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怎麼做好每天的工作總結
首先我們分析一下制定這項制度的動機:1、檢察員工飽和度,讓我知道員工一天做了什麼;2、通過這項制度讓員工懂的思考總結,迅速提升工作能力;3、讓我知道員工工作中遇到了什麼問題。
這是我們研究多家工作日誌模板中最為常見的三個動機。
2
/7
知道了這三項動機之後,那我們可以針對這些問題來決定工作日誌內容。我們團隊的工作日誌採用的是KPTP工作法則:今天完成了什麼、遇到了什麼問題、解決方法、明天的工作安排。
3
/7
有這四項內容一般便可以滿足大多數企業對於工作日誌的要求,不過有的企業可能有極其特別、細微的要求,這就要按照具體情況加入內容。
結合我們的實例來具體講一下流程,公司要求每個人寫工作日誌,以前是寫在紙上,公司專門給每個人一個本子寫工作日誌,然後抽查。
4
/7
有過這個經歷的人應該能明白我當時的痛楚,真的好煩。後來開始用日事清軟體寫工作日誌。
以前按照表格內容逐項填寫工作內容,後來通過日事清的宣傳改為了KPTP方法,就是上面說的四項工作內容。
5
/7
用了日事清對於我來說還是省了一點麻煩:寫完後不用在上交了,領導要看直接在軟體裡面看就行了。
不過這不是最主要的,關鍵是它有個「自動生成」功能,按照你日程中完成的任務可以採用KPTP工作法自動生成一篇工作日誌,這個還是非常令人驚喜的。
6
/7
不過如果你想通過「自動生成」功能作弊這也不現實,領導不傻,他要求每天都要規劃日程,將一天的工作內容放到日事清裡面,就相當於一個記事本,完成一項勾選一下,下班的時候自動生成一篇工作日誌就可以了。
7
/7
其實只要了解「為什麼要讓我們寫工作日誌?」就能明白應該怎麼寫了。弄清他們的目的,對症下葯,寫出一篇令領導滿意的工作日誌還不是手到擒來么?
2. 求一篇規范完整的三年級語文課堂評價分析報告!急。。。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自我課堂診斷分析報告
我上的診斷課是《29.掌聲》。情感在課堂教學中,能夠縮短師生間心理距離,促進師生,生生的交往活動,從而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效果。在課堂教學中,我巧用情感,營造了輕松的氛圍,師生展開思與思的碰撞,沉浸於心與心的接納,情理相容,情知相促,交往很和諧,課堂顯得非常有生命活力。
一、用情感語言渲染情感氛圍
在課堂教學中,我用富有感情的語調來朗讀課文,用機智的回答來啟發學生提問,既傳情達意,加強感染,又幫助學生理解,引發興趣,使學生自然沉浸在他所營造的氛圍之中。
二、用情感體態塑造情感形象
在課堂上,教師的情感體態勝似千言萬語的說教,易於被學生接受,領悟,並能活躍課堂氣氛。整堂課,薄老師親切的注視,贊許的目光,一次次鼓勵的眼神,強烈地影響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學生回答。
三、用情感心理激發情感理智
心理學家贊可夫說過:「教學法一旦能促進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這種教學法就變得高度有效。」也就是說,學生的精神需要教師情感的澆灌。當然,情感的澆灌不光是微笑,不光是摸摸孩子的頭,教育要觸及每個孩子的精神世界,在孩子的心靈深處種上幸福自信的「莊稼」,從而排擠掉那些自卑,失敗的雜草。問題一個比一個積極,一個比一個出彩。如:
師:小英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有什麼表現?
生:她非常憂郁難過。
師:「默默地坐著」前面有一個「總是」,哪些時候默默地坐在那兒?
生:上課的時候。
生:上體育課的時候。
生:放學的時候。
生:吃飯的時候。
師:老師從材料上看到,小英每一天都是第一個走進教室,為什麼?
生:因為她腿落下了殘疾,不想讓同學們看到她一瘸一拐走路的樣子。
師:小英默默地坐著的時候會想些什麼呢?
生:要是我的腿不瘸,我也能和同學們一起上學。
生:要是我也能和同學們一起做游戲那該多好啊……小英所有的這些表現,我們可以用一個詞語來概括──自卑。
師:剛才同學們交流時,還說到一個詞,「一聲不響」,這種表現叫什麼?
生:憂郁。
師:小英照理有一個像我們一樣的童年,可她有嗎?
師:請同學們自己來讀一讀第一自然段,看誰最善解人意。
我在授課過程中,隨情適境地投入相應的情感,並使這種情感與學生的心理需要相一致,學生的精神得到了澆灌,他們對課程和教學內容表現出了喜愛的情感,我以自己對學生的良好情感引發了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促成師生情感交融,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指導老師廖老師告訴我有時應控制自己的情感,太激情也不是很好 。
【診斷分析】在日常教學中,雖然我盡力溝通生活與語文的聯系,但生活並沒有轉化為語文資源。我有時想藉助精心的導入來個先聲奪人,以激發學生興趣,誘發學生情感。而由於對學生生活積累了解不夠,美好的初衷被沉悶的課堂氣氛銷蝕得一干二凈。有回我帶學生找秋天,可課前的精心准備並沒有很好利用,甚至草草了事,課外的巨大付出與課上的微薄所得所形成的反差。有時我讓學生展開想像的翅膀,未待作出回應,就迫不及待地展示課件,把情景圖全方位地呈現於面前。究其原因:
一、無視生活的缺乏。要教師對學生都能了如指掌是可能有一定難度,而一旦教學中發現學生生活與課文內容存在差距,及時調控才是明智之舉。可見,要使生活轉化為教學資源,須想法豐富學生生活,增加他們的生活積累。如果難以讓學生經歷相關生活,可通過課外閱讀、觀看影視、調查了解等方法,填補生活空白,縮小學生與生活的差距,溝通生活與課文的聯系。
二、淡漠生活的價值。教師精心安排的生活,學生積累的畫而,如果與文本發生了聯系,就在具體的言語活動中得到了盤活和增值。由此形成的教學過程就可能成為課堂教學中的一道亮麗景觀。這樣,生活的價值才得到充分的挖掘。可見,我們不僅要善於了解學生生活的空白,引導學生走進生活,感受生活;還要最大限度地讓生活在語言解讀中發揮作用,使其成為引領學生參與言語活動的重要元素。
三、生活理解的片面。教師對「生活」理解的片面,直接導致了教學的操之過急。如果待學生描述後,再出示真實的畫面,讓學生去欣賞,去感受,與自己描述的畫面進行比較,去修正自己描述中的錯誤,充實自己描述中的空白,清晰自己想像中的模糊,那情景就會以更真實、更豐富的形象貯存於他們頭腦之中。
【矯正策略】
一、引進生活活水,讓語文凸顯生活底色。捕捉語言與生活的聯系點,通過喚醒生活,使語言與有活性的形象建立起聯系,使語言在鮮活的形象嫁接中獲得生命活力。這樣,學生憑著作品語言,跨越廣袤空間去神遊時,課文語言就成了他們心理視像中的美妙畫卷。對情感豐富的內容,可激活生活畫面,喚起情感體驗,讓學生與作者及文中人物產生心靈共振和情感共鳴。對語義深刻的句段,可藉助生活,走進文本,延伸文本,走進生活,以藉助生活感悟語言,藉助語言感悟人生。
二、活現生活場景,讓語文充滿生活情趣。在閱讀教學中,要想法讓生活畫面再現,讓生活場景活現,讓生活情趣呈現,變語文學習為生活感受,變語文解讀為生活解析。這樣,語文教學一定會步入理想的境界。可圍繞教學目標,把生活引進課堂,讓學生扮演角色,把學生引進生活,變旁觀者為當事者,變閱讀課文為經歷生活,以促進學生真心地閱讀,真切地體會,真情地感悟,讓他們享受學習的樂趣、生活的樂趣。
三、順應生活需要,讓語文彌漫生活氣息。要改變語文教學「學非所用,用非所學」的現象,順應需要,讓生活中現場解說、現場爭辯、會議記錄、實驗報告等言語方式,在語文教學中呈現,縮小語文學習與現實生活的距離,使語文充滿生活氣息,使生活富有語文情趣。
在今後的語文教學中,我將多學多用多思,努力做一名合格、優秀的鄉村教師。
3. 如何構建初中思想品德高效課堂教師調查問卷表及分析報告
以"品德與公民"為主線,整合了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國情等學習內容,使得課程更具有針對性、實效性、主動性。在初中思想品德課教學中講究教學藝術,讓減負與增效同行,不僅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4. 300字的分析報告,學生分析老師,胡扯點都行啊。命苦,快快快 !!!急 啊!
人們常說,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學生喜歡的老師,必有可愛之處;不喜歡的老師,必有難愛之源。尊其師,信其道。教育是否有效果,往往跟學生是否喜歡老師有著直接的關系。學生是面鏡子,學生對老師的態度,從另一個側面反映出老師的影子。當老師,就有必要知道,學生喜歡我嗎?為什麼?學生不喜歡我嗎?這又為什麼?如何當一個學生喜歡的好老師?就「你喜歡什麼樣的老師,不喜歡什麼樣的老師?」這個話題,我在本校高一年級9個教學班進行了問卷,有320人參與了書面問卷調查,收回有效問卷316份。學生直書胸言,說出了他們心目中喜歡的老師和不喜歡的老師各是什麼樣子的。
■學生喜歡的老師和不喜歡的老師
一、課堂教學方面
在課堂教學上。學生喜歡的老師是,講課生動靈活,不死板,能夠引起學生興趣,課堂不能死氣沉沉;能夠講出教材的重點和難點,不能只順著課本念下來,拓展一下課外知識,而不是局限於教材;課堂上不能太嚴肅,偶爾幽默一下,活躍課堂氣氛很有必要;不要只站在講台上講課,應該多下來走走(既可發現學生有沒有做小動作,也能讓學生感覺老師很親近);老師講課聲音大而且能帶動全班學生,而不能聲音低而且口齒不清;解答學生問題要有耐心,而不能因自己覺得問題簡單而不耐煩;要細心,不能忽視學生學習生活中的細節,不能忽視默默無聞的學生,不要對任何學生放棄希望;要有先進的教學方案;把課本知識跟現實生活中的現象結合起來(雖然可能「跑題」,但能學到很多課本以外的知識);不帶消極情緒上課;根據學生不同的特點教育學生。
與此相反,學生不喜歡的老師是:教學方案落後,課堂氣氛沉悶,教學呆板,表情特別嚴肅,讓學生有畏懼感和距離感,特別壓抑,倍感緊張;只顧自己喋喋不休地講而下面學生沒有動力懨懨欲睡;自己在上面講得天花亂墜,下面的學生卻死氣沉沉;上課偏離正題、圍繞個人意志講課,把個人意志強灌輸給學生;只注重課本知識,照本宣科,不知道拓展。等等。
「一個老師合理的教學方法與好的風格關繫到學生的課堂效率以及學生對該課程的喜歡程度,一個老師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對學生負責的態度是為人師表的老師們最基本的態度。」一位學生說。
二、師生關系方面
從學生的答卷來看,在「我喜歡的老師」一項里,「學識淵博」、「負責任」、「關心學生」、 「不偏向」、「平等對待每一個學生」、「一視同仁」、「和藹可親」、「平易近人」、「不體罰學生」、「尊重學生」、「有幽默感」、「耐心」等字眼出現的頻率最高,316份問卷,有289份問卷里基本出現上述字眼。另外出現比較多的是,「跟學生成為朋友」,「打成一片」,「有共同語言」,「對待學生像父母對待孩子、像朋友」;「不能因自己的私事而遷怒於學生」。
不喜歡的老師是:只照顧學習好的學生,忽視甚至歧視差生;不負責任;好損學生,諷刺挖苦學生;不虛心聽取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居高臨下,不能與學生平等相處。受到領導批評將火發在學生身上的老師不受喜歡。等等。
「老遠躲著老師,不願跟老師照面,總覺得跟老師之間有距離,有不會的題也不敢問老師,害怕老師說我笨」,有個學生說,「跟老師在一起,心裡疙疙瘩瘩,不舒服,這樣的老師我不喜歡。」
三、個人修養方面
1.儀表。個人儀表,著裝打扮,反映了一個人的內在修養。很多學生提到,喜歡衣著整潔(但不一定非得高檔)的老師,喜歡面帶微笑「能在課下常跟學生交流」的老師;不喜歡面無表情的老師;不喜歡頭發亂,不修邊幅,不講衛生、衣著邋遢的老師。不喜歡濃妝艷抹、穿著花里胡哨的老師。
3.職業道德
通過問卷調查,我們發現,學生喜歡的老師,概括起來,大致是這樣的:負責任;遵守時間,不遲到不早退,不在課上接電話;不因學生家長有地位有權勢就偏向某些學生,就給學生開「小灶」,
學生不喜歡的老師,大致是這樣的:為謀求私利推銷資料;讓家長給辦私事;懼怕領導,點頭哈腰,為討好領導而不據理力爭,不能堅持正義;嫌貧愛富,歧視差生。「我們極端鄙視、指責見利忘義的老師,痛斥像報上說的個別罕見的『衣冠禽獸』老師。」一位學生激憤地說。
4.性別差異
對於男女不同性別的老師,很少有學生提到喜歡男老師還是女老師,只有一個學生提到,男女老師無所謂,只要對學生負責、認真對待工作、關心學生就行,女老師比男老師好的是說話溫柔,更有耐心,但不能濃妝艷抹,穿著花里胡哨。
「老師是學生的榜樣」,「在高效的課堂之外,一個老師的品德行為時時刻刻影響著學生,老師作為學生矚目的焦點,應時刻注意自己的形象。老師對學生的品德教育尤為重要,不僅僅只有傳授知識這么簡單。」有學生說。
■老師觀點:
本次學生問卷「喜歡的老師」和「不喜歡的老師」結束後,就學生答卷,與幾位老師進行了座談。
「學生的答卷反映出了現在的學生跟以前的大不相同了,他們更多地有了自己的獨立思考和自主意識,他們希望得到尊重,希望獲得更大的發展空間。主要體現在學生希望老師跟學生是一種民主的平等的師生關系,一種朋友關系,良師益友,而不能是一種對立關系。這種關系的建立,需要老師具有淵博的知識素養,沒有這個基礎,老師便不會達到很高的境界,也就很難意識到自己在與學生相處的過程中存在哪些問題,意識不到如何去做學生才能夠喜歡自己,老師也很難進步、提升。」(寧陽二中教師靳峰松)
「師生關系融洽,不管對學生還是老師都有好處,教學既有老師的教,關鍵還在於學生的學,教師是導演,學生實驗員,演得好與不好,二者都有關系,不要只抱怨對方而忽視自己的責任。老師既是嚴父又是慈母,對學生應通情達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能與學生心心相通,站在學生角度看問題。積極調動學生學習,而不是老師個人唱獨角戲。」(寧陽二中教師程濤)
「老師不能再滿足於固有的知識、觀念,也需要不斷學習,常學常新。不但要學習任教學科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學習借鑒新的教育教學理念,樹立心的學生觀、成才觀、育人觀。」(寧陽二中政教處主任趙培良)
「學生心目中喜歡的老師的標准,反映出學生的願望,也是對我們這些學生管理工作人員的提醒,是對我們工作的促進,加強職業道德修養,更新育人觀念,科學管理,民主管理,提升班主任和任課教師育人水平將是我們又一新的工作重點。解放學生、尊重學生是教育好學生的法寶。尊重學生很重要,心中裝著學生、眼中有學生很關鍵。」(寧陽二中德育副校長孔祥貴)
■結尾
新課程改革,體現在:新學校、新教師、新課堂、新學生。通過本次問卷調查,在當下,做學生喜歡的老師,其實也是我們現在提倡的「新教師」,一個不能與時俱進,不能夠與學生和諧平等相處,高高在上,企圖控制學生,霸佔課堂,自以為是,唯我獨尊的老師是不合時宜的。
做「新老師」,就必須把尊嚴還給學生——尊重學生;把信任給予學生——相信學生;把主動權、積極性、創造性給予學生——解放學生、發動學生、利用學生。
做一名新教師,就需要尊重學生,解放學生,「相信學生,發動學生,利用學生」,而要解放學生,教師首先必須解放自己。解放自己,首先需要解放思想,更新觀念,一個思想不到位、觀念不到位的老師,永遠都是「舊」老師,註定是落後的老師,於教育是沒有意義的。
作為老師,要讓學生喜歡,首先自己必須值得喜歡,課堂教學、師德修養、師生關系,都必須有令學生敬佩之處,而不是建立在師生身份的差異基礎上的學生對老師的口心不符的表面喜歡、假意喜歡。
作為老師,給予學生無私的關愛,一切從有利於學生的發展出發,為學生著想,將愛的暖流源源不斷地傳輸給學生,學生必然會感受得到,也必然能贏得學生的尊重,贏得學生的喜歡。
課堂教學方面。除了精心備課,鑽研教材,上好所教學科之外,其他學科也有涉獵,如果是班主任,與學生接觸的機會相比一般任課教師較多,不僅僅能解答學生問到的所教學科的問題,其它學科的問題也基本能夠解答,不妨做個多面手,以此贏得學生的敬佩。
師德方面。嚴格要求自己,絕不做有損師德的事,關心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決不能以此換取私利。
師生關系方面。尊重學生,關愛學生,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
5. 如何科學合理的安排體育課的運動負荷
安排和調節運動負荷的策略
安排課的運動負荷,總的來說,應根據人體生理機能活動能力變化的規律和人體機能適應性規律,循序漸進,逐漸加大運動負荷。在整個教學活動中,隨著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根據學生對運動負荷的適應過程和機能恢復過程的生理規律,可有節奏地逐步加大運動負荷。
1安排每節課的教材和確定課的任務
教師在體育課前的備課要做到心中有數,在安排教材內容時,應合理搭配不同性質、不同強度、適宜密度的教材。因為不同年級、不同教材、不同類型的體育課,其運動負荷是不同的。在教材內容的安排上,可以運動負荷大和運動負荷小的練習交替安排,如強度較小的走、投與強度較大的跑、跳等內容的組合。
在課前的備課中周密的安排運動負荷,要重視並且設計合理的運動負荷,針對不同的教材要設計不同的運動負荷。例如,跑的項目和投擲項目它們的運動負荷不同,那麼教師就要深入研究教材,在練習密度上加以調整,不能100米跑兩次,擲實心球也擲兩次。確定任務時,新授的知識、技能不宜太多太難。
理調節運動負荷
一般一節課的運動負荷模式有標准型、雙峰型、前高後低型、前低後高型等模式。標准型指運動負荷由小到大逐漸上升到一定水平,持續一定時間後再逐漸下降。雙峰型指一節課學生承受兩種運動負荷較高的練習。前高後低型主要指課的基本部分的前半部分運動負荷較大,後半部分較小。前低後高型則與前高後低型正好相反,運動負荷由小變大,如課的前半部分為新授教材——投擲,後半部分為復習教材——連續立定跳遠。任不管採取哪種模式,運動負荷總的調節策略應是高低結合,動靜交替。通常把正常學生取得最佳健身效果的心率區間確定為120—140次/分之間,而一節課上,將此心率的保持的時間控制在10分鍾以上,並以中等強度和中等量結合的運動負荷為主,兼顧學生的課後恢復。
在課堂教學中最常用到的運動負荷測量方法除了脈搏測量外,還有詢問法和觀察法。據瑞典生理學家研究,當詢問學生鍛煉後的自我感受,學生回答「累極了、很累、有點累、還行、很輕松、非常輕松」時都有不同的心率,而這些心率和回答之間有著極明顯的對應關系。這樣教師就可以利用學生的回答來判斷學生承受運動負荷的情況。採用觀察法可以直接簡便地知道學生的運動負荷情況,教師可以通過觀察學生的臉色、表情、喘氣、出汗量、反應速度等表現來判斷所承受運動負荷的大小。比如,當學生承受較小負荷時,額頭微汗、臉色稍紅;承受中等負荷時,臉色緋紅,臉部有汗下滴;承受過大的運動負荷時,臉色發白,滿頭大汗,動作失控等。所以,安排運動負荷時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重視學生的生理和心理感受。在體育課上,可以通過調整練習的次數和組數、練習的強度和時間、器械的坡度和阻力,也可以改變課的組織教法等來對運動負荷進行合理的調節。
體育課必須有適宜的運動負荷,過分關注學生的生理效應而忽略心理效應是有失偏頗的,而不再關注學生的生理效應卻是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體育課堂教學中安排適宜的運動負荷是鍛煉身體和掌握運動技能的需求,也是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