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德國職業教育教學法培訓

德國職業教育教學法培訓

發布時間:2021-03-09 01:54:56

1. 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和中國職業教育的區別及啟示

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和中國職業教育的區別及啟示

青島遠洋船員職業學院王強

一、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的主要組成及特徵

雙元制是源於德國的一種職業培訓模式,
所謂雙元,
是指職業培訓要求參加培訓的人員
必須經過兩個場所的培訓,一元是指職業學校,其主要職能是傳授與職業有關的專業知識;
另一元是企業或公共事業單位等校外實訓場所,
其主要職能是讓學生在企業里接受職業技能
方面的專業培訓。


1
)接受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對象具有雙重身份德國接受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對象具有雙
重身份,
即培訓企業的學徒和職業學校的學生。
適齡青年如果想要接受雙元制職業教育,

先必須尋找願意提供職業培訓的培訓企業,
獲得具體的職業培訓位置,
並同培訓企業簽訂職
業培訓合同,
這時適齡青年的身份為企業的學徒。
適齡青年獲得具體的職業培訓位置,
成為
企業的學徒後,
才能尋找對口的職業學校,
在職業學校入學就讀後,
就成為職業學校的學生。
這同時意味著接受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對象擁有雙重的權利和義務。


2
)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師資由兩部分人員擔任在企業實施實踐培訓,向學徒傳授實用
知識和職業技能的師資稱為實訓教師或企業培訓指導人員;
在職業學校實施理論教學,
向學
生傳授專業理論和普通文化知識的師資稱為理論教師或職業學校教師。


3
)實施雙元制職業教育的教學原則由兩部分組成雙元制的職業教育制度,決定了德
國職業教育的教學內容結構由兩部分組成:
一是培訓章程
(也稱培訓條例)

二是教學計劃
企業的實踐培訓依據培訓章程來實施,
職業學校的理論教學遵照教學計劃來進行。
培訓章程
是對德國職業培訓工作具有約束力的法律文件,
在德國職業教育中起著統一定向和規范指導
的作用。
每個職業均有相應的培訓章程培訓,
也就是說德國國家承認的
376
個職業均有各自
的培訓條例。


4

雙元制職業教育由兩類機構主管企業的實踐培訓由聯邦政府主管部門負責,

《職
業教育法》
的約束,
由聯邦統一的私法規定,
培訓企業主與企業學徒之間的培訓關系由職業
培訓合同進行調整;
職業學校的組織、管理則由各州負責,其法律基礎是各州的《學校法》

《學校義務教育法》等,由各州的公法規定。


5
)職業教育經費來源於兩個渠道德國企業及跨企業職業培訓的費用大部分由企業承
擔,職業學校的費用則由國家及各級政府負擔。


6
)雙元制職業教育以企業實踐培訓為主雙元制職業教育以企業的實踐培訓為主,職
業學校的理論教學為輔。
在雙元制職業教育形式中職業學校居從屬地位,
這種從屬地位表現
在:①學生入學前,
先要找到培訓企業,
獲得職業培訓位置,
並同企業簽訂職業培訓合同成
為企業的學徒,然後才能尋找對口的職業學校。②職業學校開設普通文化課和專業理論課,
專業理論課是重點,
為企業的技能培訓提供理論基礎,
占總課時的
60%

③學制一般為三年,
學生每周
3.5

4
天在企業接受技能培訓,
1

1.5
天在職業學校上課,共
12
課時。④在雙元
制中,
企業培訓指導多於職業學校教師。
據統計,
1984
年德國職業學校教師有
170

200
名,
而企業培訓指導為
479

182
名,占職教師資總數的
73.8%
。⑤學生結業時不進行畢業考試
即可獲取職業學校畢業證書,
但必須參加由企業聯合會舉辦的企業技能訓練的結業考試,

試內容包括企業職業培訓章程所規定的技能和知識及職業學校開設的有關學科。
畢業生只有
同時持有企業職業培訓的結業證書和職業學校的畢業證書,
方可升入高一級職業技術學校—
—專科學校。

二、中國職業教學體系的特徵

當前中國職業教育仍然是整個教育體系中的薄弱環節,
職業教育面臨諸多困難和問題集
中在五對矛盾關繫上:

2. 簡述德國職業教育的課程改革

(一)啟動「職業教育創新循環行動」
「職業教育創新循環行動」(Innovation Circle on Continuing Ecation and Training)的主要目標是:在職業教育與培訓機構中促進自我組織學習和合作學習,加強教師的能力培訓,提高學習領域課程的實施效果。如圖1所示,這一改革的基本觀點和思路是:在今天的職業生涯中,個人能力如交流技能等同職業能力一樣重要;自我組織學習和合作學習是培養個人能力的基礎;職業教育學生必須能夠以目標導向和獨立的方式承擔任務、解決問題;職業學校必須形成一種新的學習文化,加強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責任感;由於改變學習文化具有較大的難度,必須從培訓的開始就盡量實現這一目標;為實施能力導向的培訓課程及較好地處理學習領域,教師必須以一種開放的思維接受繼續培訓,積極改變他們的教學方法。
(二)更加重視培養學生的跨專業能力
德國聯邦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所通過對300個企業1999年和2005年對員工職業能力要素要求的比較調查結果表明,在學習領域課程的三種基本能力結構中,企業對社會能力和方法能力的要求都出現了提高的趨勢,而對專業能力的要求卻有所下降。據此,聯邦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所提出,在職業教育課程內容上要進一步突出對學生未來可持續發展的「軟能力」的培養。
(三)加快職業教育專業和課程內容的更新
為及時應對經濟、社會、科技諸方面的發展及勞動組織形式變化對職業教育的影響,德國聯邦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所在1996年至2009年間,與德國經濟領域的行會、協會合作,共同對高中階段職業教育所開設的350個專業目錄進行修訂,增設新專業82個,修訂專業219個。對專業目錄的修訂周期,也由原來5年修訂一次改為1年修訂一次,同時加強對相關課程內容的及時更新與現代化,增強培訓的有效性和靈活性。例如,德國聯邦職業教育與培訓研究所宣布,從2009年8月1日起開始更新采礦技師、工業電工、消防隊員、攝影師、陶藝師等行業的培訓內容。

3. 德國職業教育需要學幾年

摘要:文章概述了德國職業教育學制從學徒制到「雙元制」的形成過程;解讀了德國職業教育學制的5個要素,即學校性質、任務、入學條件、學習年限和學校之間縱橫連通的銜接關系,以及中高等職業學校不同辦學模式的學制構成特點;提出了德國職業教育有待改進的建議。
中國論文網 /9/view-6990834.htm
關鍵詞:德國;職業教育;學制

德國教育對世界教育現代化做出了三大貢獻。一是基礎教育,在1619年提出普及義務教育,1717年為義務教育立法,在全世界開義務教育之先河。①二是高等教育,1810年洪堡大學將大學的人才培養單一功能拓展到科學研究,使世界科學中心從英法轉移到了德國②,並對世界當代高等教育發展產生深遠影響。三是職業教育,通過19世紀下半葉至20世紀上半葉的發展,1969年以立法形式,開創了世界公認的最成功的技術技能型人才培養模式「雙元制」[1](Duales System,德文,以下標注均為德文),使二戰後一片廢墟的德國成為世界公認的歐盟中最大的經濟強國。當我國致力於建立現代職業教育體系之際,紛紛把目光再次投向德國職業教育。為此,筆者通過自己的學習研究和留學經歷,試圖對德國職業教育學制進行解讀,為打造有中國特色的現代職業教育體系提供德國經驗。
一、德國職業教育學制的形成
《辭海》對學製做了權威註解:「學制,全稱為學校教育制度,也稱為學校系統。規定各級各類學校的性質、任務、入學條件、學習年限及它們之間的縱向和橫向聯系。」[2]其中的入學條件和學校之間的銜接關系是各國教育操作性最強的要素。
德國職業教育學制比較復雜,但特點集中體現在「雙元制」,它起源於中等職業教育。1938年《義務教育法》將職業教育納入義務教育范圍。[3]這種學制是從兩條職業教育發展道路逐步走到一起而成型成熟的。一條是現代工業和商貿之路――1869年開始實行義務職業教育,接著是19世紀下半葉工業界的學徒車間,到1920年左右商貿職業教育的發展。另一條是手工業之路――從古代的手工業開始,接著是中世紀的行會組織發展,到1891年成立的手工業協會的推動。[4]這些學徒制的職業教育為工業生產提供了高素質的人力資源。二戰之後,德國為了振興工業,需要大量的技術工人,如果完全由學校來培養,當時的財政無法提供資金,於是沿用原有的學徒制職業教育成為最好的選擇。德國政府認為,這樣的職業教育,勞資各方雙贏。對企業而言,專業人才需求有保障,量身裁衣培養本企業工人的技能,獲得生產力,提高工人的積極性和忠誠度,減少新員工因熟悉工作所帶來的費用;對學員而言,獲得國家承認的技能證書,擁有職業行動能力,邊學習邊工作並有報酬,還能找到職場發展機會。[5]20世紀60年代,上述兩條學徒制職業教育發展道路經過20多年的重建走到了一起,形成規范的「雙元制」。1969年,「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地位以《聯邦職業教育法》的形式予以確立。[6]
20世紀60年代,德國積極推進高教大眾化[7],一方面繼續發展原有的綜合型大學;另一方面開始發展高等專科學校,但高等專科學校學科色彩明顯,應用特色不足,畢業生能力比不上企業培訓的人才,於是尋求與企業合作。
1974年,巴登―符騰堡州的管理與經濟學院與一些企業共同創建了校企合辦的職業學院(Berufsahademie),也稱雙元制學院(Duale Hochschule),開創了高等職業教育「雙元制」模式。1982年,該州通過《職業學院法》,使之辦學更規范,其他州紛紛效仿成立職業學院。1986年,德國(西德)通過《聯邦德國各州統一高等專科學校的協定》,確立了職業學院在高等教育體系中的地位。
1968年,德國(西德)聯邦政府決定,將工程師學院和中等技術學校重新組合並充實師資,升格為應用科技大學(Fachhochschule,縮寫FH)。1976年,德國(西德)將這種大學寫入《高等教育法》。[8]相對於綜合型大學而言,應用科技大學是另一類型的高等學校,但二者學歷等值,從而使之成為高等教育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德國長期以來實行與其他歐美國家不同的學位制度。1999年,德國參與「創建歐洲高等教育區域的宣言」,開始了博洛尼亞進程(Bologna Process)。隨後,應用科技大學引進學士和碩士學位制度。各州文教部部長聯席會議決定,應用科技大學頒發的Diplom(FH)學位相當於學習年限4年的學士學位。③
進入21世紀,為了與美英等國競爭,造就世界一流大學,德國逐步改變二戰後高校均衡發展的方針,實施精英大學建設計劃。為適應經濟創新發展,培養高層次應用型人才,2013年年底,德國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文教部部長對《南德意志報》表示,該州計劃賦予應用科技大學博士學位授予權,部分應用科技大學可以與綜合型大學聯合培養應用型博士。④[9]應用科技大學未來可能有機會和綜合型大學一樣參與德國精英大學建設計劃,這將進一步體現兩類學校的平等地位。[10]在不久的將來,德國就會形成完備的普通教育與職業教育並行且相互連通銜接的學制體系,職業教育也與普通教育一樣建立起從中等職業教育到應用型本科再到應用型的碩士和博士的學制系統。
二、德國職業教育學制的解析
德國職業教育的「雙元制」是典型的校企合作制度,以學校為一元,企業為一元,二者合作培養技術技能型人才。由於德國實行聯邦制,各州享有文化教育自主權,各級各類學校屬州級教育機構,學校法的立法權在各州。而職業教育的立法權在聯邦政府,所以,《聯邦職業教育法》規定,「本法適用於職業教育學校之外進行的所有職業教育,職業教育學校由各州學校法管轄」(第三條「適用范圍」第1款);而「在高等學校框架法及州高等教育法基礎上以職業訓練、或可比的高等教育課程方式進行的職業教育」不適用於本法(第三條「適用范圍」第2款)。[11]各州的職業教育學校雖然沒有整齊劃一的辦學標准,但各州都參照「雙元制」的特點構建本州的職業教育學校的學制,因而具有共同規則,並互相承認辦學模式、教育標准和學歷。[12] (一)中等教育階段的「雙元制」學制
中等職業教育的「雙元制」辦學模式有兩種。筆者根據德國聯邦教育與研究部製作的《德國職業教育――「雙元制」介紹》,對這兩種辦學模式的學制進行分析概括。
第一種是由企業主辦,即《聯邦職業教育法》規定的「雙元制」。(1)性質,企業主辦的職業教育。辦學地點主要在企業,學校上課伴隨其中;兩個學習地點,一般每星期三四天在企業學習,一兩天在學校學習;企業和學校既有各自獨立的規則,又相互協調。(2)任務,即培養目標。針對不斷變化的環境,通過規范的教育過程傳授符合要求的、進行職業活動必需的職業技能、知識和職業行動能力,並獲得必要的職業經驗。(3)入學條件。由於教育層次主要集中在中等職業教育,還有繼續教育,憑教育證明即可入學,不管你接受過哪一級教育。由於德國已經普及高中階段教育,因此,受教育者一般至少都完成中等教育第一階段(見德國職業教育學制圖表)的學習。(4)學習年限,一般2~3年。(5)教學大綱。約三分之二是職業的教育內容,約三分之一是普通的教育內容。教育經費,企業承擔三分之二,國家承擔三分之一。
第二種是由學校主辦,也就是各州學校法規定的「雙元制」。(1)性質,學校主辦的職業教育。辦學地點主要在學校,企業實習伴隨其中。(2)任務,與第一種相同。(3)入學條件,完成中等教育第一階段,但畢業文憑不是必須的。(4)學習年限,分為2年、3年或3.5年。(5)教學大綱,與第一種相同。教育經費主要由州財政負責。[13]
德國企業要獲得職業教育資格,須經行業協會按《聯邦職業教育法》的資質標准認定才能成為「教育企業」,開展「雙元制」職業教育。學生亦是企業職工,按學習時間與企業簽訂教育合同,有勞動報酬,畢業之際暨合同期滿,可以留在該企業就業,也可以另行高就,無需償還培養費,其他企業錄用也無需支付給原教育企業培養費。[14]
(二)本科階段的「雙元制」學制
德國高校由各州學校法管轄,高校要開展職業教育,基本上都以學校為主。本科階段的「雙元制」辦學模式主要有兩種。
第一種是由職業學院主辦。(1)性質,學校與企業聯合辦學。(2)任務,即培養目標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職業人才,如工程師和企業管理人員。(3)入學條件,中等教育第二階段的實科中學和主體中學畢業。(4)學習年限,一般3年。(5)教學大綱,學校學習和企業學習每3個月輪換一次,學校理論學習與企業職業實操並舉。教育經費由州財政和企業共同承擔。
第二種是由應用科技大學主辦。(1)性質,學校主辦的,4個學期(3年制)或6個學期(4年制)在學校學習,兩個學期在企業實習。(2)任務,與第一種相同。(3)入學條件,中等教育第二階段文理中學畢業並參加過一段時間與申請專業相關的實習;或實科中學和主體中學畢業。(4)學習年限,創辦初期3年,1980年之後改為4年。(5)教學大綱,部分專業採取學校與企業聯合實施的教學「雙元課程」[15]。教育經費主要來源於公共財政資金。
(三)應用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教育學制
應用科技大學研究生教育只有碩士,是本科職業教育的延伸,一般沒有中等職業教育和本科階段職業教育的那種「雙元制」模式。(1)性質,學校主辦的,辦學地點主要在學校,企業實習伴隨其中。(2)任務,即培養目標是培養高層次科技人才,特別強調對口專業的實踐和技術技能的培養。(3)入學條件,不同類型的本科畢業生都可以申請,但要有與申請專業相關的一段時間的實踐。(4)學習年限,一般2~3年。(5)教學大綱,主要由學校根據企業人才需求來制定。教育經費主要來源於公共財政資金。
(四)職業教育中的連通銜接
德國的普通教育學制與職業教育學制是兩個相互連通銜接的學制系統。德國完整的教育體系詳見圖1。[16]
圖1顯示,德國教育層級分四大階段。(1)幼兒教育,約3年;(2)初等教育,一般4年;(3)中等教育,第一階段5到6年,第二階段3年;(4)高等教育,本科3~4年,碩士研究生2~3年,博士研究生3~5年。這里主要解讀職業教育聯通銜接關系。
1.初等教育後的三次分流
初選分流。初等教育完成之後,教師根據學生的學業水平及其家長的意願,推薦進入中等教育第一階段不同的中學,即文理中學、實科中學、主體中學、綜合中學和其他教育途徑。主體中學帶有職業教育性質,與實科中學相近。綜合中學兼有文理中學、實科中學和主體中學的特點。
再選分流。在上述階段的文理中學、實科中學、主體中學的頭兩年為定向階段,即學生可以按老師的建議、家長的意願、自己的智力能力和興趣愛好,選擇往後就讀的學校,即完成後三四年的學習。
第三次分流。即完成中等教育第一階段之後又一次選擇進入其第二階段不同的中學,由學校決定錄取,而不同的中學之間是可以連通的。但這次分流會受限制,原因是課程不同,文理中學和綜合中學畢業生一般升入原來的中學(類似我國的普通高中),實科中學、主體中學和其他途徑一般升入專業文理中學、專業高級中學、職業技術學校、雙元制職業教育。
2.中等教育第二階段之後的銜接
根據德國各州文教部部長聯席會議編的《聯邦德國教育體系》介紹,德國有全國性的高校入學資格考試,但考試內容由各州自定。資格有四種:(1)大學入學資格(die allgemeine Hochschulreife);(2)特定專業大學入學資格(die fachgebundene Hochschulreife);(3)專業大學入學資格(die Fachhochschulreife);(4)職業教育大學入學資格(der berufsbildende Hochschulzugang)。[17]筆者根據《德國・2013年數據年鑒――聯邦德國社會發展報告》,對上述入學資格對應申請的大學進行概括,分述如下。 在文理中學和綜合中學完成中等教育第二階段之後的考生,一般是考大學入學資格。擁有這個資格,可以申請綜合型大學、工業大學、音樂學院、藝術學院、師范大學和應用科技大學的所有專業,其中法律、醫學等專業需要比較高的分數。
專業文理中學與文理中學的教學和管理是一樣的,但區別在於,前者會開設一些專業性課程,如經濟與技術課程。學生畢業後要讀大學,需參加特定專業的大學入學資格考試。擁有這個資格,可以申請綜合型大學的對應專業和應用科技大學的所有專業。
專業高級中學屬於中等職業學校,學習年限2年,第一年在企業進行職業培訓和在學校進行理論學習,第二年在學校進行專業學習。學生畢業後要讀大學,需參加專業大學入學資格考試。擁有這個資格,可以申請應用科技大學全部專業、全科大學⑤或綜合型大學指定的本科專業。
職業技術學校和「雙元制」職業教育的學生畢業後要讀大學,需參加職業教育大學入學資格考試,有的大學有可能還要求學生補理論課或職業實踐,才具備職業教育大學入學資格,方可申請指定大學的某些專業。[18]筆者的一位德國朋友,在實科中學(中等教育第一階段)畢業後,繼續在職業技術學校接受職業教育(中等教育第二階段),所有課程通過後,獲得國家認定的某職業領域的資格證書Zertifikat,由於他接受的職業教育基本上都在校內,因此,他為了去應用科技大學就讀本科,還在企業相關崗位工作至少6個月,之後他成功申請了一所應用科技大學的環境工程專業,就讀本科。
3.本科之後的銜接
應用科技大學畢業生,除了可以申請應用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外,還可以申請綜合型大學的學術型碩士研究生。筆者從德國最早創辦的一所應用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畢業,申請到了德國精英大學中的一所綜合型大學數學與自然科學學院應用環境地理科學碩士研究生。導師認為,筆者的本科課程和職業實踐比較豐富,可以銜接學術型碩士課程,無需補修相關課程。而綜合型大學畢業生要申請應用科技大學碩士研究生,一般要補與申請專業相關的實習。德國大學研究生導師的權力較大,不同學校的相同專業,課程結構不一定相同,加上導師的教學個性不同,因此會要求補某些課程或實習。如果要補修某些課程,通常是跟本科生一起上課、一起考試,即使是博士生,一般也是如此。
三、德國職業教育學制有待改進之處
德國經濟強勢的根本原因在於有一個卓越的職業教育體系。人民日報報道,2015年1月7日德國政府公布的數據顯示,2014年12月德國失業率為6.5%,青年人失業率為7.4%,為歐元區最低。2012年,歐盟在一份戰略文件中提出要推廣「雙元制」。基於工作的培訓,如「雙元制」,應成為全歐洲培訓體系和職業教育的支柱。[19]德國職業教育優點顯著,但也有待改進之處。
(一)中等教育分流應適當推後
在義務教育階段後半段安排職業教育或課程,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技術技能興趣。給青少年提供3次分流機會,也體現了人性化。但德國的初等教育一般只有4年,即10歲左右開始初選分流,盡管中等教育第一階段頭兩年為定向階段,即12歲後還可以再選分流。然而,10~12歲的兒童思想還處於懵懂階段,對未來職業取向沒有多少理性認識,因此,分流顯得過早,使孩子們失去一些發展機會。即使在中等教育第一階段結束後還有第三次分流,但在前兩個階段接受職業教育後,其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逐步定型,難以銜接文理中學,因而會限制學生今後的發展。義務教育水平提高之後,第一次分流應安排在中等教育第一階段結束之後,像我國那樣,在完成九年義務教育之後才開始第一次分流。這樣更適合人才成長的規律。
(二)本科與研究生教育之間應制定基本的課程銜接標准
在多數情況下,德國大學研究生專業尤其是理工科,不會輕易接收跨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哪怕是相鄰相近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他們認為,研究生專業與本科專業不同,其課程就不匹配,如果跨專業招生,難以保證人才培養質量。但為了保證學生來源,一些學校研究生專業也願意招收相鄰相近專業的本科畢業生,但這些學生要補修研究生專業的一些必備的基礎課程。筆者一位朋友在本科學漢語言文學與中國文化專業,在本校申請亞洲政治專業的碩士研究生。導師認為,亞洲政治重心在中國,於是就要求她補修本科階段沒有學過的政治學、經濟學和中國政治與經濟的課程,結果她花了一年時間補修,第二年才開始修研究生課程。由於各州各校本科課程結構不統一,申請研究生專業的本科畢業生很難了解申請就讀的研究生專業有什麼具體要求,導致申請者經常沒有把握被所申請的學校專業錄取。因此,除了相同的專業外,德國應制定本科專業銜接相近的研究生專業基本的課程銜接標准。當一名在讀本科生決定要申請與本科專業相近的研究生專業,就可以在本科就讀期間就選修所需要的課程,從而節省學習時間。
(三)在「雙元制」教育企業設立國考成績認定製度
企業主辦的「雙元制」職業教育,如果學生因特殊情況要搬家,就只能重新找一個相同或相近專業的另一家教育企業重新簽合同續讀。但這家教育企業有可能不認可原企業的培訓課程。各教育企業在執行《職業教育法》等法律法規時各有招數,如培訓內容不一樣,教學計劃不相同,於是出現無法銜接的問題。因此,德國可以考慮每年舉辦針對「雙元制」教育企業學生的全國性考試(簡稱國考),國考可對學生所學專業的課程和實操能力進行分階段考試認定或學分認定,轉入的教育企業可根據國考成績或學分認定對學生減免相應的課程或培訓內容,以利於學生順利轉學就讀。
(四)加快建立專業博士學位制度
成功借鑒德國職業教育經驗的台灣,已經在科技大學建立了具有本土技職教育特點的博士學位制度。其實,德國也可以反過來學習台灣經驗,加快建立專業博士學位制度。最近德國工程院提出,為了促進經濟創新發展,德國將實施工業4.0戰略,發起以智能製造為主導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對過去的生產方式進行革命性的改造,即將製造業智能化,建設智能工程,實現智能生產。[20]這就需要培養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的應用型人才,即專業博士,以適應工業4.0戰略對這方面人才的需求。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州提出的應用科技大學依託綜合型大學培養應用型博士是一個能保證質量的人才培養模式,但步伐應該加快,為推動工業4.0戰略的實施提供高層次應用型人才。

4. 德國職業教育的介紹

德國職業教育的科學研究,正如其職業教育對經濟的推動力一樣,舉世矚目並始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如果說德國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是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那麼製造這些秘密武器的是德國高水平的職業教育師資隊伍,而促進德國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的理論基礎——職業教育學的發展、改革與創新的,則是德國職業教育的科學研究。在誕生了像黑格爾、康德等世界著名的哲學大家以及馬克思、恩格斯這樣偉大的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的德國,其思辨的傳統對職業教育的科學研究產生了極大影響。正是在這思辨的土壤中,產生了許多極具職業教育特色的理論成果,凸現了職業教育自身的規律。縱觀當今世界,只有德語文化圈國家(德國、奧地利、瑞士)將職業教育學作為大學的一門獨立學科,集中了大批專門從事職業教育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建立了高水平的研究機構,將自洪堡大學開始的教學與科研結合的大學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既培養了大批高水平的職業教育的師資,又取得了許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職業教育科研成果。在包括著名的德累斯頓工業大學、亞琛工業大學、柏林技術大學、達姆施答特技術大學、慕尼黑大學、漢堡大學、洪堡大學等24所研究型大學里,建立了職業教育師資培養機構及相應的職業教育研究所,為德國職業學校和企業職業教育的發展與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5. 德國職業教育模式

關於德國的職業教育,我所知道的是,北京理工大上學繼續教育學院職業教育項目有個機回械電子工程是與德國答手工業聯合會汽車行會相關的,德國的基業教育是非常重視的,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發展很快,而,理工繼續教育學院的這個專業還是要去德國實習,取得德國的實習鑒定證書,這樣,就更有利於我們的就業,也就是去向了,

6. 德國職業教育與學歷教育的區別

職業教育和學歷教育不是相對的概念,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才是相對的,職業教育回包括中職和高職,普通教答育包括普通初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和普通高等教育,中職就是中專,高職就是大專,普通初等教育是小學,普中是初中和高中,普高是本科碩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職業教育和普通教育都是有畢業證的,有畢業證就是學歷教育,非學歷教育是沒有畢業證只有技能證書的,很多培訓學校就是打著職業技能教育幌子沒畢業證的,說職業教育是他們自己給自己貼金,實際就是技能培訓

7. 德國職業教育

德國教育制復度我就不知道。制
但中國教育制度我還是略知一二的
中國的教育制度是應試教育。簡單來就是:
為了考試而讀書,而不是為了知識或真理而讀書。
學校是以分論人。以分取人。
試問這樣我們能學到一點真才實學嗎?

8. 德國的職業教育有什麼特色

德國職業教育的科學研究,正如其職業教育對經濟的推動力一樣,舉世矚目並始終處於世界領先地位。如果說德國經濟騰飛的秘密武器是德國雙元制職業教育,那麼製造這些秘密武器的是德國高水平的職業教育師資隊伍,而促進德國職業教育師資培養的理論基礎——職業教育學的發展、改革與創新的,則是德國職業教育的科學研究。在誕生了像黑格爾、康德等世界著名的哲學大家以及馬克思、恩格斯這樣偉大的科學社會主義創始人的德國,其思辨的傳統對職業教育的科學研究產生了極大影響。正是在這思辨的土壤中,產生了許多極具職業教育特色的理論成果,凸現了職業教育自身的規律。縱觀當今世界,只有德語文化圈國家(德國、奧地利、瑞士)將職業教育學作為大學的一門獨立學科,集中了大批專門從事職業教育學研究的專家學者,建立了高水平的研究機構,將自洪堡大學開始的教學與科研結合的大學功能發揮得淋漓盡致,既培養了大批高水平的職業教育的師資,又取得了許多具有國際影響力的職業教育科研成果。在包括著名的德累斯頓工業大學、亞琛工業大學、柏林技術大學、達姆施答特技術大學、慕尼黑大學、漢堡大學、洪堡大學等24所研究型大學里,建立了職業教育師資培養機構及相應的職業教育研究所,為德國職業學校和企業職業教育的發展與創新,提供了強有力的理論支撐。

閱讀全文

與德國職業教育教學法培訓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