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xxx》課堂信息化教學設計 一、本課基本信息 二
教學案例、教學設計、教學實錄、教學敘事的區別:①教學案例與教案:教案(教學設計)版是事權先設想的教育教學思路,是對准備實施的教育措施的簡要說明,反映的是教學預期;而教學案例則是對已發生的教育教學過程的描述,反映的是教學結果。②教學案例與教學實錄:它們同樣是對教育教學情境的描述,但教學實錄是有聞必錄(事實判斷),而教學案例是根據目的和功能選擇內容,並且必須有作者的反思(價值判斷)。③教學案例與敘事研究的聯系與區別:從「情景故事」的意義上講,教育敘事研究報告也是一種「教育案例」,但「教學案例」特指有典型意義的、包含疑難問題的、多角度描述的經過研究並加上作者反思(或自我點評)的教學敘事;教學案例必須從教學任務分析的目標出發,有意識地選擇有關信息,必須事先進行實地作業,因此日常教育敘事日誌可以作為寫作教學案例的素材積累。
『貳』 信息化課堂教學比賽教學設計怎麼寫
不少青年教師考編或者參加職稱評聘,總是對教學設計該寫些什麼才能獲取高分產生疑惑,因此,選擇本文,以供參考。
一、教學設計的基本要素
「模式」是對理論的一種簡潔的再現。不論哪一種教學設計模式,都包含有下列五個基本要素:教學任務及對象;教學目標;教學策略;教學過程;教學評價。對象、目標、策略、過程和評價五個基本要素相互聯系、相互制約,構成了教學設計的總體框架。
(一)教學任務
新課程理念下,課堂教學不再僅僅是傳授知識,教學的一切活動都是著眼於學生的發展。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學思路的一個基本著眼點。因此,教學由教教材向用教材轉變。以往教師關注的主要是「如何教」問題,那麼現今教師應關注的首先是「教什麼」問題。也就是需要明確教學的任務,進而提出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和制定教學策略。
(二)教學目標
教學設計中對於目標闡述,能夠體現教師對課程目標和教學任務的理解,也是教師完成教學任務的歸宿。
新課程標准從關注學生的學習出發,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中師生共同追求的,而不是由教師所操縱的。因此,目標的主體顯然應該是教師與學生。
教學目標確立了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它與傳統課堂教學只關注知識的接受和技能的訓練是截然不同的。體現在課堂教學目標上,就是注重追求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的有機整合,突出了過程與方法的地位,因此在教學目標的描述中,要把知識技能、能力、情感態度等方面都考慮到。
(三)教學策略制定
所謂教學策略,就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所採用的方法、步驟、媒體和組織形式等教學措施構成的綜合性方案。它是實施教學活動的基本依據,是教學設計的中心環節。其主要作用就是根據特定的教學條件和需要,制定出向學生提供教學信息、引導其活動的最佳方式、方法和步驟。
『叄』 怎樣理解信息化課堂教學
怎樣理解信息化課堂教學
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信息技術應用於教育教學的核心,也是當前我國推進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的重點和難點。教育部啟動的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也大力提倡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普遍應用,把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作為新課改中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為此,很多學校都已著手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探索,開展信息化教學課堂,但在指導試驗學校教學實踐的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學校存在著對信息化教學的錯誤理解以及實踐中的機械、盲目地操作。這些現象的存在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教育信息化的發展,易使教育信息化偏離正確的方向。
一、在技術世界裡迷航
1.技術排斥觀
不少學校的領導認為:多媒體好是好,就是身價高,學校硬體不到位,師資又缺乏,暫時不搞也無妨,還是等水漲船高吧。這是一種思想認識上的偏差,當今科學技術迅猛發展,我們的社會已開始進入數字化時代,在課堂教學中運用多媒體技術,從而更大程度地提高教學效率,已成為教改的必然趨向。所以一定要更新觀念,放遠目光,抓住機遇,搶先發展,只有這樣才能取得現代教育改革的主動權。
2.唯技術主義
很多人武斷地認為,一堂課如果沒有用到網路,或者只用了幾分鍾的計算機,那肯定不是一堂好課,甚至形成「無多媒體課件不成公開課」的局面。而其所謂的多媒體課件,也只是簡單的文字加圖片,完全是印刷教材的電子化。事實上,技術只是一種輔助手段,而不是目的,推進信息技術的應用並不是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而是通過信息化達到更好的教學和學習效果。技術用的好壞是看其是否用得恰當,在於質而不在於量。
也有一些人對技術持一種亢奮狀態,認為技術越先進越好。原本可以面對面實現的討論,非得要用視頻會議系統來實現,結果非但沒有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反而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費,其成本效益極為低下。
還有一些人是對電教老師的依賴,認為電教老師理所當然要包辦與計算機相關的一切工作,上一堂公開課需要幾個電教老師陪同,機器出了故障由電教老師解決,甚至完全由電教老師操作電腦。這樣的教學是不可持續發展的,也是不現實的,學科老師還是應該具備基本的技術操作能力。
3.大而全的完整課件
很多中小學教師一聽到要製作課件就很害怕,在他們看來製作課件是一項浩大的工程,在追求精緻的基礎上還必須保證功能齊全,不僅要有教學內容,還要有在線測試、在線討論、用戶許可權管理、問卷調查、統計分析、答疑等交互模塊,這對於非計算機專業的學科老師來說,是相當困難的。要解決這個問題,可以考慮以下三點:首先,課件要和網路教學平台良好的整合,把一些復雜的交互功能移交教學平台,由專門的技術人員來開發完成,而教師只要用FrontPage、PowerPoint、Flash等一些簡單的工具做一些網頁、動畫即可,把更多的精力放到教學內容上,完全沒有必要學習AuthorWare、3DMax、Director、VB、Asp等復雜的開發工具;二是要給課件「減肥」,設計課件時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課的重點、難點上,每一堂課突破一、二個難點,不要面面俱到,只要真正能把教師感到難以講清楚的問題用多媒體特有的優勢講清楚就可以了;三要採取「拿來主義」,目前國內面向課堂教學的課件逐漸多起來,學校可適當購買一些,這樣使用起來就會比較方便,當然現成的課件不一定適合教師的教學意圖,這時可利用抓圖、抓動畫等軟體截取其中所需部分,重新組織、加工。
4.課堂教學以課件為中心
很多教師認為要把信息技術整合到自己的學科教學中,首先就要有非常完美的課件。他們花大量的時間在課件製作上,把自己的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以課件的形式固化起來,它幾乎包括教師所能想到的和所能表達的所有內容,就像一篇電子教案,以至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了「教師-課件-學生」的教學方式,從而割裂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直接聯系。教師在課堂上,注意力全部局限在課件上,滑鼠、鍵盤不斷按動,眼睛瞪著屏幕,口中念著課件上的內容。而學生則盯著不斷變化的屏幕,把它當作獲取知識的唯一來源。這種誇大課件作用,降低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主體地位的教學方式,勢必將教師和學生淪為媒體的奴隸,制約信息化教學深層次地發展。教師應該擺脫以課件為中心的怪圈,關注教學過程的設計,使信息化教學課堂內容豐富、生動活潑。
5.過多的多媒體展示
有的教師認為多媒體是萬能的,在課上從頭至尾都用多媒體,對其它常規媒體不屑一顧。在某些公開課上,我們甚至看到一些教師純粹以多媒體替代小黑板與掛圖,其追求現代化的意識是好,但是任何事物都有長有短。總的來講,藉助多媒體能將抽象物體具體化,微觀物體宏觀化,對教師講授重點和難點是有一定幫助的,但過多的多媒體展示會造成負面的影響。例如,在語文教學中過分的意境表達,會剝奪學生的想像力與對優美文字的整體感悟能力;數理教學過分的形象化,會剝奪學生邏輯思維的培養。再者,教師成了多媒體的放映者,無法發揮其主導作用,也無法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師生都被禁錮於多媒體中。
6.技術使用和課程容量的錯誤處理
很多教師在製作課件時無原則地增大教學密度,令學生應接不暇。雖然計算機多媒體在教學中可將聲音、圖像、動畫集成一體,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來獲取相關信息,並在設計者的優化組織設計下,增大信息傳播速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效益。但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堂課如果內容太多,進度太快,學生就很難集中注意力,呈現的信息切換過於頻繁,學生的注意力很難及時地轉移。忽視學生的認知規律,而一味加大教學密度,即使圖文聲情並茂,學生也經常會手忙腳亂,顧此失彼。所以教師一定要科學地處理技術使用與學生認知規律的關系,重視啟發性原則,給學生留出時間去思考,安排適量的活動去發現。
與此同時,由於課堂時間的限制,只能使一些教學環節流於形式、忽視實質。例如,40分鍾一堂課,學生既要上網查資料,又要小組討論,還要自己作報告。有的教師規定三分鍾上網查資料,三分鍾的討論。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只能做一些拷貝粘貼,根本無法對信息進行加工處理。我們認為,可以考慮以活動為單位進行課時安排。這樣才有可能將設計的各個教學環節落實下去,而不流於形式,學生也有時間從容地思考,把外界信息內化到自己的認知結構中。
『肆』 對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你有什麼困難和建議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已經進入了信息技術廣泛運用的時代.目前,我國已經進入了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改革年代.素質教育的發展和教育信息化的推進,要求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而信息技術與課程的整合,是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關鍵,是信息技術課程和其他學科雙贏的一種教學模式.本文對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目標和主要任務,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地位的體現,以及課程整合的方式方法作了思考與探索.
關鍵詞:信息技術課程整合教學方式方法
信息化是當今世界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大趨勢,以網路技術和多媒體技術為核心的信息技術已成為拓展人類能力的創造性工具.為了適應這個發展趨勢,我國已經確定在中小學中普及信息技術教育,同時要加強信息技術與其他課程的整合.「課程整合」對於一名信息技術教師來說是經常要面對的最實際的問題,在教學工作中經常要和同行一起討論把信息技術運用到其他的課程中,信息技術給其他課程帶來什麼?回答是肯定的,思路的拓寬,知識面的拓寬,教學方法的改變等等.那麼,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目標和主要任務是什麼?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重點是什麼?在信息技術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課堂教學中的整合,信息技術扮演怎樣的角色?怎樣才能使信息技術的學習更有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弄清這些問題對於我們教師的實際工作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目標和主要任務
信息技術拓寬了人們獲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圍,極大地豐富了信息資源,為個性化、自主及互動式的學習提供了實施的舞台,使生動、活潑、主動地學習得以進行,使終生教育、學習化社會的構想得以實現.信息技術不只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而是服務於他們學科教學的得心應手的教學媒體,是提高教育教學活動的效率、更好地進行素質教育的工具;對於學生來說,信息技術則是學習知識和提高技能的認知工具.
在中小學普及信息技術教育的措施,是將信息技術課程列入必修課程.信息技術課程的目標是「通過信息技術課程使學生具有獲取信息、傳輸信息、處理信息和應用信息的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信息素養,把信息技術作為支持終身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手段,為適應信息社會的學習、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礎.」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的主要任務是:「培養學生對信息技術的興趣和意識,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基本知識和技能,了解信息技術的發展及其應用對人類日常生活和科學技術的深刻影響.」
二、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的教學重點
我是這樣認為的信息技術這門課的前身是計算機教學,從計算機到信息技術的改變我覺得是一個突破和飛躍.從單機到聯機到網路的貫通必然對改變了信息技術課程目標的變化和發展,即從「計算機文化論」到「計算機工具論」,再到現在提出的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正是人類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認識的不斷提高.對於我們21世紀的學生來說,基本的「信息素養」應包括:
1.信息獲取的能力.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要求,主動地、有目的地去發現信息,並能通過各種媒體,如互聯網、書籍、報紙、電視等,或者自己親自調查、參觀等,收集到所需要的信息.
2.信息分析的能力.能夠將豐富的獲取到的信息進行篩選鑒別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判斷它的可信度,然後對認為真實有用的信息進行分類.
3.信息加工的能力.將不同渠道獲取的同一類信息進行綜合,結合自己原有的知識,重新整理組織、存儲,並能夠簡潔明了地傳遞給他人.
4.信息創新的能力.在信息加工的時候,通過歸納、綜合、抽象、聯想的思維活動,找出相關性、規律性的線索,或者能從表面現象分析出事物的根源,得出創新的信息.
5.信息利用的能力.利用所掌握的信息,使用信息技術或其他手段,分析、解決生活和學習中的各種實際問題.
6.協作意識和信息的交流能力.能夠通過互聯網等平台拓展自己的交流范圍,面向世界,開闊視野,並能利用信息技術加強與他人的聯系、協作.
三、課程整合的方式方法
課程整合應該分幾步走.
第一步,信息技術課程,信息技術作為學習的對象.信息技術課程作為一門專門的學科開設,主要學習信息技術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
然而,信息技術課程並不僅僅是簡單地為了學習信息技術本身而學習,還要培養學生利用信息技術解決問題的習慣和能力.因此,同樣要按照課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整合到實際任務中進行學習.比如:Microsoft
Word文字處理的學習就可以以完成一份班級小報的形式進行教學.Microsoft
access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學習就可以以完成通訊錄的形式進行教學等等,因為大家都知道生活中的知識要比課本中的知識豐富和精彩的多,學生們喜歡貼近生活,其效果可以說事半功倍.
第二步,與其他學科的整合,信息技術作為教學工具.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學習,信息技術完全為其他學科的教學服
『伍』 如何真正讓教育信息化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
一、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觀念提出的背景
2012年3月,我國教育部發布了《關於印發〈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的通知》(《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以下簡稱為《規劃》),開頭直接引用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首次提出的重大命題——「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具有革命性影響,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並以此作為《規劃》制定與實施的總綱。
在「總綱」之後,是關於「教育信息化的意義」和「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途徑與方法」的闡述。
教育信息化的意義,是要「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破解制約我國教育發展的難題,促進教育的變革與創新」(過去的提法是「促進教育的改革與發展」),所以是「實現我國教育現代化宏偉目標不可或缺的動力與支撐」。
實現教育信息化的途徑與方法,是指要充分利用和發揮現代信息技術優勢,實現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的深度融合。事實上,這也正是能夠讓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真正產生革命性影響的具體途徑與方法。信息技術應與教育「深度融合」,這是《規劃》中首次提出的全新觀念,曾先後出現十次以上,可見它具有異乎尋常的重要性。
為實現教育信息化的目標,即通過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以達到促進各級各類教育變革與創新的目標,國際上傳統的途徑與方法是: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也稱「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現在,《規劃》放棄這一傳統說法,而提出信息技術應與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觀念,並認為這才是實現上述教育信息化目標的有效途徑與方法,其根據何在?這只有從「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的內涵、實質去探尋,才有可能弄明白。
為此,我們需要先考察信息技術與教育「深度融合」觀念提出的背景、它同傳統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觀念有哪些不同。
眾所周知,人類社會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進入信息時代以來,以多媒體計算機與網路通信為標志的信息技術日益廣泛地應用於人們的工作、學習與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在經濟、軍事、醫療等領域產生了革命性影響。但令人遺憾的是,在信息技術取得這些重大成效的同時,在教育領域的應用卻成效不顯,大多數仍只停留在手段、方法的應用上,對於教育生產力的提升(大批創新人才的培養),似乎可有可無,而非必不可少的因素,更談不上對教育發展產生革命性影響。原因在哪裡呢?
著名的喬布斯之問,提出的也是這樣的問題——「為什麼計算機改變了幾乎所有領域,卻唯獨對學校教育的影響小得令人吃驚!」[1]
長期以來,國際上曾有許多專家學者對此進行過研究與探討,最後多無功而返。只有2010年11月發布的《美國2010國家教育技術計劃》(National Ecational Technology Plan 2010,簡稱為NETP2010。從1996年以來,美國已先後四次發布教育技術計劃,2010年發布的是最新一輪)[2],通過認真回顧和總結近三十年來企業部門應用技術的經驗與教訓,並與教育領域應用技術的現狀進行對比,才發現問題的症結所在,從而引出一個全新命題:
「教育部門可以從企業部門學習的經驗是:如果想要看到教育生產力的顯著提高,就需要進行由技術支持的重大結構性變革(fundamentalstructural changes),而不是漸進式的修修補補(evolutionary tinkering)」(下面把這一命題簡稱為「教育系統結構性變革」命題)。
由於這一命題與信息技術能否對教育發展產生革命性影響密切相關,事實上,能否運用信息技術實現教育系統的重大結構性變革,正是信息技術能否對教育發展產生「革命性影響」的根本原因所在,所以應當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
這里想要說明的是:從歷次發布的美國國家教育技術計劃的內容看,NETP2010是涵蓋美國教育系統各個領域,並涉及教育系統中所有組成要素的最全面、最系統的教育發展計劃,其豐富內涵、重大意義與深遠影響,在我國只有《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能與之相比。
迄今為止,從國際范圍來看,以美國學者為代表的西方學者,對於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或「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歷來都是只從改變「教與學環境」或改變「教與學方式」的角度(頂多也只是從同時改變「教與學環境」和「教與學方式」的角度)去闡述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意義與作用,去定義「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內涵、實質,因而都未能抓住問題的本質與關鍵。
只有NETP2010,通過回顧和總結近三十年來企業部門應用信息技術的經驗與教訓,並與教育領域應用技術的現狀作對比,才最終認識到,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之所以成效不顯(或者說,信息技術對教育發展未能真正產生出革命性影響),其問題在於:教育系統沒有實現用信息技術支持的重大結構性變革,只是將信息技術應用於改進教學手段、方法這類「漸進式的修修補補」上,或者是只關注了如何運用技術去改善「教與學環境」或「教與學方式」。總之,沒有觸及教育系統的結構性變革。
這就是《規劃)》放棄傳統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而倡導與教育「深度融合」的全新觀念的特定背景——希望找到一種新的、能實現教育信息化目標的有效途徑與方法,以解決長期以來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成效不顯的問題。
了解這一特定背景以後,我們再來看看「深度融合」的觀念和傳統「整合」的提法有何差異。
既然用「深度融合」取代「整合」的目的是想要真正觸及教育系統結構性變革(而不是只用於改進教學手段、方法這類「漸進式修修補補」),那麼,「深度融合」與傳統「整合」的根本區別就在於:「深度融合」要求實現教育系統的結構性變革,而「整合」不要求、也不關注這種變革。
二、「教育系統結構性變革」的確切內涵
教育系統結構性變革又是指什麼呢?教育系統包含「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終身教育」等多個組成部分,但其最重要、最核心的是「學校教育」——廣大青少年的知識技能與思想品德主要靠學校培養。既然學校教育系統是整個教育系統的主體與核心,那麼,「教育系統結構性變革」的關鍵及主要內容,顯然應當是「學校教育系統的結構性變革」。
為了認識和理解「學校教育系統的結構性變革」的具體內涵,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簡單邏輯推理:
由於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主陣地(也是除遠程教育以外,各級各類教育的主陣地),所以「課堂教學」應當是「學校教育」的核心內容;
既然「課堂教學」是「學校教育」的最主要內容,那麼「課堂教學結構」自然就應當是「學校教育系統的主要結構」;
『陸』 基於課程的信息化教學設計和基於課堂的信息化教學設計之間的異同
信息化教學設計與實踐課程的學習,感覺自己收獲的已經不僅僅是一些技能內知識上的容收獲,甚至激發了一種對教學新的思考。 在學習課程之前,認為信息化教學嘛無外乎就是ppt使用,上課播放些視頻音頻之類的教學。但是學習這個課程期間學習了webquest,了解了moodle之後,發現信息化的教學不單單只是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的介入來吸引學生眼球,而是讓信息技術突破傳統教學的不足,增加學習趣味性和師生之間的互動,改變單一的學習形式和交流模式等等。
『柒』 如何運用信息化技術提高課堂教學
如何運用信息化技術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增加知識儲備,擴大課堂容量.
語文學科是一門綜合性極強的學科,幾乎涵蓋了所有的學科.正因為語文學科教學內容具有多樣性、多元性,教學方法具有獨特性、靈活性,所以,語文學科與信息技術教育的整合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語文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藉助現代信息技術的圖片、音頻、視頻等多種手段,創設優美情境,激發審美情趣,優化教學過程;可以藉助豐富的網上資源,把課本知識延伸到課外,增加語文知識的儲備,拓寬語文教學的空間,擴大語文課堂的容量.
二、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特定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蘇聯教育家羅廖夫說:「有趣味、有吸引力的東西使識記的可能性幾乎增加一倍半.」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人的一種帶有趨向性的心理特徵,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一個人對某種事物產生興趣,就會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生對所學內容深感興趣,就會樂於接受.此所謂「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藉助現代信息技術中的聲、光、影、畫、特技等手段,創設逼真的教學環境、動靜結合的教學圖像、生動活潑的教學氣氛,不僅能為學生提供情景交融、形聲並茂的感知材料,而且可以在學習中的疑難之處再現情境,啟發學生對表象進行分析、綜合、概括,使學生在一個新的平台中寬松、愉悅地學習,使其思維向深層發展,給課堂注入新的活力,給學習平添諸多趣味,可以最大程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運用現代信息技術,突破重點難點,訓練學生思維.
學習本身是一件艱苦的事情,僅靠興趣是不能長久的.學生要獲取豐富的知識,除了願學和善學外,還要樂學,而學習的樂趣來自學習過程中對於成功的體驗.學生能否體驗到學習的樂趣,很大程度上則取決於教師對教材重點難點的把握和突破.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就像是一個圓的中心,一切教學活動都應緊緊圍繞教學目標進行.教師只有認真研究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選取最能體現該目標的教學媒體,實現媒體與目標的統一性、協調性、突出性,才能達到解決重點難點的目的;只有藉助信息技術,將抽象的文字直觀形象地作用於學生的感官,縮短學生從形象思維到抽象思維的過渡距離,才能達到「啟其所感,導其所難」的目的;只有利用信息技術,創設良好的育人環境,才能達到開發學生智能、培養學生能力、訓練學生思維、提高單位時間教學效率的目的.
四、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激發審美情趣,改善認知行為.
審美感知是人對於能夠引起愉悅的事物的完整形象的反映,感受美是審美過程的起點.學生對於艷麗的色彩、和諧的聲音有一種天然喜愛的傾向.根據這一點,教師把語文課文中美的形象、美的事物通過錄像、投影、計算機、多媒體互動式白板等展現出來,創設一定的意境,觸動學生審美感知,激發學生審美情趣,陶冶學生美好情操,直至使學生擁有鑒賞美的大腦和創造美的雙手.藉助信息技術,通過審美感知,語文教材中的許多篇目均可以引起學生心態的系列變化:或愛,或憎,或喜,或怒,或歡快,或沉悶……這些情感色彩的印記,在激發學生審美情趣和改善學生認知行為上具有微妙的功能.
五、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想像訓練,培養創造能力.
愛因斯坦說:「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知識是有限的,而想像力概括著世界上的一切,推動著科學的發展,是知識進步的源泉.想像是思維的體操,是拓展思維空間的內軀力,是人們對頭腦記憶表象進行加工改造而建立新形象的心理過程.在課堂教學中,教師結合教材內容,恰當運用電教媒體,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翱翔於想像的王國,對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有著重大的意義.教師如果充分挖掘教材因素,合理運用信息技術,經常進行想像訓練,就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遠性、深刻性和創造性.
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使傳統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發生了根本的變革,體現了現代教學的強大優勢.教師要清楚現代信息技術的優勢和不足以及學科教學的需求,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捌』 什麼是教學設計什麼是信息化教學設計它們包括哪些主要環節
答:教學設計是主要依據教學理論、學習理論和傳播理論,運用系統科學的方法,對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媒體、教學策略、教學評價等教學要素和教學環節進行分析、計劃並做出具體安排的過程。其主要環節包括: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學習環境分析、確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或資源和學習效果評價。
信息化教學設計即「信息化教學」的設計,提倡教師不僅需要通曉現代信息技術,而且需要掌握如何學會設計以信息技術支撐的教學過程,在教學過程中把信息技術、信息資源和課程有機結合起來,促進教學的最優化。其主要環節包括:單元教學目標分析、教學任務與問題設計、信息資源查找與設計、教學過程設計、學生作品範例設計、評價量規設計、單元實施方案設計和評價修改。
答:教學設計是教學系統設計的簡稱,是以傳播理論、學習理論和教學理論為基礎,運用系統論觀點和方法,分析教學中的問題和需求從而找出最佳解決方案的一種理論和方法。其主要環節包括:學習需要分析、學習內容分析、學習者分析、學習環境分析、確定學習目標、設計教學策略、選擇教學媒體或資源和學習效果評價。
教學設計方案,內容包括學習內容特徵分析、學習者特徵分析、任務分析、教學目標、設計思路或意圖、教學過程、課堂小結(含板書設計)、自主性教學評價(教學反思)、教學資源鏈接等。
答:我個人認為,教案體現了老師對課程標準的理解,對課本內容的理解,展現了老師在對本課講授時的思想以及講授完後老師本人對本課的認識和學生課後的反應。寫教案的具體內容包括以下十項:
一.課題(說明本課名稱)
二.教學目的(或稱教學要求,或稱教學目標,說明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任務)
三.課型(說明屬新授課,還是復習課)
四.課時(說明屬第幾課時)
五.教學重點(說明本課所必須解決的關鍵性問題)
六.教學難點(說明本課的學習時易產生困難和障礙的知識點)
七.教學過程(或稱課堂結構,說明教學進行的內容、方法步驟)
九.板書設計(說明上課時准備寫在黑板上的內容)十.教具(或稱教具准備,說明輔助教學手段使用的工具)
『玖』 怎樣利用信息技術促進課堂教學結構性變革
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對現代教育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已成為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關鍵。現代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廣泛應用,促進了教學手段、方法、內容的重大變革,加快了教育信息化進程。
《新發現──當代中國少年兒童報告》披露:我國城鄉少年兒童存在著顯著的差異。其中一項表現為:城市的孩子比農村的孩子擁有更多的學習資源,如城市的孩子擁有電子設備的數量遠遠高於農村孩子,加之農村孩子的家庭經濟條件相對較差,很多孩子買不起一些必要的課外書籍,這意味著農村的孩子在選擇學習資料時受到了限制,更需要外界資源的補給,加上農村孩子信息較閉塞,見識不廣,知識面較窄,給包括數學在內的小學課堂教學帶來了困難。農村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重點和難點,事關農村工作的全局。因此,在新形勢下加強農村現代信息技術的普及與運用,是適應信息化社會教育方式根本轉變的需要,有利於促進農村教育的發展與改革。
教育信息化發展的重點和難點在農村。信息技術與課程改革促進了教育信息化,因而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改革迫切需要信息技術的支持。
那麼,在農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如何有效地應用有限的信息技術資源更好地進行課程學習,促進課堂教學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呢?筆者在這里談談自己在教學實踐中的一些體會。
一、運用信息技術,讓生動有趣的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慾
運用多媒體畫面,一開始就能喚起學生的注意力,引起學生的情緒反應,激發學生在情感上的參與,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給新課教學打下良好的基礎。例如:在教學《分類》時,因農村孩子的居住地一般多為副食店,很少有機會逛超市,我便利用數碼攝像機拍攝了超市中物品整齊擺放的情形,與孩子們生活中常見的副食店形成鮮明對比,學生看後無須多講,很自然就明白分類的作用與好處,從而成功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在小結時,我拿出在網上下載的中山公園垃圾箱的圖片,問學生:你知道為什麼這里的垃圾箱分為三個?引導學生在生活中找分類的應用,開闊了學生的眼界。
當然這段視頻資料沒有僅用於本節課。在教學《小小商店》時,我把它放了進去,設計了另一個教學情境:小明到超市買了一個汽車模型需要44元,他帶了2張20元、4張10元、8張5元、10張2元、20張1元、8張5角、20張2角、20張1角。誰能幫助小明找出正好付錢的方法,而且要比一比誰的方法最多。通過多媒體聲形並茂的展示,引起學生極大的興趣。實踐證明,最好的教學時機,莫過於學生對學習內容本身產生濃厚的興趣之時。只有學生形成最理想的學習狀態,情境中的問題也才容易順利解決,學生的思維能力也才能得到培養。
多媒體計算機以其特有的感染力,通過多種形式對學生形成刺激,吸引注意力,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的心理需求,進而主動參與學習活動。
例如,在教學《長方形、正方形、平行四邊形的認識》時,本來這節課的內容是相當抽象和枯燥的,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慾望,設計了這樣一個環節,魔法師帶領大家參觀生態園,整個生態園的環境是由學生已學過的各種圖形組成的,有圓形、正方形、長方形、平行四邊形、菱形等。然後問大家:「這個生態園漂亮不漂亮,你能發現它們都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嗎?」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調動起來了,爭先恐後地搶著回答問題。這樣把抽象的知識和生活中的常見事物有機結合起來,激發了學生學習新知的興趣和慾望,也培養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二、運用信息技術,通過合作交流的形式提高學生的實踐活動能力
現在的孩子,個體意識增強,群體意識減弱,有的孩子很不合群,農村孩子相對城市孩子來說參加社會活動的機會較少,不善言談,不善交往,嚴重影響學其合作學習與相互交流。其實農村的孩子很渴望參與活動,只是在學習中往往缺少合作的機會與方法,缺少有效的資源,農村購買教學掛圖、教具、學具的經費少,引導學生經歷「做」數學的過程難,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一般能力等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養,制約著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制約著教師教的方式的改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拉近了孩子間的距離,能較好地解決這一難題。
例如,執教數學實踐活動課《參觀果園》時,由於學校所在地的周圍就有草莓的種植基地,甚至有的學生父母就是果農,因此孩子們都十分有興趣。參觀前,先讓學生成立學習小組,瀏覽老師下載的有關草莓的網頁,了解各種草莓;參觀後,讓小組列出調查的結果:草莓的營養價值、品種、價格,計算出基地年產量及收入;最後以小組為單位製作出網頁,幫助果農進行產品宣傳。在整個活動中,教師提供相應資料(下載有關網站),學生利用計算機整理、收集相關有用的信息,甚至有的學生把獲得的種植的知識傳授給父母。此時的學習已不單單是數學知識的學習,更涵蓋了健康、美術、信息技術等各科的整合學習。在整個互動學習中,真正回歸學生作為學習主人的地位,每個學生都積極地參與到他們感興趣的活動中,他們有了實踐的機會,體會到了合作的快樂。
還有許多可供實踐的數學活動都可以利用信息技術,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合作交流機會,使學生更樂於參與其中。如《節約用水》,學生通過網路或報紙、圖書調查世界各地水資源情況,我國人均占水量,生活中浪費水的情況,計算學校一個水龍頭一天浪費的水,計算所有水龍頭一年浪費的水……課後合作計算村子裡一年共浪費的水,然後,指導學生製作宣傳小報和電子小報,傳送給村長。又如《元、角、分》中,調查錢幣的歷史,如何換算人民幣,設計「今天我當家」的課後實踐活動,由學生自己安排一次家人的早、中、晚餐,計算需花多少錢等,參照食物的營養網頁,設計每一餐吃什麼,再調查每種食物的價格,並列表,最後計算。如教學《測量》時,利用媒體向大家真實呈現一名同學家裡勞作時的情形,幫助這位同學計算自家種地的面積,鼓勵學生回家實地測量,算算自己家裡地的面積,試著計算自家地的糧食產量。
三、運用信息技術,讓現代化的教學手段突破難點啟迪學生的智慧
其實,許多數學概念、教學模型之所以成為學生學習的難點,就是因為太抽象、不具體,如果僅憑教師的描述和講解,往往是教師花了很大精力,教學效果卻事倍功半。將信息技術應用於數學教學,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調動學生各種感官協同作用,解決教師難以講清、學生難以聽懂的內容,從而有效地實現精講,突出重點,突破難點,取得傳統教學方法無法比擬的教學效果。
如在教授一年級數學《生活中的數》時,站牌上的數表示什麼意思,對於平時很少有機會乘坐公共汽車的農村孩子來說,還不太理解。於是我專門拍攝了市內十字路口的繁忙交通,過往車輛,及進站的車輛,播放給學生觀看,學生很快明白車牌上的數就是表示幾路車。另外我還教給學生一些搭車的知識,學會看站牌,又為後面學習《前後》看站牌,描述「誰在誰的前面,誰在誰的後面」打基礎。這段錄像還可留給二年級上統計用,再現道路上過往車輛的情境,配以語言描述:「我國建設在迅速發展,路上的車輛川流不息,交通越來越方便,你們看道路上有轎車、麵包車、客車、貨車。它們各開過多少輛車呢?請小組討論一下,你們准備用什麼方法來統計這四種車輛開過的數量?」藉助現實情境的虛擬,使學生親身體驗了動態統計的數據收集過程。以上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使重難點得以很好的突破。
再如,農村的孩子很少有機會去游樂場,在上《8、7、6加幾》時,我設計去「游樂場」遊玩,通過「買門票」,「給20元錢」自由選擇游樂項目,列出算式計算,有的孩子根本沒有去過真正的游樂場,更別說玩過,以至於在要求他們寫下感受時,有個孩子說:「為什麼我『玩』了這么多,可一點也不覺得高興呢?」。有了前車之鑒,我將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在教學《旋轉和平移》時,旋轉和平移的概念是十分抽象的,需要通過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體會,然後抽象出辨別兩種現象的依據。將錄下的春遊時學生在游樂場的遊玩情景,學生在學校日常生活的情景播放,讓學生從其中找出旋轉和平移的現象,如摩天輪、海盜船、旋轉木馬等項目,升旗、擦窗、跑步等活動都含有這兩種現象,然後利用多媒體課件動畫,模擬物體運動軌跡。學生非常清楚地看到旋轉和平移這兩種現象的運動規律,使難點輕而易舉突破,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運用信息技術,讓生動有趣的評價方式為學生的成長揚帆
新課程提出,關注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表現應成為課堂教學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學生在課堂師生互動、自主學習、同伴合作中的行為表現、參與熱情、情感體驗和探究、思考的過程等等,即關注學生是怎麼學的。而學生間的差異是永遠存在的,有的上課比較好動,有的自卑感強。教師所要做的,就是讓這些具有不同思維特點的學生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思想,並不斷鼓勵他們敢於表現「與眾不同」、有個性、有創新。
農村的孩子沒有什麼優越感,對自己的表現與城市孩子相比往往顯得不夠自信,甚至自卑,因此他們更需要表揚與鼓勵。如果在學習結束後,能採用多種形式給予激勵,效果將大不一樣。有了信息技術的介入,教師可以根據計算機的反饋系統提供的信息調整教學方案,優化教學程序,學生可以根據反饋的信息了解自己的學習情況,分析自己學習中的成敗得失,改進學習方法,調整學習目標。
如在教學《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鞏固練習時,讓小動物當裁判,當學生回答准確時,多媒體顯示正確的答案,小動物說句:「你真棒!」或用掌聲鼓勵等,如果回答不正確,就用「別灰心,再試試!」來給學生加油,這樣使學生學習興趣很濃,心情愉快,思維活躍。
又如在教學《認識鍾表》的鞏固部分時,讓學生仔細觀察,小強在不同的時間都在干什麼。先與周圍的同學說說,然後在網路環境下,兩人合作輸入相應的時間並提交給教師,教師迅速得到反饋,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調整教學進度。在評價時,先欣賞評價別人的作品,再讓學生互評最佳,在網上投票選出本節課的最佳小嘴巴獎、最佳小螞蟻獎、最佳小蜜蜂獎,由學生自評五星,即:傾聽星,合作星,操作星,表達星,智慧星。你能得哪顆星,就在那顆星上塗顏色。讓學生充分地說:為什麼這樣設計?這樣設計的用意?有哪些地方值得別人學習?哪些需要改進?這一過程實際上也是一個反饋的過程。
總之,在農村小學課堂教學中,我們一方面要積極推廣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優質教育資源共享,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對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合理選擇和優化組合,科學而有效地應用它並發揮其優勢,以解決教育教學中的問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