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何優化美術課堂教學
近幾年來,隨著課程改革不斷深入,對於美術教學評價的要求越來越高。因為評價是美術創作與美術鑒賞教學活動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環節,《美術課程標准》的評價建議中也提出:「美術課程評價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促進美術課程不斷發展的重要環節。」學生是一個充滿個性、活潑、靈動的獨特個體,每個人都有自己與眾不同的生活經驗、生命體驗、情感世界,評價標准要體現多維性和多級性,適應不同個性和能力的學生的美術學習狀況,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
從而去追求更為有效的美術課堂教學評價方式。
一、尊重個性差異,注重情感的評價
教師注重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關注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學生的心理需求,從多個角度,以發展的眼光來評價學生,充分肯定他們所取得的點滴進步,激發他們的自信心,使之獲得「我也行」的情感體驗。
杜威曾說過:「每一個兒童來到學校的時候,除了懷有獲得知識的願望外,還帶來了他自己的情感和感受的世界。」怎樣調動學生的情感,讓學生感知教師的期望和評價,從而去充滿熱情地學習呢?我在執教《我們的雙手會表演》一課時,先帶領大家玩了手形游戲,用手變出小孔雀、小狗、小兔子等動物。這時,一位男孩子舉手說道:「手指不僅可以做游戲,還可以傳遞信息,如一至十的數字、OK等手勢,中國人拜年時做的恭喜的手勢。」說著,他還淘氣地做了個「V」的手勢。在場的聽課教師無不為小男孩的精彩發言而暗暗喝彩。我緊緊抓住這一契機,表揚了這位學生,並即興帶領大家來做一做相關手勢。小男孩看了看老師,興奮的坐下,眼神中充滿了自豪的表情。
《美術課程標准》指出:「美術課程具有人文性質,是學校進行美育的主要途徑。」人文性在本質上強調人的情感、人的體驗。美術課以畫為載體,承載人的情與意,是學生、教師二者感情碰撞的空間,是一個豐富多彩的情感世界。
二、關注個體差異,注重評價結果的激勵性
具有激勵性評價是培養和保護學生創新思維的條件,只有在寬松、愉悅、不斷獲得鼓勵的環境中,學生的思維才會變得活躍。教學中,教師關注個體差異,用鼓勵性的語言,贊揚學生的每一次成功,及時抓住學生稍縱即逝的新奇、獨特的想法,給予贊揚,讓學生產生成功的體驗,激勵學生不斷追求成功,使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得以發展,讓學生從內心體驗成功,產生學習的動力。
《美術課程標准》中提到:評價要鼓勵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特點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和能力。我在美術教學評價中,注重評價結果的激勵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敢於創新和勇於發展個性。在上《秋天來了》一課時,我以「秋天的禮物」作為整堂課激勵學生的評價手段。課上只要善於傾聽或者積極發言、補充的,畫的有創意、構圖飽滿、色彩運用恰當的,都能獲得一件老師准備的秋天的禮物:一片紅色的楓葉、一朵黃色的菊花、一支金色的麥穗、一隻誘人的蘋果……這種生動富有激勵性的評價給學生美好的遐想,既激發了他們表達與交流的慾望,又給他們一種藝術的享受,還再一次突現秋天景物的特點,可謂生動有效,拉近了評價者和被評價者之間的距離。
三、關注學習過程,注重評價的多維性
教師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還要關注學生求知、探究和努力的過程,注重鼓勵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評價,開展自評、互評活動。同時教師要注重幫助學生自我認識,自我教育,促進學生主動、全面的發展,體現教師評價的目的是為了改進,而不是為了甄別,體現以多維性和多級性的教學評價方式促進學生發展的現代評價觀。1、肯定性評價
美術課堂中的評價就是在教育孩子怎樣做最好,肯定孩子的方法、能力等等,所以一定要有肯定性。不能模稜兩可,否則這樣的評價孩子不知道該怎麼取捨。否定的評價容易打擊孩子的積極性,因此使用時一定要委婉,因此盡量多鼓勵,少批評。當然不是說不批評,必要的批評也是給孩子指明方向的。肯定優點就是放大優點,讓缺點自動萎縮。2、肢體語言評價:
教師以滿腔的熱情、飽滿的精神,對學生一個微笑、一個眼神、一個豎起大拇指的贊許、拍拍肩膀的激勵、握握手的感激成為教師教育智慧和能力的一種表現。這種評價,簡便、直接、有效,對學生的成長起著重要的作用。3、技巧性評價
教師注重以多樣的評價方法和技巧,滿足學生求新求異的心理,為不同層次的學生創造獲得鼓勵和成功的機會,發揮了評價的促進功能,有利於激發學生進一步參與學習和評價活動的興趣。
⑴我在執教《我心中的太陽》一課時,首先營造了很寬松的作畫氛圍,孩子們興趣很濃,表現得無拘無束,有的學生創作出扎小辮的太陽,有的帶帽子,有的瞪著大大的眼睛,有的穿著五顏六色的衣服……充滿了兒童特有的氣息。他們表現的就是自己內心的感受,我們可能會看不懂,不理解,甚至無法定出高低。學生將完成的作品張貼在作業展示台上,然後提問,一是:「你認為哪位同學畫的太陽既神奇又美麗?」這個問題是讓學生自己做老師,從自己的審美角度去分析、評價自己或他人的作品,發現創造的價值。其評述是對別人作品的一種全新詮釋,也是一次口頭的二度創作,既能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發展審美能力,又能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表達能力,並且提高他們對美的鑒賞能力,使繪畫者發現嶄新的角度。二是:「說說自己的小太陽有多美麗和可愛。」這個問題我提供給動手能力相對落後一些的學生,讓他進行自我評價,說說自己為什麼喜歡這樣去表現太陽。通過學生說,教師知道他們的所思所想,以便教師能夠了解他們繪畫時的心理過程,以引導其心理向健康的方面發展,使作品的客觀評價闡發出深刻的內涵,為學生的人格發展奠定基礎。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積極地參與,從中可以認識自己的價值所在。
⑵同桌間交換作業,先對對方的美術作業在心裡作一個大致的評估,並找出對方作業中的優、缺點,教師適當選出幾幅有代表性作業在課堂的小結部分進行交流。這樣的作業評價方法能使學生在過了把「小老師癮」的同時,提高學習美術的興趣,加深對本堂課教學要求的理解。4、優化作品評價:
在作業評價的環節中,用我的面部表情「
」「 」「 」「 」「 」等評價作品的方式來代替傳統「A,B,C」的等級評價方式,並把這些表情畫在學生作品中最與眾不同並值得一提的地方。老師喜怒哀樂的臉是種有趣並富有人情味的評價方式,在教學活動中深受學生們的歡迎,大大滿足了學生的成就感。每個表情代表作品中表現優秀的一個方面和需要努力的地方,每一個表情都是對學生的表現作出的評價。5、立體動態化評價:
通過建立「成長記錄袋」的方式,收集起記錄學生成長與進步的一件件實物,一幅幅作品,最滿意的作業、失敗的作品、自畫像、與各科學習相關的資料、小製作、學習感受、家長反饋卡、小組評議等,讓學生體會自己的進步。而「作品集」、學習成果展覽更是從情感、態度、能力等多方面展示學生的成績,反映學生在達到目標過程中付出的努力與進步。
有效的美術課堂教學評價,它涵蓋了教學的整個過程,囊括教學前的扎實准備,即時的教學評價在整個過程起到催化劑的作用。只要老師多一份寬容、多一點等待,多一些發自內心的、真誠的、恰當的課堂評價,多一些充滿人文關懷、飽含智慧與幽默、富有情趣的評價,就能使學生充滿自信投入學習,使學生暢所欲言,
使學生在寬松的環境下集思廣益、獲得靈感,
使課堂氣氛變得更加和諧。同時,更能有效地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的藝術素養,把美術課堂教學帶入一個嶄新的天地。
❷ 如何運用幾何畫板進行課堂教學
幾何畫板很好用的,可以在課堂上或者實驗課上給學生們數學中幾何圖形之間的變換,之前在黑板上是無法讓圖形動起來的,而且還可以用它來驗證幾何定理,都是很方便的。比如可以用它畫正弦函數圖像,具體步驟如下:
步驟一 打開畫板,建立直角坐標系(菜單欄里選擇「繪圖」——「定義坐標系」),在空白處右擊滑鼠,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選擇「隱藏網格」。
步驟二 在空白處右擊滑鼠,在彈出的對話框中點「繪制點」,繪制兩個點A(-2,0),B(-1,0),按順序選中點A、B,在菜單欄里選擇「構造」——「以圓心和圓周上的點繪圓」,構造一個單位圓。拖動單位點調整單位長度。
步驟三 在單位圓上取一點D,按順序選中A、D,在菜單欄里「構造」→「射線」,構造一條射線,過點D構造x軸的垂線交x軸於E,隱藏垂線,再構造線段DE,並在菜單里「顯示」把線段DE改成藍色、粗線。
步驟四 順序選中點B、D和圓,在「構造」里點「圓上的弧」,及時選菜單里「度量」→「弧長」,並及時點菜單里「變換」→「標記距離」。
步驟五 選中原點,「變換」→「平移」,在在彈出的對話框中把下邊的「固定角度」改為0,則原點平移到E』。
步驟六 順次選中E、E』點,「變換」→「標記向量」,選中線段DE和點D,「變換」→「平移」,將線段DE平移到E』D』;連結DD』,並把線段改為虛線。
步驟七 選中D』點,點菜單欄里「顯示」→「追蹤點」。
步驟八 選中點D,點「編輯」→「操作類按鈕」→「動畫」,點擊「確定」按鈕,然後點擊動畫點按鈕,即可演示正弦函數圖像。
❸ 如何合理地對待國畫課堂教學中的臨摹與創作
臨摹一直是中國畫課堂教學的主要手段,但是藝術教育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探究能力。只會臨摹不會創作不是我們國畫教學的最終目的。在我們的課堂上,讓學生臨摹一幅國畫作品難度不大,要是讓學生當堂創作一幅國畫作品,馬上就有學生感到無從下手,這里有學生的基礎問題,當然國畫課堂教學不可能像專業教學那樣,有較充裕的實踐循序漸進地從臨摹到寫生,那麼教師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中處理好臨摹與創作的問題呢?我認為首先得做好以下幾點:1、有選擇地優化教學內容,避免臨摹陷入現成的套路。 教師要善於靈活地、創造性地使用教材,越是初學者越不宜一味地埋頭臨摹,要避免從用筆、造型直到章法進入完全現成的套路。根據自己的感受去臨摹,實際上就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我們沒有任何理由讓每一個人的臨摹作品和原作一模一樣。教師在臨摹教學時可以對學生提一些要求,例如在第17冊《筆情墨意抒胸襟》中,組織臨摹大師的蔬果作品,我要求學生可以自由組織畫面,也可以在畫面中加入自己想畫的蔬果。教師也要注意學生創作能力的培養,在教學中盡可能為學生提供寫生的機會,在觀察、分析、思考的基礎上,讓學生自由地去探索、發現表現方法,變臨摹學技法為探究創技法。清代方薰在《山靜居集》中談到臨摹時說:「摹仿古人,始乃惟恐不似,既乃惟恐太似。不似則未盡其法,太似則不為我法。」說的就是臨摹不是機械地復制,而是要把握前人的藝術精神與表現樣式,學習前人在實踐中總結出來的繪畫經驗、技術技巧。2、小組合作創作,作品與生活密切聯系。 山水畫的創作歷來都是國畫教學中的難點。山水畫技法較多,既有樹木又涉及山石。我在山水畫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發揮集體的智慧,體會創造的樂趣,讓學生小組合作,共同完成山水畫創作的作品。分組後,同學們三五成群,「出謀劃策」,你畫山,他畫水;你染墨,他敷彩;你點景,他潤色,忙得不亦樂乎,課堂氣氛相當活躍。在學生合作完成的繪畫作品中,既有臨摹的部分也有創作的部分,使不同繪畫基礎的學生都在合作的作品上留下了印跡。 針對教材中花卉蔬果題材的創作教學,我堅持與生活相聯系。在理解大師作品精神內涵和臨摹大師作品的基礎上,組織學生畫出身邊的花卉、蔬果,以小品的形式為主。並鼓勵學生將所畫的作品用來做成裝飾燈罩、裝飾筆筒等,應用到日常生活中。
❹ 淺談如何構建美術高效課堂
在國家基礎教育課程改革中,我們面臨改變原有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新要求。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成為課程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形成高效、持久的課堂教學效益,越來越成為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課題。我認為所謂高效教學是指教師通過在一定時間的教學之後,學生所獲得的最大的、具體的進步或發展。是檢驗教師教學成果的重要標准,是學生的學習是否有最大收獲,教師的教學是否有最大效益。高效教學不一定是教師認真負責程度的具體體現,而是要看學生有沒有學到什麼或學得不好。如果學生不想學或沒有收獲,即使教師教得辛苦也是無效教學。一、在預設中體現多元思考一堂高效、有序的課,應該是活而不鬧,也就是說,課堂氣氛要寬松,學生思維要活躍,創作表現時要靜心、細心、耐心。我認為主要可以從以下環節入手:在每次上課前,除了要小幹部檢查工具材料的配備外,我往往會讓學生做好相應的課前預習工作。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課堂,讓學生在課前就有主動參與的意識,增加學習的熱情。如在上《包的世界》一課,布置學生收集家裡的包。在課前自學課本中包的製作方法,也可自己動手做一做,上課時,讓學生羅列出自學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小組討論,課上交流,提出解決的途徑和方法,老師的建議。再讓學生把帶來的包展示出來,分析它們的外形和組成部分,顏色的搭配、材質等,最後老師再給予學生一定的學法指導和示範。通過從學生自學—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要比老師提供現成的資料,學生收益更大,學生自然學得主動。課前,可以問問學生「你喜歡這一課嗎?你了解這一內容嗎?」讓學生事先動手畫一畫,了解大致的情況。如《車》這一課,我讓學生把自己會畫的汽車先在紙上畫一畫,學生基本已經能畫出幾種汽車的外形特點,把公交車是長方形,小轎車畫成梯形和長方形,卡車是正方形加長方形。有的畫了車窗和輪子,但沒有車門和車燈,有的把兩個車輪畫在了一起,也有的同學知道汽車的功能,但不會表現。在了解了這些情況後,老師就有了課堂的准備,有針對性的進行教學。二、在課堂中體現主體性實踐學生主體性實踐和認識活動階段,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鞏固和深化。教學指導時一方面要讓每個學生的能力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又要顧及層次不同學生的表現狀況,有針對性的輔導,使學生對自己能力的提高獲取自信心。特別強調進行合理的想像和誇張,使繪畫作品更具有童趣性。我在上《誘人的瓜果》一課時,我首先在黑板上出示一個大籃子,要求學生將各種誘人的瓜果放在其中。隨即,學生運用平日所學的繪畫表現技能,開動腦筋各出新意。不到二十分鍾,學生的作業畫好剪下來,陸續展示在黑板上的「籃子」中。本課不但完成了教材中要求的內容。而且學生情緒盎然,課堂教學形式活,質量高,效果好。充分調動了學生的豐富想像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鞏固了繪畫技能的學習。所以在教學中,應該盡可能多的讓學生積極動手操作體驗,任其在自我探索的活動中發掘創造的靈感。三、在作業中體現積極評價學生自評和互評是學習評價的一個重要組成內容。教師要更多地採用即時的、多元的、極富個性和針對性的評價,用贊美的語言激勵學生,用委婉的語言批評學生,用具體的語言啟迪學生打開思路。對於學生繪畫不好的特別需要注意,重要的是對於繪畫不好的學生作出富於鼓勵的語言,從而保持引發活動的非評價性的特點。如「畫得不錯」,「可以畫得更好」等鼓勵性話語。類似這樣的回復能夠使畫得不好的學生能夠有自信,而不因為學生畫得不好受到批評。學生行為之後緊跟著表揚和鼓勵而不是批評,更有可能促進學生的繪畫學習和遷移。在盡可能非評價性的氛圍中引發學生自由繪畫,這使學生能夠自由地發揮想像力,只要給以恰當的反饋和糾正,都能成為繪畫學習的起點。構建高效美術課堂並不是簡單的事情,這里需要教師的對課堂教學效率的不懈追求,課堂上促使學生的積極性、能動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只有當學生的人格得到尊敬、智慧得以顯露的同時,才能形成真正的活躍和諧高效的課堂。美術課堂有獨特的教學情境和氛圍,教師要充分根據美術學科的特點,探索教學藝術,不斷提高教學效率。
❺ 小學美術課堂如何進行版畫教學
根據版種的不同點線面起的作用也不同。 點:銅版畫中的點,特別是美柔丁技法中營造的點多半用來表現物體的暗面,營造一種厚重的體積感,或者是製造一些肌理效果。木版畫的點多是通過刀法的運用來表現,有大,小,方,圓,三角,長,短等等各種點...(火星人)0222
❻ 版畫課堂教學的亮點是什麼
渝西畫派正式提名是在2006年,這時國家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剛好才到第一個階段。我國的 西部大開發總體規劃可按50年劃分為三個階段:1、奠定基礎階段:從2001年到2010年,重點是調整結構,搞好基礎設施、生態環境、科技教育等基礎建設,建立和完善市場體制,培育特色產業增長點,使西部地區投資環境初步改善,生態和環境惡化得到初步遏制,經濟運行步入良性循環,增長速度達到全國平均增長水平; 2、加速發展階段:從2010年到2030年,在前段基礎設施改善、結構戰略性調整和制度建設成就的基礎上,進入西部開發的沖刺階段,鞏固提高基礎,培育特色產業,實施經濟產業化、市場化、生態化和專業區域布局的全面升級,實現經濟增長的躍進; 3、全面推進現代化階段:從2031年到2050年,在一部分率先發展地區增強實力,融入國內國際現代化經濟體系自我發展的基礎上,著力加快邊遠山區、落後農牧區開發,普遍提高西部人民的生產、生活水平,全面縮小差距。「十五」計劃時期,實施西部大開發的重點任務是: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鞏固農業基礎地位,調整工業結構,發展特色旅遊業;發展科技教育和文化衛生事業;特別是要做好少數民族地區、革命老區、邊疆地區和特困地區的扶貧工作,從根本上改善這些地區的生產和生活條件,要集中有限力量,精心規劃,組織建設一些關系西部發展全局的標志性工程。力爭用5到10年時間,使西部地區基礎設施和生態環境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確保西部開發有一個良好的開局。
今年是2012年,渝西畫派正處在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的第二個階段,如何將渝西畫派經濟化、產業化?這無疑對渝西畫派來說既是機遇,又是挑戰。不過現在離2030年還有18年的時間 ,恰好是一個孩子從出生到成年的時間。在過去的6年時間里,渝西畫派取得了很多優秀的成果,這無疑是令人欣慰的。但是其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問題阻礙著它的成長,以下便是其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幾個問題,希望真正關心渝西畫派成長的藝術家們能夠重視起來。
問題一:流動的主力軍
為什麼說是流動的主力軍呢?渝西畫派的成員有:美術學院的教師和學生、地方畫院、美術協會的專職畫家、中小學美術教師、文聯及文化宣傳部門的幹部職工等。其中美術學院的教師和學生就是渝西畫派的主力軍,大部分參展和發表的作品都來源於這部分人。但是在美術學院教版畫課的老師少之又少,一個老師要帶好幾個年級,連國畫班的教師都比版畫班的多得多,所以希望就落到了學生肩上。學生的肩上的包袱是很多的,面對社會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經驗的要求,學生無法平衡學習與實踐兩者之間的關系給他們帶來了很大的焦慮。當大學四年一結束,學生們都各自奔前途去了。就我所知道的以前幾個渝西畫派的成員,雖身處自己的教育崗位,但有多少人還記得自己是渝西畫派的一員?又有多少人以自己是渝西畫派中的一員為驕傲?這就像我們在搭建房子一樣,打好了很多個地基,可房子就是修建不起來。
問題二:渝西畫派並非一個群體
2008年5月,張詠清教授在自己的一篇名為《「渝西畫派」的成因、現狀及未來發展的思考》文章中對渝西畫派的發展做了展望:「流派和群體藝術,無疑是當代中國美術事業發展不可替代的時代藝術生力軍。在此情況下,「渝西畫派」必將成為中國版畫界乃至中國美術界帶來新的氣息,新的希望,新的景象。」這個設想與西部大開發的第二個階段很是貼切。為什麼說渝西畫派並非一個群體?群體是相對於個體而言的,但不是任何幾個人就能構成群體。群體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為了達到共同的目標,以一定的方式聯系在一起進行活動的人群。但如今的渝西畫派成員中,真正想把完善版畫事業作為目標的有多少個?在這批渝西畫派的主力軍當中,有多少人會關心自己的作品是否能給渝西畫派帶來全新的面貌?還是說他們的創作僅僅只是為了能夠順利畢業?
我們看到的是渝西畫派中上層與下層之間缺少專業交流,很多活動就只有幾個人在策劃和關心。因為我沒有資格去參加渝西畫派作品研討會,所以對他們研討出來的結果不知情。當然,作品成敗的原因肯定是綜合的,倘若渝西畫派所有成員的利益與目標不統一起來,那麼創作就沒有活力,要想更深入的發展就很困難。
問題三:名人效應
版畫最大的特點在於其可復制性,同時這也是它的優點,是其它畫種不能與之相比的。同時刻畫的人手上的力要足,才能刻出強有力的線條。初學版畫的人難免要被傷著或是累著,不像其它畫種畫起來那麼輕松,這就使得很多人對此畫種沒有興趣。美術學院的專業是學生自選的,很多人都不知道該選什麼專業。選版畫的學生當中的很多人都是朝著老師——渝西畫派創始人兼美術學院院長的身份去的。且不說這些違背自己真正興趣的學生最終到底有沒有對版畫產生興趣,但是這種名人效應給學校的其它專業帶來了負面的影響。1、很多在其它專業的基礎課上表現得很優異的學生在選擇專業時被版畫班「搶」走了,這就使得其它專業課的老師受到不公平的待遇,從而在教學上也失去了以往的積極性。2、渝西畫派雖然是我校的精品課程,但是在期末成績的時候與其它專業的分數相差太多,影響了其它專業學生的獎學金評定,同時也影響了他們對其它基礎課程的積極性。這種不公平的競爭最終將會給渝西畫派的聲譽帶來負面的影響,而且也誤導了部分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專業。
問題四:脫離生活
渝西畫派作為版畫當中的一個派別,有其自己的地域特色,那就是巴蜀地區的風土人情、農田溝壑。如果沒有那份對巴渝文化質朴的熱愛,優秀的作品就談不上。也許創作素材可以從包羅萬象的網路中找,但是那種對文化氣息的氛圍是很難感受到的。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如果連生活都感受不到,又如何創作出比生活更高的作品出來呢?渝西畫派當中真正深入到巴渝文化當中的人很少,寫生的人也很少,這與課程的安排有部分的關系。
渝西畫派作為美術界的一股新生力量,有著一群年輕且朝氣蓬勃的團隊,如果師弟師妹們喜歡藝術、喜歡巴渝文化並且今後願意留在這里發展,不妨試著去了解渝西畫派。
最後提醒各位的是:藝術是有生命的,它需要有人去傾聽,熱愛它的人只有與它流著同樣的血、完全把自己的心思都投入到裡面才會感受到它的美,才會有所回報。
❼ 如何使美術課堂教學具有節奏的美感
節奏是課堂教學要素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古代《禮樂記》中說:「節奏,謂或作或止,作則奏之,止則節之」可見,節奏原指音樂中交替出現的有規律的強弱,長短現象,也比喻為均勻的有規律的工作過程。明快流暢的節奏給人以美的享受,如同音樂的輕重緩急,繪畫的濃淡疏密,借用到教學上來,節奏是指課堂進程的緩急張馳,節奏藝術則是指課堂進程如何運用緩急張馳的藝術。
1. 課堂教學中要把握語言的節奏,抑揚頓挫,激情洋溢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課堂結構的具體需要來加以確定,就一般意義上講,有這樣的一種模式;開課稍快:精彩、少套話、廢話;切入正題;放慢但語調可高昂些;展開講解:要快,形成「小高潮」,烘托起愉悅的氣氛,轉入下一個問題:稍慢,結束:稍快,乾脆利落,嘎然而止,或為下一節課鋪墊,或練習,做作業。必須處理好導入展開,高潮,結尾四環節,注意首尾照應自然,高潮設置及時,過渡銜接得當,以體現教學結構的和諧美,曲線美和整體美。這種課堂宏觀節奏,同學們的心理和生理運動曲線恰好成反向趨勢,能解決學生的「疲勞區」的問題。同時教師優美的有節奏的語言是給學生最美的教育享受,課堂教學語言應有抑揚頓挫,節奏變化,作到直觀生動,富有藝術性。應少一點如雷貫耳,面目可憎,多一點優美動聽,和顏悅色;少一點平淡無奇,平鋪直敘,多一點盪氣回腸,激情洋溢;少一點語言慌張,羅嗦繁瑣,多一點娓娓道來,語言精煉。寓情於理和寓理於情的語言,能夠消除學生的重重凝惑。用語言去發蒙、去啟智、去激勵、去引悟、去贊美、去督促。教師的語言節奏美是實現偉大的教育功能的基本途徑。
2. 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空間符號節奏教學中同時還要注意書面語言節奏的處理。主要是板書、板畫等,它同教師口語一樣,都是教學信息的物質載體,是教學內容的傳輸介質或外殼。講述是教師用字音說話,板書、板畫則是用字形、圖形說話,也都同樣存在著節奏的處理問題。板書、板畫是一種視覺語言符號,它除了要動用人的大腦思維等系統外,還要使用人的其他動覺系統眼、手等才能出現語義信息的傳送,因此,它傳輸速率是比較緩慢的。所以,在一堂課里,對板書、板畫本質的處理、安排,要有一個合理的層次節奏。一般說來,在課堂審美中,學生最忌一抄就是一大片,抄寫時間過長,容易使學生疲乏,產生厭倦情緒。因此,在板書、板畫的處理上,應注意層次分明,重點突出,能少寫的絕不多寫,並根據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結構的需要,讓板書、板畫分層次、有節奏的出現,並注意板書、板畫和口語交叉處理,同時進行的「交叉節奏形式」,其審美效果也是獨具優勢的。在「交叉節奏中」,板書、板畫與口語二者的有節奏的間隔進行,使課堂教學處於一種波浪式的起伏變化旋律之中。快和慢、高和低、參差和錯落,顯示出節奏之美的魅力。此外,板書在講究字跡工整、美觀,行列安排適當的基礎上,還要注意書寫的速度即節奏問題,教師的板書速度應該略快於學生書寫的速度。否則,就會使學生產生「延長視聽」的感覺。讓學生處於寫——等待——寫——等待……這樣一種節奏中,在生理和心理上形成不和諧的循環。
3. 課堂教學中應注意語義信息的節奏除了上述課堂節奏的外部表現形態以外,從內部表現形態看,講課的內部節奏也要注意美感。所謂講課的內部節奏,就是指教學內部的節奏,包括教學內容的詳略、多寡、取捨、分布等等,即語義信息的含量和流速。在一定時間內,學生的大腦運動機制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學生的理解和吸收能力也是有限的,而且在不同的生理、心理曲線上,其興奮中心也是不同的,因此,這種語義信息量的多少和流速的快慢,必須要與之相吻合。於是,這就要求教師對教學內容不能原樣照抄照搬,而要根據上述要求,進行合理的有機的再創造,使教學內容的語義信息流動節奏,與課堂教學的外部形式口語、書面語等的節奏完美結合,以符合學生的興奮中心運動規律,有經驗的教師總是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對教學內容進行剪裁與安排,調整順序,做到由淺入深,在認知需要上合乎學生的思維規律;由易到難,在心理上也合乎學生的接受習慣;由快到慢,在節奏上又合乎學生的審美體驗。這樣,既增加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興趣,又為前後兩部分教學內容的節奏尋覓到了一個和諧的音階,並為學生的審美需要搭起了一座心理的彩橋。
總之,課堂教學的節奏美,可謂無處不在,無時不有,教學重點突出,洋略得當,活動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過程張馳有度,動靜結合,環節過渡自然,層次分明,教師字字珠璣,起伏有致,疏密相間的課堂結構,啟發誘導,虛實相生的教學方法,教學內容內在的科學性,與教學外在表達的形式構成的藝術等等,均是課堂教學節奏美與藝術美的集中體現,是課堂教學高效,生動的「催化劑」。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已經看出,要把握好講課的節奏,必須要組織好課堂結構。講課節奏作為一種教學方法和手段,不能游離於課堂結構之外,它必須服從於教學內容,服從於根據教學內容需要而建立的課堂結構。必須要把握好講課節奏,遵循學生生理和心理的運動規律。只有合乎學生生理和心理運動規律的節奏,才具有美感,只有合乎人類語言運動規則的節奏,才具有審美價值。必須對節奏的追求進行處理,應當是有節制的、相對的、合理的、節奏太快,感覺不到「秩序」;太慢,則感覺不到「完整」;兩者均不能給學生以審美享受,只有追求節奏的和諧,才可以求得真、善、美的統一。
❽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設情境想畫面
根據中學生身心發展特點,適當開展學習競賽,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中學生在競賽條件下比在平時正常條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學習,學習效果更加明顯。
❾ 如何在課堂教學中運用簡筆畫
如教《雨點》一課,我先抄在黑板上飛快的畫上四滴不同姿態的小雨點,然後讓學生猜猜,為什麼這些小雨點會是這樣子的呢?它們有趣嗎?問題一拋出,同學們的興趣就來了,大家議論紛紛。有的說下小雨時,小雨點掉下來就沒聲沒息的睡著了;有的說小雨點見到我們就向我們走來;有的說刮台風了,小雨點被吹得又蹦又跳的,看到同學們猜議得那麼激烈,我也參與到他們當中去。同學們的猜想千姿百態,這時我乘熱打鐵,讓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把知道的答案告訴老師。這時學生的激情大大提高,馬上投入到自讀和尋找答案中去。一節課雖然過去了一半,但學生已經在自讀和討論中理解了課文內容,達到了本節課的學習目的,收獲的效果是平常教學的好幾倍,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