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總目標是什麼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明確規定: 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總目標是: 1. 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 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 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 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理解《綱要》的語言教育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工作中需要關注的是: 1.能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從教育環境的要求、教師的角色和作用、交流的范圍及與不同團體交往的特點等方面思考,幼兒口頭語言發展需要幼兒對語言交流感興趣,真正理解交流的功能,培養幼兒積極主動和自然的交流的願望、態度和能力。 2.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傾聽是兒童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就幼兒語言學習和發展而言,傾聽是不可缺少的一種行為能力,良好傾聽行為習慣的養成也是從學前期開始的。只有懂得傾聽、樂於傾聽並且善於傾聽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內容、語言的形式和語言運用的方式,掌握與人進行語言交流的技巧。 3.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對幼兒來說,以一定的語言內容、語言形式以及語言運用方式表達和交流個人觀點的行為,是幼兒語言學習和語言發展的主要表現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願意向別人表達自己的見解,並且具備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地與人進行語言交際。因而,表述行為是培養幼兒語言教育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幼兒需要學習在不同的情景場合用語言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認識,成為流暢的語言使用者。 4.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這樣的要求需要我們盡可能地給幼兒創造學習童話、故事、兒歌、兒童詩、兒童散文等各種文學作品的機會,引導他們想像文學作品創設的豐富的情景,感受理解作品裡各種人物的個性和情感特徵,並且能夠運用敘事性的語言進行表達。 5.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元號感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這種要求決不等同於一般的認字和寫字。幼兒教育工作者必須明確的是,不能將識字作為這個階段早期閱讀的終極目的。早期閱讀的主要要求是幫助幼兒從口頭語言向書面語言過渡的前期閱讀和前期書寫准備。其中包括知道圖書和文字的重要性,願意閱讀圖書和辨認漢字,掌握一定的閱讀和書寫的准備技能,等等。 6.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幫助幼兒熟悉、聽懂並學說普通話。
2. 如何表述教學目標
本人認為,好的教學目標具有教學的指導性和操作性,具有「明確、具體、可測」的特點,其表述中要含有「行為、條件、標准」這三個要素,並且是以陳述句表述。目標三要素與陳述句結構關系如下:目標三要素行為主體條件、標准行為陳述句結構主語狀語謂語賓語學生條件、標准行為動詞教學內容
(1)行為主體(陳述句的主語部分),即教學對象,一定要是「學生」,但大多在不會發生誤解的情況下可省略掉。
為了有針對性的說明表述的方法,我以教師編寫的教學目標為例說明 (黑體字為原目標,括弧中是省略部分,楷體字為目標分析):
(一)知識目標:(1)(學生)根據元素周期表,
判斷Na、Mg、Al元素金屬性的相對強弱。主體條件行為動詞教學內容行為(2)(學生)能抓住事物的突出特點,撰寫出廣告詞。主體標准行為動詞教學內容行為(3)(學生)能描述
滾珠絲杠螺母副軸向間隙的調整原理和方法。主體行為動詞教學內容行為
(二)能力目標(1)(學生)
能夠根據簡單體模型正確繪制三視圖。主體條件標准行為動詞教學內容行為(2)(學生)能用萬用表判斷安裝的線路是否正確。主體條件行為動詞教學內容標准行為(3)(學生)能選擇合適的工具,
完成垂頭上的內外圓弧及圓弧連接的加工。主體行為行為(4)(學生)能靈活完成
運球、上籃、投球的連續動作。主體標准行為
(三)德育目標
德育目標與知識目標、能力目標的表述大體相同,只是陳述句的賓語部分不再是教學內容,而是情感、態度、價值觀等德育范疇的內容,由於德育目標是無形的抽象目標,一般不易「明確、具體、可測」,因此要用「體驗性」語言來描述,如下。(1)(學生)親歷
設計和製作的過程,體驗
成功的快樂。主體行為動詞教學內容行為動詞情感行為行為(2)(學生)體味
文章所表現出的濃濃的父子情誼。主體行為動詞情感行為(3)(學生)認真標注元件符號,
養成
嚴謹的作風。主體
行為動詞教學內容行為動詞態度行為行為(4)(學生)體會加工方法對產品質量的影響,
養成嚴謹認真的工作習慣。主體行為動詞教學內容行為動詞態度行為行為
鄭重說明以上目標表述只是本人的「一家之言」,是否合理僅供參考。
3. 幼兒語言領域教育目標包括哪些方面
幼兒語言領域教育目標包括:
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 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內常用語;
3. 能清楚地說容出自己想說的事;
4. 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 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幼兒教育原則:
一、三無原則
與普通父母相比,成功的父母在幼兒教育中所使用的教育方式和原則都是不一樣的,不同的教育方式造就出不同的孩子,要想讓自己的孩子變得更好,不妨參考成功父母幼兒教育的三無原則,即無錯、無批評、無壓力原則。
二、無錯原則
當幼兒發生淘氣、打架、損壞物品等行為時,傳統教育觀念認為幼兒犯錯誤了,並針對具體情況進行說服教育甚至打罵。
無錯原則認為:這是幼兒對客觀世界進行探索的行為,在幼兒自己的意識中,並不認為這是一種不合理的行為。實際上,幼兒的淘氣、損壞物品是由於不正確的認知,他並沒有主動犯錯誤的動機。
千萬不要因此而認為他是一個令人煩惱的故意惹人生氣的「討厭」幼兒。幼兒的對、錯的觀念與成人有很大差異,他們主要是以自我為中心來認識周圍的事物和人的。
網路_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
4. 學前兒童語言教育活動目標制定要求是什麼
(一)目標
1.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
2.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
3.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
4.喜歡聽故事、看圖書;
5.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二)內容與要求
1.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學習使用適當的、禮貌的語言交往。
2.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理解能力。
3.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
4.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
5.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元號的興趣。
6.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式,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7.提供普通話的語言環境,幫助幼兒熟悉、聽懂並學說普通話。少數民族地區還應幫助幼兒學習本民族語言。
(三)指導要點
1.語言能力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發展幼兒語言的關鍵是創設一個能使他們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並能得到積極應答的環境。
2.幼兒語言的發展與其情感、經驗、思維、社會交往能力等其它方面的發展密切相關,因此,發展幼兒語言的重要途徑是通過互相滲透的各領域的教育,在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去擴展幼兒的經驗,提供促進語言發展的條件。
3.幼兒的語言學習具有個別化的特點,教師與幼兒的個別交流、幼兒之間的自由交談等,對幼兒語言發展具有特殊意義。
4.對有語言障礙的兒童要給予特別關注,要與家長和有關方面密切配合,積極地幫助他們提高語言能力
5. 如何設計幼兒語言教育活動目標
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目標制定的過程中,我們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其 一、社會的培養目標。社會和時代發展對人們培養和教育的要求,為確立學前兒童語言教育目標指明了方向。在我國現階段,制定兒童語言教育目標應考慮以下問題,首先語言教育目標要反應我國社會在現階段教育目標取向,語言是幼兒發展過程的有機組成部分,還是傳遞文化的有效途徑。其次,語言教育目標要適應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對人才培養的要求。第 三,語言教育目標還需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和前瞻性。其 二、符合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總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一般來說,幼兒園教育的總目標和年齡階段目標是由專門的機構制定的,但需要教師爛熟於胸。因為需要教師制訂具體活動目標必須以這兩個目標為前提和基礎,是對這兩個目標的再細化和再具化。其三,目標的設置也要考慮語言教育活動的類型。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的5中不同類型的教育活動,各自所要實現的目標是有所偏中的,譬如說,文學作品活動主要是向兒童展示成熟的語言,提高兒童對語言多樣性的認識,接觸文學語言,鼓勵兒童創造性地運用語言,提供兒童靈活運用語言的能力。而講述活動則是偏重於培養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的能力,獨立構思與清楚完整地表述的意識、情感和能力,掌握對語言交流情緒度的調節能力。其 四,主要是對活動目標的設計和描述上,我們還要注意: 1、活動目標要具體,切忌大而空的話 2、符合幼兒的年齡特徵 3、目標重在指向幼兒,而非指向教師 4、目標要考慮到所在班級幼兒的已有經驗案例分析:故事《鼠寶寶做客》(小班)鼠寶寶去奶奶家做客,它敲敲門說:「,奶奶,請開門,我來了。」「啊,寶寶來了,歡迎歡迎,快請進!」鼠奶奶請鼠寶寶吃花生。「唔,花生真香!」鼠奶奶請鼠寶寶吃餅干。「唔,餅干真香!」吃完花生和餅干,再喝一杯牛奶吧!「謝謝奶奶,我要回家了。再見!」鼠寶寶走了,奶奶嘆了一口氣「唉」。奶奶一個人好孤獨啊。「篤篤篤」,咦,鼠寶寶怎麼又回來了?「奶奶,我有水果糖,很甜的,給你吃!」鼠奶奶眯眯笑,一把抱住了鼠寶寶。某幼兒園的一位老師在小班開展此活動時,她是這樣制定目標的:活動目標:1、聽聽看看,了解鼠寶寶上奶奶家做客的情節,並能用語言表達。2、突出故事中的三個情感點,體驗奶奶愛寶寶、寶寶愛奶奶的情感。3、掌握人際交往中的基本禮貌用語,具有初步的交際能力.從此活動目標,我們可以看出:掌握人際交往中的基本禮貌用語――認知目標體驗情感——情感和態度的目標了解情節,並用語言表達;具有初步的交際能力——能力目標分析:其 一,語言教育活動目標的設計是有章可循的,這個例子其實給我們演繹了活動目標制定的一個框架:上表中的認知,包括社會認知、自然認知和語言認知,如本例中的認知目標就屬於語言認知方面的,而情感、態度則包括對人、對事、對物和現象的情感體驗,技能與能力則是指幼兒通過語言教育,學會了什麼、能做什麼等。任何一個語言教育活動,你可從以上這個框架出發去擬訂活動目標。雖然說,我們擬定活動目標時,可以根據上面的框架來制定,但這並不意味,每次活動都必須實現上表中四個方向的十二小點的所有目標,而且這也是不可能完成的。在活動目標的設計中,我們要考慮幼兒的年齡特點、已有經驗等,現在進行的主題目標、選擇的教學內容,來提煉一次具體活動的教學目標。其 二,我們還可以看出活動目標切忌大而空的話,例如,通過三個情感點來體驗奶奶愛寶寶寶寶愛奶奶的情感,教師沒有簡單籠統地說「體驗情感」,體驗什麼情感?愛,奶奶愛寶寶、寶寶愛奶奶的情感。如何體驗,通過三個情感點來體驗:第一處是奶奶看到寶寶後喜悅的表情,哪怕是喂寶寶吃東西也是樂呵呵的;第二處是當鼠寶寶離去後,奶奶關上門嘆了一口氣,臉上寂寞的表情;第三處是奶奶開門又看見寶寶時驚訝的表情。這三種表情充分反映出故事人物的心理變化,因此被教師把握成為幼兒體驗奶奶愛寶寶情感的有效手段。所以說,一個適切的目標應該是具體的,而不是大而空的。諸如「激發興趣」「理解情節」「體驗情感」這些都屬於過大過模糊的話語,它能套在任何一個活動頭上。一個活動的目標一定要具體到通過什麼樣的手段激發什麼興趣,通過什麼來體驗什麼情感,理解什麼情節等。其三,活動目標要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還是看這個例子。目標中「能用語言表達」就是顯現出針對小班幼兒在語言表達上的要求,而倘若換成「大膽而完整、流暢地表達」則不符合了。大膽而完整、流暢地表達更適合對大班提出的要求。其四,目標要重在指向幼兒,而非教師。如我們將第二條目標變為:引導幼兒體驗奶奶愛寶寶,寶寶愛奶奶的情感,就有違此建議之嫌疑。第一條目標指向的是幼兒,而第二條指向的卻是教師。指向不一致。另外需要指出的是現在二期課改更強調教師對幼兒的支持作用,給幼兒搭建一個平台和鷹架讓幼兒自主建構,而非強調教師在其中的引導作用。其 五,目標要建立在所在班級幼兒的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如果我們根據剛才那個框架,我們能列出的目標顯然不止兩條,還有其他到哪裡去了,那就是教師根據自己本班幼兒已有經驗情況刪繁就減了。
6. 教育目標表述的六點要求
課改以來,教學目標的表述至今沒有公認的規范模式,雖然沒有統一的標准,但它必須符合要求。教學目標應是四位一體:學生(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表現程度。當然,在具體表述中可以靈活一些,不一定死摳這種句式,但要力求明確、具體、可測、可評。
第一, 行為主體要明確。為什麼行為主體是學生呢? 教學目標是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有沒有達到的依據,而不是評價教師有沒有完成某一項工作,因此,目標的表述必須從學生的角度出發,表述行為結果的典型特徵,行為的主體必須是學生,而不能以教師為目標的行為主體。這與原先"教學大綱"的表述方式是不同的,以往我們習慣採用「使學生……」、「提高學生……」、「培養學生……」等方式都是不符合表述要求的。盡管有時行為主體「學生」兩字沒有出現,但也必須是隱含著的。
第二,行為動詞可評價。為了便於教學後的評價,行為動詞就應該避免運用一些籠統、模糊的術語。如果使用「提高……」、「靈活運用……」、「培養學生……的精神、態度」、「了解……」、「掌握……」等行為動詞,缺乏質和量的具體規定性,評價就無法開展。 因此目標應該用以表述學生形成的可觀察、可測量的具體行為,如知道、說出、寫出、認出、記住、說明、猜測、作圖、解釋、區分、辨別等等。
第三,行為條件須界定。行為條件指影響學生產生學習結果的限制或范圍等。因此,在描述課程與教學目標時,通常都說明在什麼樣的條件下達到何等程度的結果。如,輔助手段限制:「通過計算器……」;信息限制:「在**統計圖中,能……」;時間限制:「在5分鍾內,能……」;課堂情境限制:「在課堂討論時,能……」。
第四,表現程度呈底線。表現程度是學生對目標所達到的最低表現情況,也就是用以評量學習表現或學習結果所達到的程度。因此除了行為動詞上體現程度的差異外,還可以用其他的方式表明所有學生的共同程度,如假設一道題目有五種解題方案,但作為面對全體學生的標准,不能要求所有的學生都能回答五種解題方案, 那麼就可以這樣來陳述,「至少寫出三種解題方案」、「80%學生都能答出五種解題方案」等。又如:「能用符號語言表示三角形」、「能根據圖片或提示寫出五個描寫日常活動的句子」等。
7. 幼兒園小班語言教學目標有哪些
小班科學領域教學目標
情感方面:
1.激發幼兒對周圍事物的好奇心,使其樂意感知和擺弄他們能夠直接接觸到的自然物和人造物。
2.萌發他們探索自然現象和參與製作活動的興趣。
3.使其喜愛動、植物和周圍環境,並能在成人的感染下表現出關心、愛護周圍事物的情感。
方法技能:
1.幫助幼兒了解各種感官在感知中的作用,學習正確使用各種感官感知的方法,發展感知能力。
2.幫助幼兒掌握根據一個或兩個特徵從一組物體中挑選出物體並歸為一類的分類方法。
3.幫助幼兒學會通過目測等簡單方法比較物體的形體大小和數量的差別。
4.引導幼兒用詞語或簡單的句子描述事物的特徵或自己的發現,與同伴、教師交流。
5.幫助幼兒學習使用他們日常生活中常用科技產品的簡單方法,參與簡單的製作活動。
知識方面:
1.引導幼兒觀察周圍常見的個別自然物的特徵,獲取粗淺的科學經驗,初步了解它們與幼兒生活、與周圍環境的具體關系。
2.引導幼兒觀察周圍常見自然現象的明顯特徵,獲取粗淺的科學經驗,並感受它們和幼兒生活的關系。
3.引導幼兒觀察日常生活中直接接觸的個別人造產品的特徵及用途,獲取粗淺的科學經驗,感受它們給生活帶來的方便。
小班語言領域教學目標
傾聽部分:
1.樂意聽老師和同伴講話。
2.能聽懂普通話。
3.聽別人說話時,能保持安靜,不打斷別人的說話。
表述部分:
1.願意學說普通話,喜歡與老師、同伴及成人交談。
2.知道在集體面前要大聲發言,在個別交談時音量要適當。
3.會用簡單的語言回答問題,表達自己的請求、願望、感情與需要等,能講述圖片和自己感興趣的事。
欣賞文學作品部分:
1.願意欣賞並初步感受和理解不同體裁的幼兒文學作品。
2.能獨立地念兒歌,講述簡短的句子。
3.能仿編較簡單的兒歌、散文和故事等。
早期閱讀部分:
1.知道可以用一段話來講述一幅圖的含義。
2.知道每個字的發音不同,所代表的意思也不同。
3.喜歡聽成人講述圖書的內容,並嘗試自己閱讀圖書。
4.學習正確的閱讀方法,會按順序翻閱圖書,看出圖書畫畫內容的主要變化。
5.對文字感興趣,能學認常見的簡單漢字。
8. 如何制定幼兒園語言教學目標
「目標是起點,也是歸宿」。在幼兒教育中,我們從目標體系劃分,一般可分為教育總目標一一各年齡階段目標——教學活動目標三個逐級轉化的層級教育目標。其中,教學目標是教育目標最具體化的體現,它是基礎之基礎,決定著整個教育總目標的落實與達成度。 布盧姆指出:有效的學習始於准確的知道達到的目標是什麼。由此可見,教學目標是語言教學活動的核心,是教師專業成長的靈魂,在教學活動中有定向的作用。它限定語言教學活動的運作,是判斷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對保證語言教學活動有效開展至關重要。教學目標的有效性是語言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決定因素。制訂科學合理的學習目標是實現有效教學的重要前提。 一、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總目標 教育部頒布的《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中對語言領域提出了以下目標: 第 一,樂意與人交談,講話禮貌;第 二,注意傾聽對方講話,能理解日常用語;第 三,能清楚地說出自己想說的事;第 四,喜歡聽故事、看圖書;第 五,能聽懂和會說普通話。 理解《綱要》的語言教育目標,可以把幼兒園語言教育總目標劃分為四個大方面,即傾聽、表述、欣賞文學作品和早期閱讀,並且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幼兒實施教育。 理解《綱要》的語言教育目標,我們可以把幼兒園語言教育總目標劃分為四個大方面,即傾聽、表述、欣賞文學作品和早期閱讀,並且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幼兒實施教育。 1.養成幼兒注意傾聽的習慣,發展他們的語言理解能力。傾聽是兒童感知和理解語言的行為表現,是幼兒語言學習和發展不可缺少的一種行為能力。懂得傾聽、樂於傾聽並且善於傾聽的人,才能真正理解語言的內容、語言的形式和語言運用的方式,掌握與人進行語言交流的技巧。 2.鼓勵幼兒大膽、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嘗試說明、描述簡單的事物或過程,發展思維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以一定的語言內容、語言形式以及語言運用方式表達和交流個人觀點的行為,是幼兒語言學習和語言發展的主要表現之一。只有懂得表述的作用、願意向別人表述自己的見解,並且具備表述能力的人,才能真正與人進行語言交際。 3.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並通過各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幼兒在學習文學作品中形成的綜合的語言能力,能夠增強他們對語言核心操作能力的不同層次的敏感性。因此要盡可能地給幼兒創造學習等各種文學作品的機會。 4.培養幼兒對生活中常見的簡單標記和文字等感興趣。利用圖書、繪畫和其他多種方法,引發幼兒對書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二、幼兒園語言教育的活動分類目標 (一)談話活動目標 談話活動是培養幼兒在一定范圍內運用語言與他人進行交流的語言教育活動類型,目標主要有: 1.幫助幼兒學會傾聽他人的談話,逐步掌握幾種傾聽技能; 2.幫助幼兒學習圍繞一定的話題談話,充分表達個人見解,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 3.幫助幼兒學習運用語言進行交流的基本規則,提高幼兒的語言交往水平。 (二)講述活動目標 講述活動是以幼兒語言表述行為為主的語言教育活動類型。目標主要有: 1.培養幼兒感知理解講述對象的能力; 2.培養幼兒獨立構思與清楚完整表述的能力; 3.幫助幼兒掌握語言交流的情緒度、調節技能。 (三)聽說游戲目標 聽說游戲是採用游戲的方式開展的語言教育活動。目標主要有: 1.幫助幼兒按照一定規則進行口語表達練習; 2.提高幼兒積極傾聽的水平; 3.培養在語言交往中的機智性和靈活性,鍛煉幼兒迅速領悟語言規則的能力,迅速調動個人已有的語言經驗編碼的能力,以及迅速以符合規則要求方式表達的能力。 (四)早期閱讀活動目標 幼兒園的早期閱讀活動,是幫助幼兒接近書面語言的教育過程,目標主要有: 1.提高幼兒學習書面語言的興趣; 2.幫助幼兒初步認識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的對應關系,懂得書面語言學習的重要性; 3.幫助幼兒掌握早期閱讀的技能。 (五)文學作品學習活動目標 文學作品學習活動是通過欣賞文學作品來學習語言的語言教育活動類型,目標主要有: 1.要求幼兒積極參加文學活動,樂意欣賞文學作品,知道文學作品有童話故事、詩歌和散文等體裁; 2.幫助幼兒感受文學作品的語言美,培養他們對藝術語言的敏感性; 3.要求幼兒理解文學作品內容,學慣用語言和非語言的表現方式表達自己對某個文學作品的理解。 4.要求幼兒根據文學作品所提供的線索,進行創造性想像,並用口頭語言表達自己的經驗和想像。 三、在制定目標時可遵循以下幾點: (1)體現幼兒年齡特點。目標制定要依據本班幼兒的實際,只有在研究和把握本班幼兒身心發展的實際水平、發展需要和可能性的基礎上,才能確定幼兒進一步發展的潛力、方向和步伐。因此教師要觀察、了解兒童發展的現狀及內在需要,使教學活動目標處於幼兒的最近發展區內,並促進幼兒潛在發展水平向現實水平過渡。 (2)體現語言學科特點。要關注本領域的核心價值,語言領域的核心價值在於傾聽、感受、理解、表達,不同的語言教學形式,側重點有所不同;科學領域的核心價值,傾向於孩子積極主動的探究學習,多種感官多通道對事物的感知,對事物探究的興趣的激發等等;而藝術領域的核心價值更傾向於對美的感受與表達。 例:某幼兒園教師設計的大班詩歌《風藏在哪裡》教學目標:1.欣賞詩歌,感受詩歌優美意境和問答式的結構特點;2.學習有感情地朗讀詩歌,區別問句和答句的不同讀法;3.初步嘗試按照詩歌結構進行仿編,用生動,形象的詞去描述事物。另一教師設計的小班詩歌欣賞《小草的風箏》教學目標:1.理解詩歌內容,體會小草放風箏的童趣和奇妙。 2.在傾聽活動中感受詩歌優美的意境。3.在游戲表演中,進一步感受詩歌語言的趣和妙。兩個活動都是詩歌教學活動,兩個活動的目標定位,都能較好地體現語言領域的學科特點,把文本這個載體運用得很好。再看她們對幼兒年齡特點、學習特點的把握,活動一:所對應的是大班幼兒,教學中的文學性體現更強一點。在感受基礎上,有重點的朗誦要求、仿編要求,比較大的容量對於大班幼兒來說是有一定的挑戰的。活動二:所對應的是小班孩子,教師考慮到這首詩歌很優美、很童趣,考慮到小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把詩歌教學確定為欣賞。在感受理解的基礎上,用動靜交替的組織方式,通過動一動、演一演為理解感受詩歌語言服務,通過動作表現的形式,來進一步感受語言的趣味性。以上兩個語言領域的活動目標,能夠比較好地體現幼兒年齡特點和語言學科特點,對幼兒有適度的挑戰。 (3)活動目標要具體細化 教學活動目標是教學過程的指引,是評價教學效度的標尺。所以,只有具體的、有針對性的目標,才能夠為教學過程導航,才能夠給檢測學習達成度以標尺。所以我們在制定教學活動目標時要具體,要對教材和幼兒學習能力分析透徹。如當我們面對一個教學內容時,首先要審視其中蘊涵哪些知識和技能點,還要推敲在何種程度上操作,才能夠對所教幼兒產生真正教育意義上的價值;其次,要考慮幼兒的學習方式和獲得知識技能的方法;在相關的學習中,還需要分析所蘊涵哪些情感、社會性價值。而且,每個活動內容都會有不同的目標側重點。 教學活動目標所期望的結果應基本上是可以觀察到或測量到的,必須具有可測性,否則,就不能充分發揮教學目標的評價功能。因此,要求目標陳述精確、標准、具體、規范。從表述的方式上說,幼兒園教學活動的目標通常採用「行為目標」的方式來表述。行為目標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