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教育教學改革怎麼深化
實施策略:
1.學生分層:我在日常教學中:根據自己班內學生在知識、能力、技能、情意等方面存在的差異,合理地分層(A層、B層、C層)分組(每組4-5人),確保組組同質、組內有層、層層異質。
2.教學分層:形成既有「面向全體」的「合」環節,又有「提優」、「補差」的「分」環節,既有面向全班的統一講授、答疑、小結,又有針對部分的練習、評價、個別指導,還有分組的領學、自學、合作學。
3.目標分層:根據學生實際,制定適合不同層次學生基礎和認知水平的課程教學內容和目標, 教師制定的目標一定要是學生「踮著腳或跳起來能摸得著的」。
4.評價分層:只要學生在原有基礎上有一點進步,教師就要及時給予鼓勵和肯定, 把後進生「久違」的信心還給他們。
注意問題:
1.製造「差生」不差的心理氛圍,千方百計的消除後進生的自卑意識,以增進後進生自強不息的觀念;
2.平時測驗以小組為單位,目的在於強化同學的合作互助的思想,並強調個人形象代表小組形象,以督促後進生進步;
3.教師的任務是少講、精講,把帶有普遍性的問題放到異質小組中進行討論,教師從「填鴨式」教學中解脫出來,進行巡迥指導。
4.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水至清則無魚」,差異也是一種美,正視差異,利用差異,發展差異、消除差異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5.教師制定的目標要適宜,一定要是學生「踮著腳或跳起來能摸得著的」,要創造機會讓後進生獲得成就感,並及時、恰當地加以肯定和鼓勵。
取得的成效:
1.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
2.改變了學習觀念。
4.增強了合作意識。
5.提高了綜合素質
6.增強了主人翁意識。
第三方面:創新課堂,營造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環境
上學期我校開展青年教師 「創新課堂教學」教學比賽,緊緊圍繞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與參與度、如何在課堂上培養合作能力、如何創新教學方法與形式等方面進行有益的嘗試。
活動要求:(五化)
1.教學目標多項化。
2.教學活動主體化。
3.教學方法靈活化。
4.教學氣氛民主化。
5.教學過程動態化。
經驗總結:
課堂教學應該是一種人與人之間的平等對話、交流和激發的過程。在創新課堂教學活動中老師們根據學科特點創設情境,並將技能學習、理論實踐融於一體,將課堂真正交給學生,使學生對課堂教學的興趣大大提高,充分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和綜合素質,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例如:數學組梁靜老師所講《二面角》一課,就是在學生充分預習的基礎上,要求學生分組製作不同類型的二面角模型,並在課上以組為單位進行展示講解。在這一活動過程中他們不僅熟練掌握了相應的知識點,同時提高了與人合作、口語表達、手腦結合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再如:語文劉岩老師所講《介紹》一課,創設了一個班級跳蚤市場的情境,在學生充分預習 「介紹」的要點之後,讓他們分別准備一件小物品與別人交換。要求每個人針對自己的物品特點進行介紹,完成與同學間的物物交換。在這一介紹過程中,一方面,學生們認真並涌躍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努力利用「介紹」這一知識點「推銷」自己的物品;另一方面教師則利用最後講評時巧妙地將這一知識點進一步強化,並提出關鍵要點,使學生在參與活動時更清晰、准確地掌握知識點;第三則延伸了語文課堂的內容。
二、轉變體制 創新內容
在課堂教學中加強文化課與專業課、專業課與專業課的聯系並在適當的時候相互結合,可以更好提高學生文化課的學習積極性以及綜合的專業應用素質。因此在這次活動的過程中我們特別要求老師們相互融通,全面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及專業素養。例如:語文組的馮鶴老師所講的《音樂在我心中》一課,為了讓學生更專業更真實的理解作者陳剛獨特的音樂觀點,他請我們的音樂欣賞課安老師與他一同以訪談的形式來上這堂課,在視覺、思維、形式上等多角度給學生以強烈刺激,在教學中兩位老師引導闡述觀點的同時,學生積極參與討論,不僅深刻理解了課文內容、煅煉了能力,同時陶冶了情操、提高了音樂素養。幾位專業課教師的專業模擬實訓課,將會計、經濟法、營銷等幾門專業課用模擬實訓的形式串聯起來,讓學生在實訓中強化專業知識、了解實際應用,完成從理論到實際工作的真正過渡。
三、創新方法 開拓空間
1.激活「興奮點」,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
精彩的課堂導入,往往給學生帶來新異、親切的感受,不僅能使學生迅速地由抑制到興奮,而且還會使學生把學習當成一種自我需要,自然地進入學習新知的情境。例如:新穎活潑的知識競賽、專業性極強的理財問題、趣味問答或謎語、小組合作同台競技、時事及社會熱點話題,還有小品、情景劇、論壇小游戲等多種形式。
2.創設「活動點」,實現教學目標多樣化
學習並非是一個被動吸收的過程,因此,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在做中學,將「聽」知識變為在活動中「悟」知識。比如:語文《善良》一課觀點的學習,教師採取了反、正兩方展開辯論的課堂活動形式,讓學生在辯論中最終了解善良到底是什麼、我們該不該堅持的問題;英語課為了提高學生單詞發音的准確度則展開英語繞口令大比拼的競賽活動;音樂欣賞課採用分組小品展示音樂內涵的比賽活動;財會專業課則採納崗位實踐的方式來體驗真正的操作過程等等。這些課堂教學活動緊緊圍繞知識點的學習,將知識體系寓於其中,讓學生在活動中嘗試合作、體驗操作、接受觀點、強化知識、提高素質,以此實現教學目標的多樣化。
3.抓好問題「討論點」,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載。
在課堂教學中,組織學生充分討論,並以積極的心態互相評價、相互反饋、互相激勵,例如:數學劉鳴老師在講《函數的應用》時將「手機月租話費」、「計算機Excel表格」、「龜兔賽跑的故事」等實際或是趣味問題與知識點結合進行討論,讓學生始終沉浸在函數曲線的變幻莫測中,自然成為了教學活動的主體。
四、更新觀念 綜合評價教師的課堂教學
結合學生對創新課堂教學的要求,我認為教學中必須明確以下幾個觀點:
———課堂情境需要有學科味。
———課堂討論要有內在的價值。
———合作學習應讓每個學生有事可做。
———體驗活動更需要感悟提升。
———開放不等於全放手。
扎實、有效是課堂教學的生命線。課堂教學永遠要關注的兩個維度是「教學目標的達成度」和「通過什麼途徑達成目標」。那麼,什麼樣的課才算是好課呢?綜合以上內容,我想,一堂好課應具備如下一些基本特徵。
1.好課有德。
2.好課有效。
3.好課民主。
4.好課求真 。
5.好課功夫在課外。
總的來講,教學質量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解決的,需要我們花大力氣,下大功夫,實實在在的去探索,去研究,任何一個環節有問題都會受到影響,因此,作為教學管理者,我們首先必須不斷更新理念,提高理論水平,在做好管理的同時,身體力行,與教師一道,投身於教學研究與探索之中,只有不斷創新,才能真正實現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B. 如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增強教育發展合力
(一)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
如果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興國之魂,那麼,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之魂。《決定》明確提出:「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立德樹人,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形成愛學習、愛勞動、愛祖國活動的有效形式和長效機制,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字里行間深深寄託著對青少年一代的殷切期望。我們黨在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發展道路的進程中,在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積極吸收各國優秀文明成果的基礎上,賦予立德樹人以深刻理論內涵和全新時代特徵,意義非常深遠。今後教育領域中的所有改革,都必須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始終高度重視教育和幫助學生打牢共同思想基礎、端正政治立場和前進方向、砥礪品德陶冶情操、激發歷史責任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將個人成長成才與投身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實踐緊密相連。
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本質要求是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盡力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成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決定》要求強化體育課和課外鍛煉,促進青少年身心健康、體魄強健,改進美育教學,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要求統籌城鄉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實行公辦學校標准化建設和校長教師交流輪崗,不設重點學校重點班,破解擇校難題,標本兼治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就是要把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宏觀政策要求,細化為學校教育的具體安排,把中小學生尤其是小學生從過重課業負擔下解放出來,使其騰出更多時間探究思考、加強鍛煉、了解社會、參與實踐。
堅持立德樹人基本導向,還必須積極為多樣化、個性化、創新型人才成長提供良好環境和機制。《決定》強調要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創新高校人才培養機制,促進高校辦出特色爭創一流,以及推進學前教育和特殊教育改革發展,清晰表明我們黨關於促進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學有所成、學有所用的政策基點。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然要在更新教育觀念、理順結構體系、創新培養模式、加強能力建設、推動內涵發展上下功夫,全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相適應的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有利於科學發展的教育體制機制,盡快辦出具有中國特色、世界水平的現代教育。
(二)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有利於促進公平提高質量
《決定》要求最大限度集中全黨全社會智慧,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以更大決心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因此,教育領域綜合改革要以解決人民群眾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為著力點,加大攻堅力度,力求取得突破性進展。
考試招生制度,就是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決定》明確了「探索招生和考試相對分離、學生考試多次選擇、學校依法自主招生、專業機構組織實施、政府宏觀管理、社會參與監督的運行機制」的改革方向,期望從根本上解決一考定終身的弊端,從堅持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制度起步,試行學區制和九年一貫對口招生,到推行初高中學業水平考試和綜合素質評價,再到加快推進職業院校分類招考或注冊入學,逐步推行普通高校基於統一高考和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成績的綜合評價多元錄取機制,探索全國統考減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語等科目社會化考試一年多考,特別是在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方面邁出新步,拓寬終身學習通道。相信這一制度改革的頂層設計,再跟進系列配套政策,將是我國教育考試招生制度系統性綜合性最強的一次改革,將顯著扭轉應試教育傾向,更加有利於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科學選拔人才、維護社會公平,彰顯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終身學習、人人成才的理念,為億萬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選擇和成長途徑,搭建符合基本國情的人才成長「立交橋」。
促進教育公平,是堅持社會主義制度下教育公益性普惠性的必然要求,是我們黨執政為民所必須秉持的基本政策內涵。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條件下,我國城鄉、區域教育發展還不平衡,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教育發展滯後狀況有待改變,對此,《決定》在部署深化教育領域改革時,強調大力促進教育公平,健全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資助體系,構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有效機制,逐步縮小區域、城鄉、校際差距。促進教育公平,要循序漸進和制度創新,既要把促進公民受教育機會公平擺在突出位置,又要善用政策手段促進公共教育資源配置公平,還要更加重視促進教育制度規則公平,這些都將是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著力點。
(三)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構建政府學校社會新型關系
按照黨的十八大精神,《決定》專門就加快轉變政府職能進行具體部署,深化行政體制改革,創新行政管理方式,進一步簡政放權,最大限度減少政府對微觀事務的管理,特別是加快事業單位分類改革,推動公辦事業單位與主管部門理順關系和去行政化,建立事業單位法人治理結構等等,都成為亮點,也為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創造了良好外部環境。《決定》提煉出教育管理和辦學體制改革要點,提出新的更高要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大的方向是構建政府、學校、社會之間新型關系,落實和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建設依法辦學、自主管理、民主監督、社會參與的現代學校制度。
「深入推進管辦評分離,擴大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和學校辦學自主權,完善學校內部治理結構。強化國家教育督導,委託社會組織開展教育評估監測。」《決定》提出的系列改革舉措,關鍵在於推進中央向地方放權、政府向學校放權,通過建立「管辦評分離」制度,明確各級政府責任,推進學校分類管理,規范學校辦學行為,發揮社會參與作用,形成政事分開、權責明確、統籌協調、規范有序的教育管理體制。政府將更多運用法規、規劃、標准、政策、公共財政、信息服務等手段引導和支持學校發展。
「健全政府補貼、政府購買服務、助學貸款、基金獎勵、捐資激勵等制度,鼓勵社會力量興辦教育。」《決定》提出的極具創新性的政策要求,就是堅持教育公益性原則,健全政府主導、社會參與,辦學主體多元、辦學形式多樣、充滿生機活力的辦學體制,要求各級政府因地制宜採取多樣化政策措施,引導社會資金以多種方式進人教育領域,支持民辦教育事業發展,並積極鼓勵行業企業等社會力量參與公辦學校辦學,形成以政府辦學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共同發展的格局。
三、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保障措施和落實行動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是教育系統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繼續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的新階段,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來說,也是難得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我們一定要把思想和行動迅速統一到中央關於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大決策部署上來,抓住歷史性機遇,統籌安排改革保障措施,堅定不移實現中央改革決策部署。
(一)切實增強對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高度共識
我國改革開放35年經驗表明,任何成功的改革從來都是上下左右的通力合作和緊密配合,每次成功的改革,都是群眾廣泛參與、集體同心攻堅的結果。我們要把《決定》精神落到實處,必須科學分析、深刻認識當前教育體制機制積弊,盡快克服改革動力不足,缺乏有效措施手段,不敢或不願打破常規的想法和做法,在各級政府、教育系統和社會各界中,凝聚起改革的高度共識,形成深化教育改革的強大合力。
按照中央的要求,凡涉及群眾切身利益的教育領域綜合改革重大政策舉措,一定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堅持改革力度、發展速度、社會可承受程度的統一。除完善專家咨詢機制、注重配套政策措施到位等環節外,更重要的是從制度層面提高教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水平,在重大教育改革實施前,要進行合法性審查和風險評估,根據需要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在改革實施中,加強檢查監督和定期評估,對於出現的問題及時妥善處理及動態調整,避免產生大的偏差,加強黨內監督、民主監督、法律監督、輿論監督,確保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行使順暢,為重大教育改革付諸實施創造更加有利的環境。
(二)不斷完善上下聯動、各方協同創新的改革推進機制
改革是復雜的社會系統工程,如何避免改革的碎片化,是包括教育系統在內的各地區各部門都要直面的問題。《決定》強調加強和改善黨對全面深化改革的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的領導核心作用,對各級領導班子和基層組織投身改革提出明確要求。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在不同部門之間會有一定的職能交叉和需要彼此協調的關系。圍繞《決定》所布置的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各項重點任務,要在國家層面制定指導性意見,注意增強部委之間的政策協調,逐項明確本屆政府任期內重大教育改革清單。地方要以增強本級教育統籌為重點,制定綜合改革方案,落實國家層面重大教育改革任務,體現省域教育改革特徵,重在解決本省的實際問題。國家建立鼓勵支持改革激勵機制,對改革成效顯著的地區和學校,在資源配置、權力下放等方面,給予更多傾斜支持。
(三)繼續注重系統設計、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試點先行的改革路徑
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必須立足基本國情,全國一盤棋,但決不能一刀切。國家中長期教育規劃綱要啟動實施時,就在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部分高校選取425個單位先行試點,經過3年的探索,在頂層設計、政策協調、咨詢指導、監督檢查、宣傳推廣等方面,初步建立一套改革推進機制。根據《決定》總結的「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的改革重要經驗,我們要繼續沿著系統設計、整體推進、重點突破、試點先行的改革路徑,按照《決定》提出的教育領域綜合改革任務以及2020年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決定性成果的時間表,對國家和各地的教育改革試點進行整體評估,形成新的改革方案,加強統籌,多措並舉,以點帶面,扎實推進。
C. 如何評價《中山大學關於全面深化本科教育教學改革提高
提高教學質量的方法頗多,我們要因材施教,實事求是地採取適合本校條件、情況的版具體措施來完權善常規教育教學。然而,提高自我,研究課標,活化教材,融洽師生關系,活躍教學氣氛,優化課堂結構,狠抓落實,始終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只要付諸具體行動,持之以恆,我們的教學就一定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D. 如何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堅持來人才培養是教源師的第一責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確保教師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學和人才培養,發揮教學環節和師生互動在促進學生全面成長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發揮教研系列教師在教學和人才培養中的骨幹作用,建設工作量飽滿
E. 學院在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高辦學質量上應如何做
一、深化教學改革,提高辦學質量。
根據學生特點和職業教育教學規律,深化教學改革。開學初,學校制定課改方案,積極組織落實,通過集體備課、聽課、備課等教研活動,實行「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的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加強教學管理、創新評價機制、嚴格考核制度,狠抓畢業生。為了強化師資隊伍建設,學校創造條件,派專業課教師赴外地參加國家級骨幹教師培訓,轉變教學觀念、創新辦學模式、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水 平,增強學校吸引力。
二、加強德育工作力度,培養學生良好行為習慣。
開學伊始,明確指出德育工作的重點是學生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學校結合實際,制定細則,組織實施,從學生的日常行為規范抓起,把學生養成教育作為考核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指標。同時,利用黑板報、牆報宣傳養成教育的內容和重要性,通過大課間操、文化藝術節、歌詠體操比賽等活動,豐富校園文化生活,營造良好育人環境。促進教風、學風的根本好轉。
三、加強綜治安全工作,建設平安校園。
學校由政教處牽頭,依據上級要求制定安全應急預案,組織學生進行重大自然災害、消防安全應急模擬演練。排查隱患、加強巡邏。同時組織班主任利用周會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師生的安全防範意識,確保了良好 的教學環境。
四、加大招生宣傳力度,增強中職教育的吸引力 。
在招生工作的基礎上,制定方案,完善制度,狠抓落實,深入到基層中學宣傳免費、助學、就業等職教政策。通過電視廣告、宣傳車、招生簡章等擴大宣傳。
五、推進聯合辦學,強化服務功能。
六、爭取資金投入,改善辦學環境 。
縣委、政府對縣級職教中心的建設十分重視,相關領導多次到學校視察工作,商議縣級職教中心的新建問題,並為學校爭取 巨額的修建資金。學校開源節流,積累資金,加大學校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讓師生有一個安全、舒適的教學環境。
七、堅持民主治校,規范辦學行為。
學校一貫堅持民主治校,以人為本的辦學方針,對涉及學校的重大決策,必須經過集體討論、民主決定,促進學校辦學行為的日益規范。學校收費嚴格按照國家政策標准,在落實國家助學、 免費兩大政策上,嚴格執行,足額發放。通過民主治校,規范辦學行為,調動了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學校的辦學水平。
F. 如何深化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
堅持人才培養是教師的第一責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確保教師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教學和人才培養,發揮教學環節和師生互動在促進學生全面成長中的主渠道作用。充分發揮教研系列教師在教學和人才培養中的骨幹作用,建設工作量飽滿、教學效果突出的教學系列教師隊伍,為全校性平台課程、覆蓋多個院系的專業平台課程等提供保證。設立實踐教師崗位,選聘具有豐富行業經驗和一定教學能力的專家從事教學工作。改革完善班主任制度,鼓勵學術水平高的教師擔任班主任。
全面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要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傳承弘揚優良辦學傳統,深入探索教育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引導學生又紅又專、全面發展;堅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推動各種辦學優勢向人才培養積聚和轉化;堅持為學為人並重,弘揚「嚴謹、勤奮、求實、創新」學風;堅持改革創新,強化「厚基礎、重實踐、求創新」育人特色,努力造就高素質、高層次、多樣化、創造性人才。
落實以學生學習與發展成效為核心的教育質量觀,健全教育質量保障體系。尊重和激發學生的學術志趣,促進教育教學工作向以學為主轉變。根據人才培養目標,系統梳理和調整課程體系,以課程和培養環節的學習成效為基礎,健全以學生為本、以成效為核心的教育質量評價與監控體系,努力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建立以通識教育為基礎,通識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本科教育體系。堅持全面發展和個性發展相結合,統籌通識教育和專業教育,加強通識教育頂層設計,全面提高課程質量;發揚專業教育的特色,優化專業核心課程,增強課程挑戰度。提高培養方案的彈性、靈活性和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選擇性,切實推動學生價值觀塑造和升華,增強對優秀傳統文化的共識和對人類文明的理解,養成高尚而獨立的完整人格,培育科學的批判精神和創新精神,強化實踐能力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
構建與現代大學相適應的學生工作模式,推進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堅持「擁護黨、擁護社會主義,服務祖國、服務人民」的基本要求,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強學生工作隊伍和學生集體建設,改革學生評價、榮譽、資助和指導方式,引導學生把價值塑造變為內在需要和自覺行動。強化教師的教書育人責任,帶動管理育人、服務育人。超越傳統課堂限制,在教室、校園、國內以及網路和成長社區上綜合協調,統籌推進,全面育人。
探索構建鼓勵創新、管理規范、分工負責的治理模式。明確教師、學生、行政各自職責,學校和院系分級負責,健全教學責任和教學管理體系。建立教學委員會,負責審議教學計劃方案,評定教學成果、教學質量,檢查、指導教學管理和教學隊伍建設等重要事項,對教育
合理的教學資源分配機制,保障教學投入力度。實施教學經費分配方式改革,在院系教學經費分配方面,把主要按學生人數多少分配經費的做法,改為與院系開課數量、生時數和教學質量掛鉤。採取有效措施,支持教師跨院系開課、學生跨院系選課。多方籌集資源,推進教學基地、教學實驗室、創意創新創業實驗室等教學條件和平台建設。
調整優化職業教育培養方案和核心課程體系,促進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和自主發展有機結合。學校制定切實可行的通識教育目標,強
的數量和剛性,提高課程挑戰度,激發學生志趣,鼓勵創新。專業核心課程作為專業教育的基本要求,約占學分總量的1/3-2/5。
因此,在我校各個教職工團結一致的氛圍中,各司其職,心朝一處想,力朝一處使,定能把我們未來的技師學院辦的越來越好。學生能夠學有所得,教師能夠鍛煉教學水平,就讓我們努力把我的設定目標一一實現吧。
G. 如何深化教育教學方法改革38
課堂教學是教學的基本形式,是學生獲取信息、鍛煉多種能力和養成回一定思想觀念的重答要渠道。然而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要實現用最少的時間使學生獲得最大的進步與發展,新課程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必須面對的一個問題就是如何使課堂教學效益最大化,有效教學是一重要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