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課堂教學的評價策略有哪些

課堂教學的評價策略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3-07 05:14:57

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策略有哪些

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一、量表評價法
量表評價法是傳統課堂教學評價中最常採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確定好需要進行評價的指標,並給出評價的等級,在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對照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逐項給出相應的等級評定。
1.明確評價目的和要求
課堂教學評價能夠達到不同的功能,這些功能的實現是由評價目標和相應的課堂教學評價來實現的。因此,在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中,評價目標和要求是評價的起點,不同的評價目標,其評價體系的架構內容也截然不同。如,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了解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是否完整,那麼評價體系的重點將會在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上;如果評價的目的是了解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互動,那麼評價體系中關注更多的將是有關互動的環節。評價目的實際上體現了課堂教學評價本身的導向作用,即期望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把教學活動引入某個方面,或者在教學評價中體現某種新的思維和理念。
2.建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和標准
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和標準是課堂教學評價的基礎,在課堂教學評價中,它是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的實際依據。這些標准和體系主要有以下三類。
(1)依據課堂教學的各個要素進行分析,把課堂教學分為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分。這種體系的特點是結構清晰,脈絡分明。
(2)依據非固定問題來建立標准,如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突出、教材處理恰當、聯系實際密切、教學結構合理、教學方法靈活、教態親切自然、教師素養良好、教學效果明顯等。這類評價體系雖然是以評價中的一些核心或者重點問題為基礎的,但事實上,從某種角度上仍然可以將其分解、合並為課堂教學中的各個要素,即與第一種類型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區別只是在於不同的教學評價標准所認同或者看重的課堂教學的要素是不一樣的。實際上,在第一類評價指標體系中,也沒有能夠完全把所有的課堂教學要素包括進去,其中通常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主要內容,對於教學基本功、教學設計、教學組織等較少涉及。這些教學要素的缺乏,並非其不重要,而是對於評價目的而言,不是評價的重點而已。
(3)依據課堂教學中的具體行為,將課堂教學分為教師的行為和學生的行為。在教師行為方面,強調要不斷激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需要,營造和諧、民主、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學生的差異,給學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創造的時間和空間等。而對於學生的行為,則強調要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能提出學習和研究的問題,師生間有多向交流,有自己的收獲與體驗等。這類標准明確地將教學過程中的活動依據活動對象分成了兩個方面,並根據不同的教學理念和對理想教學狀態的理解,規定了教學雙方應該有的一些行為。
二、隨堂聽課評價法
隨堂聽課評價法是評價者通過對被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的直接觀察,獲取有關該教師的教學行為、過程、特點以及所展現出來的教學能力等第一手信息,從而能夠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評價,並相應地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此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隨堂聽課評價法的作用
1.隨堂聽課評價法是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隨堂聽課評價法是目前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效果的最主要方式。盡管課堂教學評價在向專業化、系統化、量表化、量化和質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向發展,不過,由於隨堂聽課評價法自身的特點,使其成為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形式之一。隨堂聽課評價法最主要的特點有兩個方面:首先,評價者往往是由具有較高課堂教學水平的教師或者管理者來擔任,其自身對課堂教學有很高的造詣,評價意見往往中肯、具體、有建設性;其次,隨堂聽課評價法相比於量表法,自由度比較大,容易實施,也有利於發揮。
2.隨堂聽課評價法是了解教改動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
盡管聽課的性質、類型和方式多種多樣,如有競賽式的交流課、有研究式的示範課、有預約式的匯報課等,這些課常常能夠展現教師教學的最好水平、課堂發揮的最佳狀態,是新理念、新策略、新信息的集合點,特別是對於那些精心准備的匯報課而言。同時,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也是在其教學實踐經驗,特別是對教學過程不斷改進的過程中積累的。在隨堂聽課評價的過程中,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不僅有共同關注的評價內容,而且評價過程中共同討論、共同研究的氣氛非常適宜於教師的成長。任課教師通過對自身教學能力和教學過程的反思,能夠獲取有效的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信息,促進自己的發展。
(二)隨堂聽課評價法的基本原則
隨堂聽課評價應該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1.實事求是的原則
隨堂聽課評價應該本著公正、實事求是的態度,實話實說是體現評課者責任心的問題,也是給被評者學習的機會,切不可敷衍了事。要防止出現只聽課不評課的現象,這樣不僅執教者心裡沒底,聽課也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還要防止在隨堂聽課評價中出現蜻蜓點水、不痛不癢的現象。不能夠出現即使有的課評了,但礙於情面,評課敷衍了事,走過場,「不說好,不說壞,免得惹人怪」。應打破評課時的虛假評議,只講贊歌,不講缺點,打破發言只有三五人,評議只有三言兩面,評課冷冷清清的局面。
2.零距離的原則
這是要求隨堂聽課評價法評課應該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聽課和評課氣氛,作為聽課人員,評價者要特別注意評價對象的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應該讓評價對象意識到這是一個學習和反思的機會。同時隨堂聽課和課後的信息反饋也應該建立在評價雙方的積極配合和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
3.針對性原則
評課不應該面面俱到。對一節課的評議應該從整體上去分析評價,但絕不是不分輕重、主次,而是需要有所側重。應該根據聽課目的和課型,以及學科特點,突出重點。應就執教者的主要目標進行評述,問題要集中明確,既充分肯定特色,也大膽提出改進。
4.激勵性原則
激勵性原則是指隨堂聽課評價法評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激勵執教者,而不是一味挑毛病,是要讓執教者聽了評課後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對以後的教學更有信心,更有勇氣,而不是讓他對自己的教學失去信心,甚至於懷疑自己是否是教學的這塊料。在具體操作時,應該充分肯定執教者的優點和長處,對於其存在的不足,也應該讓其有解釋和申辯的機會,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時,能夠給出明確的應該如何做的信息,不能只破不立。

② 簡述課堂教學的三大原則是什麼課堂教學有哪三大策略

課堂教學的三大原則:

1、目標原則

課堂管理應當有正確而明晰的目標,它為教學目標的實現提供保證,最終指向教學目標。

目標本身具有管理功能,直接影響和制約師生的課堂活動,能起積極的導向作用。

並且,目標使學生成為積極的管理參與者,對於發揮學生自覺的求知熱情,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能力,也具有積極意義。

2、激勵原則。

通過各種有效手段,最大限度地激起學生內在的學習積極性和求知熱情。

貫徹激勵原則,首先要求教師在課堂上努力創設和諧愉悅的教學氣氛,創造有利學生思維、有利教學順利進行的民主空氣,而不應把學生課堂上的緊張與畏懼看作管理能力強的表現。

3、反饋原則。

運用信息反饋原理,對課堂管理進行主動而自覺的調節和修正,是反饋原則的基本思想。課堂管理的具體要求和措施只有建立在班級學生思想、學習特點的基礎上,才能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

這首先要求教師在教學工作的起始環節——備課過程中,認真調查教育對象的具體狀況,分析研究必要的管理對策。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不斷運用即時信息來調整管理活動。

課堂教學的三大策略是:

一是提高學習效率的教學策略——化難為易

1、化抽象為形象。教師可以運用形象比喻使語言形象化,通過圖像的直觀性把課文所描寫的景色所闡述的道理具體直觀地呈現在學生面前,使他們獲得生動的形象,還可以通過表演、演示、操作等動作使之形象化。

2、化理論為實踐。它具有生活性、活動性、經驗性。教師要將語文學習回歸於生活中,在使用、應用中學習語文,積累經驗、結合自己的經驗去感悟理解。

3、化未知為已知。學生對新知識的學習是以舊知為基礎的,新知識可以在舊知的基礎上引申和發展起來,要麼在舊知的基礎上增加新的內容,要麼由舊知重新組織或轉化而成。所以利用舊知學習新知是最直接最常用的教學策略。

4、化復雜為簡單。教師要教簡單的語文,要簡單的教語文。而把復雜的語文教學做簡單,要做到:教學目標要簡要,教學內容要簡約,教學過程要簡潔,教學方式要簡練,作業要簡化。

二是增進學習結果的教學策略——化淺為深

1、由結論到過程。讓學生學深學透的第一要義就是要展示知識本身的產生和形成過程,同時也要讓學生的思維捲入到知識的獲得過程。

2、由知識到問題。教師應把知識轉化成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思考、探究,並圍繞問題進行交流、互動、研討,這樣就能引導學生把知識學深學透。

3、由已知到未知。教學中要善於把學生從熟悉的地方引到陌生的地方,由已知引到未知,讓學生處在陌生、未知的狀態,以激發學生的思考。

4、由一元到多元。新課程的重要理念是認識和思維的多樣化和個性化,為此,新課程教學提倡和強調學生對文本的多種解讀、對問題的多種解答和對情景生活的多種體驗感悟。多樣化和個性激活了課堂、激活了思維,有助於學生學得深、學得透,學出個性。

5、由傳承到創新。學習不僅僅是對課本知識的傳承和接受,也是對課本知識的創新和質疑,這樣的學習才會學得深學得透。

6、由依賴性的學到獨立性的學。教師要改變舊的課堂教學方式,變「我告訴你」為「我幫你忙,你自己去學」,這樣,學生才能真正學會,學得深、學得透。

7、由教知識內容到教思維方法。以書本形式出現的知識,它的思維和智力價值是潛在的。

三是提升學習體驗的教學策略——富有情趣

讓學生越學越愛學、樂學的具體策略有很多,但這些策略一定有其共同的秘訣:富有情趣。情趣是快樂和幸福的源泉,讓學生興趣盎然地參與到教學中來,享受到學習的快樂,體驗到發現的幸福。這是有效教學的動力源泉。

(2)課堂教學的評價策略有哪些擴展閱讀:

課堂教學的優點:

班級教學的主要優點是:

1、把相同或相近年齡和知識程度的學生編為班級,使他們成為一個集體,可以相互促進和提高。

2、教師按固定的時間表同時對幾十名學生進行教學,擴大了教育對象,加快了教學進度,提高了教學工作效率。

3、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方面有統一的規定和要求,使教學能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和發展教育事業。

4、各門學科輪流交替上課,既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領域,又可以提高學習興趣和效果,減輕學習疲勞。班級教學的出現是教育史上一個重大的進步。

班級教學也存在著一定的局限性:主要是不能充分地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照顧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和特長;同時又難以充分照顧優、差生的學習和發展。

③ 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量表評價法、隨堂聽課評價法。
拓展資料:
一、量表評價法
量表評價法是傳統課堂教學評價中最常採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確定好需要進行評價的指標,並給出評價的等級,在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對照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逐項給出相應的等級評定。
二、隨堂聽課評價法
隨堂聽課評價法是評價者通過對被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的直接觀察,獲取有關該教師的教學行為、過程、特點以及所展現出來的教學能力等第一手信息,從而能夠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評價,並相應地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此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拓展資料: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並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
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兩個核心環節:對教師教學工作(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等)的評價——教師教學評估(課堂、課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即考試與測驗。 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教學評價是以教學目標為依據,按照科學的標准,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測量,並給予價值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對教學工作質量所作的測量、分析和評定。它包括: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和進行課程評價。
診斷作用
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判斷它的質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觀的評價工作不僅能估計學生的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而且能解釋成績不良的原因,並找出主要原因。可見教學評價如同身體檢查,是對教學進行一次嚴謹的科學的診斷。
激勵作用
評價對教師和學生具有監督和強化作用。通過評價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經驗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內,經常進行記錄成績的測驗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
調節作用
評價發出的信息可以使師生知道自己的教和學的情況,教師和學生可以根據反饋信息修訂計劃,調整教學的行為,從而有效的工作以達到所規定的目標,這就是評價所發揮的調節作用。
教學作用
評價本身也是種教學活動。在這個活動中,學生的知識、技能將獲得長進,智力和品德也有進展。
教學評價的方法:測驗、徵答、觀察提問、作業檢查、聽課和評課等。

語文課堂教學評價策略有哪些

教學活動就是教師對學生不斷進行評價的活動,教師總是不自覺地運用專評價作為手段實現著對屬學生活動的調控。教師的有效評價是課堂教學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關鍵因素,是激活學生思維、提高課堂效率的動力所在。評價必須以真誠的情感為基礎,以具體的事實為依據,以有效的指導為後盾,教師還要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捕捉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從多個角度去評價學生。

⑤ 教學評價的原則有哪些

教學評價的原則如下:

1、客觀性原則

客觀性原則是指在進行教學評價時,從測量的標准和方法到評價者所持有的態度,特別是最終的評價結果,都應該符合客觀實際,不能主觀臆斷或參入個人情感。因為教學評價的目的在於給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以客觀的價值判斷,如果缺乏客觀性就失去了意義,因此而導致教學決策的錯誤。

2、整體性原則

整體性原則是指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對組成教學活動的各方面做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而不能以點代面,一概而論。由於教學系統的復雜性和教學任務的多樣化,使得教學質量往往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出來,表現為一個由多因素組成的綜合體。因此,為了反映真實的教學效果,必須把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綜合起來,使其相互參照,以求全面准確的判斷評價客體的實際效果,但同時要把握主次,區分輕重,抓住主要的矛盾,在決定教學質量的主導因素。

3、指導性原則

指導性原則是指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不能就事論事,而是要把評價和指導結合起來,要對評價的結果進行認真分析,從不同的角度找出因果關系,確認產生的原因,並通過及時的,具體的啟發性的信息反饋,使被評價者明確今後的努力方向。

4、科學性原則

這條原則是指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從教與學相統一的角度出發,以教學目標體系為依據,確定合理的統一的評價標准,認真編制、預試、修訂評價工具;在此基礎上,使用先進的測量手段和統計方法,依據科學的評價程序和方法,對獲得的各種數據進行嚴格的處理,而不是依靠經驗和直覺進行主觀判斷。

5、發展性原則

教學評價是鼓勵師生、促進教學的手段,因此教學評價應著眼於學生的學習進步和動態發展,著眼於教師的教學改進和能力提高,以調動師生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

拓展資料:

教學評價是依據教學目標對教學過程及結果進行價值判斷並為教學決策服務的活動,是對教學活動現實的或潛在的價值做出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是研究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價值的過程。教學評價一般包括對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手段、教學環境、教學管理諸因素的評價,但主要是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和教師教學工作過程的評價。

教學評價的兩個核心環節:對教師教學工作(教學設計、組織、實施等)的評價--教師教學評估(課堂、課外)、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 --即考試與測驗。 評價的方法主要有量化評價和質性評價。

⑥ 什麼是學生的課堂評價策略

課堂評價是一門藝術,它反映出一個教師的語言水平、引導智慧、激勵維度,是一版個教師靈動教學機智與高權超教學藝術的體現.好的評價語可以開啟學生積極的學習心智,產生愉悅的學習情緒,觸發向上的學習動力,增強足夠的學習自信,甚至對其一生的精神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這也是教師尊重學生的重要體現.基於此,講究評價的策略是尤為重要的.

⑦ 教師的課堂評價方法有哪些

一、量表評價法 (一)概述 1.概念 量表評價法是傳統課堂教學評價中最常採用的方法,它是事先確定好需要進行評價的指標,並給出評價的等級,在評價過程中,評價者對照課堂教學的實際狀況,逐項給出相應的等級評定。 根據不同的標准,課堂教學評價表有各種類型。如,根據評價主體的不同評價表有供課堂教學參與者之外的評價者使用的量表,如上例就是供課堂教學參與者之外的評價者使用的評價量表,也有供課堂教學的參與者使用的評價量表, (二)量表評價法的設計與使用 由於量表評價法的基礎是評價量表,因此量表評價法的核心也就是評價量表的制訂。而評價量表的核心又在於評價標準的制訂。 量表評價法設計的一般步驟如下。 1.明確評價目的和要求 課堂教學評價能夠達到不同的功能,這些功能的實現是由評價目標和相應的課堂教學評價來實現的。因此,在課堂教學評價活動中,評價目標和要求是評價的起點,不同的評價目標,其評價體系的架構內容也截然不同。如,評價的目的是為了了解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是否完整,那麼評價體系的重點將會在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上;如果評價的目的是了解課堂教學中師生的互動,那麼評價體系中關注更多的將是有關互動的環節。評價目的實際上體現了課堂教學評價本身的導向作用,即期望通過課堂教學評價把教學活動引入某個方面,或者在教學評價中體現某種新的思維和理念。 如,北京市教材編審部制訂的《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實驗—課堂教學評價方案》以學生的學習狀況來評價課堂教學,從而促進學生的發展。該方案認為,教學過程的本質是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展的過程,教是為了學,教是為了不教。因此新的課堂教學評價應該首先關注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以學生的學習和發展狀況來反映課堂教學狀況,來反映教師的教學狀況,來體現教學過程的本質和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觀念,來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課堂教學實踐。在這里,明確了評價的目的即評價的是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狀況,期望通過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基本狀態來了解教師的教學狀況和體現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基本觀念的情況。因此,在評價體系的建構中,核心將圍繞著學生的學習狀況而展開 2.建構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和標准 課堂教學評價體系和標準是課堂教學評價的基礎,在課堂教學評價中,它是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的實際依據。這些標准和體系主要有以下三類。 (1)依據課堂教學的各個要素進行分析,把課堂教學分為教學目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和教學過程等,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細分。這種體系的特點是結構清晰,脈絡分明。如北京市教科院基礎教育研究所制訂的《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實驗—中小學課堂教學評價方案》。 (2)依據非固定問題來建立標准,如教學目標明確、教學重點突出、教材處理恰當、聯系實際密切、教學結構合理、教學方法靈活、教態親切自然、教師素養良好、教學效果明顯等。這類評價體系雖然是以評價中的一些核心或者重點問題為基礎的,但事實上,從某種角度上仍然可以將其分解、合並為課堂教學中的各個要素,即與第一種類型的教學評價指標體系在本質上沒有區別,區別只是在於不同的教學評價標准所認同或者看重的課堂教學的要素是不一樣的。實際上,在第一類評價指標體系中,也沒有能夠完全把所有的課堂教學要素包括進去,其中通常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主要內容,對於教學基本功、教學設計、教學組織等較少涉及。這些教學要素的缺乏,並非其不重要,而是對於評價目的而言,不是評價的重點而已。 (3)依據課堂教學中的具體行為,將課堂教學分為教師的行為和學生的行為。在教師行為方面,強調要不斷激發和引導學生的學習需要,營造和諧、民主、活躍的課堂教學氣氛,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注重學生的差異,給學生提供更多思考和創造的時間和空間等。而對於學生的行為,則強調要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去,能提出學習和研究的問題,師生間有多向交流,有自己的收獲與體驗等。這類標准明確地將教學過程中的活動依據活動對象分成了兩個方面,並根據不同的教學理念和對理想教學狀態的理解,規定了教學雙方應該有的一些行為。 制訂課堂教學評價標准時要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1)評價體系建構的主要方式採用將課堂教學區分為不同的要素來進行,不同的評價可根據不同目標來選擇不同的要素。 (2)就課堂教學行為而言,可以根據課堂教學的主要參與者──教師和學生,將課堂教學分為教師行為、學生行為、師生互動行為和生生互動行為四種。 (3)在課堂教學中,還有一種評價標準是對課堂教學效果的評價。我們在前面曾提到課堂教學的效果是一些教學評價的主要目標,特別是在課堂教學前、中、後所採用的預備性測驗(不管是課堂教學進行之前對學生的知識、技能准備情況的評價,還是課堂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在形成相應認知、情感等教學目標時應有的心理和行為表現的評價,還是課堂教學之後主要通過作業、考試等來進行的評價),這些評價都是一種量化的評價。而我們這里提到的效果評價主要是一種質性的評價方式,即評價者或者教師通過對課堂教學的觀察、反思來獲得相應的評價結論。通常這種評價關注的問題主要有:學生掌握了教師所教的內容了嗎?學生在認知、情感或技能方面取得了哪些進步?學習內容的鞏固性與持續性怎樣?學習內容的遷移性如何? (4)其實從某種角度上來說,上述幾種評價角度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如,課堂教學評價要素中涉及師生互動、教學效果,而課堂教學的行為標准中也有可能涉及教學過程的因素。 (5)課堂教學評價的標准實質上反映了一定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思想,也就是說不同的教學理念和思想下的評價標準是不同的。如,有人將教學目標分為基礎目標、提高目標和體驗目標,那麼,不同的教學目標下的評價指標就是不一樣的。基礎層次的評價行為有激發學生興趣和求知慾的作用,有明確的教學目標、教學組織過程,學生學懂會用,以知識結構為中心等;而素質教育的評價,也使得部分課堂教學評價指標體系中開始體現素質教育的內容。 3.制訂評價指標的操作說明 評價指標體系通常會顯得比較概括和抽象,因此對於一些不太熟悉課堂教學評價的教師而言,還具有一定的模糊程度,所以需要制訂一個專門的、針對評價指標的操作說明來具體規定相應的指標在評價時的操作要點。下面我們以北京市教材編審部制訂的《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實驗—課堂教學評價方案》中的「參與交往狀態」為例來說明如何制訂操作說明。(北京市教材編審部:《北京市21世紀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實驗—課堂教學評價方案(試行)》,內部資料。) 參與交往狀態 沒有學生積極參與交往的課堂,是談不上開發學生潛能的。這就要求教師既要為學生創設一個適合於他們參與交往的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氛圍,又要為學生的參與交往提供適宜、豐富、有趣的活動內容與機會,同時還要保證學生的參與交往有充分的時間與空間。具體可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觀察。 A.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是否相互尊重、理解、平等 主要觀察學生在進行各種交往的活動中,學生與教師、學生與學生之間是否是相互尊重的。尊重是進行一切活動的前提,只有相互尊重,才能相互理解,才能做到平等,學生才會感到安全,才不會出現有的學生被冷落、被諷刺、被恥笑的現象。 B.學生對學習是否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良好的興趣可以轉化為學習的動力。觀察學生對學習是否感興趣可以先看學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到學習的活動內容中,再看學生對學習的內容和方式是否感到興奮、愉悅,然後看學生是否具有進一步學習的願望。一個好的活動內容和方式,常常使一些學生在完成了正規的活動內容之後,還想繼續進行。 C.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學生和教材之間是否能保持多向、豐富、適宜的信息交流 交流只有在活動中才能實現。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學生和教材之間是否能保持多向、豐富、適宜的信息交流,主要觀察課堂上是否有適合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合作氛圍,有能夠充分調動手、眼、口、腦等多種感覺器官的適合學生發展的活動內容、活動方式和足夠的表達個人意見、展示個人才能的時間與空間。 D.學生是否踴躍參與各項學習活動 可通過對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全員性和全程性的大致統計以及主動性情況,了解學生參與各項教學活動的踴躍程度。統計時最好把少數人的情況作適當記錄,以便最後作綜合判斷。 E.學生是否有主動合作的意識 學生是否能主動合作,主要表現為是否具有良好的行為習慣,遵守活動規則,會傾聽、理解別人的發言,主動自覺地與別人合作,共同完成學習任務。 F.是否有的學生還能參與教的活動 這里指有的學生在參與交往的活動中能夠將所學知識用自己理解的語言或方法告訴、幫助別人,將教與學的角色集於一身,這說明學生的參與交往活動已達到一定深度。可以對具有這種表現的學生的人數、次數作適當記錄。 (1)操作說明的內容。從上面的操作說明中我們可以看到,操作說明通常由兩個部分構成:一是對評價指標的解釋,即這個評價指標是什麼,為什麼需要有這個評價指標,它在整個評價指標體系中的作用等;二是每個具體指標的觀察內容,這個觀察內容實際上是對達到指標的狀態的描述,而這種描述通常是用行為指標來表示的。除了相應的行為之外,還可以對具體觀察時需要獲得的內容進行一定程度的規定和建議。 (2)注意事項。操作說明是對評價指標的細化,其目的是為了讓評價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評價指標的含義,以及評價指標所描述的狀態應該是一種什麼樣的狀態。因此,在制訂評價指標的說明時,應該盡可能清楚地標明評價指標的相應含義和具體的反應行為,其實質類似於給評價指標中的關鍵概念下一個操作性定義。所以制訂操作說明的關鍵是說清楚評價指標中的關鍵概念及其相應的行為指標;在給出相應的行為指標的時候,應該注意不要過於瑣碎,也不宜建構一個過於大而全的東西,只要讓評價者知道主要應該從哪幾個方面來觀察就能夠判斷這個評價指標的等級就可以了,最好不要將其細化為進一步的三級,甚至是四級指標。 4.制訂評價方案 評價方案是對整個課堂教學評價的實施規劃,在制訂評價方案時,應該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評價的具體目的是什麼;評價的對象是誰;評價者是誰;評價的主要步驟如何;要採用什麼樣的評價方法;評價結果將用在什麼地方。 通常一個完整的評價方案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評價目的,即為什麼要制訂這個評價方案,大體上是對價值、應用等的一個簡單描述。 (2)評價原則,即整個評價方案的制訂、指標的建構、評價的實施、結果的解釋、應用等應該遵循的一些原則。在有些評價方案中,不直接提評價原則,而是提相應的評價思路或理念。從某種角度上看,評價的思路、評價的理念和評價的原則有異曲同工之妙,特別是評價的理念和評價的原則之間。評價原則是評價目的的重要保證,因此,評價原則不應過於虛幻,而應該根據具體目的提出一些相應的指導原則,如堅持發展性的原則、可行性的原則等。 (3)評價的指標體系,是評價方案的重要組成部分,前面我們已經對這個部分作了詳細闡述,這里不再贅述。 (4)操作說明,是評價指標的具體細化、應用與評價范圍的說明,是判斷哪些行為、情境適用於評價指標的具體說明和解釋,是對評價指標特徵的說明。 (5)評價表的使用說明,主要需要說明應用評價表的方法、步驟、程序等,也可以包括對一些評價表實施過程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加以提醒。此外,還通常包括對評價表的評價結果或者等級的判斷和應用進行說明。 5.實施 量表評價法的實施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評價前。評價者應該認真閱讀評價方案表,熟悉評價要點的特徵描述,必要時,應該對評價者進行相應的培訓。評價者對評價指標體系和操作要點的理解直接關繫到評價的效度,因此在評價之前應確保評價者掌握和熟悉評價指標的具體含義和相應評價要點與行為,對於不太熟悉方案的評價者可以採用教學錄像評價的方式進行培訓。 (2)評價中。評價者應該根據評價要點作好聽課記錄。課堂教學評價方案中,除了那些按照教學過程來組織的評價指標之外,對於評價指標的判斷和評價往往需要跨越課堂教學中的幾個階段,甚至是對整個課堂教學的說明。因此,往往需要根據評價要點,在評價過程中作好相應的聽課筆記,聽課筆記可以按照課堂教學的基本過程,從課堂教學的導入開始,以教、學和師生之間的活動為主要內容,並隨時記錄下自己相應的感受。要注意的是:聽課筆記不是課堂教學實錄,沒有必要把課堂教學中的所有東西都記錄在案;同時要熟悉整個評價指標,只有這樣,才有可能隨時對照課堂教學的實際情況分析出評價指標的實際情況。 (3)評價後。課堂教學評價的目的並不僅僅是為了簡單地對課堂教學作出一個等級評定,其主要目的是促進課堂教學,因此在評價等級的判斷過程中,需要綜合考慮課堂教學中的各種因素,特別是需要考慮教學中教師和學生的相應意見,能夠跟上課教師進行相應的討論,從課堂教學的目標、教學設計、實施過程、教學效果等各方面進行評價。 量表評價法主要由評價者和上課的教師來進行,通常可以將上課教師的自我評價和評價者的評價結合起來,再根據相應的教學條件、教學設計、教學實施等方面的情況,作出相應的等級評定。在評價時,最好能夠再寫出簡要的、有針對性的評語。 6.評價信息的整理分析與撰寫評價報告 採用量表評價的方法不是簡單地進行評價量表的填寫,相反,評價等級的判斷還需要綜合來自教學各方面對象的信息,而這個過程就是指評價信息的整理分析,即評價者對收集到的各種資料進行整理、匯總和綜合,在此基礎上獲得評價的結果,最後在評價結果的基礎上形成評價結論。 評價結論是針對評價對象的進一步發展而提出的解決目前存在問題的意見和建議,其目的是通過課堂教學評價來提高教師教學的水平,並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評價結論應該包括對被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所提出的意見及進一步提高的建議,評價結論中的意見和建議應該盡可能具體和有針對性。 二、隨堂聽課評價法 隨堂聽課評價法是評價者通過對被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的直接觀察,獲取有關該教師的教學行為、過程、特點以及所展現出來的教學能力等第一手信息,從而能夠有效地進行課堂教學的評價,並相應地提出建設性的意見,以此提高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方法。 (一)隨堂聽課評價法的作用 1.隨堂聽課評價法是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形式和方法 隨堂聽課評價法是目前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效果的最主要方式。盡管課堂教學評價在向專業化、系統化、量表化、量化和質性評價相結合的方向發展,不過,由於隨堂聽課評價法自身的特點,使其成為進行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形式之一。隨堂聽課評價法最主要的特點有兩個方面:首先,評價者往往是由具有較高課堂教學水平的教師或者管理者來擔任,其自身對課堂教學有很高的造詣,評價意見往往中肯、具體、有建設性;其次,隨堂聽課評價法相比於量表法,自由度比較大,容易實施,也有利於發揮。 2.隨堂聽課評價法是了解教改動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手段 盡管聽課的性質、類型和方式多種多樣,如有競賽式的交流課、有研究式的示範課、有預約式的匯報課等,這些課常常能夠展現教師教學的最好水平、課堂發揮的最佳狀態,是新理念、新策略、新信息的集合點,特別是對於那些精心准備的匯報課而言。同時,教師教學能力的提高也是在其教學實踐經驗,特別是對教學過程不斷改進的過程中積累的。在隨堂聽課評價的過程中,評價者與被評價者不僅有共同關注的評價內容,而且評價過程中共同討論、共同研究的氣氛非常適宜於教師的成長。任課教師通過對自身教學能力和教學過程的反思,能夠獲取有效的提高自身教學能力的信息,促進自己的發展。 (二)隨堂聽課評價法的基本原則 隨堂聽課評價應該遵循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則。 1.實事求是的原則 隨堂聽課評價應該本著公正、實事求是的態度,實話實說是體現評課者責任心的問題,也是給被評者學習的機會,切不可敷衍了事。要防止出現只聽課不評課的現象,這樣不僅執教者心裡沒底,聽課也失去了其應有的意義。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還要防止在隨堂聽課評價中出現蜻蜓點水、不痛不癢的現象。不能夠出現即使有的課評了,但礙於情面,評課敷衍了事,走過場,「不說好,不說壞,免得惹人怪」。應打破評課時的虛假評議,只講贊歌,不講缺點,打破發言只有三五人,評議只有三言兩面,評課冷冷清清的局面。 2.零距離的原則 這是要求隨堂聽課評價法評課應該創造一種輕松、愉快的聽課和評課氣氛,作為聽課人員,評價者要特別注意評價對象的恐懼心理和緊張情緒,應該讓評價對象意識到這是一個學習和反思的機會。同時隨堂聽課和課後的信息反饋也應該建立在評價雙方的積極配合和相互信任的基礎之上。 3.針對性原則 評課不應該面面俱到。對一節課的評議應該從整體上去分析評價,但絕不是不分輕重、主次,而是需要有所側重。應該根據聽課目的和課型,以及學科特點,突出重點。應就執教者的主要目標進行評述,問題要集中明確,既充分肯定特色,也大膽提出改進。 4.激勵性原則 激勵性原則是指隨堂聽課評價法評課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激勵執教者,而不是一味挑毛病,是要讓執教者聽了評課後明白自己努力的方向,對以後的教學更有信心,更有勇氣,而不是讓他對自己的教學失去信心,甚至於懷疑自己是否是教學的這塊料。在具體操作時,應該充分肯定執教者的優點和長處,對於其存在的不足,也應該讓其有解釋和申辯的機會,在指出其不足的同時,能夠給出明確的應該如何做的信息,不能只破不立。 (三)隨堂聽課評價法的設計和應用 1.課前的充分准備 隨堂聽課評價應該收集、了解與即將要評價的課有關的資料和信息,在條件許可的情況下,可以考慮召開預備會議,向被評價者介紹評價的目的、內容,了解教師教學的實際情況,為評價活動的實施奠定基礎。 具體而言,聽課前應做好如下幾個方面的准備。 (1)熟悉教學目標、充分把握教學內容。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有針對性,而這個針對性來源於對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的理解和把握,應明確這節課教學的三維目標;了解教材編排體系,弄清新舊知識的內在聯系,熟知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 (2)了解被評價課的教學設計。聽課評課之前,應該充分了解這節課的教學設計,了解教師拓展的空間,甚至可以針對所教的內容在自己頭腦中設計課堂教學的初步方案,粗線條勾勒大體的教學框架,為評課提供一個參照體系,即評課者自己如果來上這堂課,應該如何上?此外,還應該充分了解評價對象的教學設計,以便在隨堂聽課和課後的討論中進行相應的評價;同時了解教學設計,也能夠使得聽課和評價時做到有的放矢。一般而言,對於評價對象的教學設計,應該給予充分的尊重,不能隨意改變。 (3)確定聽課方式。隨堂聽課評課中,評價者可以選擇充當旁觀者和參與者,而這兩種角色決定了將會有兩種不同的聽課方式,經驗豐富的評價者往往交叉使用這兩種聽課方式。當評價對象進行課堂講解時,評價者往往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融入班集體但並不參與教學過程,而是對整個課堂教學進行觀察;當開展小組活動時,評價者可以在教室中四處走動,觀察小組活動或者參加小組活動,必要時還可向小組提供幫助。 要根據聽課目的(匯報課、研討課、指導課、檢查課)確定側重點,針對教師業務層次和水平進行評議、指導並提出不同要求。一般而言,聽課的重點將集中在教學中的難點、疑點和薄弱環節上。在隨堂聽課之前確定聽課重點,將使隨堂聽課更為有的放矢,從而提高聽課效率,並通過課後討論提高評價對象的教學能力,促進評價對象的未來發展。 2.課中的仔細觀察和翔實記錄 聽課是復雜的腦力勞動,需要評價者多種感官和大腦思維的積極參與。同時評價者要想獲得理想的聽課效果,在聽課中就要集中精力,全身心地投入。 (1)仔細觀察。由於課堂教學成功與否不僅僅在於教師講了多少,更在於學生學會了多少。所以聽課應從單一聽教師的「講」變為同時看學生的「學」,做到既聽又看,聽看結合。因而,在某種程度上,聽課也是看課。 具體聽些什麼呢?首先聽教師的教學過程和教學語言,仔細思考評價對象是否講到點子上了,重點是否突出,詳略是否得當;其次是聽評價對象講得是否清楚明白,學生能否聽懂,教學語言是否簡潔清晰;三是聽評價對象的提問和教學啟發是否得當;四是聽學生的討論和師生之間的交流是否恰當、富有創造性;五是聽課後學生的反饋。 看些什麼呢?首先是看評價對象的精神是否飽滿,教態是否自然親切,板書是否合理,運用教具是否熟練,教法的選擇是否得當,學法指導是否得法,實驗的安排及操作是否合理,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的處理是否巧妙……即看評價對象的主導作用發揮得如何。其次是看學生:觀察整個課堂氣氛,學生是靜坐呆聽、死記硬背,還是情緒飽滿、精神振奮;觀察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是否積極、思維是否活躍;看各類學生特別是後進生的積極性是否調動起來;看學生與教師情感是否交融;看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何……即看學生主體作用發揮得如何。 (2)詳細記錄。聽課記錄是重要的教學資料,是教學指導與評價的依據,應全面、具體、詳細。其中可以包括情境創設、教師點撥與引導、師生的雙邊活動、教法選擇、學法運用、練習設計、教學反饋、課堂的亮點與失誤等,還可包括聽課者的評析與建議。 總的來說,聽課記錄主要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一是課堂教學實錄;二是課堂教學評點。通常在聽課記錄本上的左邊是實錄,右邊是評點。 課堂教學實錄中,首先是教學的基本信息,包括聽課的時間、學科、班級、評價對象、第幾課時等;其次是教學過程,包括教學環節和教學內容;第三是板書內容;第四是各個教學環節的時間安排;第五是學生活動情況;第六是教學效果。課堂教學實錄有三種記錄方式:一是簡錄,簡要記錄教學步驟、方法、板書等;二是詳錄,比較詳細地把教學步驟都記下來;三是實錄,即把教師開始講課、師生活動,直到下課的所有情況都記錄下來。 課堂評點是評價者(聽課者)對本節課教學的優缺點的初步分析與評估,以及據此提出的相應建議。包括以下幾方面:教材處理與教學思路、目標;教學重點、難點、關鍵點;課堂結構設計;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手段的運用;教學基本功;教學思想等。課堂評點往往是在聽課過程中的及時點評,這種點評不是聽課完成之後的回顧式點評。 好的聽課記錄應是實錄與評點兼顧,特別是做好課堂評點往往比實錄更重要。 (3)認真剖析,歸納小結。

⑧ 淺談數學課堂教學幾種有效評價策略

課堂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有效手段。教師靈活多樣、生動豐富的評價方法,能讓課堂充滿勃勃生機。

閱讀全文

與課堂教學的評價策略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