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外出農民工子弟的教育與教學

外出農民工子弟的教育與教學

發布時間:2021-03-08 17:43:10

㈠ 農民的子女外出打工與接受教育的矛盾有誰知道

農民工入主城市~卻沒有城市戶口~所以他們的小孩上學算是借讀~得交很高的借讀費~但是呢~農民工收入地~所能接受的工種又有限~再加之那些個老闆老是拖欠農民工工資~所以他們連正常的生活都無法維持~拿什麼去幫小孩交學費~!
現在是計劃經濟時期~中國的教育體制是無法改變的~沒有哪個學校願意免費接受這些孩子受教育~所以很大一部分農民工的子女不會受到很好的教育~所以直接導致農民工的後代依然走著父輩的老路子~這其實是一個惡性循環~
也許等中國的教育政策改變一下會好一點~但是~很難...
自己想的答案~希望可以讓你滿意!

㈡ 進城農民工子女教育 調查問卷

論文:外地來京農民工子女就學現狀的調查研究

[摘要] 目的:調查外地來京農民工子女就學現狀,了解來京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需求,為政府和社會制定干預方案提供依據。方法:使用封閉式調查問卷、個人訪談、小組訪談方式對北京市石景山區麻峪民工子弟小學、海淀區建築工地等的70名六年級小學生、5名教師及34名外地來京農民工進行了調查。結果:農民工子女就學年齡普遍大於北京市市民子女就學年齡;很大部分農民工子女與父母分離,在原籍讀書民工;民工子弟學校辦學條件差,缺乏資金設備和高質量的師資力量;農民工普遍認為北京市公辦學校教育質量高,願意自己的孩子在公立學校就讀,但過高的贊助費使他們感到無法承擔。結論:外地來京農民工子女就學現狀令人擔憂,許多問題亟待解決。最好的辦法是政府、社會和個人協力辦教育。

上世紀80年代中期,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的改革開放,帶來了就業人口流動,農村人口城市化的熱潮,北京作為國際化大都市首當其沖地迎接著這一浪潮的沖擊。據不完全統計,北京市的農民工大約有20萬,其義務教育的適齡子女約24萬。這些農民工子女受教育的問題就隨之凸顯出來。由於教育經費和戶籍管理的原因,北京市一般不會向他們提供9年義務教育,也不會向他們提供與北京市市民子女一樣的高中教育。那麼這些外地來京農民工子女目前就學的現狀如何?他們在受教育問題上有什麼困難和需求?政府和社會應該如何干預?為此我們對北京市石景山區民工子弟學校、海淀區建築工地的學生、教師及民工進行了民工子女受教育情況的調查。

資料和方法

一、 資料來源
選擇位於近郊區條件中等的麻峪民工子弟小學,隨機整群抽樣選擇該校六年級兩個班70名學生進行問卷調查、5名教師(包括該校教導主任)進行小組訪談,同期選擇人大附中學校附近4個建築工地的34名外地民工進行個人訪談。時間為2004.3.25。

二、 方法
由經過短時間培訓的我班學生採用面對面問卷調查、小組訪談和個人訪談。調查問卷內容包括:民工子女的基本情況、家庭情況、入學情況、教育的可接受性、教育費用等。訪談除以上內容外還包括:民工學校的辦學情況、困難和建議,民工個人對北京市義務教育現狀的看法和意見,對子女受教育的重視程度等。

三、 統計學方法
對採集到的數據進行匯總,列出表格,並由表格繪制圖表。使用SPSS11.0軟體對計量資料進行t檢驗。

結果

一、 民工子女家庭及就學的一般情況
1. 農民工子女就學年齡(13.95±1.397歲)普遍大於北京市市民子女就學年齡(12.25±0.440歲),與我班學生小學六年級時年齡比較差異有顯著性(t=8.366 P=0.000)。見圖1。
2. 父母職業以個體經營(40.15%,53/132)和給個體單位打工(18.94%,25/132)為主,以後的排序為:無業(16.67%,22/132),集體單位打工(15.91%,21/132),其他(8.33%,11/132)。見圖2
3. 家庭經濟收入較低,大多集中在800~1000元/月,父親或母親完全沒有經濟收入者佔12.88%。見圖3
4 .家庭居住面積較擁擠,全家住一間房佔43.55%,兩間35.48%。全家住房面積少於15平方米佔18.75%,16~20平方米佔31.25%,21~30平方米佔18.75%。
5. 學校距離家較近,上學路程所需時間少於10分鍾者佔22.73%,10~20分鍾33.33%,20~30分鍾28.79%。多於30分鍾15.15%。

二、 民工子女就讀現狀
1. 在政府開設的民工子女學校中就讀:本調查的麻峪民工子弟小學就屬於這種學校,但該校處於交通不甚方便的郊區,在其中就讀的學生也僅限於學校附近的民工子女。

2.在北京面向外來民工子女的私立學校就讀:對海淀區建築工地民工的調查,其中只有一對夫婦的兩個孩子在這類學校就學,其他除目前尚沒有孩子的一兩個人外,其子女均在原籍讀書。對於這些私立學校的教育質量和收費問題,家長們普遍表示不滿和提出抱怨,但是考慮到北京市的普通學校並不對外地戶口的孩子開放或是要徵收一大筆的借讀費,他們只能暫時讓孩子在這些私立學校就讀。

3.在家鄉的學校就讀:這些孩子通常是由祖父祖母或是其他親戚照顧,與父母分離在家鄉就讀。這些學校的教育質量比不上北京。對海淀區建築工地民工的調查發現,這種情況相當普遍。民工表示並不放心家鄉學校的教育,也不放心不在身邊的孩子的情況。他們沒有讓孩子來到北京的主要原因是經濟困難,例如在北京沒有固定的居所和收入,或者承擔不起孩子在北京讀書的學費等。

三、 外來民工子女接受教育的情況
1. 沒有完備的小學-初中-高中的教學系統:在我們的調查中發現,北京地區幾乎沒有為外來民工子女設置的高中,初中的門檻也相當的高。許多家長和學生都願意子女繼續留在北京上學,但是民工子女在京讀完小學或者最多初中之後,如果父母沒有為其辦理北京戶口的能力,他們就只能返回家鄉繼續上學,或者在北京投入社會尋找工作
2. 外來務工人員的生活狀況對其子女就學的影響:1)外來民工具有流動性,這就決定了其子女上學的方式也是流動性的。以我們調查的麻峪小學為例,每學期有25%的學生轉學,一個教學班從一年級到六年級剩下的同學不足1/2,這些同學隨父母流動,就學的情況極不穩定。2)外來民工家庭經濟狀況較差,他們從事的行業大多是建築工人,小商販,家庭的收入相對較少,不足以支付較高的學費,甚至不能滿足子女接受基礎教育的一些合理需求。這種情況影響了學生受教育的質量。3)民工家庭的子女絕大部分是多於一個,多子女就學增加了家庭的負擔。加上現實生活的重壓,父母對孩子的照顧常常顧此失彼。對孩子的監管力度受到影響,孩子的學習質量也勢必受到影響。

四、 外來民工對於子女接受教育的看法以及對北京市教育現狀的評價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這些風餐露宿艱辛生活的外來人員,對於只有教育才能改變子女的命運這一點深信不疑,他們大多表示,只要孩子的學習成績和能力不是太差,自己就會盡力供應孩子上學的需求,讓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
農民工普遍認為北京市公辦學校教育質量高,願意自己的孩子在公立學校就讀,但過高的贊助費使他們感到無法承擔。

討論

一、 城市農民工子女同樣有其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和其重要性
美國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曾經說過:「我有個夢想,不遠的將來,在喬治亞的紅山上,黑人的孩子能和白人的孩子坐在一起,共敘兄弟般的情誼。」今天,我們也有個夢想,那就是民工的子弟能和城裡的孩子坐在同一個寬敞明亮的教室里,共同接受高質量的現代化教育。必須指出,民工對當地城市的建設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們一般從事繁重甚至危險的、城裡人不願乾的工作,但收入低廉,他們在農村交納了教育附加費,在城市也交納了工商稅等費用。他們負擔了城鄉雙重費用,他們的子女卻不能享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這是極不公正的。
如果明天的民工子弟仍不能接受良好的、高質量的現代教育,那麼,民工的子弟明天很可能還將是民工,他們仍然會生存在城市的邊緣,繼續成為烈日下被曬得皮膚黝黑,嚴冬里蜷縮於工棚內的民工,他們依然難以享受城市中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只有當這些「如果」都不復存在的時候,今日的民工子弟才能跨過城市與農村的鴻溝,成為城市中不可缺少的一員。實現平等,應從消除歧視做起。讓每一個民工子弟都能享受到城裡孩子的待遇。

二、 我們的建議和設想
1. 建立民工子女學校:民工子女學校作為政府承辦的項目,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不論是從師資力量,軟硬體設備,教學能力和質量,學費徵收,伙食和住宿等學校條件上,還是從對孩子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優秀人格的培養上來講,對於民工子女都是最適宜的選擇。所以,政府更多更好的建立打工子女學校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最根本方案。
2. 選擇建立打工子女學校的地點:我們認為政府應當通過調查北京市及近郊外來民工人員的分布,選擇分布較為密集的地區建立民工子女學校。同時為了解決一些分散居住的外來民工的子女受教育問題,可以在一些地區建立寄宿制的民工子女學校。這些學校的建立,能夠讓民工放心地把孩子送進學校。
3. 私立民工學校的問題:通過調查我們發現,這些私立學校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性質類似於希望小學,這是一類非盈利性質的學校。這些學校的教育質量並不甚好,但是收費不高;另一類是私人創辦的盈利性質的學校,這類學校收費高,教育質量也不理想。我們認為或者政府出資接收這些私立學校,將其轉變為公私合營或者公辦學校,或者由政府出面干涉這些學校的運營,例如政府可以派出教學督察進駐這些私立學校,監督其教學狀況和收費標准。這樣一來可以逐漸轉變私立學校教學質量差收費高的問題,讓這些學校也為解決外地來京民工子女受教育問題貢獻力量。
4. 降低學校門檻的問題:考慮到外來人員的經濟狀況,他們對於普通學校的數額巨大的借讀費是無法接受的,對於私立學校的高收費也感到捉襟見肘,所以要降低北京學校的門檻,讓更多的民工子女接受更好的教育。
5. 在全國各地建立打工子弟學校的想法:畢竟北京的辦學能力也是有限的,民工的子女不可能全部進入北京接受教育,所以為了讓他們能夠在家鄉接受完善的教育,可以考慮在外出打工人員較多的省份及地區建立打工子弟學校。這些學校應當由當地政府承辦,降低門檻,這樣才能讓出外打工的父母不再有後顧之憂。
6. 建立完善的小學-初中-高中的教學系統:對此我們提出的方案是:廣泛建立小學和初中,適量建設寄宿制的高中和職高。高中和職高的可以根據需要建立,解決民工子女進一步求學的要求,並為他們中能力出色的學生繼續報考大學提供了機會。必須提出的是:這些高中和職高的門檻必須降低,要讓外來人員可以接受。

宣傳與呼籲

以我們活動所的資料和結論為基礎,緊扣主題發起社會宣傳活動,以期喚起全社會人士對此問題的重視。從而達到「奉獻愛心,服務社會」的作用,並使我們的活動無愧於青春,有益於時代。
我們的行動是:
1.通過互聯網發起網路宣傳:
眾所周知,互聯網是目前人們生活、學習、工作中重要的信息獲取方式之一。可以說,目前「信息時代」浪潮下的各種信息傳遞方式中,互聯網所承載的網路傳播方式是最方便、最普及也是最迅捷的一種。我們利用網路資源向全社會公布我們的研究結論並以期引起廣泛關注。在眾多的網路宣傳方式中,我們最終選擇了BBS也就是網上論壇方式。其原因是此方式覆蓋面廣且上傳資料方便,互動性也很強。故此,其有利於我們與社會人士的雙向交流和資源共享。我們擬派幾名網路高手到國內各大門戶網站BBS上發表我們的結論和呼籲,並等待、回復社會的回應和疑問,以達到良好的宣傳效果。
2.致信教育部與北京市政府:
人民政府是人民意志的代表,其下屬教育部門是以人民的力量為保證下一代的受教育權利而設立的職能部門。可以說,如果我們能使教育部門知道我們對此問題的重視,便也就是利用人民的力量來幫助那些困難的外來人員子女。所以,我們已經採用信函的方式,將調查、分析結果告知教育部與北京市政府,使其了解這一問題已受到以我們為代表的廣大中學生的關注。同時,由於我們在調研工作中獲得了一些自己獨特的對此問題的看法,我們也將把它們匯總起來,為教育部與北京市政府提供一些提案用以解決這一問題。此行動可能將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並為外來人口子女受教育問題提供更多的解決途徑和解決機會。

㈢ 社會怎麼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

政策上是這樣的:

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是解決農民工問題的重中之重。只有出現「不讓一個農民工子女失學,保證人人有學上,爭取人人上好學」的良好局面,並形成政府全面負責,公辦接納為主,社會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才能較好地解決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問題。
一、建立覆蓋全市城鄉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網路。建立政府統一協調、教育和相關部門緊密配合、學校與社區密切聯系的農民工子女教育的工作機制。(一)建立了覆蓋全市城鄉的流動人口服務管理網路;(二)各級關工委經常開展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狀況的調研,並組織各種面向農民工子女的教育扶貧幫困活動;(三)積極開展「保護流動兒童權益」項目試點,認真落實行動計劃,定期組織對農民工子女的免費體檢,為農民工家庭提供教育咨詢等;(四)各級教育行政部門都安排一位領導具體分管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工作,有關職能部門負責處理日常事務。
二、切實加強管理,規范辦學行為。首先,強化管理、分類指導,依法取締不合格民辦民工子弟學校。其次,規范與服務結合,提高辦學水平。加強管理的實質是積極引導,促進發展,縮小與公辦學校辦學水平的差距。作為流動人口管理的基層組織,各鄉鎮對絕大部分流動人口子弟學校能納入統一管理,在規范辦學、社會治安、安全衛生等方面與公辦學校同樣要求。鄉鎮政府在加強學校,安全衛生管理方面能採取有效的監管措施,逐步建立和完善各項管理制度。
三、加強計劃管理,以公辦學校接納為主。各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流動人口子女基礎資料庫,不斷完善教育事業計劃,下達招生計劃的同時下達流動人口子女入學計劃。各地按照「屬地管理、一視同仁,以公辦學校接納為主」的方針,每年秋季招生前,教育行政部門組織調查摸底,按照就近入學的原則向各公辦學校下達招收農民工子女的計劃任務,明確規定對農民工子女不得拒收,不得歧視。各地對農民工子女實行了「三統一」政策:民工子弟與本地學生統一時間報名登記,統一編班,統一參加考試,享受同等待遇,保證了教育過程的平等。
四、合理安排教育布局,不斷提高吸納能力。農民工隊伍龐大,加上流動性、隨機性大,要隨時滿足其子女的入學需求,困難很大。在制訂教育發展規劃時,要嚴格按照城市發展布局、產業結構和人口的空間分布進行科學安排,力求准確預測流動人口分布情況,科學、合理制訂學校布局調整規劃。各地在制定和實施中小學布局調整規劃時,充分考慮農民工子女日益增多的因素,在農民工聚居的地域,盡可能挖掘潛力,適當擴大學校辦學規模,並大力改善辦學條件。
五、積極創設條件,促義務教育實施。為鼓勵農民工子女就讀公辦學校,各地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都制定了相關規定和政策。除全力抓好農民工子女接受義務教育工作外,還要保證農民工子女與本地學生完全享受同等待遇,包括熱門重點普通高中和中專校,gwy360.com全部向農民工子女敞開大門,並執行同一收費標准。在幼兒園入學問題上,要設置不同層次不同收費標準的幼兒園,以滿足收入農民工家庭對子女上幼兒園的願望。
六、不斷加大投入,建立穩定的經費保障機制。為鼓勵公辦學校接收農民工子女,保護學校的積極性,各地都按照當地生均公用經費標准,不分學生來源,不論接受農民工子女多少,等量足額地撥付辦公經費,並按師生比核定教師編制,核發教師工資。

㈣ 外出務工農民工子女怎樣就近讀書

可以在就近的學校就讀,好像需要到社區開證明

㈤ 如何解決新生代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

新生代農民工是「新生代農民工」,主要是指80後、90後,這批人目前在農民工外出 打工的1.5億人裡面佔到60%,大約1個億。他們出生以後就上學,上完學以後就進城打工,相對來講,對農業、農村、土地、農民等不是那麼熟悉。新生代農民工是中國特有群體, 國外並未有學者對農民工政策進行專門研究。在就業政策方面國外沒有相關研究,國外進行的相關領域研究主要是分別從土地政策層面、戶籍政策層面、社會保障政策層面進行的,在此可以借鑒。國外學者在土地政策層面的相關研究相對較多。

1、建立公平合理的農民工報酬、社會保障等機制。 一方面政府通過法律逐步實行社會保障強制制度,強制所有用工單位為其員工繳納養老、失業、工傷和醫療等保險,按工資的一定比例繳納。國家要建立適合農民工的社會保險的機制,建立相應的社會救濟制度。另一方面政府通過加強對新生代農民工文化知識的培訓,提高他們的憂患意識,鼓勵他們購買適合自己的保險,特別對於一些工種比較危險的企業的新生代農民工,可以鼓勵他們購買意外傷害保險,使得他們在遭受意外事故後生活各方面更加有保障。
.2對新生代農民工進行技術培訓 新生代的農民工比起老一代的農民工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學習能力也有所提高,因此可以由政府組織,對有接受技術培訓意願的新生代農民工進行就業培訓或者其他繼續教育,在政策上、資金扶持上給予一定的幫助,力求提供和城市居民一樣的公共服務。培訓內容以具有初級技術含量的項目為重點,培訓方略以人力市場供求為導向,這樣能夠提高新生代農民工的就業率和收入水平,同時也提高了社會生產率。

3、有條件分階段的將新生代農民工轉變成市民 我國國情現狀存在許多制約因素,導致了不可能無條件將所有的農民工及其子女轉變成城市居民。但通過限制設定條件,逐步地實現農民工轉變成市民是完全可行的。政府可以把在城市中有穩定的收入來源並居住了一定時期的新生代農民工轉變成城市居民。 深化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就是從體制和機制上解決農村義務教育的經費保障問題,將農村義務教育全面納入財政保障范圍。也可以說,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是新機制最受益的單位,那麼,農村中小學校的經費需求,到底達到什麼樣的「度」才能保障基本需要?最有發言權的是誰?應該是我們經費的使用者——農村中小學校,如果我們不能提出自己的基本需求,政府又依據什麼來予以保障呢? 所以,無論是從責任、義務、利益各方面來看,我們的農村中小學都應該站在保護學校和學生合法權益的立場上,客觀真實、全面細致地反映學校教育教學對資金的基本需求,積極主動地編制學校預算。新機制能否成功實施,管理是關鍵。所以要以此次改革為契機,建立健全農村中小學規范的預算制度,保證學校的每筆開支有根據、有來源、有保障、有效益、有監督。

㈥ 我要做一個關於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情況實踐調查,我准備去專門的農民工學校實地調查,我該如何開展呢 都是

我覺得,如果想真實反應農民工子女的受教育情況應該從幾個角度去調查:
1、就是你說的去農民工學校,這個應該側重受教育的環境、各年級學生年齡構成
2、城市農民工聚居地區,從農民工口中了解子女受教育情況
3、廣大的農村,調查留守兒童的受教育情況
這個調查,要有一些具體的統計條目,這個要視你調查的具體目的來定,選好切入點,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性。

㈦ 本地人去農民工子弟當老師好不好

我認為是好的。
1、農民工子弟當教師,是需要好的思想境界,由於是農民工教師,在語言溝通、生活習慣和習俗方面需要通過不斷地引導和教育才能改變,雖然辛苦,但苦中有樂!
2、父母在本地參與經濟建設,子女的教育問題也應該給予解決,而你的舉動也是高尚之舉。

㈧ 當地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有哪些舉措

我知道我們福建已經放開了讓農民工子女高考的限制。只要在福建讀三年高中就和福建考生相同待

㈨ 農民工子弟在異地上學能享受義務教育政策減免嗎如果有該怎麼辦手續

農民工子弟的孩子上學難問題一直困擾了好多年了,每一個地方的政策都是不一樣的,義務教育當年的優惠政策你可以問下當地的教育部門

㈩ 教師怎樣關懷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的教育問題

1 、教師要與農民工子女真誠相處,要愛他們,尊重他們,信任他們,相信他們經過自己的努力一樣能夠學好。甚至當老師出現誤解他們的時候要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

2 、農民工子女的教育是長期性的工作,教師要有足夠的耐心。他們的前進很難一勞永逸,這是一個充滿反復、長期的過程。

3 、每一個農民工子女身上都有自己的「閃光點」,我們教師要善於觀察,善於發現,把握住每一個轉瞬即逝的教育契機。

4 、教師要給農民工子女造教育轉化的空間,給他們表現的機會,給他們轉變的時間。

5 、教師要掌握科學的方法和藝術,實現教育創新,它更需要我們教師在農民工子女教育工作中進行不懈的探索和奉獻。

以教師的愛心來培育孩子的愛心,讓每個學生都得到全面的發展;以每個孩子的成長和進步為自己最大的收獲。如果說高尚的師德在教育教學中像一條小溪滋潤著學生的心田,那麼愛會使它異彩紛呈,一路歡歌。

閱讀全文

與外出農民工子弟的教育與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