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多媒體應用的九年級化學教學設計與反思
要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目前最有效的途徑.隨著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入,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中的地位也越來越高.多媒體教學在教學中只是一個輔助作用,它不能夠完全代替教師的教學工作,准確、恰當地使用多媒體教學,應從實際出發,遵循教學原則,合理分配時間,提高教學效益和提高教學質量為原則,對教學環節做周密安排,精心設計.1、運用先進的教育思想、教學理論為指導在信息時代,有很多問題是傳統理論所不能回答和解釋的,需要我們具有探求新知識、新理論、敢於向傳統教育思想觀念挑戰的勇氣和精神.上初中《化學》第三章第五節核外電子排布的初步知識氯化鈉的形成過程中,如果就憑教師按照書本內容直接講解,學生很難想到氯化鈉的結構情形,但做一個nacl形成的課件,這樣學生就可以把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具體化,這樣就降低了學生學習知識的難度,提高了教學效果.2、緊緊圍繞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這一核心來進行整合.實施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正是為了有效地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即徹底改變教學系統中四個要素的地位與作用.多年來我們培養出的大多是知識應用型人才,而比較缺乏創新型人才.創新,是民族進步的靈魂,是國家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在1999年第三次全教會上****主席還進一步提出:要把增強民族的創新能力提到關系中華民族興衰存亡的高度來認識.在上初中《化學》緒言這節時,如果單憑教師用語言描述,無論你怎樣繪聲繪色地講解,學生只能憑自己的生活實踐來理解,很難起到好的效果,但我們製作一個課件,在輕松的音樂聲中,形形色色、豐富多彩的各種物質,潺潺的流水能蒸發變成水蒸汽,水蒸汽可以變成天空的白雲,白雲可以變成雨滴或雪花重新降落在地面等有聲有色的一段音樂片呈現給學生,這樣學生在一種輕松的學習環境中進入開門教學的情境中,引人處勝,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認識到化學與我們日常生活中的相互聯系.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通過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有效整合來實現一種理想的學習環境和全新的、能充分體現學生主體作用的學習方式,從而徹底改革傳統的教學結構和教育本質,達到培養大批具有21世紀能力素質的人才(即創新人才)的目的.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不是把信息技術僅僅作為輔助教或輔助學的工具,而是強調要把信息技術作為促進學生自主學習的認知工具和情感激勵工具,利用信息技術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學習、資源共享等學習環境,把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使學生的創新思維與實踐能力在整合過程中得到有效的鍛煉,這正是創新人才培養所需要的.由此可見,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是改變傳統教學結構、實施創新人才培養的一條有效途徑.3、要高度重視化學教學資源的建設,這是實現課程整合的必要前提.化學概念、原理大多數較為抽象,物質的微觀結構既看不見,又摸不著,且化學變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礎上重新組合的結果.因此,單靠語言和文字的描述,學生較難理解.通過計算機軟體進行動畫模擬,能形象生動地表現分子、原子等微觀粒子的運動特徵,變抽象為形象,讓學生直觀形象地認識微觀世界,更容易了解化學變化的實質,理解化學原理.例如:解釋化學反應時,動畫模似白磷分子和氧分子,再拆分為原子,最後,重新組合為五氧化二磷分子的過程.又如:在做cuzn原電池的演示實驗的同時,通過動畫模擬,使學生地看到電子運動方向和兩極電子得失的情況.這樣,可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這樣利用信息技術創建理想的學習環境、全新的學習方式、教學方式,從而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與教育本質.實際上信息技術就不再僅僅是輔助教或輔助學的工具,而是要從根本上改變傳統的教學結構和教學模式,達到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的要求,即與素質教育的目標結合在一起.4、實現信息技術與化學課的整合的方法怎樣實施信息技術與化學學科課程的整合,這是一個需要深入研究與探討的重大課題,在整合的過程中又必須遵循若干共同的原則,否則將會事倍功半、事與願違,甚至適得其反.所以認識並遵循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原則是非常重要的,這是做好整合的前提條件.要緊緊圍繞新型教學結構的創建這一中心來整合,就要求教師在進行課程整合的教學設計工作中,密切注意教學系統四個要素(教師、學生、教材、教學媒體)的地位與作用:看看通過自己將要進行的整合,能否使各個要素的地位與作用和傳統教學過程相比發生某些改變?改變的程度有多大?哪些要素將會改變?哪些還沒有?原因在哪裡?只有緊緊圍繞這些問題進行分析,並做出相應的調整,使得通過最終教學設計所建構的教學模式能較好地體現新型教學結構的要求,這樣的整合才是有意義的.化學本身是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在化學教學中,實驗是學生學習化學理論,掌握實驗操作技能,培養嚴謹的科學素質必不可少的過程.特別是在課堂教學中,實驗以其真實性和直觀性,給學生提供第一手感性材料,有利於教材內容的理解.所以在進行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同時不能脫離實驗的作用.同時,在教學中首先應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選擇媒體,只要能夠說明問題,應越簡單越好,通過現代教育技術的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使學生對化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這是化學教師的願望.總之,多媒體計算機的交互性有利於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學習興趣和認知主體作用的發揮.人機交互是計算機的顯著特點,多媒體計算機進一步把電視機所具有的視聽合一功能與計算機的交互功能結合在一起,產生出一種新的圖文並茂的、豐富多彩的人機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饋.但是多媒體計算機提供的外部刺激不是單一的刺激,而是多種感官的綜合刺激.而且可按教學目標的要求,把包含不同媒體信息的各種教學內容組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可按學生的知識基礎與水平把化學的預備知識及開闊視野所需要的擴展知識組成有機的整體,因材施教.因此,同樣要按照課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術作為一種工具,整合到實際任務中進行學習.這些任務可以是其他學科的知識,也可以是社會性的問題.教師在任務設計時要靈活創新,對於相同的知識點,在完成所要求的學科目標的前提下,要根據不同的學科環境、教師特長和社會背景等,創設不同的情景任務進行教學,不能拘泥於教材或參考書所提供的材料.首先,教師根據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分析和處理,決定用什麼形式來呈現什麼教學內容,並以課件或網頁的形式呈現給學生.學生接受了學習任務以後,在教師的指導下,利用教師提供的資料(或自己查找信息)進行個別化和協作式相結合的自主學習,並利用信息技術完成任務.最後,師生一起進行學習評價、反饋.這樣切實地把信息技術與化學進行整合,達到優化課堂結構,提高教學質量的真正目的.
2. 多媒體教學有哪些優缺點
多媒體教學的優點:
1、多媒體教學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傳統教學注重知識的灌輸,在教學手段上比較單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極易產生疲勞和厭倦感,學習興趣自然會受到一定影響。而多媒體技術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這種狀況。
2、多媒體教學可以啟發學生的想像力。採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啟發學生的想像力,達到理解知識的目的。
3、多媒體教學可以擴大信息容量,滿足學生的求知慾。有的學科知識很雜很泛,比如:語文。作為一門工具性學科,語文很多時候需要記住死的知識點,像一些名家名人名篇名作,用多媒體做出來可以省很多時間。
4、多媒體教學可以彌補教師自身不足,完善課堂教學結構。有的抽象知識點或者是歷史時間跨度比較大的課文,若單靠教師一人在台上講解,盡管使盡混身解數,由於受自身表演限制難以完全表達清楚,使學生難以掌握和理解。
3. 簡易多媒體環境下學科教學及課例分析課後反思怎麼樣寫
《簡易多媒體環境下學科教學及課例分析》課後反思
在以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傳統教學模式已制約了接受知識的進度及容量。而信息技術的介入,為語文教學注入了新鮮血液並帶來了活力。傳統的語文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中心,「教師講,學生聽」,知識的傳遞主要靠教師對學生的灌輸,而教學內容也主要是靠一些描述性文字和補充說明的板書、圖片、圖表,作為認知主體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自始至終處於被動狀態,其主動性和積極性難以發揮,不利於創造性人才的培養。多媒體技術的出現為我們教學手段的改進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多媒體技術與語文學科教學的優化整合,產生了優化的教學效果。學習了《簡易多媒體環境下學科教學及課例分析》這門課,讓我受益匪淺。老師點評的到位和准確讓我折服,尤其對「PPT易簡潔,不花哨,使我認識到了多媒體教學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多媒體教學收集聲、光、動畫為一體,為學生提供生動逼真的學習環境,促使學生眼、耳、手、腦等多種器官同時接受刺激。將抽象、陌生的知識直觀、形象化的展現在了學生面前,極大地改變了教學的面貌,也給我們課堂教學帶來了生機和活力。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粉筆加黑板的單一、呆板的表現形式,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使學生對於抽象的知識能更好的理解。有利於學生思維的發展,更有利於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下面結合本次學習和多年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幾點體會:
一、要正確認識多媒體在教學中的位置。
我認為在運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應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多媒體手段為媒介的原則。始終本著以教學為主,教學手段為輔的宗旨。
二、從實際出發,避免追求表面,處處濫用
多媒體在教學過程中它僅僅是一種媒體的作用,不能起主導作用,我們教師不能成為操作機器的機器,可有的老師誤認為是一種全能媒體,整堂課均由電腦來完成,一堂課上下來,黑板上不留一點痕跡。我們知道,多媒體功能的發揮是依賴於一定條件的,並不是說在教學中採用了多媒體就一定能改善教學,更不是說多媒體用得越多越好,相反需多考慮在什麼條件下用,如何使用,怎樣從實際出發,合理有效運用,而不是處處濫用。
三、精心製作,避免粗製濫造
在製作課件過程中,既要講究科學性,還要講究美觀性。運用多媒體,就是希望在聲、光、色、圖的配合下,來營造一種賞欣悅目的語言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學習主動性,還能吸引學生注意力。粗製濫造的課件就不能起到這些作用,反而影響了課堂的效果。
四、利用多媒體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學空間,並能加大練習密度。
課堂練習是學生鞏固所學知識的重要環節。教師對課堂練習的精心設計,不但能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而且能提高教學質量。在設計習題時,可分為基本識的變式練習和思考性練習,既能照顧中偏下的學生又能照顧優秀學生,讓全體學生都能得到訓練和發展。達到了培養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
五、加強對教學教法的專研創新
教師還需加強對教學教法的研究.嘗試將多媒體課件與教學實踐、案例教學等各種教學方式相結合,充分發揮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的能力.要注重教學方法的創新,依據自己的課堂需要重新整合課件內容,形成新的、能夠滿足自己教學需要的多媒體課件。
多媒體輔助教學有以下優勢:
第一.用多媒體容易突破教學的重點難點
在教學中,有些重點難點往往不易突破,尤其是一些關於分子、原子這些抽象的概念,及一些無法掩飾的化學實驗經過多媒體的直觀演示,學生在頭腦里建立起自己的認知結構,更好地掌握所學的知識特徵,強化了對新知識的理解。同時,教師也突破了教學的重點、難點,完成了教學目標。
第二.利用多媒體容易拓學生的理解思路,適應學生的個體差異,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學習能力的形成與學習的方法有著密切的關系。能力的培養主要通過思維和操作形成。多媒體輔助教學,能為學生創設一個多向思維的情境。因為它有聲形並茂,生動有趣的特點,提出與新知識有關的問題後往往在新知與學生的求知心理之間製造矛盾沖突,進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學生在這種情境之中會積極思考,在活動中會主動參與操作。
第三.利用多媒體能有效利用有限的教學空間,並能加大練習密度。
課堂練習是學生鞏固所學新知的重要環節。學生對所學新知的掌握情況也從課堂練習中體現出來。教師對課堂練習的精心設計,不但能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而且能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在設計課堂練習時,要充分發揮多媒體圖文並茂的優勢設計多層次的習題,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在輕松愉快的情境中練習。在設計習題時,要照顧全體學生,就要把習題分成多層。一般來說,第一層是與所講例題相仿的練習,目的是照顧比較差一點的學生;第二層是基本知識的變式練習,目的是解決重點、難點知識問題,照顧中等學生;第三層是要稍微動腦筋的思考性練習,目的是照顧優秀學生。這種多層次的練習,讓差生「吃得了」,中等生「吃
得好」,優等生「吃得飽吃得好」。學生在做題時不但不感到乏味,反而會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老師也達到了培養學生整體素質的目的。
第四.多媒體教學的普及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快捷方便。
教師可利用網路資源製作出滿意的課件,在課堂上有利於知識重難點突破,講解清晰,教者利用了多彩的課件,融入了豐富的知識點,拓寬了學生的視野。多媒體利用圖片、聲音、視頻多種方式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了課堂氣氛,為學生創設情景,使學生真正走進課堂,真正走進課本,真正走進了作者的內心。
第五.活躍課堂氣氛加深鞏固教學內容,使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喜悅,寓學於樂在新課的導入方面讓學生產生好奇感,從而激發了學習新課的慾望。作為學生來說畢竟知識面比較狹窄,教者利用圖片,音樂,視頻的教學讓學生記憶深刻,牢牢的鞏固了知識點。因此,課件的知識表達能力更強,給學生留下的印象更深。
總之,通過這次學習使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不僅開闊了視野,又提高了自己的能力,使自己以後能更好的勝任教育教學工作。特感謝講解教師在百忙之中給予我們的講解。
4. 如何做好教學反思和教育隨筆
一、教學理念的自我反思
新課程標准理念要求教師從片面注重知識的傳授轉變到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學習的結果,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促進學生學會自主學習、合作學習,引導學生探究學習,讓學生親歷、感受和理解知識產生和發展的過程,培養學生的數學素養和創新思維能力,重視學生的可持續發展,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能力。我們必須在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指導下,更新教育觀念,真正做到變注入式教學為啟發式,變學生被動聽課為主動參與,變單純知識傳授為知能並重。在教學中讓學生自己觀察,讓學生自己思考,讓學生自己表述,讓學生自己動手,讓學生自己得出結論。正確認識自我,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培養全面發展的人才而奮斗。
二、在教學實踐中自我反思
教師在每一堂課結束後,要進行認真的自我反思,思考哪些教學設計取得了預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斷值得仔細咀嚼,哪些突發問題讓你措手不及,哪些環節的掌握有待今後改進等等。同時,抓住時機,認真進行反思記載。
(一)教學過程反思的時機:包括課前溫課中的反思、課中反思、課後反思。
1、課前溫課中的反思 課前溫課中的反思主要是:(1)對新的課程改革,如何突破習以為常的教育教學方法,應以新課程標準的理念為指導,改進教法,優化教法。(2)教學情境設計是否符合實際(學生的實際、教材的實際、生活生產的實際等),是否有利於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歸納、總結、解決問題。(3)對所選材料要「審問之,慎思之,明辯之」,取其長處,去其糟粕,避免差錯。
2、課中反思
課中反思是一種難度較高的瞬間反思,它是在教學過程中及時、主動地調整教學方案、教學策略,從而使課堂教學達到高效和高質。具體要反思:教學行為是否明確;教學活動是否圍繞教學目標來進行;能否在教學活動中充分地讓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能否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況和課堂出現的問題,並及時調整教學節奏和教學行為等。
3、課後反思 教後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一節課留下些許遺憾在所難免。課後可在新知導語、課堂氛圍、學生思維、板書設計,課件應用等方面做出反思。課後反思可作為以後教學的借鑒和參考。
(二)教學實踐中反思的內容:
1、記成功之舉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和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作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下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記「敗筆」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再教時應吸取的教訓。
3、記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記學生見解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我們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到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他們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同時,這些難能可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與完善,可拓寬教師的教學思路,提高教學水平。因此,將其記錄下來,可以作為以後豐富教學的材料養分。
5、記再教設計
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哪些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等等。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了一新的境界和高度。總之,寫課後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貴在執著地追求。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記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
6、記教學方式、方法
長期以來,教學內容的安排多以知識的邏輯為主線,忽視了教育的邏輯和接受的邏輯,即教材中的章節理所當然地成為教學的單元,教材內容先後順序無一變動地成為教學內容的安排順序。授課方式基本上是「滿堂灌」,灌知識,灌方法,鮮有師生互動,更談不上激活體悟、啟迪智慧、開拓潛能。我們不能不反思,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否符合現代教育思想?新課程標准告訴我們,在教學活動中,教師應成為組織者、引導者、促進者和參與者,教師的教學方法應該靈活多樣,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共同發展的互動過程。要通過討論、研究、實驗等多種教學組織形式,引導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要關注每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得到充分發展。
三、在相互借鑒中自我反思
教師之間,多開展相互聽課、觀摩活動,不但可以避免閉目塞聽、孤芳自賞而成為「井底之蛙」,而且能夠使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高瞻遠矚。只要有可能,不要放過聽課的機會,不要放過一些細節。除了要多爭取觀摩別人的課堂教學,還要研究特級教師、優秀教師的課堂實錄,從課堂結構、教學方法、語言表達、板書設計、學生情況、教學效果等各方面,客觀、公正評價其得失。教師對所聽和觀摩的每一堂課都要研究、思考、探討,並用以反思自己的教學,進行揚棄、集優、儲存,從而走向創新。
總之,數學教學中需要反思的地方很多,我們在教學過程中只有勤分析,善反思,不斷總結,我們的教育教學理念和教學能力才能與時俱進。願我們在工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工作,緊跟時代的步伐。
在新課程實施中,教學反思被認為是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和自我成長的核心要素,許多學校均倡導甚至要求教師必須寫教學反思,在教學常規工作檢查中列入考核,作為履職晉級的一個得分點,但一些教師寫的教學反思就好像流水帳,只是對自己日常教學過程作一些簡單的描述,或者為了完成應付教學常規而無病呻吟,根據考核標准,胡亂塗鴉幾句,再加上一些泛泛而談的教學評論,就湊成了所謂的教學反思,敷衍了事,缺乏對教學現象和教學本質的深度思考,甚至諱疾忌醫、粉飾太平、這樣的反思,一般是對教學沒有什麼幫助的,即使用之於教學,要麼只重表面,不能深入實質,收效甚微,要麼指導錯誤,使教學越來越更加糟糕,換句話說這種反思也只能作為一種供檢查時應付差事的擺設,難登大雅之堂。
那麼,教學反思的反思點應該在哪兒呢?教學中的哪些內容應該反思,哪些內容可以或者說不需要進行反思呢?教學反思的深度有多深,應該如何體現?應該如何尋找教學中的反思點,進行行之有效的反思呢?下面我將結合自己在物理教學中一些切身體會,以及與同伴之間的教流合作,來談談我的教學反思觀。
一、反思自己教學知識儲備,不打無准備之戰
不論是新課程還是舊課程,學生的學習是在老師的引導下掌握更多的新知識、新技能,新課程的實施中必須改變過去那種一本教科書、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一群學生和一間教室的「五個一」模式,要求老師改變傳統的那種單調,枯燥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運用各種新技術設備,針對不同基礎,不同經歷的學生群體,採用不同的授課模式,行之有效地引導學生去對新知識進行主動探索、主動思考、親自體驗出來,而且在新教材中也適當安排有一些非本科目的東西,這就要求我們除了吃透教材中相關知識點外,還必須掌握有一定的其它科目的知識和一些方法,在教學中能夠天衣無縫的信手拈來,既體現出自己的知識儲備的豐富性,又能夠促進自己的教學,例如多媒體的使用,對於初中物理來說,它不是教材的主要內容,但是我們的一些實驗或知識點就要應用到,而且必須應用到,譬如雙耳效應和色光的合成,單獨的說教是無法准確的描述的,而採用多媒體就能夠讓學生置身其中去親自體會,從而增加對知識的理解,並增強了對物理學科的興趣,北大附中的紀連海老師說得好,「全國有多少個中學歷史老師,但在中央電視台做講座的只有一個紀連海,而且是所有講座中收視率最高的,只因為在這之前我曾經做了近十年的冷板凳」,這其實說的就是一個知識和技能的儲備問題,我們的身份不變,而環境、學生的經歷和教材是隨時改變的,如果還用舊知識、舊方式去為傳授知識而傳授知識,教出來的學生除了是一群跟不上時代的書獃子之外,我們也將越來越糟,教學效果直線下降,只有隨時更新自己已有的知識,隨時儲備自己新的方法和技能,才能以變應變。
二、反思教學准備過程,以便教學中游刃有餘
擁有豐富的知識和技能只是一個前提,還不能搞好教學。新的教學課程改革對傳統的授課模式已經有了較大的改變,我們再也不能像過去一樣的讓學生只是聽老師的講授,記老師的講授,而主張學生的親自參與和切身體驗,學生才是教學的主體,老師只是一個撐舵的同伴,而不同的學生由於其生活環境和自身的經歷以及基礎知識不一樣,在教學中表現也是不一樣的,這就要求我們在教學儲備階段對學生的現狀了如指掌,根據不同群體和不同知識,對教學過程作好充分的設計,並備有預備方案,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群體的不同表現,採用不同方案,有的放矢,游刃有餘地進行教學。一旦情況有變,立即啟動預備方案,很輕松地把教學進行下去而不顯尷尬。
三、反思教學活動過程,揚長避短
教學反思的另外一個關鍵環節就在教學過程,不論你有多豐富的知識儲備,教學設計再完美,最終的決定環節是教學過程的實施,要上好一堂課,知識儲備和教學設計必不可少,但教學過程實施環節起到決定性的作用,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作為引導者的教師,必須能夠根據不同章節的知識和課堂上學生的具體反映,靈活地運用適當的教學手段和方法,把知識傳授給學生,新的課程主張學生的親身參與探究,在教學活動中,不同的學生根據自身的不同情況,可能會對同一個知識點有不同的感受,提出不同疑問,我們教師除了在課堂上要巧妙靈活地採取不同手段將之處理掉,課後反思還應重新認識這節已授課,從中找出優點或缺點,供以後的教學參考和選用,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工作中不斷的成熟、長大。「沒有不會學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句話表面看似不合理,但聯想到孔子提出的「有教無類、因材實教」,這句話就絕對是正確的,一個老教師曾經對我談起過一個故事:我們都熟悉「對牛彈琴」這個故事,其實我們熟知的只是這個故事的上半部分,其下半部分是這個人認為好的音樂應該是與自然相和諧的,須如行雲流水能引起萬物共鳴,而自己的彈湊牛不能夠聽懂,說明自己的技藝不夠精,後來又經過多年的刻苦訓練,牛終於聽懂了他彈湊的曲子。我們的教學又何嘗不是呢?當費盡心血,筋疲力盡授完一節課,學生仍然一片茫然的時候,我們除了報怨一句「真是對牛彈琴」之外 ,是否也想到過去重新設計我們的授課方案呢?當我們滿懷激情地按即定方案授課而學生反應冷淡時,我們是否曾懷疑過我們自己的能力呢?我們是否曾考慮到同樣的一門課,別人的學生用這種方法能很好接受,而我的學生一片茫然,他們的基礎、興趣、經歷一樣嗎?有的問題與生活聯系非常緊密,我們是否站在學生的角度去考慮這個問題呢?還是總以一種過來人的成熟去面對學生的幼稚呢?如果人人都能夠象紀連海老師那樣先去坐十年的冷板凳再來教書,我想那教學效果應該是會好的。
四、反思教學反饋信息,亡羊補牢,為時未晚
作業和測試是傳統教育教學中檢測教育教學工作好壞的一個重要手段 ,教改並不是要否定過去,否定一切。新課程中,作業和檢測仍然是檢測教學效果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我們應該用好這兩塊陣地,不要敷衍了事,批完就止。要通過作業和檢測中所反應的問題,找出其原因,有針對性地加於彌補,這也是體現教師人格魅力,增強師生凝聚力的一條重要途徑,「親其師、信其道」,只有讓學生感到老師對他非常了解,對他表現的問題非常關心,樂於幫助他彌補缺陷,他才會有親近感,才會主動走近老師,並把精力全部投入在學習上,搞好學習,成績才可能有所提高。也只有這樣,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和教育效果,教師的價值才能夠得以體現。
五、反思教學心態,給自己的教學打分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日之計在於晨,我們不論做什麼事情,良好的開端是取得成功的一半,教育教學工作要想取得一個良好的效果,有一個良好的開端環節必不可少——端正自己的教育教學心態。作為一個人民教師,只有隨時隨地清醒地認識自己的社會作用,自己的社會價值,區分清楚事業和職業的真正含義,要弄清楚我們的職業是一個教書匠,而我們所從事的事業是在進行著一項培養人的工作。換言之,從職業的角度來講我們只需要照著教科書把上邊的知識一點不少地按部就班教會學生就行,不論它是什麼知識,學生學後有沒有用。而如果從事業的角度出發,我們在進行的這項工作是改造人的思想和靈魂的工程,我們所教給學生的東西將會決定學生的一輩子,學生將來的表現將決定我們今天的教學的成功與失敗,我們的功過得失將要等到許多年以後再來由學生的成功與否來判斷。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隨時隨地把自己的生活和自己所從事的工作聯系起來,牢記教書與育人的同時性,認真反思自己教學中的各種表現並相互對照,隨時隨地處處檢點自己的一言一行,身體力行,以身作則,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模範教育,而不是立足於照著教學參考書把課本上的知識講完就行,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鍾,工作就是為了拿工資吃飯,把教師工作簡單化。也只有這樣,我們才可能找到工作的動力,認認真真地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和需求,分清主次,有條理地去准備和工作並取得良好的效果,實現自己的人生抱負,體現教師的真正人生價值和崇高魅力。
對教學的反思是一個復雜的工作,它包含了教學的方方面面,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看法和實施方式,但不管怎樣,作為一個新課程中的實施者和實踐者,必須隨時認真地對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重復反思,使自己盡快成為新課程的合格實施者和受益者,使自己的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功。
5. 如何使數學教學反思不流於形式,如何提高數學教學反思的效果 博客
一、什麼是教學反思?
首先要知道什麼是「反思」?
洛 克 :「心靈內部活動的知覺」,稱為「反思」。
杜 威:反省思維是思維的一種形式,是個體在頭腦中 對問題進行反復、嚴肅、執著的沉思。
教學反思: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以自我行為表現及其行為之依據的「異位」 解析和修正,進而不斷提高自身教育教學效能和素養的過程。
簡單地說,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學生如何學。教中學,學中教。
二、為什麼要教學反思?
(一)從實踐層面談
《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開業啟事》
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今天正式開業了!
現在保險業生意興隆,什麼人壽保險、財產保險、醫療保險、航空保險……可謂名目繁多,花樣迭出。既然那麼多的保險公司雨後春筍般冒出來,我今天也來湊個熱鬧,開一個成功保險公司。
本公司終旨:確保客戶利益,激勵客戶成功。
參保對象:不限。但尤其歡迎教育界人士,因為教育的成功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石。
投保金額:不限。從數元至數千元任您自選。歡迎萬元以上大客戶。
保 期:十年。
投保條件:每日三省自身,寫千字文一篇。一天所見、所聞、所讀、所思,無不可入文。十年後持3650篇千字文(計三百六十萬字)來本公司。
理賠辦法:如投保方自感十年後未能濟身成功者之列,本公司以一賠百。即現投萬元者可成百萬富翁(或富婆)。
本公司只求客戶成功,不以贏利為目的。所有利潤將全部捐贈希望工程。
歡迎投保,歡迎垂詢!
保單索取:[email protected]
朱永新成功保險公司
2002年6月26日
(二)、從理論層面談
1、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的有效途徑和核心因素。
教學反思是促進教師成長的階梯。美國波斯納1989年就提出教師成長公式:經驗+反思。一般來說,老教師比年輕教師有更多的實踐性知識,但也不是每一個老教師的實踐知識都勝於年輕教師,這主要原因就在於,看是否能及時地進行課後反思。所以有人曾這樣說「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於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麼,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是善於從經驗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麼改進,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平。」「沒有反思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最多隻能成為膚淺的知識。」
可見有反思,才有突破,才能發展。
我國著名心理學家林崇德也提出「優秀教師=教學過程+反思」的成長模式。葉瀾教授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難以成為名師,但如果寫三年反思則有可能成為名師。
北京教育學院劉加霞教授提出:經驗+反思+行動=教師的成長,她說如果對反思僅僅處於「想一想」層面的教師,不付諸於行動,那是不會有效果的。從這些專家教授的話中可以理解,教學反思是教師成長的必由之路。
2、教學反思是適應課程改革的需要。
新課程中的四個關系和四個強調:1、在對待師生關繫上,強調尊重、贊賞。2、在對待教學關繫上,強調幫助、引導。3、在對待自我上,強調反思。4、在對待與其他教育者的關繫上,強調合作。因此,反思是新課改的需要。
【案例1】:《升和毫升》教學片斷
教師在教學活動之後,在課的最後一個環節,教師就想質疑一下:向學生詢問,「你們還有什麼問題?」這時一個學生就提出這么一個問題:1毫升等於多少克?然後老師就猶豫了一下,這個老師是這么處理的,說「我舉個例子,1小時等於多少米呢?」底下的學生全笑了。
3、教學反思是連接教師自身經驗與教學行為的橋梁。
教師通過反思把教學經驗轉變成教學理論,由自發進行變為自覺進行,隨意變有意,沒有反思的經驗是不能進步的經驗,是狹隘的經驗,只能說是工作的重復。
三、教學反思什麼?
簡單地說,教學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如何學;別人如何教、如何學;如何在教中學、學中教的問題。教師要反思的內容很多,我們可將教師的反思范圍和內容簡化地分為教師的理念(或知識)領域和行為(或操作)領域兩個方面。其中,理念領域側重於教育教學觀念,後者側重於教學實踐。所包括內容有教學理念、教學目標和手段、教學行為和策略、教與學的方式、教學情境的設計等的反思。
(一)反思教育教學觀念。
【案例2】:《正方形面積》計算
在《正方形面積》的教學中,面積推導是從數方格開始的,教師要在這一環節上花大量的時間,而不能只用演算或多媒體演示代替學生的操作實踐,只把推導出的結論──即「正方形的面積=邊長×邊長」這一公式交給學生。學生通過大量演算,似乎是掌握了這一知識點,但結果並非這樣。我們通過一個實際問題就能分出不同教學的高下:在一個用80×80厘米地磚鋪就的大廳里,如何快速算出它的面積呢?有操作體驗的學生馬上想到數地磚的方法,而忽視操作教學的學生想到的只是要量出長和寬才能算出它的面積。
反思:
因為大量的題目演算不能代替兒童的「切身體驗」,用多媒體也不能代替學生的操作實踐。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素質,讓「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就要徹底轉變教育理念,不能讓學生只會解答數學題目,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驗數學的作用,培養並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
(二)反思教學實踐
【案例3】:怎樣評價學生?
一位老師教學37+5,在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生說出了很多計算方法,教師臉上閃耀著興奮和自豪。這時候,又有一個學生舉手,教師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讓他站起來回答,這位學生說:「老師,黑板上37+5=42,你寫成43了。」教師臉上頓時暗了下來,「哦」了一聲,轉過身把黑板上的題目改了。忽然這位老師又想起了什麼,說:「××雖然平時上課不太積極,但是今天卻很細心,我們表揚他。」學生聽著老師的口令,機械地「啪啪啪」,響起了幾聲掌聲,××同學臉上也不知是什麼表情坐下了。
反思:
這位教師已經認識到激勵性評價的重要性,但只是把它作為自己實現新課程的一種點綴,而不是發自內心地、由衷地贊嘆,教師在表揚的同時有一種「高高在上」的評判味:你平時學習是不認真的,不優秀的。學生聽後的感想如何呢?因此,給學生以激勵性評價,不能只是停留在口頭,或者是在需要做時才形成的一種裝飾,它需要時時滲透在教師的教育思想中,處處落實在教師日常的教學行為之中。而有的老師在處理這樣的課堂尷尬時,以欣賞的眼光去對待學生,學生敢找老師的錯,向權威挑戰,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常常能將學生的注意力牢牢抓住。這樣不是我們每一位老師所祈求的嗎?
(三)反思課堂中的教學情境。
【案例4】:《有餘數的除法》教學片斷
教師創設了一幅這樣的情境:一片結滿蜜桃的果樹林,讓人看了垂涎三尺。在一陣陣「嘖嘖」聲中,教師繪聲繪色地說:「同學們想到這桃園中玩嗎?」學生一齊應:「想」。教師話峰一轉:「好,只要大家這節課專心聽講,積極發言,春遊時就帶大家去。」而後,教師先拿出6個鮮桃,平均分成3盤,每盤得2個,列式:6÷3=2。再拿出7個鮮桃,平均分成3盤,每盤得2個,還剩1個,列式:7÷3=2……1。
反思:
這個情境的創設看上去很「漂亮」,但是情境與教學內容內在聯系不大,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慾望,無法使數學學習更加生動、活潑,失去了情境創設應有的價值。
【案例5】:《質數與合數》教學片斷
課堂上設計一個擺長方形或正方形大賽活動,男生和女生分別拿自己身邊的卡片擺出長方形或正方形,誰排的方陣種類多,誰就是勝利者。第一場:女生4張正方形卡片,男生5張;第二場:女生還是4張,男生7張;第三場:女生仍是4張,男生11張。此時提出問題:「為什麼三場比賽下來女生老贏,男生老輸?」「圖形的種類可能與什麼有關呢?」
反思:
一石激起千層浪,問題激起了學生強烈的探知慾望,學生們紛紛猜測,一開始有的學生認為這與卡片張數的奇偶性有關,接著有學生通過分析舉出比如「9」是奇數,但其方陣也有2個的,反例予以推翻。最後有的學生找到與這些卡片數的因數個數有關,大家積極進行驗證,主動發現並獲得新知。
四、如何進行教學反思?
(一)選准反思對象
「教學反思」的主要對象有:回顧反思、記錄改進自己的教學行為和理念;觀摩反思同事的教學行為和理念,參與集體交流研討,診斷自己或同事的教學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分析反思公開發表的課堂實錄(課例)意圖、理念,對比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發現別人成果的可借鑒之處。
(二)熟悉反思過程
反思的基本過程一般包括:自我反省——尋找原因——尋找原因理論歸宿——如何改進。在此過程中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從而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
(三)掌握反思方法
1、案例反思法
2、過程反思法
3、行動研究法
4、觀摩分析法
5、總結記錄法
五、怎樣寫好教學反思?
(一)從文體結構上,我們建議把「教學反思」看成是一種理論和實踐結合十分嚴謹的教師專用文體。其寫作結構可以概括為「教學實例——得失(成敗)分析——理性思考」,第一、二部分是「反」,第三部分是「思」。第三部分是重點,應詳寫,盡量寫出深刻的切實可行的方案策略。
(二)從寫作內容上看,大致可以從以下五個方面選擇話題來寫數學「教學反思」:
1、寫成功之處。如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教學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把他們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也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寫不足之處。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系統地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今後再教學時的參照物。
3、寫教學機智。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地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
4、寫學生創新。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學生總會有「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教師應當充分肯定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的一些獨特的見解,這樣不僅使學生的好方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對學生也是一種贊賞和激勵。
【案例6】:《什麼是面積》的教學片段及反思
在讓學生感知什麼是面積後,我設計了體驗比較面積大小策略的多樣性的環節,在此環節中,我為學生提供了各種學具,如小方塊,五角錢硬幣,小剪刀,直尺,油印等。組織學生小組合作,動手操作比較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大小。教學情況如下:
一分鍾後,一位學生就站起來大聲說:「我比出來了,正方形的面積大。」
師:哦,能把你的方法展示給大家看嗎?
生1:當然可以。(生展示方法)
生1:我是用按手印的方法,你們看,我在長方形里按了10個手印,在正方形里按了12個手印,所以正方形的面積比長方形的面積大。
(此學生一邊悠然自得地指著,一邊洋洋得意地數著。)
師:孩子們,對於這種方法,你們有什麼話想說的嗎?
生2:(神情一點也不服氣並帶著點諷刺的語氣)哈哈,還可以這樣比嗎,亂七八糟的,這樣比是錯誤的。沒點頭緒。
生3:他這樣比較是我覺得還是有點頭緒,只不過是沒弄好。但咱也不能那樣笑人家。
生4:是哦,我也覺得有點意思,好像在按手印的時候沒按一定的規律和標准。
師:嗯,說的在理,那我們利用按手印的方法怎樣做到有規律和標准呢?這樣吧,同桌互相討論討論。
生5:我覺得在按手印的時候得一行一行的按,還有每兩個手印隔的空隙差不多,這樣看起來就不覺得亂啦,而且更好數。
生6:我覺得按手印得注意非常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從頭到尾使用一個手指。
師:你們都太有才了,老師很贊同。(師走近生1,撫摸著他的頭。)
師:你的這個「按手印法」很有創意,了不起。雖然你那些手印按的時候出了點問題,但正因為你的這些問題才引發了我們許多的啟發和思考,對於同學們的這些建議你接受嗎?
生1:接受,老師,現在我能再按過嗎?
師:當然可以,同學們,你們想按嗎?
生(興奮地):想。
(全體學生用按手印的方法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大小。)
……
生還嘗試其他的方法比較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大小。
有了按手印方法的支撐,學生輕而易舉的找到了擺硬幣法,擺方塊法,畫方格法等。
反思:
《新課標》指出:「做數學」不僅是指簡單的數學操作活動,而且是學習者自我探索、自我構建、自我發現、自我創造的一種動態過程。課堂中,如果有學生出現獨到的想法和做法,「創新的火花」在閃爍,我們老師要及時的肯定和贊賞,並激發大家參與的熱情。這個片斷教學在探索比較兩個圖形面積大小的環節中,事先老師沒有預設到孩子們會因按手印的數學活動生成這么精彩的課堂:當其他學生還在努力探索比較方法的時候,一學生快而隨意的按手印引發起孩子們一次次的交鋒和評判,也就在這互動式的討論後,留下的是一次次的收獲,一次次的總結。這樣的交鋒和評判,收獲和總結不就是孩子們思維發展的精彩演繹,讓孩子們自我探索、自我構建、自我發現、自我創新,從而讓他們獲得解決問題的方法,真正做到讓孩子們「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5、寫再教設計。一節課下來,靜心沉思:本節課摸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教法上有何創新;知識點上有什麼新發現;組織教學方面有何新招術;解題的諸多誤區有無突破;啟迪是否得當、訓練是否到位。及時記下這些得失,並進行必要的歸類與取捨,考慮一下再教這部分內容時應該如何做,寫出再教設計,這樣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把自己的教學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境界和高度。
總而言之,寫教學反思,貴在及時、貴在堅持。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寫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獲。
六、教學反思的典型案例
【案例7】:《觀察物體》的課後反思
「終於下課了」,這是我上課後的第一個感覺。整節課學生都在忙忙碌碌的觀察著,活動著,每走一步,我都小心翼翼的引著,領著,生怕學生走彎路,耽誤時間,結果,一節課上了50分鍾不說,每個活動似乎都沒有很徹底的完成,所有人都在趕時間,總之一個字——累。
為什麼?我問了自己,是自己教學設計的不完美嗎?每一步不都是帶著學生扎扎實實地走過來的嗎?要想解決這個困惑最好是問問學生。於是,我找了幾個學生進行了訪談,學生的話使我茅塞頓開:「老師,其實有時候我們不用看都知道水杯是什麼樣子的了,您還讓我們看了說,說了看,我都覺得沒意思了。」「有時候我都不知道您在讓我們看什麼,所以隨便蒙一個答案吧」。對呀,學生的觀察能力到底多高?老師連這個都不知道,怎麼能夠設計出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案呢?在沒有進行任何課前調查的情況下開展教學,結果做了很多徒勞無功的工作。
課前調研活動:
活動1:將全班32人分為8組,一組4人,分別站在桌子的4個方向。分別說說你的左邊是誰?右邊是誰?順時針依次調換座位,再說一說你的左邊是誰?你的右邊是誰?(依次調換4次座位,重復剛才的問題)
調查結果:判斷正確的有30人,佔93.8%;2人左右區分不清,判斷出現錯誤,佔6.2%。
活動2:從不同方向觀察水壺。調查人數:隨機抽取8人。
(1)(學生從正面觀察水壺)你看到了水壺的什麼?選出正確的圖片。
(2)(老師從側面觀察水壺)猜一猜,老師會看到水壺的什麼?請幫老師選出正確的圖片。
調查結果:1題完成較好,有7人能一次選出正確圖片,占調查總人數的87.5%。1人經教師引導,可以選出正確圖片。2題完成質量不高,6人選擇錯誤,占調查總人數的75%;2人選擇正確,僅占調查人數的25%。
第一次反思:反思=教學環節+理論「帽子」
1、觀察是不是有目的、有計劃,主動的心理參與過程。
2、在這個理論的指導下,本節課教師為學生制定了縝密的觀察計劃。
3、《新課程標准》(以下簡稱為《標准》)指出,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所以教師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學生觀察活動井然有序,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進行了有機結合。
第二次反思:把「突破口」放在了解學生的學習上。
「老師,其實有時候我們不用看都知道水杯是什麼樣子的了,您還讓我們看了說,說了看,我都覺得沒意思了。孩子的話使我找到了原因,我覺得要給孩子一定的自主空間,充分發揮他們已有的觀察能力,激發他們參與的熱情,畢竟孩子是課堂的主人。
第三次反思:根據學生調研進行再教設計。
調查過後,結合調查結果我對學生的認識水平進行了分析。通過分析我發現,學生雖然沒有系統地學習過觀察物體的方法,但生活經驗使他們已具有了初步的觀察能力,這種能力盡管不高,卻可以幫助他們很好的完成一些簡單的觀察要求。
我是這樣進行再教設計的:
1、課前了解學生,避免觀察的盲目性。
再教設計之一:注重學生觀察方法的指導。
2、循序漸進的提出觀察要求,避免觀察的急進化。
再教設計二:設計有層次的小組觀察活動。
3、採用多元評價方式,避免觀察的形式化。
最後用一笑的詩句來結束這次話題,「一棵會思索的蘆葦/在風中抖動/絕不亞於一首交響曲/由指尖流向城市的胃部。」讓我們做一棵快樂地思索的蘆葦,在教學反思中成長。
6. 數學課如何做教學反思
如何寫數學教學反思
一、教學理念的反思。
為了切實提高學生素質,讓「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的要求落到實處,在數學教學中,我們就要徹底轉變教育理念,不能讓學生只會解答數學題目,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體驗數學的作用,培養並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如在《百分數的應用》的教學中,本課的教學設計,是在新課程標准理念指導下,根據本班學生實際情況進行設計的。在本課的「請你選擇感興趣的百分數嘗試編一個百分數應用題」中,學生卸下了書本應用題、教師思維的束縛,大膽設想、討論,從實際效果來看,不同的學生就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和解決方法,從實施情況來看,整堂課學生情緒高漲、興趣盎然。因此,我覺得在教學中應對學生多一份「放手」的信任,少一點「關愛」的指導,大膽地讓學生在學習的海浪中自由搏擊,讓學生自己尋找問題解決的策略、學習的方法,有頭腦、有個性、有能力的學生才能應運而生。
二、教學內容的反思。
教學內容的選擇,直接決定著一節課的成敗。因此,在一節數學課結束之後,教者要反思教學內容是否根據教學目標開發、利用學習資源,使之符合學生的經驗、情趣和認知規律;教學內容的科學性、思想性和趣味性是否符合學生年齡特點;能否按照學生的個別差異設計課堂教學內容,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能否根據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進程以及突發事件,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如在課堂教學中,可以通過游戲或多媒體,使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強烈的求知慾,充分的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在教學《扇形統計圖》後有如下反思:一是激發學生思維,給學生更多的思考空間。課上我是通過提問發散性問題來激活學生思維。二是促成情感目標的落實如提問:「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公民你應該怎樣去做。」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尊心。
三、教學方法的反思。
教師設計教學方案,要堅持「以學定教」的精神,設計教案時,要預測學生遇到的問題,那些地方學生不容易理解,根據學生要遇到的問題,設計出解決這些問題的策略和方法,因此,教師在備課時,先要對過去的教學經驗進行反思,反思自己或他人以前在講授這一教學內容時曾遇到過那些問題,有那些經驗,應該採用什麼策略和方法解決的,效果如何,然後進行新的教學設計。
例如:在教學「有餘數的除法」一課時,根據以往經驗,學生對「余數都比除數小」這一規律不夠理解,出現余數比除數大的現象,在教學設計時,為加深學生的理解,突破這一教學難點,我讓學生分小組合作學習,動手操作,進行分鉛筆試驗,並引導學生觀察,比較,討論,最後讓學生在操作實驗中自己得到了「余數都比除數小」這一規律。
四、教學結構的反思。
反思教學結構是否按照學生的身體發展水平和認知水平,劃分學生認識的不同階段。根據教學過程中要求實現的不同認識任務,學生認識的不同階段可分為:引起學習動機;領會知識;鞏固知識;運用知識;檢查知識。各階段有其獨特的功能,既緊密聯系,又互相滲透。其次,反思教學結構上對學生學習方式的取向,是否把接受式學習和探究式學習有效統一。兩種學習形態將認知與情感、指導與非指導、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能動與受動、外部物質活動與內部意識活動、個體與群體等諸因素加以協調、平衡,從而使教學過程為一個認識與發展的過程。
五、學習過程的反思。
教學是學生的學與教師的教或者導組成的。學生不是一個標準的受體,而是一個個獨立的個體,也是具體獨特思維的個體。所以對一堂課的教學設計,哪怕制定得盡善盡美,但在上課實施這一環節,也不可能得到百分百的體現,很多時候會因此而存在變數的。反思也因此而成為必要。如在數學廣角《雞兔同籠》的教學中,我主要藉助教材上的列表法同時結合引導學生畫圖的方法,再配合假設法。充分運用了動手操作這個手段,讓學生弄懂雞兔同籠問題的基本解題思路。師生共同經歷了三種不同的列表方法:逐一列表法、跳躍式列表法、取中列表法後問:能用圖形來表示雞兔頭和腿之間的關系嗎?雖然這只是一個簡單操作活動,但是,在畫圖的過程中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經歷了一個探索的過程,這時候再介紹假設法就水到渠成了。
六、寫好教學反思要注意的問題。
1、要有勇於改革創新的精神,積極投身於外語教學改革的大潮中。改革本身就是一種新事物,每時每刻都有新現象、新動向、新問題。正是在探索新生事物的來龍去脈,把握其發展態勢之中,在深入探索之中,我們才能獲得體驗,才能感到有言可發,並在總結探索中提升出新的規律。
2、要想有所發現,還必須拓寬知識面,增加知識底蘊。要有精深的英語專業知識和心理學、教育學的基本知識,要廣泛涉獵其他學科,要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以及英語教改成果,還要學會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新知識奠定基礎,否則將很難有所為。
3、要勤於動腦,善於思考。在上完每節課後都要進行反思,反思一節課的成敗得失,並及時做好記錄。課後的反思,雖然點點滴滴,但它來自於我們的教學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