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小學音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是什麼
小學音樂"歌唱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和疑惑
一、音準問題
在歌唱教學中存在兩個較普遍的現象:1、全班齊唱時,總有一些同學的音調不準,聽起來很著急。2、學生獨唱時,很多學生不夠肯定也不夠自信跑調的現象嚴重。造成這些現象的原因一是有的學生總覺得音找不準,唱完上一句,下一句的起音就找不到了;還有的學生心理清楚怎樣唱,但是一唱出聲就不對了。歌唱教學中音準問題嚴重,使學生的歌聲缺乏美感,音準問題不解決,怎能讓歌唱深入學生的內心?怎能讓歌唱激起學生內心美好的情感?久而久之音準問題還會使學生對歌唱失去興趣。二是教師對學生歌唱音準的關注率很低,面對學生歌唱時音不準缺乏有效的方法。有的教師認為這么一點音準問題是很正常的,便忽略了;而有的教師則是關注到音準問題了卻沒有有效的方法去解決,也就跳過去了。在歌唱教學中請學生獨唱的機會少,檢測少給學生唱歌的時間不夠多。導致學生在歌唱時對准確音高的心理感知能力、對聲音的控制能力不夠強。
解決音準問題的對策
(一)、常規聆聽。培養學生會聆聽、會比較、會評價、會調整的音樂學習習慣。
(二)個別檢測。培養學生自信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1、在歌唱教學中注重學生的演唱,多給學生展示的機會;2、學生單獨演唱時找出錯誤並糾正;3、自信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二、歌唱知識技能欠缺。
中年階段(3—6年級)是小學教學的重要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逐步理性,所要掌握的知識由感性到了理性,此階段的唱歌教學不但要與讀譜知識相結合,而且要求學生在唱歌中對呼吸方法、發生技巧等知識逐步的掌握和運用,從三年級開始進入合唱教學,要求學生在節奏和曲調上有比較准確的把握。
解決歌唱知識技能的對策。
(一)呼吸訓練形象化
1、用畫線條來表示呼吸的強、弱、長、短。
在黑板上畫出各種線條,在畫線的同時讓學生發出「si」的聲音,並引導學生根據線條的粗、細、長、短用線條的走向進行呼吸練習。
2、用手勢等動作來指揮學生的呼吸
教師時快時慢做兩手掌打開收攏的動作,學生隨著教師的動作的變化進行氣息控制訓練。
(二)讀譜與音準訓練生動化
2. 結合自己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困惑,我的教育教學實踐反思實例
教學反思:義務教育階段語文課程改革強調,在學生獲得作為一個公民適應現代生活所必需的基本語文知識和技能的同時,更加關注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和一般能力的培養,以及方法的掌握,把促進學生終身的可持續發展作為學校語文教育的基本出發點。
如何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予教學的全過程,通過自己內在的思維發現規律,並能在探索規律的過程中發展思維,提高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的任務,正所謂「授之以漁養其終身」。「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純粹地教給學生知識,不如教給他們學習知識的方法。有了方法,他們可以掌握更多的知識。在這種新課程理念下,教師要教好語文,就要在課前考慮如何教的問題。
教學設計是每個教師在上課之前必須要做的一件事情,如果不進行教學設計,就不能很好地、有效地組織教學,就不能將自己的思想完全地傳授給學生。講台是教師的舞台,教師要想把這台戲唱好,必須預先進行創作、設計,所以教師既是作者,又是導演,還是演員,同時還是樂隊的指揮。設計是一個重要的環節,設計是一個不斷改進、日趨完善的過程。我在設計一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就有這樣的感受。當然,每個教師都有自己的教學思想,我在設計這一課時時,按照「授之以漁養其終身」進行設計、組織教學的。
一、教學設計的初稿,進行教學設計要充分研究學生的學習准備、學習條件與學習心理,鑽研語文學科本身的內容。我開始寫教案時,就簡單的按教材的教學內容的順序和以往的經驗一氣呵成結果,認真看了之後,才發現缺乏新意,陳舊的教學方法和程式化的過程,沒有體現出如何教給學生學習方法的……可見,我的這份教學設計是沒有經過精心設計的,只是憑借經驗來完成任務是不行的了。經過思考後,便開始進行修改。我參閱了很多的有關資料,在導課、准備和練習上加了功,並且把每個環節又重新安排了一下,要比第一次心中有數多了。就這樣,我的教學設計初稿完成了。
二、教學設計的實施,教案設計的合理性只有通過教學來驗證。終於到了試教的時候了,我就按照教學設計的初稿開始上課。前幾個環節都順利完成了,可是,時間不夠了,到要練習的時候下課了。課結束後,我自己想想為什麼會這樣呢?分析之後,我明白了,在設計教學過程時,我只是考慮到了如何將知識傳授給學生,所以每個環節都在強調要教的新課的概念,反復不斷地分析給學生聽,不敢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想,自己去分析,自己去解決問題。老師教的很累,但是教學效果並不理想。看來,教學設計不是那麼容易就可以完成的,備學生怎樣學,學什麼更為重要。
三、教學設計的修改,經過第一次的試教,發現了教案中存在的問題後,對教學設計的修改也是必要的。在設計學生的學習方式時,最重要的是要考慮如何能做到讓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可以將一些重點、難點知識設計成關鍵的問題,讓學生思考、探究,去解決這些問題,比老師反復講解的效果要好。課後,我又對自己的教案進行了重新修改。在引探准備中,主要還是復習鞏固。
3. 課堂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難或困惑是什麼
怎麼讓學生能夠更好的聽懂自己的講解,到底學生現在的思路有沒有跟上
4. 在信息技術應用於課堂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困難或困惑是什麼
缺乏良好的信息素養、學生的信息技術水平參差不齊,課堂教學難度大。
目前的情況是專學生對教材上的大多數內屬容不感興趣學習,只對上網的游戲、聽音樂、QQ聊天、看電影等娛樂性內容樂不思蜀。
教學時間不夠用且不連貫,學習受到影響,信息技術課一般每周2節,由於課時的短暫,很難讓學生在課上將知識的難、重點完全吃透,更別說做到熟練掌握
5. 教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及幾點建議
一、備課不充分 我覺得自己對備課沒有足夠的重視,課堂上學生身上表現出的很多問題,直接誘因就是備課不到位。即使認真備了,但研究的深度不夠,投入的精力不足。往往重視了大框的設計,對細節的關注不夠;往往沿著一條路走下去,不能多個角度來設計;往往重視了探究內容,卻忽略了方式、方法?? 二、教師過多干預 課堂上教師習慣於以往的教學流程,雖說一開始給學生時間去自主探究,但由於學生在匯報時不能按教師預想的結果匯報,會出現原有的自主探究、學生匯報演變為教師的橫加干預,教師講解。 三、學生小組合作成效不高 大多數小組合作時,學生仍處於各自發表各自的意見的狀態,原本能在小組解決掉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組員之間的配合度不夠。改進措施: 一、加強備課。 在生命課堂教學中,備課的重點應轉移到學生的發展上來。教師不僅要考慮課堂上讓學生學什麼,怎樣學,更應考慮這樣的學習對學生的發展有什麼作用,要時時把學生的需要放在首位。如:對教材的處理是否能吸引學生學習;探究內容的設計是否能激活學生的思維;是否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究等。要給學生創設適切的學習情境,便於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質疑釋惑,提高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有效性,達到好學、樂學,釋放生命本能,發掘生命潛能的目的。 1、備教材 要注意的是教材中有哪些基礎知識點,所備課的知識有什麼特點,它在整側教材知識體系中的地位如何,通過備課,這些都要明確。 2、備設計 精心設計探究內容和探究要求,做到名明確具體,易操作。依據是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適合學生的基礎能力。 3、備學生 教師應該對本班學生的基礎情況了如指掌,包括學生的分布情況,習慣養成,各種能力的發展水平,基礎學力,興趣,愛好,個性差異等。以此為依據來確定教學的重難點,設計探究的內容和程序,預設教學情境(學生的困惑、生成的話題、教師參與的策略等)和教學效果。備學生是生命課堂備課的基點,因為適合學生的設計,才是最好的設計。 二、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第一,分組,分組是個難題。一般來講,教師往往都是把附近的幾個學生分為一組,其結果就是優等生與優等生一組,後進生與後進生一組,組與組之間沒有可比性,課堂還是那些優等生的舞台,所謂的合作學習也就有其名而無其實。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教師應把握「組內異質,組間同質」的原則來對學生進行分組,使組與組之間有可比性,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誘發學生積極主動的根據各自的特長學習新知,這樣既能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有利於組內成員取長補短,共同提高,又便於開展組間競爭,發揮小組群體智慧,從而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 第二,選擇適當的學習內容。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時期的學習策略,適用於任何學習任務和內容。但要想提高合作學習的有效性,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教師還要依據課堂標准選擇適合合作的學習內容。內容不能過於簡單,這樣合作學習就沒起到應有的作用,可也不能太難,學生通過合作,得不出答案,會降低學生合作學習的熱情。 第三,培養合作技巧。在提高了學生的合作意識後,最關鍵的任務就是培養學生的合作技巧,教師要指導學生學會合作,善於合作
6. 我們需要怎樣的課堂——試說音樂課堂教學中的困惑
困惑之一:教師一相情願與學生多種需求之間存在著的矛盾。 通過學習新課程,教師的教育教學理念有所轉變, 音樂教育關注學生的成長,關注人的發展,已成為大家的共識。但具體怎樣在課堂上實施,怎樣把它做得更好,還需要做更多的工作。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什麼?教師在課堂上又能給予他們什麼?據本人觀察,學生都喜歡唱流行歌曲,孫悟空、小燕子……是他們的最愛。我曾在課堂上問同學,你喜歡在課堂上干什麼?有的說喜歡聽音樂 ,有的說想唱歌,更多的的回答說喜歡自己表演。那課本怎麼辦?我又問。大家都不作聲了。過一會有個同學說:我們自學。教室里響起了一片鬨笑聲,笑過之後,想想這個矛盾是客觀存在,不可調和的。教師總想要依據大綱、新課程標准,教材、教參、磁帶,「規范」地向學生傳授,課堂有太多的規矩、框框、拘束,而學生注重的是自己的感覺、感受,並依此為出發點,決定對音樂課的好惡,決定在音樂課上的表現。教師有時也能了解學生的需要,但感覺也不能全憑學生做主。我也在課堂嘗試讓學生自己表演,可能是組織不得法,最後也是草草收場,但我也想不出更好的既受全體學生歡迎又使老師自己滿意又完全符合新課程理念的方法。 困惑之二:一成不變的教材和靈活多樣的教學的矛盾。 教材是課堂教學的重要依據,雖可能由於教學方法、形式的不同,產生不同的教學效果,但教材確是至關重要。現有的音樂教材使用沿襲至今已有多年,雖也幾經修改,但變化不大,和學生、課堂、新課程都存在一定的距離,學生不喜歡,不認可。原因有這么幾點:有的歌曲題材比較老,學生很難理解、感受、學起來懵懵懂懂,提不起興趣;有的歌曲旋律不優美,不流暢,學唱起來比較拗口,學生不喜歡唱;有的創作歌曲明顯存在著一些不足,放在教材里,也不知是何緣故,費了好大的勁,學生也不容易學會;還有的教材還是用大綱的要求來設計,對學生而言,有一定的難度,且也違背了新課程的一些理念,在教學中也給我們教師出了難題,不教吧,棄置可惜,教吧,無從下手。 困惑之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滯後的教學行為的矛盾。 新課程理念成為教師教育教學的指導,給音樂教學課堂帶來了勃勃的生機和活力,但不可否認,受教材,教學方法和教學體制等各方面的影響和局限,教師在課堂上的教學行為方式不同程度地滯後於先進的教育教學理念。例對教材中一些音樂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是許多學生頗感頭疼的事,正是由於這樣,教師也只能*講解和灌輸,反復讀記一些概念;對教材上要求的器樂學習,由相當一部分同學還需要教師手把手地教,一味地模仿練習花費了許多的精力,但收效甚微;對一些音樂基礎較差,對音樂不感興趣的同學,不能循循善誘,缺乏恰當有效的方法,造成兩極分化;對學生由於年令所形成的個性特點和需要,缺乏足夠的認識,致使學生年級越高,對音樂的興趣越低, 音樂課堂越加乏味,教師的教學也越難開展。 作為教育一線的老師,找到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是至關重要的。首先教師對一些觀念和理念有一個正確的認識和理解,其次要在實踐中正確地運用這些理念,進行實踐的檢驗,在不斷的總結、發現、交往、探討中完善對理論的認識。切忌生吞活剝,趕時髦,與人與己都無益,與學生與教育更是有害。教學反思《》一文由斐斐課件園搜集整理,版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註明出處!
7. 您在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困惑是什麼
一般遇到的困惑或是困難有兩類,一個是自身的,還有一個是外界施加的。版
自己方面最大的困惑就是給權予學生上課的「度」。每個課堂的學生都參差不齊,要掌握他們的「度」就要了解他們。
還有有時會覺得上課時間不夠用,課時會感覺嚴重不足。
還有就是要完整地備好課,對於突發事件也要冷靜地處理等等。
外界方面主要來自於學生。由於學習方式的轉變,要引導學生自主有序地學生是關鍵之一
當然,同學們的踴躍性也是一個大困惑。不能讓學生太積極而破壞課堂紀律,也不能讓課堂死氣沉沉的。
最後就是學生的自覺性。學習不是僅僅在課堂上,更是在課後。這需要學生自己的自控能力,老師在這方面最難把握。
8. 課堂教學中遇到的困惑有什麼
學生參差不齊,分層教學是否對學生更公平,如何高效分層,且保護好學生的自尊心,激發上進心
9. 在教學中遇到哪些困難並是怎樣解決的
答題內容:
在新課程教學中,我們教師的熱情都很高漲,個個都氣勢昂揚,有信心把語文工作做好,但經過幾年的探討,我們教師對語文課改還屬在不適應階段,在這就談談我對語文教學中給我帶來的一些困惑與相應的對策。
一、課堂上的時間不夠用
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是培養學生掌握學習的方法,通過學方法,讓學生勇於探索,對新事物產生興趣。為了適應新課程教學,我們必須轉變教學理念,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上自己找方法,那就會產生拖堂現象,那我們如何去完成教學計劃,識字能力又怎麼樣培養?
那就必須進行有效的課堂教學,不能讓課堂的時間浪費掉,教師們必須控制好時間,避免遲到,防止外界干擾,減少維持課堂紀律,要讓學生明白學習是重要的事情,是要花很多時間去學的,但不是可以隨便浪費的。我們還可以嘗試引導學生將最感興趣的話題或文中的重點問題提出來討論,而其它的問題可放在課後與學生單獨交流,或將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再交給老師,對於較為精彩的話語可展覽在語文學習園地內。
二、學生學習方式轉變,但學生自己不能成功地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方式是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過程中基本的行為和認知取向,即學生在研究解決其學習任務時,所表現出來的具有個性特色的方式。那就要改變傳統教學中的過於強調接受性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鼓勵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學習,但常常不好操作,流於形式,缺乏在個體獨立思考基礎上的真正合作,在課堂中只有少部分同學能參與,其他同學仍是被動,沒有表現的機會。有的學生合作學習時,不會傾聽,不會合作。
在課堂活動前,先明確分工,再合作。這樣可以讓每個學生都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也可以先獨立思考,再分別說出自己的想法,最後形成集體的意見。在合作學習的內容中,要考慮學生之間不同的認識,不同的發現,這些內容往往是教學的重點或難點,是學生靠個體自主學習很難解決的,把學生的個體差異變成一種教學資源,學生就會積極參與合作學習中去。教師要對合作學習進行指導,不能袖手旁觀,要真正關注學生,深入到合作學習中去,了解他們合作的效果、討論的焦點、思考的疑難點。
三、語文教師轉變教學理念,但把握不住語文課該教什麼
理念的轉變,是適應語文新課程改革的根本前提。在日常的教學工作中,教師主要靠自己個人解決課堂裡面的所有問題。新課程里提倡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那麼就要靠教師集體能力的發揮,就需要更多人,更大的空間,教師之間將更加緊密地合作,與不同學科的教師打交道,那語文課到底是什麼課?
現代教師所面臨的挑戰,要求教師保持開放的心態,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進行多方位的學習,現在的語文教學,已經不是單一的語文知識,而是涉及多門學科的知識,這就要求教師要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使自己具有更開闊的教學視野;其次,就是學會和同行合作,吸取多人的智慧,協調一致;對學生的評價,不僅看學生成績,還要多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重視知識的運用、實踐能力和創新意識,不搞題海戰術,減輕學生負擔,促使學生主動學習。
四、不學語法,語文教師在課堂怎樣培養「語感」
談到語文教學時,特別強調「要重視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而不僅僅地掌握知識和籠統地提高能力。不少人感慨,「耗時多,收益少」。重視能力的培養,不重視基礎知識,那不學語法知識,「語感」又怎麼樣培養?
有效地培養學生的「語感」,就突出學生的創新和實踐能力、收集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發展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可以通過吟誦法,讓學生利用讀書的語氣感悟,主要通過學生,老師進行有感情的朗誦,進行對比,而產生共鳴;也可以進行教學情境法,來讓學生感悟,主要通過教學內容,精心布置情境,讓學生們都能融洽到情景中;還可以利用傳授的知識的過程,讓學生在思維里產生感悟。
五、語文教師轉變教學行為,那如何去備好課
語文新課程理念要求教師的教學行為必須根本轉變,這樣才能主動適應並投入新課程改革,才能真正落實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目標,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然而,以學生為中心,意味著教師轉為合作者,那麼一堂課,教師如何去備課,如何去引導學生根據教材去主動尋找問題。
教師教學行為的轉變,教師由權威變成合作者,那麼教師跟學生是平等關系,在學習中,備課中,可以去參與學生的學習生活,根據學生的學習個性去發現問題,通過課堂的組織,並引導學生發現並解決問題,從而讓學生產生興趣與個性,這樣大大加強了學生的學習能力;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化,運用多種教學模式,讓學生找問題,可以同學提,老師提,再一起解決;還可以通過利用學生最感興趣的字、詞、句、畫等入手,讓學生產生興趣,在發現問題,並解決問題。
六、課堂新用語的運用機械化,從教材難引到實踐
新課改課堂教學中,要求教師要以教材帶領學生走向自然和社會,然而就在課堂中經常出現一句課堂口頭語「你們讀懂了什麼」,從這句話中,我們就知道還是不能走出「教教材」,新課程的教材,使我們在課堂提問下,學生無語。我們是想讓學生弄懂教材,並從教材中引發到現在生活中去,而往往教師們還是拘謹於教材,不敢突破。還由於學生在現在生活的閱歷和社會接觸較少,讀課外圖書也有限,也很難去領悟教材,甚至一些關鍵詞、句難以表現出來。真正樹立為學生而教,根據學情而教,使學生讀有所感,思有所啟,練有所得,學有所獲,讓課堂教學真正成為思想交流、情感溝通、生命對話的場所。教學要沉下心來咀嚼教材,發現、選取典範語段、欣賞點評;要開掘出蘊涵於母語中優秀的民族文化;對課文的主體特點、語言特色應瞭然於胸,還要自己准備好課文的相關知識、背景資料,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學生能自己收集信息最好。這樣,在教學中才能得心應手發揮信息調控的功能。
語文教學就是為了讓學生學得聰明一些,靈氣一點,當然,新課程所蘊涵的新思想、新理念,也給我們前所未有的沖擊,給我們帶來困惑,但新課程所構建的理想未來,正是需要我們帶來困惑去實踐,去探索,去創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