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教育
一、以身作則,滲透德育教育
古人雲:「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不能正其身,而正人何?」教師的一言一行直接影響著學生,是學生模仿的榜樣。為此,作為學生道路上的引航人——教師要將那些價值導向、情感陶冶、意志磨礪、自我示範的良好典範都融入到「無言之教」中,比如,教師的以身作則、模範言行、嚴於律己、作風正派、注意身教、無私奉獻等精神都會使德育教育達到「潤物細無聲」之目的。教師以身作則滲透德育教育,可以說是最有效最實用的德育教育方法。
二、因材施教,豐富德育教育內容
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可以進行與之相應的德育方向的滲透。如將一些較為簡單的、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融入其中,在無形中滲透德育教育理念。比如如跑、跳、球類、投擲、游戲等融入到體育教學中,藉助這種教學形式,使體育課更輕松、活潑,通過建立歡快的氛圍去感染學生,讓學生都能產生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培養他們樂觀豁達的人生觀。再如,也可將一些較為枯燥的項目通過教法的靈活運用、教師語言的有意選用,鼓勵學生堅持、不放棄。以此來培養他們努力拚搏、吃苦耐勞、勇敢頑強的品質。對一些表現好的學生,要及時給予肯定的賞識,為學生創設可以充分展示他們自己能力的舞台,促進德育教學健康、可持續性的發展。可以說,德育教育的滲透是多方位、多渠道的,只要教師把握好平台,將德育融入其中,既有利於提高教學質量,又能增強思想教育的效果。
三、加強實踐性教學,塑造學生良好的內在品質
德育教育已成為基礎教育的重點,是對學生進行素質教育的重要一環。在德育教學中,作為師者,要時時刻刻將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將實踐教學放在整個教學工作的首位,這既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而且也能有效促進學生良好內在品格的形成。在實際教學時,結合教學內容,教師可組織學生開展一些德育實踐活動,根據教學需要,設定一定的德育活動主題,讓學生都能參與到活動當中,讓學生在親身體驗總去感受德育活動的真實意義。在實踐活動中促進身心健康發展,以此來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品質。
2. 德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1、說服教育法,說服是使對方放棄原來的觀點和認識,接受新的意見,努力使對方心服口服,有即時或可見性的收效。
2、榜樣示範法,榜樣示範法形式主要有:偉人的典範、教育者的示範、同齡人中的優秀學生的示範。
3、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的種類有:一、人格感化,即教育者靠自己高尚品德、人格以及對學生深切期望和真誠的愛來觸動,感化學生,促進學生思想轉變,積極進取。二、環境陶冶,即通過學校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環境使學生受到熏陶和感染。三、藝術熏陶,指通過音樂、美術、舞蹈、詩歌、影視等文化藝術活動,使學生潛移默化地接受影響。
4、自我教育法,激起學生自我教育的願望。
5、實踐鍛煉法,實際鍛煉法包括:一、執行制度,即讓學生按照學生守則、課堂紀律、作息制度等必要的規章制度進行鍛煉;二、委託任務,指教育者或學生集體委託學生完成一定的工作任務;三、組織活動,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實際的活動,如:學習活動、課外活動、勞動以及一定的社會實踐活動等。
3. 中小學進行德育的方法有哪些
所謂德育,是指培養正確的思想政治觀點和高尚的道德品質,使人們能從理智上對客觀社會現象進行評價的一種教育。藝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藝術課程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必修課程,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價值。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王國維說:「美學上最終目的,與倫理學上最終之目的合。」把美系和倫理學用之於教育實踐的德育與美育,都是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創造美好的世界。因此美育與德育有密切的關系。德育給美育以豐富充實的內容,保證美育的正確方向。美育為德育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手段,通過美並利用美進行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
一、課堂中滲透德育的優勢
學校慣用的德育方法是說教法,即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明辨是非、善惡,提高思想品德,現代的中學生個性鮮明,思想活躍,此法不免讓學生感覺枯燥、甚至厭煩,往往收效有限,難能深入其內心。在藝術課堂中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並在此積極滲透德育,相信其效果頗豐。
1、情感體驗法
在藝術課堂的教學中,有眾多的藝術作品需要學生去欣賞、思考,以至得出他們自己的結論,抒發各自的情感。例如:藝術教材上的歌曲《在老師身邊》,這首歌曲,是通過對自己成長經歷的回憶認識到:在此過程中老師付出的點滴汗水將其從一個懵懂的兒童澆灌成有知識的少年,表達了對老師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通過欣賞,演唱的教學手段,著重挖掘、激發他們的真情實感,唯有這樣才能將歌曲演唱好。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學生對於尊師的傳統美德便有了真實的感知,認識也進一步得到升華。在優美的歌聲中從心靈深處體驗尊師的美德。諸如此例的藝術作品很多,在此當舉一反三。
1、「真」是形成道德習慣的前提
良好的道德習慣,是一點一滴的美好的情感取向凝結而成的,虛情假意本身就是品德中的劣質,因而要情「真」。在藝術課堂中,帶領學生去欣賞一支樂曲或唱一首歌曲,若無認真的態度,虔誠的心境去欣賞,去歌唱,「不首先感動自己何以感動他人。」那麼不僅在精神上無法與作品形成共鳴,而且唱出的歌也將是無情無義的,或虛情假意,且實現不了審美的愉悅和創造美的成就感,這樣的結果:首先達不到藝術教學的目的,更與美好的品質是背離的。所以,只有真的去聽、去看、去想、去彈、去唱,才有收獲,才能慢慢地形成良好的道德規范。
2、「善」是道德約束的關鍵
「人之初,性本善」,善是與自然和諧,人類和諧共處的基礎。只有頌揚善、體驗善、實踐善,才能給人類一個和平安定的家園。藝術中有大量的表達人類善良美好的情感的作品,比如畢加索的繪畫《和平鴿》,歌曲《我們要陽光》等。通過對這些藝術作品的欣賞和二度創作,將「善」成為學生的道德歌謠。在藝術課堂的教學中,善始善終地讓善成為學生的行為法則。善是一切優秀品質的基礎,一個人若成不了人才,但一定得成一個人,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對社會無害的人,從善做起。
綜上幾點薄見,筆者建議:在藝術課堂中緊緊圍繞「真」、「善」的兩個基本點,採用藝術課堂特有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美的熏陶下,渴望點點滴滴地提高思想道德素質,使得其學習更有意義。在美育中德育,在德育下尋美怡情,讓學生美好健康的發展,成為品學兼優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
4. 辨析德育手段和德育方法
對德育實效性的思考十八大報告中關於教育的內容敘述不多,我認為最實質的內容應該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服務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對社會是有用的?怎樣培養人是教育工作者應該思考的問題。南京出現在全社會治理不文明行為,對車窗拋物給予曝光,這是對人素質的拷問;我校前一段主抓學生文明禮儀教育活動就是對學生文明習慣的常抓不懈,有了一定的效果。這種變化、對比引起我的思考。就是中國公民絕大多數都是接受了較長時間的學校教育,高學歷人員越來越多,不管是做父母的還是做老師的,面對素質教育面對學生的各種習慣,我們卻束手無策,活動搞了不少,可是學生的綜合素質尤其是道德素仍然令人不滿意。我們怎麼?我們應該給學生什麼樣的教育?結合近幾年的實際工作談談的看法。可能不成熟,或有偏頗,目的是引發我們共同思考。一、切實轉變教育觀念,建立有效監督和評價機制在目前,學校教育中存在「四多四少」現象:學習抓的多,習慣抓的少;課上抓的多,課下抓的少;班主任管的多,任課教師管的少;主科管的多,副科管的少;造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觀的有體制、升學壓力,主管的原因就是我們的教育觀念還存在根深蒂固的東西不好轉變。1、端正教育思想,把學校德育擺在重要地位。我們是為未來培養的人才,是著眼於孩子來的發展,思想、品德教育、良好習慣培養、正確價值觀需要在潛移默化中培養,擺正「五育的關系,德智體美勞,五育不可偏廢哪一個。2、提高認識,確立觀念,完善德育工作機制。德育不僅是學校政教處、班主任的事情,更應是全體教職工的事情。學校所有的教職工應該都是德育工作者,堅持全員育人,全過程人、全方位育人的校園德育工作機制。人人都樹立「教育學生我的責任」意識。激勵全體教職工都參與到學校德育工作中來,為廣大學生提供更廣闊的教育空間與形式,每個人在本職崗位上充分挖掘育德點,就一定能夠大大增強德育教育的實效性。3、找准學校德育工作的切入點,有針對性地開展德育教育學校德育教育的實效性不強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們應從內部全面分析當前德育工作最需要解決什麼問題,即切入點。二、加強師德修養,提高師德師能歷代的教育家提出的「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循循善誘」、「誨人不倦」、「躬行實踐」等,既是師德規范,又是教師良好人格特徵的體現。加強師德修養,培養良好的教師人格,第一要重視學習和教育。平時的師德學習要有明確的目標,固定的時間,具體而針對性強的內容。第二,必須有一套有效的機製作保證。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勵機制。切實搞好評選表彰教書育人先進個人和集體的工作,切勿將優變成少數人實現私利的跳板。二是建立和完善考核機制。要把師德建設作為學校精神文明建設及教育教學工作考核的主要內容。對教師的考核應突出考核教師的人格修養、教學態度、育人效果等。把師德要求落實到師資管理的政策導向中。三是建立和完善監督機制。制定規范的教學管理制度,進一步規范教師的師德行為,對違反師德的教師要進行必要的批評教育和相應的處罰,對情節嚴重並造成惡劣影響的要堅決實「一要否決制」。第三,還要扭轉片面追求升學率,重業務、輕師德的現象,學校領導必須做好教師的表率,對於那些管理鬆懈、教師嚴重違背師德出現重大責任事故的,要追究主管校領導和教育主管部門的責任。第四,加強教師健康身心健康培訓。提高教師自身工作壓力、調節情緒的方法,保持健康身心,全身心投入工作。三、發揮主渠道作用,增強育人效果課堂教學中的德育是最豐富的教育,因為課堂教學能在有限的空間和時間內集中傳遞古今外、不同國家、不同民族、多種多樣的精神文明的內容。因此,課堂教學中的德育伴隨學生在校各個階段的始終,對學生的健康成長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和作用。課堂教學是由各科教師來進行的,老師們不僅講授科學知識,還要向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教育的任務,這也就是課標中的三維目標。因此作為學科教師不僅要具有扎實的本學科的專業知識,更有具有較強的育人能力。立足課本,掌握自身所任學科的特點,緊緊抓住學科優勢,將學科中可以發掘出的德育內涵寓於本學科教學過程的始終,使德育貫穿於教學的全過程。四、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多種途徑滲透德育1、環境建設滲透德育。校園布局規劃合理、得體讓學生在感受到自然,優美、和諧,體味人與自然的關系,感悟生命的可貴;教室文化建設做到富有啟發性和教育性。優越的環境、和諧的校園使學校成為學生成長搖籃和求知殿堂,廣大師生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學習、成長、奮斗,身心愉快,充滿希望。2、主題活動滲透德育。廣泛開展行為習慣教育、校規校紀教育,促使學生將養成教育由外在形式內化為自覺行動。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滲透在豐富多彩的主題活動中。3、社會實踐活動是進行德育教育最好的方式。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合作、協作學習的快樂,體會解決問題帶來的成長,同伴教育代替了說教,榜樣就在身邊。一切教育在具體的活動中順理成章就完成了。3、重視家庭教育影響。學生家庭背景復雜、家長素質不一等因素是影響德育實效性的第一首要因素。我們都知道,一個問題學生背後可能會有一個問題家庭。面對這種情況,我們還有想法改變家長的育人觀、育人方法。因此充分利用好家長學校的功能十分重要。通過專家講座、優秀家長談經驗、定時召開家長會等形式,提高家長的教子能力,轉變家長的家教觀念,從而實現配合學校做好學生教育。提高德育實效性最好的方法就是做好眼前的事情,落實好自身的崗位職責,就是最大的實效性。
5. 教育知識與能力德育方法
德育這部分知識點屬於教育學中重要考點,相對來說出現頻率較高,在教師資格中學教育與能力考試中,這部分知識點基本上屬於每次考試必考考點和易錯點,考查形式主要以單選題為主。這部分知識點的看似簡單易懂,如果僅僅按字面意思理解,在做題的時候就容易出錯混淆,在做題的時候需要根據題干結合每種德育方法的本質特徵去解題。接下來主要結合歷年真題對德育方法這部分知識點進行闡述。
【知識點】
德育方法是為達到德育目的在德育過程中採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動方式的總和。德育方法共有六種,每種方法都具有自身獨特特點,需要通過概念去深刻理解每種德育方法。
1.說服教育法——德育工作的基本方法
說服教育法比較好理解,通過字面意思可知,是教師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形成正確觀點入手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品德。說服教育的方式主要有語言說服和事實說服。例如,學生有早戀的現象,教師用沒有成熟的果子又酸又澀來比喻早戀造成的影響,提高學生的認識,正確看待早戀。
2.榜樣示範法
用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優異成就來影響學生的思想、情感和行為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示範的榜樣一定是正面積極的具體榜樣,可以是家長和教師、同學、英雄人物、革命領袖、歷史偉人和文藝形象。榜樣示範法強調學生向榜樣學習而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例如,小明拾金不昧,老師要求全班同學以小明為榜樣向小明學習。
3.實踐活動法
教師指導學生參加各種實踐活動,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的方法。實踐活動法強調要培養學生在德育方面知行統一,表裡如一,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得到鍛煉,進而提升品德水平。例如,清明節,學校組織學生去烈士陵園掃墓,就是利用掃墓這種實踐活動讓學生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努力學習。
4.情感陶冶法(陶冶教育法)
情感陶冶法是指教師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優美的環境感染和熏陶學生的方法。情感陶冶法強調對受教育者進行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影響,使受教育者在認識上和情感上逐漸完善。它的特點是 「於無聲之處教育學生」。情感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例如,校園的牆壁上都掛有科學家、藝術家、文學家以及偉人的畫像和名言,就是利用環境熏陶感染學生。
縱觀近幾年教師資格考試真題,情感陶冶法出現頻率非常高,備考時需重點復習。
5.道德修養法(道德指導法、自我指導修養法、個人修養法)
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反省,以實現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品德修養法的關鍵點在於是強調自我教育,自我約束。例如,鼓勵學生用寫座右銘的方式自我激勵。
6.品德評價法(獎懲法)
通過對學生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予以激勵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發展。它包括獎勵、懲罰、評比和操行評定。品德評價法強調學生表現出好的行為通過獎勵和表揚使其繼續保持;學生表現出消極行為或犯錯,通過否定批評甚至懲罰去抑制,但要注意的是不能體罰。例如,小明拾金不昧,老師在班會上表揚小明,並將小明的名字貼在明星牆上以示獎勵。
【真題呈現】
【2018年上半年】張校長特別重視學校文化建設,提出「讓學校的每一面牆都開口說話」,以此來促進學生品德的發展。張校長強調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法 B.示範法 C.鍛煉法 D.說服法
【答案】A。解析:「讓學校的每一面牆都開口說話」是校長想要利用環境感染和熏陶學生,屬於情感陶冶法。
【2017年下半年】有同學在班上丟了30元壓歲錢,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王老師通過講「負荊請罪」的故事,教育拿了錢的同學像廉頗將軍一樣知錯能改,不久,犯錯誤的同學把錢偷偷的歸還了失主。王老師採用的德育方法是( )。
A.榜樣示範法 B.品德評價法 C.實際鍛煉法 D.個人修養法
【答案】A。解析:王老師用廉頗這一榜樣人物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來影響犯錯誤學生的思想和行為,使犯錯誤同學得到改正。
【2016年上半年】班主任李老師接受一個新班後,針對該班紀律散漫、學風懈怠的情況,首先運用板報、牆壁等媒介做好輿論宣傳,建立良好的班風,同時以真誠的愛感化學生,促使學生積極進取。一個學期下來,該班班風、學風煥然一新。李老師運用的主要德育方法是( )。
A.個人修養法 B.榜樣示範法 C.實際鍛煉法 D.情感陶冶法
【答案】D。解析:李老師運用板報、牆壁等做輿論宣傳,建立班風,以真誠的愛感化學生,是利用環境熏陶感染學生,屬於情感陶冶法。
【2015年下半年】張老師在工作中,注重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對學生的深切期望和真誠的愛來觸動、感化學生,促使學生思想轉變。這種德育方法是( )
A.實際鍛煉法 B.品德評價法 C.個人修養法 D.情感陶冶法
【答案】D。解析:張老師以自己的高尚品德、人格魅力以及期望和真誠的愛來觸動、感化學生,是利用人格魅力去熏陶感染學生屬於情感陶冶法。
6. 德育的主要方法有哪些
德育的主要方法包括:
1、說服教育法
說服是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提高認識、形成正確觀點的方法。要求學生遵守道德規范、養成道德行為。首先要提高認識、啟發自覺、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只有學生的認識提高了,認識到道德的必要性,才能自覺去履行。包括講解、談話、報告、討論、參觀等方法。
2、榜樣示範法
是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包括:典範、示範、評優等方法。
3、實際鍛煉法
是有目的地組織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際活動以培養他們的良好品德的方法。包括:練習、制度、委託任務和組織活動等方法。
4、品德修養指導法
是在教師引導下學生經過自覺學習、自我反思和自我行為調節,使自身品德不斷完善的一種重要方法。包括:學習、座右銘、立志、自我批評、慎獨等方法。
學生品德的提高是一個能動的發展過程,它的成效同學生個人能否自覺主動進行道德修養緊密相關,學生的年齡愈大,他們個人進行的道德修養在自身品德發展中的作用也愈大,所以德育不得不重視學生的道德修養和提高他們的修養能力,如果沒有道德的修養,個人的進步就是不可能的。
5、陶冶教育法
是通過創設良好的,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品德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和藝術陶冶等。
6、品德評價法
德育的各種方法各有特點與作用,每一種方法都是進行德育所不可缺少的,但又不是萬能的,它們之間相互補充、配合,構成了德育方法的完整系統。
青少年學生品德的培養,不可能通過個別方法來實現,必定是科學地綜合運用全部德育方法的結果。所以教師要熟悉全部德育方法,善於創造性地運用。
(6)教育教學中德育教育措施和方法擴展閱讀
德育目標具體要求:
1、具有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覺維護祖國的尊嚴、榮譽、獨立統一和各民族的大團結,視國家利益為最高利益,立志為建設祖國,振興中華而奮斗。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正確理解和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3、努力學習初步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觀點和方法,正確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正確認識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增強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的責任感和使命感。
4、樹立正確的職業理想,確立正確的職業觀、擇業觀、創業觀,形成符合社會和個人實際的就業觀,提高自我就業能力,做好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准備。
5、樹立社會主義民主觀念和遵紀守法意識。
6、具有社會公德、職業道德意識和文明行為習慣。
7、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品質。
7. 德育原則和德育方法
德育原則
(重點指數:4星,常考題型:選擇題、簡答題)
方向性原則
德育工作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指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發展。
知行統一原則(又稱理論聯系實際原則)
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既要重視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思想道德的理論教育,又要重視組織學生參加實踐鍛煉,將提高認識和行為養成結合起來,使學生做到言行一致、表裡如一。
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的原則
指進行德育要把對學生個人的尊重和信賴與對他們的思想和行為的嚴格要求結合起來,使教育者對學生的影響與要求易於轉化為學生的品德。(前蘇聯教育家馬卡連柯所說:「要盡量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重一個人」)
教育的一致性和連貫性原則
指進行德育應當有目的、有計劃地把來自各方面對學生的教育影響加以組織、調節,使其相互配合,協調一致,前後連貫地進行,以保障學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發展。
從學生實際出發因材施教的原則
教育者在德育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徵、個性差異以及思想品德發展的實際現狀,因材施教,引導學生,加強德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長善救失原則(又稱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原則)
是指在德育過程中,要充分調動學生自我教育的積極性,依靠和發揚學生的積極因素去克服他們的消極因素,促進學生道德成長。
集體教育與個別教育相結合
指在德育過程中,教師既要通過集體的力量教育個別學生,又要通過對個別學生的教育影響集體,把集體教育和個別教育辯證地統一起來。
(馬卡連柯平行管理的思想)
疏導原則(循循善誘原則)
指進行德育要循循善誘,以理服人,從提高學生認識入手,調動學生的主動性,使他們積極向上。
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靈活施教原則)
德育工作既要正面引導,說服教育,啟發自覺,調動學生接受教育的內在動力,又要輔之以必要的紀律約束,並使兩者有機結合起來。
德育方法
(重點指數:4星,常考題型:選擇題)
說服教育法
藉助語言和事實,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以影響受教育者的思想意識,使其明辨是非,提高其思想認識的方法。
榜樣示範法
以他人的高尚思想、模範行為和卓越成就來影響學生品德的方法。
指導實踐法(又稱實際鍛煉法)
是教育者組織學生參加多種實際活動,在行為實踐中使學生接受磨煉和考驗,以培養優良思想品德的方法。
情感陶冶法
教育者自覺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潛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環境陶冶、藝術陶冶。
品德評價法
教育者根據一定的要求和標准,對學生的思想品德進行肯定或否定的評價,促使其發揚優點,克服缺點,督促其不斷進步的一種方法。
品德修養指導法(又稱個人修養法)
是教師指導學生自覺主動地進行學習、自我品德反省,以實現思想轉化及行為控制的德育方法。
包括:學習、自我批評、座右銘、自我實踐體驗與鍛煉等
8. 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主要運用哪些德育方法
我國中學德育的基本原則包括:
1.導向性原則 2.疏導原則 3.尊重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專結合原則 4.教育的一致性與連貫性原屬則 5.因材施教原則
我國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
1.說服法 2.榜樣法 3.鍛煉法 4.陶冶法 5.表揚鼓勵與批評處分
從這個案例分析:
1.體現的德育原則有:
(1).導向性原則: 陳老師教育楊同學,要實現理想就應該好好的學習知識 理想與現實結合
(2).因材施教原則:陳老師根據楊同學的特點對他進行鼓勵教育
2.體現的德育方法有:
主要還是說服法和表揚鼓勵
9. 德育教育的幾種方法
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要從中小學的德育工作抓起。學生的活動大多數是以班級形式出現的,所以班主任是德育工作的先鋒者和主導者。每個班主任必須學會做德育工作,掌握好德育教育的方法。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認為以下幾種方法還是行之有效的,還是符合教育規律的。
一、以理解、尊重為基礎,以愛心為出發點。
理解就是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分析、處理問題的原則。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待人。中學生的人格尤為重要。作為一個班主任、一個老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學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只能促成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更不能用挖苦、諷刺傷學生的心。教師對學生的理想尊重,就會使師生關系更為融洽、愉快。其次老師要從愛心出發,愛心出發即是進行教育的前提,班主任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是預防生鐵煉不成鋼,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學生也能更加愛戴老師,有利加深師生的感情,以使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
二、量化管理抓落實
量化管理原來是經濟管理中的一種方法,用來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其可行性和操作性也是很強的。葉聖陶說:\"無論是改掉學生身上的一個壞習慣,在一開始都要以一定的壓力來強制。\"量化管理就是在民主的基礎上產生一種強化的措施。
心理學還告訴我們,青少年具有一定的獨立性和自製力,他們不僅是教育的客體,同時又是認識的主體。已具有一定的控制和調節自己行為的能力。因此量化管理,又是提高學生自我管理和教育能力的好形式,量化管理以學生的自我管理和教育為出發點,以《中學生守則》和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為基礎,通過從整體著眼,從細處著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以達到開展班級德育工作,提高學生德育素質為最終目的。如:中學生守則要求學生做到不遲到、不早退。為個遲到問題,班級就是經過點名、登記、相應的處罰,以至培養學生遵守時間制度,自覺安排好上課學習的時間。又如:不亂扔紙屑果皮的問題,班級有檢查,罰掃地等管理制度,來克服同學不注意環境衛生的不良現象,促進學生養成講究衛生的好習慣。當然,德育工作除了學校、班級,還要家庭、社會三方面一起來實現量化管理,才可以取得理想的效果。
三、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
中學生的學習、生活有很多時間是在學校里度過的。班級即是學生的一個大家庭。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對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也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作為一個成功的班主任,首要的工作就是抓好班風的建設,有了良好的班風,可以使學生在外部的影響中的作用是積極向上的。班風好的班級後進生少,就是因為良好的環境促進了後進生的轉化,從而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德育素質。
四、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競爭心理。
市場經濟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競爭。如何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和競爭心理,也是一個不容忽視的課題。
10. 德育有哪些方法中學生德育教育方
德育有哪些方法中學生德育教育方
所謂德育,是指培養正確的思想政治觀點和高尚的道德品質,使人們能從理智上對客觀社會現象進行評價的一種教育。藝術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手段,藝術課程作為義務教育階段學生的必修課程,對學生的人格成長、情感陶冶以及智能的提高等具有重要的價值。二者的根本目的是一致的。王國維說:「美學上最終目的,與倫理學上最終之目的合。」把美系和倫理學用之於教育實踐的德育與美育,都是為了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創造美好的世界。因此美育與德育有密切的關系。德育給美育以豐富充實的內容,保證美育的正確方向。美育為德育提供有感染力、吸引力的手段,通過美並利用美進行教育,提高德育的效果。
一、課堂中滲透德育的優勢
學校慣用的德育方法是說教法,即通過擺事實、講道理,使學生明辨是非、善惡,提高思想品德,現代的中學生個性鮮明,思想活躍,此法不免讓學生感覺枯燥、甚至厭煩,往往收效有限,難能深入其內心。在藝術課堂中通過豐富的教學活動,並在此積極滲透德育,相信其效果頗豐。
1、情感體驗法
在藝術課堂的教學中,有眾多的藝術作品需要學生去欣賞、思考,以至得出他們自己的結論,抒發各自的情感。例如:藝術教材上的歌曲《在老師身邊》,這首歌曲,是通過對自己成長經歷的回憶認識到:在此過程中老師付出的點滴汗水將其從一個懵懂的兒童澆灌成有知識的少年,表達了對老師的敬意和感激之情。通過欣賞,演唱的教學手段,著重挖掘、激發他們的真情實感,唯有這樣才能將歌曲演唱好。在這樣的基礎上,我們學生對於尊師的傳統美德便有了真實的感知,認識也進一步得到升華。在優美的歌聲中從心靈深處體驗尊師的美德。諸如此例的藝術作品很多,在此當舉一反三。
1、「真」是形成道德習慣的前提
良好的道德習慣,是一點一滴的美好的情感取向凝結而成的,虛情假意本身就是品德中的劣質,因而要情「真」。在藝術課堂中,帶領學生去欣賞一支樂曲或唱一首歌曲,若無認真的態度,虔誠的心境去欣賞,去歌唱,「不首先感動自己何以感動他人。」那麼不僅在精神上無法與作品形成共鳴,而且唱出的歌也將是無情無義的,或虛情假意,且實現不了審美的愉悅和創造美的成就感,這樣的結果:首先達不到藝術教學的目的,更與美好的品質是背離的。所以,只有真的去聽、去看、去想、去彈、去唱,才有收獲,才能慢慢地形成良好的道德規范。
2、「善」是道德約束的關鍵
「人之初,性本善」,善是與自然和諧,人類和諧共處的基礎。只有頌揚善、體驗善、實踐善,才能給人類一個和平安定的家園。藝術中有大量的表達人類善良美好的情感的作品,比如畢加索的繪畫《和平鴿》,歌曲《我們要陽光》等。通過對這些藝術作品的欣賞和二度創作,將「善」成為學生的道德歌謠。在藝術課堂的教學中,善始善終地讓善成為學生的行為法則。善是一切優秀品質的基礎,一個人若成不了人才,但一定得成一個人,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對社會無害的人,從善做起。
綜上幾點薄見,筆者建議:在藝術課堂中緊緊圍繞「真」、「善」的兩個基本點,採用藝術課堂特有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在美的熏陶下,渴望點點滴滴地提高思想道德素質,使得其學習更有意義。在美育中德育,在德育下尋美怡情,讓學生美好健康的發展,成為品學兼優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