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陶行知教學做教育論文

陶行知教學做教育論文

發布時間:2021-03-12 22:54:16

⑴ 陶行知 方面的教學論文,1.學習和研究陶行知教育思想,促進課程、教學改革和學校發展; 你寫的論文呢

小時候,家裡窮。買不起自行車,所以每天打車去學校。

⑵ 陶行知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生活即教育、教學做合一、行是知之始

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本體論,也叫起源論,陶行知認定教育來源於生活,主張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

社會即學校,是生活教育理論的場所論。認定社會本身就是一所大學校,主張教育要依靠社會的力量,應濟社會的需要。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方法論。認定在生活中教法、學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張事情是怎樣做的,學生就應該怎樣學;學生是怎樣學的,教師就應該怎樣教。教法和學法都來源於做法,統一於做法。

具體理念:

1、「先生不應該專教書,他的責任是教人做人;學生不應該專讀書,他的責任是學習人生之道.」
2、「在教師手裡操著幼年人的命運,便操著民族和人類的命運」

3、「因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壞,縱然使你有一些學問和本領,也無甚用處.」

4、「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5、「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過去它被認為『天下之達德』,今天依然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指標.」

6、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以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7、人像樹木一樣,要使他們盡量長上去,不能勉強都長得一樣高,應當是:立腳點上求平等,於出頭處謀自由.

(2)陶行知教學做教育論文擴展閱讀:

陶行知認為教師的責任在於教學生學,而教師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來。不僅教師要教學同時也應該學習。也就是說教師教的與學生學的是聯系的,相關連的。同樣的,教師所教與自己所學的也要聯系在一起。如果教師做好了,教育的關鍵所在也就解決了。在當時所處的時代里,陶行知勇於實踐和探索,將自己的理論真正應用到教育實踐中。

他發表了許多著名論文和講話,比如《生活工具主義之教育》、《教學做合一》、《在勞力上勞心》、《行是知之始》等。他否認了王陽明所說的:「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言論,並在其基礎上認為應該是「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行知將自己的思想注入中國教育事業中,為中國現代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陶行知有這樣一則教育學生的故事:有一個男生用泥塊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長陶行知發現制止後,命令他放學時到校長室去。放學後,陶行知來到校長室,男生早已等著挨訓了。可是陶行知卻笑著掏出一顆糖果送給他,說:「這是獎給你的,因為你按時來到這里,而我卻遲到了。」

男生接過糖果。隨後陶行知高興地又掏出第二顆糖果放到他的手裡,說:「這是獎勵你的,因為我不讓你打人時,你立即住手了,這說明你很尊重我,我應該獎你。」男生驚訝地看著陶行知。這時陶行知又掏出第三顆糖果塞到男生手裡,說:「我調查過了,你用泥塊砸那些男生,是因為他們欺負女生;你砸他們說明你很正直善良,且有跟壞人作斗爭的勇氣,應該獎勵你啊!」

男生感動極了,他流著眼淚後悔地喊道:「陶校長,我錯了,我砸的不是壞人,而是同學……」陶行知滿意地笑了,他隨即掏出第四顆糖果遞過來,說:「為你正確地認識自己的錯誤,我再獎給你一塊糖果,我沒有多的糖果了,我們的談話也可以結束了。」

⑶ 教育學畢業論文範文:陶行知教學思想管窺

陶行知教學思想——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本校的校訓,我們學校的基礎就是立在這五個字上,再也沒有一件事比明了這五個字還重要了。說來倒很奇怪,我 在本校從來沒有演講過這個題目,同志們也從沒有一個人對這五個字發生過疑問,大家都好像覺得這是我們曉庄的家常便飯,用不著多嘴饒舌了。可是我近來遇了兩件事,使我覺得同志中實在還有不明了了校訓的意義的。一是看見一位指導員的教學做草案裡面把活動分成三方面,叫做教的方面,學的方面,做的方面。這是教學做分家,不是教學做合一。二是看見一位同學在《鄉教叢刊》上發表一篇關於曉庄小學的文章。在這篇文章里,他說:「曉庄小學的課外作業就是農事教學做。」在教學做合一的學校的辭典里並沒有「課外作業」。課外作業是生活與課程離婚的宣言,也就是教學做離婚的宣言。今年春天洪深先生創辦電影演員養成所,招生廣告上有採用「教」「學」「做」辦法字樣,當時我一見這張廣告,就覺得洪先生沒有十分了解教學做合一。倘使他真正了解,他必定要寫「教學做」辦法,決不會寫作「教」「學」「做」辦法。他的誤解和我上述的兩個誤解是相類的。我接受了兩次刺激,覺得非徹底的、原原本本的和大家討論明白,怕要鬧出絕大的誤解。思想上發生誤解則實行上必定要引起矛盾。所以把這個題目來演講一次是萬不可少的。我自回國以後,看見國內學校里先生只管教,學生只管受教的情形,,就認定有改革之必要。這種情形以大學為最壞。導師叫做教授,大家以被稱教授為榮。他的方法叫做教授法,他好像拿知識來賑濟人的。我當時主張以教學法來代替教授法,在南京高等師范學校校務會議席上辯論二小時,不能通過,我也因此不接受教育專修科主任為名義。八年,應《時報·教育新思潮》主幹蔣夢麟先生之徵,撰《教學做合一》一文,主張教的方法要根據學的方法。此時蘇州師范學校首先贊成採用教學法。繼而「五·四」事起,南京高等師范同事無暇堅持,我就把全部課程中之教授法一律改為教學法。這是實現教學合一的起源,後來新學制頒布,我進一步主張: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但是教學做做合一之名尚未出現。前年在南開大學演講時,我仍用教學做合一之題,張伯苓行政管理擬改為學做合一。我於是豁然費通,直稱為教學做合一。去年我撰《中國師范教育建設論》時,即將教學做合一之原理作有系統之敘述。我現在要把最近的思想組織起來作進一步之敘述。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從學生對先生的關系說:做便是學。先生拿做來教,乃是真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為教,學也不成為學。從廣義的教育觀點看,先生與學生並沒有嚴格的分別。實際上,如果破除成見,六十歲的老翁可以跟六歲的兒童學好些事情。會的教人,不會的跟人學,是我們不知不覺中天天有的現象。因此教學做是合一的。因為一個活動對事說是做,對己說是學,對人說是教。比如種田這件事是要在田裡做的,便須在田裡學,在田裡教。游泳也是如此,游泳是在水裡做的事,便須在水裡學,在水裡教。再進一步說,關於種稻的講解,不是為講解而講解,乃是為種稻而講解;關於種稻而看書,不是為看書而看書,乃是為種稻而看書;想把種稻教得好,要講什麼話就講什麼話,要看什麼書就看什麼書。我們不能說種稻是做,看書是學,講解是教。為種稻而講解,講解敢是做,為種稻而看書,看書也是做。這是種稻的教學做合一。一切生活的教學做都要如此,方為一貫。否則教自教,學自學,連做也不是真做了。所以做是學的中心,也就是教的中心。「做」既占如此重要的位置,寶山縣立師范學校竟把教學做合一改為做學教合一,這是格外有意思的。

創新教育需要「教學做合一」的方法論。「教學做合一」是陶行知身體力行予以倡導的新的教學法,他主張:「事怎樣做就怎樣學,怎樣學就怎樣教;教的法子要根據學的法子,學的法子要根據做的法子。」「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學的是學生。從先生對學生的關系說,做便是教;學生拿做來學,方是實學」。「教學做合一」正確地反映了教學的客觀規律,其基本精神是手腦並用,學用結合。只有「在用腦的時候,同時用手去實驗;用手的時候,同時用腦去想」,即「勞力上勞心」,才有可能進行創造和發明。
這就啟示我們教師在創新教學過程中應做到:(1)把發展學生能力作為主要的教學目標,變嚴格守紀的課堂氣氛為生動活潑、主動探索的課堂氣氛,採用啟發式、討論式的教法;(2)鼓勵創造性的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使學生人人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在學習中發掘自己內在的潛力,不斷提高創造能力;(3)重視學法指導,加強學生學習自控能力的培養;(4)重視對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

⑷ 陶行知先生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

陶行知(1891-1946年)是中國現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同時又是堅定的民主戰士和大眾詩人。他畢生致力於人民教育事業和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實踐活動,不僅在當時國統區、老解放區有很大影響,而且也影響到國外。毛澤東贊揚他是"偉大的人民教育家"。周恩來評價他是"一個無保留追隨黨的黨外布爾什維克"。宋慶齡也贊頌他是"萬世師表"。
關於 "生活教育"的思想 ,"生活教育"理論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理論體系,最初是以鄉村教育的形式出現的,後來陶行知將其作為一種與傳統教育、舊教育、富人教育相對立的新教育和窮人的教育。
1、"生活即教育" ,"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核心。什麼是"生活教育"?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營,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義是生活之變化。生活無時不變,即生活無時不含有教育的意義。"既然生活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那麼是生活便是教育,所謂"過什麼生活便是受什麼教育;過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過壞的生活,便是受壞的教育"。他還指出,"生活教育與生俱來,與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進棺材才算畢業"可見,"生活即教育"的基本含義:第一,"生活即教育"是人類社會原來就有的,自有人類生活產生便有生活教育,生活教育隨著人類生活的變化而變化。第二,"生活即教育"與人類社會現實中的種種生活是相應的,生活教育就是在生活中受教育,教育在種種生活中進行。第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種終身教育,與人生共始終的教育。
2、"社會即學校" ,"社會即學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論的另一個重要命題。陶行知認為自有人類以來,社會就是學校,如果從大眾的立場上看社會是大眾唯一的學校,生活是大眾唯一的教育。統治階級、士大夫為何不承認此,是因為他們有特殊的學校給他們的子弟受特殊的教育。陶行知反對這種特殊的不平等的教育,提出"社會即學校",以此來推動大眾的普及教育。陶行知提出"社會即學校",在於要求擴大教育的對象、學習的內容,讓更多的人受教育。他指出:"我們主張 '社會即學校',是因為在 '學校即社會'的主張下,學校里的東西太少,不如反過來主張 '社會即學校',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環境,都可以大大的增加,學生、先生可以多起來。"陶行知提出"社會即學校"的主張和"生活即教育"一樣,也在於反對傳統教育與生活、學校與社會相脫節、相隔離。他認為"學校即社會,就好象把一隻活潑的小鳥從天空里捉來關在籠里一樣。它要以一個小的學校去把社會所有的一切東西都吸收進來,所以容易弄假"。而且這種教育在"學校與社會中間造成了一道高牆",把學校與社會生活隔開了。陶行知提出"社會即學校"是"要把籠中的小鳥放到天空中使他任意翱翔",是要拆除學校與社會之間的高牆,"把學校里的一切伸張到大自然里去"。
3、"教學做合一" ?"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論的教學論。"教學做合一"用陶行知的話說,是生活現象之說明,即教育現象之說明,在生活里,對事說是做,對己之長進說是學,對人之影響說是教,教學做只是一種生活之三方面,不是三個各不相謀的過程。"教學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們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學"。他用種田為例,指出種田這件事,要在田裡做的,便須在田裡學,在田裡教。在陶行知看來,"教學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它的含義是教的方法根據學的方法,學的方法要根據做方法,"事怎樣做便傅樣學,怎樣學便怎樣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學而不做,不能算是學。教與學都以做為中心"。由此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值得指出的是:"教學做合一"的"做"與杜威"從做中學"的"做"是有區別的。首先,陶行知所說的"做"是指"勞力上勞心",反對勞力與勞心脫節。其次這個"做"亦是"行是知之始"的"行"。陶行知指出:"教學做合一既以做為中心,便自然而然地把陽明東原的見解顛倒過來,成為'行是知之始','重知必先重行'》,他認為"有行的勇氣才有知的收獲"。可見陶行知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礎上,是以"行"求知,強調"行"是獲得知識的源泉。這些見解在認識論上具有唯物主義因素,因而"教學做合一"和主觀唯心主義的"從保重中學"就有了區別。但是陶行知所說的"行"與我們現在所講的實踐還不同,他所說的"行"還只是個人狹隘的瑣碎的活動。 陶行知特別重視生活教育的作用,他把生活教育當作改造中國教育、社會的唯一出路。在陶行知看來,有了生活教育就能打破"死讀書、讀死書、讀書死"的傳統舊教育;有了生活教育,就能"隨手抓來都是學問,都是本領",接受了生活教育就能"增加自己的知識,增加自己的力量,增加自己的信仰"。陶行知不把生活教育當作衡量教育、學校、書本甚至一切的標准。他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 生活教育理論在反傳統的舊教育上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它揭露並批評了舊教育存在的問題,同時提山了解決問題的具體辦法,在當時的歷史下,對普及識字教育、掃除文盲,在很多方面是適應的。如陶行知提出"教學做合一",要求"教"與"學"同"做"結合起來,同實際的生活活動結合起來,這對教師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尊重學生,注意教學之外的生活,指導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學好本領,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從這個意義上講,對當時的教學方法的改革有積極作用,對我們現在的教學方式也有啟發之處。

⑸ 學習陶行知愛國精神的論文(1000字以上)

且看此文,另外您若覺得長了,可自行將文章分為2個部分,或者2章
教人求真學做真人

陶行知提出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務是「教人求真」、「學做真人」。他指出「教師的職務是「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學生的職務是「千學萬學,學做真人」。

陶行知認為,培養人才不看形式而要看實際的真本領。他稱「教人求真」的教師,才是第一流的教育家,這需要具備兩種要素:「一,有真知灼見;二,肯說真話,敢駁假話,不說謊話。」②教師教人求真,首先就應當教人奮不顧身地追求真理,不做「偽君子」,偽君子為名利所動,會丟掉人生最寶貴的人格,「演出千百之偽狀」,而真人則求真知識,說真話,實事求是地辦事,就可做到貧賤不能移,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動,學生學習就是要追求真理做真人,不追求虛名,而要學習為國家為社會工作的真本領。1940年底,陶行知之子陶曉光到成都一個無線電廠工作,廠方要資格證明書,陶曉光因沒有正規學歷,便向熟人要了一張曉庄學校的畢業證明書。陶行知聞訊後,認為不妥,即電告曉光將證明書寄回,並寫信對曉光說:「我們必須堅持『寧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之主張進行。倘使這樣真實的證明不合用,寧可自己出錢,不拿薪水,幫助國家工作,……總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絲毫妥協。……你記得這七個字,終身受用無窮,望你必須努力朝這方面修養,方是真學問。」「③陶行知認為「才」與「不才」,在於其知識、學識是否「真」。真學問的標准在於是否真是經過自己刻苦學習和實踐求得,而不是由什麼「證書」之類所決定。

陶行知認為在學問上忠於真理,則在政治上必忠於革命。他說:「學問與革命是一件事,不是兩件事」,「學問不論新舊,只要是追求真理,便與革命之精神符合,若以學問作買賣,則無論新舊,都有作漢奸之可能,……一個人在學問上能追求真理,則在革命上能殺身成仁。」④陶行知要求真人需是「人中人」,不做「人上人」。他說有人誤以為我們要在這里造就一些人出來陞官發財,跨在他人之上,這是不對的,我們的孩子們都從老百姓中來,他們還要回到老百姓中去,以他們所學得的東西貢獻給老百姓,為老百姓造福利;他們都是受著國家民族的教養,要以他們學得的東西貢獻給整個國家民族,為整個國家民族謀幸福;他們在世界中呼吸,要以他們學得的東西幫助改造世界,為整個人類謀利益。」

他認為這種立志為老百姓造福、為整個人類謀利益的人,就能做到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做人中人」最根本的道理到40年代,陶行知的的人才教育觀,又進一步發展為「親民」的思想)他在辦社會大學時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民德,在親民,在止於人民之幸福,」所謂「親民」就是「要親近老百姓」.「要鑽進老百姓的隊伍里去和老百姓親近,變成老百姓的親人,並且要做到老百姓承認我們的確是他們的親人,」由此可以看出。陶行知所要培養的人才已經和共產主義思想指導下的人才觀相一致。不僅區別於封建時代,「學而優則仕」的士大夫,也不同於資產階級追求個人發展個人奮斗的人。

陶行知還認為,要引導新一代「學做真人」就要實行全面培養這其中包含三種要素
一)要有健康的身體。身體好,我們可以在物質的環境里站個穩固。諸君,要做一個八十歲的青年,可以擔負很重要的責任,別做一個十八歲的老翁。

(二)要有獨立的思想要能虛心,要思想透徹,有判斷是非的能力。

(三)要有獨立的職業要有獨立的職業,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會的報酬,⑦這三個要素,實際涉及了德、智、體三方面的教育。在知識教育上,不僅要有書本知識,而且要有靈活的思想方法和實際本領,他強調為學的方法不在讀死書,而「全要研究」,無論准備從事何種職業,都要會手腦並用,「學農的人要有科學的腦筋和農夫的手;學工的人,也要有科學的腦筋和工人的手。這樣他才可以學得好。」⑧才可以有獨立的職業,才能稱得上是一個全面發展的人。
(二)
在塑造「真人」的道路上,他認為只有在人類的全部生活實踐中才能實現。

他提出教學做合一、智仁勇合一、知情意合一、教育與訓育合一的人才培養觀,陶行知說:「在感情之調節與啟發中使兒童了解其意義與方法,便同時是知的教育:使養成追求真理的感情並能努力與奉行,便同時是意志教育。意志教育不是發揚個人盲目的意志,而是培養合乎社會及歷史發展的意志。合理的意志之培養和正確的知識教育不能分開。」③陶行知主張實行智仁勇合一的教育,認為智仁勇三者是中國重要的精神遺產,在當代社會仍不失為個人完滿發展之重要的指標,在整個教育過程中應智仁勇兼修,他說:「不智而仁是懦夫之仁;不智而勇是匹夫之勇,不仁而智是狡黠之智;不仁而勇是小器之勇;不勇而智是清淡之智;不勇而仁是口頭之仁。」⑩對於智仁勇三者的涵義,他也作了新的解釋,即「要求每一個學生個性上滋潤著智慧的心,了解社會與大眾的熱誠,服務社會與大眾自我犧牲的精神」。

陶行知在培養人才上,注重整體教育,還表現在很多方面,如他針對當時學校教育把訓與育分割的傾向,批評說:「在現代中國學校里教與訓分家是普遍的現象。教育好像是教人讀書,訓育好像是訓練人做人或是做事;教育好像是培養知識,訓育好像是訓練品行;教育又好像是指所謂之課內活動,訓育則好像是指所謂課外活動。」這是「橫的割裂」的教育,是將本來就是「整個的教育」硬分裂成幾塊,這是一種與生活教育相沖突的傳統思想。「生活教育的要求是:整個的生活要有整個的教育。」對學生教育的各個方面是相互聯系不得分割的,」智識與品行分不開,思想與行為分不開,課內與課外分不開.做人做事與讀書分不開,即教育與訓育分不開」。

(三)
在德育的方法上,陶行知主張從小事做起,實行嚴格要求的人才教育方法。

陶行知本人就是懷有遠大理想和抱負的人,他也將教育青年樹立遠大理想、信念放在育人的首位。但他認為任何美好的理想和信念都是「從近處著手」的,塑造真人,必須從小事做起,堅持嚴格要求,教育青少年從小就要學會迎接和克服困難,他曾給一個叫吳立邦的小孩子寫信。題目就是《預備鋼頭碰鐵釘》,告訴孩子「我們在社會上做事就要預備碰釘子」,「假使釘子是鐵做的,我們的頭皮就要硬到鋼一樣,叫鐵釘一碰到鋼做的頭皮上就彎了起來」。

陶行知對學生的訓練包括各個方面,他曾為育才學校擬定辦學旨趣「十字訣」,即:「一個大腦。二隻壯手。三圈連環。四把鎖匙。五路探討。六組學習。七 (集)體創造。八位顧問。九九難關。十(誓)必克服。」其中要求學生會動腦動手;要進行德性的修養;知識積累;要學有方法,善於思考;要有唐僧克服八 十一難的精神,為使學生進德修業日日長進,他提出「每日四問」:第一問:我的身體有沒有進步?第二問,我的學問有沒有進步?第三問:我的工作有沒有進步?第四問:我的道德有沒有進步?為了便於學生身體力行,他制定了很多具體的行為規范,僅以育才學校就有《育才學校之禮節與公約》、《育才學生教育二 十九事》、《怎樣培養十六常能》、《育才十二要》、《育才衛生教育二十九事》、《育才二十三常能》、《育才十二要》等,這些行為規范的訓練,把遠大的目標與學生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保證了學生健康地成長。

閱讀全文

與陶行知教學做教育論文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