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淺談如何有效地進行低年級的閱讀教學
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以讀為主。《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足以說明多讀的好處。那應該如何進行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才能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又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有幾點教學經驗可以與大家分享:
一、激發閱讀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我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引起他們閱讀的興趣。通過解題設置懸念來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如教《狼和小羊》一課,我先板書狼,問學生狼是什麼動物;再板書小羊,讓學生講小羊是什麼動物;然後在狼與小羊中間板書和,並設疑說:一隻凶惡的狼和一隻馴良的小羊碰到一塊兒會發生什麼事呢?結果怎樣?學習了課文,大家就會明白的。為了弄明白這些問題,學生不論是聽課文錄音,還是讀課文,討論問題,都非常認真積極。
採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根據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我盡量使用直觀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展現教材情景,加強教學的直觀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如教《雨點兒》一課時,我先用課件讓學生聽雨點落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聲音,然後讓學生欣賞配樂朗讀,讓學生進一步感知,最後,讓學生放聲朗讀課文,他們彷彿自己就是小雨點兒,來到池塘、小溪江河大海中,這樣既渲染教學氣氛,又激發學生的朗讀情感,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
在讀中結合表演訓練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情境表演是兒童最受歡迎的表現形式。小學低年級的課文大多是聲情並茂的文章,及富有童趣,適合用表演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表演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使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現特點。如《荷葉圓圓》一課時,我先要求學生圖文對照仔細地讀課文,讀後讓學生自找合作夥伴自編、自導、自演《荷葉圓圓》,看學生是否把課文內容讀懂了。結果學生的表演令我非常滿意,把小青蛙、小蜻蜓、小水珠、小魚兒的動作語言,表演得淋漓盡致,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在輕松愉快的表演中,學生體會到了夏天的美麗。
二、重視詞句教學、加強朗讀訓練。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在低年級,要通過字、詞、句和指導朗讀等教學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在教學中,我主要採取換詞、改詞,找近義詞,反義詞,看插圖、實物,演示、做動作,表情朗讀,復述句子,改變句式,仿造句子,結合上下文講解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並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多讀、熟讀,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把書面語言變成學生自己的語言。如教《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自然段時,文中有一句沒有尾巴多難看哪!我指導學生在保持意思不變的前提下,將多換一個詞語,學生踴躍發言,換成十分多麼特別 非常真這樣,學生不僅正確理解了多的意思,而且在朗讀這句話時自然把多字讀重音了。
再如教《狼和小羊》第二小節,我先採用換詞(把非常換成十分、特別、很、極)、找近義詞(故意、存心、有意)、看插圖描繪狼非常想吃小羊的外部表情、想像並講述狼非常想吃小羊的心理活動等方法,弄清非常想吃、故意找碴兒等詞語的意思;然後讓學生用故意找碴兒的語氣朗讀這一小節,重讀非常、故意、弄臟,讀出!和?所表達的感情。通過講和讀,狼殘忍、陰險的本質就躍然紙上了。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只有加強詞句教學和朗讀指導,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啟發積極思維,鼓勵質疑問難。
為了促進學生認真讀書,積極思考,教學課文時,我經常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邊讀邊想。,這樣就可促使學生讀書時眼到、口到、心到,俯而讀,仰而思,逐步養成用心讀書、認真思考的習慣。如:在《烏鴉喝水》這一課,我提出要是瓶子旁邊沒有石子,烏鴉該怎麼辦?的問題進行全班討論。有的學生說,烏鴉可以用翅膀使勁把瓶子扳倒;另外位同學說可以用爪子,還有同學說烏鴉可以挖掉靠近瓶底的泥土使瓶子傾斜然後就可以喝到水了通過這個問題的討淪,學生的思維閘門一下子就打開了,收到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此外,我還會營造寬松和諧課堂氛圍,讓學生敢想、敢問,樂於發表意見。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激發學習疑問。同時,對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如在教學《地球爺爺的手》這課時,有的學生問:地球爺爺有手嗎?、地球爺爺的力氣有多大?、老師,您能看見地球爺爺的手嗎?等問題。我肯定了學生提出了值得思考的問題,並鼓勵他們帶著問題學習課文。耐心地解釋和說明,循循善誘,使他們通過幾個科學事例,獲得正確的認識。又如有的學生提出地球爺爺有沒有腳?等比較沒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我也不輕易批評學生,雖然這是學生不成熟的問題,但這些問題的提出過程是學生整合自身知識、經驗的過程。
四、利用課文的空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都被作者巧妙地留下了空白,這些空白突出了中心和寫作意圖,也為讀者提供了一些想像的空間。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利用文章中的空白藝術,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如《坐井觀天》的結尾: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教學這篇課文的結尾時,我讓學生想一想:青蛙後來有沒有跳出井口來看天呢?問題一提出就激起了學生想像的浪花,個個爭先發言,有的說:青蛙聽了小鳥的話,心裡想,‘我非出來看看不可,看看是你說得對,還是我說得對!’它兩腿用力一蹬,跳出了井口。它往上一看,驚奇地說:‘啊,好大的天,真是無邊無際!’從此,它再不說天只有井口那樣大了。有的說:青蛙可固執了。它聽了小鳥的話,一擺手說:‘去你的吧,我就不信。你看,天不就是像井口一樣大嗎?’小鳥飛走了,它還坐在井裡唱著:咕哇,咕哇,天像井口一樣大。
再如教學 《狼和小羊》一課的結尾部分時,我就組織學生續編故事,說說小羊到底被狼吃了沒有?學生的思維閘門被打開了,他們想像奇特、豐富多彩,並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有的說,小羊那麼善良溫順,不會被狼吃掉的。狼太壞了是沒有好下場的,一定會掉進河裡被淹死的。有的說,小羊被他媽媽救走了。有的說,狼被獵人打死了。我們不難看出學生的說話中很有思想,認為好人有好報,惡人沒好下場。你看,讀書、想像、說話、情感陶冶四結合,真可謂一石四鳥。
五、開展課外閱讀,擴大閱讀量。
為了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在教好課文的同時,我採取多種方式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如古詩朗誦會、講故事比賽、童話化裝表演會、小小讀書討論會及出牆報、展覽讀書筆記等形式,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給閱讀方法,總結讀書成果,交流讀書心得和經驗。通過大量閱讀,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同時知識增多了,眼界開闊了,詞彙豐富了,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
總之,語文教學只有通過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想結合,課內得法,課外得益,課內外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閱讀的樂趣,收獲閱讀的成功。
② [已解決]淺談如何培養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能力
語文新課程標准中對每個年段的閱讀目標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而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大量的課外閱讀已作為了一種課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級是學生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新課標」對低年級閱讀教學提出了如此要求:「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初步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4.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5.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6.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7.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
。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由此可以看出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聚焦於「喜歡」和「能讀」上。因此在指導低年級閱讀時應該注意到:一方面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另一方面教師必須結合閱讀教學,有目的地教給學生有關閱讀的方法,讓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進行自主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在這里,我就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幾種方法談談自己的薄見,給同仁們以拋磚引玉之用吧!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點,激發閱讀興趣。
面對剛入學的學生,首先應該要讓學生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因為他們剛入學,認識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給他們規定要讀多少書,那樣學生反而失去了興趣,這樣老師就要好好的引導他們讀一些感興趣的書籍,採取形式多樣的閱讀方式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同時了解學生感興趣的是哪些讀物,作到心中有數,低年級的老師此時充當的腳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閱讀,不但要「引」而且要「激發」孩子內心的感受,讓他們嘗到閱讀的快樂,我一般採取了以下的方法:1、故事引趣--感受書的神奇
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要培養他們從小就愛看書,老師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夕會或者每周的班隊活動課的時間,聲情並茂的講述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故事,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看到老師講得有趣,也會無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師要有計劃的堅持每天講一個小故事,這樣耳濡目染,學生就會覺得書是那樣的神奇,慢慢的也會覺得書里有很多故事在等著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種學習課外閱讀的方法之一。
2、留疑激趣--調動讀書的慾望
老師在講故事的時候,可以設置一些疑問,這樣,一方面吸引學生聽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激發他們想讀書的沖動,例如我給學生講12生肖的故事,最後我說:為什麼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麼小,還怕貓,學生一下子來了興趣,這時我說,想不想知道結果呢?學生紛紛要我講,我卻故作神秘的說,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這時老師可以發給他們拼音版的故事閱讀,此時孩子們可津津有味的讀得可起勁了。
3、表演生趣--體會人物情感
當學生閱讀一些寓言或神話故事時,老師可以利用班隊活動課的時間,來進行表演訓練,這樣既鍛煉了孩子們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認真閱讀書中人物的動作、表情、樣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強,《格林童話》是我給孩子們講得最多的,童話故事能給低年級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讓他們在動人的故事中獲得美與丑,是與非的學習,記得我講《貓和老鼠》時,學生演三次貓偷吃豬油的情景還記憶猶新,孩子們演得惟妙惟肖,最後連好朋友老鼠也沒逃脫它的嘴,在一陣陣笑聲中孩子們快樂極了,也嘗到了書籍帶給他們的歡樂。
二、課內課外相結合,感受讀書之樂。
當學生有了閱讀的沖動,老師可以利用課堂上的有效時間滲透一些讀書的方法,針對低年級的孩子,我們可以採用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樂於接受的方法。例如,當我們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課文時,就可以指導學生唱遊的讀,還有一些詩詞也可以用此種方法,讓他們記得牢,當遇到**積月累的句子時,可以通過比賽的形式,來激發他們背誦,課堂上教學生讀讀,畫畫,還可以在書上寫寫你喜歡那個人物或動物,另外,老師可以有計劃、有目標的配合教科書選擇一些孩子們的書籍,制定每期的讀書目標,推薦孩子們喜歡的書目,安排他們有充足的時間閱讀,利用周邊有利的環境,如書店、超市的書櫃、網路或者學校的讀書館,班上的讀書角,營造讀書氛圍,讓學生從入學就感受到校園的書香氣息,還可以與同學、老師交流中找到好的讀書方法,
這樣在他們拿到書的時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來自行閱讀,讓課內的方法指導課外的閱讀,當學生找到了打開閱讀的鑰匙,推開閱讀這張神奇的門時,便會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那麼他就會愛上書籍的,從而就會自覺的去讀自己喜歡的書籍,感受到一種讀書的樂趣。
三、讓綜合實踐活動課成為孩子閱讀的平台。
隨著孩子對閱讀的深入,老師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們充分利用語文課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這個平台,進一步培養他們去閱讀,並且學會有選擇的讀書,查找相關資料,這樣學生的能力會得到不斷的提高,不僅僅會讀書,還懂得把讀的書為我所用,這一期開始我在二年級就讓孩子們專門制定了一個「精彩句段」本,在每一頁上我設計了幾項有:「我的收獲--總結一周來你的學習、生活或者觀察到的一切」「好詞佳句--20個」「格言警句--摘抄三、五句」「我背誦的課文」「老師的話--老師評價」背面就是孩子們通過一單元的學習寫下的周記,還可以是孩子們喜歡畫的畫配上一段話,形式多樣,學生很有興趣,這樣改變了一往學生不喜歡寫**記或小短文的毛病,孩子們積極參加,例如我叫關於名人的一組課文時,我就布置學生回去查找你了解的名人的故事,摘抄其中好的語句,第二步,叫學生讀一本關於寫名人的書,第三步,談談你喜歡的名人有什麼吸引你的地方,這樣層層深入,學生不但要找書,還要讀、抄、同時還要思考,這樣讓學生不再是被動的閱讀,而是無形中把閱讀滲透到活動中,也增強了孩子們協作交流、繪畫等各種能力。如果長此以往的訓練,我想學生一定會收獲很多,他們的實踐能力,閱讀能力會明顯提高。
總之,在閱讀這塊有待開發的神聖領地里,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積累和摸索,讓我們把人類精神上的食糧帶給我們的孩子們,讓他們都能找到課外閱讀的樂趣,更找到課外閱讀的鑰匙,那就從低年級孩子訓練開始吧,有了好的開端,一定會帶來喜人果實的。
③ 低年級如何進行有效的閱讀教學
從事低年級語文教學已經有三年了,在實踐過程中,我發現低年級孩子的「讀」有以下幾個特點:1、讀課文時只能單個單個地認字,無法將整句話連貫起來。2、低年級兒童在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時喜歡唱讀。3、朗讀課文時漏子、添字的現象嚴重等等。長此以往下去,會導致孩子的構詞能力差,導致語法錯誤,無法體會文章的情感,理解不了語句的意思,養成不良的閱讀習慣,勢必影響孩子們以後的閱讀呵寫作。從低年級兒童的特點來看,低年級閱讀教學就成了老師們比較棘手的問題。為了保證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質量,我認為閱讀教學中要做到以下幾個方面。一、在閱讀過程中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新課標指出:「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是閱讀活動持續發展的不竭動力。特別是小學低年級的學生,剛剛還處於自由自在的玩耍、游戲狀態,突然進入嚴肅、規矩的學校學習生活,孩子的樂趣需要延伸、繼續,同時也要上升到新的層次,開拓新的方法和途徑,如游戲法、實驗動手操作法、講故事,看動畫等這些方法和途徑都能很好的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我在上《影子》這課時,師首先組織學生到室外的陽光下做「踩影子」的游戲,然後讓學生結合現實中所看見的影子來學習課文是如何寫影子的,這樣自然的引入課堂,不僅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還有助於學生對兒歌內容的理解。教學《夏夜多美》這課時,故事引入:(播放課件或出示掛圖)小朋友看這夏天的夜晚多美呀,公園的水池裡,美麗的睡蓮剛閉上眼睛,就被哭聲吵醒了。聽,一個有趣的故事發生了……,師根據課件或掛圖簡述課文內容,學生一邊聽一邊欣賞。故事是孩子永不膩煩的喜好,本課在濃厚的趣味中進行。二、閱讀教學與課文中的插圖相結合《語文課程標准》第一學段關於閱讀教學的第4條要求指出: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低年級的課文大都配有形象、生動、活潑的插圖,並且大部分插圖包含有聲情並茂的故事情節。在教學中我們應該充分利用課文中的插圖,讓學生先看圖,說說圖上畫的什麼,然後圖文對照讀課文。如在教學《秋天的圖畫》時,縣城的兒童生活中很難看到秋天那幅豐收的景象,讓孩子們觀察課文中的圖,你都看到了什麼,它們各像什麼。孩子們的回答精彩紛呈,彷彿置身於秋天的田野、果園了。這樣對理解課文內容是很有幫助的,並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三、閱讀教學與思考相結合《語文課程標准》強調指出:「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逐步學會獨立思考,學會讀書。」讀書不思考有如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因此,在教學實踐中,我們注意把讀書與思考緊密結合起來,使學生形成良好的讀書習慣。如在學習《小小竹排畫中游》這一課時,我引導學生美讀詩句,然後,讓學生質疑。學生通過朗讀,提出了不少問題,其中,共性的問題是「為什麼說竹排在畫中游,而不是說在湖裡水裡游呢」?這一共性的問題也正是文章的重難點所在。對提出問題的孩子我提出了褒獎,並讓學生們一起動腦解決問題。這樣,問題來源於學生,再由學生自主解決,培養了他們獨立學習的能力。質疑有利於啟發學生積極開展思維活動,主動理解課文,靠思考自得,是一個學生不可缺少的能力素質,是低年級學生首先應培養的素質。四、閱讀與說話訓練相結合「讀」是對信息的輸入,而「說」應該是對信息的輸出了,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是一個長期訓練的過程。俗話說,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水滴石穿,非一日之功。在閱讀教學中必須把讀與說結合起來。並加強訓練。《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規范學生的口頭語言,提高口語交際能力,培養良好的說的態度和語言習慣。」在教學實踐中我們非常重視學生讀與說的有機結合。如學習《荷葉圓圓》一課時,它的語言充滿了詩情畫意,極易把孩子帶入一個童話般的情景中去,在孩子多讀成誦的基礎上,並告訴孩子剛才我們所收集的好詞好句在平時說話寫話中都能運用。接著,我還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仿照文中結構相似的幾個自然段,讓學生想想還有誰把荷葉當作什麼?因為有了讀文的基礎,學生甚至能熟讀成誦,再加以合理的想像,老師的鼓勵,所以學生說得生動有趣,達到了訓練的目的,做到了學以智用。學生的「作品」相當精彩。如有的學生說道:「小兔說:『荷葉是我的小傘。』小兔子拿著荷葉在雨中散步。」「小螞蟻說:『荷葉是我的小船。』小螞蟻坐在荷葉上,在水中行駛。」「小蚯蚓說:『荷葉是我的床。』小蚯蚓伸著懶腰,懶洋洋地躺在荷葉上。」諸如此類的語言還有很多很多。在仿寫的過程中,學生發展了語言,學會了表達方法,並學會了關注周圍的事物。因此,我認為可以在閱讀中多讀並積累詞句,為寫話打下基礎。五、閱讀與表演相結合情境表演是兒童最受歡迎的表現形式。小學低年級的課文大多是聲情並茂的文章,用表演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使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現特點。如我們在教學《從現在開始》一課時,先要求學生圖文對照仔細地讀課文,讓孩子們把自己當成貓頭鷹來法令,「神奇極了」一下子就被孩子們表演了出來。老師再說:「現在我就是貓頭鷹了,你們就是小動物。從現在開始,你們都要跟我一樣白天休息,晚上做事!」孩子們一聽就開始說了起來,不知不覺它們就理解了「議論紛紛」的意思。此時,老師再精煉的講解也是贅述。六、閱讀與畫畫相結合這里的「畫」有兩層意思:一是邊讀邊用筆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以及優美句段;二是把理解的內容用圖畫表現出來。這也是新的語文課程標准中所強調的語文學科要整合其他學科的知識,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學習《歡慶》一課時,我讓學生根據自己閱讀課文理解的基礎上動手畫一畫,「在祖國媽媽生日那天的歡慶場面」,學生經過思考,畫出了准確的答案。這一過程看似簡單,實際上在畫畫的過程中,學生首先要調動自己的生活經驗,理解詩歌中所描寫的意思,然後,還要再進行抽象思維,將詩歌中所描寫的場面畫出來,這樣的設計,即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其積極主動的學習,同時教給了學生獨立學習的方法。 七、閱讀與寫話相結合寫離不開讀,讀為寫打基礎。這里的寫也有兩個層面,一是抄寫,二是創造寫。《課標》第一學段閱讀教學目標第5條要求「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因此,我們在教學中可以引導學生抄寫閱讀中積累的好詞佳句,實現低年級閱讀教學扎扎實實多積累。如在教學《司馬光》 一課時,引導學生讀第二自然段後,仿照這段話說幾句話,並用上「有的……有的……還有的……」再把這幾句話寫下來。從孩子們寫的話中可以看出低年級的兒童平常也是善於觀察生活中的事物,並且觀察得挺仔細,寫起話來形象生動,比喻貼切,想像豐富。而且,《語文課程標准》對小學生課外閱讀也非常重視,不僅作了量的規定,而且對學生的閱讀取向、閱讀習慣和閱讀方法也作出了指導性的規定。我們認為,低年級課外閱讀在於老師的指導,得從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入手,使他們形成習慣,感受閱讀的樂趣。我們主要用下面的方法來培養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一、課內搭橋——從課內到課外學生學習閱讀,首先接觸的是課文。閱讀方法的學習和掌握,也是在課堂上完成的。因此,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教給學生閱讀方法,讓學生學會閱讀,也得從課內的閱讀教學入手。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要讓學生運用多種形式的讀來感受文章的魅力,尤其要在課堂上訓練學生的默讀和瀏覽,為課外閱讀打好基礎。不僅如此,閱讀教學中還應該結合課文來引發學生讀的興趣。在學習課文的時候,可以提出「你看過(讀過)相同的文章嗎?」「你還知道哪些古詩?」等問題,檢查學生課外閱讀情況,並及時表揚讀得好、讀得多的同學,來引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課內搭橋的另一形式是利用固定的活動課,由老師選擇精美的文章讀給學生聽,並設置一些疑問,吸引學生聽的興趣,這樣,一方面通過聽讀的形式可以讓學生感受優美文字帶來的愉悅,體驗閱讀的樂趣,培養學生對閱讀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激發他們想讀書的沖動。例如我們給學生講12生肖的故事,最後提問:為什麼老鼠要排在第一位,它那麼小,還怕貓。學生一下子來了興趣,接著我們可以故作神秘的說,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這時老師可以發給他們拼音版的故事閱讀,此時孩子們便會津津有味的讀起來了。二、活動激趣——在活動中閱讀低年級學生的課外閱讀,應該選用內容淺顯、活潑有趣的童話、寓言、故事、古詩和兒歌,這些內容不僅適合低年級學生閱讀,而且短小精悍利於組織活動。開展各種活動,學生興趣濃,勁兒足,在班中常常出現你追我趕的情景。我們開展了讀書節活動,包括「我最喜歡的名著中的人物」演講比賽,「感恩父母」詩歌朗誦比賽,「我講經典中的故事」演講比賽等,這些比賽不但讓學生學習了普通話,提高了朗讀能力,還培養了他們對詩歌等文學作品的閱讀興趣。在比賽中,學生需要用心的閱讀大量圖書,這樣也就很好的利用起了班級中的圖書角。開學初,學校就為我們重新准備了書櫥,我們也及時擴充了圖書角圖書,向學校圖書室借一些,學生獻一些,再由學生推薦兩名工作認真負責的學生,接受老師的培訓,擔任圖書管理員,形成了良好的借閱制度。孩子們還專門制定了一本「精彩語句」本,將閱讀中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並進行「詞語接龍」這樣一項有趣的活動,它可以檢查學生的詞語積累情況,從另一個側面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三、及時評價——用成果鼓勵學生及時地評價學生的閱讀效果,不僅對已經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學生是個鼓勵,對於還沒養成習慣的學生也是一種促進。評價閱讀效果,是與活動密切相關的,學校會對在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孩子及時的頒發獎狀,並且在剛剛結束的六一兒童節中,我們也在大會上,表揚了在讀書節活動中表現優秀的,由同學們評選出來的「書香小博士」,學校還以「書」為獎勵,鼓勵學生繼續閱讀。低年級的課外閱讀是個難題,只要我們通過不斷地努力和探索,找出符合這一時期小學生年齡和心理特點的閱讀指導方法,這個難題一定會迎刃而解的。在低年級閱讀教學中,我充分利用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創設愉快的學習環境,把沉悶、呆板、被動的學習轉變為生動、活潑、主動的發展,讓學生變「要我學」為「我要學」。這樣學生初步感受到了祖國語言文字的魅力,真正感受到語文本身就是一個豐富多彩、引人入勝的小世界。而這種對語言文字的熱愛及獨特的情感體驗,也正是我們語文教育的終極目標。
④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有效提高低年級學生的閱讀能力
《語文課程標准》明確指出:語文閱讀教學的科學模式是指發揮師生雙方在教學中的主動性和創造性,能體現語文的實踐性和綜合性,即知識與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的綜合;既要重視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正確導向,又要重視語文課程的人文性;要正確處理基本素養與創新能力的關系,也要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語文學習規律,選擇教學策略,還要遵循發展性原理,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方法,引導學生識字、寫字、學漢語拼音,理解字、詞、句、段的意思和閱讀、寫作、口語交際和進行綜合性學習.我認為在閱讀教學中要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就應該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活動中,掌握語文工具的知識和學會運用這種工具的能力,並重點培養感受、理解、欣賞、評價、運用能力,發展學生的情感、意志、性格和良好的個性品質.我在語文課堂中積極倡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的目的就在於全面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一、創設情境,提高閱讀興趣
心理學家格拉塞博士強調:教室里的學習應當充滿樂趣,否則學生就不肯下苦功學習.常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因此,在閱讀教學中,我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突破時空的限制,創設一個個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化無聲為有聲,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形象,以圖、文、聲、像並茂的形式,向學生提供形式多樣,功能各異的感性材料.把學生帶進一個個生動的色彩繽紛的教學情境中,使學生的多種感官接受刺激,促進思維的發展,喚起審美愉悅的感受,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
二、自主發表意見,鍛煉表達能力
為了提高學生課堂參與效率,改變少數尖子生唱主角的局面,我總是在教學的關鍵處、重點處,設計小組合作、自由發表的環節讓學生消除畏懼心理,樂於發言、樂於讀書.比如在《山谷中的謎底》一課教學中,我讓學生理解對於外界的壓力,可以通過正面抗爭去戰勝它,但有時也需要像雪松那樣先彎曲一下,作出適當的讓步,以求反彈的機會.由此布置學生討論,並且要求每個小組推薦一名還沒有發過言的同學來匯報小組的學習情況.學生聽後,馬上投入到熱烈的討論和積極的准備中,課堂氣氛異常活躍.這一環節的設置,既調動了每個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為平時沉默寡言的同學創造了發言的機會,從而使學生的表達能力得到充分鍛煉.
三、相互啟發,提高閱讀能力
書上有雲:語文課有一項特定的無可推託的責任,就是教給學生閱讀方法,進行種種計劃的閱讀訓練,以培養學生具有比較高的閱讀能力.閱讀能力指什麼?是指通過閱讀能夠獨立地獲取知識的技能.由於每個學生的這種技能存在著差異,給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帶來了一定的難度,而通過學生之間的互相啟發、幫助和學習,就能相對地平衡這種差異,提高閱讀能力,從而讓每個學生都獲得成功的喜悅.例如,我在教《天游峰的掃路人》這一課時,課後思考題有這樣一個問題:你覺得天游峰的掃路人是個怎樣的人?你是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在回答這個問題時,有些學生回答不出來.我設計了小組合作學習的環節,在組長的帶領下積極討論,最後得出一致的結論,從而不斷提高各自的理解、判斷、推理等閱讀能力.如此,原來對問題根本束手無策的同學,通過點拔、啟發、討論,也能大但舉手發言,全體學生的閱讀能力也容易提高了.
四、合作、探究,培養說話能力
在閱讀教學中,我積極倡導學生合作、探究,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學習.比如,我在教《最大的麥穗》一課時,嘗試採取小組討論合作學習的方式,把全班學生分成十個小組,每個小組4-5個成員組成:一個成績較好的學生,兩個成績一般的學生,其他的是成績較差的學生,桌椅也跟著進行調整.在小組討論中我提出了各小組要解決的兩個問題:1、他們是怎樣採摘最大的麥穗的?結果如何?2、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個怎樣的道理?學生明確了學習的目標,大家踴躍加入到小組的合作學習中,積極地進行討論,各抒已見,合作解決問題.我也加入到他們的討論中,並適當地點拔、引導他們所討論的問題.當學生討論結束後,我讓各小組派代表來向老師匯報自學情況,鼓勵他們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和看法,並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表揚,適時進行指點、幫助.在討論匯報中,有的還提出了學習中不明白的問題,也有對問題的不同看法進行激烈的爭論,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生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學生學會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以及學會團體合作的能力.在合作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合作,因此我覺得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運用多種式樣行之有效的閱讀教學方式達到讓學生合作與探究.
⑤ 如何搞好小學低年級語文閱讀教學
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以讀為主.《語文課程標准》指出:要讓學生充分地讀,在讀書中整體感知,在讀中有所感悟,在讀中培養語感,在讀中受到情感的熏陶.古人雲:書讀百遍,其義自見.這足以說明多讀的好處.那應該如何進行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才能保證學生的閱讀質量,又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呢?我有幾點教學經驗可以與大家分享:
一、激發閱讀興趣.
在閱讀教學中,我運用各種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引起他們閱讀的興趣.通過解題設置懸念來激發學生學習課文的興趣.如教《狼和小羊》一課,我先板書狼,問學生狼是什麼動物;再板書小羊,讓學生講小羊是什麼動物;然後在狼與小羊中間板書和,並設疑說:一隻凶惡的狼和一隻馴良的小羊碰到一塊兒會發生什麼事呢?結果怎樣?學習了課文,大家就會明白的.為了弄明白這些問題,學生不論是聽課文錄音,還是讀課文,討論問題,都非常認真積極.
採用生動形象的教學方法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根據學生好奇的心理特點,在教學中,我盡量使用直觀教具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展現教材情景,加強教學的直觀性,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如教《雨點兒》一課時,我先用課件讓學生聽雨點落在池塘、小溪、江河、海洋中的不同聲音,然後讓學生欣賞配樂朗讀,讓學生進一步感知,最後,讓學生放聲朗讀課文,他們彷彿自己就是小雨點兒,來到池塘、小溪江河大海中,這樣既渲染教學氣氛,又激發學生的朗讀情感,給學生以美的享受,情感的陶冶.
在讀中結合表演訓練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情境表演是兒童最受歡迎的表現形式.小學低年級的課文大多是聲情並茂的文章,及富有童趣,適合用表演的形式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通過表演化抽象為形象,化難為易,使其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突現特點.如《荷葉圓圓》一課時,我先要求學生圖文對照仔細地讀課文,讀後讓學生自找合作夥伴自編、自導、自演《荷葉圓圓》,看學生是否把課文內容讀懂了.結果學生的表演令我非常滿意,把小青蛙、小蜻蜓、小水珠、小魚兒的動作語言,表演得淋漓盡致,活靈活現,惟妙惟肖.在輕松愉快的表演中,學生體會到了夏天的美麗.
二、重視詞句教學、加強朗讀訓練.
《語文課程標准》指出:在低年級,要通過字、詞、句和指導朗讀等教學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徵,在教學中,我主要採取換詞、改詞,找近義詞,反義詞,看插圖、實物,演示、做動作,表情朗讀,復述句子,改變句式,仿造句子,結合上下文講解等方式,幫助學生理解詞句的意思,體會詞句所包含的思想感情,並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多讀、熟讀,讀得正確、流利、有感情,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把書面語言變成學生自己的語言.如教《小壁虎借尾巴》第二自然段時,文中有一句沒有尾巴多難看哪!我指導學生在保持意思不變的前提下,將多換一個詞語,學生踴躍發言,換成十分多麼特別 非常真這樣,學生不僅正確理解了多的意思,而且在朗讀這句話時自然把多字讀重音了.
再如教《狼和小羊》第二小節,我先採用換詞(把非常換成十分、特別、很、極)、找近義詞(故意、存心、有意)、看插圖描繪狼非常想吃小羊的外部表情、想像並講述狼非常想吃小羊的心理活動等方法,弄清非常想吃、故意找碴兒等詞語的意思;然後讓學生用故意找碴兒的語氣朗讀這一小節,重讀非常、故意、弄臟,讀出!和?所表達的感情.通過講和讀,狼殘忍、陰險的本質就躍然紙上了.教學實踐使我體會到,只有加強詞句教學和朗讀指導,才能有效地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
三、啟發積極思維,鼓勵質疑問難.
為了促進學生認真讀書,積極思考,教學課文時,我經常提出一些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讀書,邊讀邊想.,這樣就可促使學生讀書時眼到、口到、心到,俯而讀,仰而思,逐步養成用心讀書、認真思考的習慣.如:在《烏鴉喝水》這一課,我提出要是瓶子旁邊沒有石子,烏鴉該怎麼辦?的問題進行全班討論.有的學生說,烏鴉可以用翅膀使勁把瓶子扳倒;另外位同學說可以用爪子,還有同學說烏鴉可以挖掉靠近瓶底的泥土使瓶子傾斜然後就可以喝到水了通過這個問題的討淪,學生的思維閘門一下子就打開了,收到了一石激起千重浪的效果,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培養了學生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此外,我還會營造寬松和諧課堂氛圍,讓學生敢想、敢問,樂於發表意見.在課堂教學中,我根據低年級學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激發學習疑問.同時,對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的學生給予表揚和鼓勵.如在教學《地球爺爺的手》這課時,有的學生問:地球爺爺有手嗎?、地球爺爺的力氣有多大?、老師,您能看見地球爺爺的手嗎?等問題.我肯定了學生提出了值得思考的問題,並鼓勵他們帶著問題學習課文.耐心地解釋和說明,循循善誘,使他們通過幾個科學事例,獲得正確的認識.又如有的學生提出地球爺爺有沒有腳?等比較沒有思考價值的問題,我也不輕易批評學生,雖然這是學生不成熟的問題,但這些問題的提出過程是學生整合自身知識、經驗的過程.
四、利用課文的空白培養學生的想像力.
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都被作者巧妙地留下了空白,這些空白突出了中心和寫作意圖,也為讀者提供了一些想像的空間.因此,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利用文章中的空白藝術,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如《坐井觀天》的結尾:小鳥也笑了,說:『朋友,你是弄錯了.不信,你跳出井口來看一看吧.』教學這篇課文的結尾時,我讓學生想一想:青蛙後來有沒有跳出井口來看天呢?問題一提出就激起了學生想像的浪花,個個爭先發言,有的說:青蛙聽了小鳥的話,心裡想,『我非出來看看不可,看看是你說得對,還是我說得對!』它兩腿用力一蹬,跳出了井口.它往上一看,驚奇地說:『啊,好大的天,真是無邊無際!』從此,它再不說天只有井口那樣大了.有的說:青蛙可固執了.它聽了小鳥的話,一擺手說:『去你的吧,我就不信.你看,天不就是像井口一樣大嗎?』小鳥飛走了,它還坐在井裡唱著:咕哇,咕哇,天像井口一樣大.
再如教學 《狼和小羊》一課的結尾部分時,我就組織學生續編故事,說說小羊到底被狼吃了沒有?學生的思維閘門被打開了,他們想像奇特、豐富多彩,並滔滔不絕,口若懸河.有的說,小羊那麼善良溫順,不會被狼吃掉的.狼太壞了是沒有好下場的,一定會掉進河裡被淹死的.有的說,小羊被他媽媽救走了.有的說,狼被獵人打死了.我們不難看出學生的說話中很有思想,認為好人有好報,惡人沒好下場.你看,讀書、想像、說話、情感陶冶四結合,真可謂一石四鳥.
五、開展課外閱讀,擴大閱讀量.
為了擴大學生的閱讀量,在教好課文的同時,我採取多種方式組織和引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活動.如古詩朗誦會、講故事比賽、童話化裝表演會、小小讀書討論會及出牆報、展覽讀書筆記等形式,激發學生閱讀興趣,教給閱讀方法,總結讀書成果,交流讀書心得和經驗.通過大量閱讀,學生在閱讀中學會閱讀,同時知識增多了,眼界開闊了,詞彙豐富了,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讀寫能力.
總之,語文教學只有通過課堂教學與課外閱讀想結合,課內得法,課外得益,課內外相得益彰,才能真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才能讓學生在閱讀中感受閱讀的樂趣,收獲閱讀的成功.
⑥ 怎樣指導小學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
《語文課程標准》十分強調學生閱讀量的積累,在低年級學段就要求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還要求學生喜歡閱讀,閱讀淺顯的童話、寓言、故事,讓學生感受閱讀的樂趣,使他們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要完成這些指標,教師必須加強科學的指導和實踐。為了讓一年級的學生能早一點喜歡閱讀,走進閱讀,提高他們獨立閱讀的能力,在這里,我就如何指導一年級學生進行課外閱讀來談談我的一點做法: 一、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要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向學生推薦一些適合學生「口味」的課外讀物。低年級學生比較喜歡圖文並茂的注音讀物,特別是一些童話、寓言、英雄故事等;如果就給他們規定要讀多少書,那樣學生反而失去了興趣,這樣老師就要好好的引導他們讀一些感興趣的書籍,採取形式多樣的閱讀方式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低年級的老師此時充當的腳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閱讀,不但要「引」而且要「激發」孩子內心的感受,讓他們嘗到閱讀的快樂,我一般採取了以下的方法: 1、利用故事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喜歡聽故事和講故事是孩子的天性。在一節語文口語交際課上,我請學生把自己喜歡的一個故事講給大家聽。有一個學生聲情並茂地講了一個「女媧補天」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學生,故事講完後,學生們不由自主地鼓起了掌。我抓住時機進行表揚,並詢問他是從那裡學到了這么好的故事,他說他經常看中央電視台「上下五千年」的動畫節目中,從中還學到了很多好聽的故事,可以講給同學們聽。於是我就借勢引導學生回家多看看類似動畫節目,或者看看與這些節目中的故事相對應的注音故事書、童話書。在以後的日子裡,學生們都迷上了故事,更迷上了故事書。飯後這些孩子們總是喜歡把自己新學到的故事講給我和同學們聽,什麼《八仙過海》、《精衛填海》、《對牛彈琴》等等,而且他們講起故事來個個情趣盎然。採用這種方式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了解傳統的民族文化,激發學生珍惜文化的情感。 2、在識字教學中,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對於剛學完拼音的低年級兒童來說,就要開始積累詞彙了。在教學生字時,讓學生對生字進行擴詞,可以增加學生詞彙量,也可以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如在教學語文第二冊第一單元的生字「春」,讓學生進行擴詞,其中有一個學生說了「春暖花開、春色滿園」兩個成語,我馬上表揚了他「你真棒,說的成語真好!」這時又有一個學生說:「老師我還有……春眠不覺曉……」我聽了非常高興說「你也相當不錯,你們能說出和其他同學不一樣的詞語和句子,了不起。」又問:「你們是從什麼書上看到的呀?」他們呢都說是從課外書上看到的,於是我又說:「課外書的本領真大,它不僅可以幫助我們組出很多很好的詞語、背出很多的古詩,而且還可以學到很多的知識呢!」說完就聽到下面有聲音在輕輕地說「我明天也要帶一本來……我回去也要看了……」。果然第二天就看見很多學生都帶了成語書、古詩、字典等等。用這樣的方法來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不僅可以幫助學生積累大量的詞彙,還可以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 3、開展比賽,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爭強好勝,有強烈的表現欲。故在低年級開展比賽活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在每周二的晨會課上總要抽出一點時間,讓學生來交流自己在雙休日中學到了那些課外知識,比一比誰的課外知識最豐富,然後評出「網路知識通大王」,這樣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非常高;每周五的下午課外閱讀課上,請學生展示自己本星期看到了那些故事、童話或者是文章,看看誰交流的故事最多、童話最多、文章最多,然後評出各種不同的獎項和不同星級的閱讀積極分子,這樣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閱讀的熱情,使他們始終保持進行閱讀的興趣,能多讀書、好讀書。 二、指導學生選擇適宜的課外讀物 學生有了濃厚的閱讀興趣,但辨別力有限,需要教師進行必要的指導,以實現閱讀的有效性,為此根據學生的能力、思想、年齡和興趣的不同,以及課堂教學需要的不同,認真幫助他們選擇適當的讀物。 三、教給閱讀方法,讓學生會讀書 把一篇課文讀懂不是目的,學會讀懂一篇文章,逐步做到自己能讀書,不待老師講才是目的。也就是說,不是要學生「讀會」而是要學生「會讀」。那麼要指導小學生會讀程度適宜的課外讀物,必須教給他們科學的閱讀方法,這樣才能夠把他們帶上路。「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身受益。」這足以證明方法之重要,以不增加小學生的負擔為前提,我採用了的方法是圖文結合法。低年級的課外讀物幾乎每篇都有插圖,有助於引導學生抓住重點,突破難點。如低年級注音版《唐詩三百首》中《靜夜思》就畫著一個人在靜靜地望著月亮思考,讓學生看圖和讀文有機結合起來,做到讀前看看圖,讀後講講圖,發揮圖幫助理解內容的作用。 四、及時評價——用成果鼓勵學生 任何人都希望對自己的作為有所認可,小學生也是如此。及時地評價學生的閱讀效果,不僅對已經養成良好閱讀習慣的學生是個鼓勵,對於還沒養成習慣的學生也是一種促進。 評價閱讀效果,是與活動密切相關的,也就是在活動中對學生的閱讀效果作出及時、合理的評價,使學生的勞動得到認可,能夠增加學生的閱讀體驗,鼓勵學生繼續閱讀。本學期有兩位學生被學校評為「讀書星」,對班級其它學生的促動很大,有很多學生都拿起了課外書讀起故事來了。低年級學生年齡小,爭強好勝,有強烈的表現欲。如果在低年級開展比賽活動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如在每周的課外閱讀課上總要抽出一點時間,讓學生來交流自己在雙休日中學到了那些課外知識,比一比誰的課外知識最豐富,然後評出「讀書星」,這樣學生的閱讀積極性非常高;利用每周五的中午課外閱讀課上,請學生展示自己本星期看到了那些故事、童話或者是文章,看看誰交流的故事最多、童話最多、文章最多,然後評出各種不同的獎項和不同星級的閱讀積極分子,這樣也許能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參與閱讀的熱情,使他們始終保持進行閱讀的興趣,能多讀書、好讀。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課外閱讀能力的培養應從一年級開始培養,相信學生的潛能是巨大的,我們堅信這樣一句教育新理念:「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樣我們就自覺去學習、研究,從而培養學生的閱讀課外能力。
⑦ 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
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課外閱讀
語文新課程標准中對每個年段的閱讀目標進行了明確的規定,而隨著新課程的實施,大量的課外閱讀已作為了一種課堂的延伸和拓展,低年級是學生學習閱讀的起步階段, 「新課標」對低年級閱讀教學提出了如此要求:「 1.?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初步養成愛護圖書的習慣。2.?學慣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學習默讀。3.?結合上下文和生活實際了解課文中詞句的意思,在閱讀中積累詞語。藉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4.?閱讀淺近的童話、寓言、故事,嚮往美好的情境,關心自然和生命,對感興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並樂於與人交流。5.?誦讀兒歌、童謠和淺近的古詩,展開想像,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6.?認識課文中出現的常用標點符號。在閱讀中,體會句號、問號、感嘆號所表達的不同語氣。7.?積累自己喜歡的成語和格言警句。背誦優秀詩文50篇(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5萬字。」由此可以看出小學低年級的閱讀教學,應聚焦於「喜歡」和「能讀」上。因此在指導低年級閱讀時應該注意到:一方面要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另一方面教師必須結合閱讀教學,有目的地教給學生有關閱讀的方法,讓學生運用多種閱讀方法進行自主閱讀,從而提高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在這里,我就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幾種方法談談自己的薄見,給同仁們以拋磚引玉之用吧!
一、抓住孩子心理特點,激發閱讀興趣。
面對剛入學的學生,首先應該要讓學生體會到讀書的樂趣,因為他們剛入學,認識的字也不多,如果就給他們規定要讀多少書,那樣學生反而失去了興趣,這樣老師就要好好的引導他們讀一些感興趣的書籍,採取形式多樣的閱讀方式來激發孩子們的興趣,同時了解學生感興趣的是哪些讀物,作到心中有數,低年級的老師此時充當的腳色便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和孩子一起閱讀,不但要「引」而且要「激發」孩子內心的感受,讓他們嘗到閱讀的快樂,我一般採取了以下的方法:
1、 故事引趣——感受書的神奇
低年級學生識字量少,要培養他們從小就愛看書,老師首先就要利用每天的夕會或者每周的班隊活動課的時間,聲情並茂的講述一些孩子感興趣的故事,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看到老師講得有趣,也會無形中受到感染,而且老師要有計劃的堅持每天講一個小故事,這樣耳濡目染,學生就會覺得書是那樣的神奇,慢慢的也會覺得書里有很多故事在等著他,而且,故事又是孩子最容易接受的一種學習課外閱讀的方法之一。
2、 留疑激趣——調動讀書的慾望
老師在講故事的時候,可以設置一些疑問,這樣,一方面吸引學生聽的興趣,另一方面可以培養學生的求知慾,激發他們想讀書的沖動,例如我給學生講12生肖的故事,最後我說:為什麼老鼠要排在第一位了,它那麼小,還怕貓,學生一下子來了興趣,這時我說,想不想知道結果呢?學生紛紛要我講,我卻故作神秘的說,想要知道答案,《十二生肖的寓言故事》里有哦,這時老師可以發給他們拼音版的故事閱讀,此時孩子們可津津有味的讀得可起勁了。
3、 表演生趣——體會人物情感
當學生閱讀一些寓言或神話故事時,老師可以利用班隊活動課的時間,來進行表演訓練,這樣既鍛煉了孩子們表演的能力,也促使孩子認真閱讀書中人物的動作、表情、樣子,孩子的模仿的能力很強, 《格林童話》是我給孩子們講得最多的,童話故事能給 低年級的孩子充分的幻想,讓他們在動人的故事中獲得美與丑,是與非的學習,記得我講《貓和老鼠》時,學生演三次貓偷吃豬油的情景還記憶猶新,孩子們演得惟妙惟肖,最後連好朋友老鼠也沒逃脫它的嘴,在一陣陣笑聲中孩子們快樂極了,也嘗到了書籍帶給他們的歡樂。
二、課內課外相結合,感受讀書之樂。
當學生有了閱讀的沖動,老師可以利用課堂上的有效時間滲透一些讀書的方法,針對低年級的孩子,我們可以採用一些他們感興趣的樂於接受的方法。例如,當我們教一些朗朗上口的課文時,就可以指導學生唱遊的讀,還有一些詩詞也可以用此種方法,讓他們記得牢,當遇到日積月累的句子時,可以通過比賽的形式,來激發他們背誦,課堂上教學生讀讀,畫畫,還可以在書上寫寫你喜歡那個人物或動物,另外,老師可以有計劃、有目標的配合教科書選擇一些孩子們的書籍,制定每期的讀書目標,推薦孩子們喜歡的書目,安排他們有充足的時間閱讀,利用周邊有利的環境,如書店、超市的書櫃、網路或者學校的讀書館,班上的讀書角,營造讀書氛圍,讓學生從入學就感受到校園的書香氣息,還可以與同學、老師交流中找到好的讀書方法,
這樣在他們拿到書的時候就可以用一些好的學習方法來自行閱讀,讓課內的方法指導課外的閱讀,當學生找到了打開閱讀的鑰匙,推開閱讀這張神奇的門時,便會感受到閱讀的樂趣,那麼他就會愛上書籍的,從而就會自覺的去讀自己喜歡的書籍,感受到一種讀書的樂趣。
三、讓綜合實踐活動課成為孩子閱讀的平台。
隨著孩子對閱讀的深入,老師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孩子們充分利用語文課後的綜合實踐活動課這個平台,進一步培養他們去閱讀,並且學會有選擇的讀書,查找相關資料,這樣學生的能力會得到不斷的提高,不僅僅會讀書,還懂得把讀的書為我所用,這一期開始我在二年級就讓孩子們專門制定了一個「精彩句段」本,在每一頁上我設計了幾項有:「我的收獲——總結一周來你的學習、生活或者觀察到的一切」「好詞佳句——20個」「格言警句——摘抄三、五句」「我背誦的課文」「老師的話——老師評價」背面就是孩子們通過一單元的學習寫下的周記,還可以是孩子們喜歡畫的畫配上一段話,形式多樣,學生很有興趣,這樣改變了一往學生不喜歡寫日記或小短文的毛病,孩子們積極參加,例如我叫關於名人的一組課文時,我就布置學生回去查找你了解的名人的故事,摘抄其中好的語句,第二步,叫學生讀一本關於寫名人的書,第三步,談談你喜歡的名人有什麼吸引你的地方,這樣層層深入,學生不但要找書,還要讀、抄、同時還要思考,這樣讓學生不再是被動的閱讀,而是無形中把閱讀滲透到活動中,也增強了孩子們協作交流、繪畫等各種能力。如果長此以往的訓練,我想學生一定會收獲很多,他們的實踐能力,閱讀能力會明顯提高。
總之,在閱讀這塊有待開發的神聖領地里,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積累和摸索,讓我們把人類精神上的食糧帶給我們的孩子們,讓他們都能找到課外閱讀的樂趣,更找到課外閱讀的鑰匙,那就從低年級孩子訓練開始吧,有了好的開端,一定會帶來喜人果實的。
⑧ 如何指導低年級學生開展課外閱讀
一 、激「趣」——使學生愛讀書。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獲取知識的動力」。因此,教師首先必須重視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以興趣這把鑰匙去開啟兒童的心扉,引導學生走進知識寶庫的大門。
1 、樹立榜樣 。
眾所周知,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加上小學生模仿性強,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心理特點,給他們講一些古今名人名家愛讀書的故事,鼓勵他們熱愛書籍,從書籍中汲取知識。這種「名人效應」所產生的力量也是不能低估的。
教師的榜樣作用:教師一有閑暇時間,也要到教室和學生一起閱讀,一起討論。如此一來,學生對讀書的興趣就會更加濃厚。在學生的思想中會有「老師都這么認真的讀書,作為學生,我們就更應該好好的讀書了!」這樣的想法,變「要我學」為「我要學」!
班級同學的榜樣作用:在班級中樹立讀書的榜樣,這樣的榜樣離學生生活最近,對他們的影響也最大,我們開展的「讀書小明星」的評選,就是要在學生中間樹立這樣的榜樣,我們准備通過第二屆讀書節活動,大力宣揚這些讀書明星,在學生中產生「比誰書讀得多」的效果。
2、營造積極的讀書氛圍。
積極、和諧的閱讀氛圍,是激發學生閱讀慾望的前提,當然這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去營造。
在課堂上,當學生說出一些精妙的詞語或精彩的語段時,教師要大張旗鼓的給予表揚;當有學生道出一些在課堂上無法了解到的科普知識時,教師要因勢利導,向同學介紹知識的來處,並推薦相關的書籍。
班級布置上,要突出讀書的氛圍,尤其是班級後面的板報,要成為學生讀書成果展示的一個窗口。在板報上,有讀書的名言、好書的推薦、讀書的心得等內容。
班級圖書角要發揮其作用。很多班級設有班級圖書角,而且書目比較齊全,但是那些圖書被鎖在櫃子里,學生是不能隨意看的,這樣的圖書角只是為了應付學校檢查。中高年級要讓學生自己來管理圖書角,鼓勵學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來開展課外閱讀,自主管理,自主閱讀。
班級圖書角圖書量及書目的豐富程度成為一些老師抵觸學生課外閱讀的借口。班級圖書角的建立,必須發動學生及學生家長的積極性,每個學期要補充一定數量的圖書,確保圖書的數量。教師可以向學生建議購買哪些圖書並指定人員,或者統一進行購買,這樣可以保證圖書數目能達到閱讀的要求。
3、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活動。
在班級中要經常開展一些與讀書相關的活動:定期評選班級的「閱讀小能手」、「講故事小能手」、「科學小博士」等。在課前或者是每天晨會時間讓學生輪流讀報、推薦新書、朗讀名篇片段等。這些活動的開展貴在堅持。
二、指導——使學生會讀書 。
課外閱讀應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和發展,要以課內帶課外,課外促課內的方法,課內學方法,課外求發展。而課外閱讀書籍的種類不同,且題材豐富,文章的內容深淺不一,學生理解能力也高低有別。為了防止只追求故事情節,忽視文章中心及語言描繪,要注重以下幾種閱讀方法指導:
1、掌握「三讀」法。
根據不同體裁的文章用不同的方法去閱讀,要求學生初步掌握精讀、略讀、瀏覽「三讀」法。如:對於書本上的必讀課文或名家名篇就用精讀法,一句一句地讀,一句一句地理解,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要停下來,做上記號,以便查工具書或向人請教,弄懂了再繼續讀;對於童話、故事、小說類的文章就採用略讀法,快速的閱讀文章(常常一目幾行),意在了解大概內容;對於一些報刊、雜志就採用瀏覽法,有些甚至只讀標題就罷了。以上三種讀書方法可交叉使用。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量會大大的提高,只有廣泛的閱讀,才能做到厚積薄發。
2、會作讀書筆記。
學會記讀書筆記:摘錄文中優美的或讓你感動的詞句及名言警句,寫讀後感,這些都是讀書筆記的主要內容。根據年級的不同,記讀書筆記要有所側重,低年級主要以摘錄詞句為主,在課內識字的基礎上,進行課外閱讀識字,擴大識字量,閱讀打基礎。高年級的讀書筆記以摘錄句段,進行批畫、寫感受為主,為學生進行片段練習打基礎。
3、會仿寫相關片段。
仿寫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種常用的方法。學生有了一定量的閱讀,就會有仿寫的慾望,鼓勵學生進行模仿練習,使閱讀與習作相互促進。
三、校本課程的主要任務
校本課程每周一節,如果學生全部的課外閱讀都靠這一節課來完成是不現實的,也是不科學的,課外閱讀的主要時間還是在課余、休息日、節假日;課外閱讀的主要地點是在家庭中。
每周一節的校本課程時間我們要做什麼:1、開展各種讀書活動:如讀書比賽、讀書匯報會等活動激發學生讀書熱情。2、對學生進行讀書方法的指導。這兩項任務是必須在課堂上完成的,如果時間比較寬裕,可以提供一些時間讓學生進行閱讀。
總而言之,培養學生愛讀書、會讀書,從而達到好讀書的習慣,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這需要老師和學生幾個學期,甚至幾年堅持不懈的努力。
⑨ 淺談如何指導低年級孩子進行課外閱讀
《語文課程標准》中指出:「培養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 常言說,課內打基礎,課外求發展。教師在努力提高課堂閱讀教學效率的同時,必須重視學生的課外閱讀,引導學生進行廣泛的課外閱讀,使課內外閱讀有機結合起來。在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教師必須樹立大語文教育觀,引導學生大量進行課外閱讀,在閱讀實踐活動中學習、掌握各種讀書方法,具備處理各種信息的能力,以適應現代社會的需要。
如何引導學生有效地進行課外閱讀呢?我們學校的語文老師們就此問題曾進行了深入地探討,許多老師都談了自己的寶貴經驗,並針對「有效」二字展開了討論。下面就將我校老師們的一些具體做法和成功經驗總結如下,以備我們互相學習和借鑒。
一、激發閱讀興趣,讓書籍成為學生的好朋友。
研究表明,9—12歲是孩子養成讀書習慣,培養閱讀興趣的關鍵時期。孩子們每天願花兩個小時看電視,卻不願花30分鍾看書,這是我們現在教育的危機,對許多孩子來說,學習閱讀是一個緩慢、困難的過程。我們教師應肩負一個重要的責任,那就是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對閱讀有了興趣,就為學生持續閱讀和提高閱讀能力提供了內因條件。怎樣才能使學生感受到閱讀的樂趣,從而使課外閱讀變成學生自覺自願的行為呢?老師們認為:
1、尊重自主閱讀權,激發閱讀積極性。我們要准確把握選擇的尺度,指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低年級學生年齡小,還不具備獨自一人讀書的能力,所以我們提倡的是親子共讀,由父母陪同一起,目的是引領孩子進入書的世界。進入三年級,隨著年齡的增長,可以獨自欣賞圖書。不過他們還缺乏選擇合適書籍的能力,就需要我們教師進行適當的推薦。我們應推薦適合孩子閱讀的圖書。小學生讀課外書,與一般成年人的喜好不同。我們在為孩子們選擇課外讀物時,應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和知識水平,以孩子的興趣為中心,因為愛,所以愛,只有這樣才能找到課外閱讀的源頭活水。枯燥之物,誰也不想領教,嚼蠟之味,誰也不肯品嘗。我們不能指望一個天真活潑的孩子去背誦老學究的「之乎者也」。只有《天方夜譚》才是他們一千零一夜的美夢,只有葉聖陶的《稻草人》才是他們最親密的朋友。
2、創設合作閱讀的氛圍。在學習夥伴間形成課外閱讀的氛圍,讓閱讀成為像游戲一樣的童年生活,這是一種多麼美好的境界。一個共同閱讀的氣氛,一種共同閱讀的集體輿論,勝於老師的無數教育。例如,我們進行課前3——5分鍾的讀書活動。要求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選擇自己喜歡的課外讀物去讀,或默讀、朗讀、小組合作讀、師生合作讀、好夥伴比賽讀……此時,哪怕平時不大喜歡課外書的同學,也會被感染了。另外,教室是學生學習活動的主要陣地,我們應善於利用這個學習的陣地,讓學生這個的輿論的氛圍中進行共同的閱讀。例如,在教室里,我們進行讀書方面的特色裝飾,張貼讀書方面的富有啟發性的名言及班中喜歡課外閱讀的同學的鼓勵語。在教室有限的空間里,引導學生自發建設小小圖書館,合作創設書香環境,增進閱讀氛圍。第三,鼓勵家長和孩子一起交流,定期召開家庭讀書交流會。讓家長的讀書興趣及熱情給孩子以最佳引導。
3、保證課外閱讀交流的經常性。課外閱讀交流活動,能激活學生的心理狀態,滿足學生在自主閱讀中的交際性情感需求,為學生提供表達自己讀書收獲的機會。所以,我們要保證課外閱讀交流的經常性。在課外閱讀實踐中,我們的交流活動,既有在全班進行的交流,也有分組交流。交流的方式可以是個人發言(或將書拿回來,讀一段和大家分享),或由發言者向其他同學提問,或組織讀書演講比賽,組織讀後感徵文比賽……讓學生主體唱主角,自在地、愉悅地表達讀書心得與體會。教師只在交流過程中必要的時候進行簡要的、肯定性的評價,從而使學生在交流活動中獲得知識、情感、審美、思維方法等多重收獲。其次,課外閱讀交流活動可以形成濃厚的讀書氛圍,使那些本沒興趣參與課外閱讀的學生受到感染,產生共鳴。此法得益於美國的「讀書俱樂部」:假如一本書被引進青少年俱樂部,一個孩子說好,大家即刻會跟上先睹為快。如果一個孩子沒讀過熱銷的圖書,當別的孩子就這本書談得熱火朝天時,這個孩子就會產生孤陋寡聞、被冷落之感,便也會趕快去買本來一飽眼福。這樣,學生在交流中提升了自己對閱讀方法的認識,從而增強閱讀的興趣。
4、與影視作品同步閱讀或比較閱讀。聯系生活,抓住閱讀機遇,利用影視作品營造閱讀氛圍,是一個很投機的辦法。因為現在已經有很多的名著被搬上銀幕或電視了,比如小說《三國演義》、《水滸傳》、《西遊記》、《隋唐英雄》、《封神榜》等,還有動畫片《藍貓淘氣3000問》、《大鬧天宮》等,孩子們都會特別喜愛的。看這些電影電視對閱讀興趣很有幫助,但如果能和熱播中的影視作品同步閱讀或比較閱讀,效果會更好。
二、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