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古代教育教學組織的基本形式

古代教育教學組織的基本形式

發布時間:2021-03-08 16:44:23

㈠ 古代教育的基本特徵是什麼

一、我國古代社會教育具有下列特點

1、產生了專門的教育機構和執教人員。

隨著生產力的進步和社會的發展,古代社會的學校已開始成為一種獨立的社會職能和獨立的社會過程;腦力勞動者也逐漸從體力勞動者中分離出來,出現了專門的職教人員。

2、鮮明的階級性和嚴格的等級性

在古代社會,學校是階級統治的工具,在選擇和傳承文化的同時,承擔著為統治階級培養人才和教化或愚弄百姓的雙重任務,具有鮮明的階級性、等級性或宗教性。

3、教育與生產勞動的分離和對立

學校與社會生產勞動相脫離,主要傳遞一些與社會生活相關的軍事、道德或宗教知識,人文學科在學校中占據主要位置。

4、教育方法崇尚書本,呆讀死記

古代社會教育方法崇尚書本、呆讀死記、強迫體罰、棍棒紀律。雖然通過豐富的教育實踐,古代社會在教育方法上不乏創新之舉,但總的來說,教學方法簡單,體罰盛行,教學水平還停留在一個較低的水平。

5、官學、私學並行的教育體制

古代社會,隨著人們對教育需求的增加,既有國家和統治者建立的學校教育系統,私人辦學也逐漸興起,教育體制呈現官、私並行的特點。

另外,還產生了個別施教或集體個別施教的教學形式。由於古代社會生產力發展的局限,教育的組織形式以個別施教為主。這種教學形式最顯著的優點是教師能根據學生的特點因材施教,缺點是教育效率低下。

二、中國古代社會教育

1、古代社會教育的概念

按照不同歷史時期,教育可分為原始社會的教育,奴隸社會的教育和封建社會的教育(以上統稱為古代教育)資本主義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等。

中國古代教育在中國古代文獻中,教育一詞最早見於《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說文解字》釋「教,上所施下所效」;「育,養子使作善也」,教育就是教誨培育的意思。

古代教育在原始社會大多由長者通過實際活動身教與口耳相傳。大約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已有「圖書文字」和「象形文字」了。有了文字自然會有專門傳授和學習的機構,當時稱為「成均」,這就是學校的最初萌芽。

2、官學教育

中央官學的產生、發展和衰落,是同中國封建社會的政治經濟的發展變化相適應並為其服務的。

到了夏代,則有了正式以教為主的學校,稱為「校」。西周是奴隸社會鼎盛時期,學校組織比較完善。當時分為國學與鄉學兩種。

漢代特別重視發展官學,重點是太學。東漢末年創立的鴻都門學,南朝的史學、儒學、玄學,唐宋明三代分別創辦的書學、算學、律學、醫學、畫學、武學等,都屬於培養某種專門人才而設立的專門學校。此外,還有研究科學、玄學,如唐朝咒禁學、崇玄學等,都屬於特殊的專門學校。

隋文帝設國子寺,隋煬帝時改名國子監,是中國設立專門教育管理機構之始,一直延續到清代。太學和國子監是封建王朝培養人才的主要場所,在辦學育人、繁榮學術、發展科舉取士等方面,都積累了許多寶貴的經驗,在中國和世界教育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唐代為中國封建社會的「盛世」,其前期教育事業空前發展,地方官學繁盛。自天寶安史之亂後,即告衰廢。地方官學除由長史管轄的「儒學」外,還有直屬太醫署的「醫學」。

明代早在明太祖朱元璋立國之初,既在全國諸府州縣設立府州縣學,又在邊防區衛學,鄉村設立社學。最盛時期,全國共計有學校1700餘所。清代基本上沿習明代學校的規模。

3、私學教育

古代社會教育分為官學,還有私學。中國古代私學教育主生於春秋時期,其中以孔子的私學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在古代中國社會中,私學是與官學相對而存在的,並在中國教育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

秦朝採納丞相李斯的建議頒「禁私學令」,否定教育的作用,違背歷史發展規律,實為秦二世而速亡的原因之一。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以今文經學為官學,但是並不禁止私學。於是古文經學面為由私人傳授的私學,到東漢末年已取得了壓倒官學的地位,如馬融、鄭玄等古文經學大師的私學學生多達千人以上。漢代尤其重視師傳家法,皆由孔丘以來的私學培養而成。

唐代以後,宋元明清私學教育,一方面是書院制度的產生和發展,形成私學的重要形式;另一方面蒙學教育主要是私人設立的學塾、村學和蒙學。

㈡ 常見的三種基本教學組織形式有哪些

一、學生的組織為特徵的教學組織形式以教學對象——學生的組織為特徵的教學組織形式是人們所熟悉的,也是各種教學理論著作介紹得最多的。這類教學組織形式大致有以下幾種:(一)個別教學 ??這是發端於世界各國古代學校的教學組織形式,其歷史最為悠久,直到今天仍具有很強的生命力。
??據前蘇聯教育學者的研究,個別教學的教學組織形式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原始人在日常生活中,長輩教晚輩,一個傳一個地把知識傳揚開來。所以,最初的教學形式是個別教學,它包括祭司教學生識字以及後來的封建貴族家庭啟用家庭教師進行教學的方式。個別教學一直延續了許多世紀。在我國,個別教學出現的時間很早,持續的時間相當長,延續了數世紀的書塾在教學上就是以個別教學為主要形式的。
??個別教學反映出教育規模狹小,受教育的學生人數少,而且年齡層次和知識水平相差懸殊,教師根據不同的水平分別教授一個或幾個學生。在古代,這種教學組織形式的特徵是教學速度慢,效率低,沒有明確或固定的學習年限,學生既不分年限,也不分科進行學習。通常認為這種教學形式較適合學生人數少的教學要求,明顯帶有師徒相傳的性質。
(二)班組教學 ? ? 也有人稱之為「個別-小組教學制」。班組教學作為一種教學組織形式產生於由個別教學向班級教學的過渡時期。它既不同於個別教學,也有別於班級教學,但更大程度上類似於後者,因此有人稱之為班級教學的雛形。我國宋代以後的書院和各類官學以及歐洲中世紀學校均採用過這種教學組織形式。由於它是一種過渡,所以,嚴格意義上的班組教學在今天已不復存在。班組教學具備了班級教學的某些特徵。在這種教學組織形式下,教師(可能不止一名)同時教的是一組學生,班組學生的學習活動和學習課程具有某些共同性。具備了集體學習的特點。但通常班組的學生人數並不是固定的。學生入學和退學較為自由,對學生的年齡、文化程度、學習進度和學習內容也沒有明確的統一要求。班組教學為後來的班級教學形式的確立奠定了基礎。
(三)班級教學,也稱班級教學制或班級授課制 ??班級教學是在班組教學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的出現適應了近代資本主義及其生產發展的需要。同時也為各國擴大教育規模,增加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供了比個別教學和班組教學更為有效的形式。
??通常人們認為我國長時期以來一直存在的由一名教師在同一時間對不同年級學生採取直接教學和自動作業交替的方式進行教學的復式教學是班級教學的變式,它保留了班級教學的基本特徵。
(四)分組教學 ??分組教學是對班級教學的改革。班級教學針對個別教學和班組教學而言,具有無可比擬的優越性。但同時,班級教學的缺點也在其實施過程中不斷暴露出來,其中最大的弊端就是在班級教學條件下往往很難做到適應學生的個別差異,對學生因材施教。因此,本世紀初在西方出現了主張進行分組教學的一些教學改革或實驗,如沃德 (W.A.Wirt)的「分團制」(P1atoon PIatl)、伯克(P.L.Burk)的「個別計劃」(Indivial P1an)、華虛朋(C.W.Wash-burne)的「文納特卡制」(Winnetka System)、帕克赫斯特(HParkhurst)的「道爾頓制」(Dalton Plan)以及貝里(C.Berry)的「底特律計劃」(Detroit X-Y-Z Plan)等等;我國的分組教學是由西方引入的。1913-1914年間,我國的有些學校開始採用分組教學,如根據學生學業成績進行班內分組的形式在當時稱為「分團教授法」。後來也有過按學生能力進行分組教學的實驗。西方的分組教學在20年代的蘇聯也產生過重要的影響。但在本世紀上半葉,分組教學在各國教育界留下的印象是弊大於利,受到眾多人的抨擊。
??分組教學的再度興起是在60年代以後,並相繼引起各國的高度重視。

㈢ 常見的三種基本教學組織形式有哪些其各自的特點如何

三種基本教學組織形式是:
(一)個別教學;(二)班級授課制;版(三)復式教學與現權場教學。

各自的特點如下:
(一)個別教學。
這是最為古老的一種教學組織形式其典型形態是私塾教育。其根本特徵是「一對一(或幾)」個性化,能夠充分實現對學生的因材施教,充分照顧到
學生間的個別差異是其根本特徵。
(二)班級授課制。
這是現代教學活動的基本組織形式,是當代教學組織形式變革的對象與焦點,其根本特徵是「一對多」即一名教師在課堂內同時對多名學生進行施教。
(三)復式教學與現場教學。
1,復式教學。特點:直接教學和學生自學或做作業交替進行。由於學科頭緒多講課時間少,教學任務重,因而備課時對教學過程的組織教學時間的分配和教學秩序的處理等,有更復雜的要求。
2,現場教學。特點:利於學生獲得直接經驗,深刻理解理論知識,使教學豐富多彩。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㈣ 教學組織形式有哪些基本類型

教學組織形式有:

1、個別教學

我國宋代以前的各級官學和私學,歐洲古代和中世紀的教育均回採用個別答教學,它是漫長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教學組織形式。個別教學就是教師在同一時間以特定內容面向一個或幾個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教學組織形式辦學規模小、速度慢、效率低,但卻能較好地適應個別差異。

2、班級授課

即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和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進行教學的制度。

3、導生制

教師選年齡大些、成績好些的學生為「導生」,先給他們講授教材,再由他們轉教其他學生,這種教學組織形式難以保證教學質量,所以它並未持續很久。

拓展資料

教學組織形式簡稱「教學形式」。教學活動的一定結構方式。受教育普及程度、學科性質、教學任務制約,其發展變化反映社會生產方式的要求。按組織結構分,有全班的、小組的和個別的三種形式;按師生交往分,有師生直接交往和師生間接交往兩種形式。

古代各國普遍採用個別教學的形式,間有初級的集體教學。資本主義商業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要求擴大教學對象,增設課程門類。

㈤ 什麼是教學組織形式主要類型有哪些

所謂教學組織形式,就是根據一定的教學思想、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主客觀條件組織安排教學活動的方式.
主要類型有:
▪ 個別教學
我國宋代以前的各級官學和私學,歐洲古代和中世紀的教育均採用個別教學,它是漫長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教學組織形式.個別教學就是教師在同一時間以特定內容面向一個或幾個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教學組織形式辦學規模小、速度慢、效率低,但卻能較好地適應個別差異.
▪ 班級授課
即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和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進行教學的制度.
▪ 導生制
教師選年齡大些、成績好些的學生為「導生」,先給他們講授教材,再由他們轉教其他學生,這種教學組織形式難以保證教學質量,所以它並未持續很久.
▪ 分組教學
分組教學能照顧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差異,但同時也給各類學生在心理上造成不良影響.
▪ 開放教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戰亂,破壞了正規教育的進行,故30年代初在英國出現了開放教學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它主要在幼兒學校和初等學校實行.它強調尊重兒童的天性、興趣和需要,強調兒童的自然發展,不拘傳統教學的結構,沒有固定教學計劃、教材和教室,不同年齡、不同程度的兒童聚集在一起,根據各自的愛好選擇各種學習活動.開放教學依據的是資產階級「進步教育」的理論.
▪ 協作教學
它由教師、實驗教學人員、視聽教學人員和圖書資料人員組成教學小組,共同研究擬訂教學計劃,然後分工合作,協力完成教學計劃.協作教學試圖能同時發揮教師的集體力量和個人專長,並能充分利用圖書、儀器等教學設備.
▪ 現場教學
1958年,中國貫徹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在實踐過程中較廣泛地採用了現場教學這種教學輔助形式.它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直接經驗,有助於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並通過實際操作,能培養學生運用知識於實踐的能力,同時為師生接近工農、接觸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創造條件.
▪ 復式教學
復式教學是教師在同一教室里,用不同的教材分別對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進行的教學.教師給一個年級的學生講課,同時組織其他年級的學生自學或做作業,使各項活動有計劃地交替進行.它在一定條件下對普及教育具有積極的意義;是班級教學的一種特殊的組織形式.

㈥ 教育史上主要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哪些

教學組織形式是指為完成特定的教學任務,教師和學生按一定要求組合起來進行活動的結構。
教學組織形式不是固定不變的東西。隨著社會政治經濟和科學文化的發展及其對培養人才要求的不斷提高,教學組織形式也不斷發展和改進。
在教學史上先後出現的影響較大的教學組織形式有個別教學制、班級授課制、分組教學制和道爾頓制和文納特卡制等。

㈦ 中國古代教育的形式和主要內容

試述中國古代教育的形式和主要內容
1、 虞庠之學:
《孟子》:「設庠序學校以教之。庠者,養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倫也。」
黃紹箕(清): 「古者之教,家有塾,黨有庠,鄉有序,國有學。」
2、 學校的原始形態:
庠:飼養家畜――儲存穀物,又名「米廩」,由老人看管並照看和教育少年兒童
校:木囚。木頭圍成的養馬之所,後演變為習武、比武之所。
夏代的學校,有「序」、「校」兩種,都非常重視軍事教育。
3、商代的學校
禮樂教育、宗教祭奠禮儀、射
商代已有了成熟系統的文字以及成文的典冊,商代還出現了「瞽宗」這種學校形式。習禮、習武是商代學校的主要教育內容。習禮的內容主要是學習祭祀和樂歌,習武的內容主要是習射,也學習其它綜合性的禮儀行為。天文、歷法方面已有很大進步,算學也已成為學校教學的內容。
4、周代的學校
「學在官府」是西周教育制度的主要特徵。主要體現學術和教育為官方所把持,國家有文字記錄的法制規章、典籍文獻以及祭祀典禮用的禮器全都掌握在官府,普通百姓根本無緣接觸到。在「學在官府」體制下,形成了從中央到地方的較為完善的學校教育體制以及以禮、樂、射、御、書、數等六藝為主體的教育內容。
西周學校已有較完備的制度,從設置上看,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國學,一類是鄉學。
西周學校以「六藝」為基本教育內容。所謂「六藝」,即禮、樂、射、御、書、數。「六藝」之中,又有「大藝」、「小藝」之分,禮、樂、射、御作為大藝,是大學的課程,書、數作為小藝,主要是小學的課程。西周的「禮」教,主要是國家政治生活中的行為規范、操作技能及個人素養的訓練,是貴族子弟必須具備的。"樂"包括聲樂、器樂和舞蹈。西周有樂德之教,樂語之教和樂舞之教。「樂所以修內也,禮所以修外也。「射」指射箭,「御」指駕車。"書"指寫字,"數"指算術。
5、春秋戰國時期
春秋戰國時期, 官學教育衰廢,私學興起。以孔子、墨子為代表的一批新型知識分子就以新的辦學形式,聚徒講學,從而成為創辦私學、傳播學術文化的先驅。(原因:一是學術的擴散與下移; 二是新興的"士"階層的出現)
1)「士」階層的出現
(1)武士:俠士、力士等
(2)文士:賢良、商賈、方士、隱士等
(3)低級官吏
2)教育的大眾化、平民化
3)官學與私學分離
6、官學
1)漢代的太學
(1)教師:博士(詩、書、禮、易、《春秋》)
(2)學生:博士弟子
漢代中央官學主要是太學,設在京城長安。老師:博士;學生:博士弟子。地方官學按行政區劃設立,在郡國稱為學,在縣稱為校,在鄉稱庠,在聚稱序;其學、校分別設經師一人,庠、序各設孝經師一人,以主掌地方儒學教育。
兩漢教育以儒學經典為教材,主張教育要明經修行。其教育設施、教育思想和漢代的選舉制度是互相配合的。
2)明清時期的國子監:明清學校,中央有國子監及宗學(貴族學校),地方有府學、州學、縣學。邊疆及特殊地方還有衛學(軍事學校)。地方各學校互不隸屬,皆有送學生到國子監的資格。
7、私學
1)私學的發展:孔、墨之學;百家爭鳴;稷下之學(稷下學宮建於戰國時齊國的都城臨淄的稷門之下,它是齊國統治者設立的國家養士機構,憑借國家的財力、物力養士,綿延達一個半世紀之久,幾乎集中了當時各家各派的學者。稷下學宮雖系齊國官辦,但它實際上又是許多私學的集合體。其特色主要有: 其一,"不治而議論",即士人並不擔任具體的官職,一般不承擔行政事務,以備統治者咨詢,日常則從事自己的學術研究和講學活動。因此,稷下學宮實際上起到的是"智囊團"的作用。 其二,自由辯論。稷下學宮採取的是學術自由、兼容並包的政策,各家學派在稷下學宮都占據了一定地位,他們要使自己的學說得到公認,不得不通過公開的辯論,以理服人,這就活躍了思想,繁榮了學術。在學宮所召開的"期會"中,不僅全校教師和四方游士可自由參加,學生也可參加駁難辯論,這種在學術上師生之間的民主平等,有助於擴大眼界,也有利於人才的成長,並對解放和活躍學生思想起了極大的作用。 其三,學無常師。稷下學宮的教學方式十分特殊,在教學中,學生們可以自由聽講,實行游學自由的方針。當時前來稷下學宮的,既有個別游學,也有集團游學的情況。可以隨時請求加入,也隨時可以告退,不受任何限制。學生來到稷下學宮後,則不限於跟一個先生,其它先生講學也可以聽講請教,這種靈活的教學制度,使學生有機會接觸各種學說,打破了學術流派的局限,各家各派在稷下學宮相互批評,又相互吸收,促進了學術發展。 其四,在學生管理上,稷下學宮制定了歷史上第一個學生守則——《弟子職》,全文載於《管子》,從尊敬師長到敬德修業,從飲食起居到衣著儀表,從課堂授課到課後復習均有嚴格規定。從《弟子職》可以看出稷下學宮對學生管理的總體特點,體現了教學的目的性、計劃性和組織性。這一學則流傳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私學的發達:教育儒學化與儒學私學化、私學的含義、私學的形式(授徒講學、書院、家族教育)、私學的作用:普及儒家經典、科舉人才發源地
3)古代著名書院
宋代:嶽麓、白鹿洞、嵩陽、應天府、茅山、石鼓、華林、雷塘
明代:紫陽、東林書院
4)私學的歷史:顧名思義,私學即私人辦的學校。中國古代私學始於春秋時期,史書記載,最早的是春秋中葉鄭國的鄧析所創辦,講授他自己的著作《竹刑》,專教訟訴之法。同時鄭國的伯豐子也開辦私學。這些是在孔子私學之前。當時規模最大的是孔子私學,還有少正卯的私學名聲也很大,曾把孔子的學生吸引過去。到春秋未期,私學更加興盛,最有名的是儒、墨兩家,當時號稱「顯學」。戰國時期,私人講學之風大盛,孟子「從者數百人」,以闡明人倫為教學目的;荀子先後授徒於齊、秦、楚國著書講學,培養出李斯、韓非這些當時屬一流的政治家和理論家。墨家私學是個嚴格而有紀律的政治團體和學派,要求學生具有刻苦、耐勞、服從和舍己為人的精神,並重視生產勞動和科技知識教育。以老聃和莊周為代表的道家學派,其後期吸收了許多法家、兵家及儒家的思想,子夏在西河講學,弟子300多人,李悝、吳起、魏文侯等都是他的學生。
到漢代,私學分兩部分,一是以啟蒙教育為主的書館或學館,先教認字,可讀《孝經》和《論語》;一是傳授經學的精舍。精舍一般由當時精通儒學的名家所建,一些經師鴻儒,所教授的門生弟子多達數千甚至上萬人,其講學已初具學術討論與研究性質。
魏晉南北朝時期,官學興廢無常,私學相對得以發展。名儒聚徒講學,常有幾百人或幾千人聽講。如雷次宗在廬山,顧歡在天台山,沈德威在太學當博士,回家還要授課講學,許多貴族、士子也紛紛到此受業解惑。北魏時期的徐道明講學20餘年,學生先後多至萬人。
隋唐時期官學興盛,私學也隨之發達。如隋朝大儒王通、曹憲,唐代顏師古、孔穎達、尹知章、韓愈等都曾在私學中教授學生,許多名儒隱居山水勝地,開學館、設書院,當為宋代書院大興的起源。
宋代私學教育和啟蒙教育都得到了充分發展。經過北宋三次興學,南宋官學有名無實,許多學者致力於私學。這一時期的啟蒙教育已形成相對穩定的教學內容,《三字經》、《百家姓》、《千家詩》等啟蒙教材大都為宋人編撰或改訂。
遼、金、元各朝代私學也很活躍,其原因是統治階層發生了不同民族的更迭,各民族都迫切需要加速培養本民族的治國人才,而戰亂的頻繁,使得官學遠遠不能滿足需要,私學才得以興盛,其形式有私塾、家塾、經館、家學等。明清時代的私學,繼宋、元以後仍興盛不衰,形式也無大區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唐末以後的私學中產生了一批書院,宋代得到發展後明清時代即向官學轉化,這不能不說是私學在中國歷史上的貢獻之一。
三、試述中國古代人才選拔制度

㈧ 什麼是教學組織形式主要類型有哪些

所謂教學組織形式,就是根據一定的教學思想、教學目的和教學內容以及教學主客觀條件組織安排教學活動的方式。

主要類型有:
▪ 個別教學
我國宋代以前的各級官學和私學,歐洲古代和中世紀的教育均採用個別教學,它是漫長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中主要的、甚至唯一的教學組織形式。個別教學就是教師在同一時間以特定內容面向一個或幾個學生進行教學。這種教學組織形式辦學規模小、速度慢、效率低,但卻能較好地適應個別差異。

▪ 班級授課
即把一定數量的學生按年齡和知識程度編成固定的班級,根據周課表和作息時間表安排教師有計劃地向全班學生集體進行教學的制度。

▪ 導生制
教師選年齡大些、成績好些的學生為「導生」,先給他們講授教材,再由他們轉教其他學生,這種教學組織形式難以保證教學質量,所以它並未持續很久。

▪ 分組教學
分組教學能照顧學生的學習水平和能力差異,但同時也給各類學生在心理上造成不良影響。

▪ 開放教學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於戰亂,破壞了正規教育的進行,故30年代初在英國出現了開放教學這種教學組織形式。它主要在幼兒學校和初等學校實行。它強調尊重兒童的天性、興趣和需要,強調兒童的自然發展, 不拘傳統教學的結構,沒有固定教學計劃、教材和教室,不同年齡、不同程度的兒童聚集在一起,根據各自的愛好選擇各種學習活動。開放教學依據的是資產階級「進步教育」的理論。

▪ 協作教學
它由教師、實驗教學人員、視聽教學人員和圖書資料人員組成教學小組,共同研究擬訂教學計劃,然後分工合作,協力完成教學計劃。協作教學試圖能同時發揮教師的集體力量和個人專長,並能充分利用圖書、儀器等教學設備。

▪ 現場教學
1958年,中國貫徹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的方針,在實踐過程中較廣泛地採用了現場教學這種教學輔助形式。它能給學生提供豐富的直接經驗,有助於理解和掌握理論知識;並通過實際操作,能培養學生運用知識於實踐的能力,同時為師生接近工農、接觸社會主義建設的實際創造條件。

▪ 復式教學
復式教學是教師在同一教室里,用不同的教材分別對兩個或兩個以上年級的學生進行的教學。教師給一個年級的學生講課,同時組織其他年級的學生自學或做作業,使各項活動有計劃地交替進行。它在一定條件下對普及教育具有積極的意義;是班級教學的一種特殊的組織形式。

㈨ 簡述古代學前教育的基本形式和特點

古代學前教育的基本形式是家庭教育。除了宮廷教育,其普遍特點是提倡教兒宜早;教子義方(即父母要從道義上,從做一個正派人的根本方向上,為子女指出道路);父母教育子女要以身作則,即要培養孩子什麼品德,自己就要先具備什麼品德;潛移默化;量資循序;有教有愛。

(9)古代教育教學組織的基本形式擴展閱讀:

中國傳統教育的主要意義「並不專為傳授知識,更不專為訓練職業,亦不專為幼年、青年乃 至中年以下人而設」,此項教育的主要對像「乃為全社會,亦可說為全人類。不論幼年、青年、中年、老年,不論男女,不論任何職業,亦不論種族分別,都包括在 此項教育精神與教育理想之內」。

而在中國傳統社會中,以治國平天下為其終極理想的儒家思想貫穿於蒙學至大學的教育。

儒家的孝、弟、忠、恕、仁、義、禮、智、信,都是為人的條件,應為人人所服膺而遵守。古代的蒙學教育,即兒童初級階段 的教育自然也不例外。古人認為「教兒初孩,教婦初來」,兒童天性未染污前,善言易入,長大後也難以發生改變,因此「人之善心、信心,須在幼小時培養」。

閱讀全文

與古代教育教學組織的基本形式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