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新教師培養教育教學論文

新教師培養教育教學論文

發布時間:2021-03-10 15:01:22

㈠ 小學教師教學論文《 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

首先,家長要從小啟發和引導孩子的求知慾。
就不耐煩地說自己頭疼,不願意被孩子纏得沒完沒了,就把他們交給電視和錄像了。
其實這些問題恰恰是孩子求知的萌芽,家長面對孩子一個接一個的問題,應該耐
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讓孩子對一些物質現象有感性的認識如果,孩子沒有問題,家
時候,了解了許多知識。曾有心理學家建議家長給一歲以內的嬰幼兒頌讀一些兒歌、
故事等內容,對增加腦細胞的信息量有很大作用。所以,家長不要以為孩子還不懂事,
但他們的大腦是非常活躍的,不能忽略從小對他們的教育。
第二,家長要充滿熱情地鼓勵孩子的學習興趣。
曾有一位家長讓自己2歲半的孩子學繪畫,原意是培養孩子的興趣,可當家長看到
位家長看到孩子在作文中不恰當的比喻時,就對孩子大加諷刺。家長這樣的態度對孩子
學習的積極性肯定有很大打擊,因為家長是孩子心目中第一個有權威地位的評價者,他
們特別渴望得到家長的肯定,可是家長們往往沒有意識到這一點,經常毫不負責任的、
輕而易舉地摧毀了孩子的求知慾。
當孩子做的好時,應表揚孩子,當孩子做得不好或者失敗時,要先發現孩子有創造
性的一面,然後鼓勵孩子,家長不要吝惜自己的贊美之詞。
三,對於因學習困難而對學習不感興趣的孩子,家長要耐心地幫助孩子找到困難的
原因,幫助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不要對孩子失去信心。
有的孩子在課堂上注意力不集中,課後做作業就不會做,家長講了幾遍,孩子還不
懂,家長往往就沒有耐心和信心了,說孩子不用心,沒有希望了,嚴重的還打罵孩子,
這樣就形成惡性循環,孩子越發對學習不感興趣了。對於有學習困難的孩子,家長在無
奈之餘可以找心理醫生檢查評定孩子的學習能力,發現孩子的問題所在,用科學的方法來矯治.

㈡ 讀《教師如何寫教育論文》心得體會

利用暑假的時間,認真閱讀了《教師如何寫教育論文》一書,受益匪淺,隨感而發。 一、選題要適當 選題是否適當,直接關繫到學術論文的價值大小和寫作的成功與否。因此,確保選題沒有毛病,應該是論文寫作首先要考慮的。一般而言,在有研究價值的前提下選擇較小的題目。小則容易出新,容易寫實、寫好。有些大題目,則可以分成幾個小題目來寫,使論點更明確、內容更集中、論述更深刻。不要動不動就是素質教育、均衡化之類的,而是應該從學校教育教學的實際出發,把素質教育、均衡化這些宏大命題具體化。其次,不要求全求大,一篇論文不可能窮盡所有問題或一攬子解決所有問題。就當前廣大教師的實際情況而論,因一般教師難以集中很多的時間、精力來搜集資料,研究、撰寫題目較大的文章。 怎樣才能做到從小處入手、以小見大呢? 第一,教師寫論文應避免急功近利的心態。教師的論文不是教育理論的「高端」發現,而是要強調教育理論的「終端」運用和結合實踐的創新。而要注意觀察和思考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從中發現研究的問題,因為課堂是教師最好的實驗室。教師要善於獨立思考,打破思維定式,不人雲亦雲,不迷信專家。這樣才會有所創新。 第二,可以對選題的研究范圍進行限制,或者從縱向上來截取,或者從橫向上來攝取,應該根據自己的教育實踐,選擇一些小的題目進行寫作。 二、論證要清晰科學 觀點是論文的靈魂和統帥。一篇論文如果在觀點上有失誤,立論的根基不穩,其價值如何或有無價值,就值得懷疑了。論文在觀點上容易出現的毛病主要有以下幾種:基本觀點錯誤,論文從總體上站不住腳;觀點偏頗,未能客觀全面科學地認識問題;觀點不夠鮮明,要說明什麼心中無數;觀點陳舊,人雲亦雲,毫無新意;思想空泛,認識膚淺,缺乏深度;觀點與材料不合,論點論據不夠和諧統一;觀點自相矛盾,前後說法不一。 列小標題無論對讀者閱讀,還是作者本人寫作,都有指導作用。建議基層教師寫論文要先列小標題,一篇論文分成幾塊來寫,做到心中有數。小標題最好是句子而不是短語,至少二級標題必須是句子。因為短語的意思是不明確的,跟著短語寫會跑題。只有把小標題列好了,才能保證在組織文字的過程中,能緊緊扣住文章的主題和結構。 談問題一定要把握好分寸,要有分寸感,注意避免片面性。不要把話說絕對、說過頭。常會見到有的文章對所要闡釋的問題、方法等的意義或作用等強調到不恰當的地步。如論述培養發散思維,就一味突出其重要性,似乎只有這樣做才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先進的教育思想;同時又貶低其他,好像求同思維和它是對立的,是傳統的落後的教育思想的產物。再如談到多媒體教學時,就無限地誇大其作用,好像它把教學的規律也改變了,只有這樣才顯示了教育的現代化。寫教育論文,同樣不能靠貶低其他來抬高自身,切忌抓住一兩點而不及其餘。

㈢ 高中綜合教學論文 新教師如何上好第一堂課

在每個教師一生的教學生涯里,都會有很多次要面對新生班級。萬事開頭難,這第一堂課該怎麼上?有很多教師往往簡單介紹後就開始上新課,或者教一些單詞、短語、諺語等匆匆完事。其實,這第一堂課里包含很大的學問。在我十六年的教學生涯里,已多次給新生上第一堂課。每當要接新生班時,我都是認真思考,提前參閱學生檔案,針對學生對英語的興趣和愛好程度,精心設計第一堂課的教學內容。有句諺語說得好: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第一堂課是很關鍵的。教師應充分利用這第一堂課,盡情展示自己的教學思想和人格魅力,為今後的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下面以今年九月份我給高一(四)新生上的第一節課為例,談談如何設計第一堂課,以達到最好的效果。 一、 自我介紹第一步:基本情況介紹面對新老師,學生往往帶有很大的好奇心,而最想知道的是:老師是誰?叫什麼名字?什麼學歷?教學多少年了?等基本情況。通過介紹,讓學生認識老師,能拉進師生間的距離,便於今後的師生合作。第二步:個性介紹 先提出設問:What kind of teacher do you think I am? What kind of teacher do you want me to be? 讓學生大膽猜想後,做出回答:I』m honest, responsible, confident and strict. As a teacher, I』m honest with all my students and I』m responsible for anything I do to my students. But above all, confidence! Confidence is very important for any one to succeed. I』m confident about my job. I believe I have the ability to teach you well. I』m also confident of all of you, my dear students. I believe you are all intelligent and clever. If you work hard, you』ll soon make great progress. So believe in yourselves! And strict is very necessary. I』ll be strict in my work, I』ll be strict with all my students and I hope you』ll be strict in your studies. 讓學生了解教師的個性是我的設計目的。教師的品格會對學生產生很大的影響,教師應向學生展示自己的優秀品格,在學生中樹立威信,師生互相鼓勵,增強學生學好英語的信心。學生普遍認為,老師誠實、自信、嚴格,是個有責任心的好老師,在老師的帶領下,一定能把英語學好。 二. 明確師生的責任和要求 第一步:「教師」是什麼? 設問:What』s your understanding about a 「teacher」? 學生討論後,教師作答:A teacher should be a guide, who not only guide the students knowledge, but also guide them in the right way of learning knowledge; A teacher should be a modal, who always set a good example for the students; A teacher should be a dictionary, who is able to work out most problems; A teacher should be a friend, who is ready to help his students when necessary and shares all their sorrow and happiness. 這一步的目的是:讓學生了解教師的職責。教師應該教會學生知識,更應該以身作則,與學生和睦共處,為學生答疑解惑,幫助學生改變對老師過分依賴的心理,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第二步:學生該做什麼對這一環節,我的做法是:學生分組討論,羅列學生該做和不該做的事項,教師收集有關信息,並和學生共同總結,找出重點和關鍵。

㈣ 教育教學論文不少於1000字

改進教學設計的研修報告在新課改的大潮中,為培養一批敢於實踐、善於探索、勇於創新的初中學科「教科研訓」團隊,在清水縣教育局的部署下,經過多次研討、協商,確定培訓方案,特舉辦了初中骨幹教師研修班。本次研修班學員由我縣初中語文、數學、外語、物理、化學、政治、歷史、生物八門學科的86位骨幹教師、縣教師進修學校的4位老師、教研室的4位教研員及我縣的各學科帶頭人共36人組成,清水縣教究室李祥瑞老師、鄧雙桂主任親自設計研修方案,並為本次研修班的每個學科配備了本地老師組成的指導組。歷時三個月的研修活動今天結束,在此對本次研修學習作簡要回顧。一、理念與追求本次研修活動的主旨是通過學習、研修與實踐,改進教師的教學行為,提高教師的研究能力。研修的理念是讓教師成為有研究能力的教學實踐工作者,讓教學和研修融為一體,成為教師工作的常態。採用的方法是「走進課堂做研究」,教師以研究者的姿態參加研修活動,在主動參與研修過程中學會研究和改進課堂教學,提升學科教學專業水平和研究指導能力。在整個研修過程中,導師與學員相互學習,理論與實踐緊密聯系,在合作研修中共同成長。
在整個研修過程中,導師和學員踐行著共同的追求。
1.提高了課堂教學實踐能力:通過課堂教學觀察診斷與現場指導、紮根課改現實問題的課例研究等活動,提高了骨幹教師教學設計、教學實施、課後反思、持續改進的能力。
2.增強了課堂教學研究能力:通過專題報告、系統自學、文獻研究、行動學習,提高學科素養、學習和掌握了教學研究的基本技能方法,在「聽中學、做中學」。通過「實踐反思、同伴互助、專業引領」,力求把「聽懂的東西做出來、做好的東西說出來」,開發和梳理了四個學科有價值的以課例為載體的主題研修報告和研修指導報告,增強了骨幹教師的課堂教學研究能力。二、內容與方式本次研修班的特點是:模塊化的學習內容和主題式的實踐研修,將理論學習、主題研修與教師的教學行為改進、研究能力提高緊密結合。在4個專題模塊(校本研修專題、學科教學研究專題、課堂教學診斷與改進、課堂教學研究技能)的統領下,分二個階段實施研修活動。
第一階段:學科課例學習與分析。在上海開展為期2周左右的集中學習,邀請全國和上海市的教學專家、學科專家、科研人員和有豐富經驗的名師名校長作專題報告。要求學員在此期間認真學習先進理論和研究方法,與導師合作梳理出課例分析的框架,深入閔行區基地學校,與學校教研組合作開設研究課。每個學員在導師指導下獨立分析精彩課例,各學科組形成分學科課例分析報告。
第二階段:以課例為載體的主題研修。從2010年10月起,8個學科組分別開展了課例研究。各學科導師組與本學科全體學員以選定3至4個班級研究主題,通過「三階段兩反思」的方式進行課例研究,共同合作完成對一堂研究課進行集體的教學設計、全面的問題診斷和持續的實踐改進,讓合作小組共同親歷行動研究的全過程,並形成了典型的課例。與此同時,其它學校的學員選擇符合本校本學科實際情況的專題在本學校開展研究,形成一個有效的教研活動案例的分析報告,導師組予以專業的指導。
每個課例都經歷了:①確定研修主題,制訂課例研究計劃;②獨立備課,上第一輪課,導師組和本組學員聽課、觀課、評課,學員與導師組合作設計第二輪課;③上第二輪課,導師組和本組學員聽課、觀課、評課,學員與導師組合作設計第三輪課;④上第三輪課,導師組和本組學員聽課、觀課、評課;⑤學員准備主題研修課例報告提綱,分組討論課例報告初稿,導師組提出課例報告具體修改意見;⑥學員完成主題研修課例報告;⑦每位學員進行課例研究報告答辯和餘杭導師的課例研究指導報告答辯。
在這一過程中,組織了三次集中研修日交流各組研修情況。顧泠沅教授兩次親臨研修活動,並作專題指導報告,使全體學員的研修質量進一步提高。
此外,在課程學習過程中還採用自主閱讀(模塊課程里專家推薦的專題文獻與自主查閱的文獻相結合)、研討對話(通過學員論壇、網上對話、專題研討、相互學習)等學習方式,學員提交讀書筆記、反思札記、學習體會(網上交流)、博客短文等即時作業。今天,4個學科組還組織了4堂結業匯報課,並且讓全體與會領導和教研組長體驗了研修班課例研討的片斷。三、收獲與感言近一年的研修活動,學員和導師實現了「提高課堂教學實踐能力」和「增強課堂教學研究能力」的目標追求。積累一批有價值的課例研究成果,已經有15篇研究報告在教育期刊上公開發表。今天的6堂匯報課更是全體學員集體成果的展現。同時,研修給學員們職業精神、教育理念、專業能力、研究水平等方面積淀了很多受用一生的財富。研修學員們普遍感到學有所獲。
在我們集中學習的3周中,從教師專業知識結構的知識,教師行動研究中的「三個關注、二個支架等,使我們重新思考、審視自己原來的教學方法和教師研修方式。八個學科的專家、學者講課,他們中既有研究理論的學者,又有第一線的實踐專家,他們從各自學科特點出發,從不同角度、多方位來詮釋課堂教學的基本問題和教師研修的方法。多學科的探究和相互借鑒,特別是他們能從平常問題中抓住問題的關鍵(關鍵事件)的本領,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幾位專家的報告,不僅讓學員知道了課堂教學的研究方法,而且使我們懂得了課例研究是教師專業成長的最好載體,合作研修是教師團隊共同成長的最好方式。
在此摘取部分學員和導師的感言。學員任彥斌:在一步步參與中知道了課例研究應該怎麼去做。各種各樣的培訓很多,但像這次高研班這樣的壓力是沒有過的。但回過頭去看,還是很值得的。收獲在於,過去對課例研究不了解,停留在找案例、教案上,這次真正參與了課例研究的過程,最後也寫了課例研究的報告,雖然報告還不成熟,至少自己知道怎麼去做,怎麼去理解,對教學改進還是很有幫助的。學員王芳:做一次精緻的課例,遷移到常態的教學。課例研究苦是很苦,但是非常值得。讓我學到了教學研究的新的方法和思維。說實話,「三段兩反思」我以前聽也沒聽過,這對精緻化課堂,對課堂改革非常有幫助。一節精緻的課對其它的課有遷移,會自覺不自覺地使用方法,盡管內容會不一樣,但研究的方式肯定還在延續。每節課都能進步一點點。導師李珍才:研修班抓住了老師學習的特點。課例研究是個很系統的東西。上海的理論學習後,我回來看了一些書,確實收獲挺大的。在實踐時,學到了很多方法,包括如何觀課,做實錄,我覺得在以後的培訓中也可以用到。這樣的學習體現在幾個方面,包括理念方面、基於實踐方面、基於案例方面、基於行動方面,這些跟我們教師學習的特點是緊密相關的,我們以後的培訓也要從這些方面去做。
此外,部分學員已經將以課例研究為載體的研修方法運用在教研組活動之中,帶動了學科教研活動的深入開展。清水三中、清水五中、清水四中等幾所學校還成立了以課例研究為載體的校本培訓實驗聯盟,以橫向(學科間)、縱向(學校間)的方式合作開展課例研究。部分學科教研員用課例研究的方法組織學科教研活動。可以說,本次研修班的成果與收獲是多方面的。四、反思與改進反思本次研修班的組織、設計和安排等方面,可以從三個方面加以改進:
1.在人員選拔上建立機制,使學員的研修基礎相對整齊,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更高,研修和質量更加突出。
2.在方案設計上採用學行並進,將理論學習與研修實踐交替進行,學一個專題後馬上做一個課例。正所謂行思並進。
3.在時間安排上採用階段性集中,可以集中時間、集中精力、集中內容開展研修,完成一個課例研究。研修班雖然有結業,但我們走進課堂做研究的熱情依然如故,改進教學行為,提高研究能力是我們追求的永恆目標。
最後,讓我縣的學員有一個高層次的學員平台;向各位導師、鄧雙桂老師等表示真誠的謝意,是你們高水平的指導、執著的敬業精神、嚴謹的學術態度感染和激勵著全體學員認真地開展研修,支持和幫助全體學員快速提高教學和研究能力。向教研室的各位教研員表示感謝,是你們的通力合作與指導,使研修班和全體學員圓滿完成研修任務。謝謝!

㈤ 關於新入職教師應具備哪些素養的論文2000字

2
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邁進,使我們更加意識到為師的艱難
與神聖,對於教師來說,博學多識是做一個好教師應具備的
素質。
一個好的教師,
只有不斷學習,
具備深厚的理論修養、
完善的知識結構,才能成為研究者、思想者、創造者。

教師自身學習主要的途徑是:向書本學習;向同行、
專家和學生學習;
在實踐中學習;
向網路學習。
一位哲人說:
教師本身就應是一本書,教師唯有讓讀書成為習慣,才能書
寫好教師這本書。讀書是學習,向同行、專家咨詢是學習,
實踐是更重要的學習。要做實踐的有心人,在自己的教育教
學實踐中經常思考新問題,探索新路子。要養成對自己的教
育教學實踐經常小結反思的習慣。對自己在實踐中遇到的問
題,想到的問題,獲得的啟發進行分析,留心積累,成為一
名反思性的教師。

2
、讓「碰撞」搭建起互助的平台

教師群體有著豐富的資源,每個個體都有自身發展的
優勢,一位哲人說過:
「你給我一個蘋果,我再給你一個蘋
果,結果每個人還是一個蘋果;如果我學到你的一個長處,
你又學到我一個長處,那麼,我們兩個人都有了兩個長處。

要為教師搭建這樣的碰撞平台,使教師之間「資源共享」

我校為教師搭建了碰撞交流的平台,這些都源於教師在教育
教學實踐中產生的困惑和遇到的問題,教師將自己對問題的
理解,解決的辦法拿出來與大家分享,做到了理論與實踐相

3
結合。不同的認識、不同的方法進行碰撞、比較,尋求最佳
的解決策略。教師們用自己在實踐中積累的大量案例,相互
補充、相互借鑒比較全面地總結出了適合學生的提出問題的
各種方法。

3
、使「引領」成為一種導向

教師受自身素質水平的制約,對科研的認識和操作水
平會有較大的差別,
「專業引領」可以幫助教師摸清方向,
給予正確及時的指導,避免教師走過多的彎路。專業引領要
對提升教師教育理念和解決教師教育實踐中的困惑、問題起
到重要作用。要提出一些讓教師「解渴」

「解難」的工作方
法,使教師真正意識到教研科研的必要與實效,讓教師們自
覺的參與到研究中來。也可由學校樹立起教師學習的榜樣,
以身邊名師為目標,加強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也可請專業研
究人員就行動研究的策略、方法為學校教師作專題指導,提
升教師的科研意識,提高教師科研的實踐能力。

只有學習成為教師自身的需要,教師之間交流具有實
效,適當適時的引領,教師的事業才能煥發迷人的芬芳。

二、問題即課題。

以往學校研究的課題往往外在於教師的個人需求,與
教師當前的、現實的工作、生活情境及需要沒有直接關聯,
缺少教師自身心理體驗的融入和個人需求的滲透。只有將課
題研究真正轉化為教師的內需,解決教師自身困惑的問題才

4
會使教師產生濃厚的興趣和內驅力。

我認為課題的確立首先要著力於解決問題,只有通過
研究解決教師的困惑或疑難問題,這樣的課題才會受到教師
的歡迎和認可,才會使教師努力進行實施和研究。課題的確
立其次要著眼於熱點問題,關注熱點,能及時有效地提高教
師的認識水平,
使他們正確看待這些問題,
同時能集思廣益,
藉助討論碰撞出思維的火花,產生有一定思想深度的見解,
給老師們創設成功的機遇,滿足其求成心理需求,進而激起
其更強的科研熱情。課題的確立最後要著手於教學服務,為
幫助青年教師迅速提高教育教學經驗和班級管理的能力,要
加強個案分析研究,使科研與教育教學密切結合起來。要求
教師對某一教育教學活動從背景、教育方式、效果等方面進
行分析,再進行分類,把成功的經驗反饋給老師們。

教育科研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教師主體
性的發揮,學校要為教師科研留出足夠的思維空間,使教師
有選擇發展和創造的自由度。

1
、自由選擇課題。

每一項課題都應經歷「從教育教學實踐中發現問題→
個別學生實驗→可能性論證→申報課題→開展研究」這樣一
個過程,是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自主選擇的結果。

2
、獨立開展科研。

提倡科研工作多樣化,強調教師在實踐中的獨立探索

5
精神,力求表現出每一位教師的特色來。

3
、允許失敗。

由於教育活動的復雜性以及社會和教師個人的諸多因
素影響,每一項工作都存在著失敗的可能。但要給教師留有
空間允許失敗,在工作中不斷激勵教師面對挫折,不斷努力
以期取得更大成績。

三、教學即研究。

教學活動是教師最經常、最普遍的行為。抓住教師教
學,使每一節課的教學都能成為教師研究的案例,教師的教
學水平提高了,研究能力也就隨之提高了。

課前制定計劃,對自己的教學內容進行分析,要有問
題意識,結合學生實際制定計劃。我們將常規備課轉化為問
題解決式的教研活動。教師結合下一周的教學內容,共同探
討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辦法,使教研活動盡可能貼近教師
實際工作,將問題解決在課堂教學之外,解決教師的困惑,
力爭讓教師們「解渴」
。同時強調課後反思紀錄,要求教師
把自己遇到的教育問題或困惑在課後及時記載,把問題發生
之後是怎樣想辦法解決的,在解決過程中是否發生了一些有
意義的教育事件記錄下來。在自我記錄過程中「反思」自己
的教育生活,並在反思中回過頭來改進自己的教育實踐。改
變以往的教案檢查工作,加大預案的應用價值,特別要求教
師將教後記變成教師反思教學的重要過程。要求教師可以用
6
「當時我想…」

「現在想起來…」

「如果再有機會上這節課,
我會…」等方式來表達。反思教學要求教師對自己的教育實
踐和教育經驗有一個新的認識,更自覺、更理性地研究自己
的實踐,將理論和實踐統一起來,從而更好地提高實踐的質
量。

教育行動研究是立足於教學的研究,是教師通過自己
的教育教學實踐所進行的研究,其特點可概括為「教師在教
育教學中,通過教育教學,為了教育教學」的研究,這種研
究從問題出發,從教師的需求出發,並非在教學之外另外抽
出時間來做研究,而是留心教學中出現的問題並設法解決,
解決的過程就是教學研究的過程。教師通過溝通、交流、反
思,使自己擁有一種「擴展的專業特性」
,它的內容可能包
括:把自己對教學的質疑和探討作為進一步發展的基礎;有
研究自己教學的信念和技能;准備接受其他教師來觀察她的
教學,並就此直接或間接地與她進行坦率而真誠的討論。總
而言之,擴展的專業特徵就是有能力通過系統的自我研究或
研究別的教師實現專業上的自我發展。當然,讓教師進行教
育行動研究,在開放性氛圍中不斷反思改進教學實踐還需加
強行政和文化上的推動,這是促進教師反思教學與專業成長
的重要條件。

㈥ 淺談如何提高新教師的綜合素質

趙朝彩 畢節市第四實驗高級中學 551700 摘要 教師作為培養祖國未來人才的教育者,其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繫到教育事業的發展、國家的未來。因此,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使之成為合格的教育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而新教師作為教育崗位的新人,學校應注重對其進行科學的管理和指導,讓新教師的思想道德素質、專業知識素質等得到全方面提高,緊跟時代步伐,根據新課程改革的目標,改變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使自己適應高中素質教育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 教育發展 新教師 綜合素質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是人類擺脫愚昧、傳承文明、開拓未來的重要途徑 ,教育成果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國運的興衰,民族的未來。而老師作為教育事業改革、發展和前進的重要力量,是祖國新一代的領路人,在教育中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新教師作為教師隊伍的新生力量,如何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以最好的狀態進行教學,是學校教育持續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更是全面實現素質教育的關鍵。現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怎樣提高新教師的綜合素質。 一、加強師德培訓,提升新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因此,提高新教師的素質的首要任務,就是要提高其職業道德素質。 作為一個初到教育行業的工作者,要想勝任這份職業,必須具備最基本的素質,即職業道德。因為新教師剛剛從大學畢業,對「做人的工作」的教師職業並沒有深入的認識與理解,在工作中,往往表現出隨意、想當然等思想狀態與行為,雖然有時工作積極性很高,但成效卻比較小,在具體的工作過程中甚至還有與職業道德相違背的地方,所以必須高度重視新教師的職業道德素質。加強對新教師職業道德的建設,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入手。第一,外在形象。教師在自己的外表打扮上,服裝要干凈整潔,大方得體;在語言談吐方面,要做到文明親切,生動易懂;在舉手投足間,要端莊、自然、有禮貌。這對學生的審美、言行舉止模仿,都有很重要的影響。第二,內在美的建設。一個教師徒有光鮮的外表,沒有實際的職業精神,不熱愛教師行業,不注重教學工作,不關心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相處後,學生便可以覺察出教師缺乏責任感。這樣一來,教師便得不到擁護和支持。所以,新教師需要真正的付出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去了解學生,關心學生,愛護學生,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第三,嚴格要求自己。教師是學生在學校接觸和學習的首要對象,為人師表,更應嚴於律己,以身作則,不允許自己有絲毫懈怠,這樣才能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加強業務培訓,提高新教師的專業素質 「給別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教師作為一個教育者,如果連自己所教授的專業知識都沒有掌握好,教好學生文化知識便無從談起。為了使每一節課都上得有意義,學生都有所收獲,教師對本專業的教學內容應該做到胸有成竹。專業的知識結構如何,學科的特點是什麼,都應該明晰,更要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探索能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和途徑,確保課堂效益最大化。此外,還要注意到,知識是不斷深入發展的,所以教師不能固步自封,而是要時刻關注學科動態,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水平。期刊文章分類查詢,盡在期刊圖書館只有精通本專業知識,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游刃有餘,順手拈來。 三、自主研修,不斷創新 一個人只有緊跟時代,才能時刻站在前沿,不被時代所拋棄。而教師作為教育工作的一線人員,指導、教育著代表國家和民族未來的學生,更應該帶領學生一起,追隨時代的步伐,時刻保持創新性。 (一)教育理念的創新性 教育理念對教師的行為具有指導作用,保持教育理念的先進性,也就是保持了一個教師的創新性。盡管新教師是新生的一代,可是絕大部分新教師的頭腦中,傳統教育理念仍然是根深蒂固。因此,要提高新教師的素質,其要求之一就是改變這些傳統的教育觀念。作為一名高中新教師,我認為應該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與學生建立民主、平等的關系。在教學活動中,發揮主導作用,鼓勵學生積極思考,主動學習,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精神。在課後,對學習較差的學生要耐心的進行輔導,用心去關愛學生,絕對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教育手段的創新性 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發展,電教技術作為一種新的教育手段,已經在教育活動中普及。新教師也應該順應時代的要求,熟練的掌握錄音廣播、電視錄像、幻燈片、投影儀、計算機等現代技術的使用方法,在教學活動中進行運用,以提高教學的質量。同時,網路資源豐富,各種學科的科研動態也是最早在網路上實現更新,教師應對動態多加關注,以豐富、發展自己的知識,以便在教學活動中能更加准確地進行教學。 四、科研引領,總結提升 如果教師只是一味的只管教書,而不搞科研,不學會在工作中總結提升,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教師自身的發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只有不斷進行科研活動,才能成為追求進步、符合時代要求的好老師;只有在經歷中學會不斷總結經驗的人才是有開拓精神和創新精神的人,否則一味跟從別人,死啃書本即使有所進步也是「鸚鵡學舌」而已。因此,要鼓勵新教師積極進行科研,新教師通過從事科研活動,自主地解決了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在實踐中不斷進行探索,總結有益經驗,並把心得寫成論文,從而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 總之,在學生的成長和學習過程中,教師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或間接地影響著學生的行為。隨著新課程的改革、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深入,對教師綜合素質的要求也就越來越高。新教師作為教育崗位的新人,在教學之初,學校便要注重提高其綜合素質,這對他們以後的教學生涯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新教師應加強對理論的學習,並付諸實踐,在理論的指導下解決教學中的實際問題,積極奮進,從而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加快當地教育的發展。

㈦ 如何寫教育教學論文

一、調動學習積極性,是培養自學能力的前提
前蘇聯教育家烏申斯基說:「如果最初的數學充滿了形象、色彩、聲音,總之,能夠讓兒童的感官所接受,這時,我們就能使自己講授的知識為兒童所接受,並且使我們進入兒童的思維世界。」這就是說,數學教學充滿興趣性。我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大量使用學具卡片,如小貓、小狗、大象……用這些可愛的小動物卡片,教會學生認數,計算;同時大量使用幻燈教學,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動腦思考,最後動口表達的「三動」能力。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能力。如在教學10以內數的認識時,我不是按照教學進度:每個數都要講一堂課,而是利用學生學齡前的基礎,利用圖片,僅用二節課就教會了1-10這10個數。在課堂上,我讓學生擺卡片、說數、互相檢查、匯報。一節課上得熱熱鬧鬧,充滿趣味性,培養了學生自己學習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感到數學課有意思,不枯燥,為今後培養能力奠定基矗。

二、教給學習方法,是培養自學能力的重要環節
由於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在教學時,我們往往只重視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而忽略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我在加強雙基教學的同時,又重視思維、記憶等能力的培養,尤其是重視教給學生學習方法。

1.教給學生會使用教科書低年級使用教材重點應放在觀察上。新課本大量使用了圖畫、圖形、直線、線段等形象直觀的內容。在指導學生看書觀察時,可根據兒童在觀察過程中的幾個心理特徵,採用以下順序:

①觀察圖,了解圖意和要求,能按一定順序觀察,用上、下、左、右等方位詞。

②按圖意要求,會操作擺學具,並組織語言表述操作過程。

③會按圖意要求填數、填符號或計算;

④能明確圖里標明知道的是什麼、要求的是什麼,為學習應用題做准備。在中高年級教學中,我注重指導學生看懂、學會書中提供的學習方法,來理解概念和定律。如在學習「分數意義」時,我提出:①把什麼看成單位「1」;②把單位「1」平均分成幾份;③每份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請同學們帶著這三個問題看書,討論。對公式推導這部分內容,更是讓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思考、討論。讓學生自己掌握、學會。這樣,我們充分利用課本,培養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2.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數學課最忌諱教師思維活動佔有學生的思維活動--學生的學習過程。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思維過程。因此,數學課上,應重視把學生的思維過程充分表露出來,讓他們說出是怎麼想的,或是怎麼理解的。

如在教十幾減九時,我提出這樣幾個問題:

(1)擺實物。擺小木棒。一捆(10根)和3根。

(2)要從13里拿走9根,怎樣拿?

(3)你是怎麼想的。

(4)把你想的說出來,大家聽一聽。讓學生根據問題擺學具,不僅給學生提供「扶手」,更重要的是教給思考方法,培養學生把具體轉化成抽象的思維過程。

三、學生學習習慣的形成
習慣是一個人在長時間里逐步養成的不易改變的行為。好的學習習慣有助於鞏固和發展學習能力,而且對將來工作學習大有幫助。在一年級教學中,我開始培養學生的學習習慣。比如:認真聽講、獨立思考;仔細觀察、用心記憶;工整書寫、准確計算;及時檢查、理清思路,到中高年級,更應重視驗算檢查等習慣的養成。此外,我教的學生都善於一題多解。有時一道應用題可以做一節課,學生爭先恐後擺列算式,搶說思路。在教歸一應用時,我和同學們列出了24種算式,大大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良好的學習習慣對於形成一個人的性格也有密切關系。我們在課堂上要嚴格培養、幫助、指導,久而久之,才能形成學生好的行為習慣。

總之,在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勢在必行的。如果我們堅持不懈地訓練與培養,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㈧ 如何使教師成長和課堂進步等相關論文

學校的發展需要一支專業化水平很高的骨幹教師群體,需要優秀的、有自己教育優勢和特色的骨幹教師引領整個教師隊伍的成長。教師專業成長,是指教師參加工作以後的教育思想、知識結構和教育能力的不斷發展。由於教育的動態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質只有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才能得以不斷認識和提高。在新課程實施過程中,應立足校本,採用多種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讀書———教師專業成長的重要途徑
教師的專業成長雖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師所處環境的影響,但更重要的是取決於自己的心態和作為。教師不應是專業發展的「被動的接收器」,教師應是自身發展的積極建構者。「自覺」、「自主」應成為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詞。它具體表現為專業發展的自主意識與能力,即教師能自覺地對自己的專業發展負責,自覺地對過去、現在的狀態進行反思,對未來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與程度做出規劃,並能自主自覺地遵循自己專業發展的目標、計劃、途徑,努力實踐,成為自身專業發展的主人。只有充分激發起教師專業發展的內在動力,才能使教師的成長由自發轉向自覺,由個別轉向群體。可以說沒有一個優秀的教師是師范院校直接造就出來的,優秀教師都是在工作過程中成長起來的。因此,必須抱著積極主動的心態,尋找一切有用的教育資源,利用一切可能的機會向書籍學習,向專家學習,向學生學習,向社會學習,向實踐學習。當一個教師知道自己要什麼,並且非常渴望獲得它們的時候,他就不會放棄任何—個可能通向成功的機會。他會利用、發現、創造各種機會和條件,自覺學習,關注校內外的先進經驗,舉一反三,注意積累自己的實踐歷程並加以理論上的反思和提升。可以說,教師自主發展的意識是其成長的最關鍵因素。
二、培訓———提升理論修養
一個好的教研組,必須能適應時代的發展,不斷更新教育、教學理念,教研組成員必須具備較高的政治素質和文化素養以及較強的組織能力。學校各教研組要帶領本組教師積極開展校本培訓、專項培訓。通過理論學習,養成教師理論學習和實踐反思的習慣,不斷提高研究和解決教學實際問題的能力,提高校本課程開發和建設的能力,把日常教學工作與教學研究、教師的專業成長融為一體,在培養青年教師方面,最有效的方法是走出去、請進來。所有走出校園培訓的教師回校後必須要在校內上一節匯報型的提高課,這樣不僅使培訓的教師自身教育教學水平提高了,還使校內的青年教師開闊了眼界。校內培訓主要渠道是利用每周業務學習時間組織廣大教師學習國內外報刊雜志上刊登的教育教學改革的理論,請教育專家或名師來學校講座。學校要為教研組成員提高業務素質營造一個良好的氛圍,廣大教師自覺的參加學歷進修,把理論學習內化為自覺行動。
三、集體備課———發揮團隊優勢
新課程理念提倡合作,不僅是指學生的學習方式,還應是教師的教研方式。發揮團隊精神,發揮每個教師的特長,互相取長補短,群策群力,增強教師之間的合作關系,使原來勢單力薄的教師個體走出封閉的圈子,每個教師的個人優勢被整合為集體的智慧,會時時迸發出令人驚喜的創新思維和教學設計。以往的備課,每個老師要備一本書的內容,不但花費的時間長,而且每個單元、每課內容都備得不是很精緻。費時低效,甚至有些老師為了應付檢查,就索性「抄教案」。
集體備課應堅持「資源共享、優勢互補、酌情加減、課後反思」的原則。其一,備課時間、地點、人員制度化:以教研組為單位,每周固定時間在各辦公室集體備課;其二,備課內容和主備人員制度化:教研組每人主備一至兩個單元,就這個單元的內容進行細致、深入地備課。每周教研組活動時,按單元由負責主備的老師先講解自己所備單元的整體思考和每課的重難點、教學設計以及教具准備等;其他老師邊聽邊在課本上做詳細的記錄,然後全組老師共同商議,制定出一份比較完善的教案,並把這一單元的教案,拷貝到電腦中;其三,個性修改制度化:每位老師根據個人教學風格及本班學情,對集體備課教案進行再創造,使之成為一份適合個人特色和本班教學的個性化的教案;其四,及時反饋制度化:在集中教研組集體智慧與使用本人個性化教學策略後,效果如何,要及時反思,做好後記,交流總結得失,形成習慣。教學反思是教師由經驗型轉變為研究型、專家型的必由之路,這種反思不是—般意義上的「回顧」,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決教育教學過程中各個方面存在的問題,具有研究的性質。自我反思是開展校本研究的基礎和前提,分為三個階段即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教學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學成為一種自覺的實踐,教學中反思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調控和應變能力,教學後反思有助於提高教師的教學總結能力和評價能力。過去教師處在被研究者地位,現在成為研究者、成為反思性的實踐者,反思自己的教學實踐、教學行為及教學效果,能更新教學觀念,改善教學行為,提高教學水平,使教師真正成為教學和教學研究的主人。
這也就是我們通常所提倡的「三級備課」:即自備、復備、完善。自備,教師分到備課任務後,根據備課要求先行備好教學設計;復備,備課組活動時,由備課教師先行說課,備課組成員就該教案的得失提出修改意見,備課教師根據成員意見修改教案;完善,各教師根據實際情況補充教案,使之更為完善,並在教後及時填寫好「教後札記」,完成「教學反思」。
這種方式有三點好處:其一,讓每位老師集中精力備好一至兩個單元的課,提高了每位老師的備課質量;其二,也減輕了老師的負擔,節省了時間,讓每位老師有更多的時間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其三,集思廣益,「以思維碰撞思維,以智慧點燃智慧」,充分發揮教研組的「群研智慧」,真正做到資源共享、優勢互補。
由於新課程課堂教學的動態生成性,由個人備課向個人與集體合作備課轉變的同時,集體備課還應提倡由靜態備課向動態備課轉變;由於備課是終身隨時的感悟,不僅僅是寫在紙上的文字,因此集體備課應由文字教案向文字與思維相結合的教案轉變。
四、集體評課———案例引領式校本培訓
授課、說課、聽課、評課是學校反思性教研的常規工作,集體評課也是許多學校的日常教研工作。在集體評課的教研定位上,是與校本培訓接軌的。一次集體評課,就是一次有意義的案例引領式的培訓。以一個個鮮活的課堂教學範例為載體,通過對課例的點評和分析,共同提煉出老師們平日教學中的問題和困惑,再合作設計突破的方案,並從教學實踐中得到驗證,從而提升教研質量。
每學期要召開幾次全校性的教學研討活動(包括校級評優課、開放日觀摩課、青藍工程匯報課、優秀教師示範課等)
,形成「眾人搭台,一人唱戲,大家受益」的良好局面,為老師們集體評課提供了平台。組織由下至上的集體評課,即先由備課組交流評議,再以「宣講」或「沙龍」及「培訓」等形式組織全體老師集中評課,為老師們集體評課創設對話、民主、具有指導意義的研討氛圍。在集體評課的過程中,對於每位參與的老師均要做到人人有分工,由學習層的教師做課堂實錄的記錄,由資深教師整理、宣講評課稿或案例分析,並盡可能由專家教師提煉有指導意義的教學問題和教學困惑,參與的所有老師討論交流。
集體評課應達到以下目標:其一,評出方向。以教學為媒介、課例為載體的集體評課聚合老師們的視野,提出並解決共同關注的教學問題,幫助老師找到教學研究的方向;其二,評出進步。有人說:「教師之間的廣泛交流是提高教學能力最有效的方式」。老師們在具有濃厚研究氛圍的集體討論中時常迸發出教學靈感,還有的從交流中受到啟發,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這就能加快老師教研能力提升的速度;其三,評出團結。每一次集體評課就是一次寶貴的學習,教師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溝通、分享,會促使老師們用開放的心態彼此發現、彼此欣賞、彼此接納,促進了教師間的團結。
目前,集體評課還停留在「示範教學———對話反思」的被動式階段。為了促進教師專業的進一步發展,既要保持側重討論式的案例教研,又要引導老師們開辟包含行為跟進的全過程反思———課前,先提煉教師真實的教學困惑或問題,帶著實際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教學設計;課中,以探求解決問題的策略和方法進行教學;課後,選取多方對話、自我反思的話題,力爭引入視頻案例的技術,從而引發教師思維碰撞,提升案例討論的理論水產和教師理性思考的深度。
五、嘗試走班———創建更廣泛的交流平台
學校盡管一直推行群體學習、組內教研、校本培訓,但依據班級個體,不可避免的是部分老師仍會出現「閉門造車」的現象。因此,學校要努力為老師搭建一個自主學習、交流、展示的平台,為老師的教育教學提升、班級管理自我反思、自身專業發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孩子的天性是追求新、活及變的,但是在目前相對封閉的教室里,學生要滿足享受所有的優質教育教學資源,至少是與本年級的所有老師交流的願望都是很難達成的。那麼,學校就要著力為孩子們創建一個「歡迎本年級老師走進我們班」的機會,先滿足孩子們小小的願望,讓他們在與本年級老師零距離接觸的過程中,學會適應不同的老師,獲取不同的信息,提高學習知識的興趣。基於這兩個需要,學校可試行教師走班制。措施可以課改為龍頭,年級為試點,由各課題組的老師們先行做走班實驗;或者由試點老師介紹走班經驗及教訓,然後推廣先進經驗,並建議教研組實施全員走班制。
每位老師具有不同的教學風格,每節課的訓練側重點也不同,每一節走班課都是經過精心准備、精心設計的,可以說一次走班課就是一次公開課。與不同的老師合作上一次走班課,從學生自身而言,提高了對不同老師的適應能力,感受到不同的教學風格,同時體會到不同老師上課所帶來的新鮮感,滿足了孩子求新求變的願望,盡可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
不同的班、不同的特點,對老師的組織教學、教學機制是一次極好的訓練和考驗,提升了老師針對不同的學情調整教學策略的能力。作為走班的施教者,體會到了不同班級的學生思維、學習習慣、語言素養等方面的差異,有助於發現自己在日常教育教學中忽視的問題,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時在完成教學後針對教學中出現的問題能更全面、更深入地反思和修正;其三,聽課老師的收獲。作為同年級的聽課者,以「旁觀者」的身份更能發現自己在本班教學、班級管理方面的不足與欠缺。通過走班課,聽課教師看到的不再是一個班,而是一個年級、一個整體,從學生、教師的方方面面做了一次很好地橫向比較,發現的不再是個別的、特殊的現象,而是全面、普遍的現象。從而,對年級組的教研水平、團隊共進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針對學校要達到優質資源的共享與有效交流的教研目的,僅僅立足於本教研組的走班嘗試還遠遠不夠。因此,還可以籌劃和實現年級大課走班嘗試、跨年級走班、跨學校走班。走班制的逐步實施,就是為了促使老師從不同的教育對象、教育情境中汲取經驗,並逐步完善和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和素養。
教師的專業成長離不開學校有效的管理制度的規范,離不開教研組和備課組平台的合作交流,離不開課堂教學的探索與實踐,更離不開自身的奉獻精神和努力,只有上述四個條件的和諧統一,才能有效地促進教師的專業成長。

㈨ 如何提高教師的綜合素養論文

新課程改革背景下生物教師如何提高自身素養
生物教師轉變觀念,以提高教師自身素養為突破口,充分相信學生,還學生一個自由探索的空間,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來, 關注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式。
1 注重師德修養,提高教學業務能力
1.1師德修養
1.1.1教師職業必備的幾種素養
教師職業責任――教師必須自覺地做到對學生負責,對學生家長負責,對教師集體負責,對社會負責。
教師職業態度――有從事教育勞動的光榮感與自豪感,要有肯吃苦的精神。
教師職業技能――刻苦鑽研業務,不斷更新知識,要懂教育規律,要具備一定的管理知識,勇於實踐,不斷創新。
教師職業作風――教師在職業活動中要有優良的職業態度和行為,等等。
1.1.2教師個人修養
修煉自己的聲音,讓它引人入勝;修養自己的語言,讓它妙趣橫生;修煉自己的眼睛,讓它傳神豐富;修養自己的表情,讓它神采飛揚;修煉自己的行為,讓它規范專業;修養自己的學識,讓它有如泉涌;修煉自己的脾氣,讓它逗人喜愛;修養自己的個性,讓它鮮明唯美;修煉自己的心靈,讓它平和美麗;修養自己的氣質,讓它超凡脫俗;修煉自己的靈魂,讓它崇高聖潔;修煉自己的人生,讓它陽光幸福。
1.1.3教師的幾種意識
「天平」意識: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教書和育人是分放在兩個托盤中的砝碼,要使天平永遠處於平衡狀態,教師要在教學實踐中做到教書和育人並重,教師要把教書育人內化為自身需要。
「鏡子」意識:樹立「平面鏡」意識,即經常性地以人為鏡,時時進行自我對照、自我檢查、自我反思、自我教育,最終達到自我履行職責、自我修養、自我完善的境界。
1.2鑽研教學業務
鑽研怎樣備課、上課、測評、說課、評課、教學反思、教學研究、教學論文等。
2 著力提高教師的基本功和文化素養
2.1基本功
包括三筆字、普通話、簡筆畫,使用工具書、計算機操作、教學課件的製作,備課、作業設計、作業批改、考核、教學研究、指導學生第二課堂等。
2.2 加強課堂教學藝術水平的培養和提升
在廣大教師中深入開展上達標課、示範課、展示課、竟賽課以及聽、評課活動,讓所有教師充分展示自己的講課藝術與評課才能,取長補短,相得益彰。
2.3新課程教學的「五還」、「六盡量」
五還:(1)還「時間」――每節課有充足的時間讓學生主動學習,更為學生的知識建構提供充足的時間保障;
(2) 還「空間」――教師要為學生的知識建構提供空間的便利,允許學生自由選擇學習夥伴及根據需要變動位置;
(3)還「工具」――教會學生學習方法;
(4)還「提問權」――讓學生在預習、獨立思考的基礎上提出自己想問的各種問題;
(5)還「評價權」――包括自評和他評、發表感受等。
「五還」對解放學生、活躍課堂起到了推動作用,學生的積極性、對課堂的感情態度發生了積極的變化。
六盡量:新課程的教學要求教師在課堂中盡量讓學生獨立觀察;盡量讓學生獨立思想;盡量讓學生實踐操作;盡量讓學生動口表達;盡量讓學生提出問題;盡量培養學生的思維和創新能力。

閱讀全文

與新教師培養教育教學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