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教師的教學原則有哪些
科學性與教育性原則主張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要以學習基礎知識為主導,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繫上去理解知識,注意運用知識去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達到學懂學會、學以致用的目的。
直觀性教學原則要求教師應該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與已有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全面的掌握知識。
啟發性原則強調教師在教學工作中運動各種教學手段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主動性,積極地,引導他們獨立思考,積極探索,生動活潑的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循序漸進的原則強調教師嚴格按照科學知識的內在邏輯體系和學生認識能力發展的順序進行教學。
鞏固性原則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的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准確無誤的呈現出來,以利於知識和技能的運用。
量力性原則強調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這一原則就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於或高於學生而提出的。
因材施教原則強調教師要從課程計劃、學科課程標準的統一要求出發,面向全體學生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個別差異,有的放矢的進行教學,是每個學生都能揚長避短,獲得最佳發展。
(1)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是科學性教育性啟發性生動性口語化擴展閱讀:
教師應該具備的基本素養:
端正的工作態度:
記得有一句廣告語說得好:態度決定一切,細節決定成敗。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其前提取決於教師對工作的態度,取決於教師是否有強烈的事業心、責任感,取決於教師對工作的激情。我認為,教師對工作的態度,最重要是體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2.要有強烈的責任意識:
做教育教學工作,它是需要全心全意去投入的。它容不得三心二意,你全心全意做都未必做得好,另外一個我對教師工作的理解,教師他不僅是一個職業,他更是一個事業,更是一種信仰。
3.要有崗位責任:
就是要愛崗敬業,教書育人,為人師表,這是教師的職業特徵。對「教書育人」的理解:我認為我們教書,不僅僅只是教學生學習文化知識,考試得高分就行了。而且還應教學生在校在家在社會怎樣生活,怎樣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
參考資料:網路-教學原則
⑵ 語言教學的基本原則;
教學語言只有達到一定的標准和要求,才能發揮教育教學功能,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學習和運用好教學語言是每一位老師的基本功,尤其是中小學教師要下苦功探求教學語言的內在規律,遵循其基本原則。一堂課教師要把所傳授的知識讓學生接受,順利完成教學任務。 第一,要做到語言的正確與准確。正確,一是使用語言要規范,表達符合語音、語義和語法科學體系。二是指語言內容沒有知識性的錯誤。每門學科都是科學,確保傳達正確的教學信息是學生清楚明白教學內容的基礎,也是語言科學性的要求,要正確、完整、嚴密。稍有點文言文常識的人都能解釋「兔走觸株」中的「走」為「跑」的意思,對「走」的正確理解是我上高中後才完成的,因為在初中時我們接觸文言文太少,老師在講解「兔走觸株」時,把「走」意解釋為現代文中的走,只是讓我們展開了想像去理解兔子的走就是跑,意思是兔子沒有走的狀態,一般就是跑,你見過邁著四方步,悠閑走著的兔子嗎?老師的一番發揮讓我們半信半疑地接著去理解「折頸而死」。至高中真正理解「走」意後,真是豁然開朗。准確又是另一個層面的意思,即語言的表達要合乎你所要表述的客觀事實或實際,不能使學生產生誤解或歧義,造成思維混亂。例如,教學《烏鴉喝水》,課文最後一段是全文的重點:「烏鴉把小石子一個一個地銜來,放到瓶子里。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烏鴉就喝著水了。」為了指導學生理解這段文字,老師給學生做了直觀演示。 師:這是一個裝了大半瓶水的瓶子,這是一些小石子。同學們注意觀察,看我是怎樣把石子放進瓶子里去的?瓶子里的水有什麼變化?請大家把看到的連起來說一說。 生: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 師:剛才這位同學把看到的連起來說了,說得有條理,但不太准確。你們再看一遍,看老師是怎樣把石子放到瓶子里去的? 生:老師把石子一個一個撿起來,放到瓶子里去,瓶子里的水慢慢升高了。 師:對!你們在觀察比較中發現了,老師為什麼是「撿」石子而不用「拿」?烏鴉為什麼是「銜」石子而不用「撿」?把石子「放」到瓶子里,而不用「摔」到瓶子里? 生:石子很小,人可以用手撿,烏鴉沒有手,不能撿。它的嘴巴尖尖的,就用嘴來銜,再放到瓶子里去。 生:石子要輕輕地放到瓶子里去,不能用「摔」一摔就會把瓶子打破的。…… 師:所以,用詞要准確,要符合生活實際。 教學用語准確,考察著每一個教師嚴謹治學的精神和認真負責的態度也是起碼的要求。 第二,教學語言要通俗、趣味。通俗是為了讓學生容易明白,聽得懂,把學科術語簡單化、生活化。趣味,是為了調動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以達到理想的聽課效果,提高學習效率。趙樹理的《小二黑結婚》之所以受到普遍歡迎,就是因為它的通俗。無論是從內容上,還是語言形式上,突出的特點就是通俗,為百姓所喜聞樂見,通俗就易懂、易接受。數學是一門思維邏輯性很強、高度抽象的科學,對某些高度抽象的數學語言,採用通俗的例子,用通俗自然的語言加以說明,可以幫助學生對抽象的數學語言的理解。例如,講到集合中元素的確定性時,可以舉例問「本班所有大個兒同學」是否可以組成一個集合?學生多數回答「可以」。老師進一步說「那就請這個集合的元素大個同學站起來。」這時就有人站起來,有人猶豫,教師這時可以解釋:他們為什麼猶豫?因為他們無法確立自己是不是大個,這樣就不符合集合元素的確定性。即任一個對象或者是這個集合的元素或者不是這個集合的元素必須十分明確,因此,上例不能組成一個集合。對集合中元素的確定性作如此解釋,學生就會很輕松地理解明白。有位政治教師講資本主義制度本質,他用了傅立葉的形象言語:醫生希望病人盡量多,律師希望家家打官司,建築師夢想發大火,燒去全城1/4......。這些話,形象地概括了資本主義的本質,學生聽起來覺得生動、有趣。一位物理教師這樣導入他的《向心力》一課:「在雜技表演中,有一種十分驚心動魄的節目,叫飛車走壁。表演者駕駛著摩托車在圓台形木桶的內壁上上下下盤旋,疾行如飛,觀眾們都怕車手摔下來,為什麼『飛車走壁』的飛車不會摔下來呢?因為飛車手都是物理學家,他們懂得向心力」,幽默的語言,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教學是一門藝術,首先體現的是語言藝術,通俗諧味富有幽默的教學,可以營造寬松和諧的教學氣氛和氛圍,使學生保持高漲的聽課情緒,一位合格的教師不能僅僅滿足於把課講了或者是很明白地講了。問題是你明白了,學生聽明白沒有,吸收了嗎? 第三,教學語言要適應學生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年齡不同,對言語的接受與領會能力自然就不同。小學與初中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知識積累不豐富,認知結構不完整,知識水平不高,抽象思維能力差,他們對言語領會與接受受到很大的制約。例如,他們對抽象的、概括的、委婉的語言不能很好的領會理解。而是形象思維活躍,思維帶有具體性與直觀性,好動、好奇、好問、好模仿。語言生動、淺顯、形象、易於他們接受,對高中生就不同了,由於生活閱歷的增加以及知識的積累,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得到很大的提高,能通過現象探討事物的本質,對教學語言的理解能力得到提高,不局限於直觀形象、淺顯易懂、語言親切。 同年齡階段的學生表現出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點,老師在語言表達過程中,對語言從形式到內容的選擇都要注意它是否能被學生准確理解和接受,老師與學生在課堂講授中是互為主體與客體的雙向聯系,老師與學生互為主體客體,通過提問、回答、講解、討論等途徑,教師以主導者身份、學生以學習者身份直接參與課堂講授,使課堂講授成為師生共同參與的生動活潑的學習過程,老師要從學生的心理實際出發關愛他們、尊重他們,與他們交朋友,平等相待,在講授過程中把學生的情感調節到恰到好處的狀態。 第四,具有啟發教育性。教學語言要啟迪學生心智、啟發學生思考,具有正確的人文倫理、高尚情操和道德觀念,具有正確的思想和健康的思想情感。 如數學課學習《對數表》,老師拿了一張紙對學生說: 同學們,這張紙的厚度大約0.083毫米,現在我把它對折3次,厚度還不足1毫米。但是,對折30次,請大家估計一下它的厚度是多少? 我經過計算,這厚度十分驚人,它將超過10座珠穆朗瑪峰疊起來的高度。(同學們很驚訝,甚至懷疑,於是列式計算:0.083×230=?但是又一下子算不出來,期待著老師) 計算230要費很多很多的時間,而且很容易算錯。如果我們學會了使用對數表,那麼很快就能准確地算出結果。 這個教例生動地告訴我們什麼是啟發式教學,老師如何運用啟發式。 教師的教學語言是為了教書育人,而最終目的是為了育人。培養合格的社會有用的人才是教育事業的最終追求。因此,教學語言的教育性至關重要。老師語言的教育性特徵首先要求教師語言本身要健康、文明、進步,禁絕粗俗、低級、落後。教學過程中時時刻刻不忘把「德育」滲透到語言實踐中。一位小學教師在教學生「打」字時,有學生說:「是打人的打。」老師立即說:「應該說是不打人的打,少先隊員能打人嗎?」點滴之事透視出大原則,老師的品行素養以及對品德的要求通過教學語言得到充分的展示,這是符合教育性原則的優秀範例。 (作者單位:河北省泊頭市教師進修學校,062150;河北省泊頭市盧凡庄小學,062000)
⑶ 教師最基本的教學技能是什麼
下面的太理論,在生活中,書本裡面的大多用不到。
導入,需要你有啟發性的,與你授課主專題有關的,盡屬量控制在五分鍾,正常三分鍾之內。
板書,要清晰,條理清楚,突出主題的。一定要寫標題。
課堂小結,是上課每一個環節的小結,是等學生發言後,回答問題後,由教師進行一個階段性的總結。
提問,能啟發學生的方式。
還有許多細節上面的處理,比如學生回答問題時,超出了我們的預想呢,比如學生回答不出問題時,靜靜站在哪兒時,時間到底怎麼安排才合理,作文課怎麼上才好呢?……好多問題需要在課堂裡面實施的。
最重要性的是保持激情。對工作的激情。是我們最基本的技能。我覺得。
⑷ 教學基本功應包含哪些方面
1、書寫基本功
書寫基本功包括寫字基本功和寫作基本功。寫字基本功講究不寫錯別字,不寫草書,書寫規范,大小適度,字跡美觀,章法合理。另外教師應當掌握基本的寫作技能,這不僅是自我發展的需要,也是教學工作的需要。
語文老師必須掌握各種文體的寫作技能和技巧,這不僅是書寫基本功的問題,而是涉及到是否掌握了所教學科的知識和能力問題。其它學科老師也需要完成教學計劃,教學總結,論文論著等寫作工作,同樣需要寫作基本功。好的寫作功底也是一個人修養的重要體現。
2、課堂語言基本功
教學語言是教學信息的載體,是教師引導學生完成教學任務的主要工具,也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重要媒介。在課堂上,教師的教學語言應當做到聲音洪亮,吐字清晰,語言流暢,快慢結合,准確使用學科語言。並努力達到親切自然,情感豐富,具有感染力和啟發性。
3、分析學生基本功
教學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學會。要想讓學生學會知識,掌握能力,提升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必須充分了解學生。了解學生需要時間更需要方法,所以分析學生必須成為教師教學基本功之一。這一點往往被人們所忽略,成了當前教學基本功訓練的一個誤區。
首先,應當充分了解每一位學生的家庭住址(了解地理環境),家庭成員,生活狀況,社會關系。然後初步掌握每一位學生的道德紀律、學習態度、學習成績、性格特徵,興趣愛好,並用發展的觀點去分析和指導。
另外,必須探索了解班級整體情況的途徑和辦法,這才是完整的分析學生基本功。
4、解讀教材基本功
熟練掌握現行教材的全部內容。能弄清教材的結構特點,板塊意圖,章節內容,重點、難點,以及例題習題的地位和作用。能深刻解讀學科的主幹知識,能力要求、思想方法,考試重點及其擴展空間等。能清晰畫出各個單元的知識結構圖,並能把它們串聯起來進行解讀。
5、引導啟發基本功
在新課程背景下,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是非常突出的教學基本功。教師務必研修引導學生主動學習的技能和技巧。比如,問題引導、語言引導,實物引導,圖片引導、多媒體引導等。通過引導啟發做到讓學生動心、動腦、動手、動口,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和體驗。
6、利用現代教育技術基本功
掌握多媒體教學用具的基本操作技能和使用技能。做到現代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使現代教育技術成為教育教學的有利武器。
在課堂上,能使多媒體教學用具與課堂教學有機結合,改變教學內容的呈現方式,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趣味性,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7、課堂教學設計基本功
課堂教學設計是教學基本功訓練的一個重點。課堂教學中的教學目標不明確,時間分配不合理,教學程序不流暢,甚至出現一言堂現象都是教學設計不過關造成的。
在充分了解學生,熟練掌握教學內容的基礎上,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實際,准確選擇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合理安排教學程序和教學時間。其中主要凸顯師生雙邊活動的安排,設計好預設程序並充分思考生成問題及解決方案。
8、組織教學基本功
組織課堂教學是貫穿整個課堂的教學行為。從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到教學過程調控直到最後的課堂結束都隱含著組織教學的因素。因為課堂教學行為是正在發生的事件,所以組織好課堂教學需要老師的敏銳的觀察力,睿智的應變能力和高超的調控能力。
又要創建輕松和諧的學習環境又讓學生集中精力去學習,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需要老師們在實踐中多探索和總結,需要基本功。
9、教學評價基本功
評價即價值判斷。對教學而言,學生增長知識,掌握本領,受到教育,健康成長就是教學的價值所在。在教學評價中,評價觀念的轉變非常重要。應當用發展的觀點去評價學生,評價課堂,評價自己和評價他人。評價一套掌握課堂教學的辦法是掌握評價基本功的要點。
10、教育科學研究基本功
教師即研究者。這里所說的「研究」是指教育科學研究。教師要想透徹理解復雜的教育現象,或者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必須掌握教育科學研究的步驟和方法,這也是現代教師的必備。
(4)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是科學性教育性啟發性生動性口語化擴展閱讀:
老師基本功的培養:
教學技能一般分為兩方面:基本功和授課技能。
對基本功的培養,主要包括三方面:控場能力、賞識教育和幽默笑話。
1、控場能力
老師上課的台風和他的自信,是家長第一眼就能看到的。所有的老師來之後,都要練習一下語音、語調、教姿、教態、動作、表情等。這個可以通過看一些演講的視頻(例如TED演講)、研究這些演講者是怎麼去講,闡述個人的觀點來練習。
2、賞識教育
很多老師誇孩子一直都是一句話,你很好,你很棒,你很厲害。這種誇獎就沒有誇在點。
要告訴他,他哪裡做的好,今天哪些地方有了很大的一個進步。這樣我們的學生才知道,老師確實是看到我的進步了,而不是敷衍。
3、幽默笑話
很多人都喜歡聽郭德綱、岳雲鵬的相聲,看羅永浩的發布會。幽默風趣、動作表情豐富占很大部分原因。
所以,在培訓的過程中,就要讓老師多儲備一些幽默笑話,在教學中,可以通過很多幽默笑話或者動作去吸引孩子的一些注意力。
4、寫「逐字稿」
「逐字稿」一定要去寫,而且要花很長的時間去寫,特別是第一次課,從最開始的自我介紹,怎麼去介紹自己,包括中間什麼時候進行一個更好地開場白,中間的段子,再到課程,最後到作業的一個布置,都要讓自己非常細地寫出來或者打出來。
通過寫內容,可以讓老師慢下來,靜靜地去思考,有了稿子之後也可以反復地修改優化,完善課程。
5、練課錄音或錄像
有的學校老師比較多,學科帶頭人或者組長沒有更多的時間每天陪著新老師去練課。這時候可以把新老師練的課錄成錄像,讓學科帶頭人有時間去看。
新教師自己也可以通過回看,找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點,尤其是新老師會有一些不經意的小動作,這樣也就避免了和新老師談自己的講課問題的時候,因溝通不足,老師有不滿情緒。
6、新老師聽老教師的課
新老師在聽課的時候,要注意帶著問題去聽,考慮一下如果個人去講,會怎麼講,等聽課的過程中再做對比。聽課一定要帶著筆記去聽課,這樣效果才是真正落地的。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夯實教學基本功 老話還需重提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黃啟龍:「准教師」要練好「寫字」基本功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江蘇考「准老師」基本功 有人8分鍾寫不完48個字
參考資料來源:人民網-讓教學這個「良心活」可量可考
⑸ 簡述教學的基本原則
教學原則是根據教育教學目的、反映教學規律而制定的指導教學工作的基本要求。它既指教師的教,也指學生的學,應貫徹於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和始終。
教學原則反映了人們對教學活動本質性特點和內在規律性的認識,是指導教學工作有效進行的指導性原理和行為准則。教學原則在教學活動中的正確和靈活運用,對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發揮著一種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5)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是科學性教育性啟發性生動性口語化擴展閱讀:
一、直觀性原則
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直觀手段種類繁多,一般分為三大類:實物直觀、模象直觀、語言直觀。
二、啟發性原則
教學的啟發性原則是根據教學過程中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的主體性相統一的規律提出來的。教學活動要靠教師的啟發誘導,使學生處於積極的狀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
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置於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他們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同時,教師要善於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三、鞏固性原則
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准確無誤地呈現出來。
四、循序漸進原則
教學要按照學科基礎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認知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智力和認知能力的發展。
學生的認識活動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向前發展過程。循序漸進原則反映了科學知識本身的特點和學生智力發展的規律。堅持循序漸進原則,就應當按照學科知識的系統性進行教學,注意各學科之間的聯系,按照學生認識活動的順序進行教學,由淺入深、由簡到繁。
⑹ 請問一下老師課堂上語言的生動性是怎麼樣去體現
我不是老師,不過有點想去當老師,不過還沒考取教師資格證,沒版學過心理學和教權育學...愁啊~
我給你一些我的想法吧,看看說的專業不~嘿嘿!
——————要想做一個好老師呢,不僅需要豐富的專業知識,解決學生的一切問題,而且必須要讓學生喜歡上你。
可是怎麼才能做到這一點?按照常理來說學生都會喜歡自己愛上的課的老師,所以說呢,就是重在培養學生的興趣,興趣培養不是說灌輸過「你們都要好好學,這很重要」就可以達成的,這就體現出了語言的親和性和表達的生動性。
語言要親和,必須能說會道,句句深入人心,為什麼周立波什麼的能夠有那麼多觀眾,你懂了吧!再者,表達要生動,就是在教育中不止抓住了每個問題的關鍵,而且還能夠通過這些被解決的問題給學生帶來無限擴展的思想源泉~只用用心體會,才能深究,才能感性。
希望你成為一個成功的老師,行端,意正~
⑺ 數學課堂教學語言的基本要求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不僅是一門嚴肅的科學,而且是一門巧妙的藝術。說它是一門嚴肅的科學,是因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它自身的規律、原則和特點;說它是一門巧妙的藝術,是因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要依靠教師的創造性勞動,有賴於教師教學技能技巧的充分發揮,才能把課堂教學活動組織得生動活潑,讓學生在課堂上如沐春風,既學到數學知識,又得到藝術享受;既形成技能,又在培養能力的基礎上發展智力。
關鍵詞:數學 教學 語言藝術
語言是人們反映思想、交流思想的工具,是「一切事物和思想的衣裳」(高爾基)。作為教師,要將自己的
「知」轉化為學生的「知」,必須依靠語言;教師對學生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育人,也必須依靠語言。教師的語言在很大程度上對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方面起著示範作用。有人對教師的語言作了如下概括:「教師的語言如鑰匙,能打開學生心靈的窗戶;如火炬,能照亮學生的未來;如種子,能深埋在學生的心裡」。一個教師的語言藝術會直接影響學生聽課的效果。特別是數學教學,本身內容比較單調、枯燥乏味,教師的語言藝術就顯得更為重要。
根據小學數學學科特點以及小學生的心理年齡特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語言藝術的基本要求應體現在語言的准確性、啟發性、變異性和趣味性。
一、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必須准確
1、語言准確性的基本特徵是准確、嚴謹與規范
所謂語言的准確,是指概念的揭示、問題的剖析、內容的闡述等都必須用准確的數學語言表達。例如:「數位」這個概念,如果說成「個位、十位、百位、……就叫數位」,這就沒有揭示出概念的本質特徵,而應表述為「數位,是表示各個不同計數單位所佔的位置」。又如:講分數的乘法,如果給學生作出如下的歸納「分數乘法中有帶分數的,首先應將帶分數化成分數,然後再乘」,這種說法貌似在理,實則不準確。這個「不準確」就出自「首先」二字。准確的說法應該是「通常」。所謂「通常」是指一般的、常用的方法,而不是唯一的方法。
所謂語言的嚴謹,應該是無懈可擊。如「一個數的約數是由它的質因數組成的」這句話就說得不嚴謹。准確的說法應該是「一個數的約數,除1以外,還包括它的全部質因數和質因數的乘積。」如18的約數是:1;它的全部質因數是:2、3;質因數的乘積是:2×3 = 6,3×3 = 9,2×3×3 = 18。即18的約數有1、2、3、6、9、18。
所謂數學教學語言的規范,是指要遵循邏輯學和語言學的基本規律,不能用生活語言代替數學語言,有利於學生理解和領悟教師所表達對象的確切含義,清晰地感知教學內容。如「1平方米就是邊長為1米的正方形」的說法,是不規范的。「1平方米」是表示面積單位的名數,「正方形」是圖形,二者無可等同。
教師數學語言的准確來自教師自身數學文化的自我修養和對教材內容的深刻理解以及課堂用語的嚴格訓練。為此,作為一個數學教師,課前要精心設計語言,課堂上不可以隨便信口開河。
二、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要有啟發性
啟發式教學的過程主要是通過教師的啟發性語言來實現的。小學數學教學的啟發性語言具有誘發激勵的作用。
小學數學教學的啟發性語言是針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關鍵,引導學生積極思考,使他們學會發現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如教學「能被3整除的數的特徵」時,在學生通過計算找出教師所給出的一組數哪些能被3整除之後,教師可「挑戰性」的宣布:「下面老師不用計算,就能知道哪些數能不能被3整除。不信,同學們可隨便說出一個數來『考考』老師」。就這樣一句話,可以有效地誘發學生探求新知識的慾望。
三、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語言要體現變異性
課堂教學語言的藝術性,要求教師從多種角度、不同方位著手,尋求把數學知識闡述得更深透的多種可能性,而又不拘泥於常規的脫俗的語言表達形式。做到多樣而又統一,奇異而又和諧,發散而又凝聚。這樣做,將給課堂教學注入一股新鮮的活力,極大地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企圖創新的心理機制。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語言的變異性,首先體現在課堂教學中的導言設計的多種多樣,如:開門見山,點出課題;層層設問,揭示主題;渲染氣氛,創設情境;故事切入,引趣激思等等。這些導言形式的靈活運用,都會令學生耳目一新,有助於引發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語言的變異性,還要注意語言的抑揚頓挫和起伏跌岩。首先,要注意停頓。停頓是保證說話清楚、加深印象的一個主要方法,也是學生領會和思考問題的時間來源。停頓的時間要適當,不能太短,講話象爆米花一樣,學生聽得緩不過氣來,會使學生既不能領會意思,又容易疲勞;不能隨便停頓,講課時把一句話弄的得支離破碎,使學生聽起來很費勁。其次,是注意節奏和重音的處理。講課有張有弛,有板有眼,富有節奏感。為此,必須在教學內容上區分主次,突出重點。關鍵地方,重復幾句;枝節問題,一點而過。講授的速度要定好節拍,其快慢要與學生的承受能力相適應。一堂課,敘述事件,明快清晰;說理論證 ,沉穩冷靜;關節點處,聲音舒展。學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時,語言要熱烈奔放,富有節奏;學生疲勞時,語言要機智風趣,詼諧幽默。
語言的變異性還通過語氣的使用來體現。語氣的使用,影響著意思的表達、感情的色彩、講課的生動及感染力。講課中要注意區分和使用敘述、疑問、祈使、感嘆等各種語氣。不要總是一種語氣到底,要伴隨著課堂中教學進度的推移,所用教法、學生的情緒及注意力以及師生間感情的變化而變化。
四、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語言要富有趣味性
興趣是打開知識大門的鑰匙。許多小學生對數學缺乏興趣,原因之一是數學教師未能很好把握數學知識中許多有趣的東西,用有趣的數學語言加以引導,把學生帶進有趣的數學王國。
有趣的數學語言能引人入勝,能在課堂上「栓」住學生、「迷」 住學生,使學生集中注意聽講,把學習數學知識視為一種享受。要做到這一點,教師的教學語言必須形象生動,風趣幽默和具有童趣色彩。
⑻ 教學的基本原則是什麼
一、答案:
教學的基本原則是:
教學整體性原則
它包含著兩重含義:一是教學所承擔的任務具有整體性,教學任務的完成應是完整的,全面的,不能有任何方面的偏廢;二是指教學活動的本身具有整體性,教學是由一系列教學要素構成的一個完整系統。
啟發創造原則
這一教學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要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激發他們的創造性思維,從而使學生在融會貫通地掌握知識的同時,充分發展自己的創造性能力與創造性人格。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這一教學原則是指教學活動必須堅持理論與實際的結合和統一,用理論分析實際,用實際驗證理論,使學生從理論和實際的結合中理解、掌握知識,並在這個結合的過程中學會運用知識。
有序性原則
這一教學原則是指教學工作要結合學科的邏輯結構和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有次序、有步驟地開展和進行,以期使學生能夠有效地掌握系統的科學知識,有效地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師生協同原則
這一教學原則主要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在充分發揮自身作用的同時,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教學過程真正處於師生協同活動,相互促進的狀態之中。其實質就是要處理好教師與學生,教與學的關系。
因材施教原則
因材施教原則要求教師在教學活動中,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根據不同教學對象的具體情況,採取不同的方式和方法,進行差異性的教育,使每個學生都能在各自原有的基礎上得到自己充分的,最好的發展。
積累與熟練原則
這一教學原則是指教學活動應該使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獲得廣博、深厚和牢固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形成良好的個性品質,進而使他們對知識、技能的掌握能夠達到熟練和運用自如的程度。
反饋調節原則
這一教學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與學生從教和學的活動中及時獲得反饋信息,以便及時了解教與學的情況,並能夠及時有效地調節和控制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達到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目的。
教學最優化原則
這一教學原則是指教學活動中,要對教學效果起制約作用的各種因素,進行綜合調控,實施最優的教學,取得最優的教學效果。
二、教學原則的含義:
教學原則是有效進行教學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和原理。它既指導教師的教,也指導學生的學,應貫徹於教學過程的各個方面和始終。
三、教學原則的意義:
1.教學原則對教學活動的順利有效進行有著指導性和調節性的意義。
作為教學活動的准則,它必然能夠對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起著指導和調控的作用,能夠為教師提供積極有效的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
2.教學原則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教學組織形式的選擇。 教學原則確定之後,對教學活動中的內容、方法、手、形式的選擇,都有著積極而重要的作用。巴拉諾夫指出:「教學論原則決定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方法和論證其效果有賴於作為這些方法基礎的教學論原則。教學論原則體系,就是對學習和掌握教材的基本途徑的總的說明。」
3.科學的教學原則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學效率。
科學的教學原則在人們的教學活動的實踐中靈活有效的運用,對教學活動的有效順利地開展,對提高教學活動的質量和效率都會有著積極的作用。
⑼ 我在教師招聘備考時候看到這樣一個考點「教學基本原則」,這些原則有哪些
教師招聘備考中,教育基礎知識是教師招聘考試必考知識,教學的基本原則是教育基礎知識高頻考點之一,那麼教學的基本原則有如下幾點:
一、直觀性原則
直觀性原則是指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盡量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的經驗,通過各種形式的感知,豐富學生的直接經驗和感性認識,使學生獲得生動的表象,從而比較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識。直觀手段種類繁多,一般分為三大類:實物直觀、模象直觀、語言直觀。
二、啟發性原則
教學的啟發性原則是根據教學過程中教師教的主導作用和學生學的主體性相統一的規律提出來的。教學活動要靠教師的啟發誘導,使學生處於積極的狀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因此,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置於主體地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他們獨立思考、主動探索、生動活潑地學習,自覺地掌握科學知識和技能,發展自己的能力。同時,教師要善於建立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創造民主和諧的教學氣氛。
三、鞏固性原則
鞏固性原則是指教師在教學中,要引導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地掌握知識和基本技能,長久地保持在記憶中,在需要的時候,能夠准確無誤地呈現出來。
四、循序漸進原則
教學要按照學科基礎知識的邏輯順序和學生認知發展的順序進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促進學生智力和認知能力的發展。學生的認識活動是一個由簡單到復雜、由低級到高級的向前發展過程。循序漸進原則反映了科學知識本身的特點和學生智力發展的規律。堅持循序漸進原則,就應當按照學科知識的系統性進行教學,注意各學科之間的聯系,按照學生認識活動的順序進行教學,由淺入深、由簡到繁。
五、因材施教原則
中學生個體之間往往存在著知識基礎、學習能力、智力水平以及思維方式的差異,因此教師的教學要處理好統一要求與因材施教的關系。教學既要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統一的學習要求,促進他們在德、智、體諸方面全面發展,又要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採取多種不同的教學措施,使學生的才能和個性得到健康發展。貫徹這一原則,教師首先要深入了解學生的發展特點和能力水平,然後堅持集體教學和個別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教學。
六、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理論聯系實際原則是指教學中要把書本知識與實際知識結合起來,讓學生從理論與實際的聯系中去理解知識,引導學生運用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教學中要聯系社會生活的實際、聯系學生自身發展的實際,只有讓學生把知識的講授與生動的實踐相結合,把學習知識與運用知識相結合,才能解決好教學中的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理性認識與感性認識、動腦與動手的關系。一方面,教師要切實加強基礎知識的教學;另一方面,教學要聯系實際,教師要引導學生把知識運用於實際,進而發展學生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的能力。
七、科學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原則
又稱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的原則,是指既要把現代先進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傳授給學生,同時要結合知識、技能中內在的德育因素,對學生進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八、量力性原則
量力性原則又叫可接受性原則,是指教學活動要適合學生的發展水平。這一原則是為了防止發生教學難度低於或高於學生實際程度而提出的。
更多山西教師考試信息盡在中公山西教師招聘網http://sx.zgjsk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