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地理課堂教學的主要環節
教學目標,新課導入,新課講授,設計意圖,小結與作業
❷ 地理課堂的教學本質是什麼 如何評價一節好的成功的地理課
本質,讓學生認識到自然,社會現象,了解自然規律與人類行為
個人覺得,是否成功,不是學生記住你多少內容,而是你能讓學生掌握多少規律,比較世態萬化,題目不一,有其規律可以自我推測
❸ 淺談地理課堂教學應該怎樣教
一、情感培育法
初中地理教師的教學意識的更新和教學技能的提高,需要從地理教師的主客觀兩方面進行加速。目前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地理教師往往過多注重了知識目標
而忽視了情感,對於初中學生而言,學習動機、學習目的性還不強烈,愉快、興趣是學習驅動力之一,甚至對教師的好感也會成為學習的驅動力。如果學生不喜歡地
理課、不喜歡地理教師,那麼怎麼喜歡「地理課」呢?怎樣才能學好地理?所以,在初中地理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更要做至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持
之以恆和「以趣激疑,以趣引思,以趣導知,知趣相融」,努力創造一個輕松、和諧和舒暢的師生關系,才能使師生都充滿著無拘無束地共同「自由地呼吸」親切的
地理課堂教育教學和環境的氣氛。因此,地理課堂教學中應該有歡聲笑語,更需要地理教師注意增強自己的組織能力和親和力。在整個教學活動中,師生精湛的語
言、詼諧與幽默、機敏的教學智慧、可親可敬的教態,會使學生對地理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特別在初中階段,「愉快」仍然是學生樂於學習的原因之一,不能搞
「一堂式」,要發揚「民主」。
二、情景引入法
由於長期以來,不少初中地理課由其他學科教師兼任,在教學中往往沿用了其他學科的教學方法,普遍存在著兩種引入新課方法:一是「講」法,即「同學們,
今天我們講……」,「同學們,現在老師講……」,
這樣就把師生互動的地理教學活動引向「老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活動,還有一種是「翻書」法,即「同學們請把書翻到……頁」,把以地圖教學為主的地理課變成看
書畫線的枯燥的文字教學課。初中地理老師應該努力用「學習」或「討論」來代替「講」,用填「圖」來替代翻「書」。雖然是「一字之差」,這也代表著地理課堂
的實質進步的一面。在實際地理課堂教學中行之有效的「引入」新課的新方法是多種多樣。如在學習「世界人種」時,我引入故事趣聞法說:毛澤東主席在世時,有
一天,在他的書房會見了一位美國友人戴勒時,戴勒在盯看著主席,一句話都不說,主席見後就說,你為什麼老盯看我。這時戴勒說,你具有一副東方人的臉。主席
聽後直言,我是代表中國人的臉,我們可以演各國的戲,包括你們美國人的戲,你們鼻子長,我們可以加鼻子,可你們是演不了中國人的戲,不能把鼻子割掉,這故
事說明什麼?等等,使學生聯想到這是講世界人種特徵問題。
三、互動教學法
隨著物質文化生活的提高,學生的學習環境變化了,特別是地理知識傳播的渠道更廣了,地理課已經不是學生獲得地理知識和技能的唯一渠道。因此地理教師應
該轉變教師角色,改變過去單向講授為主的習慣性教學方法,將師生「互動教學」引入,地理課堂,「以學生活動為主,教師講述為輔,學生活動在前,教師點撥評
價在後」的原則,並且將地理課堂教學的「課堂」含義廣義化,包括一般意義上的網路「課堂」。由於初中生心理的特點,他們很樂意參與教學過程,初中地理課堂
教學時往往需要布設教學情景,可以把學生組織起來親歷這些過程,如進行學生地理新聞發布活動,地理新聞點評活動、地理角色扮演活動等,要注意有適當的「教
學民主」。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如在講我國的河流——「黃河」時,提出;「面對我國黃河中下游水資源緊張的嚴峻局面,如何治理的問題,學生圍繞著問題的
提出,七嘴八舌議論紛紛。我在八年級上課時,提出這樣的問題時,有一男生舉手發言,一本正經地提出將黃河「幾」字形拉直,從甘肅的蘭州到河南的洛陽挖一條
運河,使黃河上游的水少走彎路流到中下游。而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觀摩課中,我也同樣聽到這樣教學情景,也有學生提出相同的治理方法。可是,學生的想法很幼
稚,而出乎課任老師的意料。但老師沒有指責、嘲笑,也沒有迴避,而是允許學生繼續發言。在表揚有大膽的學生的設想的同時,老師話鋒一轉;假如全班一半的同
學住在這「幾」字形地區,是否同意他的建議,為什麼?由此全班同學在這個問題上產生了共鳴,課堂討論既活躍、又深入,對師生有很大受益。
四、內容圖解法
「沒有地圖就沒有地理學」,所以地圖教學是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也就是說地圖是其他任何工具無法取代的。圖解法就是將
沒有地圖或有地圖需要轉換的內容,通過描繪略圖或變圖進行知識信息和抽象思維的有機結合。當前初中生的地理學習還是停留在簡單的、機械的記憶水平上,實際
上由於初中地理學科內容的基礎性特點,學生無須死記硬背地理知識,完全可以藉助地圖來掌握有關知識,即使是地理基本原理的學習,也可以藉助地圖來學習、掌
握,地圖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在講解地球運動、地圖知識、地理位置和行政區劃等內容是,運用圖解法可以將提供新材料、新情境的文字式內容進行遷移突破,
就可以形象直觀、化難為易,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目前地理教學形勢下,初中地理教師必須正視現實,順應新的課程改革形勢。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地理教學中,不斷獲取新的信息,更新教育觀念,革新教學
方法,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效益。努力讓能力培養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為全面提升學生素養服務。
❹ 如何加強地理課堂教學
一、創設融洽師生關系是構建有效地理課堂的前提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形成寬松和諧教學氛圍、激發學生高昂學習情緒、挖掘學生創造潛能的直接因素,把這種和諧的融洽帶進課堂,讓學生感覺到課堂就像溫暖的家,學習時輕松自如、自由發揮,從而建構有效課堂教學的學習氛圍。這將有利於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以及對以前不良習慣的糾正。當然,這也需要學校、班主任、課任教師的共同配合,共同管理。那麼怎樣形成融洽的師生關系?古訓雲: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我們教師應該理解每一個學生,熱愛每一個學生,使學生體會到信任、親情與愛護,這樣才能便於教師與學生間的情感溝通、交流,從而把學習氛圍營造起來,」
二、課前准備是建構有效地理課堂的基礎
在教學過程中,我們要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需要教師,精通本學科,精心備課。教材是教師實現有效教學的主要載體,教師不僅要對教材的內容熟練掌握,而且要對教材的圖表、案例等進行提煉,並梳理知識間的條理關系,使知識理性化,做到「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另外,要依據課程標准,做到總體把握教材,注意學生知識學習的階段性,總體把握章節之間的關系,知道所講的內容在教材中的地位與作用,融會貫通,既將現學知識原有的知識相聯系,也能夠為後繼學習做准備。
專研教材的同時,我們更要重視對學生的分析研究。教師就要用心研究學生現有的實際水平和認知能力選擇靈活高效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來。在課堂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大力培養每一個學生的課堂參與意識,另外每位教師還應備自己,發揮自己的特長上出自己的特色
三、高效的課堂設計是建構有效地理課堂的關鍵
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也是實現地理有效課堂的最重要途徑。下面我就從上課的幾個主要環節來說一說我的做法。
1、激發學生興趣的情景設計
俗話說「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在課堂上更是這樣,如果想要取得好的課堂效果,那麼首先要讓學生對你的課堂充滿興趣,所以說,上課前的情景設計就顯得非常重要,那麼有效地理課堂的情景設計怎麼做才能吸引學生的興趣呢?
教師在創設地理教學情境時,既要抱著務實的態度,又要具有創新的意識,做到「到位而不越位」。要根據教學的需要,圍繞教學的重難點,創設具有「地理韻味」的情境,引發學生的積極思考,促進地理知識的建構,從而真正發揮情境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可以創設懸念情境,其能刺激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對所學內容反思,促進獨立思考。例如,新教材人教版必修(1)第二章第四節「全球氣候變化」,可以引用2003年太平洋島國吐瓦魯將被迫舉國遷移的案例來導入。,講新加坡時,可以設問:赤道附近的典型氣候類型是什麼?(學生答:熱帶雨林氣候)氣候特點是什麼?(學生答:全年高溫多雨)新加坡地處赤道附近,其氣候特點呢?學生答:(全年高溫多雨)那麼新加坡的水資源會緊缺嗎?學生往往回答是「充足的」,答案剛好相反,在學生的一片「噓……」聲中,教師引出新加坡的「地狹人稠」。
還可以創設問題情境,「問題是地理的心臟」。要讓學生帶著問題有目的地去探索去學習,就必須要創設有效問題情境。問題情境要能夠激起學生的想像,要有挑戰性。只有為了達到某種目的,原有認知結構無法解決,即過去的手段和方式已不夠用的情景中才需要思維。
再有,教師可用優美的語言來和多媒體手段創設教學情境。教材中的不少章節,或描述了美妙的景色,或敘述了古老的景觀。教師可以具體形象的描述,聲情並茂的表述,為學生營造一個或優美或動人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可以通過多媒體手段來創設教學情境。多媒體手段以其新穎的設計,賞心悅目的動畫,奇妙的影響效果,能夠製造一種與文章情境相應的氛圍,先聲奪人地吸引學生的全部注意力,激發學生的情感和興趣。
2、學習過程
學習過程是課堂的精髓所在,一節好課,應該有好的學習過程。如學生主動參與、合作探究、對話互動,氣氛活躍。
怎樣讓學生主動參與?首先得有好的課堂提問。而好的課堂提問應該能引發學生的有效思考,疏通學生的思考思路,活躍學生的思維。所提出的問題的難度要適合學生的認知結構,通過思考能得到答案的問題。也能夠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學會分析問題的方法,從而培養學生能力。提問可作為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或生生互動的主要形式。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起一個主導作用,但不是一言堂。這樣老師必得先明白這節課「該講什麼、怎樣講」。「該講什麼」就是核心問題必講,思路方法必講,疑難問題必講;「怎樣講」學生能講的學生講,學生能想的學生想,學生能做的學生做。也就是說就是講的時間不能過長,內容不能過多,節奏不能過快,提倡讓學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學習。課堂上「講」的境界就是要追求精確、精煉和精彩。再次,課堂上的「討論」。地理有效課堂是建立在課堂上的有效討論學習基礎上的,老師要根據問題的難度和廣度,給學生足夠的談論時間,而不是急於走形式,簡單化、隨意化。
3、查補缺漏提高能力的練習
精講多練,講練結合是地理教學法的重要原則之一。首先要精選練習的內容。精選的原則是:①從學生實際程度出發,面向多數兼顧兩頭;②以復習進度為依據,以認識規律為准繩,由淺入深,從易到難;③重點和難點部分要反復練,不選偏題怪題,否則要使學生迷失方向,喪失信心;④緊密結合教材。其次多練 "多練"不僅能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而且是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再次,要根據教材的內容和學生的認識能力、個性差異,設計不同層次的練習與作業,因材施教。最後要設置可拓展遷移性練習。課後練習的設計要「寬」,要留給學生充分的選擇空間,要求學生根據自身情況靈活機動地完成。
4、課堂小結
凡是都要善始善終,地理課堂也不例外,也應該有課堂總結。老師在引導學生對本節課進行總結的同時,不僅能激發學生對學習內容的進一步鞏固強化,而且也能引導學生在課下主動收集資料解決疑難問題。
四.恰當運用信息技術,整合教學媒體資源,是建構有效地理課堂的手段
地理是一門趣味性比較強的學科,很多地理知識可以利用多媒體將知識以生動有趣的方式呈現在學生面前,同時很多地理現象也可以利用多媒體動畫來模擬。通過這些多媒體方式可以讓學生很形象的認識地理現象,不再局限於傳統教學中的「口授」,讓學生通過調動多方面的感官,科學形象生動的掌握好地理知識和地理現象,進而提高對地理學習的興趣。信息技術的使用,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有趣,更豐富,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更能為學生所接受,大大提高課堂效率,使本來枯燥的課堂變得豐富多彩,讓課堂變得更「活」。所以我們在地理教學中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的優勢,盡量把最多最好最生動的知識傳達給學生。 但是在地理教學中並不是每節內容都適合用多媒體,教師在教學設計過程應根據教學需要恰當地處理好用還是不用,或是怎麼用的問題。 地理教學地圖、板畫是一種圖解式板書,它能直觀、形象地反映出地理事物之間的特徵和地理事物的空間分布以及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雖然多媒體可以設計出更加精美的板書、板圖和板畫,但是,邊講邊畫的效果卻無法替代。如如:在講洋流的時候,可以讓教師在黑板上劃出各大洲的輪廓,然後讓學生填寫各個洋流;在講鋒面與天氣的時候,可在黑板上繪製冷鋒、暖鋒的示意圖等。運用多媒體動畫不一定就能達到最佳教學效果,運用板書板畫更有利於學生識圖、讀圖和畫圖能力的提高,也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想像力,使學生印象深刻,教學難點也將隨之攻破。
總之,我們要恰當的使用信息技術,使之與教材完美的結合,這樣我們才能建構更有效的地理課堂。
五、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建構有效的地理課堂的途徑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教會學生學習的方法比教會他某個知識點更重要,因為他學會了方法,就能獲取更多知識。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要使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輕松學習有用的知識。主要從兩方面進行:一方面是教師精心設計課堂教學滲透學法或為學生作出學習方法的示範;另一方面是教師通過專門的學法講授和學法指導,在平時的教學中特別注意加強學生對圖表的判讀,提高對信息的提取、分析與運用能力及將地理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堂中注意地理語言的規范性,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提醒學生易寫錯的字詞,讓學生養成規范答題的好習慣。平時上課做練習或講試卷的時候加強解題方法的點撥和解題技巧的總結,並做成專題,在平時教學中滲透解題思路,讓學生看到類似題目就會想起答題思路和套路。
六、注重教學評價是建構有效課堂教學的橋梁
教學評價可以檢驗教學效果、診斷教學問題、提供反饋信息、引導教學方向、調控教學進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教學評價,這樣我們的教學質量才有可能不斷提高,我們才能了解學生學習的狀況和存在的問題,發現造成學生學習困難的原因,從而調整教學策略,改進教學措施,有針對性地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學生也可以清楚地了解自己學習的好壞優劣。我們也能客觀地判定教學的效果,合理地調節、控制教學過程,使之向著預定的教學目標前進,也正是教學評價追求的基本目的。這樣,我們的地理課堂才能更有效。
綜上所述,提高高中地理教學效率不僅是地理教學研究與改革的問題,同時也牽涉到教育整體,還包括一些外部環境的研究等等,但只要我們在廣泛地吸取傳統的地理教育營養的基礎上,大膽革新,勇於探索,我們的地理教學效率就一定會得到不斷提高的。
❺ 地理課堂教學應該體現地理學科的特點
(1)突出地理學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地理教學要突出地理事物的空間差異和空間聯系,強調地理因素之間的相互作用,特別是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對地理現象和地理過程的綜合影響,引導學生從不同角度看待地理現象和問題,逐步形成對地理事物的「地域性」和「綜合性」特徵的認識.(2)選擇多種多樣的地理教學方式方法.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學生年齡特徵和學校條件,選擇地理教學方式方法.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方法,幫助學生掌握基本地理事實、概念和技能,增強地理學習能力,形成正確的態度、情感和價值觀.提倡探究式學習,引導和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體驗解決問題的過程,逐步學會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3)重視地理教學信息資源和教學媒體的利用.地理圖象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載體,教師應重視利用地理圖象,通過閱讀、使用地理圖象和繪制簡易地圖,幫助學生掌握觀察地理事物的基本方法,逐步發展對地理圖象和地理事物的理解、想像、分析等思維能力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在有條件的地方,積極利用地理信息資源和信息技術手段優化和豐富地理教學,提高學習效率.(4)重視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需要為學生創造寬松的學習環境,愛護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大地理教學的開放性,鼓勵學生對所學地理內容提出自己的看法;保證教學的彈性,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條件.
❻ 教育敘事之地理課堂如何培養學生自主學習
提倡學生自主學習,研究學生自主學習形式,是我們對傳統的填鴨式教學、被動學習版的深刻反思和教育本質的權回歸。自主學習是指學生自我積極主動地獲取知識的一種學習方式,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始終處於主體地位和積極狀態。新課程教學就是要讓學生在老師的指導和協作下通過自我嘗試、自我體驗、自我探究、自我發現和自我實踐等學習方式,去獲取知識和認知總結的學習策略,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高中地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很強的綜合學科。新教材無論從知識的編排上,還是從插圖的設計上、活動安排順序及活動方式上都體現出對學生能力培養、學法指導、自主探究精神的重視和推崇。如何在高中地理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呢?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❼ 如何在地理課堂教學過程中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認真鑽研精心備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
首先,要認真鑽研教材課標。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基礎,認真鑽研教材課標是備好課的基礎。教師必須依據課程標准、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對三維目標進行科學定位。
其次,要精心選擇教學方法。教師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與方法,要符合知識的特點,符合學生的實際,不能千篇一律選擇某種固定的教學方式,更不能依葫蘆畫瓢,照搬別人的教學方式。提倡那些依照教學規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親歷知識的發生、發展過程。
第三,要認真設計教學問題,提高教學活動的針對性、目的性和實效性。所提的問題,既能體現教學的重點,又能符合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規律。既能引發學生對知識沖突的興趣,又有利於學生思維活動的充分展開。
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
想提高地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首先必須喚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穩定的持久的興趣能使認識過程的整個心理活動積極化,能使觀察更加敏銳,記憶得到加強,想像力更加豐富,使智力活動的效能大大提高。有了興趣就會主動探尋,深入研究。
吸引學生產生興趣的方法多樣,一次充滿激情導入、一個耐人尋味的提問、一串形象生動的比喻,甚至老師幽默風趣課堂語言等等,老師應盡可發揮個人特長,大膽創新,積極嘗試。
誘發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課堂氣氛活躍起來,教學效果自然與眾不同。 興趣是學生求知的不竭動力,只有在興趣的動因之下,學生才會認真地去思考去學習,從而掌握知識。在教學中,我們要不斷挖掘和探索,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使他們的學習化繁為簡,變被動為主動,從而在充滿興趣的學習當中,既掌握了知識,培養了情感,還陶冶了情操。這才能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育教學質量。
三、合理安排教學時間,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手段
一節課45分鍾,教師必須精心籌劃、合理安排。
首先做好課前五分鍾的展示秀:九年級地理課一星期只有一節課,學生要學第二課時的時候可能把第一課時的內容給忘了,因此在每節課的前五分鍾完全放手交給學生取名叫「課前五分鍾,秀出你自己」。或要求學生結合將要學習話題,展示與話題相關的課外搜集。
其次應預留課內的作業時間:在教學中一定要精講、少講,講重點、講難點、講易錯易混知識點。要留足時間讓學生去思考,讓學生去完成作業。老師要根據一節課的教學目標,有梯度地制定相應的練習,練習要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當場完成,對於有困難的學生,老師可當場進行輔導。
第三應做好課後的總結記憶:學習完一節課的內容之後,教師適時進行歸納總結記憶是十分必要的。對於要記住的重點內容,要讓學生在書上進行標記,有的在書上畫出,有的記下筆記。有些需要背記的知識內容,要盡可能利用課堂時間讓學生當場記住。
四、及時進行教學反思,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催化劑
課後反思有助於教師不斷地豐富和完善自我,課會越上越好。教學貴在反思,反思貴在堅持。教師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記錄教學過程中的所得、所失和所感,以反思促教學,這樣就能不斷提升提高教學有效性的本領,促進教學質量的進一步提高。
總之,有效性的課堂教學,離不開教師課前認真鑽研精心備課,離不開課堂上教師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教學時間的合理安排,更離不開教師課後的教學反思。
❽ 怎樣進行地理教育敘事
怎樣進行地理教育敘事
在初中地理教學中,教會學生自己動手繪圖,不僅有助於學生將一幅幅地圖變成「心圖」,在頭腦中形成此同時清晰的地圖表象,而且有利於學生的讀圖能力和填圖能力的提高,還可以培養學生的空間概念和想像能力,依照初中生特點,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為此在地理教學中,我感受很深的是進行了幾種描繪技能的培養並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首先彩描訓練。利用課本插圖,讓學生用彩色筆繪初所要掌握的地理要素,使圖上反映的地理事物簡明扼要、表現力強。例如:在學習「我國冬季氣溫的分布特點」時,讓學生在「我國一月平均氣溫分布圖」上,用彩色筆描繪出「32攝氏度」、「0攝氏度」的等溫線,突出我國冬季南北溫差大的特點,以及秦嶺一濰河這一南北重要的地理分界線,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其次摹繪訓練。依照課本插圖或地圖進行繪圖。指導學生邊描邊熟悉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圍、名稱、特片等,通過多次勾繪,學生對區域的輪廓、海陸位置、海岸線狀況就有了深刻記憶,使頭腦中的地圖形象更加准確,利於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空間概念。例如:學習「中國政區」時,將23個省、5個自治區、4個直轄市和2個特別行政區按方位分成七大塊,然後教師逐一指圖讀名,讓學生藉助地圖依次摹繪初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的區域輪廓,就性狀特徵作擬物形象比喻,通過生動形象的比喻,使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留下深刻的印象。再讓學生勾出北回歸線、長江、黃河、提醒學生注意:北回歸線穿過我國哪些省區?長江、黃河各流經我國哪些省、自治區、直轄市?我國自北而南沿海地區有哪些省、自治區、直轄市、 特別行政區?還可以讓學生標初各省級行政單位的行政中心及其簡稱等。
再次繪簡圖訓練。用簡潔的線條快速地把復雜的地理事物繪成簡圖。它是以圖像為只要形式,經過高度概括、濃縮,把知識化繁雜為精煉、抽象化為具體,以提出地理事物的現象或本質特徵。這類圖像,只取神似,不以細節,起到精講多練、發展學生智力的作用。例如:在「中國地形」的教學中,先用簡練的線條把中國輪廓畫在黑板上,用彩色粉筆在圖中畫出山脈符號,然後讓學生輪流上講台,在空白的地圖上填出主要山脈、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和主要丘陵的名稱。再讓學生在圖中找出規律,得出我國地型類型多種多樣、山區面積廣大、地勢西高東低、呈現階梯狀分布的基本特徵。最後再利用地圖分析討論地勢對我國氣候、大河流向及農業生產等的影響。
第四轉繪訓練。即將文學轉化為圖像。事實證明,圖像信息比文字信息容易直接記憶與展現,所以在平時教學中,除了運用各種現成的圖像外,還應結合教材創造性地將文字轉化成圖像進行教學,使「文」形象化、直觀化。例如:在講「長江」時,教師在黑板上用藍色粉筆畫出(粗線條)長江幹流圖後,就可以邊講邊填他的發源地、注入的海、一次流經省級行政單位的簡稱等。總之,盡量使每一知識點的出現,都在圖上落實,以圖解文,圖文融合。最後一幅精美、流暢、有形有意的圖像就展現在學生面前,是學生獲得美的體驗,又使教學內容鮮明、精練,重點突出。
第五補繪訓練。就是對課本原插圖加註一定的符號、文字,以補充其不足,從而突出重點,加深學生對有關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如何利用「地球上的五帶」圖,在教兩側空白部分,右側填上陽光直射、斜射情況和地面獲得太陽熱能多少的內容;左側填上有、無極晝極夜的相關內容。這樣把相關的地理知識加以分析、綜合和遷移,重新組成新的圖像,不但是繁雜的地理知識稱為簡單的直觀圖像,而且課喚起學生的空間想像力,倒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我還布置一些繪圖練習,是學生養成隨手畫圖的習慣。譬如,讓學生根據當地各月氣溫、降水量資料,自己動手繪出當地的氣溫曲線、降水柱狀圖,使學生進一步了解當地的氣候特徵。
總之,通過以上方法的訓練同學的試圖、繪圖能力明顯得到提高,為了讓學生動手繪圖要貫穿於課堂教學過程之中,我通過經常的繪圖練習,有意無意的地將一幅圖像輸入學生大腦中去。通過繪圖技能的培養,深深的感到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提高了素質,又有利於開發智力、培養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❾ 地理課堂教學如何落實過程與方法目標
初中地理課程目標中「過程與方法」的目標是:(1)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內事物,並形容成地理表象;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2)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做出判斷.(3)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設想.(4)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並與別人交流.故答案為:(1)通過各種途徑感知身邊的地理事物,並形成地理表象;初步學會根據收集到的地理信息,通過比較、抽象、概括等思維過程,形成地理概念,進而理解地理事物分布和發展變化的基本規律.(2)嘗試運用已獲得的地理概念、地理基本原理,對地理事物進行分析,做出判斷.(3)嘗試從學習和生活中發現地理問題,提出探究思路,搜集相關信息,運用有關知識和方法,提出看法或解決問題的設想.(4)運用適當的方法和手段,表達自己學習的體會、看法和成果,並與別人交流.
❿ 讓生活走進地理課堂教學的幾點思考
關於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
地理源於生活又服務於生活,只有讓生活走進地理教學,讓地理的精彩在走向生活中展現,才能喚起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才能符合「貼近學生的生活,對學生的生活有用,對學生的終生發展有用」的新理念。如何把地理教學生活化,成為當前地理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之一。筆者從地理教學生活化的實施策略方面提出幾點看法,與大家共同探討。
一、搜集生活素材,激發學習興趣。
地理教學要回歸生活,注重基礎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在生活中的各種能力。因此,教師要在對教材解讀的基礎上再進行大膽創新,用學生熟悉的、感興趣的生活素材來使教學內容生活化。多用學生熟悉的地理現象來引導學生,以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探究欲,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如:在當今商品房的開發熱潮中,開發商、購房者各要考慮哪些地理要素?通過把生活實例適當的引入教學中,激發了學生的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
二、運用生活經驗,培養合作探究。
新課程要求教師引領學生帶著問題走向生活、關注生活,並基於學生的生活經驗來開展有意義的學習,構建開放式小組合作探究的地理新課堂。學生運用地理原理或地理科學的思維方式來分析、解決生活中的地理問題,成為探究活動的重要環節。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了學生自主探究與小組合作相結合的學習方法,同時激發了他們學習地理的積極性,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樹立學生的自信心,形成良好的學習、探究、創新能力。
三、利用現代媒體,使生活地理化。
現在,電視、互聯網等現代媒體,為學生學習地理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很多學生正是通過這些媒體從接觸地理到關注地理,進而熱愛地理。教師可以藉助現代媒體收集社會生活中涉及到的地理知識,然後針對一些熱點問題,從地理的角度提出問題,引發討論,如海嘯、地震等。由於資料新,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和關注,有利於師生情感交流,有利於培養學生關心社會、關心生存環境的責任感,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
四、運用地理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學以致用」應該成為學生學習的目的,運用所學地理知識去分析、解決實際問題是地理學科的一大任務。因此,地理教學應讓學生走出課堂,在實踐活動中學以致用,並改變自己、影響他人的行為方式和道德觀念。如在生活中,為避免「白色污染」應自備籃子或布袋購物;生活垃圾應分類進行回收利用;為避免水資源的浪費應採取各種節水措施;使用利於環保的再生紙。在生產活動中,不能以損害環境的方式去謀利,應當採用清潔生產技術等。
總之,以生活的理念進行地理教學,不僅可以優化教學過程,更著眼於學生的發展,給學生以生活的意義,使以實踐能力為核心的素質教育真正落到實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