,兒子理直氣壯地說:「留著給你們年老的時候用呀!」從這個故事中,可以看出: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這種行為對孩子美好心靈的建立無疑會起到破壞作用。只有父母以身作則、言傳身教,通過耳濡目染,潛移默化地對孩子進行思想、心理和行為上的影響,這是感恩之心形成的感情基礎和重要保證。 其次,教會孩子說「謝謝」。謝謝是一句單純平實而又撼天搖地的話,她是人類最美麗的語言。有時候,一句「謝謝」是說不盡的盛意,道不完的感恩。當父母為你端上可口的飯菜時,不要忘了說聲謝謝;當老師為你講解題目而延遲了下班時間時,不要忘了說聲謝謝;當同學向你伸出援助之手時,不要忘了說聲謝謝;當計程車司機將你送到家門口時,不要忘了說聲謝謝……當孩子學會了發自內心地對身邊所有人表示感謝時,感恩的心態已經滲入了他的每一個細胞。 再次,選准時機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現在的小孩子,從周歲開始過生日,家長動輒興師動眾,這樣的行為,不但助長了孩子的虛榮心,增強了他們的自我中心意識;而且還浪費了物力財力。其實,孩子的生日就是母親的「受難日」,「十月懷胎,一朝分娩」,母親在這個過程中忍受了多少辛勞和苦痛。因此,家長要抓住孩子生日的契機,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還可以利用清明節、母親節、國慶節等傳統節日,對孩子進行感恩教育,潛移默化地讓孩子由關愛單獨的個人擴展到關愛個人所屬的團體或集體乃至社會。 最後,當孩子做出某些愛的表示的時候,作為父母你要坦然地接受、重視、珍惜孩子的愛的表達。要真誠地表示感謝,最好能明確地告訴他,你也很愛他,很需要他。這樣的環境,才可能生出感恩的心和責任心。 感恩是一種美德,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能力。常懷感恩之心的孩子,更能得到幸運之神的垂青。 珍惜孩子愛的表達 專家觀點 感恩不必等到「以後」 我一直認為,懂得感恩的孩子不僅會孝順父母,也會是一個容易快樂的人。所以,我特別注重對孩子的感恩教育。不過,我幾乎沒有面對面坐下來「教育」女兒的時候,基本上都是通過一些我們共同經歷的事情讓她體會。我的原則是在她表達對父母的愛時,我都會清楚地讓她知道,你的愛我體會到了,我為此感到很快樂。這種反饋給她帶來的快樂是難以言喻的,這會讓她樂於表達。 女兒的生日我們每年都過,我會給她准備禮物,每年我過生日的時候,她也會給我准備禮物。她的禮物都是很小的,但她從來沒有忘記過。像親手製作的卡片,或者做一天的家務活等。 現在很多父母習慣的表達是:「你還小,不掙錢,等你以後有本事了再買禮物也不晚。」話聽起來沒問題,可你仔細想想:禮物是什麼?它是表達情感的一個載體,只要這個東西能表達出你的愛,就是一份好禮物。不要等到以後,從現在到以後這段漫長的時間里,足夠讓你的孩子失去對你的感恩之心,到那時候再幡然醒悟很可能已經晚了。 ——金翔 家長聲音 鴉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中國向來是講究「知恩圖報」的禮儀之邦,但這些大人覺得淺顯的道理在孩子看來卻難以理解,所以我覺得應該針對孩子的心理特徵,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讓孩子學會感恩: 1、身教勝於言教,潛移默化讓孩子懂得感恩。比如我們孝敬父母,對長輩噓寒問暖,不僅常回家看看,還盡己之力給予長輩物質上的幫助。這些「身教」會讓孩子看在眼裡記在心裡。 2、讓孩子懂得感恩無處不在,並適時誇獎孩子懂得感恩。不要讓孩子覺得感恩是一件高不可攀的回報行為,在孩子做了扔垃圾、拿拖鞋或端茶送水等一些小家務後,要及時對孩子予以表揚,讓孩子樹立感恩也可以從小事做起的觀念。 3、及時糾正孩子的一些片面觀點,樹立感恩的正確理念。像今天正好是兒子的生日,早上他就計劃著要盡情玩樂。後來他爸爸告訴他,今天該享受的應該是媽媽,因為你的生日是媽媽的受難日,她十月懷胎經受了很多疼痛你才來到世上。這些道理兒子雖然還似懂非懂,但是他已不再堅持生日非要盡興玩樂。 4、授人玫瑰,手有餘香。感恩不一定僅限於父母或親人,讓孩子懂得「助人為快樂之本」的道理。平時讓孩子了解貧困地區的孩子生活,並盡己之力捐錢捐物,給予困難人群一定幫助。比如去年汶川大地震,鼓勵孩子捐出自己的零花錢就是一個很好的教育範例。 5、平時讓孩子看或聽一些感恩的小故事。我記得有個小故事說,外國有個孩子把幫媽媽乾的十幾件家務活參照市場行情列出了相應的價格清單,而她的媽媽看到後,也列出了無數件為養育他而做的事情清單,最後的合計卻是「所有都免費」。故事的結尾說小孩臉紅了,我兒子看完這個故事也臉紅了,這個故事讓他受益匪淺。——宇軒媽媽 這是個好話題。我家的孩子還很小,不過我都會適時地教導他。比如,路人看到我抱著孩子,又提重東西,主動幫忙時,我就會告訴孩子,應該要說謝謝,你以後長大了也要這樣做。有時他吵鬧得要大人抱時,我會說我很累了,小寶已經長大了,要自己玩,或者拿皮皮熊讓他抱著,問他累不累,然後再跟他說道理。其實說來說去只有讓孩子自己感受到別人的難處,他才能真正地體會到什麼是感恩。
E. 幼兒園感恩教育活動案例
2、了解重陽節是老年人的節日 活動准備:1、自編小故事:奶奶和小孫女。 2、畫筆、紙。 3、歌曲《感恩的心》。 活動過程:1、導入: 我們班的小朋友最喜歡聽故事,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好聽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奶奶和小孫女」 2、講故事:「有一位老奶奶,她有一個漂亮又聰明的小孫女,名字叫嬌嬌,嬌嬌的爸爸媽媽都在很遠的地方上班,很少回來,她就和奶奶生活在一起,每天,奶奶都會給嬌嬌紮上漂亮的辮子,穿上干凈又好看的衣服,然後送她去幼兒園,嬌嬌已經上中班了,可是她不想自己走路,總是讓奶奶抱著,奶奶說:「我老了,抱不動你了」,嬌嬌不聽,又哭又鬧不去幼兒園,奶奶只好抱她去。 送下嬌嬌,奶奶趕快回家,因為她還有很多事情要做——給嬌嬌洗衣服;打掃房間的衛生,收拾被嬌嬌扔的到處都是的玩具;去市場買嬌嬌最愛吃的菜;天冷了,給嬌嬌縫一床暖和的小被子…有一天,嬌嬌在幼兒園等奶奶來接她,可是等了好長時間,小朋友都接走了,奶奶還沒來,後來,鄰居的阿姨來接嬌嬌,告訴她奶奶病了。嬌嬌回到家,看見奶奶躺在床上,不能陪她玩了,也不能給她做好吃的了,嬌嬌很傷心、她特別希望奶奶快點好起來。後來,奶奶病好了,嬌嬌也被爸爸媽媽接回去了,爸爸媽媽告訴她,奶奶太累了,年齡大了,不能再照顧嬌嬌了。可是嬌嬌非常想奶奶,她經常哭著要找奶奶,她說:我聽話,我再也不讓奶奶抱了。 補充: 心一班感恩教育活動案例:我愛爺爺奶奶 6、討論並啟發:送禮物、唱歌、跳舞、陪他們玩、買好吃的、說一句感恩的話等等 7、引導:老師有一個主意,我們現在來畫一幅畫,把你想送的禮物畫下來,回家送給爺爺奶奶(外公外婆) 8、指導幼兒繪畫(背景音樂——《感恩的心》) 9、展示作品,讓幼兒互相欣賞作品。 延伸:請幼兒回家後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幫爺爺奶奶(外公外婆)慶祝節日,利用接孩子的時間,和家長溝通,要求家長配合,適當提醒孩子。 活動反思:以重陽節為主線,並結合感恩課題及本班實際情況,(即平時由老人接送孩子人數居多,老人比較溺愛孩子,孩子在老人面前任性,不知道體諒和關心老人等),設計了這個活動。本活動旨在通過聽故事、講述、繪畫、唱歌跳舞等多種形式,讓幼兒體會和感受老人對自己的愛和付出,知道感恩,知道怎樣關心和愛他們,並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對他們的感謝。活動中,利用了幼兒非常喜歡聽故事的特點,結合幼兒自身經驗自編小故事,幼兒聽得非常入神,因為故事裡講的好像就是他自己。聽完故事後,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地講述著自己的爺爺奶奶是怎麼愛自己的,為自己做了什麼事情。 在老師引導下,能夠知道爺爺奶奶年齡大了,他們也需要照顧,需要我們為他們做點事情,應該心疼他們,不要象嬌嬌一樣,把奶奶累病了。最後,孩子們用畫筆畫下了最想送給爺爺奶奶的禮物,有花、水果、玩具、漂亮的衣服、汽車等等。晚上,在家長的配合下,孩子們陪爺爺奶奶度過了一個愉快的節日。活動後,與家長進行了交流,家長紛紛反映,通過這次活動,孩子懂事了很多,有的改掉了一些任性、嬌氣的習慣,知道心疼人了,這對孩子今後發展也將是一個很好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