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課堂教學中的情感要素

課堂教學中的情感要素

發布時間:2021-03-13 13:08:26

① 如何將目標,評價,情感三個要素落實於教學的途徑和方法

因人而異.
如果你老公不理解,可以和他心平氣和的談.他實在不聽你的你就搬出去.

順便說一下我是男的,我也無法容忍其他人在我的床上睡覺,甚至自己的兄弟姐妹.我覺的床是夫妻最私密的空間之一.

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以教為主的教學過程設計的基本要素:
一、學習者分析:學習者分析主要包括學習准備的分析和學習者學習風格的分析。
1、學習准備是學生在從事新的學習時原有的知識水平和原有心理發展水平對新的學習的適應性。任何教學的成功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生的准備狀態,而且任何教學都是以學生的准備狀態作為出發點。學習准備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學習者從事該學習的心理、生理和社會的特點,包括年齡、性別、學習動機、個人對學習的期望、工作經歷、生活經驗、經濟、文化、社會背景等一般特徵;二是學習者對從事特定學科內容的學習已經具備的知識技能基礎,以及對該項學習與態度。
2、學習者學習風格是國內外教育心理學研究人員一直在努力探索的重要課題之一。有的人將它定義為,「學習風格是指對學習者感知不同刺激、並對不同刺激作出反應這兩個方面產生影響的所有心理特性。」;還有人認為,「學習風格是學習者持續一貫的帶有個性特徵的學習方式,是學習策略和學習傾向的綜合」。
二、學習需要分析:在教學系統設計中,學習需要是一個特定概念,指學習者學習情況前的狀態與所期望達到的狀態之間的差距,或者說,是學習者目前水平與期望學習者達到的水平之間的差距。差距指出了學習者在能力素質方面的不足,指出了教學中實際存在和要解決的問題,這正是經過教育或培訓可以解決的學習需要。可以說沒有差距就沒有需要,也就無從談起要解決什麼了。
1、分析學習需要是指通過系統化的調查研究過程,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通過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確定問題的性質,論證解決該問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其核心是發現問題而不是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具體包括三方面的工作:一是通過調查研究,分析教學中是否存在要解決的問題;二是分析存在問題的性質,以判斷教學系統設計是否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合適途徑;三是分析現有的資源及約束條件,以論證解決該問題的可能性。
2、通過學習需要分析可以獲得有關「差距」的資料和數據,由此可形成教學系統設計的總目標(即解決了「為什麼」和「是什麼」)。有了總目標,就可以尋找相應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即達到目的的手段(解決「如何」),從而最終解決問題。如果沒有搞清楚真正的問題所在,後繼工作都難免陷入盲目。可見這個總目標是教學系統設計的一系列後續步驟(如內容分析、目標編寫、策略制定、媒體選擇以及評價等)的重要依據。所以,學習需要分析的成功與否,總目標是否明確,直接影響到教學系統設計各部分工作的方向和質量。
通過學習需要分析,論證了教學系統設計是否是解決問題的必要途徑以及在現有資源和約束條件下是否可解決問題。這就避免了只需較少投資和人力卻動用大量人力、物力來設計和開發教學而效果不佳的情況;也避免了動用大量人力、物力來設計教學但在現有條件限制下不能實施,甚至設計的是學生已經具備而不需要教學的情況。所以說,通過學習需要分析,可以讓教師與學生的精力、時間以及其他資源被有效地利用來解決教學中真正的問題,從而提高整個教學效益。
三、解決問題的可行性分析:
1、分析資源與約束條件:要進行可行性分析,必須收集資源和約束條件等信息。資源一般指能支持開展教學系統設計活動和解決教學問題的所有人力、物力和財力。而約束條件則指對教學系統設計工作和解決教學問題起限制或阻礙作用的事物--人、財、物。也就是說支持開展教學系統設計的人、財、物就是資源,反之限制、阻礙開展教學系統設計的人、財、物就是約束條件。
2、設計課題的認定:通過教學系統設計的必要性分析之後,確定應進行的教學系統設計項目;通過資源和約束條件的分析之後,去掉那些條件不允許的項目,那麼留下的應是須用教學系統設計而且可行的項目了。
3、闡明總的教學目標:一旦設計課題確定後,一般要給這個課題起個名字,然後提供關於這個項目要解決問題的總的陳述,也就是總教學目標的闡明。學習需要分析通常發生在以系統為中心的設計模式(系統級)和以產品為中心的設計模式(產品級)中,其實,在以課堂為中心的設計模式(課堂級)中,教師也經常在作以目標為內部參考的學習需要分析,只是涉及面不大,無須單列步驟解決。無論是系統級、產品級、或課堂級,通過學習需要分析所形成的教學總目標均是指導教學系統設計繼續進行的總的依據,為後面的內容分析、策略制定、評價等提供了可靠的基礎。
四、教學目標的設計:了解了教學目標的內涵、功能及各種教學目標分類的理論後,接著就應該討論在課堂教學中設計教學目標的問題。
1、教學目標的整體性:教學目標是一個系統,它由教學目的決定,包括課程目標、單元目標和課時目標三個層次。通過逐層具體化,這個教學目標系統構成一個上下貫通、有機聯系的完整體系。
2、教學目標的靈活性:由於學習者的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存在著差異,因此課堂教學目標的設計必須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教師要認真鑽研,在教材中區分出哪些是最低限的大綱材料,哪些是完整的基本材料,哪些是加深的材料。然後制定出靈活而富有彈性的課堂教學目標,這種目標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
(1)符合大綱所提出的最低限度要求,達到合格水平的目標。它是學業不良學習者應完成的目標。
(2)符合大綱所提出的各種基本要求,達到中等以上水平的目標。它是學業中等學習者應完成,並鼓勵學業不良學習者完成的目標。
(3)符合或超出大綱所提出的最高要求,達到優秀水平的目標。它是學業優良學習者應完成,並鼓勵學業中等學習者完成的目標。
3、教學目標的層次性:教育是一種循序漸進的活動。學校教育是以學年、學期為單位加以組織與實施的,不能期望學習者一下子就能達到教育的最終目標。因此教學目標的層次要與學習者接受教育的層次相適應。
此外,教學目標本身也有層次的關系。比如,在布魯姆的認知目標中,從知識開始,經過理解、運用、分析、綜合到評價,這六個目標就有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的發展關系。這是在設計教學目標時必須注意的。
4、教學目標的可操作性:教學目標應是可觀察、可測量的。
(1)教學目標的行為主體須是學習者而不能是教師。在這個意義上諸如「培養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這樣的目標表述是不恰當的。因為它的行為主體是教師而不是學生。這樣表述意味著只要教師組織學習者進行了相關活動,目標就算達成了。至於學習者達到了多少預期的學習結果,則是另外一件事了。
(2)教學目標須用教學活動的結果而不能用教學活動的過程或手段來描述。
(3)教學目標的行為動詞須是具體的而不能是抽象的。所謂具體,是指這一動詞所對應的行為或動作是可觀察的。
五、教學模式與教學策略的設計:教學策略就是在不同的教學條件下達到不同的教學結果所採用的不同的方式、方法、媒體等。我們根據教學策略所處理對象的不同,把教學策略分為兩類:
1、教學內容處理的策略,指對教學內容進行處理的方法。這一類教學策略在目前的「教學論」中很少涉及,而是作為課程論的內容。但是,隨著認知心理學的發展,特別是認知策略在教學中的應用,人們總結出了很多可以使教學更加有效的處理教學內容的具體方法,如編制先行組織者、繪制概念圖等。這些具體方法是直接指向教學的,能夠增加教學設計的有效性,因此,在教學設計中有必要進行系統研究和應用。
2、教學活動中的策略,通常是指教師所用的教學方法和選擇教學媒體所用的策略,它直接指向教學過程。
六:教學評價:教學評價是指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制定科學的標准,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活動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定、衡量,並給以價值判斷。教學設計成果的評價屬於教學評價范疇,始於20世紀30年代的現代教學評價的一套理論和技術對教學設計成果的評價具有直接指導作用。教學設計成果的評價的實質是從結果和影響兩個方面對教學活動給予價值上的確認,並引導教學設計工作沿著實現預定目標方向進展。
1、教學評價的種類:依照不同的分類標准,教學評價可作不同的劃分,例如,按評價基準的不同,可分為相對評價、絕對評價和自身評價;按評價內容的不同,可分為過程評價和成果評價;按評價功能的不同,可分為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按照評價分析方法的不同,又可分為定性評價和定量評價。
2、教學評價的原則:為了做好各種教學評價工作,必須根據教學的規律和特點,確立一些基本的要求,作為評價的指導思想和實施准則。具體來說,教學評價應貫徹以下幾條原則:
(1)客觀性原則:這條原則是指在進行教學評價時從測量的標准和方法,到評價者所持的態度,特別是最終的評價結果,都應符合客觀實際,不能主觀臆斷或摻入個人情感。因為教學評價的目的在於給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以客觀的價值判斷,如果缺乏客觀性就會完全失去意義,還會提供虛假信息,導致錯誤的教學決策。
(2)整體性原則:這條原則是指在進行教學評價時,要對組成教學活動的各個方面作多角度、全方位的評價,而不能以點代面,以偏概全。由於教學系統的復雜性和教學任務的多樣化,使得教學質量往往從不同的側面反映出來,表現為一個由多因素組成的綜合體。因此,要真實地反映教學效果,必須對教學活動從整體上進行評價。
(3)指導性原則:這條原則是指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不能就事論事,而應把評價和指導結合起來,不僅使被評價者了解自己的優缺點,而且為其以後的發展指明方向。也就是說,要對評價的結果進行認真分析,從不同角度查找因果關系,確認產生的原因,並通過信息反饋,使被評價者明確今後的努力方向。
(4)科學性原則:這條原則是指在進行教學評價時,不能光靠經驗和直覺,而要根據科學。只有科學合理的評價才能對教學發揮指導作用。科學性不僅要求評價目標標準的科學化,而且要求評價程序和方法的科學化。

③ 課堂教學的組成要素包括

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是教師、學生、教學信息、教學媒體。
教師既是教學過內程容的設計者,也是學習過程的指導者;
學生是學習活動的主人;
教學信息是教學內容及相關要求的反映;
教學媒體是教學信息的載體和學習的工具。

④ 第二語言教學中為什麼要重視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在第二語言學習中的作用
本文作者(鄒虹萍),請您在閱讀本文時尊重作者版權。

隨著外語教學的深入探討與發展,傳統教學中的認知因素不再是唯一關注的焦點,情感因素在其佔有重要的位置。本文結合外語教學心理原理和工作實際,分析並闡述了情感因素的運用在外語教學中的重要意義和促進作用。並進一步探討了在英語課程教學中如何有效運用情感因素優化教學效果。

一、情感因素概念及情感因素與語言學習的關系

1 情感因素概念

情感是人腦的一種機能,是對客觀事物抱有不同好惡而產生的內心變化和外部表現。在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學習者應重視情感因素,尤其是內在情感因素,即人格的存在。

2 情感因素與語言學習的關系

(1)自我中心因素與第二語言學習

圭歐拉(Alexander Guiora,1972)在研究第二語言學習中人格特點變異時,提出「語言自我」的概念。語言自我指的是對自己語言的認同。語言自我跟自我發展相互作用,有著階段性的不同特徵。如兒童時期的語言自我有彈性,沒有憂慮,也沒有抑制,是放鬆的。過青春期,語言自我就具有了保守性和保衛性。因為受母語的影響,他們具有保護母語,保護自己,成了自我認同的一部分。所以,要學習一種新的語言,就要建立一個新的語言自我。它需要學習者鼓足勇氣,克服抑制,正確對待錯誤。錯誤對自我是個威脅,會產生抑制、自衛,也就會妨礙學習。所以對學習者的錯誤要有一個全面的認識,糾正也要得法,否則會對學習者的自尊產生一定的影響。我們說自我中心因素包含兩個方面:一是主觀的自覺。就是對自己的感覺;二是客觀的觀察,就是從跟別人的關系中了解自己。自尊是對個人價值的自我判斷。自尊在語言習得和學習中是一個很重要的變數,表現為興奮的減弱或消退,是保護自我的一套防禦措施。

因而在我們的教學中,應該多關注每一位學生的自我中心因素。每一位學生都是生動活潑的人、有尊嚴的人,在教師的課堂教學理念中,包括每一位學生在內的全班所有的學生都是自己應該關注的對象,關注的實質是尊重。

(2)交流因素與第二語言學習

交流方面的變數是多方面的,包括移情、內向、外向等因素。

移情(empathy)是語言交往中的主要情感因素,是溝通人們內心世界的情感紐帶。Arnold認為移情就是設身處地地從別人的角度看問題的一種意識或行為。簡單來說就是處在別人的位置上,領會別人的思想感情。移情能使我們在學習第二語言的過程中,對語言和文化以及與自己不同的人或群體的態度有所改善。因而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善於把教學過程演變為師與生、生與生相互交流的過程和疏通情感、信息交流的渠道,密切注視學生的情緒變化,及時移情換位,思其所思,憂其所憂,樂其所樂,從而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更有效地吸收新知識、新信息。

性格的內向和外向也是第二語言學習過程中的突出變數。在西方社會,一般人認為,內向是不可取的,而善於交際、溫和、善談的外向性格在學習第二語言中是有利的。原因是外向型性格使學習者有更多的參與語言實踐機會,語言輸出的總量上遠遠在於內向型性格學習者。也就有更多的練習機會。其實不盡然,內向性格的人在學習第二語言時有更多的移情,他們在發展語言認知能力方面有很大的優勢。有人認為這是因為在讀寫方面花的時間更多;而有人則認為這類學習者可能更善於利用其性格特點,對有限的輸入可以更深入細致的形式分析,或解釋為性格內向的學習者可能在語法、翻譯、閱讀理解方面鑽研更深入。如果把文化因素都考慮在內,還不能得出外向的人主語言能力比內向的人高的結論。總體而言,外向型性格的學生在掌握人際交往中所需的基本語言技能方面佔有一定的優勢,在課內外口頭交際活動中表現得更為積極主動,但在對語言結構的掌握及聽力、理解能力、筆頭表達等方面,內外向性格並無明顯差異。不同的學生在情感方面的需求和表現是不同的,因此在教學中要做到因材施教。

(3)動機因素與第二語言學習

動機指的是那些能引起、維持一個人的活動,並將該活動導向某一目標,以滿足個體某種需要的念頭、願望、理想等因素。奧蘇貝爾(1968)提出:人類的需要和慾望是構成動機的基礎。包括探索的需要、操作的需要、活動的需要、刺激的需要、求知的需要、自我增長的需要。影響動機的因素主要是教、學、社會文化等。動機也是一種內驅力,是激勵人們採取某種特殊行動的情感或慾望。第二語言學習的動機主要有三種:工具性動機、結果動機、內在激勵。

①工具性動機:工具性動機是第二語言學習者對外語本身並無興趣或沒有與講母語的人進行交際的條件,學習第二語言只作為達到其他目的的手段或工具。

②結果動機:結果動機指第二語言學習者由於取得好的學習成績產生成熟感而獲得的滿足。動機與學習成績是相輔相成的。較高層次的動機會促進和刺激學習;反過來,學習中取得的良好成績——些既定的學習目標的實現,也有助於保持已有的動機,甚至會產生其他種類的動機,從而達到良性循環。

③內在激勵:內在激勵指第二語言學習者從學習本身所獲得的滿足。據研究,內在激勵因素的動機最佳。對語言學習影響最大。孔子說過: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樂之者。如果學習者自己帶著愉快的心理去主動參與學習,就能積極地促進其學習主動性,發揮其能動作用。

二、利用情感因素優化英語教學

1 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是積極情感的土壤

教師與學生在教與學的過程中,心靈的和諧愉快是十分重要的。古語說:「親其師而信其道。」要形成師生情感交融的和諧氣氛,首先教師自身的情感起著很重要的作用。教師的情緒狀態對學生的認知和師生關系會產生很大的影響。沒有積極的情感也就沒有好的學習效果。其次教師在教學活動中與學生情感溝通應保持自然、和諧,不但要對學生有一腔熱情,還要有無私的、廣泛的愛,不但要處處關心他們,還要關注學生的自尊需要。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力求語言准確、鮮明、生動,既豐富多彩又精練含蓄,更要適合學生口味。這樣去激起學生的學習情感,學生能更好地接受所講授的知識。在授課中,努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師生交流,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使課堂氣氛活躍起來,出現教與學的情感一致的良好和諧景象,教學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 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是積極情感的陽光雨露

創設一個輕松、愉快的環境,維持一種寬松、和諧、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給學生們能有一個輕松的課堂環境,讓他們感受到身心舒適,這能使他們在最佳的狀態下進行學習。因為在輕松、愉快、和諧的環境中,思維活躍,想像豐富,記憶力強;反之,則思路閉塞,操作遲緩,心靈封閉,無創造性可言。
首先自由的理念是重要的。所謂自由是指解放學生的頭腦,解放學生的心理,放飛學生的心靈,讓他們無拘無束,這是最基本的東西。

其次要有寬松的氛圍。所謂寬松,是要允許學生說錯話,不要盯住他們的錯誤不放。如果長期這樣,學生在課堂上因為怕犯錯誤,不取表達自己,會嚴重影響學習效果。還要能說真話,把它自己的經驗、最個性化的東西充分表達出來。

當然民主的氛圍也是不可少的。學習就是教師幫助學生經歷、體驗轉變的過程,教師和學生是同事、夥伴、協作者的關系。在這種既寬松、自由又很民主、感情很融洽的氛圍之下,學生們才能處於一種很有安全感的心理狀態之中。也只有在這樣的狀態下學生們才能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從而達到很好的學習效果。

3 樹立信心,排除焦慮是積極情感的催化

成功感是英語學習中非常寶貴的情感體驗,它能極大地激起學習興趣和熱情。教師應不斷地為學生創造成功的機會,讓他們更多地嘗到成功的喜悅。這種成功引起的滿足和興奮可以繼續得到滿足的需要,一次成功的體驗又可推動第二次成功,多次成功會使學生增強自信心,逐步體會到學英語的樂趣,同時也排除了英語學習中的焦慮情緒。焦慮是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出現的恐懼不安、煩躁和害怕犯錯誤的心理狀態。這種心理狀態對他們的學習會產生很大影響,甚至會導致他們放棄英語學習。因此,教師決不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讓他們有受挫感,而應該多看到學生們的進步,並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快樂。因為,這種快樂能樹立他們的信心,能促使他們更加努力地學習。

正如在上文中所研究論述的,情感因素在第二語言學習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在優化英語教學,提高英語學習效率中,教師們不應只考慮到認知、語言系統上的問題,還應注意培養學生們的積極情感因素。事實上,教學活動由教師和學生的認知因素和情感因素交織而成,二者在英語教學中起著同等重要的作用,認識和引導積極的情感是搞好英語教學的關鍵。

⑤ 如何挖掘教學中潛在的情感教育因素

當今社會正在迅速發展,信息時代已經到來,教育也需要改革。雖然教育改革無時不在進行,但卻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視了孩子們的心理,不夠了解他們的內心,尤其沒有注意了解並切合他們情感的因素。

⑥ 討論1:教育技術如何才能體現情感的要素

發揮現代教育技術的積極作用,教師應努力挖掘教學內容中豐富的情感因素,加強對學生的情感熏陶,提高學生審美情趣,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1、更新教育觀念
情感教育作為完整教育的重要部分,就其內涵而言,它不是教學方法,而是一種教育思想、一種教育觀念,旨在通過在教育過程中尊重和培養學生的社會性情感品質,發展他們的自我情感調控能力,促使他們對學習、生活和周圍的一切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以便形成獨立健全的個性與人格特徵,促進學生的個體發展和整個社會的健康和諧。教育技術在教育中的應用既能為教育帶來正價值,也可帶來負價值。因此,教育者在運用現代教育技術時,必須更新教育觀念,對技術保持清醒的頭腦,認清技術本身所具有的價值判斷偏向,摒棄「工具理性」,堅持教育技術的教育性原則,加強自身的人文修養,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宗旨,加強教育技術領域的人文教育。
2、激發學習動機
羅傑斯認為,教學是情感活動的過程,教育的目的在於激發學生學習的動機,發展學生的潛能,使學生形成積極向上的自我概念和價值觀體系,促使學生成為完整的人」。教育家贊可夫說過「對所學內容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的動機」。豐富的學習內容,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因此,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挖掘教材中的隱性情感內容,恰當地運用投影、配樂、錄像等現代教育技術手段激發學習動機,使學生們沉浸在美好的藝術享受中,以獲得更大更好的教學效果。
3、豐富學生精神世界
蘇霍姆林斯基倡導和諧教育,特別強調要使學生具有豐富的精神生活和精神需要,通過豐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保證個性全面發展,保證個人天賦才能的充分表現,使學習富有成效。大眾傳媒的大眾參與性,使得大眾在對信息進行意義解釋和意義重構過程中,自然而然地將其傳播的思想觀念加入內化或強化。因此,需要加強文化素質教育,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文化素質教育的重點不是課程,而是氛圍;不是知識的傳授,而是校園文化氛圍的熏陶;不是簡單的說教和灌輸,而是感悟文化精神,淋浴文化傳統,潛移默化、耳濡目染。

通過文化素質教育,給學生積極的影響,使學生能夠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汲取豐富的養料,通過文化加深對社會發展的認識,培養其正確的人生觀、道德觀、價值觀,使學生明確自己肩負的歷史重任。文化素質教育必須注重幫助人超越其生物性存在,形成明確的精神價值導向,營造人的精神世界,使人從現實的物質利益及功利主義價值觀的束縛中解放出來,培養具有個性、自主性、自律意識、批判精神的自由公民,使人不斷地從既定的狀態中解放出來,超越各種給定品性,使教育過程成為人的一種自覺、自為、自我創造的過程,使受教育者完成自我構建、自我完善。
4、創設良好的教學氛圍
斯卡特金首次提出了「教學的積極情感背景原則」,強調要創設和諧的教學氣氛。在教學中,教師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調控自如的優勢,將語言文字轉化成形象化的、直觀化的、具體化的教學內容,繪聲繪色地提供給學生,促使學生的情感投入,激發學生的審美慾望。教師在講授傳統篇目《祝福》過程中,可以把祥林嫂的四次眼睛或者說外貌的變化,用畫面再現出來,讓學生展開聯想和想像,說說自己對祥林嫂這么大的變化的感受,並探討形成這樣一種改變的可能原因。此時,學生在心中已經有了最初的關於本課的一種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對他們進一步學習本課有很大的幫助。同時,配以重點內容的呈現和深情的朗讀、恰當的背景音樂,並且此時穿插祥林嫂的「我真傻」的話外音以及眾人冷漠的表情,為本文的學習創設良好的氛圍,使學生認識到造成祥林嫂悲劇命運的根源。學習完成之後,教師再放映電影《祝福》,讓學生比較閱讀文本和影視文學的差異,培養學生的信息篩選能力和比較閱讀能力。
5、更新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教學方法的選擇關繫到教學內容實現程度。贊可夫指出,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能發揮高度有效的作用。洛扎諾夫認為傳統的教學低估了人的巨大潛力,忽視無意識心理活動和情感在學習中的作用。暗示教學法就是利用人的可暗示性,重視教學環境的情感渲染,激發個人心理,創造強烈的學習動機,充分發展自我,實現理智與情感的統一,有意識功能和無意識功能的統一,特別是充分調動大腦無意識領域的潛能,使學生在精神愉快的氣氛中,不知不覺地接受信息。在教學中,教師應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從社會生活中提煉各種教育素材,運用圖片、模型、電影、戲劇、游戲等直觀手段,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形象信息,引導學生密切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細心人,為學生提供規范的道德行為標准,以促使學生將認知轉化為正確的行為,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規范的行為,使學生在良好的氛圍中接受情感教育。情感是促使知識、認知轉化為信念的催化劑,任何藝術都可以說是情感的藝術。在現代教學的各級材料中,無不滲透著對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因而每位教師在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同時,有責任、有義務加強情感教育,使學生內在的情感因素釋放出來,使學生樹立起規范的道德准則。

⑦ 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情感會受到哪些因素的影響

在課堂上影響學生情感,不如說影響學生的情緒更為確切,這是有很多方面的,比專如說家庭的和睦,穿的屬不如別人,訣的老師不關心自己,……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都會有,這是一門教學藝術,需要了解學生的心裡,多找學生談心,對症下葯,才行啊!

⑧ 如何運用教材的情感因素,巧妙滲透情感教育

下面是範文,更多詳細詳見 , 促進他們的健康成長。「言之無為,行而不遠」,「道非文不著,文非道不生」,自古以來我們教育就有「文道統一」和「文以明道」的基本傳統和基本原則。中學法制教育的主要使命是對中學生進行憲法和主要法律的教育,培養中學生學會利用法律保護合法權利,明確作為社會成員必備的社會責任,了解公民應盡的義務,增強守法意識。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實施法制教育的渠道有很多,有比較系統的法制教育課的學習,有少先隊、團員法制活動的培育,有學校物質的、精神的、人際的法制教育環境的熏陶,還有溝通家庭、社區的法制力量而形成的整合型法制教育。然而實施渠道縱然有許多條,課堂教學是實施中小學法制教育的主渠道,則是毋庸置疑的。中小學各科教育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它們相互,相互滲透,是學生接受文化知識的學習和思想品格的熏陶的主要途徑。因此,有必要將現行各類學科的教學進行全面的,並把出來的法制因素在各個學科的教學中有機地進行滲透,從而在各科教學中增加法制含量,加制意識培養的力度,由此形成一個完整的實施法制教育的學科體系。因此,教師在向學生傳授知識的同時,應當充分挖掘裡面的教育因素,把握時機,適時適度滲透,從而真正在課堂教學中唱法制教育的旋律。™ 1、目的性原則。教學始終是一項帶有明確方向性和目的性的活動,中小學法制教育在學科中滲透是一項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它要求教師將法制教育列入教學目標之列,在備課和教學實施中要善於教材所包含的法制教育因素,並在開展學科教研活動時列為研究內容。 2、有機性原則。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必須將學科教學內容與法制有機地結合起來,既不能把學科教學上成法制課,也不能漠視各科教學內容中蘊涵的法制教育因素,要根據學科的特點,以教材為依據,在教學中恰當地把握尺寸,潛移默化地進行滲透。如:在一堂語文課上,老師請學生用「贍」組詞,一生回答「贍養」,此時老師加以了表揚,並因勢利導,告訴學生:由父母「撫養」成人是子女的「權利」,而「贍養」老人是子女的「義務」,每個人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對等的。你可以行使你的權利,但也要履行你的義務。這樣,同學們在接受語言文字教育的同時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法制教育。 3、選擇性原則。知識教學有系統性,由淺入深,以學生的最近發展區的接受程度為標准,而法律知識的滲透也要依據這個觀點,循序漸進,並且在知識的深度上慢慢遞進成螺旋式上升。因此學科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滲透,必須充分地考慮學生的年齡特徵、認識規律,學生可接受程度,要根據學生的知識經驗和理解能力來選擇滲透的內容和程度。在教材體系中,有的內容多次出現在各個不同年級中,這就需要教師選擇適合該年級、該班級學生特點的滲透難度和深度。例如在滲透「保護動物」這一目標時,各年級段的要求是不同的。一二年級教學時讓學生了解動物是人類的好朋友,要保護動物,了解國家制定的有關保護珍禽珍獸的一些法律知識。到三四年級時,又可以滲透在學生有限的能力之內如何保護動物。到高年級又可以滲透如何運用法律這個武器和獵捕殺害野生動物的壞人做斗爭,能做到不吃野生動物,能主動制止自己的父母和周圍的人不吃野生動物,還能向有關部門告發經營、捕殺野生動物的商人,讓法律來制裁他們。 4、貼近性原則。學科教學的法制教育滲透,必須依據教材的內容去進行,法制教育的內容應是教材中所應有的,絕不是外加或牽強附會的,應切實地使學科法制教育與雙基教學、雙基訓練融為一體,而不應「穿靴戴帽」、「兩張皮式」的。學科教學法制教育的滲透,應是體現在教學的全過程之中,而不應是支離破碎、牽強附會的。 5、情感性原則。學科教學的法制教育滲透,必須富有情感性,必須講究氛圍,必須在教學過程中動以真情。在教學中,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僅要有知識的交流,還要有思想情感的交流。這種交流對進行法制教育的滲透十分有利,可以使學生觸景生情,知理明情,達到「內化」的實效。如:教學語文課文《小蝌蚪找媽媽》、《駱駝和羊》、《小壁虎借尾巴》、《珍珠鳥》等課文時,讓學生在課文描繪的字里行間感受到動物們或有趣、或可愛、或美麗、或富有靈性的一面。當學生在受到美的感情激發和熏陶後,適時把語文教學中美的景象與現實中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的丑惡現象(如白色污染、沙塵暴頻虐城、酸雨影響生活等)進行對比,自然而然就會激發學生對環境的熱愛,懂得了正是由於有了這些動物與我們人類的和諧相處,大自然才會變得這般美麗,從而激發學生自覺保護動植物,讓我們生活的地球更加美麗。這樣既提高了閱讀興趣,又使學生懂得了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6、有趣性原則。好奇心和探究意識是學生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現象,它是誘發他們不斷觀察、體驗、發現和創造的動因。而這一切都是在興趣的驅使下產生的,所以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要貫徹有趣性原則。「有趣」的關鍵是「激趣」。在學科滲透時要做到知識性與興趣性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對法制滲透的感知、理解、探索而獲得成功,進而產生滿足感,不斷激發他們對學習法律知識的興趣。(關於在學科教學中滲透法制教育的思考三、滲透的方法學科滲透法制教育,首先應充分遵循學科教學的規律,根據學科的特點挖掘教材、教法中涉及法制教育的因素;同時還要注意研究法制教育的滲透方法,使學科教學與法制教育兩者處在一個相融的統一體中,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科教學中的法制教育收到實效。 1、在生活中滲透。在法制內容滲透時,我們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背景出發,生活制,體現「法制源於生活,寓於生活,用於生活」的思想,來培養學生的法制意識。在學完課文《我家門前的小河》後,學生都對小河一年四季的美景由衷的喜愛,此時就可以引導學生再現實,看看現在周邊的河流沒有一條是清澈的,和二十幾年前完全不一樣,以前小河中有小孩在游泳、打水仗,河裡的魚鮮美能吃,婦女在河裡洗衣服,現在河裡的魚已不能吃,就連河的顏色有時泛黑,發出怪味,這是為什麼?學生通過、通過討論、通過比較就會發出感嘆「保護環境多麼重要啊!」此時再適時介紹《保護環境法》,使學生了解世界各國都很重視這個問題,把6月5日定為「世界環境日」。這樣實際滲透法制知識,使學生不是被動接受,而是自然認同。 2、在情境中滲透。創設優美的教學環境和藝術氛圍,使學生一進教室就沉浸在法制教育的的氣氛中,可以將學生思想和情緒立即轉移到課堂教學濃郁的氛圍之中,使學生產生學習的慾望。如:在美術教學中讓學生畫《我是小小執法員》時,先把美術教室布置成一個小型法庭,讓牆上、黑板上、櫃子里掛滿或擺滿各種有關法制的繪畫、工藝、雕塑……另外在教室的後牆上方,貼上一些標語,創設濃厚的法制教育氛圍,使學生步入教室就能在情緒上受到感染,情感上產生共鳴。教學時先讓學生觀摩模擬法庭庭審錄像,再放有關法律知識的小動畫,使學生產生小小執法員公正無私的表,在這種情境中,學生的感情得到升華,激發了繪畫慾望,從而筆下畫出的線條,色塊再也不是無情之物,而是表達真摯情感的符,達到情與畫完美結合。四、滲透應注意的問題學科教學滲透法制教育十分重要,但也要注意簡單化、牽強化的。這里說的是滲透,既不是強加附合,更不能喧賓奪主,因此我們要注意以下幾點: 1、找准「滲透點」。各學科教材中蘊含著極其豐富的育人因素。因此,法制教育中的滲透必須依託教材,離開了教材就成為無本之木,無源之水。而教材中的育人因素,大多寓於知識之中,呈隱性狀態。只有充分駕馭教材,才能悟得育人真諦,探尋到知識教學與法制教育的最佳融合點,即教學中進行法制教育的「滲透點」。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學習的主人,教育的對象,這就要求法制教育必須既遵循學生認知的規律,又要符合法律意識形成的規律,只有找准滲透點,法制教育才能直透心田。 2、把握「滲透時機」。教師從教材出發,覓到滲透點後,才能引出源源流長的「活水」。顯而易見,滲透點是客觀存在的,它不可能由施教者任意安排,必須遵循其在教材中所處的特定位置、層次、地位來具體安排,隨著教學進度隨機滲透,因材施教法制教育的特點是動情曉理,「情動」而「知書達理」,這就是說滲透的方法、形式、時機都應利於創造最佳的滲透氛圍,即學生認知與接受滲透的最佳心理。不能因為滲透而置教學知識於不顧,牽強附會,強行滲透,也不能只顧及教學,對法制教育或敷衍了事或事過境遷才勉強滲透。這樣都會破壞課堂教學的整體效應。由此可見,把握好滲透時機是為了獲取最佳滲透效果,只有精心設計教學,充分運用先進的教學手段與方法,方能達到事半功倍的育人效果。教育界社提供

⑨ 課堂教學怎樣落實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是現代教育理論的主體思想。在當代教育中,以它為主線,引發了現代教育理論課程的改革,並出現了很多有關的新教育理論,理念。如:生態教育理論,合作學習,多元智力理論…那麼,我們怎樣落實新課程?毫無疑問,能否有效落實新課程標準的重要衡量尺度就是要看我們所進行的新課程是否實現了新課程的目標。所以落實新課程標准,就必然要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那麼要如何實現情感,態度,價值觀呢?
一、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內涵
情感:不僅指學習興趣、熱情、動機,更是指豐富內心體驗和心靈世界。態度:不僅指學習態度、責任,更是指樂觀的生活態度、求實的科學態度、寬容的人生態度。價值觀:不僅強調個人的價值,更強調個人價值與社會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科學的價值,更強調科學價值與人文價值的統一;不僅強調人類的價值,更強調人類價值與自然價值的統一,從而使學生從內心確立起對真、善、美的價值追求,以及與自然和諧相處及可持續發展的理念。由此可見,它可以涵蓋原來思想教育目標不能包括的情緒、意志、興趣等各種情意目標,體現了課程目標對培養學生健康情感的關注。
二、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意義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與落實新課程標准有著必然的聯系,甚至可以說,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能否實現,直接決定新課程標准能否得到有效落實、新課程課堂教學能否真正具有意義。
(一)為學生的一生奠基
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如果著眼於目前,則會讓學生情通理順的自覺地進入學習、探究的專注狀態,學生會覺得學習不僅是樂事,而且會在學習中發現自己的價值,會把通過學習、探索當成實現其價值的手段。因此,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會使學生欣然進入學習之境;如果著眼於長遠,在新課程課堂上培養的健康積極的情感、正確的人生態度以及明確的價值觀,會成為學生日後人生道路上的動力器、方向盤,為學生的一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二)使教師體驗到教育教學的幸福
教師的教育教學的幸福與其價值實現是直接相連的,教師的價值實現主要體現在學生的健康成長上。當學生在新課程課堂上收獲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之時,正是其進入了主動學習、積極探索、收獲學習的快樂與成功之時,而這種狀況會帶給教師極大的欣慰滿足感。而且,實現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會使教育教學過程由師生間的智力交往過程轉化為師生間的情感交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的情感都是在至誠至純的狀態下的自然滲透、影響。這種特有的情感只有在新課程目標得到實現時才能體驗到,這是一種無以言表的幸福體驗。
(三)使新課程煥發出迷人的魅力
如前所述,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是新課標的靈魂,在新課程的課堂上,實現了這個目標,就會使學生收獲學習的成功與快樂、教師體驗到教育教學的幸福。新課程更會因此而煥發出勃勃的生機與迷人的魅力。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策略
既然新課程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有著必然的聯系,那麼,為了有效落實新課程,就要進一步探討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的實現策略。
(一)開放、生成,讓教學精彩起來
所謂開放主要是指師生心態的自由開放;所謂生成,是指教師在充分備課的基礎上,更關注課堂上所蘊含的教學資源。通過「敏銳的捕捉、發現這些資源並加以利用」來促成教學的動態生成。開放是生成的必要前提,只有開放,師生才能情緒高漲、思維活躍,課堂才會處處有思維的火花、精彩的表現。為達此目標,教師就要以發展的眼光、寬容的態度處理課堂上學生的反應;只有生成,才會使學生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在完全開放的情況下通過師生、生生互動得以提升。這就要求教師要善於捕捉有益資源、善於根據有利時機靈活的生成課堂教學,使學生思維的火花得到進一步升華、積極的情感得到強化、價值觀得到導引。例如,在講「生態教育學理論」時就可以首先設計一個能讓學生「開放」的問題:所謂的生態教育學指的是什麼?這個問題很容易使學生充分的袒露其情感與態度,接著教師就可適時的創造「生成」的條件,問題:在生態教育學中有個「限制因子定律」,就你認為,你知道的「限制因子定律」是什麼?請同學們自己思考,分組分析、討論。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很容易產生一些思維的火花、創造性的想法,經過教師的巧妙點撥、恰當引導,就會「生成」很多精彩的解答。
(二)合作、互動,讓教學生動起來
合作是互動的前提,只有師生、生生的教與學建立起一種合作的關系,才會進行有質量的互動。互動的核心是整合教學過程的各要素,使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產生共鳴。只有這樣,教學才能生動起來。老師在講授「合作學習」這節內容時,將我們分成組,然後給一張紙進行實踐課,模仿「瞎子,瘸子」生活,進行合作交流,並寫出心得。要求:求實,准確,心得有思想,有條理。這樣的問題

⑩ 如何在英語教學中培養情感因素

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學生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個重要方面是把培養學生的情感列入課程教學目標。新課程標准要求我們在英語教學中不但要重視培養學生的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更要關注學生情感態度的發展。一、情感的概念、特徵與功能情感是人類特有的一種心理現象,是人們對客觀事物是否符合自己的需要而產生的態度的體驗。在語言教學中,情感指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感情(emotion)、感覺(feeling)、情緒(mood)、態度(attitude)等。情感具有理智性、社會性和易變性等特徵,具有激智、動力、調節、感染和移情等功能。感覺、知覺、記憶、想像和思維等智力因素構成學習操作系統,動機、興趣、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構成學習活動的動力系統。情感的動力功能表現為:如果動力系統作用大,操作系統的效率就高,學習效果就好;反之,學習效果就差。情感能調節學生的自信心和學習焦慮感,它對於提高學習效率。減緩學習疲勞也會產生調節作用。教師在課堂上流露出的情感會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情緒;教師的人格品質和言行舉止通過情感的介入和作用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學生會把對教師的情感遷移到教師所講授的課程上來。這種心理效應就是情感的移情功能。 二、情感與語言學習相關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之所以把情感態度列為英語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是因為情感態度與語言學習和學生本身的發展有著密切聯系。 (一)語言具有情感功能語言是人類交流感情與傳輸信息的媒介,語言具有認識性、實效性和情感功能。語言的重要功能之一是溝通思想情感,促進人際交往。人際交往不可避免地要涉及人的情感態度,情感態度在很大程度上需要語言來表達和傳遞。恰當合理地使用語言有助於加深情感,增進友誼和相互尊重。因此,學生學習外語的過程就是學會與人溝通、正確運用情感態度提高人際交往能力的過程。 (二)情感態度對語言學習的重要影響情感態度與語言學習密不可分,語言學習的效果直接或間接地受情感態度的影響。布盧姆認為,一個帶著積極情感學習課程的學生,應該比那些缺乏感情、樂趣或興奮的學生,或者比那些對學習材料感到焦慮和恐懼的學生學習得更加輕松,更加迅速。克拉申也對情感和語言學習的關系進行了形象的闡述。他認為,有了大量合適的語言輸入並不等於學生就可以學好外語,第二語言習得的過程還受到情感因素的影響,語言輸入也必須通過情感過濾才能變成語言的吸收。當學生擁有了積極的情感,如強烈的學習動機、濃厚的學習興趣、很強的自信、堅強的意志和大膽實踐的精神等,輸入的語言大部分就會被內化和吸收。反之,當學生出現焦慮、煩躁、緊張、膽怯或厭倦等消極情緒時,大腦的語言習得機制就會對語言學習材料進行情感過濾。學生的消極情緒越重,情感過濾的量就越大,語言的輸入效率就越低。如果學生受消極情感的影響太大,就會影響其語言的學習行為。中學生在英語學習中常見的消極情感有:因性格內向而害怕與同學和老師交流,一聽說考試就怕或由於過分緊張而導致語言表達不流利等。因此,教師要幫助學生克服消極情感,使語言學習中的成功體驗與情感態度的發展相互促進。情感是影響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效果的重要因素。從教育心理學的角度看,學習過程中影響學習效果的最大因素之一就是學習者的情感控制。教師和學生之間如果沒有一種情感上的溝通,傳授知識和接受知識就很難收到應有的效果。教師的情感起著信號、感染和動力的作用,師愛是這種情感的具體體現,猶如陽光、雨露、春風。因而,對學生既要「曉之以理」又要「動之以情」,要以情達理,順理入情。有理無情不足以感人,有情無理也難以啟人服人。教師作為組織者、參與者和指導者,應處處以學生為本,使他們在課堂上發揮主體作用。 (三)情感態度與學生的全面發展密切相關基礎教育階段是青少年情感態度發展的重要時期,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就是關注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情感態度是健全人格必備的品質,是新時期基礎教育外語教學改革的目標之一。以往的英語教學過於強調發展學生大腦的理性和認知功能,而忽視了非理性方面的發展,造成學生發展過程中的「情感空白」(emotional illiteracy)。現代教育理論認為,情感是非智力因素, 每一個教學階段和每一門學科都應該高度關注學生的情感。這是因為情感具有跨學科特點,直接影響各學科和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更重要的是,情感態度與人的發展密切相關。情感的內涵以及情感與英語學習的關系表明,情感教學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實施情感教學是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消除消極的情感、促進學生健全人格發展的主渠道。 三、情感教學在新課程改革中的實施當前,在新的課程理念下,教學中的情感因素和情感教學被提到一個新的高度。首先,新課程強調情感教學不僅指學習興趣、學習熱情、學習動機,更是指內心體驗和心靈世界的豐富。其次,情感不是課程的附屬物,而是課程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必須有機地滲透到課程教學的內容中去,並有意識地貫穿於教學過程之中。再者,情感教學不僅體現於課程教學的內容,而且體現於課程教學的手段和方法。教學實踐使我們深深體會到,教師的情緒能激發學生的情感,可以融洽師生關系,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反之,如果教師老是板著面孔,會引起學生心情煩躁、緊張,影響他們以正常的心態去接受知識。因此,我在教學中,把更多的「情」和「愛」注入到教學中,使知識傳授的過程滲透著情感的交流,以情感人,絲絲入扣,不斷激起學生渴求知識的願望。 (一)營造師生平等和諧的情感氛圍平等的師生關系是開啟學生心靈的鑰匙,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營造師生平等和諧的情感氛圍,在創新教育中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據此,我在英語教學中,十分注意建立平等、民主、融洽的師生關系。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我走下講台與學生平等地交流,成為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合作者、助學者和監督者。在傳授知識時,我注意傾聽學生的心聲,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使自己的言談舉止對學生產生一種「親和力」,創建平等和諧的英語課堂氛圍,為學生提供主動探索、自主發展、愉快合作的良好教學空間。這種「無拘無束」的教學氛圍不僅能夠激發學生高昂的學習情緒和創造潛能,而且能夠培養學生對教師良好的情感態度,使學生把對教師的愛遷移到教師所授的課程上來。(二)開發情感資源,培養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情感 1. 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功能,巧妙地組織教學,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發展。以往的英語教學從教材編寫到教學方法都過多地關注英語學科的「知識性」,而忽視對學生進行實際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對於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發生的情感變化更是少有問津。《英語課程標准》提出英語課程的內容和目標要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體發展的基礎上,最終形成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在教學中,我注意從情感角度對教學內容進行加工和組織,在向學生呈現教學內容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情感方面的積極作用。我力求將英語學習與學生的實際生活以及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和內容緊密結合起來。例如,教學A Birthday Party一課時,為了導入新課,我提問學生:Is today your birthday?Whose birthday is today?過了一會兒,一位男生很靦腆地站了起來。我對他說:Great!Happy Birthday!Here』s a little present for you.(我事先准備了一些小禮品)他說,Thank you.接著我對同學們說:Boys and girls,what can we do for him now?有的同學建議搞一個party,有的同學提議為他唱生日歌。我表示贊同,說 Good idea Let』s sing the song Happy Birthday to You. 於是,師生唱起了生日歌。此時學生情緒高漲,我也自然導入了新課:Today is also Tom』s birthday.Now let』s listen to the tape,and try to find out what』s happening at his birthday party.相信那位過生日的學生一定會永遠記住這節特別的英語課。 2. 利用情感資源,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激勵學生充分發揮潛能,提高學習質量,獲得成功的巨大動力。教師在課堂上要善於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強化他們參與課堂活動的意識,使學生在愉悅的情境中「樂學」。例如,在課堂上講到be going to do這個結構時,我用What are you going to do/be in the future?這個句式讓學生自由交談。學生的興趣一下子被調動起來,課堂氣氛十分活躍。學生一邊紛紛表達自己的理想,一邊認真傾聽別人的發言。他們中有的要成為教師,有的要當偵探,有的想當宇航員,探索宇宙的奧秘。通過這樣的活動,學生體驗到尊重、信任、理解、寬容與關愛。我也給學生激勵、鞭策、指導和建議,努力使學生獲得積極的、豐富的情感體驗,使他們從「要我學」變成「我要學」再到「我愛學」。(三)情感教學把情感態度的培養滲透到日常的教育教學中,是在英語課程中實現情感態度目標的最重要的環節。在英語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在情感方面的積極因素,有利於實現教學目標。在教學中,我首先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等激發其學習動機,同時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採用多樣的教學形式,使教學活動達到最佳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我組織學生以pair work,group work,team work等方式進行合作學習,讓學生相互交流,資源共享,共同增加詞彙量和語言信息量,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合作意識及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其次,我設法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英語的信心,克服害羞和焦慮的心理。初學者往往希望得到老師的肯定,又因害怕出錯而不敢嘗試。此時,老師的肯定和鼓勵顯得尤為重要。一個默許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聲由衷的贊許,都會極大地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使他們樹立起學好英語的信心,進一步向所期望的目標努力,並將老師的真切期望和熱情鼓勵轉化為自愛、自尊、自信。我注意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上一頁1
23下一頁[next]並不失時機地鼓勵他們,當學生遇到困難時,幫助他們設法解決問題,完成任務,使他們獲得成功的喜悅。在教學中,我也注意結合含有豐富思想教育內容的課文進行情感教育。如有關Albert Einstein,Edison等偉人、名人的不平凡的人生經歷,讓學生學習他們敢於嘗試、勇於冒險和善於質疑的科學精神及頑強拼搏的毅力,從而激發學生的積極情感。在教學中,我還注意選用含有情感態度內容的英語例句,如一些英語名言、諺語、習語等,遷移學生的積極情感,使學生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例如: A.Where there is a will,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 B.Well begun is half done.(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 C.Don』t give up and try your best.I believe every dog has its day.(不要放棄,繼續努力。我相信每個人都會有成功的時候。) D.You are never too old to learn.(活到老,學到老。)在英語教學中,注意關注學生的情感因素,重視進行情感教學,培養學生積極的情感態度,是實施《英語課程標准》推行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重要一環。 參考文獻:盧家楣:《情感教育心理學》,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教育部:《英語課程標准解讀》,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年版。黃遠振:《情感的內涵及其與英語課程的關系》,《中小學外語教學》2003年第10期。侯麗萍:《關注英語情感態度,促進英語學習》,《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4年第3期。

閱讀全文

與課堂教學中的情感要素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