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教育教學大規范

教育教學大規范

發布時間:2021-03-06 07:15:27

教育教學常規

直接搜索教育教學常規就會有參考文章

教師教學常規是落實學校教育教學任務的中心環節,是提高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是規范教師教學行為的主要依據。為了進一步規范和加強我校教學常規管理,把我校教師教學常規要求管理落實到位,結合我校實際情況,特製定本教學常規要求。
一、教學計劃
各學科任課教師在掌握教學大綱和教材的基礎上,於開學前制定出一學期的學科教學計劃。
1、任課教師必須根據學校教學任務及素質教育要求,結合本學科的專業特點和學生實際,來制定學科教學計劃。教學計劃中應從知識目標、技能目標和德育目標方面提出本學期的教學目標,並根據教學目標確定教學內容與教學進度。學科教學計劃制訂要達到如下要求:
(1)內容全面。計劃應包括如下內容:①教材分析;②學情分析;③學期教學目標;④具體要措施與步驟;⑤授課進度;⑥課外輔導安排;⑦訓練計劃。
(2)計劃要全面規劃本學期的教學,計劃要詳細具體,切實可行。
2、任課教師在開學兩周內將學科教學計劃上交教務處。
二、教師備課
備課是上好課的前提,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在教學工作一系列活動中,備課居於首要的地位。
(一)個人備課
1、依據大綱,通覽教材,鑽研教材,明確本節課內容在知識體系中的地位,確立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德育目標),准確把握知識點、能力點和德育的滲透點,結合教材確定重點,難點,結合學生的實際和教學內容把握教學的關鍵。
2、依據本節課的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確定教學思路,教學過程和教學環節,搞好本節課的設計。
3、要通過備課程標准、備教材、備學生、備方法、備過程、備資源,做到心中有目標,眼中有學生,手中有方法。
(1)備目標。通過研讀課程標准,結合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學生當前的學習水平,確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學習目標,目標要具體、合理。
(2)備教材。深入鑽研教材,把握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知識體系和邏輯結構。明確教材的重點、難點,通過有效途徑,使重點得到強化,使難點能夠突破。文科教學要注意聯系社會、生活實際,理科教學要注意恰當的補充和拓展。
(3)備學生。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以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水平、思維特點及學習能力等方面存在的共同特點以及個性差異,精心設計教學過程。
(4)備方法。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精心選擇教學方法和教學模式,教法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要和學生的學法結合起來,要體現學生的主體性。
(5)備過程。精心設計教學程序,注意課堂操作的方式和步驟,對情景、演示實驗、教具使用、提問內容、板書設計要周密思考,對例題、基本訓練題(反饋練習)要詳細列出;要多採用多媒體和實驗教學等手段;要思考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途徑和方法,所設計的所有教學活動要注意層次、坡度、密度和難度,具有啟發性和思維價值。教案應重在規范,重在創新。
(6)備作業。每堂課都要有明確的作業。作業要精心設計,緊扣當堂教學內容;作業布置要難易適當,多少適當。
(二)集體備課
1、鼓勵創新集體備課方式,探索有助於教師專業成長的高效的集體備課活動形式。同年級同科目的老師,提前共同研討下個單元或章節或課時的教學,在教學要求、教學內容、教學課時、教學設計、教學過程、教學方法、教學檢測等方面進行深入研討,在此基礎上然後進行備課,備課可以由教師各自進行,也可以由一人執筆主備,但其他人必須進一步認真鑽研教材,把握內容,結合學情以及班級學生特點進行復備,不得照搬照用。
2、編寫教學設計
教學設計是備課的成果,是課堂教學設計的文字體現。在集體和個人的備課的基礎上,每人都要認真地寫好教學設計。要一節課一篇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數必須和上課的進度數相一致,復習課、實驗課、作文課、也要編寫教案。鼓勵對教學設計的書寫形式進行研究,探索省時、高效、實用的教案書寫形式
教學設計的內容一般應具備課題、教學目標(三維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准備、課時安排、教學設計、板書設計及練習設計等項目。課後要補寫教學後記(教學反思),內容為課堂教學得失、學生作業中反映出來的問題等。每一課(章、節)的教案以課時為單位編寫,一律要求手寫,不允許列印。課前要熟悉教案,並做教前修改。
三、 教師上課
上課是整個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主戰場,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其基本任務是: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思想教育。教師應在教書育人的教育思想指導下,擺正教和學關系,認真上好每一堂課。
1、課堂教學的基本原則:
(1)教為主導、學位主體、練為主線相結合的原則。
(2)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相結合的原則。
(3)面向全體與分類指導相結合的原則。
(4)內容的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的原則。
(5)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2、課堂的基本要求:
(1)教師要精神飽滿,儀表端莊,舉止文明,教態自然,表情親切。衣衫不整或奇裝異服者不得進教室。
(2)課前預鈴響後做好上課前的准備,到教室門口候課;上課鈴響後,立即進入教室,師生互相問候,上課不準遲到、提前下課、拖堂,上課期間不準隨意離開課堂,不準接打電話。
(3)教師要練好基本功,推廣普通話,做到聲音宏亮,語速適中,語言表達簡練、清楚、生動、形象、規范,富有邏輯性和啟發性。板書工整有序,簡單明了。
(4)教師嚴格要求自己,要站立講課(如身體不適時,要向學生說明,方可坐講),不得帶個人情緒給學生造成不良影響。注意師生情感交流,要熱愛、尊重、信任、理解每一位學生,重視信息反饋,循循善誘,提倡教學民主、師生平等,允許學生對教師講授提出不同意見或建議,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5)教學中,傳授知識,培養能力以及思想教育都明確具體,落實到位,講授知識必須正確,不能模稜兩可,含糊不清,要用普通話上課,不允許有侮辱、歧視學生的語言,不講與上課無關的話。
(6)在教授知識中,要特別注重講思路、講方法、講規律要採用啟發式教學,廢止注入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求知慾望,鼓勵學生質疑。使學生學到分析問題的方法,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向全體學生,搞好分層教學,幫助學生獲得成功,讓學生不斷得到成功的評價或暗示,體驗成功的喜悅,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後要做好教學反思,總結一下本節課學生都學到了哪些內容,教學任務是否完成。
(7)精心設計教學過程中的每一個環節,如課堂結構設計、教學語言的運用,課件的製作,電教手段的運用等等。精講巧練,講練結合,注意啟發式原則。堅決克服教師大包大攬,一言堂的教學方式。課堂提問要精心設計。發問後要給學生思考時間,避免提問答案為「是」與「不是」,「對」與「不對」之類,盡量少用集體回答方式。
(8)搞好課堂的組織教學,隨時注意學生動態,切忌只管教不管導,放任自由。對學生要進行嚴格要求,保證課堂良好的紀律,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對個別不積極思索,甚至違紀者,注意教育機智,適當提醒、糾正、課後應及時找其談心,加強教育,防止用簡單粗暴甚至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教育方法。
四、作業布置、批改和講評
布置、批改和講評作業是課堂教學的繼續,是理解、掌握、鞏固知識,提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環節。
1、課內外作業的設計要遵循「精、活」的原則,既要加強「雙基」的訓練,又要注重能力的培養。
2、作業布置要適量,堅決反對「機械重復」、「題海戰術」。
3、作業要求要嚴格,同級同科對作業既要有統一的要求,又要有分層要求。要嚴格要求學生按質按量按時完成作業。要特別注意培訓和訓練學生養成細心審題、書寫工整,格式規范的良好習慣。
4、作業批改要認真、及時。批閱符號規范,有批閱日期,有訂正要求。要重批輕改,指導學生自己訂正或修改。
5、要重視作業的講評。要對學生的作業了解全面,掌握典型,及時評講,查缺補漏。對於學困生生,要熱情幫助,耐心指導。
6、作業批改後,應評定等級,如優、良或好、中、差等,要註明批改日期,針對不同情況給學生作業寫上激勵性的評語,不能挖苦、指責、諷刺學生。
7、作業批改要及時,不準積壓成堆,要求全批全改,批改要有記錄,對於有共性、典型的問題要集中為學生講解,記在作業批閱記錄冊上。
8、對學生的作業要嚴格要求,發現拖欠、缺交、馬虎或抄襲等現象,要及時批評教育,並要求其補做或重做。
9、作業次數:語、數、外一周不少於3次,理、化不少於2次,思、史、地、生不少於1次,作文每學期不得少於8次.作業時間控制在每次1個小時以內。
五、輔導
輔導是課堂教學的完善和補充,提倡主動地為學生輔導,為學生答疑解惑。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則,抓好培尖補差工作,對優秀的學生,加強輔導,使其知識面加深與拓寬,使他們的優勢得到發揮。對學習習慣差,基礎差的學困生要熱情地幫助他們,做到「他不問我,我問他」,向學生提出一些問題,並認真回答,利用這種形式,一是檢查了解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二是給以輔導和幫助,使這部分學生的成績盡快地提高上來。要創造條件,開展學科課外活動,用以增長知識,開拓視野,陶冶情操,促進個性特長的發展。必須使學生知道預習的目的,養成預習的良好習慣。如指定預習內容,提出預習要求,給出預習提綱(或預習題),教會預習方法。要培養學生利用工具書、參考書進行自學的能力。
六、考試(測驗)
考試(測驗)是教學控制系統中的重要環節,是對教師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學生知識能力發展狀況的綜合評價,也是改進教法、學法的重要依據。每學期學校組織期中、期末考試 。每個單元(章節)要進行階段性檢測,由各任課老師組織實施。各種考試(測驗)要加強針對性,試卷必須根據當前教學的實際、學生的學習情況命題,鼓勵教師自己命題。教師要認真做好試卷批改工作,所有試卷批改、統計要在考試結束後二至三天內完成,並及時做好質量分析工作和試卷講評工作,並做好記錄。
七、教學研究
教學研究是教學過程的重要內容,是推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化的發展的重要途徑。
教學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公開課。工作未滿三年的教師每學期不少於兩節匯報課;所有教師每學期至少一節公開課。公開課後學校或各教研組必須組織評課、議課,並將相關材料交教務處。
2、聽課。每學期所有任課教師聽課不少於20節,校委會成員不少於30節。要做好聽課記錄,並及時與授課老師交換意見。
3、教學反思。全體教師要立足課堂教學實際,從成功與不足之處、教學機智、學生創新、「再教設計」等方面展開教學反思。
4、教研論文。每位教師每學年都必須撰寫至少一篇高質量論文。
5、專題研究。各教研組每學期活動不少於10次。要有研究專題,研究專題要以教學為中心,要切合教學實際,有利於教學質量的提高,力戒空而虛的研究,並形成質量較高的研究總結。
八、工作總結
每學期結束後,各位教師要認真做好一學期的教學工作總結,並開成書面材料上報教務處。
希望各學科教師能夠嚴格執行以上教學常規要求,努力提高教學質量。

㈡ 教師在從事教育教學活動中所應遵循的行為規范指的是

科目1:綜合素質

第三章 教師職業道德規范(22分,單選4、材料分析1)

第2節 教師職業行為-教師職業行為規范

教師職業行為部分,按照往年來看,會出2-3道選擇題,只需了解就可以,建議收藏內容,到考前再過一遍!

知識點總結

教師行為規范是教師在其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應遵守的基本准則或要求,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實際表現。教師的行為舉止是學生的榜樣,其人格因素對學生的身心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教師思想行為規范☆

教師要做到熱愛祖國和人民,擁護社會主義,認真執行黨和國家的教育路線、方針和政策,遵紀守法,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因此,教師要在思想政治領域與國家保持高度一致,積極參加政治理論學習,不斷提高政治修養,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做違背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事情。教師還要加強職業道德修養,依法行教,不從事有償家教,不利用職權謀取私利,要時刻樹立教師的良好形象。

二、教師教學行為規范☆

教師要端正教學態度,嚴肅對待教學工作,熟悉教材,認真備課,組織好課堂教學。進行課堂教學時,教師要注意活躍課堂氣氛;表達清楚、板書規范;按時上下課,不遲到、不缺課、不拖堂,不隨意佔用學生音、體、美課或者班會、自習課的時間,不給學生增加課業負擔。教師在課下要認真批改作業,耐心輔導學生,用心編制練習題。

三、教師人際行為規范☆

人際交往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一種社會現象,由於學校是培養人的場所,充滿著教育性的活動,因此,對於教師而言,在人際交往方面存在著明顯的特殊性。按照交往主體的不同,我們將教師人際交往劃分為教師與學生的交往,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交往,教師與領導之間的交往,以及教師與學生家長之間的交往四種類型。無論面對什麼樣的對象,教師都要注意作為教師應有的行為,學會與各種人員相處時的態度和技巧。

四、教師儀錶行為規范☆☆

教師工作的示範性特點要求教師對於儀表要格外重視。服裝方面應注意整潔大方,穿戴符合教師職業的特點,不穿奇裝異服,不要過分時髦,不要不修邊幅。教師還要注重禮節,舉止文明,彬彬有禮;待人接物時要熱情、大方,使用文明語言;講究衛生,愛護環境,遵守公共場所秩序。每個教師都要充分認識到教師儀錶行為的重要性,學會通過良好的行為儀表來增加自己的人格魅力,樹立作為教師應有的形象。

五、教師語言行為規范☆☆

教師的語言有著非常嚴格的要求,要規范、正確和准確。教師要使用普通話教學,課堂用語、語法要規范,語義要明確、表達要清楚。教師使用規范、正確的語言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果,也可以增加教師的個人魅力。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意與時俱進、豐富語言,學會用學生熟悉、喜歡的語言表達教學內容。

㈢ 教育教學法規

教育政策法規
一、教育法制的有關概念
(一)教育法制——概括來講,教育法制是指教育法律制度、教育法律制度的運行,以及與之相聯系的教育法律意識、教育法學教育和研究等。 (二)依法治教——指在民主的基礎上,使教育工作逐步走上法制化、規范化。應明確以下幾點: 1、依法治教的主體:包括各級行政機關、權力機關、審判機關和檢察機關,各級各類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及公民。
2、依法治教的范圍:包括國家機關管理教育、舉辦學校、學校辦學、教師教學、學生學習等教育十分明顯的教育活動,以及教育經費撥款、舉辦校辦產業、捐資助學等有關教育的活動。 3、依法治教的依據:包括專門的教育法律、法規和規章,以及其他與教育有關的法律、法規和規章。
理解「依法治教」這一概念必須與「以法治教」、「以罰治教」相區分。 注意區別「教育法制」與「教育法治」。前者是指與教育法律制度有關的概念,後者則與「依法治教」基本相同。
(三)教育法——是體現統治階級在教育方面的意志,由國家制定或認可,並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實施的教育活動的行為規則的總稱。
教育法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法與某些教材上使用的「教育法規」內涵、外延基本一致;狹義的教育法專指有關教育的法律。我們一般是從廣義上使用教育法的概念。
(四)教育法律規范(簡稱教育法規)——指通過一定的法律條文表現出來的、具有自由內在邏輯結構的一般行為規則。 二、依法治教的基本原則
(一)堅持社會主義方向(二)受教育機會平等(三)教育活動符合國家和社會公共利益(四)權利和義務相一致(五)教育法制統一 三、教育法律的功能和作用
(一)教育法律的功能體現為統治功能和社會功能。
(二)教育法的作用是調整有關教育的活動中形成的各種社會關系。 「有關教育的活動」,專指有目的、有意識、有組織培養人的教育活動以及與此緊密相關的其它活動。
「社會關系」專指前述教育活動中產生的教育內部及教育外部關系。 第二節 教育法律規范
一、教育法律規范的含義和特徵
教育法律規范是由教育法律所確定的人們的行為規范。其特徵與一般法律規范的特徵基本相同,即具有規范性和概括性。 二、教育法律規范的結構
(一)法定條件——法律規范適用的條件和情況。 (二)行為准則——法律規范中指明的行為規則的基本要求。 (三)法律後果——當某種條件或情況出現時。法律關系的參加者做出或沒有作出「行為准則」要求的某種行為(作為或不作為)時,應承擔的法律後果、法律責任。 三、教育法律規范的表現形式 (一)憲法中關於教育的條款 (二)教育法律 1、教育基本法律 又稱「教育的憲法」或教育法規體系的「母法」。 2、教育單行法律
教育行政法規
1、條例——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做比較全面、系統規定。 2、規定——對某一方面的行政工作做部分規定。 3、辦法——對某一行政工作作比較具體規定。 (四)地方性教育法規
1、執行法、補充性的地方性教育法規 2、自主性的地方性教育法規 (五)教育規章 按照制定發布機關教育規章可分為兩類: 1、部門教育規章 2、政府教育規章
教育法規體系 層 級 形 式
制 定 機 關 第一層次 憲法中關於教育的條款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第二層次 教育基本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教育單行法律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及其常委會 第三層次 教育行政法規 國務院
第四層次
地方性教育法規 省、自治區、直轄市人大或其常委會 第五層次
教育規章
部門教育規章 國家教育委員會及國務院部委 政府教育規章
省、直轄市、自治區人民政府
《教育法》的基本內容
《教育法》分十章八十四條,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我國教育的性質、方針、基本原則 2、教育管理體制 3、教育基本制度 4、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地位、權利和義務 5、教育經費的籌措體制 6、違反《教育法》的法律責任 《教師法》的主要內容 《教師法》是我國一項重要的教育人事法律,是我國第一部專門針對從事某一職業的人制定的單行法。主要包括以下內容:
1、教師的權利和義務 2、教師的任用制度 3、教師的培養、培訓和考核 4、教師的待遇 5、違反《教師法》的法律責任
另外,《教師法》還對教師的申訴制度作了較為完整的規定。 第三節 教育法律關系
一、教育法律關系的含義及其特徵
教育法律關系是指由教育法律規范所確認和調整的、表現為教育法律關系主體之間權利和義務聯系的社會關系。 二、教育法律關系的主體
可以成為教育法律關系主體的自然人和法人有:教育行政機關,其他國家機關,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教育者、學生及其他受教育者、企事業單位、社會組織和其他公民等。 三、教育法律關系的客體
教育法律關系客體是指教育法律關系的權利義務所指向的對象,即教育法律關系客觀
一)物
1、不動產 包括場地、房屋和其它建築設施以及場館等。 2、動產 包括資金、教學儀器設備等。
(二)行為
1、行政機關的行政行為 2、學校和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行為 3、教育者與受教育者之間的教育教學行為
第二講 教師與法 第一節 教師的法律地位 一、「教師」的法律含義
法律意義上的「教師」是指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承擔教書育人、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質的使命。 可從三個方面加以理解: (一)教師是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專業人員。(二)教師必須從教於學校或其它教育機構。 (三)教師具有特定的權利和義務。 二、教師的權利
教師的權利指教師在教育活動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賦予的權利。是國家對教師在教育活動中可以為或不為一定的行為的許可與保障。
(一)教育教學權(二)科學研究權 (三)管理學生權 (與工作有關的權利) (四)獲取報酬待遇權(五)民主管理權 (六)進修培訓權 (與自身利益有關的權利) 三、教師的義務
教師的義務是指教師依照《教育法》、《教師法》及其它有關法律、法規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而必須履行的責任,表現為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必須作出一定行為或不得作為一定行為的約束。 (一)道德義務 (二)教學義務(三)教育義務(四)關心學生的義務 (五)批評的義務(六)提高的義務
第二節 有關教師的法律制度
有關教師的法律制度是指一個國家以法律的形式規定並且推行的教師制度的總稱。通常包括教師資格(許可)制度、職務(職稱)制度、任用制度、培訓進修制度及獎懲制度。 一、教師資格制度
教師資格制度是國家對教師實行的一種特定的職業許可制度,一般包括: (一)教師資格分類 (二)教師資格條件
1、必須是中國公民 2、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3、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 4、具有教育教學能力 5、具備規定的學歷或者國家資格考試合格 (三)教師資格考試 (四)教師資格的認定 二、教師職務制度
教師職務制度就是國家對教師崗位設置及各級崗位任職條件和取得的該崗位職務的程序等方面的有關規定的總稱。
(一)職務系列規定 我國設高等學校教師、中等專業學校教師、中學 教師、小學教師和技工學校教師職務五個系列。 (二)任職條件規定
1、具備各級各類相應教師的資格; 2、遵守憲法和法律,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為人師表,教書育人;3、具備相應的教育教學水平、學術水平,具有教育科學理論的基礎知識,能全面地、熟練地履行現職務職責; 4、具備學歷、學位要求; 5、身體健康,能正常工作
。 (三)評審規定 各級教師職務評審的程序、許可權以及評審組織的組成辦法等,教師職務條例都有明確規定。 第三節 學校與教師的法律關系 一、任命制下學校與教師的法律關系 學校靠行政關系來管理和使用教師,所以,教師有義務在工作中服從學校的命令。 二、聘任制下學校與教師的法律關系 學校和教師的關系是以共同的意願為前提,以平等互利為原則,雙方的權利義務是對等的,沒有行政隸屬關系。 第四節 教師與學生的法律關系 一、學生的權利 (一)接受教育權(二)獲取教育扶助權(三)獲得相應學業證書權(四)申訴權 二、學生的義務 (一)遵守法律法規(二)遵守學生行為規范,尊敬師長,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為(三)努力學習,完成規定的學習任務(四)遵守其所在學校或者其他教育機構的管理制度和規定。 三、教師與學生的法律關系 (一)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管理關系(二)教師與學生的平等關系 第三講 教育法律責任 第一節 教育法律責任概述 一、教育法律責任的含義 法律責任有廣義、狹義之分。一般說到法律責任時,是在狹義上使用這個概念的。指法律關系主體實施了違法行為而必須承擔的否定性的法律後果,在法學上又稱其為「第二性義務」。 教育法的法律責任與其它社會責任相比,具有以下特點: 1、必須有法律規范的規定; 2、以國家強制力保證執行; 3、由違法的教育法律關系主體所承擔; 4、由國家專門機關或國家授權機關依法追究。 二、教育法律責任的種類 教育法根據違法主體的法律地位和違法行為的性質,規定了承擔法律責任的三種主要方式: (一)違反教育法的行政法律責任 1、行政處罰 2、行政處分(紀律處分) 行政處分共有八種:警告、記過、記大過、降級、降職、撤職、開除留用察看、開除。 (二)違反教育法的民事法律責任 (三)違反教育法的刑事法律責任 我國刑法規定的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兩種: 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和死刑5種; 附加刑包括罰金、剝奪政治權利、沒收財產3種。 三、教育法律責任的內容 (一)制裁 1、人身罰 2、能力罰 3、財產罰 4、申誡罰 (二)補救 1、財產補救2、精神補救3、違法行為否定 (三)強制
第二節 教育法律責任的主體 一、教育法律責任主體 (一)國家教育行政機關和其他國家機關;(二)教育行政機關和其他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三)就學學生及義務教育階段的適齡兒童、少年的父母或其他監人;(四)其他負有遵守教育法義務的公民和法人。
二、教育法律責任主體的歸責要件
(一)有損害事實(二)損害的行為必須是違反教育法(三)行為人有過錯(四)違法行為與損害事實之間具有因果關系
三、教育法律責任主體的歸責形式
(一)教育行政機關和其它國家行政機關承擔法律責任主要是補救性的,如消除影響、賠償等。(二)教育行政機關和其他行政機關的工作人員既有制裁性法律責任,又有補救性法律責任。(三)實施教育教學活動的學校與校長、教師應承擔的法律責任也因其法律地位的不同而不同。(四)學生是特殊的教育法律責任主體,對他們違反教育法律法規的行為,既不能採取一般的行政處分形式,也不宜採取行政罰款形式,一般採用紀律處分。(五)家長或其他監護人雖然其本身並不負有接受義務教育的義務,但因其監護對象的特殊性也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六)其他負有遵守教育法義務的公民和法人依侵犯教育法的內容和性質將承擔刑事法律責任、民事法律責任

㈣ 教學規范要求教師在授課期間要遵守五不準原則什麼

教學規范要求教師在授課期間要遵守五不準原則為:

一、不準利用學校資源從事有償家教。

二、不準在省、市校歷規定的學期內從事有償家教。

三、不準對本校學生進行有償家教。

四、不準宣傳動員或暗示學生參加校外教育培訓機構的補習或為其提供生源。

五、不準在校外辦學機構或培訓機構有償兼課。

(4)教育教學大規范擴展閱讀:

預防五不準原則的措施:

一、加強監管

根據教師管理許可權,市、區教育局負責對所屬學校、教科研培機構教師從事有償家教行為進行監管和查處,其中市、區教育局的紀檢監察部門負責監督檢查,組織人事部門負責執行查處。

二、納入考核范疇

教育行政部門將把學校管理在職教師從事有償家教情況列入學校年度考核的內容。經查實,有教師違反「五不準」規定的,學校及校長不得參加本學年的各級別、各類型的評優、評先、嘉獎活動,教育主管部門將相關情況及處理結果進行公開通報。

三、加強師德師風建設

嚴格執行本規定,學校是責任主體,校長是第一責任人。各中小學校要加強教師管理、採取多種形式組織教師學習《教師法》、《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等相關法規和本規定精神,引導教師自覺抵制有償家教行為。

四、認真開展自查自糾工作

對租借校舍及教學資源給教師或校外辦學機構進行有償家教、補習的要立即清理,限期撤出。對從事有償家教的教師要立即停止其有償家教行為,拒不停止的,要報告教育行政部門,按違規處理。

㈤ 什麼是小學教務學科教學規范

為了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保證學校正常的教學秩序,深化各科教學改革,逐步實現教學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減輕學生課業負擔,使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特製定以下「教學常規」要求:

一、備課

教師備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前提。

1、各科教師應認真學習課程標准,將課程總目標落實到每一節課。

2、根據各科教學特點,認真備課,設計教學流程。教齡未滿五年的教師要

寫詳細的教案。40歲以上的教師可以寫簡案。提倡有自己的備課特色。

3、每位教師要加強教學反思。教學反思應貫穿於教學全過程中。30歲以下教師要有教學反思記載(每學期不少於10篇)。教學反思包括課後心得、教學優缺點、如何改進教學等項內容。

4、教師要逐步做到:自己設計電教課件和網上查找備課教學資料,要求積極主動地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改進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二、上課

教師上好課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

1、教師應在上課鈴響後准時進課堂,不得遲到。需准備教具、學具、教學材料、實驗用具的課,必須在學生上課前准備完畢,以保證課堂教學的有效時間。

3、教師進課堂必須關上手機,上課時間不得接、打電話,不得接待家長、

客人,不得做與上課無關的事情,不得隨意離開教室。若有急事一定要離開教師,必須請好代課教師,並做好安全事項的交待,方可離開。

4、教師不得私自隨意換課,以免影響正常教學秩序。特殊情況或緊急活動

需調換課者,應經教導處同意並簽字後方可執行。

5、教師應為人師表、以身示範,儀表莊重大方,教態親切自然,板書規范醒目。無特殊情況,未經分管主任允許,不得坐著上課。體育教師必須穿好運動服和運動鞋,並提前通知學生作好體育課的相關准備。

6、課堂上教師應注重組織教學,隨時注意觀察學生紀律情況,講究組織方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對課堂上不遵守紀律的學生,應在尊重學生人格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嚴禁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

7、任何教師不得佔用學生當堂上課時間,讓學生做與當堂課無關的教育教學活動。如補作業,補課,培訓,做清潔,接受批評教育等。更不得隨意指使學生通知事情或發送材料等。

8、教師在上課期間不得讓學生離開課堂,更不得讓學生離開校園。若在課堂上學生因特殊情況要離開教室或校園,當事教師一定要與班主任聯系好,做好安排,方可放行。否則當事者為安全責任第一負責人。

9、每位教師上課前應清點班級人數,對當堂課缺勤學生要落實原因,以保證每位學生享有每科教學的學習權利,並保證學生的安全。

10、在課堂上,教師應做好各種安全防範工作,以保證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安全。教師應敏銳地發現學生在當堂課中的不安全隱患,及時處理各種偶發事件。

11、下課鈴響後,教師方可宣布下課,不得提前下課,也不準拖堂而佔用學生的休息時間或影響下一節課的正常教學。

三、作業布置和批改

教師布置和批改好作業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必要手段。

1、教師要圍繞教學重點和難點精心選擇和設計作業內容,要求既有基礎知識,又有基本技能的訓練。避免機械重復性的作業,不能搞懲罰性的作業。提倡有供不同程度學生選做的作業。慎重對待需要家長協作的家庭作業。

2、提倡巧妙設計動手練習,加強學生課外閱讀量,加強訓練學生自己查找資料、自主探究學習的能力。

3、嚴格控制學生的課外作業量,大部分作業應在課內完成。一年級原則

上不留書面作業,二、三年級書面作業應控制在30分鍾之內,四、五年級書面作業應控制在40分鍾之內,六年級書面作業應控制在60分鍾之內。

4、對學生的書面作業,教師要作嚴格要求。除要求學生按時獨立完成外,

還應要求學生書寫規范、格式正確。做完後教師要認真檢查,批改後要及時訂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作業習慣。

5、教師對學生的作業特別是課堂上要求必練的書面作業,批改要做到:及時、認真、准確、規范。批改時要使用學校規定的統一符號,做到有「批」有「改」,有錯誤的地方要明確指出,並要求學生及時訂正,作業改完後要寫上等級(如「優」「良」「中」「差」四等)。作業本上不允許有無批改、無等級等現象。語文、數學、英語等科目在一般情況下,可按百分制打分。

四、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是教師因材施教、培養優秀學生和幫助後進學生的重要措施。

1、教師對優秀學生的課外輔導要做到有目標、有計劃,對後進學生的課外輔導要有針對性。課外輔導既不能搞得面太大,更不能讓學生負擔過重。對需輔導的學生要取得家長的配合。

2、除語文、數學學科外,其他學科輔導學生的工作主要是培養、訓練學生的特長。各學科教師都要組織好課外小組的活動,要著眼於學生素質的全面發展和學生特長的明顯拓展,要有成果意識。在輔導活動的安排上一定要做到人員落實、地點落實、時間落實、內容落實,堅決杜絕輔導活動的隨意性。

3、任何人不得違反規定私自為學生訂購輔導材料,不得變相集體推薦教輔資料。

4、放學後,班主任和上午、下午最後一節課任課的老師應立即組織學生站隊離校。不準留學生在校逗留。如情況特殊需留學生輔導,一定要做到如下兩點:

①與家長取得聯系,並徵得家長的同意和配合;

②始終有老師陪伴,輔導完後,須保證學生安全回家。

嚴禁放學後或放假期間只留學生而無教師在現場的現象發生。留學生者是其安全責任的直接承擔人。

五、學生考查(評價)

1、教師應根據各學科課程要求和考查方案,做好對學生的平時考查和期末測查評價工作,對學生的成績評定要做到客觀、公正、嚴格,要符合課改精神和素質教育的要求。

2、語數學科要安排好單元測驗和期末復習測查工作(每兩個單元至少測查一次)。教師要及時講評考查情況,並不斷調整改進教學工作。

3、各科教師應在教學計劃中明確提出本學期的質量目標。應克服對學生評價的隨意性,切實保證教學評價質量。

4、各科教師應及時將期末評價等級登記在記分冊上,並及時交班主任。班主任應及時將相關成績資料交教導處備案。

5、考查結果應及時與家長交流,讓家長能全面掌握學生學習狀況,以便其配合學校的教育工作。

六、質量分析

1、教師對學生的平時考查情況要進行及時分析,了解學生思想、心理和學習情況,並及時按課改精神改進教學。提倡寫學生平時學習情況分析報告。

2、教師應對期末試卷進行認真分析,並填好質量分析表交教導處,還應寫出高質量的教學總結或教學論文。

3、學生考查(評價)的成績不排名次,評講試卷和宣布成績應注意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對成績欠佳者教師更應多施予愛心,給學生以希望,並給予更多的幫助。

七、教研活動

1、教研組長應在開學初寫好教研計劃,並在小組內討論,交教導處備案。

2、教研組長應根據學校要求,對教研計劃和教學進度事先作好准備,確立教研活動的主題和重點,安排好中心發言人。確保每次教研活動有成效。

3、教師應積極准時參加學校及區教育局組織的教研活動。

5、教齡滿5年以上的教師每學年至少上一節教學研究課。教齡不滿5年的教師每學年至少上二節教學研究課。

6、教研組長要認真填寫教研活動記錄,期中、期末接受學校領導和教導處

檢查。

八、聽課評課

1、教師在聽課評課活動中應虛心學習,中肯評價,相互切磋,共增才識。

2、行政領導和各科教師都應保證一定的聽課量。行政領導每學期聽課不少於20節,新參加工作的老師(一年內)每學期聽課不得少於25節,其他教師校內每學期聽課不得少於10節。提倡跨學科互相聽課。

以上「教學常規要求」,皆作為教師工作業績評價的重要標准(與之配套的獎懲條例另行制訂、公布),望各位教師嚴格遵照執行。

*********第一小學

****年**月

㈥ 什麼是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必須遵循的基本規范

以下不知是否是你需要的:
一、要有端正的教學態度,嚴肅認真地對待教學工作中的每一項內容,全心全意地做好教學工作。
二、要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避免對學生進行灌輸教學。既教知識,又教學法,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既要嚴格要求學生又要尊重學生,肯定學生的優點,尊重學生的特點,避免學生對教師產生疏遠傾向。
四、鑽研業務,認真備課,熟悉教案。不斷學習新的業務知識,充實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水平。
五、組織好課堂教學,創造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訓練學生思想,向40分鍾要質量。
六、精心指導學生學習,認真批改作業,及時糾正錯誤。把好教學過程的每一環節。
七、定期做好教學質量檢查工作,及時查缺補漏,把好教學質量關。
八、按時上下課,組織好課堂教學,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不拖堂。
九、儀表端正,語言要清晰流暢,板書要整潔規范,內容要簡練精確,不嘩眾取寵。
十、熱情耐心地對待學生的提問,鼓勵學生勤思善問,做好課後的輔導工作。
十一、對待學生的態度要一視同仁,不準諷刺挖苦學生,更不能因對個別學生不滿而在眾學生面前泄私憤。
十二、教學的計劃安排應符合學校的要求,不能隨意增、刪內容,加堂或缺課,占學生的自
習課或復習考試時間,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
教師思想政治行為規范
一、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具有為教育事業獻身的自我犧牲的精神。
二、認真執行黨的教育路線、方針和政策。
三、遵紀守法,模範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
四、做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者和傳播者。
五、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六、積極做好自身的思想政治學習工作。
七、公而忘私,避免不道德的行為表現。
八、堅決而有耐心地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端正政治態度。
九、積極向黨組織靠攏,按時參加各項思想政治學習。
十、勇於向不良的思想觀念和習氣做斗爭。
十一、不搞個人崇拜和宗教迷信活動,不崇洋媚外,不做有損國格、人格的事。
十二、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在教學中能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熱情。
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人際行為規范
一、熱愛學生,但不偏愛學生。愛護、關心表現不好的學生,是教師的天職。
二、尊重學生,但不遷就學生,培養維護學生的自尊心,對學生的不良表現不能姑息遷就。
三、嚴格要求,但不失溫情。嚴師出高徒,嚴格要求每位學生,同時,也要有溫情的流露,讓學生理解和體會老師的愛心。
四、融洽關系,但不討好學生。發揮情感教育作用,使學生感到教師是可靠可敬又容易接近的人,避免為獲得學生對自己的好感而討好學生。
五、關懷學生,但不利用學生。教師不能利用學生做私事,或讓學生家長幫忙辦事。
教師之間的人際行為規范
一、互相尊重,切忌嫉妒。教師是學生的學習榜樣,人類靈魂的塑造者,為教育事業的共同利益,心胸要開闊,工作要協作。
二、互相學習,取長補短。謙虛好學是每位教師應有的態度,也是教育學生的最好的身教。
三、平等相待,不亢不卑。教師不論自身所處地位如何,都應以平等相待的態度對待別的教師,表現出不亢不卑的處事待人姿態。
四、樂於助人,關懷同事。教師之間互相關心,相互幫助不僅體現出教師的高尚品行,還有助於增進教師之間的團結和友誼。
教師與行政領導之間的人際行為規范
一、尊重領導,服從安排。學校的教育工作是一項集體勞動,每位教師都有應尊重領導的意見,服從安排。
二、顧全大局,遵守紀律。紀律是維持學校正常運轉的保證。教師在個人有特殊情況的時候,也應顧全大局,將學校的要求放在首位。
三、互相理解,相互支持。教師對領導的某些工作產生不滿是難免的,領導對教師的一些表現反應過於強烈也是常見的。原因是兩者考慮問題的角度不同,一方要體現自已的教學特色,另一方要顧及學校的整體工作,互相理解和支持是化解矛盾和沖突的必要途徑。
四、公事公辦,團結一致。教師同領導之間由於工作性質不同而產生心理上的隔閡是避免不了的,教師不應輕視領導,領導也不應為難教師,雙方在處理問題時要公事公辦,避免化為私人矛盾,影響團結。
教師與學生家長的人際行為規范
一、幫助家長排憂解難。家長對自己的孩子總是抱有很大的希望,他們想讓教師能夠特別的關照自己的孩子。
二、加強聯系,互通有無。教育的成功同家庭環境有很大關系,了解學生在家庭的表現,加強同學生家長的聯系,能夠把握學生的校外表現,做到教育有的放矢。
三、理解家長,尊重家長。教師對表現差的學生家長要尊重,並理解他們的難處,共同協商教育學生的良策。
四、齊心協力,教育新人。教師只有取得學生家長的理解的支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教師衣著服飾規范
一、整潔朴實。教師的服飾要體現知識分子的形象,同教師的地位、尊嚴相協調。不準衣著破舊不整,給學生一種窮困破落的印象,也不要過分時髦,像時裝模特兒。
二、服飾要符合自己的年齡特點。青年教師的衣著要富有朝氣,符合學生的審美情趣;中年教師衣著要兼顧年富力強和穩健的特點;老年教師的衣著要莊重,但不要太老氣。教師的衣著不符合自己的年齡特點,往往會給學生以輕浮或別的不良感覺。
三、要與教學的內容、場景、方式相協調。教師在不同的教學活動中,應根據情況選擇適當服飾,如教學的服飾要與參加文娛活動、課外勞動等的服飾區別,教師的服飾要以學生的欣賞水平為前提。
四、衣著要符合自己的體形,色調適合自己的性格。衣著是教師形象的一個組成部分,它起著美化教師形象的作用。巧妙地種用衣著特點,有利於為自己樹好形象。
教師舉止處事規范
一、舉止穩重大方。教師是有知識、有修養的人,舉止輕浮、無禮、粗俗,不自尊、不自愛,都會損害教師形象。
二、舉止瀟灑自然。舉止不拘謹,不呆板,具有感染力。瀟灑不是嘩眾取寵,更不是假裝深沉。瀟灑的作風不是硬裝出來,而是個人內在修養的自然流露。
三、與人為善,態度親切。不論對待同事、領導、學生,教師都要持一種真誠、溫和的態度,表現出教師的寬宏胸懷。
四、在是非面前,要堅持真理。教師的與人為善並不等於充當好人。在是非面前不明確的教師,並不能真正獲得學生的依賴。
五、謙虛好學,有錯就改。教師應保持一種謙虛處事,不亢不卑的姿態,敢於肯定自己的優點,又能正視自己的缺點,給學生一種人格成熟美的印象。
六、不貪功名,潔身自好。教師不應同學生家長及學生結成一種利益關系,也不應為爭取虛名而組織學生弄虛作假,降低自己在學生心目中的形象。
教師言語行為規范:
一、語言要規范,教師要採用普通話教學。教師語言的規范首先要學會使用普通話的發音形式。
二、語詞要規范,盡量避免使用本地方言中的土語,以及一些較少使用的詞語。
三、語法要規范,盡量避免出現語詞搭配不當的語法錯誤。
四、語風要規范。教師各自都有自己的語言特點,個人特點要符合規范,講課時聲情並茂;表揚時熱情親切;批評時嚴肅而又不大吵大叫。
五、語言內容要規范。避免使用粗俗、不文明的語言。只有教師首先做語言文明的模範,才有資格去糾正學生中不文明和語言現象。
六、用詞要准確。教師在遣詞造句時應避免錯用或誤用。
七、語句要完整。在教學過程中,要盡量減少使用不完整的句子,使學生對教師所表達的意思理解不準確。
八、語義要明確。教師要避免使用意義含糊的詞語。
九、表達要簡潔干凈利落,少用一些多餘的字詞;減少表達和重復性,避免學生生厭或學舌。
十、言語要避免自相矛盾。教師對教學內容要有清晰的思路,在推理、論證時語言表達要嚴密,做到條理清楚,上下連貫,言之成理。
十一、言語要避免表達混亂。教師在講述每項內容時都需要使用許多詞語,哪些先講,哪些後講是有一定規律的。

㈦ 教師教學行為規范的重要性及內容對教學質量的影響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孩子的可塑性極強,他們總模仿於外界影響,何況是朝夕相處的老師。在對孩子進行教育教學活動中,教師本身就是教育內容的體現者和表現者。教育教學過程既是教師引導孩子學習的過程,同時也是學生觀察、發現、了解教師的過程,教師的思想品德、行為舉止、一言一行都會孩子留下及其深刻的印象,款師要常常給自己的行為做總結和評價,而評價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積極或消極的作用。因此,教師必須首先規范自己的行為,以良好的師德和人格魅力、深厚的專業知識來教育和啟迪孩子,在孩子心目中樹立教師良好的形象與威望,以塑造孩子們良好的行為規范促進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
規范教師行為的重要意義:
1.規范教師行為是我們幼兒園興旺發達的要求。
教育事業的興旺發達是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要使教育事業興旺發達,就需要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所以規范教師行為是培養合格教師、振興教育事業的客觀要求。我們的教師傳授知識,教育孩子,培養人才,對於發展我們沙渠鎮的教育事業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要規范好教師行為,就必須提高教師對社會主義教育事業偉大意義的認識,我們必須培養我們的職業理想、我們的職業信念、我們的職業意志和職業情感。從各個方面特別是思想政治方面來影響孩子,以身作則,才能使孩子耳濡目染,逐成為合格的社會主義新人。
2.規范教師行為是我們幼兒園發展的內容。
我們
生活在社會主義國家,規范教師行為就意味著人民教師必須按照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要求,從真、善、美三個方麵塑造自己的形象。也就是說,規范教師行為最主要的是反映在思想觀點、道德風貌、精神境界、勞動態度、工作作風等方面。
3.規范教師行為是我們幼兒園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教師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雖然表現在很多方面,但從根本上說,是要培養自我努力的創新精神和提高他們的學習與實踐能力,這也正是我們目前倡導的素質教育的核心所在。數育者必先受教育,要想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師必須不斷地努力學習,豐富自己的知識技能。教師行為規范適應了這要求,促使教師努力勤奮學習,刻苦鑽研業務;促使教師既向書本學習,又向實踐學習,也向身邊的教師學習,乃至向自己的孩子學習。規范教師行為使款師的業務素質提高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也就成為必然

4.規范教師行為是我們幼兒園培養教育家接班人的重要基礎。
人民教師,由於其職業和身份的特殊性,訣定其思想境界不能停留在一般群眾的水平上,而應樹立崇高的理想信念,這是為黨和國家培養接班人的需要。教師是學生的引路人,正人先要正己。規范教師行為對孩子的景響,雖然依據孩子的年齡不同而有所區別,但對於任何一個孩子品質的形成而言,這種影響都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㈧ 如何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是青少年成長的引路人。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是否規范,不但反映教師職業道德水平,而且直接影響著師生關系的建立,而師生關系是否融洽、直接影響著學生的生理、心理健康和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乃至影響學生的一生。因此規范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至關重要,我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做起:一,要忠誠黨的教育事業,依法執教,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二,要熱愛每一個學生,關愛後進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公正的評價每一個學生,批評學生的方法要科學,態度和藹,嚴禁諷刺、挖苦、侮辱、歧視、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三,要嚴謹治學,自覺提高自身的業務素質和師德修養,不斷更新觀念,與時俱進,改進教育教學方法,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四,要發揚奉獻精神,堅守高尚情操,廉潔從教。總之,規范教師教育教學行為,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是教師職業道德的基本規范,是優化教育教學活動,切實推行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當前師德師風建設的重要內容。它不僅關系學生的未來,在整個教育教學工作中處於舉足輕重的地位。

㈨ 問:什麼是規范教育學

誇美紐斯的1632年出版的《大教學論》被看作教育學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標志。

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一)教育學的獨立
1、誇美紐斯的1632年出版的《大教學論》被看作教育學走上獨立發展道路的標志。貢獻主要體現在:(1)教育適應自然的思想,強調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發展規律;
(2)提出了「泛智」思想,主張把一切知識教給一切人;
(3)首次提出並論證了直觀性、系統性、量力性、鞏固性和自覺性等一系列教學原則(4)提出了學年制思想,並首次從理論上論述了班級授課制。
2、盧梭教育代表作《愛彌爾》,提出了自然與自由教育的思想。
3、瑞士平民教育家裴斯泰洛奇認為,教育的目的在於按照自然的法則,全面地、和諧地發展兒童的一切天賦力量,教育者的首要職責在於塑造完整的,富有個性特徵的人。
4、《教育漫話》是英國近代教育家洛克的代表作。「白板說」和紳士教育。
(二)規范教育學的建立
1、赫爾巴特1806年的《普通教育學》標志著教育學作為一門規范的、獨立的學科正式誕生。1835年出版了《教育學講授綱要》他第一個提出要使教育學成為科學,必須把倫理學和心理學作為教育學的理論基礎,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提出了「明了、聯想、系統、方法」四段教學法,形成了傳統教育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的特點。
2、杜威的《民主主義與教育》將教育的本質概括為「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經驗的改造與改組」。形成了以兒童中心、活動課程、做中學為特色的教學思想。
3、馬克思主義教育學的誕生與發展。1939年,前蘇聯教育理論家凱洛夫出版了以馬克思主義理論為指導編寫的《教育學》。

閱讀全文

與教育教學大規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