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教學常規檢查查什麼——教學管理人員培訓講話
實施素質教育,面向全體學生,需要有與之相適應的教育教學評價體系。很遺憾,直到現在的教育教學評價,莫不是圍繞「升學率」這一核心價值取向在做文章,或者直接,或者變相;大家都知道「升學率」不是衡量學生成長、教師業績、學校工作的唯一標准,卻說不清「標准」到底是什麼。因為教育本身的復雜性,各教育要素(教師、學生、目標、教材、媒介、環境等)之間聯系的不確定性,教育目標達成的長周期,無疑增大了教育評價的難度,要實現針對每位學生、每所學校的科學的高認同度的終極評價,幾乎是不可能的。教學過程管理,因其細化的目標、具體的操作過程、可控的觀念方法技巧,自然成為教學管理的重頭戲,擔當起保證教育教學健康發展的重任。教學常規檢查,作為一種過程性評價與管理辦法,因此而存在,也因此被重視。常規檢查的核心應該在課堂。如果說教學是中心,課堂便是這一中心的具體化,也最能體現教師的教學水平與學校教學的管理水平。只有深入常態課堂,多聽課,才能了解到學校教學工作的有用信息,包括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教學方法與技巧,學生的學習習慣與方法,教學目標的課堂落實情況與師生的課堂狀態。根據教學目標的達成與當今的課堂教學要求進行課堂評價,從中發現優秀的教師與先進的觀念和方法,幫助教師發現並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與特色,在適當的環境中進行提升或推廣;從中發現落實教育方針、執行課堂改革、完成教學目標中存在的偏差與問題,進行調整與改進。教師個別的問題可單獨交流,普遍的問題就需要調整管理思路了。把握住了課堂,也就把握住了教學管理的關鍵,抓住了常規管理的「牛鼻子」。作為學校與基層教學教研管理人員,應盡可能地熟悉各學科的課程標准與學科教學的特點,越是微觀的課堂管理才更接近課堂實際。常規檢查除了課堂,還應圍繞課堂向其他教學環節延伸,其中備課、作業的設計批閱與考查評價是重點。無論傳統的寫教案還是現在提倡的編制導學案,都是課堂教學的預設,備課的重點都應該體現在教與學的過程設計,比如教學目標怎樣分解到教學各環節,圍繞重點知識點設計怎樣的問題與情境,給了學生怎樣的學法指導,合作探究學習怎樣兼顧了學生的差異,典型例題如何做到了舉一反三等。根據教師專業成長的需要,備課環節應重視教師的教學反思與二次備課,應學會合理利用網路教育資源又不偷懶照搬。看備課量的多少與要素的齊全只是一種外在的、低層次的要求。作業的批閱質量應深入到課堂檢查,只需檢查具有代表性的少數學生的作業本、作文本、寫字本、導學案、能力訓練等就能了解學生的課業負擔、作業的批閱質量,其中應重視批改過程中師生的信息交流,如作業完成中錯誤的修正、學生是否認真對待了老師的批閱信息,應注意一個時段內批改的次數與批錯的次數,它直接反應了批改的密度與質量。考查評價既包括時段考試如單元考、期中期末考、月考等,還包括學生的課堂表現小組評價和教師評價。檢查考試成績重點應放在檢查教師對成績的分析以及對薄弱環節採取的應對措施,同時應留意學生成績優生段、中等生段、後進生段的分布情況,並與老師的輔導工作對應檢查。考試成績是階段學習效果的直觀反映,不在考試次數多少,關鍵看對每次考試結果的運用效果,分析到位、總結到位、補救調整到位的一次考試勝過考後即丟開不管的十次考試。課堂表現評價彌補了考試成績只重結果的不足,有助於幫助學生找到學習困難的症結所在。輔導環節最容易走過場,往往只能看到一些文字資料的反應,而更多是應付檢查的「應景之作」。學校在提出要求時要盡量避免形式的東西,檢查的重點盡量看以下幾要素:一是課堂教學中是否考慮了學情差異並做到分層要求;二是看考試成績平均分的狀態,更高的成績說明面向了大多數,重視了中等生的提高;三看優生與後進生的分布,正態分布應該是橄欖型的,太大的後進生隊伍(如低於平均分的人數超過了三分之一或極差成績超過五分之一)則說明輔導的用力不夠;四看學生前後兩次考試成績的平均分提高率,看學生的學習進步水平,這應是教學成績評價的一種趨勢。校本教研作為學校常規工作的組成部分,應作為一個專題納入檢查的范圍。可以通過檢查老師參與的常規聽評說課尤其是評課情況、老師的專業閱讀與專業寫作(教學反思、教育敘事、教學隨筆、科研論文等)、學校公開課開設的效果與開放的程度、學校的專題輔導與培訓、老師參加學科教學競賽的水平、學校為上級教學教研活動提供現場、立項課題的完成情況等,來評價一所學校的教育教學科研水平。重視教學研究的學校才是有生命力的學校,也才能做到可持續發展、科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