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如何提高一年級課堂教學質量

如何提高一年級課堂教學質量

發布時間:2021-03-08 01:42:06

Ⅰ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幾點做法

課堂教學必須遵循教學規律,才能踏踏實實地,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所謂教學規律:一是小學知識本身的規律,二是學生接收知識的一般規律。幾年來,在課堂教學中,我遵循這兩個規律,收到顯著效果。
一、吃透教材,精心設計課堂結構
要上好一節數學課,教師只有在掌握教材,了解學生的基礎上確定明確具體的教學目的,才能集中目標,有的放矢地完成教學任務。幾年來自己在備課、講課上都是先仔細地閱讀教
材,全面地理解教材中的概念、法則、公式的含義,分析教材的重點、難點和關鍵,掌握教材的前後聯系,教材與實際的聯系,不管教材多麼簡單都認真分析研究,確定出本單元,本節課的教學目的要求、重點、難點及關鍵,再起筆備課,用心設計課堂結構。
二、根據教學內容,恰當選擇教學方法
1.注重啟發
啟發式教育是教學過程中必須遵循的一個原則,要精心設計有啟發性的題目,有計劃地向學生發問,啟發學生開動腦筋,主動地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例如,講第二冊27頁例7, 這是求一個數比另一個數多幾的應用題,是小學階段比多比少應用題。剛開始,學生接受起來較困難。怎樣才能使學生聽
懂學會呢了我們首先讓學生反復讀懂題意,然後教師提出問
題,題里已知哪兩個條件?要求的問題是什麼?求哪種兔比哪種兔多?接著再問:要求白兔比黑兔多幾只,大家想用什麼辦法才能求出?引導學生看圖,把每一隻黑兔與對著的一隻白兔分別用虛線連起來,讓學生數一數對著的有多少只?對著的只數,就是和黑兔同樣多的只數。再問:沒有對著的只數是什麼數?是黑免比白兔少的只數?還是多的只數?這樣教師發間,又結合實物圖演示給學生看,學生的思維和注意力,緊緊圍繞老師的發問。時間長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也就提高了,遇到應用題就會用腦思考,准確地列式計算。
2.精講多練
精講多練是我們廣大教師常用的一種有效的教學方法,例如:講「7」的乘法口訣時,由於學生已經學習了「2'---9」的乘法口訣,對口訣意義和來源已基本理解掌握了,如果教師仍在課堂上滔滔不絕地講下去,學生會感到厭煩,所以我就讓學生自己做准備題,找出規律,起指導引路的作用。讓學生根據圖意說出算式,總結出口訣。這樣學生動了腦,幾分鍾就可完成新教授內容,剩下的時間練習口訣鞏固,記憶。這樣做培養了學生動腦思考問題的習慣和自學能力。
3.加強直觀
數學知識具有抽象性、邏輯性和廣泛性、應用性的特點,在數學課的教學中,我還注意了教學的直觀性,恰當地運用直觀教具,幫助學生理解抽象的數學概念。例如講「公斤」的認識時,為什麼1000克-=1公斤,I公斤和1克誰重?為了使學生建立正確的公斤、克的觀念,我們就帶領學生到磨坊,代銷店
認識各種秤,回到課堂,再用實物秤,稱物體的重量,讓學生比較1公斤和1克的物體的輕重,再用手掂一掂,這樣學生理解得快,記憶得牢。
三、狠抓孟點類型題的練習和應用題的口述過關
數學這門課,知識的前後連貫性較強,特別是低年級練習題花樣較多,所學知識有時學生不是不會,只要一變換形式就不會做,所以練習中,我們就用多種多樣的形式引導學生練習,對書上的重點類型更不放過,反復講練,人人都會做才算。對應用題的練習,都是讓學生先口述出是什麼事,已知條件是什麼?所求間題是什麼?用什麼方法解答,然後才動筆計算,做到人人口述過關,時間久了學生分析應用題的能力提高了,遇到應用題就能准確地列式計算。
談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
小學一年級數學主要教學20以內、10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一步加減應用題。這些知識都是學生進一步學習數學的基礎。在教學中加強學生動手操作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建立正確而清晰的概念,而且有助於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一、操作要圍繞教學目標進行
數學教學目標,是讓學生形成數的概念,懂得常見的數量關系。學生運用學具操作,都是為這些教學目標而展開的教學活動。例如:教學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32一8」教學重點是使學生掌握口算方法,理解算理。為了使學生掌握好這一知識,根據一年級學生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的特點,重點讓學生動手操作。首先讓學生根據算式擺好學具,從32根小棒中拿
去8根,還剩下幾根?怎樣拿法?2根減去8根不夠減怎麼辦?
學生的拿法:第一種,打開一捆和2根合起來是12根,再拿8 根,剩下24根;第二種,打開一捆(10根),拿去8根,剩下2 根和原來的22根合起來,共剩下24根。這樣,學生利用學具,自己動手操作,不僅建立了表象認識,而且在直觀形象中理解兩位數減一位數退位減法的思維過程的方法,同時還加強了學生的記憶。
二、指導操作過程,發展學生的思維
教學大綱指出:培養學生初步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判斷、推理的能力,注意思維的敏捷和靈活。教學中的操作,不僅讓學生能直觀理解有關概念,掌握計算方法,同時也為了通過操作發展學生思維。例如教學6的組成,教材要求學生把6個正方形分成兩堆,並想一想有幾種方法?學生擺的結
果,基本上可分為四種情況。
總之,在一年級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能促進學生思維,用思維指導操作,又依據操作推想到計算方法,同時使學生較快的獲取知識,在獲取知識的同時,思維能力得到發展。

Ⅱ 一年級語文如何提高教學質量方案

對於一年級的學生,重在培養學生的興趣,不要給學生太大的壓力。倘若用那種強灌硬塞的專教學方式反屬而會讓學生產生反感,同學們接收知識的效率也會下降。每次成功一小步,也要毫不吝嗇的給予適當的誇獎和獎勵,這樣或許能提高學生們的積極性!!
不知我的建議能否給您帶去幫助。祝您成功!!

Ⅲ 怎樣提高小學一年級的課堂教學質量

  1. 提高自己教學的方式,比如加入一些幽默的元素啊之類的;

  2. 和學生們打成一片,提高親和力,讓他們感到親切;

  3. 想辦法提高學生們對學習的興趣。

Ⅳ 如何提高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何才能提高一年級的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呢?下面我就談一點自己的想法。一、科學組織教學 科學組織教學是指教師運用科學的理念和適當的方法,在課堂上想方設法集中學生注意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努力建立良好的課堂秩序,鼓勵全體學生都參與到學習交流活動中來,保證課堂教學順利進行的一系列工作。任何一堂課都是以組織教學開始,並貫穿於一節課的始終,所以我認為它是提高教學質量的先決條件。特別是在小學一年級的課堂教學中,由於這些學生注意的穩定性、持久性和集中性較弱,組織教學就越發顯得重要,作為低年級的教師必須要學會善於對學生「察顏觀色」,能及時而准確地洞察學生的心理變化,時刻把握學生跳動的「脈搏」,機智而巧妙地「駕駛」課堂教學的方向,使教學目標順利完成,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二、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大膽嘗試各種教學方法 隨著教育改革的深化,語文課程的發展呈現出生活化、多樣化、個性化的趨勢,從而也導致了教學方法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我們要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把課上好,把孩子培養好。在一年級語文課堂上,我們比較多的是創設情景組織教學。比如說在教學《雪地里的小畫家》時,我設計這樣一個情境:伴隨著《雪地里的小畫家》的音樂,聽著教師生動活潑而抑揚頓挫的言語,學生們用想像的翅膀來到雪地,畫起畫來。此時,學生完全被美妙的幻想所牽引,學習興趣極濃。如果是這樣的話,學生不但學到了知識,而且也在情境中得到了體驗,有了自己獨特的感受,他們讀起課文來時一定會有自己不同的個性。三、語文課堂是「真實」的 工作幾十年,我也聽過很多公開課,也參加過一些課後交流活動。從某些方面來看,很多時候老師們為了上好一堂公開課,刻意隱藏許多東西,經過一次又一次的艱苦奮斗,終於將一堂課「磨」好了,拿到台上來展示時可能就成了「做秀」「表演」,讓人聽得不寒而慄;而許多新教師要麼很會偷懶,把別人的教案拿過來照本宣科,要麼為了上好一堂課而絞盡腦汁、想盡辦法,特地把很多可能不相關的東西都拖到課堂上來,導致面面俱到,可到頭來教學任務卻沒能完成,聽起課來讓人哭笑不得,這兩種極端的做法都不好。是的,我們不能為了做秀而「上課」,更不能為了「上課」而做秀。前者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贊許和肯定而犧牲了學生的發展,後者則是在有意無意間欺騙著自己和殘害著別人。我想,所謂的「真實」課堂,就是說學生要在一節課中有所收獲,有所進步,有所發展吧!老教師有經驗了,較新教師更能把握好課堂,在這個基礎上,就應該努力做到「目中有人,目中又無人」。「目中有人」是指眼中有學生,「目中又無人」是指眼中不能有聽課的老師,你必須把真實的自己和真實的課堂展示出來,才能以自己的情感帶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與教師對話,與文本對話,與自我對話,才能贏得大家的支持和共鳴。而新教師呢,不求別的,只求腳踏實地得一步一步走,每一節上能夠基本完成相應的教學任務,還能有那麼一點甚至幾點可回味的地方,及時做好課堂反思,爭取一次比一次有進步就很好了。只要堅持這樣做,沒有不會成功的一天。 作為一線教師,我們必須在教學改革的大道上,再接再厲,認真摸索語文教學的規律,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Ⅳ 如何提高小學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效率

語文作為基礎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起有力的支撐作用。因為越是基礎的東西,其穩固性越強,影響愈是久遠。因此,對語文的課堂教學而言,必須十分注重效率問題,要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既達到教學目標,又能讓學生多學。從事語文教學工作以來,我一直從課前精心准備、課上有效提問、課後及時反思等方面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到一定效果。
一、課前,教學准備要充分。
古人雲:「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有備無患」,可見,做任何事之前都要做好充分的准備。對於教師而言,做好課堂教學前的准備工作,即我們通常所講的「備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
1、認真學習課標,深入鑽研教材。新課標要求我們轉變「教材觀」,講課不是講教材,而是學會「用教材」。要做到用教材,就必須認真學習新課標,深入理解和掌握新課標的先進理念,並用以指導自己的教學工作。要認真鑽研新教材,透徹了解教材的文體特徵、結構特點、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等。比如:學習寫景的文章,就應讓學生了解寫了哪些景,景物有什麼特點,作者是用了什麼方法寫出景物特點的,作者借景物描寫抒發怎樣的思想感情等;學習寫人的文章,應讓學生弄清楚作者如何以事寫人,或作者是如何描寫人物的外貌、語言、動作,心理活動等,這樣描寫有什麼好處,作者寫出了人物的什麼特點或歌頌了人物的什麼品質等等,這些都是教師在研讀教材時應充分考慮的問題,只有這樣,才能明確教什麼,怎樣做,怎麼學等。此外,教師要對教材進行個性化解讀,要敢於融入自己的獨特見解,使教材更接近學生,富有生活化。
2、充分關注學生,了解學生特點。學生是上課的主體,是學習的主人,因此,作為學生學習活動引導者的教師應充分關注所教學生,注重了解研究學生的特點。不僅了解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朗讀水平、理解能力、提出問題和探究問題的能力,還要了解學生的需要、思想狀況、學習方法及習慣等。因為,不同地域的學生的見識、認知水平等是不同的,比如,對於《少年閏土》中提到的趣事,農村的學生肯定比城裡的孩子有更多的體驗,而學習《北京歡迎你》時,由於城市的孩子有更多的機會接觸報刊、電視、網路等媒體信息,因而對奧運會相關知識的理解較農村孩子更深刻。即使是同一學校同一年級不同班級的學生,也各有自己的特點。教師充分了解了學生情況後,才能設計出科學合理、針對性強的教學方案,使課堂教學做到有的放矢。
3、精心設計教案,創設良好氛圍。要想上課的效果好,教師的教學方案要精心設計。一方面,教師要立足教材,用好教材。備問,設計的問題要突出教學的重點,要少而精,做到牽一發而動全身。備作業,要求作業有拓展有延伸,做到既減輕學生負擔,又達到訓練、鞏固、提高的目的。備「三語」,即課前的導入語,課中的過渡語,課後的總結語,都要精心推敲,力求為上課的重點服務,為引導學生的思考服務。另一方面,教師要注意教學內容的更新與拓展。教師應廣泛閱讀和積累有關資料,對教材有關內容作必要的補充和拓展。如:學習了《偉大的出征》後,可以對我國「神六」、「神七」的相關情況進行介紹;學習《中國的花》,可以補充介紹中國十大名花分別象徵什麼品格,並和學生說一說中國城市市花和世界各國國花,以及不同種類的花代表的「花語」等,這些補充的知識不僅增加了教材的容量,而且使學生對所學內容時時感到有新意。有了精心設計的教案,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引導學生探求知識時游刃有餘,良好的學習氛圍就應運而生了。
總之,教師有了精心的教學准備過程,才能使課堂教學避免不必要的差錯發生,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
二、課上,教師提問要有效。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無論教師講解得多麼生動、形象,但要想更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啟發學生的思維,檢測學習活動的效果,則需要有效的課堂提問。有效的語文課堂提問應注意以下問題:
1. 提問要緊扣教學目標。教師對於所提問題的切入角度都要進行精心的構思,問題的設計不可「離題」太遠,應集中、簡潔,緊扣教學目標,有助於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和掌握語文基礎知識。比如,《爺爺的蘆笛》一課,教學目標之一是讓學生學習運用關鍵語句體會文中感情。因此,學生在充分感受強強在爺爺的笛聲變得勇敢起來的前提下,理解課文結尾句「海邊的孩子,不沾點海水就長不結實」時,教師提問:這句話僅僅是對「海邊的孩子」而言嗎?「海水」還有什麼深刻的含義?你從中懂得了什麼?當問題提出後,學生自然明白,爺爺希望強強能在鍛煉與挑戰中學會堅強,健康成長,從而體會到爺爺對強強的關愛與期盼之情。
2、提問要難易適度。提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難易適度,不可過淺,又不可過難。
如果教師所提的問題太淺顯,過於瑣碎,會造成課堂上師生一問一答的局面,如:一位教師執教六年級語文《松坊溪的冬天》「飛雪」一部分,這樣提問:這段話寫了什麼景物?(生:飛雪)作者運用了什麼寫法來寫?(生:比喻)作者把雪比作什麼?(生:柳絮、蘆花、蒲公英的種子)柳絮、蘆花、蒲公英的種子有什麼共同特點?(生:都是白的)還有呢?(生:都很輕、很柔)作者為什麼這樣比喻?(生:寫出了雪的特點)松坊溪的雪有什麼特點?(生:白、輕、柔)這樣,教師就像牽著學生的鼻子走,容易使學生產生厭倦情緒,長此以往,學生必定養成不願思考、懶惰的壞習慣。如果這樣問:「這段話寫出了景物的什麼特點?作者是用怎樣的寫法把這些特點寫具體寫生動的呢?」就增加了問題的容量,能促使學生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在廣闊的思維空間里馳騁,多角度、多人次去解答,充分調動學生思考和說話的積極性。
如果教師所提的問題過難、容量過大,又會讓學生茫然失措,產生畏難情緒。例如:一位老師在引導學生學完《山茶花》第三自然段後,提問:文中有哪些遣詞造句的方法值得我們學習?這個問題對於剛剛步入三年級的學生來說,的確太難了,結果學生面面相覷,不管老師如何啟發都回答不上來,浪費了許多寶貴的教學時間。對於過大過難的問題,教師可以把它分解成一個個具體的小問題,以降低每次提問的難度,減小提問之間的坡度,讓學生「跳一跳,夠得著」。
3、提問要有啟發性。提問要促進學生思考,減少或避免走過場的問答式提問——「對不對」、「好不好」之類的問題,思維的含量很少,表面熱鬧,價值不大,不利於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而啟發性的提問,能引導學生主動探索,誘發學生展開思維的翅膀,達到非說不可的境地。在學習《松坊溪的冬天》「溪石」一部分時,為了讓學生欣賞課文的語言,並懂得了作者如何把被白雪覆蓋的溪石寫具體、寫生動的,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啟發學生非說不可的問題:老師把這句話改成這樣,「好像有一群白色的小牛,(在溪中飲水了,)好像有幾只白色的熊,(正准備從溪中冒雪走到覆雪的溪岸上了)」,好不好?為什麼?學生一聽後便會將老師改動的句子與課文的原文對照,研究書上那樣寫的好處,最後通過交流討論,一致得出結論:書上原文寫得好,不僅用比喻的方法寫出了溪石外形的特點,還展開了豐富的想像,把溪石寫活了,賦予它們生命了,讓人感覺到這些已經不再是冷冰冰的石頭了。這樣,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4、設計的問題要有創新。創新是人類發展的巨大動力。當前不斷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就是要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全過程。因此,教師的課堂提問,更要著眼於創新精神的培養,促進學生開拓、進取、探索等優良學習品質的形成。如在教學成語故事《買櫝還珠》時,可以提出這樣一個問題:所有人都批評楚人舍本求末,喧賓奪主,你對他裝飾盒子的行為有什麼不同的看法?經這一問,學生有了拓展思維的空間。有的說,楚國商人製作精緻的盒子裝珍珠賣也不算錯,這樣才與珍珠的價值相匹配,試想,如果我們送禮物給別人,配上精美的包裝,會提高禮物的檔次。有的說,再好的東西,如果不做宣傳別人也不會知道,精緻的盒子就相當於為珍貴的珍珠做了廣告,下次一定會賣出好價錢的。還有的說,既然是商人,只要能賺錢,賣什麼都無所謂,既然別人喜歡盒子,以後就多做類似的盒子賣,不也是生財之道嗎?總之,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這一問題,點燃了學生創新思維的火花。
5、提問的形式要新穎。提問呈現方式不同,效果是很不相同的。好的提問方式,可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促進學生積極地思考,引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如教學古詩《早發白帝城》時,我曾這樣提問:同學們的小老師當得不錯,現在,你們搖身一變,由小老師變成了大詩人李白了,我想對李白說:大詩人呀,詞語的意思我都懂了,可整首詩的意思我還不太清楚,你能給我講講嗎?我還這樣提問:讓時光倒流,讓我們回到1244年前的那一天吧!現在,你登上了李白的小木船,和他一起離開白帝城,順流而下到江陵去(出示小男孩圖片,貼在掛圖的小船上),你會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想到什麼?這樣的提問方式獨特,語言精妙,時常讓學生進行角色轉換,具有趣味性、挑戰性,使學生既有新鮮感,又有成就感,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和發表見解的積極性,因而使師生對話「活」起來,課堂教學效果可想而知了。
6、提問要有延展性。課時有盡而課堂無窮,提問有窮而思考無限。拓展提問是好的課堂提問中必不可少的成分。它可以就教材的內容、情感、結構或寫法進行拓展提問,也可以就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體會進行延伸提問,目的是達到拓展語文課堂的時空,並收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效果。如:教學《遲到》到最後時,可以這樣問學生:你的父母對你是慈祥的還是嚴厲的呢?你體會到他們對你的愛嗎?你是怎樣對待這種愛的?同學們,愛的形式不同,但能否正確對待,關鍵還在自己。這樣的結語,讓學生從文本走進生活,切身體驗父母對自己獨特的愛,正確體會父母的用心良苦,常懷感激之情,擁有一顆感恩的心。
總之,教師只有精心設計提問,才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發揮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發展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使課堂教學取得最佳的效果。
三、課後,教學反思要及時。
教師進行課堂教學的反思,主要是對自己的課堂教學行為進行審視、分析和反省,促使自己的教學素養和教學能力獲得不斷提高的認識過程。反思應做到:反思所失,分析原因,汲取教訓,彌補不足;反思所得,總結經驗,發揚長處,發揮優勢。如:在《美麗的晉祠》第二課時復習導入時,先讓學生自由欣賞晉祠山和樹的圖片,並配上鋼琴曲,結果花了兩分多鍾時間,卻沒有取得相應的效果。課後反思,認為這一環節隨意性太大,教師沒有適當引導,沒有充分調動學生各種感觀,因此,對導入稍作調整,將圖片精簡一半,突出了重點,另外,隨著一張張圖片躍入眼簾,教師用生動的語言逐一介紹,「……這些樹,樹干勁直,樹皮皺裂,老乾粗大,虯枝盤曲,它們,無不顯出蒼勁的風骨……正所謂,『有山皆圖畫,無水不文章』,美麗的晉祠又怎能缺乏水的滋潤呢……」這樣,加強了教學的針對性,既對上節課所學的寫山、寫樹的內容做了簡單的復習、回顧,又為本節課寫水這一部分內容的學習創設了情境,作了鋪墊,真正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認為,每堂課後,及時認真地進行課堂反思,總結得失,是一種不斷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很好辦法。
教學是一門藝術,高效的課堂是一件精美的藝術品,要成就這件精美的藝術品,絕非一日之功。十多年來,我一直在探求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效率的方法和途徑,希望盡早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境界,做到既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又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Ⅵ 如何提高一年級語文教育教學質量措施

1、對於來5、6歲剛上一年級的孩自子,掌握抽象的漢語拼音,顯然是困難的,也是枯燥乏味的,針對學生年齡的特點,結合《語文課程標准》,力求做到漢語拼音的教學具有趣味性、富有童趣,讓學生在和諧的課堂氣氛中掌握漢語拼音。
2、識字是閱讀和作文的基礎,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至關重要。低年級學生容易記住一些具體的、形象的、有顏色的材料,所以在識字的教學中,將加強形象化、直觀性,引導學生去學。通過形象、直觀的教學,加上豐富的意象,學生就能掌握所學的漢字。
3、「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將閱讀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同時,把閱讀教學從課堂延伸到課外,再把課外閱讀所得運用於課內,二者緊密結合,協調發展閱讀能力。
4、在教學中,積極引導、鼓勵學生質疑,把學生引入問題的天地,讓他們各抒己見,勤於質疑發問,在問題、求解答的過程中提高口頭表達能力。同時,低年級語文教材中,課文內容豐富,並有一定的懸念,可以利用這一有利因素,引導學生展開想像,給學生創造情境,鼓勵學生大膽去說。

Ⅶ 一年級語文如何提高教學質量

想要提高自幼學質量,除了讓學生做好課前預習的工作之外,還要在課上用淺顯易懂的。方式教學。

Ⅷ 如何提高小學一年級數學教學質量

遠安縣鳴鳳鎮中心小學一年級組 孟文靜 徐臻玲 本學期一年級的三個數學老師努力工作,認真對待教學工作,如何提高本年級數學教學質量是我們三個數學老師思考的一個課題,為了在這學期能全面提高一年級數學教學質量,三個數學老師打算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爭取提高教學成績。1. 要擁有一顆責任心托爾斯泰曾說過:「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一個老師如果缺乏對學生、家長、學校和社會的高度責任感,那麼要提高教學質量是不可能的。2、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才有利於教學。所謂「親其師,信其道」,這句話我是非常相信的。只有學生喜歡老師,才會非常喜歡聽老師講課,才會喜歡上數學課,才會認真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引導和訓練學生踏實認真的學習態度,讓學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同時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學會學習,終身受益。注意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教師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在課前課後我十分注意培養學生認真聽講和認真作業的好習慣。在課堂教學中多讓學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學生掌握了這些方法,如果能長期堅持,養成習慣,這就形成了良好學習品質和學習習慣。良好學習習慣養成了,就會終身受益,就是學習成功的一半。4、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教學所需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寓教於樂,樂中求學。如何使學生對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感興趣呢?①、利用設疑創情境,引起學生的好奇心。在上新課時,可以把例題作適當變化,把例題放到學生比較感興趣的情境中去,讓學生感到學的有意義有用,學生做這樣的題目會特別有興趣。②、教給學生思維的方法,打開解題的思路,使學生在發現解法中相信了自己的才智,嘗到了學的興趣。③、讓學生嘗試成功的喜悅,激發求學的興趣。要分類精心設計作業,使不同智力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成功,在成功中求進。簡單的題目可以提問中下層學生,有點難點的可以提問其他學生,這樣就有助於學生建立起信心。教師培養學生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培養學生興趣,也就是學生求知慾,只有學生對學習有了興趣,才可以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和學習積極性、主動性,從而提高教學質量。 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做到「三帶三不」與「三耐心」: 「三帶」:帶微笑走進課堂;把鼓勵帶進課堂;把競爭帶進課堂。 「三不」:不埋怨;不諷刺、挖苦;不說不利於學生上進的話。「三耐心」:耐心指導學生;耐心幫助學生;耐心等待學生的思維反饋信息5、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計算能力是由教師的反復訓練和學生自身的刻苦練習,長期積累而成的。各種各類練習也為學生所學知識的鞏固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① 加強口算訓練,為提高學生基本的計算能力打好基礎。堅持每天課前三分鍾口算練習,並且對學生的口算練習進行認真地批改,有錯及時讓學生訂正。這樣堅持練習,日積月累,為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礎。②結合教材補充一些必要的計算練習。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每天補充一些必要的計算練習以提高學生的計算能力,或者是各類基本計算練習和一些基本的有一定思維性的計算補充作業。每天定時、定量、有計劃的進行練習,既不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在舊知得以鞏固的同時,又使學生的計算能力得到培養和提高,使學生在逐步積累中提高計算能力。③ 合理利用同步練習冊的鞏固或綜合性的練習,及時鞏固學生的知識。因為小學生對於知識的鞏固能力和綜合能力都比較弱,所以充分利用同步練習冊中的大量練習,一方面讓學生及時鞏固舊知,另一方面促進學生的綜合能力的發展。讓學生在對所學知識正確理解的基礎上,應用數學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促使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得到發展。 6、注重作業的設計和批改精心設計每一課時的作業,才能盡可能地發揮作業的最佳作用,達到教學的目的。作業不能隨意,應該結合當天的內容,對內容進行選擇,不能單是例題的重復,這樣做起來雖說學生大部分會做,但卻缺乏靈活性和思考性,對反應比較快學生來說就沒有鍛練的機會。不布置課堂上做過的作業,對布置的作業一定要精批細改,發現問題及時反饋,這樣才能達到課堂教學效果。7、 虛心學習,及時總結與反思 由於職業的需要,教師要做一個終身的學習者,著名的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波斯納提出了一個教師成長公式:成長=經驗+反思。古人雲:「行成於思而毀於隨。」只要行動,就有收獲;只要回味反思,就有提升發展。只有不斷反思,才能找到自身的不足;只有不斷反思,才能發現問題並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從而不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因此教學反思是教師提高業務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教師成長的關鍵。

Ⅸ 一年級數學如何提高教學質量

一、加強數學教師課堂語言的錘煉。

(1)語言要兒童化。對於一年級的孩子來說,老師語言形成的親和力對他們聽課的興趣有很大的影響,如果教師的語言很生硬,那麼孩子的注意力就不是太集中。許多名師的課,他們非常懂得孩子的心裡,語言兒童化,感覺親切的話語好像飛進了孩子心裡,學生歡樂得忘記時間、忘記地點,盡情地發揮。那種其樂融融的場面真是讓人羨慕。比如稱低年級的學生為:「小朋友」「孩子們」……這樣他們會覺得很舒服。

(2) 語言要准確規范化。數學具有高度的科學性、嚴密性,每個概念,每個定理都有確切的含義和條件。因此,教師在教學時,教學語言務必要清楚、規范、准確、嚴密、完整。盡量不出現「大概」、「也許」、「差不多」之類的模糊性語言,避免導致學生正確地掌握概念和運用定理,抑制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

(3)語言要簡潔精煉化

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將是學生的模仿對象,這就要求教師的語言表達要簡明、精練,不要有過多的重復性語言,少說廢話,盡量用最簡潔的語言表達更豐富的內容。不要滿堂課問學生「對不對」、「是不是」、「聽懂了沒有」,不要說每句話時都帶上「啊」,才能讓使學生耳朵避於疲勞,思維保持清晰,並在潛移默化中受到語言表達的訓練。
二、要創新方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好的習慣使人終生受益,一年級學生正處於啟蒙階段,學習習慣的好壞直接決定著他們學習效率的高低,更關系著個人的終生發展,抓好學生學習習慣的養成,就如同教會他們正確運用手中的筷子獲取美味的菜餚。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看似一句老生常談的大白話,做起來其實並不簡單。兒童的天性原本自由放任,要一一引著他們走上規范的軌道,不耐心去做,是做不好的。「專心聽講、積極舉手發言、注意讀寫姿勢、作業認真仔細……」,這些是老師們在課堂上經常強調的內容。然而,當這些習慣性常規在課堂上反復提醒得太多了,學生聽後反而無動於衷。對此,我們要有足夠的耐心,不斷創新方法,使學生更易接受。比如:在學生不專心聽講時可以做個小游戲、出個腦筋急轉彎、講個笑話刺激一下。對發言積極的同學一個大姆指,一點掌聲,一句表揚,對不積極思考發言的同學一個鼓勵的眼神等等。這些方法雖然簡單,卻有著神奇的效果,走神的孩子馬上會若有所悟地抬起了頭,膽小而羞怯的孩子也因為得到了鼓勵再次舉起了自信的手。
三,要採用精當的教學手段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1)動手操作。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佔主導,根據低年級好奇好動的特點,課堂上,我十分重視學生的動手操作,經常組織學生利用學具拼一拼、擺一擺,比一比,讓學生在操作中動用多種感官,通過積極思維,獲取知識。這樣既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也有利於發展學生的思維。每讓學生進行一種操作時,必須首先要求學生看清題意,再想一想,根據題目要求,你在操作時先做什麼,再做什麼,該如何做。堅決克服不經思考,盲目動手的毛病。例如,在教學「比4和6的大小」時先讓學生擺一擺,第一行擺4個○,第二行擺6個 ○,在擺的時候要一一對應,再引導學生觀察、比較得出「4<6,6>4」。

(2)游戲活動。 游戲活動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符合小學生好奇、好動,注意力集中時間短的心理特點,能有效地防止學生精神分散,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游戲教學為學生動手、動口、動腦……讓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創設最佳環境。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身心潛能,省時高效地完成學習任務,鍛煉他們的動手、動口、動腦的能力。讓孩子們在游戲和活動創設的環境中,掌握和鞏固所學知識。同時滲透思想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3)創設生活情境。學生學知識是為了用知識。因此在教學時,我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徵,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精心創設情境,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運用數學知識,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如,在教學「認識鍾面時」我先讓學生說說自己一天中怎樣安排時間的,然後提問學生你是怎麼知道你起床的時間的?這樣學生就會回答出自己看見鍾面上長針指著「12」短針指著「7」,就知道是7點氣的床啦。緊接著我分別出示「8時」、「10時」、「5時和「12時」,讓學生說說鍾面上分別表示什麼時刻,這時學生根據前面認識「7時」的經驗就能正確地說出以上的時刻。這樣一來,課堂上所學的數學知識就運用到生活實際中了。經常這樣訓練,有利於使學生深刻地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和價值,變「學數學」為「用數學」,從而激發他們學好數學的強烈慾望。

閱讀全文

與如何提高一年級課堂教學質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