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提高教學質量
1.教師的學術業務水平
如對教材內容的熟悉程度,對重點、難點掌握的准確程度,組織課堂討論、選用編寫教材、選習題及試題的水平等方面。
2.教師的教學方法
如突出重點、分散難點的講授方法是否恰當,是否結合學生實際,是否達到教學大綱要求及能否妥善組織各個教學環節,承前啟後及啟發式教學方式運用得如何,表達與板書是否清楚與有條理。
3.教師的教學態度
如是否認真備課,是否執行教學計劃,能否不斷改進教學、更新教學內容,能否既教書又育人。
4.教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我認為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整個教育的主旨,也能使學生終身受益。
5.培養學生具有自我約束的能力。
自我約束能力,也就是要學生有自我教育的本領。我認為一個優秀的學生必須是一個具備足夠的自學能力的人,能夠隨時隨地地進行自我教育的人,否則,算不得是個優秀的學生。作為教師,必須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自己去學習、去研究、去掌握,去掌握更多的知識。
人類的知識財富,其積累主要不是機械相加,而是發展演進的,由此,學生對於現代的知識,絕不可「光知守而不知變」,一定要多看書,在接受前人經驗的基礎上,通過自己的獨立思考、有所發現、有所改革、有所創新才是。這種發現、改革、創新,是別人不能代替的,必須在自學過程中逐步達到這樣的境地。
(1)教學質量提高年活動問題擴展閱讀:
教育質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程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教育制度、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過程等的合理程度;教師的素養,學生的基礎以及師生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程度。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
衡量的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培養者的一般質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質量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教育大辭典》的解釋:「教育質量是對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評價」,「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衡量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培養者的一般質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質量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教育質量有宏觀與微觀之分。從宏觀層面看,教育質量即整個教育體系的質量,也可稱之為「體系質量」。所謂體系質量實質上是指其與系統規模、結構和效益等之間協調問題。也就是說,它以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是否協調一致為標准。什麼時候系統各要素之間協調一致,什麼時候就表現出較高的體系質量。
微觀教育質量「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程度」,其「衡量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教育者一般的質量要求,亦教育的根本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參考材料
網路-教育質量
『貳』 影響課堂教學質量提高的問題和困難有哪些
(1)學生的課前來准備情況源:新課程的教學理念要求我們必須優化課堂結構,加大課堂容量,將主要時間放在對問題的探究上。
(2)課堂上教師的情緒狀態:課堂教學說到底是一種交流和溝通,而情感的交流既是起點又是歸宿。
(3)教材熟練程度:要想有效地組織學生活動,教師必須熟練的把握教材,既能散得開,又能攏得起。如果教師對教材不熟,勢必影響課堂活動的展開,從而影響教學效果。
(4)課堂組織的有效性:課前必須精心設計課堂流程,預設課堂的大環節,確保環環相扣,使課堂活動在自己的掌控之中。
(5)問題的特徵:課堂活動的效果如何取決於活動的對象與載體----問題的質量。
(6)新知識的呈現方式:一堂課往往有幾個知識點,有重點也有難點。
『叄』 如何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思路與做法
一、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強化教師職業建設 :
教師是辦好學校的關鍵,師德是教書育人的靈魂。我們必須要求教師率先垂範,用自己良好言行和人格魅力去感染、熏陶、影響學生,讓學生在言傳身教中健康成長。教師要切實樹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良好形象,永遠保持昂揚的精神狀態,爭取在教學上是一把好手,在師德上是一座豐碑,努力贏得社會、家長和學生的尊敬和認可。
二、抓好學生養成教育,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
農村地處偏遠,加之長期較為隨意性的教學環境讓學生養成很多無意識行為習慣。做什麼事沒有目的性,而且沒有多少規矩可言。這樣的習慣讓他們的學習、紀律、衛生、公共道德等方面都存在著缺陷。抓習慣培養,學校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長效機制,常抓不懈,持之以恆地養成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有事做,做有意義的事。我們通過每周的升國旗儀式、主題班會以及校園廣播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行為規范。我們還制定嚴格細致的量化標准,加大檢查監督力度,努力提高學生的自理、自立、自製的能力。
拓展內容:
教學質量管理是為保證培養規格,促使教學效果達到課程計劃、教學大綱和教科書所規定的要求,對教學過程和效果進行指導、控制的活動。是教學管理的核心。一般程序是:確定教學質量的標准,主要依據教學目標,使之分解、具體化;進行教學質量管理檢查和評價,通過與教育質量標準的對照比較,發現問題,改進教學;進行教學質量分析,找出解決或改進教學的路線和方法;進行教學質量控制,依據分析結果,實施改進措施。
『肆』 在提高教學質量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尚存在哪些問題
1.1教學評價結果處理不細,沒達到評價的預期目的
正確的評價導向,可以促進教學改革,推動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和促進教師的健康發展,但目前評價結果反饋調控作用效果並不好.由於沒有對評價數據進行認真統計分析和研究,根本無法從評價數據中掌握教師教學的真實情況.教師也只知道自己的總排名,不清楚自己教學具體存在那些不足,應做那些改進,不知道自己今後的努力方向.管理部門因不知道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也就無法對教師提出具體改進的要求.這種評價不僅對教師教學起不到檢查督促作用,反而會導致教師對評價目的意義的曲解,在師生中形成不良的導向.例如,有些教師為得高分排名靠前,片面討好學生,迎合學生的「口味」,「違心」地改變教學計劃,教學只重表面熱鬧,不重實質內涵,上課對學生要求不嚴,課後不布置作業.這種不惜放鬆對學生的要求,降低學生學習考核評價標準的做法,使教學評價不僅失去了作用,而且帶來相反的結果.
1.2教學評價指標體系設置不夠科學和完善
1.2.1評價指標體系缺乏師范性
高師體育院系是以培養中小學體育教師為主要任務的,所以教師教學應重視學生體育教育專業知識和能力培養.在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中就應突出師范性特點,有考查教師是否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體育教育專業能力的指標.然而現有評價指標有關教師創新教育能力,如引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問題的綜合教學能力的指標幾乎都沒有,只能憑印象評價任課教師.這種評價缺乏客觀性,可信度低,不利於引導教師鑽研體育教育科學,開發創新教學手段方法,不利於學生體育教育能力的培養與提高.
1.2.2評價指標體系不夠完善
目前高師體育院系教師教學質量評價體系不夠完善,不能全面反映教師的實際教學質量.教學評價主要以課堂授課質量為主,而教師大量參與的課外體育訓練、體育競賽、裁判、畢業論文設計、教育實習等實踐課教學、隱性課教學質量的評價很少或沒有,需要進一步充實.從目前指標體系涉及的內容上分析,主要是評價教師課堂教學表現和效果,如內容表述、層次結構、板書質量、教學手段方法、儀表態度等,涉及如何評價教師實施創新教育能力的指標比較少,反映教師教學設計思想的指標更少,實際操作時主觀性比較大.
1.2.3評價指標體系針對性不強
大多數體育院系教學評價只設計了理論課和技術課兩種評價表,而不同特點的課程教學要求不同,有些課程相對抽象,有些課程理論性強,有些課程的實踐性強等,不同特點的課程所採用的評價指標體系不加區別或區別甚微,缺乏針對性是不科學的.統一的指標體系,無法對不同特點、不同類型課程的課堂教學作出客觀評價,不能很好地體現不同課程的教學特點,導致評價結果的准確度和可信度低.比如基礎理論課與實驗課、專業技術課與公共體育課採用相同的評價指標來評價,其可比性是不能讓人信服的.即使在得分一致的情況下,實際教學質量也未必相同.
1.2.4評價指標體系操作性不強
指標是一種具體化的評價准則,指標越具體越容易操作.但目前我們的評價指標大多比較籠統,不夠具體,很難量化,往往只是一個大體印象,需要評價者主觀把握·如:教學態度、教書育人,評價時很難准確量化,特別是學生識別、評判能力差,更難把握,不易准確評分,造成評價水分大,影響了評價結果的准確性.
構建「多元分類」評價指標體系
高師體育院系教師教學依據課程可分基礎理論課、實驗課、專業技術課、公共體育課等四種不同教學類型,因此,必須分別制定與之相適用的學生評價表、專家和同行評價表、院系領導評價表和教師自我評價表等「多元分類」教學質量量化評價表和教學質量定性評價表『不同評價人員應有不同的評價內容和標准:教學督導專家和同行以評教師的教學態度、業務能力與教學水平為主;學生以評教師的工作態度和課程學習效果價值為主;教師自評是以評價自己的教學活動為主;院系領導評價主要從學科發展、課程建設、教學規范要求、各項教學任務完成質量來評價.不同評價主體的評價表應圍繞各自評價側重點制定評價內容指標體系,並將各指標的內容變換成具體的、針對性強的、可操作的量化指標。尤其是學生評價表更應該根據學生現有水平將評價的每個指標明確、清晰、易於操作.如學生評價表可將課程學習價值量化為:通過學習,我獲得了事實性的知識(專業術語、運動知識、方法);通過學習,我學會了基本原理、一般性概念和理淪;通過學習我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通過學習我學會了在專業領域中如何獲取新知識等四個量化評價題項給學生選擇,簡潔、明了、好判斷.
2.1.2完善評價內容標准
一是評價項目應突出師范性.要將教師培養學生體育教育教學能力、指導課余體育訓練和鍛煉能力、組織運動競賽和裁判能力、教師使用多媒體教學的能力以及普通話能力等項目列入考核評價指標體系,以強化教師自身能力和對學生專業教學能力素質的培養.二是評價標准要符合現代教學發展的新要求.
『伍』 教研活動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辦法及措施
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學校的生存和發展。一所學校要保持持續穩定的發展,必須有比較穩定且較高的教學質量來保證。這些年來,臨川四中一直保持著較好的辦學效益,主要得益於學校堅持以教育教學為中心,加強學校教育教學科研工作,積極推進課改,不斷提高教學質量,走出了一條具有我校特色的辦學之路。
一、確立「教研推進課改,課改促進教學,教學提升質量」的辦學思路
堅持「以教研推進課改,課改促進教學,教學提升質量」的辦學之路,建立「教育教學課改——教科研——教育教學資源開發」三位一體的教學模式。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是反映時代精神在教育觀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民主、科學、開放的理念是新課程改革的靈魂,它倡導全面、和諧發展的教育;倡導學生主動參與,勇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明確課改的目的,在具體的教育教學工作中去探索、去實踐。
實施新課改後,學校的教學將是傳授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健全心理的高度結合。因此,教學工作應首先抓好課堂教學與其補充和延伸的科學訓練。在課堂教學中,強調教學生治學做人的方法,授人以漁,讓學生主動進入角色,進行思考、操作、實踐,形成主動的教學場景,產生省時、博得「共振」效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逐步增設各學科的訓練環節,強化學生自我訓練,鼓勵學生進行創新。
堅持不懈地開發學校的教育教學資源。堅持從課改實踐中提出課題,進行教學研究,認識和掌握教育教學規律,以各學科的教研課題研究為契機,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科研攻關,全面提高教育教學力量的教學辦學模式。
二、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評估機制
確立了「教研推進課改,課改促進教學,教學提升質量」的辦學思路。為了保證學校教學改革工作順利進行,學校經過近幾年來的不斷探索和總結,相繼出台了一系列加強學校教科研工作的規章制度及措施。如臨川四中新課程改革實施方案,新課改教師培訓計劃,教研活動檢查制度,教科研成果評定和獎勵辦法,教學常規檢查制度,教師教學情況學生問卷調查方案等等。
依據「以人為本,以發展師生的潛力為主線」為辦學理念,學校制定了《教學評價方案》,初步採用多元的、發展性的評價觀念對教師和學生進行評價。對教師的評價,結合自己、學生、同事、學校四個方面開展;對學生的評價,設計為「我給自己寫評語」、「教學寄語」、「家長評價」三個方面,根據學科的特點細分為一些小欄目,整合學生、教師、家長三方面的評價,是評價力求做到內容的全面性、多樣性和動態性。
三、立足教學常規抓教學,開展多樣化的教科研活動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抓好常規教學工作是做好教學工作的重點。學校在認真抓好常規教學的前提下,為進一步推進教改工作,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穩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結合教師的教學實際,積極開展教改和教研工作。
1、開展學習型教研。通過教研組學習,教學設計討論,學生問題診斷,教師聽評課等交流形式,吸引盡可能多的教師參與到課改教研活動中來。
2、開展活動式教研。通過開展各種活動把每一位教師融入到學校教研中去。每位教師每學年按要求必須完成「八個一」活動:讀一本課改專著,撰寫一篇教學論文,設計好一篇優秀教案,製作好一個課件,命一份符合新課程標准要求的試卷,參加一些課題研究,上好一堂研討課,分析好一堂課例,做一次學科專題中心發言,寫一篇不少於1500字的師德師風學習體會。
3、開展專題式教研。教師在教學中常常會遇到很多共同的問題,這些問題很難通過個別教師在教研活動中解決,這就需要全體教師圍繞這些問題,開展專題式研究。學校加強了備課組的集體活動力度,群策群力,隨時根據教材內容的特色,學生的學情反映和教學效果反饋等情況,展開深入研討,深入挖掘教材,大膽處理教材,共同設計最佳的教學方案,以提高全組教師的教學業務能力。學校規定各備課組必須做到「四定、四備、五統一」:即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備教材、備教法、備學生、備學法;統一教學進度、同一目的要求、統一重難點、統一作業量、統一考試檢測。
4、開展專題研究。如怎樣開展合作學習?怎樣開發校本課程?中學生探究式學習的途徑和方法等許多專題研究。學校要求每一位教師要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人人都參加課題研究。
四、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面臨的困惑與挑戰
為了確保學校教育教學質量持續穩定的提高,讓具有特色的辦學之路更好更堅定地走下去,將面臨著更多的困難和挑戰。教師隊伍狀況不容樂觀,我校教師隊伍存在嚴重的老化問題,自1999年國家取消大中專生指令性分配機制以來,學校沒有得到青年教師的補充,教師的教學工作缺乏競爭,教學氛圍缺少活力。由於撫州中心城區學校布局及招生政策的變化,學校的生源素質有了較大的變化。如何應對這種變化,調整教師的教育教學,又提出了新的課題。學校的教科研工作如何進一步創新,如何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提升教學質量,讓學校保持持續
『陸』 如何提高教學質量辦法及措施
第一、要在課前下功夫認真備課,因為備好課是上好的先決條件,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保證。備課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一)熟悉教材。也就是教師對教材內容不僅要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達到理解透徹,融會貫通,內化為自己的知識,真正做到「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使其意皆出於吾之心」,只有深刻理解教材,才能挖掘教材的精髓,在課堂上才能有系統有條理地傳授知識,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
(二)了解學生。班上學生有哪幾個層次,對各層次有哪些需求,防止優等生「吃不飽」,差等生「消化不良」現象的發生,充分估計授課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與問題,並選擇相應的對策。
(三)設計教學方法。考慮怎麼教好學生,如何對教材內容進行教法加工,如何安排一節課的全部活動。
第二、認真上好每堂課,盡可能做到優質高效,必須遵守也下幾點原則:
(1)必須明確本堂課教學目標;
(2)必須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運用多種教學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此我們應從學生的好奇心出發,激發學生的內趨力和強烈的學習慾望。
根據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他們對一些游戲、故事、活動特別感興趣,所以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就必須採用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在玩中學、在活動中學。平時教學中,讓學生在充滿生活情趣的課堂中參與學習。以鼓勵為主,真正讓孩子體驗學習的喜悅、學習的信心、學習的激情,這樣往往就會產生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三)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學習;古代關於教學方法的故事,「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均是教授學生學習方法的名言,如小學生識字,有相同部首組成的字就是一個很好的事例。師:三個「口」能組成什麼字呢?生:品!師:三個「日」呢?生:晶!師:像這種結構的字還有嗎?生:有。
師:同學們課後查字典找一找,看看誰找的多明天把它寫在黑板上。像這樣不僅縮短教學時間,還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主動性和靈活性,還可以讓學生課外活動充實,對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鞏固教學效果起到很好的作用。
第三、課後加大後進生的轉化工作,在教學過程中,要求全體學生完全掌握所學的知識是不現實的,總會有那麼幾個學生在學習上有困難跟不上其他同學。教師決不放棄每一位學生,不僅要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上的疑難問題,而且更要幫助學生解決思想問題。
並利用課余時間對後進學生進行個別輔導;經常與後進學生談心,鼓勵他們克服心理障礙,只要他們有所進步,就給予肯定和鼓勵。
第四,精選課堂教學習題、作業題。
(一)、作業的形式要多樣,可分口頭、書面、思考,布置課外閱讀作業,力求能開拓學生知識面,啟發學生思維、培養學生能力。
(二)、作業的內容要精選,份量適當,難易適度,並具有層次性、思考性、應用性、開放性。
(三)、作業的規格要統一,嚴格要求學生認真、按時、獨立完成作業,做到書寫工整、格式規范、步驟清楚、書面整潔。
(四)、批改作業要及時、認真、細致、不漏批錯批。當天的作業當天批改,作文必須在下次習作前批改結束,作文批改要有批語,要有針對性、指導性,字跡要工整。
(五)、重視作業的講評,對學生作業中出現的主要問題,要及時講評和糾正。對好的作業要予以表揚,同時督促學生訂正錯誤,對無力訂正的學生應進行面批。
第五、注意家校合作。每學期開學召開家長會,調動家長的積極性,耐心做孩子思想工作,共同商討教育大計,努力提高孩子學習成績。不僅如此,教師還要引導學生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培養學生積極樂觀的人生態度和強烈的社會責任。
(6)教學質量提高年活動問題擴展閱讀:
教育質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程度。主要受以下因素影響:教育制度、教學計劃、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組織形式和教學過程等的合理程度;教師的素養,學生的基礎以及師生參與教育活動的積極程度。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
衡量的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培養者的一般質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質量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是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
教育質量是對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優劣的評價,「最終體現在培養對象的質量上」,「衡量標準是教育目的和各級各類學校的培養目標。前者規定受培養者的一般質量要求,亦是教育的根本質量要求,後者規定受培養者的具體質量要求,衡量人才是否合格的質量規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