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一年級教案——以游戲為主線「活」化課堂教學——《aieiui》第二課時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ai ei ui》是義務教材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語文一年級上冊拼音部分第9課,是復韻母教學的起始課。因此,復韻母的字母組成和發音是本課的教學重點和難點,在教學中應突出對學生學習漢語拼音興趣的培養。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准》提出,在語文教學中要重視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因此,把課堂教學作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主渠道,應使課堂教學成為學生創新學習的過程,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自始至終感受到成功的愉悅,從而增強他們的學習興趣。
漢語拼音是幫助學生認讀漢字、普通話的重要工具,但學習起來有些枯燥乏味,易引起學生厭學情緒。《語文課程標准》中的「實施建議」指出:「漢語拼音教學盡可能有趣味性,宜以活動和游戲為主。」因此,本堂課的設計,我就讓游戲貫穿整個課堂為孩子們營造了良好的樂學氛圍,從而激活了孩子們的思維,使孩子們在會心的笑聲中動手動腦,合作探究。
B. 如何進行有效的語文教學設計與實施!
新課程的實施已經有一段時間了,它給我們的課堂吹來了春風,課堂變了,學生活了。可更多的是,我們的教師茫然了,從傳統教育走過來的教師似乎早就知道課該怎麼上,可現在卻不知道了。經過了許多次的培訓,聽了許多次的講座,隱隱約約中似乎對新課程有了一些理解。可這時代變化太快,還沒等教師們反應過來,有些專家又開始否定這個,肯定那個,在教師面前又出現了那麼多的岔路,分不清楚哪一條是真正通往新課程的路。我自己是工作在第一線的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對此,我是深有體會的,新課程給我帶來快樂的同時,也有許多的痛苦。在教學中,我不斷肯定自己,又不斷否定自己。我想成為一名有思想的語文教師,可感覺又是那麼難,路是那麼遙遠,但我是不能放棄的。自從聽了遼寧省數學教研室李曉梅主任的報告,我深深懂得,作為一線教師,更需要思考的是我們的教學。經過一些淺薄的思考,我試圖和大家一起來探討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以供大家參考,其中的觀點也未免有些可笑,還望各位專家給予指正。
一、 制定適切的教學目標
教師應根據「課程標准」目標和要求,參照教材所規定的目標和要求,聯系教師、學生以及教學環境的實際情況,制訂集中、明確、適切的,有針對性、層次性的課堂教學目標。「集中」是指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要重點呈現一堂課的主要任務,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表述時應盡可能地將三者加以整合。「明確」是指所制訂的目標指向清晰,表述具體得當,要陳述可以觀察到的學生的具體行為,說明產生這些行為的條件,以及指出評定行為的標准,以便操作和評價,例如字詞學習,應具體到能認讀識記哪些字,在什麼條件下積累哪些詞語並達到怎樣的程度等;又如了解課文內容,應具體到了解什麼內容,在怎樣的條件下完成,完成到怎樣的程度。「適切」是指所制訂的教學目標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教材的特點,不隨意拔高或降低教學要求,並有一定的針對性:在制訂重點精讀課文的目標時,要注意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目標,在整合的基礎上進行細化。對要求學生獨立閱讀的略讀課文,則不必各方面逐條羅列,選一、二方面作重點表述即可;在制訂寫作課目標時,可以從「觀察」、「選材」、「表達」等方面加以具體表述,如提出「觀察」的具體內容,從哪方面進行選材等。
情意目標的制訂,應注意結合閱讀內容和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過程中認識並認同相關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逐步地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自主體驗,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在教學目標中使其顯性化,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無痕化,發揮「潤物細無聲」的育人功能。
C. 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
新課程的實施,它給我們的課堂吹來了春風,課堂變了,學生活了。可更多的是,我們的教師茫然了,從傳統教育走過來的教師似乎早就知道課該怎麼上,可現在卻不知道了。經過了許多次的培訓,聽了許多次的講座,隱隱約約中似乎對新課程有了一些理解。可這時代變化太快,還沒等教師們反應過來,有些專家又開始否定這個,肯定那個,在教師面前又出現了那麼多的岔路,分不清楚哪一條是真正通往新課程的路。我自己是工作在第一線的一名普通的班主任,對此,我是深有體會的,新課程給我帶來快樂的同時,也有許多的痛苦。在教學中,我不斷肯定自己,又不斷否定自己。我想成為一名有思想的語文教師,可感覺又是那麼難,路是那麼遙遠,但我是不能放棄的。自從聽了遼寧省數學教研室李曉梅主任的報告,我深深懂得,作為一線教師,更需要思考的是我們的教學。經過一些淺薄的思考,我試圖和大家一起來探討如何進行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以供大家參考,其中的觀點也未免有些可笑,還望各位專家給予指正。
一、 制定適切的教學目標
教師應根據「課程標准」目標和要求,參照教材所規定的目標和要求,聯系教師、學生以及教學環境的實際情況,制訂集中、明確、適切的,有針對性、層次性的課堂教學目標。「集中」是指一堂課的教學目標要重點呈現一堂課的主要任務,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一個整體來考慮,表述時應盡可能地將三者加以整合。「明確」是指所制訂的目標指向清晰,表述具體得當,要陳述可以觀察到的學生的具體行為,說明產生這些行為的條件,以及指出評定行為的標准,以便操作和評價,例如字詞學習,應具體到能認讀識記哪些字,在什麼條件下積累哪些詞語並達到怎樣的程度等;又如了解課文內容,應具體到了解什麼內容,在怎樣的條件下完成,完成到怎樣的程度。「適切」是指所制訂的教學目標應符合學生的實際,教材的特點,不隨意拔高或降低教學要求,並有一定的針對性:在制訂重點精讀課文的目標時,要注意將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等目標,在整合的基礎上進行細化。對要求學生獨立閱讀的略讀課文,則不必各方面逐條羅列,選一、二方面作重點表述即可;在制訂寫作課目標時,可以從 「觀察」、「選材」、「表達」等方面加以具體表述,如提出「觀察」的具體內容,從哪方面進行選材等。
情意目標的制訂,應注意結合閱讀內容和生活體驗,引導學生在聽、說、讀、寫的語言實踐過程中認識並認同相關的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逐步地受到民族精神的熏陶;引導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自主體驗,感受到生命的價值;在教學目標中使其顯性化,在教學過程中做到無痕化,發揮「潤物細無聲」的育人功能。
每一堂課的目標不是孤立的、靜止的,學生的學習水平也是循環反復、螺旋上升的。教師備課時應從學生的知識積淀、心理期待、文化准備等諸方面做全面地分析,結合單元目標、學期目標和年段目標作整體思考,使近期目標和遠期目標、具體目標和一般目標有機結合。
二、 有效地進行教學設計。
(一) 分析學生情況。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轉變教學方式,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觀念,從學生的發展需要出發,改進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但是,究竟該怎樣以學生為主體?如何了解學生的需求?這些問題都沒有現成的答案。要找到答案,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進行學情調查。我們都知道,科學的學情調查是新課程下優化教學的一種手段。可現實情況是,一方面,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沒有有意識地作過學情調查和預測,很難真正了解學生的情況。另一方面,目前關於學情調查的相關研究很少,可供參考的書目和資料也很欠缺。因此,要想優化教學、漸漸讀懂學生,還需要我們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實踐和探索,作好學情調查。「學情」是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不同能力差異和特點的具體情況。因此,學情調查不僅要調查學生的學習起點,還要調查學生的學習風格、學習速度、自主行為能力、能力傾向、興趣點、學習動機、情感態度的性格表現、情緒的性格表現、意志的性格表現,等等。新時期以來,我們提出要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要讓學生掌握學習的自主權,但這並不是讓教師袖手旁觀或是任其自然。相反,這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毋庸置疑,學情是客觀的,只要有教學、有學生,就有學情問題。與此同時,學情又是不斷變化的。在教學活動中,時間過了,內容換了,難度改了,甚至天氣變了,都會對學情產生影響。因此,每一個教學內容,每一個教學環節,學生的每一次學習活動,教師都應做到心中有數。關注了學情,掌握了學情,教師才有「引」的方向,才有「導」的重點。另一方面,學情的多樣和多變,並不意味著我們無法了解和把握學情。教師可以走到學生中間,去傾聽、觀察、訪問,可以察言觀色,可以舉一反三,可以旁敲側擊,還可以檢視他們的學習效果。總之,教師應通過各種方式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進而通過各種手段和方法去改變學情,使之調整到最為適宜教學活動展開的狀態。
(二) 組織教學內容。
課堂教學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應努力使學生保持持久的、穩定的自覺性和主動性。一是要重視設置問題情境,把教材知識內容巧妙地轉化為具有潛在意義的問題;二是要遵循思維規律,抓好感悟、理解、實踐三個環節,精心創設突破難點、激活學生心理素質、培養思維能力的學習情景;三是要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的作用,利用教學課件、網路資源等,使現代信息技術作為語文課堂教學結構中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四是鼓勵學生對文本質疑,向教師提問,為學生提高問題意識創設問題情境。要指導學生提問的技能,培養學生由提出疏通性的問題到提出深究性、延伸性的問題,再到提出鑒賞性、評價性的問題。
具體從拼音方面來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識字與學習漢語拼音看作一個有機的整體,引導學生既能藉助漢語拼音認識漢字,也能藉助漢字的發音來學習漢語拼音的拼讀,幫助學生建立起音與形之間的聯系;加強漢語拼音的拼讀訓練,在學生藉助漢語拼音識字、閱讀以及運用音序查字法查閱工具書的過程中,逐步提高獨立拼讀的能力;認識到漢語拼音的學習是一個長期的漸學漸熟的過程,可根據教材的特點以及不同階段的教學重點,適時地進行滲透、強化和鞏固;不進行漢語拼音字母的抄默訓練。
(三)選擇教學方法。
1、質疑。
質疑是創新的起點,質疑是思維的火花,質疑是進步的階梯,質疑是成功的關鍵。在語文教學中重視學生質疑是至關重要的。這決不是形式主義,也不是為了熱鬧而裝點花瓶。讀書有疑源於思,這是思維的結晶,也是智慧的明燈。小學語文課上,學生面對《海底世界》這一課的插圖向老師提出疑問:「章魚不是10條腿嗎?怎麼書上只畫了6條?」這難道不令人吃驚嗎?我們都吃過章魚,但從來沒注意到它有幾只觸手,更不注重科學界對章魚的分類還有分歧。雖然學生的理解有失偏頗,但他能向教材挑戰,這就難能可貴了。教師要注重質疑解疑能力的培養,留足時間,激勵表揚,讓學生由不敢問到大膽問再到善於問;我們要真正解放學生,樹立正確的語文教學觀,淡化語文教師的表演欲,從興趣、情感的激活入手,培養學生的表現欲。
2、實行學生主動參與的探究式學習。
《語文課程標准》強調指出:「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既然「語文學習」是一種生活,學生便是學習的主人,應該充分發揮自己的主體作用,「主要由學生自行設計和組織活動,特別注重探索和研究過程」。探究式學習,簡言之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通過主動的探索,發現和體驗,學會探究問題、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從而增進思考力和創造力。而語文教學活動長期以來主要以教師的「傳道、授業、解惑」為主要的教學方式,強調記憶性成為語文教學的一大特點,教學中較少有學生的探究性、分析性的思維過程。這種重記憶輕理解,重灌輸輕思維,單一、被動以接受為主的學習方式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且負擔很重。這一狀況不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養成,而且嚴重影響到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影響著學生思維的發展。
(四)運用多媒體。
教育學家誇美紐斯說過:「教學藝術的光亮是注意力。有了注意力,學習的人才能保持心裡不跑馬,才能了解放在眼前的一切事物。」可見注意力是獲得良好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前提。現代教育技術在吸引學生注意力方面有著所不可比擬的優勢。運用計算機輔助教學時,顯現在顯示屏上的課件不僅將學生從單調的「黑白世界」帶入了絢麗的彩色世界,而且圖文聲像並茂,直觀動態,富有表現力,給學生以視覺、聽覺等多角度的感官刺激,極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我在教學《要下雨了》這篇課文時,就利用了多媒體為孩子播放了動畫片,動畫片的形式鎖住了孩子的視線,也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我們的教師要努力走在時代的前列,做信息技術的有力「推銷員」,讓學生輕輕鬆鬆的進行學習。
三、改進評價方式。
教師應始終關注學生的進步和發展,既要關注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習過程。對學生學習情況的評價要考慮每一個學生的起點,使過程評價與結果評價、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橫向評價與縱向評價、主觀評價與客觀評價相結合。
檢測要注意體現日常性、選擇性和開放性。注重以鼓勵、表揚等積極性的評價為主,尊重學生個體讀文的獨特體驗,重在激勵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對學生進行全面評價。
漢語拼音能力的評價,主要考察學生藉助拼音認讀漢字、查閱工具書的能力,不從默寫音節,為漢字注音等角度去考查、評價學生。二年級時進行相關的漢語拼音的驗收。一二年級識字能力的評價,應將平時的學習與階段性檢測結合起來,學生在語言環境中能認讀所學漢字的60%為合格,達到80%即為優秀。寫字能力的評價,重在寫字態度和習慣,以及書寫的規范。閱讀能力的評價,重在檢測學生基礎積累,對文章整體把握的能力,結合課文的具體語境理解詞義、句義能力,依據自己對文章的理解和感悟進行比較流暢表達的能力等。口語表達能力的評價,重在鼓勵學生說話的自信心,以及語言表達的連貫性、清晰性,不重表達技巧。寫作能力的評價,二三年級從能根據圖畫內容、閱讀內容寫清楚幾句話逐步做到能根據圖畫內容、所提供的話題、情景、相關詞語寫清楚一段話,做到句子連貫,意思清楚;四五年級從能注意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能記錄自己感興趣的、受感動的生活內容,寫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逐步做到能留心觀察生活中的事物,能將自己感興趣的、受感動的生活內容生動地描寫出來,能反映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和想法。
總之,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以上我所談到的僅是追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幾個不成熟的觀點。相信只要我們每個教師精心專研,細化教學環節,不斷地自我否定和超越,課堂教學一定是有效的,一定會成為學生全面發展的最堅實的陣地!
D. 小學一年級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方案(人教版)
一年級識字教學方案
一年級識字教學方案識字寫字是小學低年級的教學重點。我們必須營造寬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我們把「如何有效指導一年級學生的識字寫字」,作為研討主題,目的旨在通過教師們探索、實踐、分析和梳理探討問題的原因所在,研究對策,使小組合作學習能真正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
一學期來,一年級組的老師共同努力,使得小組合作生機勃勃地發展起來,下面簡要匯報如下:學完了拼音,一年級孩子要認的字有近七百個,這對於七八歲的孩子來說實在是件不易的事。本學期我通過自己的親身實踐總結出一些識字教學方法,既能夠激發學生的識字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識字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根據兒童的思維特點,把抽象的符號具體形象化,讓漢字「生動形象」些。識字本身是枯燥無味的,而對這樣的事物,很難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讓學生們一味地被動識字,不僅識字的效率低,而且還在一定程度上束縛了思維的發展。因此,作為教師一定要在起步階段通過多種途徑來營造識字教學的良好氛圍,讓漢字更加「生動形象」些,充分調動起兒童識字的興趣,不斷激發學生去體驗識字的樂趣,只有這樣,學生才能樂於識字、主動識字。具體方法有:動作識記法這種方法特別適合表示動作的字。如:「跳」字的字形比較復雜,若要學生做一個跳的動作,然後再出示這個字,通過認讀加上學生前面做的動作,他們一定記得很牢。同樣的方法還適用於趴、推、眨等許多表示動作的字詞。圖畫記憶法比如:教學「網」字,我是這樣做的:請學生回憶看到過的網,然後畫一畫。不一會兒,學生畫出了魚網、蜘蛛網,有的還畫出了一個小男孩正坐在電腦前上網。不知不覺中,學生已經將這個「網」字深深的印在了腦海里。字形聯想記憶法我們的漢字雖說是表意文字,但是是經過象形文字演化而來的。所以在教學中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想像,幫助識記字形。例如:「簾」字,讓學生想像:上面的穴寶蓋就像一扇窗子,下面的這個「巾」就像掛在窗戶上的布簾,所以這個字是窗簾的簾。
二、二、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的興趣,讓漢字「有趣」些。游戲是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兒童喜歡模仿,喜歡表現。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游戲的形式調動學生學習抽象文字元號的興趣,不斷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來進行教學,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具體的方法有:加一加就是兩個或幾個熟字相加變成一個新字。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這類字時,相鄰的同學就分別代表一個熟字,然後運用加法熟記。如教學「好」字,讓相鄰的學生分別代表「女」和「子」,口中還一邊念「我是女,」「我是子」「女加子就是好」,「你好,你好,大家好!」這種由舊知識引出的新知識學生不但掌握了生字,又掌握了學習方法,而且學習興趣也很濃。減一減就是用合體字減去一個獨體字變成一個新字。在教學這類字時,相鄰兩個同學分別代表一個熟字,然後運用減法熟記。如教學:「代」字,讓相鄰兩個同學分別代表「袋」和「衣」,邊念「我是袋,袋鼠的袋」「我是衣,衣服的衣」「袋鼠減衣等於代表的代」。這種方法學生不僅興趣濃厚,而且學得快,記得牢。換一換偏旁是構成漢字的重要部件,學生掌握了偏旁從一定意義上說就基本知道了這個字的意思。在教學中如何利用這個優勢幫助學生識字呢?可以讓學生這樣做:讓兩個同學分別代表兩個形近字,採用邊說邊換位置的方法來幫助記憶。如教學「請」字,把「請」的言字旁換成目字旁,就變成了「睛」。編順口溜記憶法這種方法不僅學生喜歡,而且效果很好,經常引導學生編一編識字順口溜可以促進學生思考,發展學生的思維。特別是一些形近字的辨別,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比如:間、間,小日回家大門關。問、問,小口敲門別開門。牛羊吃草,草兒青;吃完喝水,河水清。告:一口咬掉牛尾巴,小牛要去告媽媽。
三、三、 教師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識字,讓漢字與孩子的生活「更近」些。利用
小學一年級全科目課件教案習題匯總語文數學英語
與小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電視、廣告、招牌以及商標等為媒體,引導兒童識字。如:學了「點」字後,引導學生思考:在什麼地方見到過?學生一下子想起來了:這是「好吃點」的「點」。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洋」是「洋洋百貨」的「洋」,「張開翅膀」的「張」是「開張大吉」的張。……這樣的例子還有許許多多,簡直是不勝枚舉。這樣的學習,不僅提高了學生的識字量,還能發展學生的觀察能力,讓他們明白「時時處處皆語文」,從而學會在生活中學語文。
四、自做「識字課本」,引導學生把教材向課外延伸,讓孩子們的學習更「自主」些。識字教學需要課本,這是學習語文的憑借。然而識字僅僅靠幾冊課本是遠遠不夠的,因為課本能容納的東西實在是太有限了。至於生字的多義性,要在有限的課本中多次體現,更是比較困難的事情。因此,教師必須引導學生把教材的學習向課外延伸,把學生學習生字與現實生活結合起來。讓學生把生活中接觸到的廣告牌、商品包裝物,還有各種報刊雜志,讓他們收集起來,剪剪、畫畫、貼貼,就成了圖文並茂的「識字課本」。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動手、動腦,體會收集、整理、編排的創造樂趣。
五、今天我是小老師在本學期,我嘗試跟學生轉換角色,讓學生自己教生字——在布置學生預習新課的同時,選出三到五名學生當下一節課生字學習的小老師。我指導他們在教生字時可以介紹自己的識字方法,也可以像老師平時那樣教,還可以把老師當作學生提問。剛開始,小老師有點扭捏,現在,孩子們都想到講台上當一回小老師呢!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漢字的關鍵階段。從這次研究中認識到,搞好識字教學首先是統一參與研究的教師的思想,對他們進行培訓,讓他們理解並接受這個模式的新思維新理念,明確研究方向。其次是依託校本教研,以教研組為陣地開展課例研究,創建新型課堂教學結構,完善教學策略。我們每年級每學期至少要進行2次課例研究。每個課例上3-4次研究課。通過專家引領、同伴互助、自我反思不斷積累經驗,分析研究出現的問題,調整研究內容和方式方法。這個過程中,我們不繼歸納總結積累提升,每學期進行召開改革交流會。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我們對於識字教學的認識也達到了空前的高度。為最終形成成果奠定了扎實的基礎。經過一年的實驗研究,我們取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研究成果:(一)創建了推進預習自主識字教學模式我們創建了以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和最近發展區理論為理論依據,以完成三維識字學習目標為教學目標,以四階段課堂教學結構為操作程序,以構建完整學習體系和大語文教學觀為實現條件,以一套主體多元科學有序評價體系為教學評價的「推進預習自主識字教學模式」,解決了在傳統識字教學遇到的難題。(二)促進了教師的專業化發展識字教學模式的研究,是以校本教研為依託進行的。通過一年的研究,一年級教研組多次被評為優秀教研組;(三)得到了家長的認可和支持在評價反饋表中,家長對這種模式的滿意度非常高,幾乎全是贊成和表揚。每次學校組織家長培訓和家長聽課活動,很少有缺席的現象。對孩子的識字學習情況都贊不絕口,尤其是對學生在識字能力和識字興趣與習慣方面的效果甚至感到驚訝。(四)提高了學生的識字興趣,培養了識字能力學生對新的識字教學也非常歡迎,甚至有的孩子因為喜歡這種上課方式,不願意轉學。因為重視學生自主識字能力的培訓,他們的識字量不僅達到了教材要求,而且大大超出了教師和家長的預期,為提前閱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識字教學模式的研究對於我們來說還沒有結束,隨著改革的深入,教材的變更,還有很多新問題需要我們去解決,但我們相信以校本教研為依託,一定會讓識字教學研究走上一個新的台階。(五)學生愛上了寫字在學校書法特色的熏陶下,一年級學生都愛上了寫字。在學校舉行的寫字比賽中,鄧康澤、李家渝等十個同學獲得了優異的成績,大部分同學寫的字都很工整,得到了家長的贊許。
總之,「人生聰明識字始」,識字教學與人的發展關系重大。識字教學充滿樂趣,只要我們多動腦筋,勤於思考,想出更多的好方法、好點子,學生的學習會變得更加生動有趣,我們也會隨著學生的成長一起成長。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我們將本著「勤學、善思、實干」的准則,一如既往,再接再厲,在今後的教研組工作中把工作做得更細更實,善於發現我們日常教學中的問題,更要想辦法利用集體的力量進行矯正,促進各方面工
作效率的提高,把工作搞得更好。
E.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設計的幾點建議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目標
1會讀寫()等()個生字,會讀認()等()個生字,掌握()等詞語的用法。
2能利用查字典的方法自主理解文中生字詞,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
3能聯繫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理解文中主旨句關鍵句()的含義。
過程與方法目標
1通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學習文中()的知識點,突破課文重點。
2運用聽讀、跟讀、默讀、自由朗讀等多種朗讀方法,體味文章()思想感情,突破課文難點。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1體味課文對(內容風光人物意象)贊美
2感悟文章()的思想感情,產生對(大自然大好河山或美好品質)的熱愛,激發民族自豪感,產生對()的興趣,獲得良好的審美體驗。
教學重點:
1了解(長城)的(構造外貌)知識。懂得()的描寫順序、敘事線索、說明方法、。
教學難點:
感受由()而產生()的感情。並有感情朗讀出(詩歌的節奏和韻律)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通過提問法創設情境「同學們有沒有……」引起學生興趣參與課堂分享。
2、出示圖片、PPT視頻引出本文話題,請學生談圖片視頻感受。
3、對學生代表的回答予以鼓勵性評價,並引導學生形成()的觀察方法、描寫順序。導入新課。(學習生字詞)
【創設情境,引起學生對語文課堂的學習興趣,並通過提問使學生將語文學習與生活實際相聯系,培養他們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聽讀課文,學生跟讀。並通過查字典聯系生活實際解決生字詞。
2、老師檢查生字學習情況,引導學生識字方法,如部首歸類法記憶「」字趣法記憶「」等,強調寫字姿勢寫字習慣。
3、了解作者簡介、時代背景,為課文學習做鋪墊。
4、通過自由朗讀課文,劃分段落層次,並就文章大意同桌展開交流。
三、細讀課文,合作探究
(一)自由朗讀第一小節,思考問題:「」「」
1、通過四人小組形式展開交流,小組代表發言。
2、老師予以積極評價,引導正確答案。
(二)在10分鍾內快速默讀第二小節,通過圈點勾畫,劃出「」問題。
1、通過四人小組形式展開交流,小組代表發言。
2、老師予以積極評價,引導正確答案。
(三)教師示範朗讀第三小節,請學生注意其中的重音和停頓。()
1、通過尋找段落的(動詞)重音,說說你的理解。
2、分角色朗讀或表演。
四、精讀課文,拓展延伸
1、自由選擇朗讀方式,重點閱讀「」句子段落。說說你的感受
2、教師引導學生通過關鍵詞()把握文章脈絡和內容,體味感情。
3、仿詞造句,知識遷移。
4、開放課堂,復述表演。
五、總結歸納,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背誦喜歡的段落。
2、閱讀()課外知識,搜集()資料,故事講給父母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