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課堂教學環境

課堂教學環境

發布時間:2020-12-14 14:11:52

課堂教學環境包括什麼

課堂物理環境和課堂社會環境兩個方面

⑵ 教學環境是什麼分析教學環境從哪幾方面分析

教學環境是一個由多種不同要素構成的復雜系統,廣義的教學環境是指影響學校教學活動的全部條件(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它可以是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狹義的教學環境特指班級內影響教學的全部條件,包括班級規模、座位模式、班級氣氛、師生關系等。

分析教學環境從兩大方面分析,分別是是物理環境和社會文化心理環境。

教學的物理環境是由學校內部的各種物質、物理因素構成,如校舍建築、教學工具、時間、空間等。我們又可以把教學的物理環境再劃分為設施環境、自然環境、時空環境。設施環境包括教學場所和教學用具,是物理環境最核心的組成部分。

社會文化心理環境是由學校內部許多無形的社會、文化、心理因素構成的一個復雜的環境系統,它與物質環境共同構成了教學環境的整體。社會文化心裡環境則由班風與課堂氣氛、情感環境與師生關系兩部分組成。

(2)課堂教學環境擴展閱讀:

教學環境可以分為物理環境和社會文化心理環境,最初的實踐者是義大利幼兒教育學家蒙台梭利,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她的教育法建立在對兒童的創造性潛力、兒童的學習動機及作為一個個人的權利的信念的基礎之上。

蒙氏班的教室也稱「工作室」,是孩子們最主要的學習生活場所,而學習的刺激則來自於整個環境。蒙台梭利教育的最大特色是對環境設計的重視,它是為了滿足兒童的需要及自我建構所設計,在這樣的環境中,兒童的人格和成長才會顯現出來。

教師應依據五大教學區(日常生活區、感官區、數學區、語文區、文化藝術區)所需的設施、空間及相關性,尋找最適宜的位置,並依據孩子的發展需求不斷投放、調整環境材料。

⑶ 什麼是教學環境

  1. 教學環境的定復義:
    教學環境是一個制由多種不同要素構成的復雜系統,廣義的教學環境是指影響學校教學活動的全部條件(包括物質的和精神的),它可以是物理環境和心理環境。而這兩類環境又可作為相對獨立的子系統存在,並具有各自不同的構成要素。狹義的教學環境特指班級內影響教學的全部條件,包括班級規模、座位模式、班級氣氛、師生關系等。

⑷ 課堂教學環境主要包括哪幾個

主要包括軟硬體兩個方面。
軟體,是師資力量、學習氛圍、文化底蘊等。
硬體,是校園環境、基礎設施建設、教學設備等。

⑸ 如何創設以學生為中心的有效課堂教學環境

讓學生從邊緣到中心; 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 1. 2. 堂教學中來;3. 營造師生共享的教學資源環境。 關鍵詞:教師 學生 中心 有效 課堂教學環境 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教師進行的是填鴨式的教學, 整個課堂中彌漫著師生不和諧的氛圍, 教師完全不把學生當做課堂學 習的主體,而是把學生當成訓練工具,學生除了訓練還是訓練,課堂 枯燥乏味,缺乏生機。學生厭倦課堂,甚至逃學曠課。作為教師要改 變這種課堂教學狀態,須真正創設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有效教學環 境。 一、讓學生從邊緣到中心 當我們在反思以「教師為中心、課本為中心、訓練為中心」的課 堂教學環境的時候,幾乎已經形成了這樣的共識:那樣的課堂,學生 的思想被抹殺, 個性被抹平, 創造性被壓抑, 他們只是盛知識的容器。 那樣的學習,始終把學習的主體——學生這個重要角色排斥在之外, 他們學習興趣的培養、學習態度的形成、學習習慣的養成、個性的發 展等很難進入到課堂教學的視野之內。學習被「邊緣化」 ,學生的主 體性更是無從談起, 他們只是書本的奴隸、 教師的奴隸, 教育的奴隸。 如何使學生從邊緣走向中心, 需要教師轉換自身角色, 放下架子。 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從外在的束縛和權威下擺脫出來,積極 開發學生的自我潛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讓學生做自 己意志和行動的主人,使學生的主體性得到最高實現。任何成功的教 學方法都要看其學習成效。構建一個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環境, 就是要以尊重、 信任和發揮學生的能動性為前提。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 教師要把學生的需求放在首位,讓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操縱和控 制自己的學習行為,進行有責任、有意義的學習活動。在這樣的課堂 里, 知識是通過學生主動學習獲取的。 他們從中能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樂於承擔學習任務,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人。 二、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創設以學生為中心的課堂教學環境, 教師要善於引導學生積極參 與到課堂教學中來

⑹ 如何改善課堂教學環境

人們常說,要想成為一位好教師,首先要成為一位教學能手。教師的威信是建立在課堂教學的藝術與效果之上的。每位教師都要把改善自身的生存環境建立在提高課堂教學效益之上。

⑺ 課堂教學環境指的是什麼

從心理學的角度,「情境」表現為多種刺激模式、事件和對象等,情境不僅能激發問題的提出,而且能為問題的解決提供相應的信息和依據。從社會學的角度看,「情境」是人從事活動時所處的社會環境。「情」與「境」是教學情境的兩個維度。教學情境是「情」與「境」的融合,是為了達到既定的教學目的,從教學需要出發製造或設定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或師生共同營造的課堂情感氛圍。它有自己獨特的范圍限制:「境」即指教學環境,它既是一個用實物或多媒體創設的具體的環境,也是指教學雙方的關系;「情」即是洋溢在「境」中的教學雙方人物之間的情感交流、思維互動。情因境生,境為情設,情境和諧統一,從而達成了某種境界或氛圍,讓學生滿腔熱情地投入學習生活。
在幼兒園的教育教學中,情境的創設尤為重要。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曾說:一切知識都是從感官開始的。在可能的范圍內,一切事物應盡量地放在感官的跟前,看得見的應盡量地放在眼前,聽得見的應盡量地放到耳旁……假如一個東西能夠同時在幾個感官上面留下印象,它便應當用幾個感官去接觸。盡管這種論述未免有些絕對,但的確也反映了教學過程中兒童認知規律的一個重要方面:直觀可以使抽象的知識具體化、形象化。有助於兒童感性認識的形成,並促進理性認識的發展。特別是在幼兒階段,形象思維占優勢,教師更應該注重創設情境。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就指出:「幼兒園的教育活動,是教師以多種形式有目的、有計劃地引導幼兒生動、活潑、主動活動的教育過程。」《綱要》中還提出:「環境是重要的教育資源,通過環境的創設和利用,有效地促進幼兒的發展。」教學中創設教學情境有利於培養和激發幼兒的興趣和動機、知識的合理建構,有利於幼兒建立「表象」。教學情境是教學的突破口,創設課堂教學情境可以使幼兒在不自覺中達到認知活動與情感活動的「滲透」與「融合」,使他們的情感和興趣始終處於最佳狀態,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之中,從而保證教學活動的有效性和預見性。本文想從實際的教學出發,探討教師如何最大化地發揮情境創設的積極效應。
一、創設物質環境,豐富幼兒認知內容。
所謂物質環境,是指提供與教學有關的環境布置,向幼兒傳遞與學習活動有關的教育信息。如在科學活動《恐龍》中,布置一個恐龍圖片展。幼兒在恐龍的世界裡,已有的認知經驗被調動。此時,教師無需更多的語言,只要藉助這些圖像,將不易表述的內容清晰、形象、生動地展示於幼兒面前,使他們在直觀的情境中不知不覺地認識了外形各異的恐龍,不僅解決了語言描述的難點,還滲透了觀察、發現能力的培養,發展了幼兒主動獲取知識的能力,使他們嘗到了學習的快樂。
在幼兒語言教學中,教師根據主題創設特定場景,從而構成語言情境,如在大班詩歌《春天在哪裡》中,把幼兒繪制的春天圖畫張貼在活動室,構成「春天」的情境,使幼兒從直觀感知到的景色生發出豐富的情感,不斷積累感知的經驗和語言表達的素材,讓幼兒有感可發,有話可說。
再以小班音樂活動《蝴蝶找花》為例:活動室里擺滿了很多「花」,創設了一個大花園。
師:(組織幼兒進入場景)小蝴蝶們,我們要到大花園里區採花粉了,你們看看這里的花多美呀。「
幼兒扮演小蝴蝶開心地飛進「花園」里。
師:你們每人找一朵花,看看、聞聞,向小花問好,最後擺一個最美的動作。
幼兒挑選自己喜愛的花,又是問好,又是欣賞,每人都擺出了與眾不同的姿勢……
該活動片段創設了「花園」這一特定物質情境,讓幼兒直觀地感受到音樂內容所描述的優美畫面。物質環境的創設,不僅使幼兒身臨其境,多感官、多方位地感知場景,引發幼兒自主聯想和創造性表現,為他們理解音樂、大膽表演積累了豐富的直覺經驗,幼兒樂在其中,學有所獲。
二、以「言」入境,激發幼兒的情感共鳴。
在幼兒園教育教學中,教師的語言誘導對於激發幼兒的情感體驗,同樣起到了支持性效應。教師生動形象的語言所創設的情境,能夠按照預定發展目標,引領幼兒聯想和參與,增強了他們傾聽的效果。值得關注的是:要想通過語言創設情境來發揮支持性效應,教師的言語必須邏輯嚴密,簡要易懂,更有富有生動感染性,加上優美、有趣的肢體語言的配合,更能錦上添花,喚起幼兒情緒的共鳴。

⑻ 什麼是教學環境

教學場地,空間,溫度,光線,氣氛,綜合來說就是教學環境.

⑼ 如何創設積極的課堂教學環境

在日常教學中根據學生特有的心理、生理特點,根據自己的教學實踐,不斷探索研究

⑽ 在課堂上應當有怎樣的學習環境

安靜優雅的教室環境有利於學生的學習,有利於教師的課堂教學管理。另外,教室的色彩,直觀教具的運用情況,教師的裝束、言談、舉止,座位排列情況等,也是教室環境的一部分,對課堂管理有一定的影響力。有關研究表明,在自由選擇的情況下,選擇「前排、中間」座位區域的學生有以下特點:

(1)對學習持積極的態度,並能努力學習,爭取更好的成績;

(2)對教師有著較理想的口頭、視線接觸機會,能積極地進行課堂參與,因而成績要高於「後排、兩邊」學生的成績;

(3)喜歡上課、學習興趣濃厚、對教師友好。

而坐在「後排、兩邊」的學生具有與上述學生相反的特點,即:

(1)往往對學習持消極的態度,對學習缺乏信心;

(2)與教師的口頭、視線接觸機會少,課堂上表現不活躍;

(3)對學習興趣不大。

對此,教師應採取如下的管理對策:

對「後排及兩邊」的學生,要多鼓勵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多參與集體活動,以消除自卑感,增強學習的信心;

定期調換座位,以免部分學生總是在不利於參與課堂活動的座位上聽課,形成惰性心理定勢;課堂提問,巡視輔導,要以「後排和兩邊」座位上的學生為主要對象,以提高這部分學生的課堂參與機會。

其他方面

(1)課堂的管理跨度。

課堂管理的跨度即班級的學生規模。一般而言,班級規模越大,教師管理上的難度越大。

(2)課堂教學常規。

必要的課堂教學常規,既是組織教學的基礎,也是學生遵守教學秩序的行為依據。如∶開始上課,教師走進教室,學生起立致敬,教師要還禮;學生不準擅自離位,更不準說笑打逗,等等。這些常規能促使學生養成自覺遵守紀律的良好習慣,並為創造嚴肅、活潑、和諧的課堂氣氛和學習情境奠定基礎。

(3)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有助於課堂管理的順利進行;隔膜乃至對立的師生情緒會成為課堂教學管理的嚴重障礙。如果在學生的心靈深處建立起師生關系的肯定情感,他就會把自覺遵守課堂管理的各種規范,同時看成是維護師生間友好情感的需要。

閱讀全文

與課堂教學環境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