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應然取向

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應然取向

發布時間:2021-03-15 21:43:41

⑴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是什麼 有標準的統一答案嗎 如有 請給出權威的出處 謝謝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主要任務和具體目標
?? 新一輪課程改革 ,是建國以來第三次大的課程改革。這次課改,不論是改革的力度還是是准備工作,在歷次課程改革它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改革,有人說它 是我國教育史上一次最偉大的一次革命。
?? 1996年,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對1993年義務教育課程的實施狀況作了全國性的調查。這次調查涉及全國9個省市的城鎮、農村的16000多名學生、2000多名教師和校長,以及全國政協教科文衛委員會的大部分委員,經過調查發現我國現行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存在的主要問題:
?? 在課程功能上過於注重知識傳授,
?? 課程結構方面過於強調學科本位,
?? 課程內容方面「難、繁、偏、舊」,
?? 課程評價方面過於注重甄別、選拔,
?? 課程管理上過於集中等。
?? 經過認真考察研究全球課程改革的動態和趨勢,教育部認為,這些問題嚴重製約著素質教育的實施,嚴重影響著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人才的培養,嚴重束縮著實現高質量基礎教育的發展。必須通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來實現培養目標的調整和培養方式的改變,以全面提高國民素質,應答未來的挑戰。
??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工作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其中涉及課程計劃、目標、內容、實施、評價、管理等各個重要環節。需要一個明確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總的指導思想和基本任務、改革的要求和政策的綱領性文件,1999年教育部便組織力量起草《綱要》,到2000年1月份,逐漸形成了課程改革綱要的基本框架。
?? 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歷經了27稿,僅2000年就舉行了上百次的研討會。徵求意見稿在全國廣泛徵求意見,並召開了有多方面專業人士參加的咨詢會議。
?? 經過進一步修訂,2001年6月7日教育部發出了《教育部關於印發〈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通知》(教基[2001]17號),將《綱要》以「試行」的形式正式頒布。
??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成為指導本次課程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對今後一段時間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具有非常重大而深遠的指導意義。課程改革也成為我們基礎教育一項重大的改革。課改實驗 從2001年9月起在全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4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實驗區對新課程進行實驗。2003年,又將有1072個縣區進入新課程。
?? 這次課改的主要任務:
?? 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教育課程體系,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目標,設置具有均衡性、綜合性與選擇性的課程結構,精選學生終身學習和終身發展所必備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探索有利於學生、教師和學校發展的課程評價制度,推行民主化的三級課程管理體系。
?? 六個具體目標:
?? 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
?? 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 改變課程內容「難、繁、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
?? 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
?? 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
?? 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
?? 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
?? 一、新課程的目標定位 。
?? 1、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
?? 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是本次課程改革的根本理念。
?? 為了全體學生的發展。基礎教育是奠基工程,關繫到未來中華民族的整體素質,課程改革要面向全體學生,充分考慮到各地區的差異,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學生的適應性,使全體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 為了學生的全面發展。未來社會需要高素質的、具有廣泛適應性的、全面發展的人。
?? 為了學生的個體發展。現行課程體系強調整齊劃一、規模效應,忽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忽視學生發展的具體性、差異性。新課程追求學生的個性發展,承認學生是發展的、有潛力的、有差異的人,是活潑的、具有獨立個性的人。教育要尊重學生的獨特性和具體性。
?? 2、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各學科的課程目標,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要求。
?? 3、新課程總的培養目標。
?? 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革命傳統;
?? 具有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
?? 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 具有社會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
?? 具有初步的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科學和人文素養以及環境意識;
?? 具有適應終身學習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
?? 具有健壯的體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質,養成健康的審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 二、新課程的內容選擇
?? 4、學科課程標準的新特點
?? 語文:培養人文素養 。
?? 重積累,重感悟,重運用。
?? 數學:變得更容易一些。
?? 在生活中學習數學,用數學,學習有用的數學。基本模式:問題情境——建立模型——解釋、應用與拓展.
?? 地理:知道學了有什麼用。
?? 應使學生了解環境與發展問題,獲得基本的地理知識。
?? 物理、化學:激發學習興趣 。
?? 提倡在實踐活動中,讓學生主動地學習知識、技能和方法。
?? 科學:從小學會探究 。
?? 讓學生在探究上,不斷啟發學生去猜測、去思索、去動手實驗。
?? 生物:了解人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
?? 改變了以學科為中心構建課程體系的思路,課程標准以人與生物圈為主線,使學生全面了解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所必備的知識。
?? 外語:培養綜合語言運用能包括情感態度、文化意識、語言能力、語言技能和學習策略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
?? 歷史與社會:體現時代精神 。
?? 大力提倡人文精神、科學態度、民主與法制觀念、國際意識、可持續發展的觀點。
?? 美術:設計美的生活。
?? 讓孩子從兒童時代就接觸材料,接觸工具,會動手做出簡單的器物。分為4個學習領域:造型·表現;設計·應用;欣賞·評述;綜合·探索。
?? 體育:堅持健康第一 。
?? 把培養學生的健康意識、終身鍛煉意識、全民健身意識、與人交往合作意識作為重點。
?? 音樂:以審美教育為核心
?? 強調通過音樂課程培養學生創造意識,強調讓學生感悟、理解音樂、喜歡音樂,為學生一生愛好音樂打下基礎。
?? 藝術:情感與審美的教育 。
?? 回歸藝術教育的本質,使藝術課體現出鮮明的人文性、綜合性、創造性和愉悅性。
?? 5、強調課程內容與學生的生活相聯系。
?? 比如,語文課程標準的設計,突破了學科中心視野,充分考慮與兒童的生活相聯系,強調在生活中、在運用中逐步加深對詞語的理解.不死記硬背詞語解釋。重視日常生活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
?? 6、強調課程內容反映當代社會生活,聯系社會實際。
?? 三、新課程的結構調整
?? 7、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強調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 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既是本次課程結構調整的三條基本原則,又是新課程結構區別於現行課程結構的三個基本特徵。
?? 課程結構的均衡性是指學校課程體系中的各種課程類型、具體科目和課程內容能夠保持一種恰當、合理的比重。
?? 首先要承認每門課程的獨特性和獨特價值,它們在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上都能做出自己的貢獻。其次要承認每門課程的特殊性和局限性,沒有一門課程能夠包打天下,實現所有的課程目標。課程之間的協調與合作是整體發揮課程功能, 全面實現課程目標的必然要求。再次要承認課程之間在教學任務上有輕重之分。義務教育階段設置的各門課程依據培養目標的要求、學科自身的特點以及課程之間的關系,在課程開設順序上有先有後,在課程內容安排上有多有少,在課時比例設計上有高有低,從而使各門課程在義務教育階段所處的位置和所承擔的任務有所不同。從這個角度來說,各門課程要區別對待,但這種區別對待的目的正是使課程之間保持一種均衡,從而實現課程的整體優化。從學生角度來說,均衡性也決不是指學生各學科或各領域平均發展,而是指個性的和諧發展。
?? 課程結構的綜合性是針對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而提出的。它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 第一,加強學科的綜合性。就一門學科而言,注重聯系兒童經驗和生活實際;就不同學科而言,提倡和追求彼此關聯,相互補充。新課程結構重視了學科知識、社會生活和學生經驗的整合,加強了學科之間的相互滲透,從而改變了現行課程過分強調學科本位的現象。
?? 第二,設置綜合課程。設置綜合課程是課程結構綜合性的集中體現。本次課程改革不僅開設了與分科課程相對應的綜合課程,而且規定,小學階段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階段設置分科與綜合相結合的課程,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在「綜合型」的課程計劃中,原有的物理、化學和生物被整合為科學,歷史、地理被整合為歷史與社會,美術、音樂被整合為藝術,這三個科目皆屬於綜合課程的范疇;此外,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以及綜合實踐活動作為高度整合的綜合課程在課程計劃中都佔有一席之地。實施綜合課程一定要以綜合的觀念為指導,真正發揮綜合課程的價值和作用。
?? 第三,增設綜合實踐活動。如上所說,這是一門高度綜合的課程,是本次課程改革的一個亮點。為此,我們特別提出來加以強調。從本質上講,這是一門非學科領域,是基於生活實踐領域的課程,它是基於學習者的直接經驗,密切聯系學生自身生活和社會生活,體現對知識的綜合運用的實踐性課程。其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
?? 課程結構的選擇性是針對地方、學校與學生的差異而提出的,它要求學校課程要以充分的靈活性適應於地方社會發展的現實需要,以顯著的特色性適應於學校的辦學宗旨和方向,以選擇性適應於學生的個性發展。
?? 四、新課程的教學策略
?? 8、學生是學習的主體。
?? 教學過程是師生交往、持續發展的過程。強調教師與學生的積極互動、共同發展。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創設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教育情境,促進學生能動的發展。
?? 9、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 自主學習的基本特徵和要素:對學習要有興趣,興趣是主動學習的動力。對人生的熱情、熱愛是主動的源泉。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意義,具有內部動機,不是「要我學」而是「我要學」。主動需要培養。自主性是強調能動的、積極的參與學習活動,自我設計學習目標、學習進度、評價指標,發展各種思考策略和學習 策略,對認知活動自我調控,注重情感體驗,
?? 傳統的教育觀往往一切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為中心,老師問什麼,學生答什麼;老師布置什麼,學生做什麼。學生缺乏足夠的思維空間和時間,阻礙了學生主動學習,主動發揮創見,主動發現真理。未來是一個多變、充滿問題的未來。個人的生存、社會的發展要求具有這樣一種素質和能力,即「積極主動地發現問題,以一種全球主義的視野探究問題的實質,自己思考,獨立判斷解決問題。」教師要充分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中心,樹立教應為學服務的新理念,讓學生在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引導下,全程自主學習,讓學生帶著教材、學案走向老師。
?? 合作性是強調小組成員圍繞共同的任務密切的配合、積極的互動,解決問題,共同發展。合作的基本要素:要有一種合作意識,要有一個共同的目標,有一個比較明確的目標。要積極承擔完成共同任務的責任。要掌握一定的合作方法與技巧。
?? 合作能力是未來社會對人才的基本要求,不會合作,缺乏合作能力的人必將被激烈的社會競爭所淘汰。合作能力是由若幹人或若干單位互相配合完成某項具體任務的能力。而現在,我們的學生大多是獨生子女,在家庭生活中缺少與他人相處和協作的機會,容易造成孤僻依賴的性格。所以,不論從未來社會還是現實生活都應加強學生合作能力培養。
?? 探究性是強調引導學生質疑、調查、實踐、參與、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讓學生親身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掌握解決問題的方法。探究是一種學習方式,不是科學研究,探究更是一種經歷、一種過程。探究的五個要素:提出一個科學性的問題,搜集證據,處理信息,提出解釋,求證過程,獲得認識並發表探究結果。
?? 小學階段是人才培養的啟蒙時期,是孕育創新意識的重要時期。作為小學教師要堅持不懈地強化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而兒童的創新意識從探究開始。探究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以類似科學研究的方式,圍繞需要探究解決的特定問題而進行的一種學習活動。探究學習的一個重要特點就是鼓勵創新。在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性的探究學習中,教師鼓勵學生自由想像,提出各種假設和預見,充分尊重他們的思想觀點,使學生敢想敢幹,富有創新精神。
?? 自主、合作、探究是相互聯系的,自主是基礎。
?? 不否定接受的學習方式,兩者要有機地結合起來。
?? 10、倡導學生要富有個性的學習。
?? 要根據學生的個別差異,形成每個學生不同的學習風格,體現學生個體發展的獨特性。
?? 11、力推進信息技術在教學過程中的應用.促進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的整合。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提供有利的學習工具,促進教學效率的提高。
?? 12、教師角色的新定位。
?? 教師角色由知識傳授者轉變為
?? (一)探求者。
?? 教學過程應當是教師帶領學生主動認知、探究問題的過程,課堂教學應當以探究為切入點組織教學活動。學生是教師的探求夥伴,師生一起研究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 (二)合作者。
?? 教育教學活動應該在師生之間,特別是在學生之間產生互動,相互交流,共同發展,教學相長。合作學習,在合作對象上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師師合作;二是師生合作;三是生生合作。在合作過程中,也包括三個方面:一是全員合作;二是全程合作;三是全域合作。
?? (三)指導者。
?? 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課外活動,都應當以學生為主體,創設一種激活學生思維的情景,引導學生主動認知、質疑問難,把教學過程變成一種師生平等交流、共同研究問題的互動過程,讓學生在主動尋求答案的過程中,獲得研究的積極體驗,掌握研究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逐步形成遷移知識和能力的本領,為學生一生的可持續發展打下基礎。
?? 教師作為指導者,應側重於以下八個方面:
?? (1)指導學生確定適當的學習目標;
?? (2)指導學生掌握研究問題的思路和方法;
?? (3)指導學生學習的策略;
?? (4)指導學生收集、處理信息;
?? (5)指導學生發展自己的優勢和個性;
?? (6)指導學生學會交往;
?? (7)指導學生學會生活;
?? (8)指導學生學會創造。
?? (四)學習者。
?? 面對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面對層出不窮的新觀念、新知識、新學科、新技術,面對新課程全新的設計思路、全新的目標、全新的內容、全新的實施策略,面對急劇發展變化的教育對象,教師應是一個學習者,並且要善於學習,方能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
?? 教師學什麼?主要有七個方面:
?? (1)學習宏觀教育,了解改革的大趨勢,將自己從事的微觀教育改革置於宏觀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之下,使微觀教學改革符合大方向、大趨勢;
?? (2)學習現代科技知識,了解現代科學技術創新的新領域、新走向、新成果,以便勝任新課程中的現代科技的教學;
?? (3)學習現代教育技術,能夠較全面地運用微機,開發、利用互聯網上的教育資源,比較熟練地運用信息技術改革教學;
?? (4)全面深入地學習新課程,能夠熟練地駕馭自己所教學科的新教材;
?? (5)通讀一下中外教育史,對人類教育的發展沿革、各個教育學派的基本主張以及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基本走向,有一個大概的了解;
?? (6)系統地讀幾本經典教育論著,如國外蘇霍姆林斯基、布魯姆、布魯納、杜威的代表性教育論著,國內孔子、蔡元培、陶行知、葉聖陶等人的代表性教育論著,從中汲取一些基本的教育理論;
?? (7)教理科的老師適當地涉獵一些文科知識,教文科的老師適當涉獵一些理科知識,以適應新課程中文理滲透、學科交融的發展態勢。開卷有益,深入研究一兩個領域,更能受益。
?? (五)反思者。
?? 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必須經常反思。教師施教的過程實質上就是一個不斷更新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唯有經常學習、實踐、探索、反思,才能使自己的知識、心智、能力、方法適應發展變化的教育形勢、教育對象和教改要求。
?? 教師對自己教育教學行為的反思,大體有五個方面:
?? (1)反思教育理念、教學思想;
?? (2)反思教學過程;
?? (3)反思教育結果:
?? (4)反思教育整體;
?? (5)反思教育個案。
?? 反思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如經常想一想,寫教學日記、寫實驗報告、寫學術論文等。中學語文界著名特級教師魏書生,自24歲至今,寫下了約200多萬字的教學日記,多達60餘本。我們翻開他近幾年出版的專著,可以發現其中許多生動的材料都來自他的教學日記。
?? (六)研究者。
?? 我們教育系統要有一大批學者型的教育改革家,當今中國出不來教育名家和大家,我們應當有做學者型教師和教育大家的雄心鬥志。陶行知、葉聖陶、布魯納、贊科夫、蘇霍姆林斯基等人,原來都是普通教師,後來成了大家。
?? 五、新課程的評價體系
?? 13、評價的目的和功能: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
?? 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以促進發展為核心,發揮評價的檢查、診斷、導向、反饋、激勵等多種功能。
?? 14、建構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的評價體系。
?? 15、評價內容、方法、標准、主體多元化。
?? 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業成績,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
?? 評價方式強調過程與結果的統一、質與量的結合;
?? 評價主體強調教師、學生自評,校長、家長等共同參與。
?? 16、重視評價的過程,強調評價的即時性,提倡建立學生成長檔案袋。
?? 六、新課程的管理政策
?? 17、教師、學生是課程課程資源的建設者和開發著。課程是由各級政府、學校、教師、學生共同決定、共同參與建設和開發的。
?? 18、教材只是個例子,教師要學會創造性的運用教材。
?? 19、實行教材多樣化,地方和學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擇。
?? 在時空上,有15%左右的課程是由地方和學校自主開發和選用的課程。 在管理上,給地方和學校一定的選擇空間。
?? 20、必須加強外語課的教學。

⑵ 課堂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的異同點是什麼

課堂教學改革和課程改革都屬於教育改革。
課堂教學改革是個人行為。課堂教學改革的主體是任課教師,他變革的是自己所從事的課堂教學活動。
課程改革是集體行為(從某種意義上看是國家行為)。課程改革的主體是教材編寫者,他變革的是教育理念和教材內容。

⑶ 結合我國基礎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情況,談談如何正確理解教育目的和價值取向

我國的基礎教育制度,必須與改革開放歷史朝流相符合,必須培養國際科學技術一流的人才,必須與國際接軌,

⑷ 基礎教育改革三種劃分角度及方式什麼

德育、課改、均衡發展——我國基礎教育改革確定工作重點1、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教育部在工作要點中首先提出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融入中小學教育教學各個方面。具體措施包括頒布《中小學德育規程》,推動中小學社會實踐基地建設,頒布新修訂的小學《品德與生活》、《品德與社會》和初中《思想品德》課程標准。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預防未成年人違法犯罪工作。提高中小學班主任的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此外,教育部還將通過「形勢教育大課堂」等多種形式,推動中小學深入學習和宣傳黨的十七大精神。以紀念改革開放三十周年為契機,深入開展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教育活動。組織好中小學生奧林匹克教育,迎接北京奧運會勝利召開。2、深入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根據工作要點,教育部要頒布修訂後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啟動義務教育階段各學科《教學指南》和《學業質量評價標准》的研製工作。修改頒布《中學生研究性學習實施指南》。啟動高中課程方案和各學科課程標准使用情況的調研工作。根據新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標准,教育部還要完善教材審查機制,更新教材審查委員庫。積極推進教科書循環使用。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強調,要推動建設與新課程相適應的教學管理制度,建立並完善中小學學業質量分析、反饋、指導系統。積極推行初中畢業生學業考試與綜合素質評價相結合的招生制度,推廣將部分普通高中招生指標均衡分配到區域內初中的辦法。同時,教育部將繼續擴大普通高中新課程試驗范圍。推動建立高中校本教研製度。研究建立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制度,參與指導普通高中新課程省份的高校招生考試綜合改革。還要積極推動農村地區課程改革工作。以上這一系列措施,都是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業負擔,最終服務於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教育教學體系。3、 大力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教育部將繼續把普及和鞏固農村義務教育作為工作重點,推動各地制定和完善義務教育階段學校辦學標准、教師編制標准和教師工資收入標准,實施好中西部農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同時,教育部將進一步完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在全部免除學雜費和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提供必要資助的基礎上,進一步落實對農村地區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費提供教科書的政策措施。還要加強對城市義務教育免費工作的跟蹤和指導。教育部有關負責人透露,在爭取各地統一解決教師地方津補貼的基礎上,教育部將加大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推動各種形式的對口支援。他還表示,在加強大中城市義務教育階段擇校問題的調研的同時,推動各地以流入地和公辦學校為主做好農民工子女教育工作。教育部負責人強調,針對當前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教育部將切實加強學校管理,進一步規范辦學行為,努力構建和諧校園。工作要點還提到建立和完善普通高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啟動實施特殊教育學校建設工程,啟動「中國掃盲和能力增強計劃」,引導民辦基礎教育健康發展等。

⑸ 最新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

一、核心理念

新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就是教育要「以人為本」,即「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二、目標

新課改的目的就是要在21世紀構建起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一、基本原因

從根本上說,課程改革的動因是因為面臨的社會環境已經變了:在知識經濟時代、信息社會當中,知識以人們無法想像的速度在增加和更新,若不想被淘汰,就必須不斷學習、終身學習。這就是說,具備學習的願望、興趣和方法,比記住一些知識更為重要。真正對學生負責的教育,應當是能夠促進他們全面、自主、有個性地發展。顯然,全國「萬校一書」的課程體系、「萬人一面」的培養方式,肯定不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二、遵循原則

新課改應遵循基礎性原則

新課改應遵循開放性原則

新課改應遵循民主性原則

新課改應遵循個性化原則

三、課改地區

參考資料

網路.網路[引用時間2017-12-24]

⑹ 如何認識我國當前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目標及基本走向

目標
一、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二、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三、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
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五、建立與素質
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六、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基本走向
一、課程改革轉向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方向
二、強化
和學科基礎知識的趨勢
三、加強道德教育和
的傾向
四、課程綜合化的趨勢和問題
五、課程生活化、
、實用化的趨勢
六、課程個性化和多樣化的趨勢
七、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發展的趨勢

⑺ 當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趨勢是什麼

趨向於綜合化的課程發展,主要還是借鑒了西方和歐美等罰些國家的先進教育理念。其中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置是本次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一大亮點,新課程的基本理念就是;全人發展、回歸生活、有效教學、從分科到綜合、以評價促發展、民主管理。

拓展資料:

從哪些方面認識我國的基礎教育改革?

課程改革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趨勢

2.從"雙基"到"四基"的趨勢

3.加強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趨勢

4.課程綜合化的趨勢

5.課程社會化和生活化的趨勢

6.課程體系三級管理的趨勢

7.課程個性化和多樣化的趨勢

8.課程與現代信息技術結合發展的趨勢

課程教材改革的法制化

最後,還有兩個趨勢也是值得高度重視的:

一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教材改革必須進一步沿著法制化的軌道健康前進。也就是說,無論機構變化如何,也無論人事更迭如何,都將致力於探尋客觀規律、遵循客觀規律,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處理好繼承、改革、創新、發展的關系。

二是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建設與改革的體制必將更加健全,隊伍必將更加鞏固,機制必將更加合理。既有領導、管理機構,又有研究、開發機構,又有審議、評價機構。既有國家隊,又有地方隊。既有專業人員,又有兼職人員。既有教育專家、心理專家、課程專家、學科專家的投身,又有社會各領域專家和各界人士的參與。任人唯賢,知人善任,唯才是舉,量才錄用。這樣一支隊伍,既相對穩定,持之以恆,又適時調整,及時更新;既充滿使命感、責任感,又各司其職、各負其責。

我國基礎教育的主體是什麼:接受基礎教育的學生。

中國的基礎教育特點、優勢是:

1、課程內容結構嚴謹,系統性、邏輯性強2、 學校堅持以課堂教學為中心

3、 重視對學生雙基的培養4、中國特色的師生關系

5、強調正面的道德教育

6、國家統一的招生與考試制度

7、統一完整的教育管理川制

8、家長的期望和支持

⑻ 如何從客觀依據和價值取向兩個層面,理解《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確立

概括地說,這次課程改革的根本任務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
如前所述,現行的課程體系完成於工業經濟時代.在工業經濟時代,產品的生產和流通對於國家實力的增強、經濟的繁榮具有最直接的意義.因此,學校教育的使命就是把受教育者培養成為合格的生產者和消費者.工業生產的需要決定了學校教育課程的內容,而科學知識及其相關的技能對於工業生產的意義或價值是顯而易見的.近代自然科學教育運動的倡導者赫伯特•斯賓塞對此曾作過詳盡的說明.
工業經濟對於「效率」的崇拜又決定了學校教育必須以簡約、規范的方式來傳授知識,因此,建立在對知識加以分門別類基礎之上的分科課程就成為課程結構最重要的特色.此外,各門學科對於各自領域知識體系的「完整性」「系統性」「邏輯性」「權威性」的追求,不僅造成了學科之間的森嚴壁壘,而且使教科書獲得了至高無上的尊嚴.在課程實施的過程中,以教科書為載體知識便處於核心地位,成為制約教師和學生活動的依據.換言之,知識成為學校課程體系的目的.
現行課程體系的上述特徵,都反映了這么一種教育理念或關於人的發展觀:國家和社會發展集中地體現為經濟的發展,因此,與生產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知識和技能的掌握,乃是學校課程體系應該追求的最高目標;同時,它也構成了人的「發展」的全部內涵.
自1840年鴉片戰爭以來,始終縈懷於中國人民心中的「強國夢」,伴隨於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的「知識爆炸」,以及普遍存在於「後發型國家」一定發展階段教育之選拔功能的突顯等因素,又使我國學校的課程體系表現出下列一些特徵:對於書本知識的熱衷追求使學生的學習負擔和厭學情緒不斷加重,學生為考試而學、教師為考試而教.現在,人們已經把目前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存在的種種弊端概括為「應試教育」.
顯然,如果不根治我國基礎教育課程體系現存的應試教育的弊端,素質教育就不能推行.
7.如何理解本次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
為了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同時針對現行的基礎教育課程教材中存在的弊端,《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以下簡稱《綱要》)提出了本次課程改革的六項具體目標.這些目標構成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總體框架,體現了課程改革是一項復雜而細致的系 統工程.
一、實現課程功能的轉變
當前,世界各國的課程改革都將課程功能的轉變作為首要目標,力爭使新一代的國民具有適應21世紀社會、科技、經濟發展所必備的素質.在對我國基礎教育現狀進行深刻反思、對國際課程改革趨勢進行深入比較、對未來人才需求進行認真分析後,本次課程改革在《綱要》中首先確立了課程改革的核心目標即課程功能的轉變: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學習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即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打破傳統的基於精英主義思想和升學取向的過於狹窄的課程定位,而關注學生「全人」的發展.這一根本性的轉變,對於實現新課程的培養目標,在基礎教育領域全面實施素質教育,培養學生具有社會責任感、健全人格、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終身學習的願望和能力、良好的信息素養和環境意識等具有重要意義.
二、體現課程結構的均衡性、綜合性和選擇性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對現行課程結構進行了重大調整,減少了課程門類,對各門具體課程之間的比重進行了調整,在保留傳統學科課程的同時,加強了旨在養成學生科學素養和實用技能方面的課程,使科學、綜合實踐等課程的比重呈上升趨勢.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內容主要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以及勞動與技術教育等,旨在加強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加強學校教育與社會發展的聯系,改變封閉辦學、脫離社會的不良傾向,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改變課程結構過於強調學科本位、科目過多和缺乏整合的現狀,整體設置九年一貫課程門類和課時比例,並設置綜合課程,以適應不同地區和學生發展的需求.新課程重視不同課程領域(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體育、藝術等)對學生發展的獨特價值,淡化學科界限,強調學科間的聯系與綜合.課程結構的這種轉變,與課程功能的轉變遙相呼應,折射出我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基本思想和新時期的培養目標,保證學生全面、均衡、富有個性地發展.
三、密切課程內容與生活和時代的聯系
改變課程內容「繁、難、偏、舊」和過於注重書本知識的現狀,加強課程內容與學生生活以及現代社會和科技發展的聯系,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經驗,精選終身學習必備的基礎知識和技能.課程內容的這一轉變,力爭反映現代科技發展的新成果,使課程具有時代精神.此外,不再單純以學科為中心組織教學內容,不再刻意追求學科體系的嚴密性、完整性、邏輯性,注重與學生的經驗結合在一起,使新知識、新概念的形成建立在學生現實生活的基礎上.課程內容切實反映學生生活經驗,努力體現時代特點,將會有效地改變學生學習生活和現實世界相脫節的狀況,極大地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改善學生的學習方式
《綱要》明確指出,改變課程實施過於強調接受學習、死記硬背、機械訓練的現狀,倡導學生主動參與、樂於探究、勤於動手,培養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以往長期的灌輸式學習使學生變得內向、被動、缺少自信、恭順……自然也就窒息了人的創造性.學習方式的改善是以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為前提的,因而我們把教師教學行為的變化和學生學習方式的改善視為本次課程改革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素質教育能否深入推進的關鍵因素.
為了使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根本性的轉變,保證學生自主性、探索性的學習落到實處,此次課程改革首先通過課程結構的調整,使兒童的活動時間和空間在課程 中獲得有效的保障,並在新課程標准中倡導通過改變學習內容的呈現方式,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同時倡導學習過程轉變成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並且能夠針對不同的學習內容,選擇接受、探索、模仿、體驗等豐富多樣的適合個人特點的學習方式.學習方式的這種轉變,還意味著必須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和方法,關注學生是用什麼樣的手段和方法、通過什麼樣的途徑獲得知識的.由於獲得知識的過程和方法不一樣,由此帶給學生真正意義上的收獲也可能不一樣,對學生終身發展的影響也就有可能不同.
五、建立與素質教育理念相一致的評價與考試制度
即要建立一種發展性的評價體系,改變課程評價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的功能,發揮評價促進學生發展、教師提高和改進教學實踐的功能.一是要建立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評價體系,使評價不僅要關注學生在語言和數理邏輯方面的發展,而且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促進學生在已有水平上的發展,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二是要建立促進教師不斷提高的評價體系,以強調教師對自己教學行為的分析與反思,建立以教師自評為主,校長、教師、學生、家長共同參與的評價制度,使教師從多渠道獲得信息,不斷提高教學水平.三是要將評價看做是一個系統,從形成多元的評價目標、制定多樣的評價工具,到廣泛的收集各種資料,形成建設性的改進意見和建議,每一個環節都是通過評價促進發展的不可或缺的部分.評價目標多元、評價方法多樣,重視學生發展和教師成長記錄,是今後一段時間內評價與考試改革的主要方向.
六、實行三級課程管理制度
新課程將改變課程管理過於集中的狀況,實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增強課程對地方、學校及學生的適應性.本次課程改革從我國的國情出發,妥善處理課程的統一性與多樣性的關系,建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制,實現了集權與放權的結合.三級課程管理制度的確立,有助於教材的多樣化,有利於滿足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需要和學生發展的需要.為了實現上述目標,本次課程改革重新劃分了國家、地方、學校在基礎教育課程管理中的職責分工,調整了國家課程在整個課程計劃中所佔的比重,在課程內容和課時安排上增加了一定的彈性,讓地方和學校擁有相應的選擇餘地.三級課程管理政策的運行,為課程適應地方經濟、文化發展的特殊性,以及滿足學生個性發展的需要、體現學校辦學的獨特性,創造了良好的條件,並且對於加速我國課程建設民主化、科學化進程必將產生深遠影響.
8.為了保證上述培養目標的實現,從事基礎教育的實踐工作者必須具備怎樣的教育觀念?
《關於基礎教育改革和發展的決定》明確指出,實施素質教育,必須端正教育思想,轉變教育觀念.如果我們全體教育工作者不能做到這一點,課程改革就難以取得預期的效果,素質教育就會流於形式.同以往相比,這次課程改革在如何看待學生、學習、知識、發展、課程等方面,都有著重大的轉變.
一、學生觀
學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對象,究竟應該如何看待學生,這是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學生觀的核心內涵是,學生究竟是人還是物.至少在口頭上,幾乎任何人都認為學生是人,然而,在我們實際的教育工作中,卻普遍存在著把學生當做任人擺布的物的現象.這涉及一個如何看待人的問題.這次課程改革對於學生的看法堅持了以下三個要點.第一,作為生活在一定社會條件下的人,人與人之間錯綜復雜的關系,使學生具有「被決定」的一面.馬克思關於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的闡述,清楚地說明了這一點.因此,新課程必 須具有必要的統一性、規范性,這一點在課程標准中得到了體現.
第二,作為具有主動性生命形式的人,學生與無生命的物和有生命的植物、動物有著本質的區別.正是這種主動性,使人能夠不斷地「更新」,不斷地超越自我.因此,在課程實施的每一個環節,都必須充分考慮如何保護並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
第三,學生具有「未完成性」.從積極的意義上理解,這種未完成性是指:在我們的學生身上,具有豐富的潛能,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蘊藏著對於復興中華民族大業至關重要的人力資源.促進每一個學生的充分發展是這次課程改革的一項重要使命.
二、發展觀
自古以來,人的全面發展始終是教育追求的理想,然而,應試教育的模式嚴重地限制了「發展」這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所謂「發展」僅僅是指通過各種考試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的增加或熟練.這種專注於工具價值的發展觀嚴重地破壞了人的內在的自然,從而嚴重地阻礙了人的本體價值的實現.應該看到,人的工具價值和本體價值乃是內在地統一於人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之中的.為了充分發揮課程之於學生全面發展的作用,這次課程改革除了在課程結構、教學過程、課程評價方面作了調整之外,還強調各科的課程標准都必須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釐定應該達到的目標.只有堅持全面發展的觀點,才能實現「發展」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發展乃是質而不是量的變化;只有這樣,才能實現「教育」這個概念的真正內涵,即教育乃是養成學生的健全的個性或人格.
三、知識觀
從前面的表述中,我們已經知道工業經濟時代學校教育的中心任務是傳授知識,因而,系統的知識幾乎成為「課程」的代名詞.知識之所以占據如此重要的地位,是因為人們賦予了知識一些「神聖」的特徵.知識不僅是絕對的,而且也是客觀的,因而,知識成為了外在於人的、與人毫無關系的、類似於地下的礦物那樣的客觀存在物.對於知識而言,人們惟一能夠做的事情,就是「發現」.對於學校里的學生而言,他們的任務乃是接受、存儲前人已經「發現」了的知識.在這種知識觀的指導下,學校教育必然會出現書本中心、教師中心、死記硬背的現象.
這次課程改革堅持實踐的觀點,並吸納當代哲學、心理學、教育學、復雜科學等多種學科的研究成果,認為知識屬於人的認識范疇,是人在社會實踐中形成並得到檢驗的.換言之,無論新知識的獲得或是現成知識的掌握,都離不開人的積極參與,離不開認識主體的活動.學生掌握知識的過程,實質上是一種探究的過程、選擇的過程、創造的過程,也是學生科學精神、創新精神,乃至正確世界觀逐步形成的過程.因此,這次課程改革要求在師生關系、教與學的方法等方面都要有重大變革,強調教師要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富有個性地學習.對於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再是接受和存儲知識,而是學會探究,以便為終身繼續學習奠定基礎.
四、課程觀
課程是一個歷史的范疇,直接受制於教育目的,所以,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課程觀.「課程即教學的科目」或「課程是教學內容和進展的總和」等是受到人們普遍認同的觀點.需要明確指出的是,這里的「教學科目」或「教學內容」主要是指教師在課堂中向學生傳授分門別類的知識.這種課程觀最大的弊端是:教師向學生展示的知識世界具有嚴格的確定性和簡約性,這與以不確定性和復雜性為特徵的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毫不匹配,於是教育、課程便遠離了學生的實際生活.在實踐中,與知識、技能的傳授無直接關系的校內外活動,往往被看做是額外的負擔而遭到排斥.這種知識本位的課程顯然不再符合時代的需要.基礎教育課程應該全力追求的價值是促進學生和社會的發展.為此,要積極利用並開發各種課程資源,除了知識、技能之外,人類創造的所有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構成課程的素材.然而,我們必須看到,所有這些素材的教育意義都是潛在的,只有通過學生個人的經驗才能夠被激活而得以彰顯.為此,必須拆除阻隔學校與社會、課程與生活之間融會貫通的藩籬.惟有如此,學生才會感到,學習不是生活的額外負擔,而是生活的需要;而且,原先在被迫接受的「學習」活動中處於邊緣位置(有時甚至作為教育的消極因素而遭到排斥)的情感、體驗也將獲得與理智同等的地位

閱讀全文

與基礎教育課堂教學改革的應然取向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