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提高七年級教學質量實施方案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的生存和發展,教學質量是其生命線,
創新是其動力.只有強化學校教學過程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才能在今後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發展和提檔.
為此,我們務必保持清醒的頭腦,務必盡早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務必加強過程管理,力爭通過一年的合力攻堅,全面提高
教學質量,達到既定目標,
再創輝煌.
一、建立一支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構,創設和諧氛圍
學校的組織領導機構是實施學校管理的決策者、管理者,一支團結協作、廉潔自律的領導機構,有利於凝聚廣大教職工,有利於協調在學校管理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創造和諧的工作氛圍.
二、完善制度保障,充分發揮教師的主人翁精神
學校要制定完善各種管理制度,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應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地方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制度.如備、教、輔、批、考、評、獎等教學過程各個環節制度,這些制度不僅使教學工作具體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且還能使教學質量有機的滲透到各學科所有教學環節之中,體現於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之中.這些制度將整理匯編發至每位教師手中,使大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便於教師主動、自覺的將教學質量扎扎實實落到各自教學活動中去.以制度管人,實行民主管理,可增強學校管理的透明度,充分發揮教師的主人翁精神,積極參與學校管理,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提出合理性建議,對學校領導和辦學行為實行民主監督.
三、關注常態教研,提升教師素質
為了有效實施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切合學校實際,實施「集體備課」制度.培訓、學習、管理,分年級、分學科進行集體備課,確定備課組長,由備課組長負責再組織學習,選定備課題目,定時間、定地點、定中心發言人,制訂出切實有效的實施方案,並認真組織實施.堅決克服集體備課中的「兩個誤區」(假備課和淺備課);建立「三種機制」(①明確目標,依章行事②現場研討,行政督導③跟蹤研究,層層打造);強化集體備課中的「六個流程」(①個人研讀,形成初案②集體研討,形成預案③個人品讀形成個案④做課聽課,教學實踐⑤集體評議,總結經驗⑥個人反思,形成理念);搞好「四個結合」(集體備課與日常備課相結合、文本教案與電子教案相結合、集體備課與業務培訓相結合、拿來與創新相結合);達到「五會效果」(會備課、會做課、會聽課、會評課、會反思課).參與區域教研的教師必須思考:①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②如何加強現代教學思維運用的實效性?③如何根據本校的特點上好一堂完美的常態課?④如何縮短市縣教育教學的差距?⑤校本教研與外出培訓有何不同等問題,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去思索、探究和解決.
四、抓好年級兩頭,形成良好學風
要在學生頭腦中牢固樹立「學習是一種樂趣」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學風.對初中新生而言,主要做好入學教育,引導學生熱愛新環境,盡快進入角色,駛向理想的彼岸;對於初中畢業班來說,一是狠抓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向課堂要質量,逐漸走上精講精練、良性循環的發展之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精心備課,備足課標、備足學生,聯系好本單元、本章節中知識的系統性和各學科間知識的滲透性.三是用心上課,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去突破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提煉考點,及時評析疑點,查缺補漏,不留死角,和學生一同備好豐盛大餐,教學有樂、樂有所得,用最少時間收獲最大效益.四是加強同學科教師的合作、交流、討論、互補;加強不同學科教師的合作,樹立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確保學科吻合度.五是認真組織學習好一年一度的中考備考會,反思討論,達到知彼知己,有的放矢,精講精練,歸類評講,舉一反三.六是分層教學,分類推進,團結協作,目標一致.
五、深入研究中考,深入研究學情
中考通過教材主幹知識考查學生的基本素質,通過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及社會實際的情境材料及問題考查學生的能力.由此,我們要真正弄清楚哪些是主幹知識,書面考試能考查學生哪些方面的素質,不僅是初三備課組,初一、初二老師也要研究中考試題,特別是近三年的試題,至少要認真做一遍,逐條分析,看每道題是怎樣出的,答案究竟是怎麼做的,平時練習題與中考題的差距何在.但目前多數老師處於滯後者與同行者之間,我們要通過深入研究中考,促使自己成為中考導向的同行者,直至成為引領者.老師對學生的了解有多深,學生與老師的配合就有多真.學生並不天然拒絕與老師的配合,而是天然具有配合的慾望.我們要真正把握學情、班情,就要了解、研究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學習方法、知識水平能力、內在心理需求.只有適合學情的教學,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取得效益的最大化.學生的基礎起點水平存在差異是客觀的,無法避免的,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學生,想方設法鼓動、發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鼓足學習的信心,確立積極可行的階段性目標,並為之而實實在在地去做.要努力總結出適合本校學情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方法、檢測方法等,以促進學生不斷認識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實現師生共同成長.
六、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激發師生教與學的熱情
教育局的評價體系是指揮棒.學校能充分調動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是辦好學校的關鍵,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學校產生活力和效率的保證.要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就應建立起相應的激勵機制.重視思想政治工作與關心人、尊重人相結合.提倡奉獻精神與盡可能滿足師生的合理需要相結合.即要重視精神激勵,也要重視物質利益的激勵.
B. 如何進行教學質量分析
一.進行教學質量分析的意義
學校之間的競爭,說到底,還是教學質量的競爭,而不在於學校大樓有多雄偉,場地有多寬闊,規模有多大。學校辦得如何,它在社會上的反響怎樣,能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與信賴,關鍵在於這所學校教學質量的高與低。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葉瀾老師講:把育人質量擺在辦學第一位的學校才是好學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質量、學生可持續發展上的教學幹部才是好乾部。
以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課題,將實踐行動與研究探索緊密結合的行動研究法,越來越多地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其實,作為學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時每刻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嘗試著教學行動研究:「對自己的教學行動進行反思→意識到教學問題所在→拿出新的教學行動方案→再嘗試教學行動」。在這個循環往復的行動研究過程中,「教學行動反思」一環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發現並提出問題,明確今後行動研究方向,進而提高教學行動研究質量的前提與保證。
及時撰寫教學質量分析報告,進行全面的反思和分析,就是教學幹部或教師對自己所分管的學校教學工作、學科教學成績狀況進行全面、深刻、系統地反思,總結經驗、查找不足,進而拿出新的具體措施、制訂出下一步行動研究方案的過程,就是不斷接收、吸納新的教學思想,不斷調整教學改革方向的過程。可以說,它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學校教學工作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器」。
二.我區各小學質量分析現狀
通過一次性檢查、督導評估以及調研,我們發現如下情況:
1.只有不到10%的學校有比較規范的質量分析,每次大型考試後能及時進行數據統計,進行全面有針對性的質量分析,且分析比較規范,能夠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引起教師重視,為教學指明方向。
約有50%的學校每次考試後能進行質量分析,但是存在一定的問題,過程不夠規范,分析不夠具體,改進措施籠統。
還有一部分學校的質量分析只是為了迎接檢查,將老師的分析進行堆砌,簡單的復制粘貼,缺少數據統計,缺少提煉,更沒有有價值的建議和措施。
2.質量分析報告質量高的學校的教學成績屬於全區同類學校中的佼佼者,這是不爭的事實。而沒有正式的質量分析,分析不規范的學校成績明顯居於後列。
3.具體問題是:
(1)不重視:學校領導沒有認識到質量分析的重要作用,並不進行系統的分析;
(2)不全面:要麼只對考試學科進行分析,對考查學科置之不理,要麼只就數字分析,浮於表面,還有的是一篇教學工作總結,沒有從成績入手;
(3)不科學:數據統計不全面不科學,缺少全面的統計、橫向縱向的比較、沒有目標的達成度,分析不完善、不具體,沒有與學校工作聯系,沒有指導意義,改進措施籠統,缺乏操作性。
三.教學質量分析的程序
教學質量分析是一個自下而上在自上而下的完整過程。一般來說要經歷如下幾個流程:
1.教師個人對任教學科成績的統計和分析
2.年級組長對整個年級、教研組長(主任)對整個學科成績的統計和分析
3.主管教學的校長對全校成績的統計和分析
4.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全校——分學科——年級組學科組內——教師個人——班級學生
四.什麼是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或稱質量評價報告,是一種大型正規性考試或檢測以及考查結束後,對教育教學質量進行客觀分析並對今後教育教學工作提出指導或建議性意見的書面報告。其作用是匯報教學工作,剖析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現狀,指導學校教學工作,為學校強化教學管理提供依據,是教研員、學校管理者、廣大教師常用的一種文體。
五.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種類
對於一所學校來說,從分析者的角度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學校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校長或主管教學的副校長
2.學科教學質量分析報告——主管學科的主任或教研組長
3.教研組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備課組長或年級組長(一般可以省略)
4.班主任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班主任(初中的經驗)
5.教師個人質量分析報告——任課教師
6.學生個人的分析報告——學生(對於有能力的學生而言)
六.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特點
1.針對性: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是在某種考試或考查結束後,針對試題或考試效果所作的實事求是的分析,解決教師所關心的考得怎麼樣、今後怎麼辦這樣的問題。
2.功利性: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指出的是學科教學中所出現的確確實實的問題,提出的是實實在在的改進措施,對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幫助作用,對下一步提高質量有促進作用,是對考試的理性認識。
3.時效性:教學質量分析的目的是針對試卷中出現的問題,改進今後的教學工作,為進一步提高質量奠定基礎,時間性很強。因此分析要迅速,報告要及時,如果時過境遷,就失去了指導意義。
4.指導性:質量分析報告不同於其它的應用文,它要求我們分析試題特點、教學效果時要抓准典型試題,典型問題。分析典型時,要與當時教育發展的形勢、任務、要求以及基層學校存在的傾向性結合起來,使分析報告具有普遍意義和指導作用。一篇好的分析報告,能引起反思、引起改進、引起調整教學思路和學習策略。當前,我們分析試題時,要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以新課程標准為依據,這樣,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指導作用強。
5.全面性:對於學期或學年的質量分析報告來說,如果僅僅就考試學科進行分析,很明顯就違背了「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其結果只能是導致師生只注重筆試,忽視音體美等綜合素質的提升,這是片面和狹隘的。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就數據說數據,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要將考試結果與平日教學工作相聯系。還要關注整個報告項目的全面。
七.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結構
1、考試及批卷組織形式介紹
這是數據是否真實客觀的前提,對監考、批卷中出現的問題要客觀的予以呈現,比如誰監考不認真、批卷漏洞多、數據統計不準確等情況都應進行總結,這既是為以後考試做好規范,也是為下一步分析奠定基礎。
2、試卷出處及評價
主要有:
(1)創設試卷的策略思想;
(2)試卷考查的內容;
(3)試題分數權重;
(4)試題的難度及效度和信度。
如果是自己命的題,就更應該進行客觀的評價和分析。即使是區里的命題,也可以進行客觀的評價。不一定非要指出問題,對試題的難度、對教學的導向都應該有所分析,這也是下一步分析的基礎。
3、考試整體的數據呈現及認識
(1)必須准確。這是一個重頭戲,是所有老師最為關注的地方,所以首要的要求是准確。分析前必須經過多種形式的反復校對,不容許出任何的疏漏。可以在分析前將表格下發給老師校對。
(2)呈現應該多層面、多維度。優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的統計,全校總體成績、年級組成績統計,年級班級達標情況,與區均值比較統計,與前次考試比較統計等等。
(3)根據校長思路、學校傳統、學校考核指標以及考試具體情況等因素確定數據的呈現形式。要重點突出、立場鮮明、不卑不亢。
(4)要對數據進行解讀,從中得出學校教學質量的總體發展水平。
4、從考試中提煉的優勢、經驗及發現的問題
教學質量分析報告不同於向上級領導所作的教學工作匯報,也不同於教學工作總結和一般的教學論文。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是反思內容與反思過程的具體承載形式。重在體現「分析」、「反思」,這是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主要特點。也是最能體現分析者水平的地方。
具體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分析學生。學生的成績與表現,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興趣態度、學習習慣、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分析時,可以著重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進行考慮。
(2)分析教師。教師是學生的第一責任人。有一流的教師,才有一流的學生。學生的學習成績怎樣,總能從教師身上找到根源與佐證。分析教師時,可以著重從備課、上課、批改、反思、輔導等方面去考慮。
(3)分析學校。教學幹部是學校教學規章的制訂者,教學實施的研究者、指導者和管理者。教學幹部只要研究到位、指導到位、管理到位、服務到位,教師就能落實到位。可以著重從教學常規管理、課外校外活動、教科研工作、教師隊伍培養等方面去考慮。
分析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優勢與問題要並存,既要讓老師充滿信心,又要清醒地認識到問題。
(2)不能簡單的羅列各學科問題,必須整合提煉。
(3)既要綜合,又要具體。所謂綜合就是結合學校的管理來說,不能把所有責任都一攬子推到教師身上,從學校計劃入手,結合學校目標,圍繞學校主要工作來分析。所謂具體,就是要分析到年級組、班級、任課教師,甚至分析到某一個學生。不僅要對考試的整體情況作出分析評價,還要對學生進行個體化的了解和分析。它包括:
a.分類比較研究與個別化評價
教育學理論和實際教育經驗都告訴我們,同樣的分數並不意味著同樣的發展,同樣的等級並不意味著有同樣的答題結構和答題思路。因此,通過分析比較各個學生(特別是尖優生和有典型代表意義的學生)具體的答題情況,了解學生答題時的個性特點和思維過程,了解學生的特殊才能與天賦或思維缺陷,能夠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和指導。
b.學習困難學生的診斷分析
就是分析研究學生的試卷,了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從而找到學生可能的學習困難所在和可能的先覺知識缺陷,並通過與學生面談來驗證,進而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有選擇地研究那些學習特別困難且需要幫助的學生的試卷,結合平時觀察和測驗判斷,對學生因材施教,這是教師的責任,也是最具人文關懷的教育方法。
c.教學診斷分析
通過學生答卷進行分析,比如選擇題的各個選項比例,有可能發現一定范圍內共同存在的學習錯誤和教學薄弱環節,從而對教學存在的問題作出診斷分析,提出改進教學或教學補救的方案,這是教師提高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一項有效措施。
(4)要用事實說話。不能高高在上,必須深入調查,親自統計、閱卷。例如作文出現的問題,必須要有得分率的統計,具體案例的分析。
6、改進措施及意見
(1)要關注整體和個體.
(2)要針對前面所提到的問題。
(3)切忌空洞,要有可行性。
八.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一般形式與要求
1.題目要簡練,揭示報告主題。為揭示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主題,同時體現文體特點,擬題時,可採用正、副標題的形式。如:《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與提高——××小學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2.關鍵詞要准確,亮明報告的重點與創新點。應以報告中多次出現的,突出學校教改、課改重點與亮點的詞作為關鍵詞。關鍵詞不要多,3-5個為宜,要抓住特點、找准典型,不要面面俱到。每次考試,由於學生形形色色的都有,所以反映在答卷上千奇百怪,因此在寫分析報告時,一定要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性問題作為重點,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找准症結,提出對策。
3.結構框架要垂直升降,清晰有序。安排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結構框架,與報告前的分析思路正好相反,可按照由此及彼、由教學管理到教學質量的順序去考慮。一般可這樣安排報告的結構框架:一、學校基本情況;二、主要教學成績(報告重點之一)1.學校辦學目標;2.學校教學常規管理;3.學校教、科研工作; 4.內容要集中,突出教學工作重點。既然是「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就不宜過多地將德育、後勤管理等內容摻雜進來。
5.論述要客觀,詳實具體。既要詳細、實事求是地介紹學校或自己分管學科的「主要教學成績」,進而總結成功教學經驗、教學管理經驗,又要全面、客觀分析學校或自己分管學科教學存在著的「主要問題與成因」,並拿出詳實具體、切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加強與改進方法」。對「主要教學成績」談得很清楚、具體,而對教學存在著的「主要問題與成因」、「加強與改進方法」兩部分內容卻輕描淡寫,示意性地一帶而過,這樣的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反思的全面性、深刻性是不夠的,對以後的教改、課改是不會起到多大指導、促進作用的。
6.要將定性分析與量化展示有機結合。既要注重運用語言准確論述,又要注重運用清晰的數據來如實反映。如,學科基本功(朗讀、背誦、查字典、單詞認讀、數學口算、數量關系等)測查統計,學科作業良好率測查,寫字規范、端正、勻稱、緊湊測查統計,學科綜合考試成績(優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待合格率)統計。
7.語言要朴實、准確。「教學質置分析報告」屬行動研究論文范疇,因此語言基本表達方式應以論述、分析為主。報告中要少描寫、抒情,不使用誇張。
8.對事不對人,不怕得罪人。
9.優勢要說夠,問題要說透。
C. 如何進行教學質量評價
一.進行教學質量分析的意義
學校之間的競爭,說到底,還是教學質量的競爭,而不在於學校大樓有多雄偉,場地有多寬闊,規模有多大。學校辦得如何,它在社會上的反響怎樣,能不能得到百姓的擁護與信賴,關鍵在於這所學校教學質量的高與低。中國教育學會副會長,華東師范大學終身教授葉瀾老師講:把育人質量擺在辦學第一位的學校才是好學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質量、學生可持續發展上的教學幹部才是好乾部。
以教學中存在的實際問題為課題,將實踐行動與研究探索緊密結合的行動研究法,越來越多地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其實,作為學校,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每時每刻都在自覺或不自覺地嘗試著教學行動研究:「對自己的教學行動進行反思→意識到教學問題所在→拿出新的教學行動方案→再嘗試教學行動」。在這個循環往復的行動研究過程中,「教學行動反思」一環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它是發現並提出問題,明確今後行動研究方向,進而提高教學行動研究質量的前提與保證。
及時撰寫教學質量分析報告,進行全面的反思和分析,就是教學幹部或教師對自己所分管的學校教學工作、學科教學成績狀況進行全面、深刻、系統地反思,總結經驗、查找不足,進而拿出新的具體措施、制訂出下一步行動研究方案的過程,就是不斷接收、吸納新的教學思想,不斷調整教學改革方向的過程。可以說,它是不斷提高教學質量,保證學校教學工作穩定、可持續發展的「驅動器」。
二.我區各小學質量分析現狀
通過一次性檢查、督導評估以及調研,我們發現如下情況:
1.只有不到10%的學校有比較規范的質量分析,每次大型考試後能及時進行數據統計,進行全面有針對性的質量分析,且分析比較規范,能夠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引起教師重視,為教學指明方向。
約有50%的學校每次考試後能進行質量分析,但是存在一定的問題,過程不夠規范,分析不夠具體,改進措施籠統。
還有一部分學校的質量分析只是為了迎接檢查,將老師的分析進行堆砌,簡單的復制粘貼,缺少數據統計,缺少提煉,更沒有有價值的建議和措施。
2.質量分析報告質量高的學校的教學成績屬於全區同類學校中的佼佼者,這是不爭的事實。而沒有正式的質量分析,分析不規范的學校成績明顯居於後列。
3.具體問題是:
(1)不重視:學校領導沒有認識到質量分析的重要作用,並不進行系統的分析;
(2)不全面:要麼只對考試學科進行分析,對考查學科置之不理,要麼只就數字分析,浮於表面,還有的是一篇教學工作總結,沒有從成績入手;
(3)不科學:數據統計不全面不科學,缺少全面的統計、橫向縱向的比較、沒有目標的達成度,分析不完善、不具體,沒有與學校工作聯系,沒有指導意義,改進措施籠統,缺乏操作性。
三.教學質量分析的程序
教學質量分析是一個自下而上在自上而下的完整過程。一般來說要經歷如下幾個流程:
1.教師個人對任教學科成績的統計和分析
2.年級組長對整個年級、教研組長(主任)對整個學科成績的統計和分析
3.主管教學的校長對全校成績的統計和分析
4.召開教學質量分析會:全校——分學科——年級組學科組內——教師個人——班級學生
四.什麼是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或稱質量評價報告,是一種大型正規性考試或檢測以及考查結束後,對教育教學質量進行客觀分析並對今後教育教學工作提出指導或建議性意見的書面報告。其作用是匯報教學工作,剖析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現狀,指導學校教學工作,為學校強化教學管理提供依據,是教研員、學校管理者、廣大教師常用的一種文體。
五.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種類
對於一所學校來說,從分析者的角度看,大致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1.學校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校長或主管教學的副校長
2.學科教學質量分析報告——主管學科的主任或教研組長
3.教研組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備課組長或年級組長(一般可以省略)
4.班主任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班主任(初中的經驗)
5.教師個人質量分析報告——任課教師
6.學生個人的分析報告——學生(對於有能力的學生而言)
六.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特點
1.針對性: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是在某種考試或考查結束後,針對試題或考試效果所作的實事求是的分析,解決教師所關心的考得怎麼樣、今後怎麼辦這樣的問題。
2.功利性: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指出的是學科教學中所出現的確確實實的問題,提出的是實實在在的改進措施,對今後的教學工作有幫助作用,對下一步提高質量有促進作用,是對考試的理性認識。
3.時效性:教學質量分析的目的是針對試卷中出現的問題,改進今後的教學工作,為進一步提高質量奠定基礎,時間性很強。因此分析要迅速,報告要及時,如果時過境遷,就失去了指導意義。
4.指導性:質量分析報告不同於其它的應用文,它要求我們分析試題特點、教學效果時要抓准典型試題,典型問題。分析典型時,要與當時教育發展的形勢、任務、要求以及基層學校存在的傾向性結合起來,使分析報告具有普遍意義和指導作用。一篇好的分析報告,能引起反思、引起改進、引起調整教學思路和學習策略。當前,我們分析試題時,要站在素質教育的高度,以新課程標准為依據,這樣,才能站得高、看得遠,指導作用強。
5.全面性:對於學期或學年的質量分析報告來說,如果僅僅就考試學科進行分析,很明顯就違背了「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其結果只能是導致師生只注重筆試,忽視音體美等綜合素質的提升,這是片面和狹隘的。需要注意的是:千萬不能就數據說數據,不能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要將考試結果與平日教學工作相聯系。還要關注整個報告項目的全面。
七.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結構
1、考試及批卷組織形式介紹
這是數據是否真實客觀的前提,對監考、批卷中出現的問題要客觀的予以呈現,比如誰監考不認真、批卷漏洞多、數據統計不準確等情況都應進行總結,這既是為以後考試做好規范,也是為下一步分析奠定基礎。
2、試卷出處及評價
主要有:
(1)創設試卷的策略思想;
(2)試卷考查的內容;
(3)試題分數權重;
(4)試題的難度及效度和信度。
如果是自己命的題,就更應該進行客觀的評價和分析。即使是區里的命題,也可以進行客觀的評價。不一定非要指出問題,對試題的難度、對教學的導向都應該有所分析,這也是下一步分析的基礎。
3、考試整體的數據呈現及認識
(1)必須准確。這是一個重頭戲,是所有老師最為關注的地方,所以首要的要求是准確。分析前必須經過多種形式的反復校對,不容許出任何的疏漏。可以在分析前將表格下發給老師校對。
(2)呈現應該多層面、多維度。優秀率、及格率、平均分的統計,全校總體成績、年級組成績統計,年級班級達標情況,與區均值比較統計,與前次考試比較統計等等。
(3)根據校長思路、學校傳統、學校考核指標以及考試具體情況等因素確定數據的呈現形式。要重點突出、立場鮮明、不卑不亢。
(4)要對數據進行解讀,從中得出學校教學質量的總體發展水平。
4、從考試中提煉的優勢、經驗及發現的問題
教學質量分析報告不同於向上級領導所作的教學工作匯報,也不同於教學工作總結和一般的教學論文。教學質量分析報告是反思內容與反思過程的具體承載形式。重在體現「分析」、「反思」,這是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主要特點。也是最能體現分析者水平的地方。
具體要從以下幾方面進行分析:
(1)分析學生。學生的成績與表現,包括基礎知識、基本技能、興趣態度、學習習慣、品德修養、審美情趣等。分析時,可以著重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等方面進行考慮。
(2)分析教師。教師是學生的第一責任人。有一流的教師,才有一流的學生。學生的學習成績怎樣,總能從教師身上找到根源與佐證。分析教師時,可以著重從備課、上課、批改、反思、輔導等方面去考慮。
(3)分析學校。教學幹部是學校教學規章的制訂者,教學實施的研究者、指導者和管理者。教學幹部只要研究到位、指導到位、管理到位、服務到位,教師就能落實到位。可以著重從教學常規管理、課外校外活動、教科研工作、教師隊伍培養等方面去考慮。
分析的時候要注意以下幾點:
(1)優勢與問題要並存,既要讓老師充滿信心,又要清醒地認識到問題。
(2)不能簡單的羅列各學科問題,必須整合提煉。
(3)既要綜合,又要具體。所謂綜合就是結合學校的管理來說,不能把所有責任都一攬子推到教師身上,從學校計劃入手,結合學校目標,圍繞學校主要工作來分析。所謂具體,就是要分析到年級組、班級、任課教師,甚至分析到某一個學生。不僅要對考試的整體情況作出分析評價,還要對學生進行個體化的了解和分析。它包括:
a.分類比較研究與個別化評價
教育學理論和實際教育經驗都告訴我們,同樣的分數並不意味著同樣的發展,同樣的等級並不意味著有同樣的答題結構和答題思路。因此,通過分析比較各個學生(特別是尖優生和有典型代表意義的學生)具體的答題情況,了解學生答題時的個性特點和思維過程,了解學生的特殊才能與天賦或思維缺陷,能夠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具有針對性的評價和指導。
b.學習困難學生的診斷分析
就是分析研究學生的試卷,了解學生思維過程的缺陷,從而找到學生可能的學習困難所在和可能的先覺知識缺陷,並通過與學生面談來驗證,進而採取必要的補救措施。有選擇地研究那些學習特別困難且需要幫助的學生的試卷,結合平時觀察和測驗判斷,對學生因材施教,這是教師的責任,也是最具人文關懷的教育方法。
c.教學診斷分析
通過學生答卷進行分析,比如選擇題的各個選項比例,有可能發現一定范圍內共同存在的學習錯誤和教學薄弱環節,從而對教學存在的問題作出診斷分析,提出改進教學或教學補救的方案,這是教師提高教學能力、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一項有效措施。
(4)要用事實說話。不能高高在上,必須深入調查,親自統計、閱卷。例如作文出現的問題,必須要有得分率的統計,具體案例的分析。
6、改進措施及意見
(1)要關注整體和個體.
(2)要針對前面所提到的問題。
(3)切忌空洞,要有可行性。
八.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一般形式與要求
1.題目要簡練,揭示報告主題。為揭示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主題,同時體現文體特點,擬題時,可採用正、副標題的形式。如:《讓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與提高——××小學教學質量分析報告》。
2.關鍵詞要准確,亮明報告的重點與創新點。應以報告中多次出現的,突出學校教改、課改重點與亮點的詞作為關鍵詞。關鍵詞不要多,3-5個為宜,要抓住特點、找准典型,不要面面俱到。每次考試,由於學生形形色色的都有,所以反映在答卷上千奇百怪,因此在寫分析報告時,一定要把學生中普遍存在的典型性問題作為重點,進行深層次的分析,找准症結,提出對策。
3.結構框架要垂直升降,清晰有序。安排教學質量分析報告的結構框架,與報告前的分析思路正好相反,可按照由此及彼、由教學管理到教學質量的順序去考慮。一般可這樣安排報告的結構框架:一、學校基本情況;二、主要教學成績(報告重點之一)1.學校辦學目標;2.學校教學常規管理;3.學校教、科研工作; 4.內容要集中,突出教學工作重點。既然是「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就不宜過多地將德育、後勤管理等內容摻雜進來。
5.論述要客觀,詳實具體。既要詳細、實事求是地介紹學校或自己分管學科的「主要教學成績」,進而總結成功教學經驗、教學管理經驗,又要全面、客觀分析學校或自己分管學科教學存在著的「主要問題與成因」,並拿出詳實具體、切實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加強與改進方法」。對「主要教學成績」談得很清楚、具體,而對教學存在著的「主要問題與成因」、「加強與改進方法」兩部分內容卻輕描淡寫,示意性地一帶而過,這樣的教學質量分析報告反思的全面性、深刻性是不夠的,對以後的教改、課改是不會起到多大指導、促進作用的。
6.要將定性分析與量化展示有機結合。既要注重運用語言准確論述,又要注重運用清晰的數據來如實反映。如,學科基本功(朗讀、背誦、查字典、單詞認讀、數學口算、數量關系等)測查統計,學科作業良好率測查,寫字規范、端正、勻稱、緊湊測查統計,學科綜合考試成績(優秀率、良好率、合格率、待合格率)統計。
7.語言要朴實、准確。「教學質置分析報告」屬行動研究論文范疇,因此語言基本表達方式應以論述、分析為主。報告中要少描寫、抒情,不使用誇張。
8.對事不對人,不怕得罪人。
9.優勢要說夠,問題要說透。
D. 關於如何提高初中教學質量的幾點看法
教學工作是學校的中心工作,學校的生存和發展,教學質量是其生命線,
創新是其動力。只有強化學校教學過程管理,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學校才能在今後激烈的競爭中得以發展和提檔。
為此,我們務必保持清醒的頭腦,務必盡早落實各項工作措施,務必加強過程管理,力爭通過一年的合力攻堅,全面提高
教學質量,達到既定目標,
再創輝煌。
一、建立一支強有力的組織領導機構,創設和諧氛圍
學校的組織領導機構是實施學校管理的決策者、管理者,一支團結協作、廉潔自律的領導機構,有利於凝聚廣大教職工,有利於協調在學校管理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充分調動廣大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和創造性,創造和諧的工作氛圍。
二、完善制度保障,充分發揮教師的主人翁精神
學校要制定完善各種管理制度,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學校應根據國家有關政策和地方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質量管理制度。如備、教、輔、批、考、評、獎等教學過程各個環節制度,這些制度不僅使教學工作具體化,具有可操作性,而且還能使教學質量有機的滲透到各學科所有教學環節之中,體現於教師的一切教學活動之中。這些制度將整理匯編發至每位教師手中,使大家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便於教師主動、自覺的將教學質量扎扎實實落到各自教學活動中去。以制度管人,實行民主管理,可增強學校管理的透明度,充分發揮教師的主人翁精神,積極參與學校管理,為學校的發展獻計獻策,提出合理性建議,對學校領導和辦學行為實行民主監督。
三、關注常態教研,提升教師素質
為了有效實施校本教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育教學質量,必須切合學校實際,實施「集體備課」制度。培訓、學習、管理,分年級、分學科進行集體備課,確定備課組長,由備課組長負責再組織學習,選定備課題目,定時間、定地點、定中心發言人,制訂出切實有效的實施方案,並認真組織實施。堅決克服集體備課中的「兩個誤區」(假備課和淺備課);建立「三種機制」(①明確目標,依章行事②現場研討,行政督導③跟蹤研究,層層打造);強化集體備課中的「六個流程」(①個人研讀,形成初案②集體研討,形成預案③個人品讀形成個案④做課聽課,教學實踐⑤集體評議,總結經驗⑥個人反思,形成理念);搞好「四個結合」(集體備課與日常備課相結合、文本教案與電子教案相結合、集體備課與業務培訓相結合、拿來與創新相結合);達到「五會效果」(會備課、會做課、會聽課、會評課、會反思課)。參與區域教研的教師必須思考:①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②如何加強現代教學思維運用的實效性?③如何根據本校的特點上好一堂完美的常態課?④如何縮短市縣教育教學的差距?⑤校本教研與外出培訓有何不同等問題,在實踐活動中不斷去思索、探究和解決。
四、抓好年級兩頭,形成良好學風
要在學生頭腦中牢固樹立「學習是一種樂趣」的思想,形成良好的學風。對初中新生而言,主要做好入學教育,引導學生熱愛新環境,盡快進入角色,駛向理想的彼岸;對於初中畢業班來說,一是狠抓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向課堂要質量,逐漸走上精講精練、良性循環的發展之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是精心備課,備足課標、備足學生,聯系好本單元、本章節中知識的系統性和各學科間知識的滲透性。三是用心上課,運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去突破知識的重點和難點,提煉考點,及時評析疑點,查缺補漏,不留死角,和學生一同備好豐盛大餐,教學有樂、樂有所得,用最少時間收獲最大效益。四是加強同學科教師的合作、交流、討論、互補;加強不同學科教師的合作,樹立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確保學科吻合度。五是認真組織學習好一年一度的中考備考會,反思討論,達到知彼知己,有的放矢,精講精練,歸類評講,舉一反三。六是分層教學,分類推進,團結協作,目標一致。
五、深入研究中考,深入研究學情
中考通過教材主幹知識考查學生的基本素質,通過設計貼近學生生活及社會實際的情境材料及問題考查學生的能力。由此,我們要真正弄清楚哪些是主幹知識,書面考試能考查學生哪些方面的素質,不僅是初三備課組,初一、初二老師也要研究中考試題,特別是近三年的試題,至少要認真做一遍,逐條分析,看每道題是怎樣出的,答案究竟是怎麼做的,平時練習題與中考題的差距何在。但目前多數老師處於滯後者與同行者之間,我們要通過深入研究中考,促使自己成為中考導向的同行者,直至成為引領者。老師對學生的了解有多深,學生與老師的配合就有多真。學生並不天然拒絕與老師的配合,而是天然具有配合的慾望。我們要真正把握學情、班情,就要了解、研究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過程、學習方法、知識水平能力、內在心理需求。只有適合學情的教學,才能真正發揮學生的主體積極性,取得效益的最大化。學生的基礎起點水平存在差異是客觀的,無法避免的,我們要以積極的心態對待自己的學生,想方設法鼓動、發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鼓足學習的信心,確立積極可行的階段性目標,並為之而實實在在地去做。要努力總結出適合本校學情的教學目標、教學要求、教學方法、檢測方法等,以促進學生不斷認識自我、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實現師生共同成長。
六、建立相應的激勵機制,激發師生教與學的熱情
教育局的評價體系是指揮棒。學校能充分調動師生教與學的積極性,是辦好學校的關鍵,也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使學校產生活力和效率的保證。要調動師生的積極性,就應建立起相應的激勵機制。重視思想政治工作與關心人、尊重人相結合。提倡奉獻精神與盡可能滿足師生的合理需要相結合。即要重視精神激勵,也要重視物質利益的激勵。
E. 學校教師教學評價方案應包括哪些內容
A.評價學校的辦學方向、水平和效益
B.學校的教育教學工作質量
C.學生的學習質量
D.教師的教學質量
E.教育方法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