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闡述課堂有效教學的基本環節有哪些
課堂有效教學的基本環節:
首先,必須給學生一個學習目標。這就需要學生務必在回課前進行答預習,對新知識有所了解。
其次,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有效學習講究「先學後教,少教多學」,但並不是說教師不要教,教師該教的還得教,該說得還得說,只是應該少講精講,講在點子上。如果不及時引導學生學習,學生就有可能偏離學習目標,進入誤區。因此,適當的引導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必須鼓勵學生全員參與,主動學習。一堂課有效與否,一個班級的成績好壞,不是靠幾個或者一部分優等生可撐起來的。只有每個學生都主動的投入到了學習之中,才是實現有效教學的目標,否則只是空談。
第四,在課堂中教師必須對學生的學習進度進行跟蹤,以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
第五,適時適度布置練習,設計好評價方案,及時跟蹤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六,創設情景,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時進行評價,及時發現學生的亮點,讓學生分享到成功的喜悅。
第七,注意知識的連貫性,及時提醒學生拓寬自己的知識視野。
⑵ 教學五個環節是指什麼
教學「五認真」是指認真備課、認真上課、認真批改作業、認真輔導、認真評價學生。
一、認真備課
備課是教師的職業勞動,它的基本任務是在把握課標、吃透教材、了解學情的情況下,依據教學規律進行課堂教學的創造性設計,因此,它是上好課的前提和關鍵。認真備課是要做到深鑽教材,研究教法,制定教學計劃,教案課時准備充分,不打無准備之仗。
研究教材,可以借鑒大量的參考資料,但切忌照抄照搬,自己不動腦。這樣的備課既浪費時間、又收效不大。
縱觀名課,我們可以發現,他們駕御課堂是做到了心中有「課」,並不是要照著備課本去上。體現了個性課堂,特點課堂。
如果我們都做到認真研究教材,深入體會教材編寫意圖,自然就能在課堂上得心應手,駕輕就熟。
二、認真上課
1、按課表上課。教師不得擅自停課,私自調課、代課。
2、做好課前准備。上課前10分鍾准備好教材、備課本、教具、學具、儀器、圖片等。教師進入教室,不應中途出入。
3、使用普通話教學。舉止文明,穿著大方,儀表端正,教態親切、熱情。課堂上禁止使用手機,專職體育教師必須著運動服、穿運動鞋上課,嚴禁放羊式教學。
4、依案施教,並適時利用課堂生成性教學資源改進課堂教學。
5、課堂上處理好主體與主導、全體與個體之間的辨證關系,提倡學習方式的變革,激發興趣,啟迪思維,重在學生觀察、思維、表達、操作以及自學與創新能力的培養。
6、教師的講授保證做到准確無誤,力求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精講多練,提高教學效益,課堂作業當堂完成。
7、板書工整,書寫、演示規范,可視性好。
8、上課不遲到,下課不拖堂。注意教學衛生,保護學生健康,注意糾正學生不正確的坐姿、握筆方法和其它不良的學習習慣。
9、充分發揮教學設施、設備和媒體的作用,從內容出發,擇其所需,講求實效。
10、師生平等,互相尊重,教學民主,不允許譏諷、漫罵、體罰和變相體罰學生。上、下課師生行規定禮節。
三、認真批改作業。作業設計力求體現科學性、趣味性、有針對性,減少無效勞動。背誦、默寫等課後練習。
1、嚴格控制課外作業總量,減輕學生過重的作業負擔。
2、提倡作業形式多樣化。教師應布置學生適量的、切實可行的課外非書面作業,如觀察、調查、製作、朗讀、閱讀、預習等,教師應作相應的指導與評價。
3、對學生的作業要求格式統一,書寫規范,卷面整潔。不合要求的要重做,未做的要補做,做錯的要更正,但不允許以做作業來懲罰學生。要訓練學生養成按時完成作業,自我檢查,自我訂正、修改作業的習慣,提倡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之間互批自改,但不允許用學生批改作業來代替老師批改作業。
4、教師批改作業要認真及時,按要求布置的作業要全批全改。
5、對作業批改要用規范的批改符號。
6、教師批改作業時應作適當的做批改記錄,特別是對具有獨創性或有代表性錯誤的應予詳細記錄,以作為講評和輔導的依據。
四、認真輔導
1、從認知基礎、情感態度、學習習慣等多方面對後進生進行綜合分析,制定有針對性、有重點的輔導及轉化措施。
2、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做到分學習能力層次的學生輔導,做到輔導課上人人有收獲,每次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3、輔導要耐心細致,對學生充滿愛心和信心,輔導時要講究語言策略,要講究技巧,盡量做到啟發輔導,對於作業輔導,爭取做到面批。
五、認真檢測評價學生
1、按教學計劃開設的課程都要進行考查或考試,統一採用我校規定評定學生學業成績。教師應在全冊新課結束前根據全期教學內容制定復習計劃,組織學生全面復習。
2、各科檢測成績結束後。教師要進行全面質量分析,成文備案,學校或教師不得按學生考分高低排列名次,張榜公布。
3、在考查考試中要嚴肅紀律,禁止弄虛作假。
⑶ 課堂教學有哪些重要的環節
導入、新授、鞏固、總結、布置作業
⑷ 數學課堂有效教學的幾個環節
一、教師要備課,進行充分的課前准備,確保學習內容的有效性
備課是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備課主要是要備好教材和學生兩方面。教師在備課前要熟悉教學大綱和考試說明,明確該節課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同時教師要對教材和教學參考用書作深入細致的研讀,要自覺地廣泛涉獵有關的知識,增加一些可以稱為「背景」的東西,並把這些東西進行內化,變成對教學有用的東西。其次,要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知道學生的知識底細,明白學生想學到什麼,以此確定我們教學的目標,從而精心設計適合學生學習的課堂教學流程,確保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設計教案的過程中,教師要認真思考,將上課時要講的內容寫出來,並將課堂上的教學流程也要設計好,如此才能避免教學中的隨意性和無序性。當然在上課的過程中,教師也不能完全拘泥於教案,要根據課堂上的具體情況適時做些調整,以適應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各種變化。在上完課後,教師要根據教學的感受及時反思,分析成敗的原因,寫好教後感,這對於提高教師的備課和教學水平是大有裨益的。
二、要注重學生課前預習的指導
學生經過預習後再來上課,就會帶著興趣、帶著問題、帶著目的聽課,就會使課堂的聽課效果大大提高。那麼,在課前應該准備什麼呢?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做好預習工作。對於新授課而言,教師要盡量提供給學生一份學案。學生將書本上的內容熟悉一遍,並根據學案上的要求,有目的、有針對性地找到一些知識點,並盡量使知識點串聯起來,構成一個知識的框架。遇到書上看不懂的地方或者學案上不能解決的問題,應該做好標記。這樣,在課堂聽講時便更加主動,學生對該知識點的印象會更深刻。所以,有正確方法指導的,有針對性地課前預習,才能使學生在課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並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積極性,也很好的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
三、課堂上要做到有效提問,課堂上滲透情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提問是數學課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它是師生之間知識、情感交流的重要手段。通過它一方面可以促使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防止學生開小差。更重要的是學生可以及時地將學習,掌握知識的情況反饋給教師,而教師也可以據此調控教學的節奏、進度等。因此,教師提出的問題的質量是很重要的。而有些老師的問題經常是對不對、是不是等這些簡單的詞語,這些其實都是無效提問,老師無法知曉學生對該問題的看法,也不能促使學生去深入地思考問題。那麼,如何做到有效提問呢?教師提問時要注意以下原則:一是掌握難度。注意難易適度,分解問題,由淺入深,循循善誘,必要時根據學生的知識和能力水平,先問幾個基礎的預備問題,接著再問原來的問題,即給學生設計了一些知識的台階這將會起到很好的效果。二是提問要注意到問題本身的層次性,盡可能讓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思考,並或多或少地思考出一些東西來,以此來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善於思考的好習慣。
四、增強學生自信,培養學生自主參與意識、參與能力
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他們活潑好動,對什麼新事物都好奇,比較容易調動學習積極性,但也存在對老師依賴的特點.不知該怎樣學習。因此.要使學生真正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我們應該使他們在積極的准備狀態下參與學習活動,讓他們相信「我能行」、「我能做」,從而滿懷信心參與學習活動。如一位教師在教「9 加幾」時,知識的基礎是數數、數的組成及簡單的計算技巧,能力的基礎是對小棒的熟練操作。因此在學習新知識前,先讓學生看著主題自己想做的事情:「他們有的數圖中學生的數量,有的用小棒擺圖中的飲料,有的與同學一起把圖中的情境編成小故事,這樣在與同學合作的過程中.就對必要的知識、技能有了一定的准備.這時老師又提出:「誰可以根據圈中的事情提出與數學有關的問題呢?」因為學生有了一定的准備.所以他們不僅知道要做什麼,而且知道了如何去參與學習話動.學習中表現得特別積極,教爭先恐後地發表自己的意見.為後面的學習活動提供了保障。學生在學習中想出多種答案:「有的把左右兩邊小棒合到一起.一根一根地數,一直數完;有的接著左邊的9根小棒繼續數右邊的小棒,還有的從右邊拿一根放在左邊湊成10根,右邊還剩幾根就是十幾,也就是湊十的方法,因為我們的目標是在學習中激發他們的自信心,培養主動參與學習活動的意識。
五、注重積極教學評價,提升學生學習信心
「評價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要關注他們學習的過程……要關注他們在數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與態度,更要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這是新課程提倡激勵性評價的宗旨。有效的評價,有助於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有助於教師改進教學。教學評價堅持以鼓勵為主,評價語言要做到真誠而富有藝術性。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對學生的鼓勵和贊揚一定要發自內心,讓學生從心底里感覺到老師是真心欣賞。同時教師的評價應因人而異,因時而異,因
⑸ 課堂教學四環節是什麼
教學環節,即教學活動中鏈鎖式結構的諸組成部分。各組成部分之間前後銜接。
如綜合課中的組織教學、檢查復習、學習新教材、鞏固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稱為五個教學環節。
當前基礎課程改革中學習理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其「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成為廣受關注的學習理論。有效教學不僅需要從教學角度探討有效,更重要的需要從學習的角度探討有效。
有效教學嘗試學習是在教師引導、合作、參與下構建學習共同體,學生運用嘗試學習建構起來的,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學習條件,學習效果顯著而且學習效率較高,包括學習內容、學習策略、學習過程、學習活動、學習資源的有效。為有效推進課程改革,構建「有效教學,嘗試學習」五環節教學模式。
拓展資料
有效教學是一種現代教學理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強調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關注教學的有效性,注重教與學的統一,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嘗試學習是指先試後導,先練後講,使學生在愉快、民主、和諧的環境中樂於嘗試,在嘗試中成功,在成功中創新,在創新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形成「愉快——嘗試——愉快」的良性循環。
有效教學嘗試學習是指在教師引導、合作、參與下構建學習共同體,學生運用嘗試學習建構起來的,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學習條件,學習效果顯著而且學習效率較高,包括學習內容、學習策略、學習過程、學習活動、學習資源的有效。
讓學生學會合作、嘗試,全面體現課程目標,注重單位時間學習效益,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有效教學嘗試學習不僅是一個教學活動,更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高質量的嘗試學習、合作學習過程。有效教學需要在嘗試學習中體現,嘗試學習是有效教學的一種策略,其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先試後導,全面發展」。
⑹ 有效教學的關鍵環節有哪些
1、課前精心復備課,把自己制最精彩的課堂風采展現出來;
2、積極鑽研教材和相關教學刊物,努力探究新的教學方法和教學途徑,發揮自身的特長和優勢,設計具有自己特色的課堂教學;
3、把課堂還給學生,努力實現「以學習者為中心,參與式教學」的課堂模式;
4、營造一個輕松、愉悅、和諧的學習氛圍,狠抓預習、備課、合作與交流、訓練與展示四個環節;
5、強化自身的基本功,向學生展示教師最好的,努力滿足學生的求知慾。
⑺ 教學環節包括哪幾個部分
教學環節:
①教學活動中鏈鎖式結構的諸組成部分。各組成部分之間前後銜接。如綜合課中的組織教學、檢查復習、學習新教材、鞏固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稱為五個教學環節。
②即教學工作環節。如教學工作中教師的備課、上課、課外作業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生成績的檢查與評定等。
教學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推動了重大的科學技術進步。二十世紀科學技術進步給人類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確實令人贊嘆不已。從遠古時代 起一直是人們幻想的「順風耳」,「千里眼」,「空中飛行」和「飛向太空」都在這一世紀成為現實。
回 顧二十世紀的重大科學技術進步,以下幾個項目元疑是影響最大的,而數學的預見和推動作用是 非常關鍵。
(1)先有了麥克斯韋方程人們從教學上論證了電磁波,其後赫茲才有可能做發射電磁波的實 驗,接著才會有電磁波聲光信息傳遞技術的發展。
(2)愛因斯但相對論的質能公式首先從數學上論證了原子反應將釋放出的巨大能量,預示了 原子能時代的來臨.隨後人們才在技術上實現了這一預見,到了今天,原子能已成為發達國家電 力能源的主要組成部分。
(3)牛頓當年已經通過數學計算預見了發射人造天體的可能性,差不多過了將近三個世紀, 人們才實現了這一預見。
(4)電子數字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完全是在數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數學家圖靈和馮諾依 曼的研究對這一重大科學技術進步起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7)有效課堂教學的幾個環節擴展閱讀:
教學又是藉助不同的形式實現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在運用教學這一途徑時可供我們選擇的教學組織形式有: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教學;教學的輔助形式--現場教學和個別指導;教學的特殊形式--復式教學;教學的電化形式--多媒體教學。
教學的概念是從教學現象和教學實踐抽象和概括出來的,教學的內涵也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因此對教學這一概念的釐定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但人類對教學的認識是有連續性的。回顧歷史上對教學這一概念的解釋對我們正確認識教學這一概念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出現了「個性化教學」一說,即一個老師教一個學生,制定特有的學習方案,因材施教,能幫助學生有效的解決學習難點。課外教學出現很多這樣的機構,像至善教育等一些教育機構的出現也在逐漸影響學校的教學方式和模式。
教學出現以來漸次形成的特殊作用是:
(1)教學以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形式進行人類經驗的傳授,使教學活動有著良好的秩序和節奏,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各種教學規章制度的形成更規范了師生的教學行為,使教學活動免除了隨意性和零散性,從而變成一種專業性很強的特殊活動。
(2)教學將傳授的內容,經科學的選擇,依據知識構成的邏輯順序和學生獲得知識的認知規律編成教材,作為學生認識世界的媒體。這比起學生自己選擇,自發學習社會上散在的經驗,無論其目標、內容、時間、效果都要優越得多。
(3)教學又是在教師的引導和精心安排的過程中進行的。它可以避免自學上的困難和反復的嘗試錯誤過程。而且,教師又總是試圖選擇最優的方法去完成教育的任務,這就保證了學習者學習上的每一步都能夠順利地進行。
(4)教學所要實現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它要完成的任務始終是全方面的,既有知識的獲得、智力的發展、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又有思想品德的完善、基本技能的形成、個性特長的發展等等,這種全面發展的實現只有教學才能做到。
⑻ 高效課堂的基本流程包括哪幾個教學環節
以往的課堂教學一般分為復習鋪墊、導入新課、教學新課、課堂練習﹙鞏固練內習﹚、全容課小結、布置作業幾個基本環節。但現在的新課程框架下的教學模式的多種多樣的,沒有一個固定的格式。隨學科的不同,教學內容的不同,教學模式的有別,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也有比較大的區別。但仍然可以找到創設情境引發思考、獨立探究、小組合作學習、組內交流、全班交流,鞏固練習,全課小結等環節。
⑼ 什麼是高效課堂高效課堂的基本流程包括哪幾個教學環節
高效,就是在比較短的時間里,用比較小的投入,得到盡量大的效率效益。
其一、所謂高效的課堂,一定是每一個學生在每一個時間段都有事做。在新課程條件下,我們強調要關注每一個學生,不是時髦的理念,而是保證課堂高效的必需。
其二、所謂高效課堂,就是在具體的一節課中學生能達到厚積知識,破難解疑,方法優化,能力提高,學習高效的境界。
因此,我認為,高效率的課堂,不僅是學生學有所獲,更是投入和產出比較合理的課堂。這樣的課堂中,學生樂學:不僅掌握了知識,更增長了能力;老師樂教:不再聲嘶力竭,而是師生互動,適時點撥,少講精講。
課堂教學質量的高低應取決於課程目標的達成度,即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態度情感和價值觀的培養方面,受益愈大,則課堂教學的質量愈高,效果愈好,鑒於此,我的理解是:
首先高效課堂是一種教學理想,即教師要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要從本學科的教學特點和規律入手,努力上好每堂課,使學生能從中學得到更多的東西,至於用何種方法和手段,則需要我們教師充分運用自己的教育智慧,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高效課堂只有更高,永遠沒有最高,課堂教學雖然有法,但永無定法,這正是教師的發展之道,是教學科研的魅力所在。
其次,高效課堂是一種教育責任。即要求我們主要通過課堂教學來高質量、高標准地培養人、發展人、成就人。高效課堂之高效不應該以教師教得如何為衡量標准,而應該取決於學生學到什麼,學得如何。從這個意義上講,課堂教學是否高效要從其效率和效益兩個層面來體現、評估。效率就是學生在單位時間內的受益程度,主要表現在學生的整體發展水平和課外學業負擔方面;效益就是學生所受教育教學影響的深度,其中包括智力開發和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重點體現在學生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能力、學習毅力等基本素質的發展方面。因此,高效課堂應是努力通過課堂教學活動這一手段,高水平地達成培養人的目的,高效課堂應是教學高效率和高效益的有效結合。
三、高效課堂的評價標准:
以學生終身發展的教學理念為指導;以規范具體的教學目標為導向;以扎實的教學內容為載體;以多元的學習方式為中介;以積極的課堂氣氛為依託;以科學的教學組織為保障。
高效課堂表現出六個力:蓬勃的生命活力;持續的內在動力;適度的思維張力;強大的團隊合力;卓越的成功魅力;長遠的發展潛力。
四、高效課堂對學生表現: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維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高效課堂對教師的教學水平的評價:1、高水平的教師向課堂要質量,低水平的教師向課後要數量。2、高水平的教師注重教學方法,低水平的老師側重教授知識。3、高水平的教師講究整體建構,低水平的老師注重細節雕琢。
1、目標取向評價與主體取向評價相結合2、師生互動評價的運用與課堂教學效果相結合。3、評價標準的相對穩定與不斷生成相結合。4、重視教學反思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有一節成功的課堂,首先要有充分的備課,並且把備課過程形成教案,明確教學目標,教學任務,重點和難點,從而開展針對性的講解。
改變以前滿堂灌的形式,把主體讓給學生,讓學生充當課堂學習活動的主角,教師起主導性作用,學生在教師的指導,引導下開展積極主動的學習活動,教師在學生需要釋疑的關鍵時刻給予必要的啟發和點撥。總之,要保持課堂中師生之間的互動。
三分教學,七分管理。有效的課堂管理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教師首先要樹立必要的威信,同時制定相應的課堂行為准則,對學生的課堂行為進行約束。課堂管理的好,有助於營造一個良好的教學環境和學習環境,便於教師開展有效的組織教學,提高課堂的教學效率。
七、幾點感悟:
1、高效課堂它體現的是以人為本,以三維機制為准繩,以知識為載體,以培養能力為目標,以過程和方法為依託,以情感和價值觀為紐帶的教學理念,充分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迪學生的思維,點燃學生智慧的火把,使探究式學習、合作式學習成為學習的主要方式,實現課堂教學效益的最大化。
2、學習只有起點,沒有終點,我們要不斷的學習。高效課堂無論是從情景導入、提出問題、啟發引導、師生探究、問題解決、歸納總結、強化訓練、版式設計、學法指導、作業布置、最後反思,每一個環節都需要精心設計,科學合理地安排時間,否則,高效課堂將成為一句空話.
3、高效課堂是我們每一個教師一生追求的目標。通過學習和交流,發現了自己的不足,諸如講得多,練得少;提出問題讓學生回答,給學生思考的時間少,學生回答不上來,挫傷了學生的自尊心;又如學生回答了問題,沒有讓學生坐下或對學生的結論沒有說明正確與否,讓其他學生搞不清楚問題的正確答案;有時候老師提的問題學生不知道如何去回答,問題太寬泛,不具體;學生沒有糾錯本,糾錯沒有成為一種習慣;展示課的板書都很成功,我們平時做得不夠;深層次的問題就是對新課程的理解不到位等等。通過聽專家的報告,更是對專家的科研成果贊嘆不已,反思我們自己平時還是思考的少,總結得少。
總之一句話,為了教育的輝煌明天,為了我們的事業,為了家長的期盼,為了學生的明天,我們努力把每一堂課上成優質課,上成高效課
⑽ 課堂教學有哪幾個基本環節
課堂教學有5個基本環節,分別為觀、思、讀、講、練。
1、觀:
對教師而言,是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錄像、掛圖、實物、模型、實驗等手段,展示豐富、直觀、生動的觀察材料,並針對材料提出有目的性、切合學生實際的問題或問題組,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發生興趣、產生問題、引起學習動機。
對學生而言,觀是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之一。偉大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有句名言:「觀察、觀察、再觀察」,正是他獨特的洞察力,才發現了許多生物學領域的奧秘,創立了新學說。
學生應在教師設問的引導下,運用包括視覺方法、聽覺方法等多種感官,對各種觀察材料進行感知,獲得對生物概念的初步認識,這也要求學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
2、思:
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包括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等在內的多方面能力,而思維能力又是各種能力的核心。培養思維能力,關鍵是要教給學生科學思維的方法,如比較法和歸類法、分析法和綜合法、抽象法和概括法、系統法和具體法、歸納法和演繹法等等。
教師在教學中,有目的地滲透多種思維方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科學地思維,從而掌握多種思維方法並自覺運用這些思維方法。另外,「思」這一環節也可以說是貫穿整個模式的核心環節,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學生的思維作為前提,這也是學習過程中S-O-R理論中最關鍵的O過程的核心內容。
3、讀:
前蘇聯教育家凱洛夫認為:教科書是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的確,教材是前人知識和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學生對生物教材的閱讀,不是識字和鑒賞,而是對其文字所蘊涵的生物概念、規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師在教學中,不應拋棄教材,而應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善於閱讀,學會閱讀;同時教師也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材料或者激發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自己去選擇閱讀材料,真正學會學習。
4、講:
教師要深入研究和全面了解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知識體系,熟悉學科內的邏輯結構和知識間的前後銜接及學科間的有機聯系,教學中貫徹系統有序原則,做到少講、精講,使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
另外,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允許他們暢所欲言,民主地思考、分析、質疑。通過討論和發言,促使學生潛在的各種能力的開發。
5、練:
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特點,精心選擇、設計形成性或研究課題,通過示範、討論、作業、報告等形式,解決生物問題,進而鞏固所學知識,促使學生認知結構的變化。同時要特別注意收集反饋信息,及時發現教與學存在的缺陷,共同採取矯正性補救措施,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學生應通過討論、練習、作業等形式,努力運用生物概念和規律,解決實際問題,並不斷總結解釋生活中生物現象的方法和手段。
學生鞏固所學習的知識,校正所學知識中的錯誤概念和結論,或運用所學知識中的概念和規律解決自然現象和生活實際問題,並將獲得的抽象性知識應用於實踐,達到真正掌握概念或原理的目的,做到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形成,實現其各方面的發展。
(10)有效課堂教學的幾個環節擴展閱讀:
課堂教學的主要類型:
1、認知性問題。回答時,學生只需對事實或其他事項作回憶性的重述。
2、推理性問題。回答時,學生須對所接受或所回憶的資料進行分析及整合。
3、創造性問題。回答時,學生須將要素、概念、已有知識等新組合或採用新奇、獨特的觀點做出異乎尋常的反應,此類問題沒有單一性質的標准答案。
4、評價性問題。回答時,學生須先設定標准或價值觀念,據此對事物進行評價判斷或選擇。
5、常規管理性問題。 在新課堂中,教學所關注的重點轉向了學生素質的提高,因此,對課堂中的提問無論是功能要求,還是提問類型都需要更新與拓展,提問要為問題情境創設、為學生能提出新的問題服務,不斷增加創造性問題、方法性問題、探究性問題等,使提問成為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