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思維可視化對數學教學質量的影響

思維可視化對數學教學質量的影響

發布時間:2021-03-05 18:34:56

Ⅰ 思維可視化和知識可視化的區別是

1、概念的區別:

思維可視化是指以圖示或圖示組合的方式把原本不可見的思維結構、思考路徑及方法呈現出來,使其清晰可見的過程。被可視化的「思維」更易被理解和應用。

知識可視化是指用來構建、傳達和表示復雜知識的圖形和圖像手段,除了傳達事實信息之外,知識可視化的目標在於傳輸知識,用圖形圖像手段呈現知識結構、結果,以幫助人們重構、記憶和應用知識。

2、二者在表現形式上有相似、交叉的地方,但有本質上的區別。

思維可視化關注的是思考路徑、策略和方法。

知識可視化關注的是知識本身。

從這個角度看,知識可視化更關注結果的表達,而思維可視化更關注過程的呈現。

3、研究背景不同

思維可視化是由華東師范大學思維可視化教學實驗中心劉濯源主任提出的,並結合於基礎教育各學科的學科規律,考試規律及學生的思維規律,而形成了一套思維可視化教育體系,在發展學生思維能力的同時解決考試問題,起到減負增效的作用。如側重梳理知識結構的學科思維導圖,發展學生解題能力的流程圖、解題魚骨圖,深化學生學科學習策略的模型圖等等。

知識可視化,據網上信息,北京師范大學的知識工程研究中心部分研究人員有過這方面研究,但網上尚未查到相關具體研究成果。因此無法給您做出詳細描述。

另外,查閱信息時發現,思維可視化的研究團隊主要由心理學、教育學、語文、數學、英語、物理、化學等學科專業背景的人員組成,側重於基礎教育學科教學的研究,

而知識可視化研究人員大多具有教育信息技術專業背景,側重於信息技術的研究。可以說各有所長。

總之,二者的區別就在於「知識」和「思維」上,而不在可視化上。

Ⅱ 影響小學數學教學質量的課堂表現主要在哪

1、教師自身的素質對課堂教學質量的影響比較大,教師的言語表達能力版直接取決於學生是否喜歡老權師上課。一個有教學經驗的老師課堂教學比較風趣,學生想學、愛學,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2、老師要了解學生,有針對性的教學。要化難為易,讓學生學有所得。
3、教師要關心愛護學生,和學生和諧相處。不要走向學生對立面,更不要體罰學生。要學會讓學生學會管理班級,使他們體會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學生才會喜歡老師,喜歡老師的教學。
4、要在教學研究上下功夫,鑽研教材。學習別人先進教學經驗,指導自己的教學。不斷改進自己教學中的不足,學會揚棄。
以上所列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的幾種方法,如果做的不當,都可能影響教學質量提高。

Ⅲ 如何在數學教學中使用思維導圖

一、樹形思維導圖

學生運用樹形圖對數學知識進行梳理比較熟練。學生在生活中早已認識了樹的形狀,對樹干、樹枝、樹葉及分枝的感知非常清晰,也就很容易的聯想到樹干、樹枝與主題、分主題的邏輯關系。所以學生運用樹形圖的時候比較多,也繪制的比較好。

如圖1是蘇科版數學八年級下冊第10章分式的樹形思維導圖.

Ⅳ 思維導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怎麼應用教師和學生在思維導圖的使用上,有什麼不同呢

目前,把思維導圖與學科教學進行系統整合的只有華東師大劉濯源教授的思維可視化研究團隊,因為他們是研究思維里最懂學科教學,也是研究學科教學里最懂思維的;
我去華師大參加過培訓,後來局裡將劉教授團隊請來,我又參加了2次進階培訓。我還用學科思維導圖上數學公開課,獲得了初中數學優質課大賽一等獎。
下面給你分享下我將學科思維導圖應用到初中數學教學中的心得:
參加完培訓,我並沒急著直接用到學科教學,而是先用了近1個月的時間教學生繪圖,再幫學生不斷改進圖的品質,讓他們先學會繪制優質的學科思維導圖。但在這個過程中,你會發現他們思維能力得到了鍛煉的同時,也增加了繪圖的興趣。等學生都掌握了,我就開始應用到教學中,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
1、課前。讓學生根據課本知識,運用學科思維導圖構建知識結構,小組討論並改進知識結構圖。
2、課上。挑選學生把繪制好的,經過改進的圖進行展示,其他學生針對這張圖進行提問——難點、漏點、障礙點,最後由我進行總結和講解(學生沒有注意到或理解不正確的知識),再次對圖進行改進。
3、考試。根據劉濯源教授提出的「即時考」建議,我就以考試形式(設置陷阱)對學生自學情況進行檢測。根據檢測情況,對知識理解障礙點再次進行釐清,並進一步完善學科思維導圖。(培訓時劉教授多次提醒說學科思維導圖必須要畫到位,對學生所畫的每一張圖都要「究竟」,不能為畫圖而畫圖)
經過我這3次「折騰」,學生完成的思維導圖邏輯就非常清晰,知識結構就完整了。
其實剛開始糾正學生的思維問題比平常教學要辛苦,但是當學生真正能把圖畫好時,收獲的就不僅僅是他們思維能力和自學能力和提升,會感覺自己的課堂是越上越輕松,因為他們會學,會思考,會提問,會自己發現問題了。作為一名初中數學教師,我認為學科思維導圖是既實用又高效。
至於您說的教師和學生使用思維導圖有什麼區別,我個人認為本質上沒啥區別,不論教師和學生都是要藉助學科思維導圖建構知識體系,畫圖的主要目的都是發現思維導圖背後的思維障礙和知識障礙,通過不斷改進提升思維能力及學科水平。
希望我的回答對您有用!望採納!

Ⅳ 談談思維導圖在數學學科的教學中可以有哪些方面的應用

思維導圖又稱為心智圖,其提出的基本前提是認為「大腦進行思考的語言是圖形和聯想」,是人類思維的自然功能。它是一種非常有用的圖形技術,總是從一個中心點開始,每個詞或者圖象自身都可以成為一個子中心或者聯想,整個合起來以一種無窮無盡的分支鏈的形式從中心向四周放射,或者歸於一個共同的中心。它能將左腦的邏輯、順序、文字、條理以及右腦的圖像、想像、顏色和空間等多種因素調動起來一起參與思維和記憶,把傳統的單向顯性思維變成多維發散的思維。它可以應用於生活學習的各個方面,能清晰呈現出思維過程和事物之間的聯系,能改善人們的學習能力和行為表現。
思維導圖呈現的是一個思維過程,是放射性思維的表達方式。從創作方法上看,它主要是從一個中心詞開始的,隨著思維的不斷深入,聯想出一系列相關的事物,然後形成一個有序的圖式。東尼·博贊認為思維導圖有四個基本的特徵: ( 1) 注意的焦點清晰地集中在中央圖形上; ( 2) 主題的主幹作為分支從中央向四周放射;( 3) 分支由一個關鍵的圖形或者寫在產生聯想的線條上面的關鍵詞構成,比較不重要的話題也以分支形式表現出來,附在較高層次的分支上; ( 4) 各分支形成一個連接的節點結構。因此,思維導圖在表現形式上是樹狀結構的。學習者能夠藉助思維導圖提高發散思維的能力,理清思維的脈絡,並可以通過圖式回顧整個思維過程。思維導圖不僅是一種實用性很強的圖形工具,還是一種形象的知識表徵工具。它將枯燥單調的文字信息以多彩的顏色、圖形、代碼、符號等多種元素形象化表徵出來,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不斷刺激著我們的大腦,激發我們的聯想,擴展我們想像的空間。
思維導圖應用於小學數學教學中既具備學習工具的強大優勢,又符合小學生的學習思維過程和認知特點。一方面,思維導圖可以通過圖像、色彩等手段,把難易表達的隱性知識轉化成形象化的顯性知識,使小學生在學的過程中能夠很好的領悟隱性知識。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以通過自主建構知識結構,加工整理數學概念,參與組織數學問題的討論,達到對數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運用,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和信息處理能力,最大限度地開發學生的潛力。
一、作為教學設計的工具,用於概念知識教學
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對數學教學內容進行歸納和整理,突出教學重點、難點,將數學的主要概念和原理以一種可視化的方式展現出來,簡明扼要地表達概念的邏輯關系,呈現概念的地位以及相關性,以便學生發現概念間的區別與聯系,從而提高課堂效率。數學概念的學習和理解是學習數學的第一步,它是構成抽象數學知識的細胞,是進行數學思維的第一要素。據不完全統計,在小學階段需要小學生掌握的數學概念有 500 多個。這些概念構成了他們以後掌握整個數學理論體系的基礎,對概念的理解水平越高,學習後續知識也就越順利。然而,在實際的教學和學習中,教師對概念的教學有一些問題,學生忽視基本概念的掌握,對基本概念不能形成知識網路,更不能夠比較深刻地了解概念之間的聯系。在新概念的學習過程中,引入思維導圖,可以使學生明確當前所學概念在原有知識基礎上的發生發展過程和延伸情況,進一步溝通概念之間的聯系,進行主動探究的有意義學習,從而促進數學概念知識之間的融合,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條理化的認知結構。
二、作為創造思維的工具,用於解決問題教學
製作思維導圖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進行創造的過程,學生擁有較為廣闊的想像空間,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設計思維導圖。在它的製作過程中,學生要進行大量的思考,會在頭腦中隨時迸發出新想法,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從小學數學角度看,問題解決是指在教師的組織和引導下,學生以積極探索的態度,綜合運用已有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創造性地解決來自數學學科本身或現實生活和生產實際中的新問題的教學活動。小學數學解決問題的教學是《新課程標准》中規定的課程目標之一,同時,它也是小學數學教學的重要內容之一。但往往教師在教學時沒有有效地解決好這個難點,達到提高小學生的數學解決能力的目的。而通過思維導圖構設思路,能有效地解決數學問題。運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加工材料信息,深化知識理解,把握信息之間的聯系,幫助學生對材料進行深層加工,形成一定的思路,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作為知識整合的工具,用於整理復習教學
新課標強調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重聯系實際,提高對數學整體的認識,使學生體會知識之間的關系,感受數學的整體性。整理和復習恰恰體現了這一點,很多知識表面上看起來毫不相干,其實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把它們聯系在一起的就是「數學思想與方法」。通過融人思維導圖,學生可以從散雜、片斷的機械式學習變為注重關系主動探究的有意義學習。
整理和復習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具有容量大、時間緊、密度高的特點。數學知識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一個單元中往往會包含許多小的知識點,而這些小的知識又是在不同的課時中學習的。學生往往在學完一個單元或者一冊教材時,頭腦中的知識比較雜亂,教師要及時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系統歸類、綜合、整理,使得學生在腦海中對學過的知識形成一個系統的網路體系。在小學復習課中藉助思維導圖能幫助學生整理筆記,准確清晰地表達自己的思維,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從而對整個單元進行復習,查漏補缺,大大節約學習時間,提高了學習效率。

Ⅵ 數學教學可視化的幾點思考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利用可視化技術溝通抽象思維與視覺直觀,可使學生有足夠時間經歷觀察與驗證的活動過程。從而在激發學生興趣的過程中實現抽象思維水平的提高。
一 前言
數學是抽象的思維藝術,數學的抽象性意味著對自然現象和生活經驗的提煉和簡化,去除現象的外殼,抽出原理的骨架。這一特徵使數學能越過人類認知范圍的邊界,去追求宇宙奧妙的真理。初中數學在培養學生抽象思維的過程中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一方面是抽象化,每一個知識點的引入,都以一個生活中可觸可感的實例作為模型。例如二次函數以正方體表面積A=6x2作為起點,從可以拆成六個正方形的正方體表面,到6x2之間,便是一次高度抽象化的過程。另一方向是去抽象化,將原本抽象的理論用直觀的方式展現,其中一種重要的方式是可視化。
可視化的概念最初來源於信息圖形學,包括但不限於在科學或知識傳播中,藉助視覺手段的呈現和運用,讓信息/知識更容易被理解傳播和控制。例如統計圖表即是數據可視化廣泛而重要的陣地。另一為人熟知的應用是在科學與工程學,如氣象學、建築學或生物學等復雜系統中,對物相、形態、性質,面、體、光源等方面的逼真渲染,或靜態或包含動態時間成分。
可視化在數學中的應用可追溯至數學的源頭,傳說阿基米德被害時,正在沙子上繪制幾何圖形。幾何圖形歸根結底,便是一種視覺的呈現。數學意義上的點沒有大小和尺寸,作圖時的點乃是為了便於觀察而加以刻畫的結果。在兩千多年幾何學的傳播和教學中,此種視覺呈現被證明是卓有成效的。
初中數學新課標中提出,學習是生動活潑的過程,學生應當有足夠時間經歷觀察、實驗的過程。「統計與概率」的主要內容所包括的繪制統計圖表便為可視化的手段之一。對於幾何直觀,新課標更加以著重強調,「幾何直觀主要是指利用圖形描述和分析問題,藉助幾何直觀可以把復雜的數學問題變得簡明、形象」。在代數部分,數形結合思想指導下以圖像理解函數,是可視化的又一應用。
結合人教版初中數學教材,可視化可以作為教學的有效工具,幫助學生直觀地理解數學,在數學學習中發揮重要作用。筆者認為,課堂可視化教學的應用可分為以下幾類:
二 化抽象為直觀
人教版八年級下教材以介紹勾股定理逆定理以埃及人構造直角的故事為引。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和尼羅河泛濫後丈量土地曾廣泛應用勾股定理構造直角三角形。命題與命題屬於抽象邏輯推理的概念,對首次接觸的同學們來說顯得陌生,利用可視化,可以讓抽象的概念直觀起來。
實驗:准備一段足夠長的細棉線,刻度尺,厚紙板。請兩位同學上台,在棉線1上標記長度為15cm、20cm、25cm的線段,結成閉合繩索。在棉線2上標記長度為24cm、10cm、26cm的線段,結成閉合繩索。請第三位同學上台在厚紙板上以大頭針拉直固定兩段繩索。同學們不難發現,兩個三角形的形狀都是唯一和固定的,都構成了直角三角形,如圖1(a)所示。
解說:32+42=52與122+52=132都是整數勾股數的特例。但真命題逆命題是否總是真命題呢。請看下面的例子。
演示:在棉線3上標記長度為10cm的四段線段,結成閉合繩索。以大頭針拉直和固定,可得圖1(b)所示形狀。我們已經知道一個為真的原命題二:如果四邊形ABCD是正方形,則四邊長a=b=c=d。它的逆命題是,提問,由同學答出:如果四邊形四邊長滿足a=b=c=d,則四邊形為正方形。這個逆命題成立嗎?
(a) (b) (c)
圖1 利用繩子實現勾股定理逆定理的可視化
我們移動大頭針的位置到A′、B′、C′、D′,a=b=c=d仍然維持不變,顯然此時四邊形不再是正方形,而是一個菱形。命題二的逆命題不成立。
利用簡便易得的器材設計課堂數學實驗,利用可視化技術,提高了同學的參與度,降低了知識抽象性。
三 構造空間觀念
新課標對空間觀念的定義是「空間觀念主要是指根據物體特徵抽象出幾何圖形,根據幾何圖形想像出所描述的實際物體;想像出物體的方位和相互之間的位置關系」。
利用多媒體工具和3D建模軟體,可以動態地展示幾何形體和復雜模型的三視圖、投影圖,讓同學們直觀地建立三維空間觀念。例如免費3D軟體Google SketchUp自帶豐富模型庫,導入飛機模型,利用快捷鍵可以方便地在俯視圖、主視圖、左視圖間切換,如圖2所示。利用光源,各幾何體在平面的投影也一目瞭然,如圖3所示。空間平移、旋轉、軸對稱等變換操作也可以方便地實現。
圖2 飛機模型三視圖
三視圖和投影是學生們最初接觸三維空間,利用3D軟體強大的可視化功能,可幫助學生們順利完成從二維空間觀到三維空間觀的過渡。
四 直觀化數據
七年級下統計學初步中介紹了數據的收集、整理與描述。條形圖、折線圖、扇形圖與直方圖都是描述數據的方式。下面以直方圖為例,介紹統計圖中在課堂中的融合應用。
人教版課本一道練習題:利用截至2002年費爾茲獎得主獲獎時的年齡數據(數據略)。請根據不同分組方法,組距2、組距5、組距10,畫出頻數分布直方圖,如圖4所示。
圖4 組距2費爾茲獎得主直方圖年齡分布
在課堂例題中已向學生們發放坐標紙,手動繪制直方圖的方式使同學們熟悉了頻數統計。此處結合選學內容《利用計算機畫統計圖》來產生不同分組的頻數統計。
演示:打開電子表格軟體如Excel,A列輸入年齡,B列輸入組距2的分組28,30,…,40,C列輸入組距5的分組25,30,35,40,D列輸入組距10的分組20,30,40。選擇數據—數據分析—直方圖。以A列作為輸入區域,分別以B、C、D列作為接收區域,生成直方圖及頻數統計,如圖4所示。
電子表格軟體生成直方圖改變組距操作簡便,較坐標紙作圖省時省力。通過統計圖表,一眼望去沒有線索的數據展示出規律。例如菲爾茲獎得主的年齡在38歲左右達到高峰,這當然與費爾茲獎獎勵年輕數學家,只頒發給不超過40歲的數學獎的規定有關。
通過可視化技術,直觀圖表與對數據的闡釋有機地結合在一起。
五 總結
綜合以上三個實例,本文總結了可視化技術在初中數學課堂幾個方面的應用。可視化溝通了抽象的數學思維與視覺直觀的認知過程,化難為易,化繁為簡,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流暢的體驗中獲取知識,收到極好的教學效果。充分發掘和利用身邊的素材與器材,無論是教具還是軟體,古老的尺規還是前沿的計算機圖形,都是可應用的教學資源。

Ⅶ 如何用思維導圖進行小學數學教學

美國康奈爾大學諾瓦克(J.D.Novak)博士根據奧蘇貝爾(David P.Ausubel)的有意義學習理論在20世紀60年代最早提出了思維導圖這一概念,並將思維導圖運用到教學中,取得了較好的效果。思維導圖的研究在國外已經比較成熟、豐富,研究內容涉及思維導圖的內涵、結構和特徵、分類及其編制過程、評價標准等諸多方面。我國目前還處於介紹引進階段,小學數學教育對思維導圖的專題研究還不多見,中文版的思維導圖軟體較少,本文將從思維導圖的內涵,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以及制圖的策略、應用的注意事項幾方面做初步探究。
一、思維導圖的定義
思維導圖是用來組織和表徵知識的工具,它通常將某一主題的有關概念置於圓圈或方框之中,然後用連線將相關的概念和命題連接,連線上標明兩個概念之間的意義關系。思維導圖能夠構造清晰的知識網路,便於學習者對整個知識結構的掌握,有利於發散思維的形成,促進知識的遷移。
二、思維導圖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
(一)教學設計的工具
思維導圖為教師進行教學設計提供了支持與幫助,通過思維導圖教師能夠更清晰地呈現知識的框架結構,更加有條理地進行教學。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導圖對教學內容進行歸納和整理,突出教學重點、難點,將教學的主要概念和原理以一種可視化的方式展現出來,簡明扼要地表達概念的邏輯關系,呈現概念的地位以及相關性,以便學生發現概念間的區別與聯系,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創造思維的工具
製作思維導圖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進行創造的過程,學生擁有較為寬泛的想像空間,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設計符合條件的思維導圖。在思維導圖的製作過程中,學生要進行大量的思考,會在頭腦中萌發各種新的想法,且學生在構建成自己的思維導圖之後與他人的作品比較時還會有新的想法出現。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例如,學生在學習過五年級上冊小數這一節內容時,通過與同學交流構建出這樣一個思維導圖。
(三)知識整合的工具

新課程標准要求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注重聯系實際,提高對數學整體的認識,使學生體會知識之間的結構關系,感受數學的整體性。在小學數學中很多知識表面看起來毫不相干,其實它們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系,把它們聯系在一起的就是「數學思想與方法」。融人了思維導圖的教學讓學生從散雜、片斷的機械式學習提升為注重關系並充滿主動探究活力的有意義學習。
如在教學《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一課時,這部分內容涉及的概念很多,如周長、面積以及六種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等。如何給學生講述這些概念?怎樣讓學生達到對知識的意義建構?怎樣獲得學生對這些內容掌握情況的反饋信息?教師通過引導學生討論復習內容,明確了復習的任務:(1)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表示的意義?(2)小學階段學習過哪些平面圖形?(3)平面圖形的周長計算公式? (4)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請將以上內容整理成思維導圖,並且能讓人一眼就看出平面圖形面積計算之間的聯系。
(四)教學反思的工具

思維導圖有助於師生對教學活動效果進行反思。學生通過製作思維導圖可以發現自己在知識掌握方面存在的問題。比如,所學重點概念理解的是否透徹,知識的掌握程度等,從而,及時有效的對知識上的欠缺予以修正和補充,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增強學習的自我導向性,進而使學生自我反思能力和元認知水平能力得到提高。同時,在師生共同繪制與修正思維導圖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及時發現學生知識掌握的不足之處,反思教學過程,發現教學的薄弱環節,為教學的改進提供客觀依據,學生也能及時發現自己存在的問題,可見思維導圖的繪制有利於師生的共同發展。
三、製作思維導圖的策略
如何讓學生掌握思維導圖的製作策略呢?我認為,讓學生掌握思維導圖這一學習策略,需經歷「識圖—制圖—用圖」三個階段[。
(一)識圖——了解思維導圖
思維導圖對大部分小學生來說並不陌生,見到時有種熟悉的感覺。大量實踐表明,首先需要讓學生認識思維導圖,了解思維導圖的作用,能夠看懂思維導圖,從而產生學習製作思維導圖的興趣。例如,在復習整、小數的概念時,利用多媒體技術,製作了網路課件,以整、小數知識思維導圖為基點,採用星形鏈接實現交互,讓學生依託思維導圖自主復習。。
(二)制圖——逐步形成概念圖
制圖,是一個比較高的要求,難度也比較大。製作一個完整且合理的思維導圖,除了要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制圖方法外,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探究發現各概念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及概念之間的邏輯關系和層級關系。
指導學生製作思維導圖的步驟:①指導學生閱讀課本,找出概念。②讓學生將概念寫於一張張小紙片上。③引導學生分析各概念間的關系並確定各紙片擺放的位置。④將步驟3中概念間的位置關系搬移到紙上。⑤用線段或箭頭連接各概念。⑥逐一分析線段兩端概念間的關系並用適當的語義詞注於線段或箭頭上(注釋內容要簡單、明了)。⑦教師引導學生進行合作,分析思維導圖,優化完善思維導圖並做評價。
(三)用圖——靈活運用概念圖
經過調查發現,在學習中使用思維導圖的學生,在較長一段時間以後,其知識的保持時間比用死記硬背學習的學生時間要長,且知識面也比用死記硬背來學習的學生寬,且更能解決實際問題。
1.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加工和整理
思維導圖,就是將多個零散的知識按其內在的聯系聯合在一起的,繪制思維導圖,就是將這種內在的聯系用思維導圖的形式清晰的表示出來。學生對知識進行有效的加工整理,可使知識結構更清晰。
2.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知識表達和合作學習
可以讓學生對自己的思維導圖進行解釋,說說思維導圖中各個概念的具體含義及各概念間的關系,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還可以讓學生分組討論交流自己製作的思維導圖。
3.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進行評價和自我評價
從學生製作的思維導圖中,教師可以准確把握學生的對概念的理解水平。在利用思維導圖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對同學製作的思維導圖進行評價,幫助同學發現問題,而且能發現自己概念理解上的不足,進行自我評價,從而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
在整個「識圖—制圖—用圖」過程中,學生積極主動參與,體驗成功的喜悅,與同伴交流,在比較中自覺矯正思維偏差,不斷完善認知結構,提升數學素養,促進認知飛躍,創新能力及發散思維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
四、運用思維導圖要注意的事項
(一)「嚴謹」不等於「束縛」
制圖嚴謹,就是製作概念圖時,形式上要滿足思維導圖的結構特徵,內容上要准確、簡單.從某種意義上說,任何概念之間都有聯系,所以一定要精選出要連接的概念並認真考慮連接詞.嚴謹性是數學學科的最大特點,力求用詞准確與精練。
制圖嚴謹並不意味要束縛學生的思維,運用思維導圖教學是培養學生發散思維的過程,但是如果在制圖過程中過於程序化、教條化則會適得其反。要讓學生達到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
(二)「自主」不等於「放任」
自主,就是學生根據自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經過獨立思考建立的思維導圖。因為個體差異的存在,學生對思維導圖的理解、製作必然也不相同。思維導圖是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一個工具,但學生自主運用思維導圖並不等於教師放任自流,讓學生自己絕對獨立地隨意完成,特別是中低年級學生,教師要進行積極的引導並且要對學生的思維導圖作業予以評價,引導他們構建更好的思維導圖。
五、結束語
思維導圖作為「教」的策略,能有效地改變學生的認知方式,切實提高教學效果。作為「學」的策略,能促進學生的有意義學習、合作學習和創造性學習,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最終使學生學會學習。
因此,小學教師在運用思維導圖進行教學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揮思維導圖教學策略的優勢,最大限度地優化教學,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使思維導圖成為促進學生學會學習的有效工具。

Ⅷ 關於思維導圖如何融於數學教學文獻資料有哪些

關復於思維導圖融入數制學教學的文獻資料,你就參考華東師范大學思維可視化教學研究團隊的學術論文或期刊論文,如劉濯源教授提出的學科思維導圖概念,發表的文章或他們團隊博士生,研究生的文章,還有他們培訓過的子課題學校一線老師發表的文章,等等。
目前,把思維導圖與學科教學進行系統整合的只有華東師大劉濯源教授的思維可視化研究團隊,因為他們是研究思維里最懂學科教學,也是研究學科教學里最懂思維的。

Ⅸ 邏輯思維能力對於學好數學有什麼影響

學習理工科是很好的,如果理工科能考高分,那麼大腦的邏輯思維能力肯定是很強的,就能內自學容任何一門學科。提高數學邏輯思維能力就是要多動腦、多做數學和物理題。

因為在做題的過程中,大腦是在運轉的,並且能加深對數學公式和原理的理解,並且多做題是提高數學成績的關鍵,要做各種題型,每一個數學題都會考察學生一個知識點,有些可能還要考察好幾個知識點。邏輯思維能力的提高基礎是大腦聰明靈活,如果大腦反應遲鈍根本不可能提升邏輯思維能力。提高大腦反應能力也可以藉助一些訓練大腦的工具軟體,比如精英特的全腦速讀記憶訓練工具安裝於電腦手機上都可以隨時訓練自己的大腦反應能力,還同時提高了閱讀、記憶和注意等能力。這些也是提高邏輯思維能力的一些輔助,或者是便捷靈巧的方法吧。學習物理和數學要求大腦有很好的想像力,有些東西是抽象的,要充分發揮左右腦的功能,開動大腦馬力,大腦是越用越靈活的。這樣,才能讓人的邏輯思維能力發揮到極致和最好。

Ⅹ 思維可視化在教學中怎麼應用呢

思維可視化在教學中的應用這個問題,我也請教過網友,得到的回答如下:
首先參照網路,劉濯源教授提出的思維可視化(Thinking visualization)是指運用一系列圖示或圖示組合把本來不可見的思維(思考方法和思考路徑)呈現出來,使其清晰可見的過程。被可視化的「思維」更有利於理解和記憶,因此可以有效提高信息加工及信息傳遞的效能,是一種有效教學(工作)策略。實現「思維可視化」的技術主要包括:學科思維導圖、模型圖(考試規律模型、學科規律模型、思維方式模型)、流程圖、概念圖、魚骨刺圖等等;
將思維可視化技術應用到教學中,參照華東師大劉濯源教授《思維可視化技術與學科整合的理論和實踐研究》課題手冊第10頁中的內容如下:
思維可視化技術可以運用於教學的整個過程(課前、課中、課後)中,以「多環節助力,全程化貫通」的方式提高教與學的效能。
例如:在課前,教師可以運用思維可視化技術提高資料處理、教學設計、課件製作、作業設計的效率和品質,學生也可運用其中一些方法(繪制學科思維導圖)進行課前預習;在課中,教師可運用「思維可視化」課件來提高教學效能和品質;在課後,學生則可用這些方法進行高效能的復習或能力訓練(如用學科思維導圖進行知識梳理、解題、作文構思等)。
以上運用改進了知識的加工與輸入方式,使「教」變得更清晰,「學」變得更輕松、更快樂。但以上「運用」還只是這套技術與學科教學的「表層整合」,真正的「深層整合」是與「規律」的整合,這里的規律是指」考試規律——學科規律——思維規律——心理規律「的層層遞進和有機結合,把這條「規律線」與思維可視化教學技術有效整合起來,才是這套技術的」大用「,也是使整體教學效能提高2-3倍的秘訣所在。

閱讀全文

與思維可視化對數學教學質量的影響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