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如何將禮儀教育滲透到教學活動中
課前,教師應認真布置場地、器材,創設良好的教學環境;並應注意檢查和整理自己的服裝儀表,提前到集合地點等、上課。上課鈴響後,體育委員向教師報告出席人數後,師生相互致敬、問好。遲到的學生,必須喊「報告」並向教師說明原因,經教師允許後方能入隊。
課中,在教師講解時,學生應認真聽講,不做無關的事,不隨意說笑,不亂走動。學生向教師提問應先舉手,經許可後方可發言。學生提問或回答時,儀態要大方,聲音要洪亮、清晰,要用於展現自我;教師面對學生要表情和藹、舉止得體,要尊重學生,要樂於聽取學生的意見,要展示出良好的氣質風度。
下課前,師生應相互致敬、道別,待教師宣布「解散」後,學生方可解散。
『貳』 如何在音樂教學中滲透文明禮儀意識教育
課堂教學中貫徹文明素養教育不僅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需要, 也是 現代教育觀念更新的需要。近年來,為了適應經濟發展的需要,我校 吸納了很多外來務工子女,學生家長的文化層次較低,不太重視對學 生良好的文明禮儀教育,再加上周圍的環境影響,學生的文明禮儀與 時代不符,相差甚遠。作為一名教師在課堂上除了傳授知識,開發學 生的智能,同時也應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觀念和文明行為。一個人的 內在素質、外在禮儀,將直接關繫到他在社會中的發展和成功,加強 文明行為的養成教育既是我們弘揚傳統美德的需要, 也是學生身心發 展的必然。幾年來,我從學生實際出發,結合學科特點,在課堂教學 中滲透文明禮儀德育, 把文明禮儀的滲透融入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 中,努力做到教育而無痕。 一、學科融合,來滲透文明禮儀 每當新的一學期開始,我首先對學生宣布課堂常規,上好第一節 文明禮儀教育課,打好基礎,形成氛圍。加強教學常規是對學生進行 文明禮貌和組織紀律教育,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和作風,保證教學順 利進行的一條重要的渠道。通過課堂常規的貫徹落實,如:收拾自己 的書桌、做好下節課准備工作,舉手發言、聲音洪亮,坐姿站勢、說 話有禮貌等, 可使學生逐步形成遵守規章制度和熱愛集體等良好的文 明素養。 文明規范的課堂常規是在課堂教學中加強文明禮儀滲透的前 提。
二、以身作則,言傳身教來感染 在課堂教學中, 向學生進行文明禮儀的滲透關鍵在於教師的言傳 身教。「學高為師,身正為范。」教師的每一個行動都是給學生無言 的教育。因為在小學生的眼裡,自己的老師是神聖的,教師的言行舉 止經常影響著孩子的言行。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教師要樹立良好 的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當學生見到老師問好時,老師也應該 點頭或招手向學生問好;當老師錯了,也敢於向學生道歉;老師也不 隨地吐痰,看到垃圾也主動撿起。這樣的小節,慢慢地感染著學生, 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營造良好的教育氛圍。 「親其師,信其道」、「身教重於言教」。這兩句話同樣說明良 好的文明素養在課堂教學中的深刻意義。 教師的舉止言行, 儀表服飾, 神態氣質甚至習性,無不作為信息傳達於學生的大腦,反饋於教學的 過程。為此,我提出在語文課堂教學時師生應做到:文明用語、聲音 洪亮,舉止大方、儀表端莊,合作探究、共同進步。 三、巧設情境,營造教育氛圍 新課程的教學提倡從學生熟悉的身邊事物入手, 讓學生在一定的 情境中去參與
『叄』 如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
蘇霍姆林斯基說:「世界是通過人的形象進入人的意識的。兒童年齡小,他們經版驗有限,那麼生權活中的形象越鮮明思想影響就越強烈。」在小學教學教材中,禮儀教育內涵十分豐富,只要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充分發掘教材中的禮儀素材,在教學知識時,不失時機地潛移默化地進行禮儀教育,把禮儀教育貫穿於對知識的教學中。例如在第一冊教材第16頁學習「高、矮」時,出示了兩個小朋友護送一位眼盲的老爺爺過馬路,不言而喻,可對學生進行尊敬老人的教育,明白尊老愛幼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根據「購物」教學內容,進行節約、艱苦奮斗教育;而在教學"租船"和"派車"等內容時,對學生滲透在公共場合要遵守公共秩序排隊等候以及見到老、幼、孕、殘要主動讓位的教育;所以作為教師只要我們認真挖掘教材,完全可以找到禮儀教育的素材的。俗話說:水不激不躍,人不激不奮,一旦主體將崇高理想和眼前的學習結合起來,他們的興趣是長久的,其間發揮的潛能更是不可估量的。當然,課堂教學中運用這些禮儀素材進行禮儀教育要有針對性、有趣味性、講究實效,不要搞形式喧賓奪主。
『肆』 如何滲透文明禮儀教育
一 狠抓禮儀常識教育,提升學生素養
班主任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內容涵蓋學生文明禮儀素養和禮儀行為兩大方面,主要包括語言、舉止、儀容儀表和場所禮儀等。
(一)語言文明教育:不說臟話是語言文明的前提,學會並運用文明禮貌用語(常用十字禮貌用語:你好、請、謝謝、對不起、再見),正確稱呼他人,掌握基本交往交談技巧,能夠當眾簡短發言。
(二)著裝審美教育:學習服裝穿著的TPO原則:服裝的穿著要與穿著的時間、地點、場合環境相協調。如上課應穿著校服,運動休閑的運動服,不穿奇裝異服。
(三)舉止規范得體教育:學習優美的站姿、坐姿、走姿,簡單練習大方漂亮的面部表情,讓學生發現自身的美、展示自身的美、樹立自信心,散發青春陽光的魅力。
(四)人際交往教育:學習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家庭成員之間、男女生之間、社會活動等人與人交往的基本規則和禮貌禮節。
(五)校園場所禮儀教育:校園場所禮儀教育有教室、辦公室、宿舍、集會、衛生間以及其他場所禮儀的教育。
二 加強自身禮儀修養,提升人格魅力
「學高為范,德高為師,」班主任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首先應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加強自身禮儀教育能力。
(一)樹立信心:班主任要對自己的禮儀教育能力有信心、對學生有信心,在禮儀教育過程中要看到他們的進步,始終堅信如果我們付出足夠的努力,學生們就會像我們設想的那樣文明有禮、懂事可愛。
(二)講究方法:禮儀教育是心靈溝通的教育,多用正面引導法和情景模擬展示對比法,讓學生領悟發現。少用說教,不用反面語言。如:在禮儀教育的初期見到學生可以主動和他打招呼,而不是給他下個「沒禮貌」的結論而放棄;學生說臟話時善意提醒他注意使用文明用語提高個人魅力,而不是大聲訓斥。讓學生時刻感受到你是在幫助他,讓他進步,而不是在管教他。
(三)區分場合:公共場所多用於各種禮儀常識的普及和正面宣傳。學生偶有不良行為在公開場合應善意悄聲提醒,強調某種現象和行為時不點名,從而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使其願意接受你的禮儀教育。
(四)持之以恆:學校學生大多數文明禮儀意識不強、禮儀素質基礎薄弱,原來生活環境接觸運用禮儀行為不多。很多時候既不是學生不想用禮,也不是故意不尊重老師,而是他們意識不到自身存在的不足或不知道怎樣做會更恰當,這就需要教師的適時提醒和引導。雖然不良行為的改變、禮儀素質的提升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但如果你堅持每一天都去做,你會欣喜地發現你的學生每天都在一點點進步。教師對學生不斷進步的禮儀行為要有積極的回應。
(五)穩定情緒:在禮儀教育過程中班主任不因學生的頑皮(無禮)失去自己的風度,不被他激怒而大喊大叫;時刻銘記因為有毛病多的學生才需要我們這些充滿愛心、充滿耐心的老師。教師在學生面前失態是不符合禮儀的行為,對待學生要有愛心、信心、耐心、恆心,情緒穩定,保持風度。
(六)率先垂範:教師禮儀主要包括語言文明禮讓(語音音量大小適中、語調高低、語速快慢,不說粗話、口頭語,常用禮貌用語,恰當稱呼他人);舉止優雅得體(體態美觀、不當眾吸煙、不酗酒等);著裝遵守原則,符合教師端莊典雅的職業特點,大型會議活動的主要參與者應穿西服、扎領帶,實訓教師著統一實訓服便於操作指導,時刻注意教師的示範作用,為我們的禮儀教育打好基礎。
三 積累傳統禮儀文化,滲透文明禮儀教育之根本
從誦讀《弟子規》《論語》等國學經典入手,滲透文明禮儀之根本教育。《三字經》《弟子規》孩子們雖然在一、二年級時已經背誦過了,但是當時是否理解了呢?卻不得而知。現在重新復習誦讀,初中的學生很快就理解了其中的含義。在此基礎上讓學生每周誦讀五條《論語》,他們就能輕松,愉快地完成任務。在誦讀的過程中,他們驚奇地發現:原來《三字經》《弟子規》里的很多內容大多都來自於《論語》。比如:《論語》中的「有子曰:其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與《弟子規》中的「弟子規,眾人訓,守孝悌,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都講到了「孝悌」是做人的根本。就這樣,他們一邊背誦,一邊聯系舊知,熟記了誦讀的內容,加深了理解,滲透了做人的根本——仁、義、禮、智、信。在誦讀這些國學經典中傳承了我國文明禮儀的文化,明白了許多做人的根本。
四 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促進文明禮儀行為習慣養成
(一)開展豐富的文明禮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 。為了使弘揚傳統美德與文明禮儀教育具體化,生動化,貼近生活實際,真正起到教育實效。我班從今年三月份開始就開展了一系列的文明禮儀系列的主題班會活動。如:「徵集文明禮儀班訓」、「如何使用禮貌用語」、「講中華傳統禮儀故事會」、「文明禮儀小品」展演活動、「文明禮儀演講比賽」和「文明禮儀書法比賽」活動。活動中,人人參與,個個都當演員,人人都背詩歌,既鍛煉了同學們的表演能力,又生動的對自己和同學進行了教育。活動中,我們討論出了具有班級特色的班訓,評選了最佳演員、最佳課本劇、最具創意獎、最佳演講能手、小小書法家等多個獎項。這一系列的活動增加了學生的榮譽感,加深了他們對文明禮儀的認識,力爭要做校園「文明禮儀小標兵」。
(二)利用節日,開展「我是優秀青少年」系列活動。「三八」婦女節和母親節,我號召學生在家做優秀青少年,為母親做一件事,感恩母親做孝順父母的青少年;植樹節,我號召學生栽花、植樹,美化環境,做心繫祖國和他人的青少年。愚人節,我讓孩子們談「愚人」和「被愚」的感受,讓學生深刻認識到尊重他人的重要,要做誠實的青少年。此外,針對「美麗廣西,生態鄉村」活動,我鼓勵學生利用周末做清潔鄉村的好人好事,爭當文明標兵。這些多彩的活動豐富了傳統文明禮儀教育的內涵,鍛煉了學生的能力,促進了文明禮儀行為的養成。
五 抓住課堂教學,進行文明禮儀教育
現代的學生,很多時間都是在學校里度過的,而語文學科又承載著:文以載道「這個重任,於是我利用好語文課堂這個平台,利用好教科書這個素材,創設樂學氛圍,落實禮儀規范訓練,把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文明禮儀教育有機統一於教材之中,把傳授知識和陶冶情操及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結合起來。例如,毛澤東的《七律 長征》,全詩生動地概述了二萬五千里長征的的艱難歷程,謳歌了中國工農紅軍長征途中所表現出來的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和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可以培養愛國主義精神增強民族自豪感的優秀傳統文化作品還有很多很多,如:《示兒》、《春望》等,這些內容的教學中我們都可以不失時機地對學生開展愛國主義教育。
六 立足常規管理,常抓住文明禮儀教育
文明禮儀教育要注重平時,不可今日做,明日不做,作為班主任,我貫穿於日常的教學管理中,力爭讓學生養成良好的文明禮儀習慣。比如:上課鈴打響後,要求學生要迅速回到座做好上課准備;上課時,要起立站直,向老師問好;課堂上聽講,坐在板凳上要頭正、身直、腳放平;升國旗時,要庄嚴肅穆,站直、立正、敬隊禮;見到老師,要恭恭敬敬的向老師敬隊禮;與同學相處,要寬容,禮貌用語不離口,等等。平日里,同學們互相監督,互相提醒,發現做得好的,及時表揚,為其他同學樹立榜樣,發現做得不好的及時給予提醒。並且每周評選一個優秀文明小組和評選一個文明之星,以此來激勵孩子養成文明禮儀的好習慣。
七 發揮榜樣的力量,貫徹文明禮儀的行為
青少年學習「禮儀」,首先要以學會尊重他人為起點,禮儀本身就是尊重人的外在表現形式,「禮儀」從話里來,話從心中來,只有從內心尊重人,才會有得體的禮儀言行,尊重他人是人與人接觸的必要和首要態度。「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說明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受到別人的尊重和信賴,在事業上才能獲得成功。周恩來同志一生鞠躬盡瘁,為了黨和人民的事業貢獻了畢生精力,但每次外出視察工作,離開當地時總是親自和服務員、廚師、警衛員和醫護人員等一一握手道謝。周總理是尊重他人的典範,是青少年學習的榜樣。
其次,學習「禮儀」,要以提高本人自尊心為基礎。自尊,即自我尊重,是希望被別人尊重、不向別人卑躬屈節,也不容別人侮辱、歧視的一種心理狀態,是人的自我意識的表現,並以特定的方式指導人的行動,是一種積極的行為動機。正確的自尊心應具有待人謙遜、不驕不躁的品格。青少年學生在學會尊重他人時,自己也得到他人的尊重,自尊心在提高的同時,其內心的道德要求也在提高。所以,培養青少年學生高尚的人格,養成自尊、自愛、自律的良好品德顯得尤為重要。禮儀教育可以作為動力和導向,在青少年學生的個體發展上發揮重要作用。
『伍』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
作為教師,肯定要以身作則
引導學生的話,通過如:
舉手回答,
給回答同學鼓掌,
有人回答問題時別的同學要安靜,學會尊重與傾聽等。
總之都是一些潛移默化與長時間的積累。
『陸』 怎樣在數學教學中滲透文明禮儀教育
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個人生存、交往的基礎。孔子曾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要「立於禮」。所謂「立」,就是健全人格的確立。而健全人格的確立是和「知禮」是分不開的。作為享有「禮儀之邦」盛譽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完備的禮儀知識、規范體系,不僅對東方,而且對整個人類文明史的發展都曾發生過深遠的影響。
目前,國內外教育界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已經普遍達成共識,各國對下一代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禮儀教育,我們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看到諸如英國、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禮儀教育的成果。因此在數學教學中以禮儀教育為抓手,切實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探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目前小學生道德教育的現狀,提高小學生的文明素養,為提高國民素質,構建和諧社會出一份力。
『柒』 淺議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文明禮儀教育
禮儀是人類為維系社會正常生活而要求人們共同遵守的最起碼的道德規范,它是人們在長期的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漸形成的,並且以風俗、習慣和傳統等方式固定下來。因此,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不僅是個人道德、品質和個性形成的基礎教育,也是提高全民族道德素質、振興民族精神以及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基礎教育。然而隨著獨生子女的增多,許多家長「望子成龍,王女成鳳」心切,在教育觀上存在「重智輕德」的現象,從而使孩子養成任性、霸道、不禮貌等不良行為習慣。因此,在教育過程中,我們不應該只是說教,而應該與日常的學習、生活有機地結合起來,幫學生架設一條道德認識轉化的橋梁。
一、上好第一堂禮儀基礎教育課
語文是其他學科學習的基礎。新學期開始,教師應利用第一節語文課時間對學生進行文明禮儀教育,上好這第一次禮儀課。教師首先應對學生提出要求明確、具體、詳細的文明禮儀課堂常規,使每個學生心中有數。其次要進行文明禮儀訓練。既要使學生明白「理」,又要訓練「儀」,學練結合,以練為主。再次要做示範、教表演,使學生知道怎樣去做,然後組織學生和我一起編寫「文明禮儀細則」,並通過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對禮儀、禮節、禮貌「三禮」要求的認識,這樣更容易使學生形成清晰的概念,從而起到明理導行的作用,有助於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的習慣。
二、閱讀教學滲透禮儀教育
為了使學生能懂文明講禮儀守規范,作為語文教師的我在進行書本閱讀教學時對進行文明禮儀教育,把自己的主導作用寓於學生主體活動之中,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方法和手段,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活躍、充滿激情的課堂中接受文明禮儀教育。
「禮」在我們身邊無處不在、無時不在。這一切都要靠老師在課堂上正確的引導,真正地把文本知識,文本中的禮儀巧妙地滲透到孩子們的生活中;真正讓學生知禮、學禮、懂禮、用禮的目的。
三、在活動中進行養成教育
教育家葉聖陶先生說:「什麼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習慣」。怎樣來培養學生文明的行為習慣呢?我們要積極倡導學生不能把自己的自由建立在影響別人自由的基礎之上,在自己獲得自由的同時要考慮到不妨礙別人,以不斷提高學生的行為能力。
結合學校的每月之星評比,我班也有針對性地開展了一系列活動:每日晨會誦讀中學生日常行為規范和「八榮八恥」;建立督導、檢查、評比制度,評出班級每月之星;成立禮儀崗和監督崗,對學生進行禮儀的示範、檢查和監督;通過坐、立、走姿勢的訓練和禮貌用語的學習,使學生禮儀規范化、制度化,形成良好行為習慣;結對子對問題學生跟蹤幫教等。
文明禮儀教育,是一種養成教育。通過持之以恆的教育活動,使學生逐步形成文明識禮的好習慣,讓學生在認識和實踐的循環往復中由被動變為主動,最終內化為自己的一種素質。
陶行知先生說:「活的鄉村教育,就是要用活的方法,活的環境,去大力發展學生的生活能力,將做人、求學、謀生有機結合起來。」我將為之不懈努力,促進文明禮儀的養成教育再上一個新台階。因此,語文教學是實現學生自我成長的過程,更是培養強化學生禮儀的陣地,是培養新時期所需新型人才的搖籃。因此,語文課堂中教師的教學與培養學生的文明禮儀習慣密不可分。
『捌』 如何在小學教育中滲透禮儀教育
禮儀是一個人乃至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文化修養和道德修養的外在表現形式,是做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一個人生存、交往的基礎。孔子曾說:「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要「立於禮」。所謂「立」,就是健全人格的確立。而健全人格的確立是和「知禮」是分不開的。作為享有「禮儀之邦」盛譽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中國完備的禮儀知識、規范體系,不僅對東方,而且對整個人類文明史的發展都曾發生過深遠的影響。目前,國內外教育界對學生進行禮儀教育的重要性已經普遍達成共識,各國對下一代都以不同的方式進行禮儀教育,我們也可以通過各種途徑看到諸如英國、美國、日本、韓國、新加坡等國家禮儀教育的成果。因此在數學教學中以禮儀教育為抓手,切實提高德育的實效性,是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對小學階段的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探索,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變目前小學生道德教育的現狀,提高小學生的文明素養,為提高國民素質,構建和諧社會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