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

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

發布時間:2020-12-14 13:44:12

❶ 教學環節包括哪幾個部分

教學環節:

①教學活動中鏈鎖式結構的諸組成部分。各組成部分之間前後銜接。如綜合課中的組織教學、檢查復習、學習新教材、鞏固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稱為五個教學環節

②即教學工作環節。如教學工作中教師的備課、上課、課外作業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生成績的檢查與評定等。

教學在人類文明的發展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推動了重大的科學技術進步。二十世紀科學技術進步給人類生產和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確實令人贊嘆不已。從遠古時代 起一直是人們幻想的「順風耳」,「千里眼」,「空中飛行」和「飛向太空」都在這一世紀成為現實。

回 顧二十世紀的重大科學技術進步,以下幾個項目元疑是影響最大的,而數學的預見和推動作用是 非常關鍵。

(1)先有了麥克斯韋方程人們從教學上論證了電磁波,其後赫茲才有可能做發射電磁波的實 驗,接著才會有電磁波聲光信息傳遞技術的發展。

(2)愛因斯但相對論的質能公式首先從數學上論證了原子反應將釋放出的巨大能量,預示了 原子能時代的來臨.隨後人們才在技術上實現了這一預見,到了今天,原子能已成為發達國家電 力能源的主要組成部分。

(3)牛頓當年已經通過數學計算預見了發射人造天體的可能性,差不多過了將近三個世紀, 人們才實現了這一預見。

(4)電子數字計算機的誕生和發展完全是在數學理論的指導下進行的。數學家圖靈和馮諾依 曼的研究對這一重大科學技術進步起了關鍵性的推動作用。


(1)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擴展閱讀:

教學又是藉助不同的形式實現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在運用教學這一途徑時可供我們選擇的教學組織形式有:教學的基本形式--課堂教學;教學的輔助形式--現場教學和個別指導;教學的特殊形式--復式教學;教學的電化形式--多媒體教學。

教學的概念是從教學現象和教學實踐抽象和概括出來的,教學的內涵也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展。因此對教學這一概念的釐定也不是一成不變的。但人類對教學的認識是有連續性的。回顧歷史上對教學這一概念的解釋對我們正確認識教學這一概念具有重要意義。

教學出現了「個性化教學」一說,即一個老師教一個學生,制定特有的學習方案,因材施教,能幫助學生有效的解決學習難點。課外教學出現很多這樣的機構,像至善教育等一些教育機構的出現也在逐漸影響學校的教學方式和模式。

教學出現以來漸次形成的特殊作用是:

(1)教學以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活動形式進行人類經驗的傳授,使教學活動有著良好的秩序和節奏,從而大大提高了教學的效率。各種教學規章制度的形成更規范了師生的教學行為,使教學活動免除了隨意性和零散性,從而變成一種專業性很強的特殊活動。

(2)教學將傳授的內容,經科學的選擇,依據知識構成的邏輯順序和學生獲得知識的認知規律編成教材,作為學生認識世界的媒體。這比起學生自己選擇,自發學習社會上散在的經驗,無論其目標、內容、時間、效果都要優越得多。

(3)教學又是在教師的引導和精心安排的過程中進行的。它可以避免自學上的困難和反復的嘗試錯誤過程。而且,教師又總是試圖選擇最優的方法去完成教育的任務,這就保證了學習者學習上的每一步都能夠順利地進行。

(4)教學所要實現的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它要完成的任務始終是全方面的,既有知識的獲得、智力的發展、能力的培養和提高,又有思想品德的完善、基本技能的形成、個性特長的發展等等,這種全面發展的實現只有教學才能做到。

❷ 上課環節的主要內容

課堂教學基本環節一般課堂教學包括六大環節:即,組織教學、復習提問、導入新課、學習新課、課堂小結、布置作業。環節一:組織教學組織教學包括上課前的學生學習狀態調整,也包括上課中師生在教與學的活動中監控與調整。課前的組織教學有激發學習狀態的作用,教師通過目光注視,師生問好,讓學生進入上課狀態。(課堂上的組織教學見環節四)環節二:復習提問對於復習部分要精心設計復習內容,復習要有目的,提問的問題要經過設計。(要求見下面「學習新課」部分中「問題設置」)環節三:引入新課導入語是一節課開始時,教師導入新課的話。設計好一節課的導入語,可以為整節課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的基礎。(一)導入語的作用1.集中學生注意力注意是一種心理特性,任何心理過程的發生和進行都離不開注意的伴隨。上課開始時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並指向特定的教學任務和程序中,為完成新的教學任務作好心理上的准備,使學生的興奮中心轉移到課堂上來。2.激發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當學生對學習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才不會僅僅是為了學習而學習,而產生探究的慾望。導入語可以採取出人意料的形式,看似與本課毫無關聯,但通過教師的引導,不僅抓住了人的眼球,有一定的趣味性,而且成功地實現了學生注意力的轉移,激發學生對於進一步學習課文的主動性。3.創設學習氛圍運用導入語,描述一幅畫面,或創設一個身臨其境的情景,讓學生身處其中,盡快進入教學的主題。

❸ 課堂教學有哪幾個基本環節

1、有7個環抄節:

2、課堂教學是教育襲教學中普遍使用的一種手段,它是教師給學生傳授知識和技能的全過程,它主要包括教師講解,學生問答,教學活動以及教學過程中使用的所有教具.

也稱「班級上課制」。與「個別教學」相對。把年齡和知識程度相同或相近的學生,編成固定人數的班級集體;按各門學科教學大綱規定的內容,組織教材和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並根據固定的時間表,向全班學生進行授課的教學組織形式。

❹ 教學工作實施的一般過程包括哪些基本環節

備課、上課、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

1、備課:備課是教學工作的基礎,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備課的過程,是教師提高自身文化科學知識修養的過程,也是教師積累、總結教學經驗和提高教學能力的過程。
備課主要從三個方面為上課做好准備。

2、上課:上課是全部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取決上課的水平。教師上課一定要有經過詳細准備的教案,但上好課又不僅僅是有好的教案就足夠的,相反,過分拘泥於教案可能會影響教學的效果。一般說,一節(次)好課應當符合以下標准。

3、作業的布置和批改: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是教學工作的有機組成部分,是上課的延續。學生作業分為課內和課外兩種,學生作業的直接目的在於鞏固所學內容。布置作業應當遵循下列要求:作業的內容應當符合教學大綱(課程標准)和教科書的要求,作業的目的要明確,每項作業都有明確的意圖,為學生知識的鞏固、技能的訓練服務。

4、課外輔導:課外輔導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上課的補充和輔助,是適應學生個別差異、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徑和措施。在我國中小學主要採用班級授課制,而且班級規模通常較大的情況下,尤其應當重視並盡量做好這項工作。

(4)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擴展閱讀:

不斷深化新課程改革,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與效益,全面貫徹落實《有效教學系列活動實施方案》和縣局有關文件精神,讓教學管理制度更加科學、規范和精細,以向課堂教學要效益為核心,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完善教學管理機制,優化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校本教研能力,強化科研課題引領,促進學生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方面全面和諧發展,讓教學效果和效率實現最優化。

❺ 課堂教學有哪幾個基本環節

課堂教學有5個基本環節,分別為觀、思、讀、講、練。

1、觀:

對教師而言,是要根據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利用多媒體教學課件、錄像、掛圖、實物、模型、實驗等手段,展示豐富、直觀、生動的觀察材料,並針對材料提出有目的性、切合學生實際的問題或問題組,使學生對所學內容發生興趣、產生問題、引起學習動機。

對學生而言,觀是認識世界的主要途徑之一。偉大的生理學家巴甫洛夫有句名言:「觀察、觀察、再觀察」,正是他獨特的洞察力,才發現了許多生物學領域的奧秘,創立了新學說。

學生應在教師設問的引導下,運用包括視覺方法、聽覺方法等多種感官,對各種觀察材料進行感知,獲得對生物概念的初步認識,這也要求學生具有敏銳的觀察力。

2、思:

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包括觀察能力、實驗能力、思維能力、自學能力等在內的多方面能力,而思維能力又是各種能力的核心。培養思維能力,關鍵是要教給學生科學思維的方法,如比較法和歸類法、分析法和綜合法、抽象法和概括法、系統法和具體法、歸納法和演繹法等等。

教師在教學中,有目的地滲透多種思維方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進行科學地思維,從而掌握多種思維方法並自覺運用這些思維方法。另外,「思」這一環節也可以說是貫穿整個模式的核心環節,每一個環節都需要學生的思維作為前提,這也是學習過程中S-O-R理論中最關鍵的O過程的核心內容。

3、讀:

前蘇聯教育家凱洛夫認為:教科書是學生知識的主要來源。的確,教材是前人知識和經驗的概括和總結。學生對生物教材的閱讀,不是識字和鑒賞,而是對其文字所蘊涵的生物概念、規律的理解和掌握。

教師在教學中,不應拋棄教材,而應充分利用教材,引導學生善於閱讀,學會閱讀;同時教師也應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閱讀材料或者激發學生通過各種途徑自己去選擇閱讀材料,真正學會學習。

4、講:

教師要深入研究和全面了解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知識體系,熟悉學科內的邏輯結構和知識間的前後銜接及學科間的有機聯系,教學中貫徹系統有序原則,做到少講、精講,使知識更加系統化、條理化。

另外,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允許他們暢所欲言,民主地思考、分析、質疑。通過討論和發言,促使學生潛在的各種能力的開發。

5、練:

教師要針對教學內容特點,精心選擇、設計形成性或研究課題,通過示範、討論、作業、報告等形式,解決生物問題,進而鞏固所學知識,促使學生認知結構的變化。同時要特別注意收集反饋信息,及時發現教與學存在的缺陷,共同採取矯正性補救措施,以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學生應通過討論、練習、作業等形式,努力運用生物概念和規律,解決實際問題,並不斷總結解釋生活中生物現象的方法和手段。

學生鞏固所學習的知識,校正所學知識中的錯誤概念和結論,或運用所學知識中的概念和規律解決自然現象和生活實際問題,並將獲得的抽象性知識應用於實踐,達到真正掌握概念或原理的目的,做到知識的遷移和能力的形成,實現其各方面的發展。

(5)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擴展閱讀:

課堂教學的主要類型:

1、認知性問題。回答時,學生只需對事實或其他事項作回憶性的重述。

2、推理性問題。回答時,學生須對所接受或所回憶的資料進行分析及整合。

3、創造性問題。回答時,學生須將要素、概念、已有知識等新組合或採用新奇、獨特的觀點做出異乎尋常的反應,此類問題沒有單一性質的標准答案。

4、評價性問題。回答時,學生須先設定標准或價值觀念,據此對事物進行評價判斷或選擇。

5、常規管理性問題。 在新課堂中,教學所關注的重點轉向了學生素質的提高,因此,對課堂中的提問無論是功能要求,還是提問類型都需要更新與拓展,提問要為問題情境創設、為學生能提出新的問題服務,不斷增加創造性問題、方法性問題、探究性問題等,使提問成為開啟學生智慧之門的鑰匙。

❻ 教育工作的基本環節是什麼

教師教學工作包括五個基本環節:備課、上課、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課外輔導、學生學業成績的檢查和評定。

(一)備課——上課前的准備工作,是教好課的前提

備課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鑽研教材、了解學生和設計教法。也就是說,備課有三備: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

備課要寫好三種計劃:學期(學年)教學進度計劃、單元計劃(課題計劃)、課時計劃。其中,課時計劃也叫做教案,一課時也就是一節課,寫教案時是按照課時寫,所以,課時計劃也稱教案。

註:這里往往考察的是單選題,直接對應備課的地位和作用。

(二)上課——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

1.課的結構:課的結構指的是一節課的組成部分及其順序、時間的安排。

構成課的基本組成部分有:

(1)組織教學;(2)檢查復習;(3)講授新教材;(4)鞏固新教材;(5)布置課外作業。

2.課的類型(即課的分類)

(1)根據教學任務可為:傳授知識課(新授課)、鞏固知識課(鞏固課)、培養技能技巧課(技能課)和檢查知識課(檢查課)。

(2)根據一節課所完成的任務的數量可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一節課完成一個任務,叫做單一課,一節課完成兩個或兩個以上叫做綜合課。

(3)根據使用的主要教學方法可分為:講授課、演示課(演示實驗或放映幻燈、錄像)、練習課、實驗課、復習課。

3.上好課的具體要求(一堂好課的標准)

(1)目的明確;(2)內容正確;(3)方法得當;(4)結構合理;(5)語言藝術;(6)氣氛熱烈;(7)板書有序;(8)態度從容。

通常教師招聘考試中多選題經常考察這部分內容。拓展型知識會涉及:一堂好課最根本的要求就是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註:這里主要考察的單選題,直接對應上課的地位和作用。

(三)課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

1.課外作業形式主要形式包括:閱讀教科書和參考書;各種口頭作業和口頭問答;各種書面作業;各種實踐作業。需要注意的是作業的布置不局限於書面作業,也包括實踐和口頭等作業形式。

2.布置課外作業的要求:第一,內容符合課程標准和教科書,也就是說不能超綱;第二,分量適宜,難易適度,量不能太多也不能太少,不能太難也不能太簡單,否則沒有達到鞏固知識形成技能的目的;第三,規定完成時間,嚴格要求。

3.及時批改作業:以便及時了解學生知識掌握和技能發展的情況,作為改進教學的依據。

註:此處考察較少。

(四)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是在課堂教學規定時間以外,教師對學生的輔導。課外輔導任務:1.做好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的,使他們能夠獨自計劃學習和自我監督學習,並養成良好的習慣;2.做好學習困難學生的幫助工作。課外輔導是上課必要的補充。其形式一般有個別輔導、小組輔導和集體輔導三種。

課外輔導注意事項:首先,要從學生實際需要與問題出發,有的放矢的進行;其次,要區別對待,因材施教;第三,處理好課堂教學與課外輔導的關系,防止本末倒置,更不能變相搞有償輔導。

註:此處極少考察。

(五)學生學業成績的評價

1.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方法

(1)主要方法:測驗法、觀察法、調查法、自我評價法。其中,測驗法是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基本方法。測驗有口試、筆試、操作測驗等多種具體方法,其中,筆試是考核、測定學生成績的基本方法。即學生學業成績評價的基本方法是測驗法,筆試是測驗法的中心,是中心中的中心。

(2)根據測驗題目的性質,可以將測驗劃分為論文式測驗、客觀性測驗、問題情境測驗和標准化測驗等類型。

(3)衡量測驗題目的質量指標主要有信度、效度、難度和區分度。

效度是指一個測驗或測量工具能真實地測量出所要測量的事物的程度。一次測驗是否有效,主要看其是否能准確地測量所要測量的東西。用正確性、准確性、精確性描述效度。

信度是表明評價工具質量的又一重要指標,主要指測驗結果的前後一致性程度。用一致性、可靠性、穩定性來描述信度。

難度指測驗的難易程度。在教學測量中,通常用答對或通過測驗的人數比例作為難度值。

區分度有時也稱鑒別力,主要指測驗對於不同水平的被試加以區分的能力。也就是高水平的人得高分,低水平的人得低分。難易程度影響區分度,測驗過難或過易,區分度都不好。

註:四個指標考察頻率較高,常見的是單選題的形式,考察反選。

2.學生學業評價的方式

(1)考查:包括口頭提問、檢查書面作業和單元測驗等。

(2)考試:期中、期末和畢業時進行。考試的方式有口試、筆試(開卷、閉卷)和實踐考核三種。

(3)考查與考試的結果,常用的記分方法有:

①百分制記分法

②等級制記分法(優、良、中、差;甲、乙、丙、丁;及格、不及格;或者是評語)

(6)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擴展閱讀:

要搞好學校教育管理和自己的教學,必須努力做到:

一、勤於學習,提高理論,提升業務。

「智是進德之基」,加強學習是教師職業的需要,也是純潔道德、追求崇高、教學教研的需要,面對日新月異的信息時代,終身學習將成為教師職業的代名詞,教師良好科學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形成。

課堂教學成敗只有在科學理論的學習中不斷升華,在學習與實踐的結合中逐步練就,這正是廖校長闡述的學會做明白人。所以,我要重新認識自己,知道自己的不足,在今後的工作中認真學習現代教育教學理論,全面貫徹教育方針,自覺遵守《教師法》等法律法規。

在教育教學中同中心小學保持一致,確保中心小學各項政令暢通,提升學校教育形象。樹立優良的學風,刻苦鑽研業務,不斷學習新知識,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改進教育教學方法,更新教育理念,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學和科研水平,從而使自己適應教育改革的需要,為全面提高我鎮教育教學質量出一份力,獻一份熱。

二、立足本職,統攬全局,樂於奉獻

教師每一天重復著同樣的工作,早出晚歸,教師就是舵手,送走了一批學生又迎來了一批新生,沒變的是舵手,變了的是乘客,這正是廖校長解析的做好人,努力做好本職工作。

做到工作盡職盡責,注意培養學生具有良好思想品德,認真備課上課,認真批改作業,全面落實教學常規,不敷衍塞責,不傳播有害學生身心健康的思想,努力使自己的工作讓家長滿意,社會滿意,人民放心。

三、愛崗敬業,為人師表,熱愛學生

人世間,最無私、最寬厚的是愛,師愛是高尚的情感,是教師行為的動力,愛可以產生融化冰雪的力量,愛心所至,金石為開。熱愛學生是師德建設的核心,也是做好工作的基礎和前提。熱愛學生既是教師高尚師德品質的表現,又是一種教育手段。

教師對學生高尚純潔的愛,是師生心靈之間的通道,是開啟學生心智的鑰匙,是用以點亮學生心靈的火炬。所以我必須做到從多方面關心每一個學生,不是只從學習上,而是從思想、學習、生活等多方面關心。重視保護學生的自尊心,注意尊重學生的人格,強調對每一個學生負責。

並且要公平公正地對待學生,重視激發學生的進取心。嚴格要求學生,嚴就是愛,做到嚴而有度,不諷刺、挖苦、歧視學生,不體罰變相體罰學生。與其不停地打罵學生不如把掌聲送給學生,把微笑留給家長,不吝嗇自己的掌聲,讓學生在贊賞中得到提高。

總之要做到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促進學生全面、主動、健康地發展。為人師表既是師德建設的實質和教師職業道德最基本的內容和顯著特徵,也是所有教師應當共同遵守的一條重要的道德規范。

教師是學生行為規范的楷模,教師的思想、品德、情操乃至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我必須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形象給學生樹立榜樣。

❼ 簡述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

一、備課

備課是教師教學工作的起始環節,是上好課的先決條件。備課內容包括:

1、鑽研教材

包括鑽研教學大綱、教科書和閱讀有關的參考書。教學大綱是教師備課的指導文件。教科書是教師備課和上課的主要依據。

2、了解學生

包括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與思想狀況、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等。

3、制定教學進度計劃

學期教學進度計劃;課題計劃;課時計劃。寫課時計劃,一般按以下步驟進行:進一步研究教材,確定教學重點和要注意解決的難點;

確定本課時的教學目的;考慮進行的步驟,確定課的結構,分配教學進程中各個步驟的時間;考慮教學方法的運用、教具的准備和使用方法及板書設計;最後寫出課時計劃。

一個完整的課時計劃,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項目:班級、學科名稱、授課時間、題目、教學目的、課的類型、教學方法、教具、教學進程、備注。其中,教學進程包括一堂課教學內容的詳細安排,教學方法的具體運用和時間的分配。

二、上課

1、課的類型與結構

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上好課,上課是教學工作的中心環節。

課的類型 根據教學的任務來分為:傳授新知識課(新授課),鞏固新知識課(鞏固課),培養技能技巧課(技能課),檢查知識課(檢查課)。根據一節課所完成任務的類型數,又可分為單一課和綜合課。根據使用的主要教學方法來分為:講授課、演示課(演示實驗或放映幻燈、錄像)、練習課、實驗課、復習課。

課的結構 課的結構是指課的基本組成部分及各組成部分進行的順序、時限和相互關系。

不同類型的課有不同的結構,任何一種課的結構在實際運用中,都會根據情況有所變化。

一般來說,構成課的基本組成部分有:

組織教學。使學生做好上課前的各種准備。

檢查復習。檢查復習的方式,有口頭回答、黑板演算、檢查課外作業等。

講授新教材。這是教學過程中最基本的部分。

鞏固新教材。可以採取提問、重點復述、練習等方法進行。

布置課外作業。

2、上好課的具體要求

目標明確,

重點突出教師上課時要明確教學目標,要把精力主要放在重要內容的教學上,不要對所有的任務平均使用時間和精力。

內容正確

教師教授的知識必須是科學的、確鑿的、符合邏輯的,教師教學技能或行為要符合規范,並且應該要求學生作出的反應同樣是正確的,如果不正確,要及時糾正。

方法得當

教師要善於根據教學任務、內容和學生的特點選擇較佳的方法並創造性地加以運用,力求使教學取得較好效果。

表達清晰

組織嚴密 教師上課語言要流暢、生動、明白易懂,板書要規范、准確、清楚。課的進程次序分明、有條不紊,課的進行緊湊,過渡自然,課堂秩序良好。

氣氛熱烈

課應該自始至終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師注意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能積極地動腦、動口、動手,課堂內充滿民主的氣氛,形成生動活潑的教學局面。

三、作業檢查與批改

作業是結合教學內容,要求學生獨立完成的各種類型練習。教師布置作業時,應遵守下列要求。

作業的內容要符合教學大綱和教科書的要求,並要有代表性,要有助於學生鞏固與加深理了解所學的基礎知識,形成相應的技能、技巧,培養學生的能力。

作業分量要適當,難易要適度。

布置作業要向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並規定完成的時間。

教師應經常檢查和批改學生的作業。以便發現問題,及時改進教學。

四、課外輔導

課外輔導是在課堂教學規定時間以外,教師對學生的輔導。

課外輔導是上課必要的補充。對輔導工作總的要求,除補課外,一般是啟發學生自己找到解決疑難的門徑,不應代替學生的獨立鑽研,也不應該把輔導作為課堂教學的延長,加重學生負擔。

五、學業成績考查與評定

1、測驗目標

教學目標有救學內容的目標,有心理操作(又稱行為)和發展。這兩個不同難度的目標並不是相互游離的,而是互相交叉的。測驗是要考查教學是否實現了兩個維度目標的交叉。

2、試題類型

試題類型大體有供答型和選答型兩大類。

供答型試題又分簡答式試題和陳述式試題兩種。簡答式試題的最簡便形式是填充題。陳述式試題或稱論文式試題,陳述式試題編製得好,有助於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及寫作能力,但評分標准較難掌握,易產生主觀偏離。

選答型試題可以分為是非題、多項選擇題與組配式試題三種,統稱客觀性試題。

3、測驗的效度、信度、難度和區分度

測驗的效度是指一個測驗能測出它所要測量的屬性或特點的程度。

測驗的信度,又稱測驗的可靠度,是指—個測驗經過多次測量所得結果的一致性程度,以及一次測量所得結果的准確性程度。

對信度進行估計的一種辦法,是分析第一次測驗機會的分數的位置與第二次測驗機會分數的位置之間的相關。另一種提高測驗信度的辦法是採用難度適中的項目。

測驗的難度是指測驗包含的試題難易程度。試題過難或過易都不能准確地測出學生的真實成績。所以,一個試卷總的來說難易要適中,但它的試題既要有較難的題,又要有較易的題,做到難度適中。

測驗的區分度是指測驗對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夠區分的程度,即具有區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

4、評價

評價是指根據測驗分數、觀察和報告對被測驗者的行為、作業的優缺點或價值作出判斷。在評價過程中。教師應把握客觀性原則、發展性原則、指導性原則、計劃性原則,還應培養學生自測和自評能力。

❽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基本環節有哪些

教師教學過程的基本環節有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查等。對這些基本環節應提出規格要求,才能保證教學質量。

(1)備課。備課是上課前的准備工作,應要求教師做到四備,即備教材、備學生、備教法、備作業。教師應該寫教案或備課筆記,這是加強教學計劃性的具體表現。教案或教學筆記應反映四個方面的要求:①有明確的教學目的。②有主要的教學內容和重點、難點。③作業布置,包括對好、中、差三類學生的不同要求。④教學方法的設計。教案或教學筆記應體現教師在教學上的特色和風格,反對一味照抄教學參考資料。

(2)上課。上課是教學過程的中心環節,也是關鍵環節。上課效果的好壞,直接影響著作業和輔導,如課堂未聽懂,知識缺陷多,作業不會做,進度跟不上,課外補課佔去大量時間。因此,要強調課堂解決問題,要重視講練結合。學校領導和教師,都要明確一堂好課的標准。領導幹部按照這個標准來檢查教師的課堂教學,教師按照這個標准來訓練自己的基本功。

(3)作業。布置適量的作業,是使學生加深理解課堂所學知識的重要手段,是將知識轉化為技能、技巧的有效途徑,但一定要把握好尺度,不可過多過難。小學低年級不應布置課外作業,其他年級也應盡量少布置作業。中學教師布置作業,要考慮其他學科,要考慮學生的休息娛樂,一定要有全局觀念。可布置、可不布置的作業就不要布置。長期以來,學生學習負擔過重,主要是作業多、考試多。一門學科每天布置半小時作業,孤立起來看是不多的,但每門學科每天布置半小時作業,學生承擔的壓力就無法忍受。

(4)輔導。課外輔導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是因材施教的手段。課外輔導的任務是指導學生自學,解答學生疑難問題,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和消化教材。課外輔導要重在解決差生和優等生」」吃不消」」和」」吃不飽」」的問題。通過輔導,使差生逐步樹立學習信心,迎頭趕上,使優等生擴大知識面,進一步發揮自己的愛好和特長。對中間狀態的學生,主要是指導學習方法。輔導只宜個別進行,不可採用集體講課辦法。有的教師利用課外輔導時間,給全班學生講課,實際上是加班加點,增加學生的負擔。

(5)考查。成績考試考查本身不是目的,是檢查教學效果的手段。要重視對學生的平時考查,通過課堂提問、作業批改、實驗實習等多種形式,檢查教學效果。平時考查應有成績記載。期中考試和學期考試,應在學校統一組織下,根據教學大綱、教材的要求,出好試題,評好試卷,作好成績分析工作。考試次數要嚴格控制,試題難易要適當,不搞突然襲擊,不能只考死記硬背的東西。

❾ 一個完整的教學實施過程應包括幾個基本環節

四個基本環節。

1、計劃制定

切實可行的教學工作計劃是學校教學管理過程中的首要一環,應力爭做到:

(1)集思廣益,統一認識。制定教學工作計劃不應是個人行為。個別管理者閉門造車制定出來的計劃往往脫離實際。在制定計劃時應按著「從上到下、從下到上」的程序進行。這樣可以保證計劃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使其起到「統一認識、統一意志、統一行動」的作用。

(2)目標明確,層層分解,責任到人。教學目標管理體制一般應該是:學校工作目標管理→教務處工作目標管理→學科組工作目標管理→備課組工作目標管理→教師個人工作目標管理。

2、實施

實施是教學管理過程的中心環節。在這階段應做如下四方面的管理工作:

(1)組織工作。

①建立有效的教學組織機構。即實行以年級組為基層行政組織,年級組和學科組交叉進行教學管理的體制,年級組對教育、教學實行全面管理,而學科組則主要負責組織、指導、協調、評價教師的教研工作。

②建立和健全教學管理的規章制度。即修定或制定有關教學方面的一些制度,如備課、上課、聽課、評課等標准及具體規定和要求等。這對規范教學人員的行為,調動教師積極性,提高教師隊伍素質和教學質量可起到保證作用。

③明確規定各項教學管理工作的進程。

(2)培訓工作。學校或教育行政部門每年都要舉辦各類教師培訓班。如新教師崗前培訓,綜合活動課實驗培訓,課程設置改革實驗培訓,計算機應用培訓等。

(3)指導工作。即上一級教學管理者根據工作目標,管理計劃,對下一級管理者進行指導、點撥、幫助。

(4)協調工作。即教學管理者在教學工作計劃實施過程中,本著減少內耗,提高效率的原則,經常協調好教學管理系統內與外、組織與組織、組織和個人、個人和個人之間的關系。

3、檢查與評價

教學檢查與評價是學校教學管理過程的中介環節。檢查與評價的主要內容包括:教學工作計劃實施的進展和效果,教學規章制度的執行情況,教學工作的質量分析,各級教學管理組織機構及其管理人員發揮管理職能作用的情況等等。

4、總結與處理

「總結」是對計劃實施過程中的某一階段或全過程進行分析,肯定成績,指出不足,做出結論。總結中的一項重要工作是表揚先進教師,宣傳推廣先進的教學經驗。「處理」就是把總結中得出的經驗、教訓運用於下一周期的管理活動中。

教學管理過程中計劃、實施、檢查與評價、總結與處理四個基本環節是緊密聯系、

相互滲透、相互促進的。一環接一環,共同構成一個有序、統一的教學管理過程。這一過程年復一年、連續不斷,周而復始。但新的教學管理周期不是對前一周期的簡單重復,而是在更高意義上的一種發展--螺旋式上升。

❿ 課堂教學四環節是什麼

教學環節,即教學活動中鏈鎖式結構的諸組成部分。各組成部分之間前後銜接。

如綜合課中的組織教學、檢查復習、學習新教材、鞏固新教材、布置課外作業,稱為五個教學環節。

當前基礎課程改革中學習理論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視,其「學習者為中心」的教學成為廣受關注的學習理論。有效教學不僅需要從教學角度探討有效,更重要的需要從學習的角度探討有效。

有效教學嘗試學習是在教師引導、合作、參與下構建學習共同體,學生運用嘗試學習建構起來的,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學習條件,學習效果顯著而且學習效率較高,包括學習內容、學習策略、學習過程、學習活動、學習資源的有效。為有效推進課程改革,構建「有效教學,嘗試學習」五環節教學模式。

拓展資料
有效教學是一種現代教學理念,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強調以素質教育理論為指導,關注教學的有效性,注重教與學的統一,提倡教學方式的多樣化和教學方法的靈活性。

嘗試學習是指先試後導,先練後講,使學生在愉快、民主、和諧的環境中樂於嘗試,在嘗試中成功,在成功中創新,在創新中體驗成功的喜悅,形成「愉快——嘗試——愉快」的良性循環。

有效教學嘗試學習是指在教師引導、合作、參與下構建學習共同體,學生運用嘗試學習建構起來的,適合自己的學習風格和學習條件,學習效果顯著而且學習效率較高,包括學習內容、學習策略、學習過程、學習活動、學習資源的有效。

讓學生學會合作、嘗試,全面體現課程目標,注重單位時間學習效益,有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教師專業成長的過程。有效教學嘗試學習不僅是一個教學活動,更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高質量的嘗試學習、合作學習過程。有效教學需要在嘗試學習中體現,嘗試學習是有效教學的一種策略,其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為中心,先試後導,全面發展」。

閱讀全文

與課堂教學的基本環節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