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學案導學課堂教學

學案導學課堂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13 22:43:56

A. 如何運用信息技術提高學案導學的教學效率

他山之玉,你可以借鑒下

課堂是進行教育教學的主陣地。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課堂教學需要注入更多的新元素,使之煥發生命的活力,從而優化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效率。運用互聯網進行英語教學可使教學內容化遠為近、化虛為實、化靜為動、化抽象為具體、化宏觀為微觀,使英語教學從單一的模式向直觀性、趣味性、藝術性和立體化模式發展。信息技術帶來的教育新技術的廣泛應用,隨之帶來教學方法、教學過程、教學資料等許多變化,自然也會改進教學效果。但是,如何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整合是值得深入探討與研究的課題當今世界知識更新,學生學習的性質應當由傳授性、繼承性轉變為探索性、創造性;教師不僅要重視知識的傳授和能力的培養,更應重視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他們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教學內容上,要從單純的語言教學轉向既學語言又學文化和科技知識,陶冶情操,健全人格,培養人文精神;在教學方法上,既要有中國特色,又應學習國外先進的教學方法,不僅研究教法,而且研究學法。這些方法都要以培養學生的思維方式、思維品質為出發點,以便真正實現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目的。《新英語課程標准》提出:要積極開發課程資源,拓展學用渠道,英語課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積極開發課程資源,給學生提供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內容健康和豐富的課程資源;要積極利用網路信息技術等豐富的教學資源,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渠道;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開發和利用。把信息技術應用於教學活動之中是推動中學英語教學改革的途徑之一。因此,一支粉筆馳騁講壇的方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的要求了,恰如其分地運用現代化教育教學手段,將信息技術運用於課堂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運用信息技術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教育心理學研究指出,興趣出自好奇。「培養學習的興趣是推進學生進行復雜認識活動的重要動力」。我們可以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通過聯系生產、生活實際,選擇貼近生活、具有時代特點的事例,圖文並茂、形象生動地創設優美的情境,做到有物有意,使學生置身其中,以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知識的濃厚興趣,引發他們的思考;容易刺激他們的視覺和聽覺器官,給他們帶來新鮮的驚喜,並引起他們的積極反應,有助於較長時間地保持學習的注意力。例如:我在教四年級英語Unit 4 What would you like ?這一單元時,從網上選取了大量食物圖片,如:bread ,hot dog, hamburgers,cookies等,製作這些食物圖逐一點擊畫面並配一單詞並朗讀,這樣學生就在不知不覺中學習了單詞,並自然激發了學生們的興趣。這樣利用信息技術製成課件創設情境、導入新課,學生探索新知的慾望非常強烈,他們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濃厚的學習興趣,積極主動地開始新知識的學習。若這樣長此以往地運用,信息技術以其真實感和趣味感刺激學生思維,學生的思維也隨之流暢。二、運用信息技術突破教學重點和難點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由於現實條件的限制,知識重點、難點往往不易解決。現代計算機技術圖形處理的能力很高超,把這一特有功能運用到教學中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靜態為動態,化枯燥為生動。抽象思維、邏輯思維、語言表達等方面的障礙在計算機的作用下被化解了,消失了,從而降低了學習難度,使教學難點得以順利突破,教學重點得以順利解決。學生也為其形式之新穎,聲畫之精彩而耳目一新,從而產生樂學情緒。信息技術的應用,極大地豐富教學手段和內容,優化了課堂教學結構和過程,把一些抽象、枯燥的內容化為生動有趣,使得教材內容得以直觀再現,重點易於突出,難點易於突破,極富表現力,易於學生掌握。三、運用信息技術加大教學密度,提高教學效率利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可以做到高密度的知識傳授,大大提高課堂效率。圖形不是語言,但比語言更直觀和形象,比語言包容的信息量更大。動畫比圖形更先進,利用文字閃動,圖像縮放與移動,顏色變換的手段,不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加大了教學密度,提高了教學效率。例如:在復習時,當復習食物方面的單詞,像pizza, mushrooms,onions,cheese, tomatoes,hot dogs,soda,,juice,salad,hamburgers等等。學起來枯燥,難以記住。課前我找到這些食物的圖片,用Photoshop的套索工具處理圖上所標的名稱單詞,以動畫形式設置在圖畫中並配有單詞發音。讓學生Look at the picture,then write down the words。教師點擊圖中設有單詞的動畫,讓學生看實物圖片讀、記單詞。有趣的畫面,難忘的鏡頭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加深了他們對單詞的印象;同時引導學生說一些分別包含這些單詞的日常用語,學生的情緒一下子調動起來,不知不覺地進入了學習情景中,並能很快說出這些單詞。這時我拿出事先准備好的食物頭飾和單詞頭飾發給學生,然後所有學生齊唱「找朋友」的英語歌曲。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很快地找到了朋友,並且興致盎然地充當小教師,教讀食物單詞。多媒體軟體向學生直觀地呈現了語言材料的示範表情、動作,為學生隨後的表演提供了可模仿的生動、具體的情景。這樣,在多媒體軟體提供的圖文並茂的情景中,學生邊看邊聽,視聽覺相結合,成為感知的主體,學到了新的知識。教學效果事半功倍,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四、運用信息技術,讓學生主動探究學習探究性學習是一種基於好奇心,以問題為導向,在老師精心設計下學生高度智力投入且內容和形式都十分豐富的學習活動。充分利用信息技術為核心的各種現代教育媒體並把它們有機結合起來,具體運用到英語教學中去進行探究性學習,使學生針對學習中的疑難,通過採用自主互動討論的方式進行探討,並對多種意見進行記錄、整理、分析、歸納、比較,得出正確的結論。讓所有的學生都參與討論、探究,這既體現了「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育思想,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創造性。總之,信息技術教育要實現學習者由被動型向主動型學習的轉變,要讓他們能在真實或接近於真實的環境中學習並接受富有挑戰性的內容與任務。

B. 實行導學案教學真的能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嗎

實行導學案教學,一般是運用「學案」、「教案」、「鞏固案」的「三案內」教學。「學案」即容「導學案」,是教師在備課時根據學生的已有知識狀況和能力層次,根據課本內容以及課堂上所要學習的內容來設計問題,印出來之後發給學生,讓學生提前預習。
在規定時間內,學生上交所做的學案,教師進行批閱,然後上課時針對學生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分別引導學生進行討論,加以解決,在此過程中,教師適當地進行指導、點撥,對於學生不能解決者,教師可以進行講解。
運用導學案教學,確實可以做到教學的針對性,提高時間運用的有效性,提高教學效果。

C. 如何在高中物理課堂上發揮學案導學教學模式的優勢

一、重視教材與教法研究,堅持循序漸進原則
教師要知道學生學過哪些知識,掌握到什麼水平以及獲取這些知識的途徑,在此基礎上根據教材和學生狀況分析、研究教學難點,設置合理的教學層次、實施適當的教學方法,降低「階差」,保護學生物理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樹立起學好物理的信心.大綱指出,教學中應注意循序漸進,知識要逐步擴展和加深,能力要逐步提高.高中教學應逐步擴展和加深;教材的呈現要難易適當,要根據學生知識的逐漸積累和能力的不斷提高,逐漸擴大范圍和增加難度.
二、透析物理概念和規律,建立物理模型
教師要使學生掌握完整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物理思維能力.能力是在獲得和運用知識的過程中逐步培養起來的.首先要加強基本概念和基本規律的教學,要重視概念和規律的建立過程;其次弄清每個概念的內涵和外延及來龍去脈,要使學生掌握物理規律的表達形式的同時,明確公式中各物理量的意義和單位,規律的適用條件及注意事項.
高中物理教學中常用的研究方法是確定研究對象,對研究對象進行簡化建立物理模型,在一定范圍內研究物理模型,分析總結得出規律,討論規律的適用范圍及條件.建立物理模型是培養抽象思維能力、建立形象思維的重要途徑,要通過對物理概念和規律建立過程的講解,使學生領會這種研究物理問題的方法;通過規律的應用培養學生建立和應用物理模型的能力,以實現知識的遷移.
三、利用投影和電腦動畫等多媒體技術,增強演示實驗效果
演示實驗,就是教師利用實驗器材、儀表向學生做表演示範實驗,或創設必要條件將自然現象及其變化規律等再現出來.這是物理教學中將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方法,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啟發學生積極思維的重要手段,是認識事物規律的起點,也是物理實驗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學生通過觀察演示實驗,思考總結,從而找出規律性的東西,得出正確結論.但是,有的演示實驗觀察目標小,現象細微,且由於條件的限制,教師只能在講桌上進行演示.後排學生看不清楚實驗現象,這就增加了學生在理解過程中的難度,直接影響教學效果.利用投影器將演示現象放大或製作電腦動畫,使其在銀幕上清晰地顯示出來.這樣既有利於學生觀察思考,又縮短了觀察時間,從而增強了演示實驗的效果.利用先進的電腦動畫技術,還可模擬許多課堂上很難演示的現象.如對比色光的混合和顏料的混合;在講解分子運動時用課件演示布朗運動等.
四、以學生分組實驗為主要內容,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我們除了讓學生做完課本上的學生實驗外,把許多演示實驗也改成學生實驗,給學生提供了自己動手動腦的機會.在新的物理課改教學中,尤其是在實驗教學中,注意不斷對學生觀察能力、動手能力、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激勵學生通過觀察、實驗、歸納、類比等探索手段提出種種假設和猜想,並通過實驗加以驗證.因此,發展他們的創新意識就顯得更為重要.要鼓勵學生們親自動手、齊心協力,並充分地發揮自己的想像力去設想、驗證,直到得出正確的結論.在分組實驗中,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分組實驗中有幾點要注意:實驗前,一定要預習實驗內容、原理、步驟、注意事項等,做到成竹在胸;合作學習不僅體現在小組內的合作,也體現在全班的交流合作.若在交流中有的小組得出相反的結論,或提出其他見解,教師不要迴避,而應該在組織學生討論中給出明確的答案.

D. 如何開展"學案導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一、「學案導學」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課堂上,我由學生熟悉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導入,引導學生通過類比自主學習完成學案的「自主學習」和「學生展示」兩部分內容,從而得出同分母的分式的加減法法則。這個階段由於學生之前預習完成的較好,花的時間不是很多。第4、5題是教材的例題,學生在板演後還要說出自己做法的每個步驟與依據。接著教師講解教材的例4題,讓學生先觀察式子的分母是否相同、有何關系,再根據分式的符號法則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教師指名學生回答與板書完成解題過程。學案的「當堂檢測」和「鞏固拓展」部分進行小組競賽完成並指名學生講評。最後由學生自由發言,說一說這節課的收獲與體會。
二、「學案導學」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經過這次的實踐,自己對學案導學這一教學模式有了更深入地理解。首先,學案為學生的預習提供了很好的輔學大綱。「預習什麼」「怎麼樣預習」「有何要求」,學生的學習活動很明確了。在這節課上,大多數學生已經完成了學案的練習題,這就為課堂上學生的討論與講析留下了很充足的時間,課堂也就活躍了。在新授課時中十道計算練習題的講解在傳統的教學中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完成也只是老師的一言堂了。學生通過預習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了初步的印象,教師的講解則是一個點撥與提高的過程了,學生學起來也就輕鬆了。
再者,課堂上學生自己對解題過程的講解,是對知識的熟練運用,同時也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語言的口頭表達能力。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學生更能領會到老師設計這道練習題的意圖。實際中,學生也容易發現同伴們在練習題中的錯誤。由學生自己糾錯,印象深刻也就不容易再出同樣的錯誤了,而這也是教師很好地利用教學資源的有效舉措。本節課的難點是將「A—B」與「B—A」互為相反數的分母利用分式的符號變形為同分母。這個難點在學生的做與說中,不知不覺中被突破了。
三、「學案導學」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不管是學生的預習還是注重學生課堂上的表達,都極大地使學生找到了學習數學的自信和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本節課里,幾個學困生也都大膽舉手或回答或板演。當小組成員給他們指出不對之處時,並沒有像往常那樣害怕地低下頭。他們臉上的微笑和堅定的眼神已告訴我他們真正的明白了。而且會做得更好的。這份自信與興趣的情感將是學生在今後的學習中強大的動力。
學生自由討論發言對本節課進行反思與小結。雖然只是片言碎語,但是學生們最真實的想法與體會。學生對一節課所做的快速地在腦海中放映一遍,並說出他們的收獲,或是知識的概括,或是解題技巧,或是書寫的要求。學生的表述讓我很受感觸,平日里自己反復強調有些學生在練習中還要疏忽。學生自己得到的結果是很難忘記的。這是傳統教學中教師的總結所不能替代的。
「學案導學」最大的特點是通過導學案或其他方式揭示學習目標、呈現學習內容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簡單地說就是「先學後教」。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能指向先學過程中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師不必要的講授和沒有針對性的指導,提高了課堂效率,這一點得到了高度認同。如何加強學習小組文化的建設?如何對學習小組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這種教學模式是否會產生「機械化」、「絕對化」的傾向?這些是大家共同感到困惑的問題。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提升自己的學科能力和學習指導能力,強化學生與教師、教材、與自己進行高認知水平的、深層次的對話,深入考察和反思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確保健康、深入、有效地開展教學改革。

E. 新課程改革下如何打造高中數學高效課堂

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下,高中教學的基本模式已經從以往死板的填鴨式教學中逐步脫離出來,教學的方式方法得到了明顯的改變,教學的重點已經不是教師如何去教,而是學生如何去學。建構主義提出:學習不是由教師向學生傳遞知識,而是學生建構自己知識的過程,其核心是以「學生」為中心,強調學生對知識的主動探索、主動發現和對所學知識的意義的主動建構。作為國家級貧困縣的一名高中數學教師,近年來一直在嘗試用「導學綱要」作為自己教學的主導思想,它的基本思想是「先學後教、以學定教、當堂定教、當堂訓練」,它體現了「以人為本、教學合一」的理念,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通過「導學綱要」這一策略,能夠解決「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參與,自主學習為主體地位的問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而教師則藉助「導學綱要」精心設計,合理調控課堂教學中的「教」與「學」,從而極大地提高了課堂的教學效率,並保證有效性。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反饋等學習活動,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一、提高「導學綱要」的含金量,優化課堂教學
這種教學模式的核心在於「導學綱要」編制,一份優秀的「導學綱要」是課堂教學成敗的關鍵。因此,在導學案的設置上,筆者力求精雕細琢,有很好的使用和保存價值。
1.「導學綱要」的設置要求
(1)明確的教學目標。「導學綱要」必須呈現一堂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學生要掌握的知識點,落腳點要小、精、有層次。
(2)合理的容量安排。在內容上,以學生自學為主;在問題設計上,注重梯度和難度把握;在操作上,保證學生「跳一跳摘得到」,以不斷提高課堂的時效性。
(3)恰當的教學設計。整體的教學設計應避免教師一講到底的「滿堂灌」。教師應通過適時啟發、點撥、總結,既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4)能力訓練。能力訓練是對一節課學習的反饋,題量、難度要適中,有層次感,適合各個層次的學生完成。
2.導學案的使用要求
巧用導學案,將「導學案」與預習提綱、課堂筆記、錯題本合而為一。「導學案」是指教師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知識經驗,為指導學生進行主動的知識建構而編制的學習方案。學案實質上是教師用以幫助學生掌握教材內容、溝通學與教的橋梁,也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媒介,即教師站在學生的角度,精心集備知識而設定了方法步驟的方案。
(1)「導學案」就是預習提綱。教師在課前下發學案,學生進行預習,課上教師探尋學情,進行指導,學生進行深入的再學習。
(2)「導學案」就是課堂筆記。
上課時,教師通過反饋信息,討論、解疑等方式,抓住學生學習的困惑點和共性點,採取個體發言、同位探討、小組討論、共同論證等多種討論方式,得出正確結論;
對於難度較大的重點問題,教師要作為案例,講清思路、明晰事理、觸類旁通、精講點撥、歸納總結。
(3)「學案」就是錯題本。學案中的習題應該是教師精心選編的題目,可以說既全面又經典。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前自學、合作學習時可用黑筆,課堂及課後修改時用紅筆。學生也可在原題下的空白處記錄自己做錯的原因分析,最後按教師的正確思路,一步步規范地將原題做一遍,以便加深印象和逐步形成能力。
二、學案導學+小組互助,積極打造高效課堂
課堂永遠是學校教學永恆的主題。因此,我們分章節積極嘗試「學案導學+小組互助」的課堂教學模式,力爭提高課堂效率。具體分五個環節:學生課前預習、小組內展示或討論、師生互動教學、達標檢測、課後鞏固。其中以第一個環節為主,它既是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基礎環節又是目標環節,更是根本環節,引導學生把握好第一環節就抓住了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和本質。當然,對於五個環節教師可根據學科特點及當堂內容的多少、難易程度進行適當調整。
小組合作的具體做法是根據成績將小組成員分為A、B、C三個等級,在導學案的當堂檢測完成後,由每個小組C級組員在黑板上展示自己的解題過程,然後由B級組員檢查並作出修改,最後由A級組員進行點評。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也應以小組為單位,以此激勵小組合作的良性運轉。
三、善於反思,積極寫好教學後記
實踐證明,善於反思,寫好教學後記是准確診斷課堂效率的有效之路,它能不斷豐富我們的教學經驗,使教學常教常新,不斷進步。筆者的教學後記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
1.記成功的做法。每節課都有不同的成功之處,例如,充滿吸引力的課堂導入、有趣的對話、典型的案例、逼真的演示、巧妙的設問、幽默的講解、成功的臨場發揮、奇妙的方法、有益的啟示以及精彩的教學設計和授課片段、恰如其分的媒體應用等。將教學過程中自己感受深刻、能達到預期效果和引起學生共鳴的做法記錄下來,這樣,日積月累,就成了一筆寶貴的財富——教學經驗。
2.記失誤之處。將課堂中出現的不足或一時不知如何處理的問題及時記錄在教學後記中,然後進行認真分析、思考,仔細查找根源、尋求對策、亡羊補牢,使之成為以後教學工作的前車之鑒。
3.記課堂靈感。在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的開展、師生思維的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的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在特定的環境下產生的,具有瞬時性與很高的參考性,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捕捉,便會因為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
4.記學生的困惑、創意。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往往是一節課的難點,抓住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困惑,想辦法改進教學方法,改進教學手段,幫助學生解決困惑,也就是突破重點難點的方法。另外,有時學生在課堂上提出獨到的見解或新奇的問題,給課堂增添異彩,有時學生對問題的分析理解,甚至優於教師預先設想的方案。我們在給與其鼓勵的同時,應在課後及時記錄,充實完善。
總之,「導學綱要+小組合作」的研究實踐是當前新課程改革的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也是高中數學教學和學習方式改革的方向。這種教學方式有效地提高了數學課的學習效果,進一步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實現了教學方式的改變、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在組織學生進行「導學綱要+小組合作」時,我們要較好地處理教師的指導作用與學生的主體作用的結合,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獨立探索,從而達到既強化思維訓練,又突出培養能力,全方位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F. 如何有效地利用學案導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構建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從學生角度來講,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一是學生對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要高。二是在實現這種目標達成度的過程中,學生應主動參與並積極思考。從這個角度來說,高效課堂就是學生主動學習、積極思考的課堂,是學生充分自主學習的課堂,是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課堂,是學生對所學內容主動實現意義建構的課堂。

從教師角度來說,高效課堂應具備以下三個條件:
一是教師能夠依據課程標準的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科學合理地確定課堂的三維教學目標。因為教學目標的預設與課堂的實際情況不可能完全吻合,這就需要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對教學目標作出適時調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體學生,使其更好地體現教學目標的適切性。二是教學的過程必須是學生主動參與的過程。這種主動參與主要體現在教師能否採取靈活機動的教學策略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能否積極引導學生積極思維,能否給予學生更多的時間和機會進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學生分享彼此的學習成果。三是教學中適時跟進、監測、反饋、消解,以多種方式鞏固學生的學習成果,使三維教學目標的達成度更高。

構建高效課堂必須抓好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抓好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方式的轉變。教師教學觀念的轉變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須在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實踐過程中不斷推動教師觀念的轉變,進而轉變教師的教學方式,以逐步消除由於教師講得過多、學生參與過少而導致的靠大量課後作業來完成教學任務的問題,逐步解決忽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實現的問題。

第二,開展以學課標、研課本、研方法、課後反思等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訓。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在很多情況下,課堂的低效是由教師對課標與課本的學習與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師這方面的不足又影響和制約了其課堂駕馭能力,課堂駕馭能力又反過來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師備課中的備學生問題。不少教師在備課時,只習慣於備教學內容,而忽視備學生。如果教師不去研究學生對所教內容的掌握情況,不去研究學生的個體差異,一切從本本出發,課堂教學的適切性就會大打折扣,課堂教學的高效更無從談起。

第四,研究和設計好課堂提問。在真實、常態的課堂教學中,我們常常發現教師所提的問題本身就有問題,無效問題、假問題、無價值問題充斥課堂,教師的很多提問耽誤了學生寶貴的課堂學習時間,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師要高效地完成課堂教學任務,就必須注重對課堂提問的研究,所提的問題必須是有價值的、有啟發性的、有一定難度的,整個課堂的問題設計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

第五,加強對課堂節奏的把握和管理。課堂上,有的教師剛給學生提出問題,學生還沒來得及思考,就馬上要求其回答,這樣不僅浪費了學生課堂思考的時間,而且有效性很差。這種形式主義的教學方式使無效勞動充斥課堂,嚴重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效率。有的教師讓學生閱讀課文、討論、交流、做鞏固練習等,不提任何時間和標準的要求,學生漫無目的地閱讀與交流,課堂組織鬆散,時間利用率低。有的教師只對學生提出比較籠統的要求,學生不明白教師要他們干什麼和要他們怎麼干,這樣,學生就失去了教師的有效指導。因此,要給學生一定的思考時間和思維空間,要減少「講與聽」,增加「說與做」,嘗試「教與評」。

G. 學案導學模式教師應重點注意什麼

各種課堂教學模式如何實現「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
一、外地課堂教學改革經驗介紹
(一)洋思中學(校長蔡林森,現任校長秦培元)
江蘇省泰興市洋思中學本是一所地處偏僻的村聯辦初級中學。1980年,當時泰興縣天星鎮六個村的農民,為了解決子女就近上初中的問題,集資了兩萬元錢,買了七畝地,建了26間平房,辦起了 洋思中學,當時只有5個班,13名教職工(只有1名公辦教師,4名民辦教師,8名代課教師),220名學生。教學設備幾乎全無,課桌全是借的。然而就是在這樣「三流辦學條件、三流師資隊伍、三流生源質量」的情況下,歷經多年的實驗研究,洋思中學成功的創立了全新的教學模式,創出了一流的教學業績,走出了一條以自主學習為根本的教學改革與發展道路,成為一所全國聞名的學校,成為基礎教育改革的一面旗幟。如今的洋思中學已今非昔比,他們從偏僻的農村走進了泰興市區。學校佔地120畝,現有65個初中班,在校學生3200多人。
洋思中學成功經驗可以總結為48個字,即:尊重主體、面向全體(洋思的辦學思想);講求實效、持之以恆(洋思的德育教育);先學後教、當堂訓練(洋思的課堂教學模式);深化改革、發展產業(洋思的辦學體制改革);從嚴治校、科學管理(洋思的學校管理);艱苦奮斗、無私奉獻(洋思的教師隊伍)。
辦學理念:「沒有教不好的學生」、「讓每一位家長滿意」。洋思把「教好每一個學生」、「辦人民滿意的學校」作為天職,作為教育信念。
教學模式:「先學後教、當堂訓練」。
「先學」:教師簡明扼要地出示學習目標;提出自學要求,進行學前指導;提出思考題,規定自學內容;確定自學時間;完成自測題目。
「後教」:在自學的基礎上,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式的學習。教師對學生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進行通俗有效的解釋。
「當堂訓練」:在「先學後教」之後,讓學生通過一定時間和一定量的訓練,應用所學過的知識解決實際問題,加深理解課堂所學的重、難點。
課堂的主要活動形式:學生自學——學生獨立思考——學生之間討論——學生交流經驗。
洋思中學的「三清」運動,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就是要求學生向每節課要質量,向每天要質量,向每周要質量。「堂堂清」:要求學生課堂上必須盡力完成相關的學習任務。
「日日清」:對課堂上完成的練習,教師在課後及時批閱後,對出現的問題及時找相關的學生個別輔導。 「周周清」:每個星期的周末,對部分學生的一周學習情況進行檢查。「三清」清的內容:學生必須掌握的最基本內容。比如:課堂練習的必做題、英語單詞、基本背誦內容、基本公式、規律等。
「三清」清的對象:學困生。關鍵是,教師要把這個工作做扎實,並堅持不懈。

(二)杜郎口中學(校長崔其升)
杜郎口中學,偏居山東省茌平縣的一個普通農村中學,坐落在離杜郎口鎮約一公里的曠野中,距縣城23公里。偏僻閉塞,地處徹底的農村,周圍都是大片的田地;設備簡陋,連像樣的用來上公開交流課的音箱都沒有;師資力量薄弱,學校老師正規師範本科畢業的很少,專科畢業的較多,甚至中師畢業的也佔有相當可觀的比例。當時的情景可概括為:班子不思進取,教師人心渙散,學生厭學嚴重,家長怨聲載道。許多學生紛紛離鄉轉學,甚至本校教職工的子女都要到別的學校就讀。有關領導幾次下決心要撤並這所瀕臨絕境的學校。這個曾連續10年考核全縣倒數的學校,自2002年始,每年綜合考評都在全縣前3名,教學成績直線上升。05年報考一中268人,考上了267人。 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改革,一言以蔽之,就是解放學生,把課堂還給學生。教室都是方陣式排位,四桌8人一組。教室里沒有講台,除了一面牆是玻璃窗外,其餘三面全是黑板;老師在課堂上只准講十分鍾,講多一分鍾都要挨罰。教育界專家稱杜郎口中學的創新課堂是「農村教育的一場革命」。
杜郎口中學把旨在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師生互動、共同發展」的教改套路概括為「三、三、六」自主學習模式。即:
課堂自主學習三個特點:立體式、大容量、快節奏。
立體式——目標任務三維立體式,任務落實到人、組,學生主體作用充分發揮,集體智慧充分展示。
大容量——以教材為基礎,拓展、演繹、提升,課堂活動多元,全體參與體驗。
快節奏——單位時間內,緊扣目標任務,周密安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達到預期效果。
自主學習三大模塊:預習——展示——反饋。
預習——明確學習目標,生成本節課的重難點並初步達成目標。
展示——展示、交流預習模塊的學習成果,進行知識的遷移運用和對感悟進行提煉提升。
反饋——反思和總結,對預設的學習目標進行回歸性的檢測,突出「弱勢群體」,讓他們說、談、演、寫。「兵教兵」「兵練兵」「兵強兵」。
課堂展示六個環節:預習交流、明確目標、分組合作、展示提升、穿插鞏固、達標測評。
預習交流、明確目標環節——通過學生交流預習情況,明確本節課的學習目標。
分組合作——教師口述將任務平均分配到小組,一般每組完成一項即可。
展示提升——各小組根據組內討論情況,對本組的學習任務進行講解、分析。
穿插鞏固——各小組結合別組展示情況,對本組未能展現的學習任務進行鞏固練習。 達標測評——教師以試卷、紙條的形式檢查學生對學習任務的掌握情況。

(三)東廬中學(校長陳康金)
東廬中學是江蘇省南京市溧水縣永陽鎮一所農村初中,座落在秦淮河源頭的東廬山下,原是一所基礎薄弱的農村初中,曾長期處於師資水平差、生源質量差、硬體設施差和教育觀念落後、教學手段落後、教育質量落後的「三差三後」狀況,並因教育布局調整一度成為撤並對象。為擺脫困境,謀求出路,陳康金校長和他的同仁們自強不息,大膽探索,在廣泛借鑒各地先進經驗的基礎上,於1999年開始嘗試「教學合一」的教學改革,通過幾年的實踐,學校的改革取得了預期的效果。中考成績已連續三年名列南京市前茅。最近幾年,學校中考的平均成績穩定在省重點高中錄取線以上。
東廬中學的「教學合一」教學改革主要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改革備課模式,實行以「講學稿」為載體的分工合作、取長補短的備課改革;第二部分是改革課堂教學模式,實行以「講學稿」為施工藍圖的小組合作、師生互動的課堂教學改革;第三部分是改革課後輔導模式,實行以「講學稿」為根據的查漏補缺、教學相長的課外輔導改革。他們做到教學目標達成「周周清」。他們從課前備課,到課堂教學,到課後輔導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革。
「講學稿」是集教案、學案、筆記、作業、測試和復習資料於一體的師生共用的教學文本,是將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充分整合後的校本課程,是「教學合一」的載體。講學稿的編寫有一定的流程,其編寫模式可概括為「提前備課、輪流主備、集體研討、優化學案、師生共用」。
用「講學稿」教學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選、精講、精練、精批;有發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評、有評必補)。
「講學稿」應用的三個環節:
課前准備:
老師經歷:下「題海」→集體編寫講學稿→個人課前備課→檢查批改上交的講學稿→個人課前最後一次調整教學方案。
學生經歷:讀課本→結合講學稿嘗試課本習題→完成講學稿上學前准備,並嘗試完成部分新知→上交講學稿→課前短時間的同學交流。
課內交流:
學生活動(交流感悟):質疑釋疑,交流討論,積極思維,尋求結論,力求突破。
教師活動(啟發點撥):辨疑解難,啟導發現,啟迪思維,引導遷移,鼓勵創新。
課後反思:
教師:課後反思主要落實在備課組所有老師討論本節課的心得體會,討論成功與不完善的地方,以及學生中還可能存在的問題;撰寫錯題集、課後記。
學生:課後要把講學稿留白部分完成,格式不正確的糾正過來,錯誤的訂正正確,還要在「講學稿」相關欄目或空白處填寫學習心得等。要求學生每隔一段時間,將各科講學稿進行歸類整理,裝訂成復習資料。
(四)學案導學
「學案導學」是以「學案」為載體、「導學」為方法,教師的指導為主導,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體,生生、師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教學模式。通過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提高教學效益,讓學生真正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
學案導學的一般過程
1、教師編「學案」 教師對學案的設計,應從教材的編排原則和知識系統出發,對課程標准(大綱)、教材和教參資料以及自己所教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識水平等進行認真的分析研究,合理處理教材,盡量做到學案的設計重點突出,難點分散,達到啟發和開拓學生思維,增強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2、學生自學教材
完成學案中的有關問題是學案導學的核心部分。它要求教師將預先編寫好的學案,在課前發給學生,讓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帶著問題對課文進行預習。同時,教師在學生自學過程中應進行適當輔導。
3、討論交流
在學生自學的基礎上,教師應組織學生討論學案中的有關問題,對教學中的重點、難點問題應引導學生展開討論交流,形成共識。而學生在討論中不能解決或存在的共性問題,教師應及時匯總,以便在精講釋疑時幫助學生解決。
4、精講釋疑
精講釋疑就是在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根據教學重點、難點及學生在自學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
5、練習鞏固
練習的設計應緊扣本節課的教學內容和能力培養目標及學生的認知水平。練習題要求學生當堂完成,讓學生通過練習既能消化、鞏固知識,又能為教師提供直接的反饋。教師對練習中出現的問題應及時發現,給予指正,做出正確的評價。
「學案」可分為:學習目標、診斷補償、學習導航、知識小結、當堂達標測試五個環節。
學習目標:目標的制定要樹立「一切為了學生發展」的新理念,針對本節的課程標准,制定出符合學生實際的學習目標。目標的制定要明確,具有可檢測性,並與本節當堂達標題相對應。
診斷補償:首先設置的題目重在診斷和新知有聯系的舊知學生掌握的情況,目的是發現問題後進行補償教學,為新知的學習掃清障礙;其次有利於導入新課,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學習導航:學案設計思路:①樹立「先學後教」理念,學案要以「學」為中心去預設。主要解決學什麼、怎樣學的問題。②教師在設計本部分內容時,要用學生的眼光看教材,用學生的認識經驗去感知教材,用學生的思維去研究教材,充分考慮學生自學過程中可能遇到的思維問題。③給學生充分的學習時間,每個知識點學完後,要配以適當的題目進行訓練,使學生理解和掌握所學知識。
知識總結;當堂形成知識網路,及時復習,力避遺忘。最好是學生自我總結。
達標測試:緊扣本節課的學習目標,選擇能覆蓋本節課所學內容的題目;對學生進行達標測試,以查看本節課學生的學習效果,並針對學生反饋情況及時進行補償教學;難度不可太大,以考查知識的掌握及運用為主。

(五)山東省濰坊五中
濰坊五中深入研究了學生的學習規律,圍繞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的構建,以「小組有效合作學習」研究為突破口,進行了堅持不懈地探索與實踐,總結出了「三課型五環節教學」模式,改變了課堂結構,教師的教學方式和學生的學習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課堂效益明顯提升。
自主、互助、學習型教學模式
自主,是指問題由學生自己去發現解決,規律有學生自己去探索應用,概念由學生自己去概括提煉,文本由學生自己去解讀感悟,實驗由學生自己去設計操作,作業由學生自己去布置選擇。
互助,是基於小組內外互動的學生問學生、學生教學生、學生幫學生、學生檢查學生、學生影響學生、學生引領學生。
學習型,即由教為主變為學為主,由個體學習為主變為合作學習為主,課堂不再是教師講授表演的舞台,而是學生自主學習、研究、交流的場所,教師的講堂真正變成了學生的學堂。
小組有效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走向自主管理、自我約束、主動學習、自我完善、自我發展。通過合作學習,把每個人都變成了學習者、探究者、管理者,又是學習、管理、研究的受益者。
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全新的教育教學理念,它不僅僅是一種簡單的教學形式上的改變,它更是一種教育理念的轉變。
學習小組的建設
首先是合理分組。小組人數以4人為宜,採用異質分組,即把全班同學按學情均衡的進行分組,做到組間同質,組內異質。
其次是小組成員的角色分工。小組內設有記錄員、資料員、紀律監督員、聲音控制員、時間控制員、家校聯絡員等。
再次是要不斷創設小組內的文化建設,不斷增強小組凝聚力,激發內驅力,實現更高層次的合作。
小組長的培養
小組長是小組建設中至關重要的人物,小組長的好壞直接關系著小組建設的成敗,因為這一部分學生是班級的主力。
大家往往只注重是的小組長現有的能力,而忽略了對人的潛能的開發與培養。
我們往往是把選組長這一簡單問題復雜化了,而又把培養組長這一復雜的問題簡單化了。
定期開展小組長培訓,組織優秀小組長經驗交流,把主要精力也放在了對組長的培養上。
對於組長的培養,班主任要有耐心和愛心,這是一份相當細致而又堅巨的任務。①做好小組長的思想工作;②明確小組長應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誠實、剛正、以身作則;③明確小組長的職責;④在實踐中培養組長的組織能力和協調能力。
三課型五步教學法
五步教學即:學(預習自學)──研(合作探究)──展(交流匯報)──教(精講提升)──達(當堂達成)。
新授課的教學模式是:情境導入、明確目標──學案導學、導引誘思──展示交流、點撥提升──當堂鞏固、課堂總結──達標檢測、布置作業。
復習課的基本模式是:概括導入、確認目標──梳理知識、落實雙基──典題引導、點撥深化──達標練習、提升能力──反思歸納、課堂小結五個環節。
講評課的基本模式是:錯題統計、找准錯因──自主糾正、反思內化──展示思路、暴露問題──重點點撥、方法指導──變式訓練、二次達標。

(六)山東省濰坊十中
濰坊十中是一所各方面都很一般的學校,一般的師資,一般的生源,一般的教學設施,佔地不足1萬平米的校園。學校選擇了走內涵發展的道路,提升了學校的辦學水平。特別是2005年以來,在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不增加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不增加學生作業負擔前提下,通過調整教學關系,構建「自主互助學習型課堂」, 走出了一條輕負擔、高質量的教學改革之路。
構建教學模式,打造課堂流程
明確一個中心:讓學習成為學生喜歡的事情。
把握兩大主題:「自主」與「互助」。
改造教學內容:把過去兩堂課、三堂課或一個單元的教學內容作為一個整體安排教學程序,進行「模塊」推進,留給學生更多的自主學習時間和空間,以便於學生從整體上思考和把握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增強教學的整體性,提高學習效率。
打造常規課堂的教學流程
(七)江蘇省溧陽市後六中學
後六中學是一所面臨被撤並的學校,兩排小小的教學樓,陳舊的實驗室和食堂,操場更是小得可憐,三個年級不能同時出操。
2003年,後六中學的中考排名是全溧陽市第21名。而2004學年第一學期結束,期未全市統考,後六中學的初一、初二位居全市第四,初三居第三; 2006年初三模擬考和中考成績,後六中學均位居全市第一。
除了教育質量出眾之外,更讓人驚奇的是,它嚴格按照國家規定的課程標准開課,且非中考科目開齊開足,沒有延長教學時間,沒有額外補課,沒有疲憊不堪的師生,沒有做不完的作業。
堅持十六字的管理宗旨:規范科學,求真務實,低耗高效,追求卓越。
實施「常規+細節+過程=奇跡」的管理模式。
抓好常規、抓嚴細節、抓實過程
抓好常規,就是指常規管理要講究規范性和科學性。只有管理行為科學而規范,管理工作才能扎實而有效。
抓嚴細節,就是指採取具體的措施和方法,不僅要有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一絲不苟的工作作風,更要講究精細化的操作。
抓實過程,就是在學校管理的過程之中,持之以恆地抓嚴、抓好各項管理措施,始終如一地落到實處,以達到管理工作實效性和長效性的有機統一。
常規管理只有真正落到實處,才能成為學校發展的現實生產力。

H. 如何利用學案導學提高教學的實效性

新《課程標准》指出:「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課堂教學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如何優化課堂教學,讓課堂40分鍾煥發無限生機,如何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數學課堂展示強大的活力,是我們數學教師值得深思的一個嚴峻的問題!下面就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談談我個人的一些思考。
一、課堂問題設計指向明確
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是指教師根據課堂教學的目標和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創設良好的教育環境和氛圍,精心設置問題情景,提問有計劃性、針對性、啟發性,能激發學生主動參與的慾望,有助於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教師所設計的問題多數屬於記憶性的問題,學生只需打開記憶庫便可找到完美的答案,這種問題不會引發學生的思考,更談不上體驗數學和經歷數學的探究過程。同樣,「生練」在多數情況下,也擺脫不了簡單模仿和按程序解題的模式,長此以往,必將窒息學生的思維和智力,摧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遏制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從而掩蓋了數學教育的真正價值。另外是教學活動中的另類「一言堂」現象。這里所指的「一言堂」不是針對教師而言的,而是指在組織教學活動中,由教師的「一言堂」演變成的學生「一言堂」現象。這種現象的產生常見於學生合作學習的過程當中,針對這種現象,首先應該肯定教師在轉變學生學習方式方面所做的有效嘗試,但遺憾的是教師對合作學習的意義缺乏深層次的理解,合作學習沒能建立在學生獨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基礎上。同時,合作交流又缺乏對小組中所有成員的關注,使得交流活動成了小組中學習成績優良者的「獨腳戲」,即所謂的學生「一言堂」。這樣的教學活動,「合作」成了「獨做」,交流形同虛設,未能真正意義上面向全體學生,其結果必然導致兩極分化,因此活動效果只能是低效的。
二、精心預設探究活動
數學教學探究活動要提高其實效性,就要求教師首先明確探究活動目標。在具體探究活動中,教師對活動時間的調控、活動空間的構成、活動環節的控制、活動對象的全員參與等進行宏觀協調,這些都需要課前進行精心的預設。教師在預設過程中要盡可能地多向考慮,主觀上窮盡各種可能,這樣才能在具體的探索過程中發揮主導作用,達成教學目標。
例如:教學《相似三角形的性質1》時,上課之前,教者讓每個學習小組做了相似比為1∶2的兩個相似三角形。上課時,設疑引入環節教師設計了這樣的問題:工人師傅小王要按圖紙製造一個三角形形狀的零件,按要求,圖紙和實物零件的對應高的比應為1∶2,但小王師傅做好零件後只量了一下它們對應邊的比是1∶2,於是就肯定地說「這個零件符合要求」,你認為他說的對嗎?為什麼?探究、歸納環節教者給出了這樣幾個問題:1.圖紙和實物中的零件有什麼關系?2.如果小王師傅的話是對的,說明什麼意思?3、你如何證明一個比例式?提出問題以後教者先讓學生討論,然後得出答案,明確接下來應該干什麼,然後讓學生討論解決如何證明兩個三角形相似。在這一系列的活動中,學生既動手又動腦,興趣高漲,思維積極活躍,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養、提高。這樣的教學設計,才是新課改真正提倡的。
三、捕捉精彩細節,展現數學課堂教學的魅力。
課堂教學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綻放精彩的地方,在特定情境中的交流與對話是它的重要特點。整個教學進程中,隨時都可能出現教師預料不到的情況和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具有一雙「發現」的慧眼,及時捕捉課堂細節,生成別樣的精彩。
1.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閃光點」。
在新課程理念下的數學課堂,教師經常會安排學生之間進行合作、交流、互動。在學生進行討論交流的過程中,其實有很多學生已經通過操作掌握了某個知識點,但不知如何表達,因此,在操作活動中,會出現一些不容易被人發現的細節行為。如果教師能及時捕捉這些細節,讓它成為一種生成性教學資源,那課堂會更精彩。
2.要及時發現學生的「誤點」。
課堂教學中往往會出現很多教師意想不到的內容,有時候這些內容是不夠正確的,有時候甚至會出現比較尷尬的問題。很多時候,教師在課堂上往往會忽視這樣的細節,一個勁地奔向自己教學的目標,而有時這種錯誤恰恰有可能是一種難求的教學資源。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點撥、引導學生的偏差,巧妙地挖掘其中的「問題」資源,成為課堂生成的教學資源。
如:在教學「反比例函數的性質」一課時,我畫出了反比例函數的圖像讓學生觀察,分析反比例函數有什麼性質。有一位學生說:「類比一次函數的性質,反比例函數的增減性為:當K>0時,y隨x的增大而減小;當K<0時,y隨x的增大而增大。」我一下子就聽出了錯誤,但沒有改正,而是把問題拋給了大家:「這位同學很善於思考,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但這個想法是否正確,還需要大家來驗證。」在討論中,有學生贊成,理由是:在K的符號確定時,函數圖像的變化趨勢符合增函數或減函數

I. 如何使用導學案組織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一、「學案導學」給學生自主學習的空間 課堂上,我由學生熟悉的同分母分數加減法進行導入,引導學生通過類比自主學習完成學案的「自主學習」和「學生展示」兩部分內容,從而得出同分母的分式的加減法法則。這個階段由於學生之前預習完成的較好,花的時間不是很多。第4、5題是教材的例題,學生在板演後還要說出自己做法的每個步驟與依據。接著教師講解教材的例4題,讓學生先觀察式子的分母是否相同、有何關系,再根據分式的符號法則找到解題的突破口,教師指名學生回答與板書完成解題過程。學案的「當堂檢測」和「鞏固拓展」部分進行小組競賽完成並指名學生講評。最後由學生自由發言,說一說這節課的收獲與體會。 二、「學案導學」有效提高了教學效率 經過這次的實踐,自己對學案導學這一教學模式有了更深入地理解。首先,學案為學生的預習提供了很好的輔學大綱。「預習什麼」「怎麼樣預習」「有何要求」,學生的學習活動很明確了。在這節課上,大多數學生已經完成了學案的練習題,這就為課堂上學生的討論與講析留下了很充足的時間,課堂也就活躍了。在新授課時中十道計算練習題的講解在傳統的教學中是不可能的,即使能完成也只是老師的一言堂了。學生通過預習對將要學習的內容有了初步的印象,教師的講解則是一個點撥與提高的過程了,學生學起來也就輕鬆了。 再者,課堂上學生自己對解題過程的講解,是對知識的熟練運用,同時也提高了學生運用數學語言的口頭表達能力。在這個思考的過程中,學生更能領會到老師設計這道練習題的意圖。實際中,學生也容易發現同伴們在練習題中的錯誤。由學生自己糾錯,印象深刻也就不容易再出同樣的錯誤了,而這也是教師很好地利用教學資源的有效舉措。本節課的難點是將「A—B」與「B—A」互為相反數的分母利用分式的符號變形為同分母。這個難點在學生的做與說中,不知不覺中被突破了。 三、「學案導學」讓學生獲得積極的情感體驗 不管是學生的預習還是注重學生課堂上的表達,都極大地使學生找到了學習數學的自信和提高了學習數學的興趣。在本節課里,幾個學困生也都大膽舉手或回答或板演。當小組成員給他們指出不對之處時,並沒有像往常那樣害怕地低下頭。他們臉上的微笑和堅定的眼神已告訴我他們真正的明白了。而且會做得更好的。這份自信與興趣的情感將是學生在今後的學習中強大的動力。 學生自由討論發言對本節課進行反思與小結。雖然只是片言碎語,但是學生們最真實的想法與體會。學生對一節課所做的快速地在腦海中放映一遍,並說出他們的收獲,或是知識的概括,或是解題技巧,或是書寫的要求。學生的表述讓我很受感觸,平日里自己反復強調有些學生在練習中還要疏忽。學生自己得到的結果是很難忘記的。這是傳統教學中教師的總結所不能替代的。 「學案導學」最大的特點是通過導學案或其他方式揭示學習目標、呈現學習內容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簡單地說就是「先學後教」。在這種情況下,教師的教能指向先學過程中學生暴露出來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減少教師不必要的講授和沒有針對性的指導,提高了課堂效率,這一點得到了高度認同。如何加強學習小組文化的建設?如何對學習小組進行公正客觀的評價?這種教學模式是否會產生「機械化」、「絕對化」的傾向?這些是大家共同感到困惑的問題。 在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提升自己的學科能力和學習指導能力,強化學生與教師、教材、與自己進行高認知水平的、深層次的對話,深入考察和反思這種新的教學模式,確保健康、深入、有效地開展教學改革。

J. 實施學案導學課堂教學模式應注意的問題有哪些

學案導學中如何有效落實「預習」?

首先,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讓學生達到「自律」,真正學會學習。讓學生通過預習能夠首先確定學習目標,然後按目標要求展開探究自學,並在此基礎上掌握基本知識和完成基本訓練。預習完,學生要登記好還沒有解決的疑難問題,帶著問題走進課堂。

其次,教師一定要嚴格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杜絕不預習和對預習敷衍了事的現象;如果保證不了預習有良好的效果,可以把預習放在課堂上進行一段時間預習方法和習慣的培養。對新知識沒有預習或沒有預習好,堅決不能進入下一個環節。

再次,要求學生在對新知識全面預習的基礎上,選擇1-2個問題利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精心准備,以備在展示課上作個性化展示;同時要求學生必須根據新知識的情況確定至少一個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的和與生活、實踐相結合方面的目標,並作必要的准備。

同時,教師要對學習方法進行適當的指導,如控制自己的預習時間,以提高效率;用紅筆劃出書中的重點、難點內容;帶著學案上的問題看書,並標出自己尚存的疑問,帶著問題走進課堂;逐步掌握正確的自學方法,有意識地培養自主學習的能力等等。教師要有意識地通過多種途徑獲得學生預習的反饋信息,以使上課的講解更具針對性。

學案導學學生自學環節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在自學這一階段應把握好以下幾個問題:①前期要努力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養成良好自學習慣,指導自學、督促自學、鼓勵自學,表揚自學效果好的同學,引導學生體驗自我獲取知識的成就感,體驗成功的喜悅,使全班同學形成自學氛圍。例如,指導學生如何粗讀知其大意,如何細讀掌握要領,如何精讀領悟知識的內涵外延,如何舉一反三,如何用已有知識去同化新知識,如何建構知識網路,如何把知識網路條理化、系統化等。②明確學案中各項自學要求。為促進學生自覺而主動地完成自學任務,教師在學案導學階段應根據教學目標的需要,從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著眼,提出具體明確的要求,如具體的看書范圍,思考的問題,完成的實驗內容或練習,要用多少時間,要達到什麼目標,自學後如何檢測等,使學生有的放矢、方向清晰、目標明確地自學。③要積極培養學生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防止有的學生在自學過程中沒有好好看書,沒有好好思考,動不動就問同學、問老師的習慣。指導學生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問題,學會利用資料、查找資料與利用學習工具書。鼓勵學生正確面對困難、挑戰困難,善於從解決困難中尋找快樂,善思樂學,確有解決不了的問題也不應在自學階段請教,而應在「後教」階段討論。

43、對學生預習情況進行檢查有什麼作用?

學生完成「學案」的預習情況是「學案」教學實施的保證。教師對學生的「學案」學習進行及時檢查,一方面能促使學生「不同程度」地完成學案任務,特別是能對一些弱等學生進行個別指導,鼓勵和引導學生克服困難,完成應該完成的任務。另一方面,教師能深入了解學生預習所達到的程度,以及存在的問題,能把握講課的方向和重點。

學案導學互動交流時應注意哪些問題?

互動交流階段對於學生進一步理解知識、消除困惑、解決重難點、再次掀起思維高潮至關重要,在這一階段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①進行師生互動或教師運用課堂提問方式來檢查學生的自學結果並進行釋疑解難時,對於所有學生在自學後都已懂的問題,原則上不教,對於只有部分學生能解答的問題,先讓學生討論交流,教師再更正、補充,對於學生不能夠解答的問題,可在誘導啟發的前提下進行精當的講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一環節最重要的不是釋疑解難,而是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發現學生特別是有待激勵學生的閃光點,表揚學生,激勵學生,激活求知慾,幫助學生樹立信心、體驗成功、激發興趣,使每一節課都作為下一節課的「加油站」,持之以恆,從而真正讓每一位學生學會自學、學會思考、學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②進行生生互動交流時,教師要注意引導發揮好「培優補差」的功能,引導督查優生不但要當堂掌握相關知識,還要完成選做題以及對相關知識的深度、廣度加以鑽研與領悟,為「兵教兵」作好准備,久而久之,讓優生更優。有待激勵的學生要引導並鼓勵他們及時請教,及時消除知識障礙,不要因為一時的障礙影響學習進程,同時要注意教導他們不能有依賴心理,要逐步過渡到獨立學習。

45、學案導學中教師如何做到精講釋疑?

精講釋疑是在學生自學、討論交流的基礎上,教師根據教學重點、難點及學生在自學交流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重點講解。教師在精講過程中,要做到以下幾點:首先,語言、內容要精。其次,精講應具有針對性,切忌面面俱到,應根據學生自學、討論交流過程中反饋的信息展開。再次,精講應具有啟發性。學生經過老師的適當點撥能解決的問題應盡量讓學生自主解決,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教師可採用兩種方式處理學生具有普遍意義的疑點。一是點撥:在學生相互討論解決疑點的過程中教師參與其中,適時點撥;或是某個問題,某個組已經解決,其它組仍是疑點,教師可讓已解決問題的小組做一次"教師",面向全體學生講解,教師補充點撥,這也可以說是討論的繼續。二是精講,對於難度較大的傾向性問題,在學生渴望釋疑的心理狀態下,教師針對其疑點,快速確定講的內容,抓住要害,講清思路,明晰事理,並以問題為案例,由個別問題上升到一般規律,以起到觸類旁通的教學效果,使學生在教師指導下歸納出新舊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構建知識網路,從而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綜合能力。

學案導學中如何做好反饋展示活動?

學生學習情況的反饋與展示,是「學案」教學實施的核心。

展示目標:

(1)通過學生的展示和其他學生的聽講、更正、補充、拓展,實現對知識的再一次認知。

(2)通過展示,盡可能多的將學生在預習、交流過程中所存在的問題暴露出來,以待修繕。

(3)通過學生發自內心的、主動的、個性化的展示,使盡可能多的學生從中體驗到成功的樂趣,從而激發其學生興趣,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

基本要求:

(1)要保證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展示的全過程。

(2)展示過程中,要激發學生認真聽講、更正、補充、拓展。

(3)展示過程中,教師要發揮好及時點撥、總結、拓展、調控和激勵作用。

(4)展示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相互欣賞、相互鼓勵,積極創造團結和諧的展示氛圍。

如何引導學生利用學案中的「學習目標」?

在導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讓學生將學習目標變成自我學習計劃,督促學生以學習目標作為導向,調節、監視、控制自已的學習活動和學習過程,引導學生反思評價自己的學習過程。最後,結合評價反思和當堂檢測題,引導學生總結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促進學生元認知能力的發展。

如何讓課堂練習起到好的效果?

課堂練習能否起到好的效果主要抓好兩方面的落實:一是學生在自學的基礎上嘗試著獨立完成相應課堂練習,防止走過場或抄襲現象;二是在生生互動交流或師生互動交流過程中要認真做好訂正、理解、內化的作用。教師應充分發揮調控功能與主導功能,確保課堂練習的完成與訂正達到當堂落實。

學案導學中完不成任務的原因有哪些?

學案導學中完不成任務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⑴預習作業檢查力度不夠,在課前不能明確知道多數學生的預習效果,因為部分學生沒有嚴格按照要求完成預習任務,導致課堂預習檢查環節超時,影響教學任務的完成。

⑵備課過程中不能充分備學生,過高的估計學生的理解與接受能力,不能恰如其分的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深入細致的備課。

⑶導學案中設置的練習題量偏大,個別題型書寫量大,耽誤了一些時間。

⑷不能完全放手,過於依賴導學案,某種程度上成為一種羈絆和束縛。

⑸學生進行互助小組討論、質疑等所用時間超出預想。

解決的辦法:

⑴加強對學情的了解,加強課前的預習檢查,掌握學生的預習效果。

⑵根據具體的學生理解及預習效果,設計合理的題型,精選練習題,控 制練習量,加強限時訓練。

⑶上課少講的同時,學生的自學、小組互動時間也要控制時間。

在學案使用中,出現問題是正常的,關鍵是要以一種積極的心態來對待。教師如何結合學案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

在開展學案導學,基礎好、自學能力強的同學,學得更輕松,進展更大。基礎差或自學能力不強的同學,如不加以個別化輔導將會是一場災難。因此,要注意加強對學生進行個別輔導。要重點解決好三個問題:①對接受能力較弱的學生,注意進行學習內容的輔導,力爭「日日清」。②對自學能力差的學生,注意進行方法指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增強自主學習的興趣。③對於學習態度有問題的學生,要幫助學生端正自學態度,增強毅力,增強信心。輔導主要有兩個途徑:①教師輔導。要善於發現有問題的學生和學生中存在的問題,及時輔導,讓每個學生每天都能跟得上;②同伴輔導。發揮學習小組的作用,提倡合作化學習,學習小組相互激勵、相互支持、共同前進。發揮優秀學生的作用,採用「學長制」、「兵教兵」的戰略,更大范圍更快解決學生中存在的問題。

學案導學對教師提出了哪些新的素質要求?

「學案導學」要求教師必須提高三個能力:備課中的「廚師」能力,課堂上的「公關」能力,教學中的「導演」能力。

備課中的「廚師」能力:教師必須根據教材精選材料,精選認知策略,精收反饋信息,優選教學方案,優化教學手段,在抓住「重點」、凸顯「難點」、破解「疑點」上下功夫,在能提高學生能力的「支撐點」上下功夫,在能激發學生主體意識的「興奮點」上下功夫。

教學時的「導演」能力:在課堂教學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好比導演,要為學生創造表演的舞台,讓課堂充滿魅力。教師必須根據教材內容,靈活使用教學手段,做到寓教於趣,寓教於樂,寓教於情,使學生始終處於學習的亢奮狀態。

課堂上的「公關」能力:教學中教師必須激勵、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變「要我學」為「我要學」。為此,教師要主動接近學生,通過平等、民主的師生交往,了解學生的知識需要與情感渴求。

一堂優秀的學案導學課的標準是什麼?

用「六看標准」評價「學案課堂」:

一看課堂上的教與學用不用學案。學案是教師站在學生學習的角度,通過體悟而策劃設計的師生共同擁有的「學習節目表」。它能減少課堂運行的被動與盲目。它能培養教師的研究能力、學生主動學習習慣和學習能力。

二看學生學得是否高興、主動、深刻。學案的每一個欄目都是師生學習過程中走向高興、主動、深刻的創造和創新天地。欄目條理清晰,活動一波三折,正例加反例,聯想加類比,考試加實踐的學案課堂會把學生的學習不斷引入勝景。

三看教師教得是否輕松。課堂教學是師生不斷「合」、「分」的動態過程。教師不能去搶學生的活,要善於把「皮球」踢給學生,教師要在課堂上實施「主動撤離」和「適時登場」,做好主持人。教師教得是否輕松是評價「學案課堂」成功與否的顯著標志。

四看師生關系是否和諧。強調教師教學發揚民主。要把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選擇,是否注意傾聽學生的想法,是否與學生商量著進行,是否根據學情靈活使用學案,作為評價「學案課堂」的關鍵指標。

五看教師是否關注對學生的積極評價。強調教師要尊重、理解、信任、欣賞、關愛、寬容學生,進行賞識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健全的人格。這是我們評價教師能否實現成功教育教學的重要標准。

六看教師是否有開拓創新意識。強調教師要知道使用的學案只是一個範例,我們是在用學案而不是教學案。拓展創新有明確的三個導向:一要直通教學質量,讓學生學有成績,體驗成功,增強自信;二要揭示通法,加強「雙基」,建構思想方法,形成遷移能力;三是考慮聯系生活、實踐和育人,讓學生全面發展,提高實踐與創新能力。

學案導學中如何有效落實教師的「導」?

⑴指導學生的自學。要善於結合具體自學內容,對學生進行自學方法的指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自學效果。

⑵指導學生的交流。積極引導學生有組織地開展小組合作交流活動,爭取能在小組內解決的問題在小組內解決,並形成共同的學習成果和共性的問題。

⑶誘導學生的質疑。對學生學習中的共性問題或疑難問題,要善於在解決的方法上給予誘導,引導學生學會思考,形成良好的思考習慣。

⑷引導學生的小結。要善於通過對學生學習小結活動的引導,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和科學的學習方法,完善學生的學習活動。

⑸輔導個別學生。在學生學習的各個階段,要加強對特殊學生的指導和幫助,使他們在學習態度、方法及知識技能等方面達到應有的要求。

學案導學中如何有效開展「師生互動交流」?

所謂「師生互動交流」就是教師採用提問討論的形式,提問討論學案中的導學問題。對於學生可以獨立完成的導學問題,教師只需在提問討論過程中明確肯定學生的自學結果,並給予表揚鼓勵即可。對於重點問題應重點提問,重復提問,反復感知,加深理解,當堂掌握。對於難點問題應啟發學生積極思維,引導思維方向,利用學生的集體智慧得出正確的答案。在提問討論過程中,應著重關注有待激勵的學生,把導學問題中簡單的重復提問的問題留給他們,迫使他們調動感覺器官與思維器官,變依賴觀望為積極投入。把有一定難度的問題提問中上生,使各層次的學生人人參與,通過肯定、表揚、鼓勵,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愉快或成就感,體驗成功的喜悅,認為學習是「樂事」而非「苦事」,更加激發學習興趣與學習熱情,產生源源不斷的學習動力。

開展學案導學如何處理「先學」與「後教」的關系?

「先學」是基礎,「後教」是關鍵,要解決好以下幾個問題:①以學定教。決不能再象過去那樣按教材內容,按部就班地講下去,而應根據學生完成學案的情況,了解學生學習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思維的障礙,重新確定教學內容。要更有針對性,新穎性,更能吸引學生。②以教促學。這里包含兩個層面,首先教的過程也是對學生學的情況的檢查、檢驗,更清楚地了解學生自學情況,特別是個體的差異。其次,課堂的教是學生課外所學內容的延伸,讓學生更系統地學習,達到學習的更高層次。③改變教學方式。當學生走進課堂時已不是對課堂內容無所知,完全陌生的人,他們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建構基礎,要打破壓抑、嚴整、呆板的舊課堂常規,創設認知情境,引發學生學習慾望,讓出機會,讓出問題,讓學生自己解決,師生互動。引導學生人人參與課堂交流,互相學習互相幫助,實現生生互動。從課前預習回到課堂中再認識、再發現,走向深入。

學案導學該怎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⑴通過設制接近學生「最近發展區」的問題,使學生通過努力就可以回答出來,幫助學生獲得知識探索的成功,嘗到成功的喜悅,由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從而激發學習的興趣。

⑵讓「學案教學」的課堂成為學生問題解決與成功展示的課堂,讓學生勇於發表自己看法,讓基礎較差的學生也能做出基本內容課堂討論時的發言,讓學生對課堂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

⑶注重學法指導,讓學生不斷掌握新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的學習能力和信心逐步增強。

學案導學中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⑴培養學生敢於自學的習慣。教師要善於結合學案預習的任務,對預習任務提出明確的要求、對預習方法進行指導等,循序漸進地培養學生善於按照學案預習課本,學習有關內容,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好學習新課的知識准備,並在自學中養成善於發現問題,獨立解決問題的習慣。

⑵培養學生獨立思考的習慣。學案導學中,要善於利用富於啟發性、針對性、趣味性、時代性的問題設計,推動學生去探索新知,使學生思維不斷向深度、廣度上拓展,積極培養學生勇於思考、敢於思考的習慣。

⑶培養學生樂於合作交流的習慣。通過有效的合作學習組織,讓不同的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都感到有自己的位置,讓每位學生都有話語權。積極培養學生敢於發表自己的見解、敢於質疑、樂於合作探究等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

⑷培養學生自我反思的習慣。充分利用學案中的反饋展示,引導學生對學習中的知識獲得、方法獲得和疑難困惑等進行及時反思,不斷發現自己的成功、存在的問題,明確今後學習的方向,逐漸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

學案運用的誤區有哪些?

誤區一:重「顯性目標」,輕「隱性目標」

知識目標和能力目標是寫在學案上的,屬顯性目標,主要通過學生自學和課堂教學達成,而情感目標和意志目標是隱性目標,不能寫在學案上,要靠教師適時調控。教師在教學中要發揚民主,注意學生學習活動方式的選擇,注意傾聽學生的想法,碰到問題要與學生商量著進行,並根據學情靈活使用學案,從而在融洽的師生關系中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的意志。

誤區二:重「講評」,輕「探究」

有些教師教學觀念落後,教學方法陳舊,重教輕學,包辦代替養成習慣,所以實行「學案」導學時習慣於走老路。如對那些應由學生自已解決的內容仍以講為主,還是注重講深、講細、講透,認為「學案」中安排的讓學生自我探索、獨立思考、相互交流、提出問題等太耽誤時間,總不如自己講效果好,結果,忽視了學生的創新和探究能力的培養。所以,在教學中要鼓勵學生以學習的內容為中心,根據學案提出自己的問題,教師要適時介入討論或指導、點評,並從創新、求異、實用方向加以引導,給予正面鼓勵,一些復雜性的問題在課堂沒能完成的可留到課後繼續討論,有的還可以作為研究性課題,指導學生課余鑽研,參考相關資料或進行實地調查,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層次。

誤區三:重學生的「學」,輕教師的「導」

有些人認為「學案」中很多內容是安排學生自學,課堂上多數時間採取了「放羊式」,該講的也不講,該引導的也放給學生去「死啃」,結果不光效率低,更重要的是出現了很多知識漏洞,學生不會的還是不會,「生米做成了夾生飯」。學案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要方式,但自主不等於放任自流。在學案的使用中,應盡量避免這種現象,也就是要控制好學生的自由度。所以,動態地把握好課堂教學中教師與學生的「分」與「合」是學案運用的關鍵。教師在課堂上要實施「適時登場」和「主動撤離」,以學生的「學」為核心,突出學生在獲得知識過程中主體地位的同時,加以適時的引導,強化課堂教學的民主性、互動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誤區四:重「傳統評價」,輕「分層評價」

「學案導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還必須對現有的課堂教學評價標准進行改革。傳統的終結性評價因為更多的是鑒別學生的學習結果,為後續的學習提供預測,所以不能反映出該同學在某一時期內的學習狀況,由此得出的結論也會影響學生對自己學習狀況產生的錯誤認識。我們要注重課堂教學中的即時評價與分層評價,例如,課堂提問盡可能適應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對學生的回答也根據學生的基礎能力予以准確評價,看到學生的成長;課堂教學中適當運用評價關注學生的學習興趣、自信心是否進一步提高,與他人合作交流的願望和求知慾是否增強,是否逐步形成各種良好的習慣和科學的價值觀;教師教學是否發揚民主,教得是否輕松,師生間的關系是否更加融洽等等。

閱讀全文

與學案導學課堂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