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青海大學醫學院好就業嗎
主要看個人能力,一般來說是比較難的。
青海大學坐落在青藏高原古城-青海省省會西寧市北郊,始建於1958年,是青海省唯一一所地方綜合性大學。經過幾次院校布局結構調整,學校現有5個校區,佔地面積2692畝,建築面積30餘萬平方米。學校現設有農牧學院、化工學院、財經學院、農林科學院、畜牧獸醫科學院、成教學院、機械繫、水電系、建工系、經濟系、社科系、基礎部、體育部等六院五系二部。全校共有教師、科研人員930名,其中高級職稱277名,國家級專家43名,省級專家15名。全校共有全日制本專科生5187人。學科設置涵蓋農、工、理、經、管五大學科門類。設本科專業33個,其中省級重點學科6個(動物科學、草業科學、動物醫學、農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水利水電工程)。有各類教學實驗室45個,其中省級重點實驗室2個(高原動物疾病實驗室、化工原理實驗室),有畜牧研究所、旱作農業研究所等9個專業研究所,有青藏高原油菜中心、生物中心、野生植物中心三個研究中心和兩個科技開發公司。學校還設有農業部國家種質復份庫,青藏高原農業分析中心,青藏高原農作物新品種品質測試中心和歐盟援建的馬鈴薯病毒檢測中心。學校圖書館面積為10000平方米,藏書80萬冊。公開出版《青海大學學報》、《青海畜牧獸醫雜志》、《青海農林科技》等學術期刊。目前,學校被確定為省內重點建設的大學,也是清華大學對口支援的高校和國家重點支持的西部地區高等院校之一。
改革開放以來,我校堅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依法治校,改革興校,以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為中心,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和管理工作,使學校各項工作得到全面發展。
學校利用青藏高原獨特的生態環境,使科學研究具有獨特的內容和優勢,教學科研實力不斷增強。1996年以來共承擔科研項目150餘項,其中國家級、省部級項目86項;發表學術論文2200餘篇,出版著作40餘部;共獲國家級、省部級科技獎勵47項,其中「沙棘遺傳改良系統研究」項目獲1998年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高寒草場放牧家畜補氮技術研究」獲1998年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為青海省的經濟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學校以培養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和促進科技開發為已任,立足本省資源條件和農牧業生產的實際,在柴達木化工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黃河上游水電資源梯度開發,高寒草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高原動物疾病防治、高原農作物栽培及病蟲害防治、有色金屬資源開發、荒漠化土地治理、生態環境保護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獨有的學科優勢和辦學特色。培養了大批專業技術人才,解決了我省工、農、牧業生產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建校以來,學校累計培養各類人才3萬余名,這些學生遍布青海工農業生產第一線,發揮著骨幹帶頭作用,對促進青海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產生了積極的影響。
在新的世紀里,青海大學堅持「特色為先,質量為本」的辦學理念,遵循規模、結構、質量、效益相統一的原則,擴大辦學規模,調整學科結構,優化資源配置,改善辦學條件,提高教育質量。抓住西部大開發和高等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大好機遇,加快發展。要努力把青海大學建成以工學、農學為主,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文學、法學等學科門類比較齊全,以本科教育為主,研究生教育與成人教育適度發展,教學和科研並重,「產、學、研」緊密結合,重點培養適應本省需要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成為支持青海地方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基地和科研基地,為青海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貢獻。
⑵ 上海大學到底怎麼樣
我是一名即將畢業,在上海大學待了四年的本科生,我也來發表一下我的看法吧。
從錄取線來看:上海大學作為一所「211」學校,應該算是很好的了,就拿在貴州(我來自貴州哈哈)的歷年錄取線來看,2015年高出一本線77分,16年高出109分,17年高出92分,18年高出96分。
4.上大實行短學期制。這種教學方法,一開始來真的感覺學習節奏特別快,適應的學生會感覺很不錯,還挺好的,能做許多事,效率也高。但對於不適應的,一開始真的學不動,我大一就是學不動,但後來待久了,也都習慣了。作為大四狗來說,這種制度比較講究規劃,規劃好自己的時間很重要。當然,具體是一個什麼樣的節奏呢,就是開學來選課,老師上課節奏很快,才過了幾周,到第五周就期中考試了(有些課沒有),然後才過了一兩周,到第6周或者第7周開始選下一學期的課了,然後開始好好看書了,才看了兩三周,十周滿了,進入為期兩周的考試周。終於考完了,好了,新學期開始了……
所以在短學期制這種體制下,平時還是比較繁忙的,但待了大學四年會對你很有好處,在這四年中能夠養成很多好習慣,以後在許多事中工作效率都會很高。
最後,歡迎大家報考上大,上大整體來說這幾年發展還是很不錯的,裡面學習氛圍好,教學制度不錯,玩的多,吃的也多。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會有所幫助。
⑶ 教育部發布《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徵求意見稿)》主要涉及哪些內容
教育部關於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若干意見
發布日期:2014-12-05
(徵求意見稿)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全面落實全國職業教育工作會議精神和《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要求,深化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現提出如下意見: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以立德樹人為根本,以服務發展為宗旨,以促進就業為導向,適應經濟新常態和技術技能人才成長成才需要,完善產教融合、協同育人機制,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構建教學標准體系,健全教學質量管理和保障制度,推進中高職人才培養銜接,以提升學生思想道德修養、人文素養和綜合職業能力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二)基本原則。
——堅持立德樹人、全面發展。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把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關注學生職業生涯和可持續發展的需要,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
——堅持系統培養、多樣成才。以專業課程銜接為核心,以人才培養模式創新為關鍵,全面推進中等和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相銜接,拓寬技術技能人才成長通道,為學生多樣化選擇、多路徑成才搭建「立交橋」。
——堅持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教育教學改革與產業轉型升級銜接配套,加強行業指導、評價和服務,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推進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實現校企協同育人。
——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注重教育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相結合,校內與校外相結合,突出做中學、做中教,強化教育教學實踐性和職業性,促進學以致用、用以促學、學用相長。
二、堅持以提高質量為核心,推進內涵式發展
(三)全面提高中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要把提高質量作為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切實更新教育教學觀念,堅持穩定規模、優化結構、提高質量、強化保障,推進內涵式發展。要正確處理學生綜合素質提高和職業能力培養的關系、文化基礎教育和職業技能訓練的關系、學生就業需求和可持續發展需求的關系。要遵循職業教育規律和中職學生身心發展規律,推動教學內容和方式方法的變革,防止灌輸式教學,提倡互動式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學習興趣,改善課堂教學效果。
(四)推進高等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創新。要結合區域和學校的實際情況以及不同的生源對象,在規范教學基本要求和保證人才培養規格的基礎上,深化專業內涵、課程體系、教學模式改革創新,持續釋放技術技能人才紅利,提升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要總結和推廣國家示範(骨幹)性高等職業院校成果和經驗,持續深化教育教學改革,提升技術創新服務能力,完善和鞏固自身辦學特色,培養高端技術技能人才。要擴大國際交流與合作,建設一批世界一流的高職院校和骨幹專業,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培養高地。
(五)提升系統化培養水平。要完善中高職人才培養銜接的制度體系,明確中高職各自辦學定位,形成適應發展需求、產教深度融合,中高職優勢互補、分工協作、協調發展、銜接貫通的人才培養體系。要適應行業產業特徵和人才需求,圍繞技術要求高、就業方向明確、就業崗位穩定的職業,科學確定適合中高職銜接培養的專業,重點設置技術技能培養要求年齡小、培養周期長、復合性教學內容多的專業。要研究確定開展中高職銜接培養的學校資質、專業標准和學生入學要求,當前開展中高職銜接培養試點的學校以國家級重點、國家示範(骨幹)中職、高職院校為主。
三、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六)堅持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貫徹落實《中等職業學校德育大綱(2014年修訂)》,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成果、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和中國夢的基本內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要求融入教育教學全過程,幫助學生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充分發揮德育課堂的教學主渠道作用,堅持以價值觀教育引領知識教育,注重實踐教育、體驗教育、養成教育,建設一批學生真心喜愛和終身受益的德育課程。要以法治基礎知識和法治意識教育、職業紀律和崗位規范教育、校紀校規教育為主要內容,加強法治教育,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樹立法治意識。統籌推進活動育人、實踐育人、文化育人,廣泛開展「文明風采」競賽、「勞模進職校」活動等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和主題教育活動,完善全員、全程、全方位育人格局。把德育與智育、體育、美育有機結合起來,寓教育於文化活動之中。
(七)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要以弘揚愛國主義精神為核心,以家國情懷教育、社會關愛教育和人格修養教育為重點,著力完善學生的道德品質,培育理想人格,提升政治素養。要把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系統融入課程和教材體系,在相關課程中增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比重。各地、各職業院校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本地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資源,開設專題的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拓寬課程覆蓋面。有條件的職業院校要開設經典誦讀、中華禮儀、傳統技藝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必修課。
(八)強化職業精神培養。要把提高學生職業技能和培養職業精神高度融合,重點培養敬業守信、精益求精、勤勉盡責等職業精神。要積極探索有效的教育載體,形成常態化、長效化的職業精神培育機制。要抓好實習實訓環節,利用學生與社會、崗位實踐密切接觸的機會,引導學生踐行交往禮儀、職業禮儀,增強學生安全意識、紀律意識。深入挖掘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先進人物的典型事跡,教育引導學生牢固樹立立足崗位、增強本領、服務群眾、奉獻社會的職業理想,增強對職業理念、職業責任和職業使命的認識與理解,增強職業榮譽感,養成良好的職業態度和職業操守。
四、改善專業結構和布局,提高人才培養吻合度
(九)調整專業結構。要引導和支持職業院校結合自身優勢,科學准確定位,緊貼產業、緊貼企業、緊貼職業崗位設置專業,參照《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重點設置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鼓勵類產業相關專業,減少或取消設置限制類、淘汰類產業相關專業。要適應新技術、新模式、新業態發展實際,既要積極發展新興產業相關專業,又要避免盲目建設、重復建設。要注重傳統產業相關專業改革和建設,服務傳統產業向高端化、低碳化、智能化發展。
(十)優化專業布局。要建立人才需求預測與專業設置動態調整機制。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統籌管理本地區專業設置,圍繞區域產業布局和發展趨勢,宏觀調控區域內職業院校專業布局,努力形成與區域產業分布形態相一致的專業布局。要緊密對接各類經濟帶、產業帶和產業集群,建設適應需求、特色鮮明、效益顯著的專業群。要建立區域間協同發展機制,形成東、中、西部專業發展良性互動格局。支持少數民族地區發展民族特色專業。
(十一)推進示範專業建設。各地、各職業院校要圍繞現代農業、先進製造業、現代服務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需要,積極推進現代農業技術、裝備製造、生物技術、高速鐵路、旅遊、養老服務、健康服務、文化創意產業等相關專業建設。要深化相關專業課程改革,創新人才培養模式,強化師資隊伍和實訓基地建設,突出專業特色,重點打造一批能夠發揮引領輻射作用的國家級、省級示範專業點,帶動職業教育專業建設水平整體提升。
五、健全課程銜接體系,系統培養技術技能人才
(十二)加強和改進公共基礎課教學。要在保障學生技術技能培養質量的基礎上,加強文化基礎教育。要按教育部頒布的教學大綱(課程標准)規定,開足、開齊、開好德育、語文、數學、英語、歷史、體育與健康、藝術、計算機應用基礎以及專業基礎理論等基礎課程。要加強文化課與專業課間的相互融通和配合,發揮人文學科的獨特育人優勢,注重學生文化素質、科學素養、綜合職業能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要針對職業院校學生認知特點,改革學科本位的傳統教學模式,創新公共基礎課教學,改善課堂教學效果。中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學時一般占總學時的1/3,高等職業學校公共基礎課程學時不少於總學時的1/4。
(十三)推進專業課程內容與職業標准對接。適應經濟發展、產業升級和技術進步需要,建立完善專業教學標准和職業標准聯動開發機制。要對接最新職業標准、行業標准和崗位規范,緊貼崗位實際工作過程,更新課程內容,調整課程結構,深化多種模式的課程改革。職業院校要加強與職業技能鑒定機構、行業企業的合作,積極推行「雙證書」制度。要把職業崗位所需要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養融入相關專業教學中,將相關課程考試考核與職業技能鑒定合並進行,使學生在取得畢業證書的同時,直接獲取相應的職業資格證書。
(十四)促進中職與高職課程相銜接。要統籌安排開展中高職銜接人才培養的公共基礎課、專業技能課和頂崗實習。在明確各階段教育人才培養規格的基礎上,合理確定課程內容的難度、深度、廣度和能力要求,推進課程的綜合化、模塊化和項目化,形成對接緊密、特色鮮明、動態調整的職業教育課程體系。突出相同或相近專業在專業設置、培養目標、工學比例、課程內容、教學資源配置上的銜接貫通。統籌開發中高職銜接教材。
六、推進產教深度融合,增強人才培養針對性
(十五)強化校企協同育人。充分發揮企業重要辦學主體作用,通過「引企入校、引校入企」等,拓展校企合作育人的途徑與方式,促進行業企業參與人才培養全過程。推動校企共建校內外生產性實訓基地、技術工藝和產品開發中心、技能大師工作室等,切實增強職業院校技術創新能力和技術技能積累能力。發揮職業教育集團的辦學優勢,以產業或專業(群)為紐帶,推動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與產業崗位人才需求標准相銜接,人才培養鏈和產業鏈相融合。積極推動校企聯合招生、聯合培養、一體化育人的現代學徒制試點。
(十六)廣泛開展實踐性教學。要堅持工學結合、知行合一,增強教學、學習、實習實訓等教育教學活動的融合度,進一步加大實習實訓在教學中的比重。要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德育課、文化課中強化實踐性教學,各級職業院校實踐性教學環節的學時數原則上要達到總學時的60%。要促進知識與技能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統一,加強兼具生產、教學和研發功能的實習實訓基地建設,積極推行校內實習、創崗實習、跟崗實習、頂崗實習等多種實習形式,並強化以育人為目標的實習實訓考核評價。推進職業院校學生實習責任保險制度建設。要嚴格執行《職業院校學生實習管理規定》,切實規范並加強實習管理和服務,保證學生頂崗實習的崗位與其所學專業面向的崗位群基本一致。頂崗實習累計時間原則上以半年為主,可根據實際需要,集中或分階段安排實習時間。
(十七)創新教學方式方法。要根據不同專業教學要求和課程特點,創設多元化教學方式,普及推廣項目教學、案例教學、情景教學、工作過程導向教學等。廣泛運用啟發式、探究式、討論式、參與式等教學方法,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借鑒職業技能競賽成功經驗,促進職業學校技能競賽活動與日常教學工作緊密結合、良性互動。充分發揮現代信息技術作用,積極探索和構建信息化環境下的教育教學新模式。
七、強化教學治理能力,推進人才培養規范化
(十八)完善教學標准體系。要促進職業教育教學科學化、標准化、規范化,加快職業教育教學標准體系建設。教育部組織制定公共基礎課程必修課和部分選修課的教學大綱(課程標准)、部分專業核心課程標准、國家重點建設專業教學標准、頂崗實習標准、專業儀器設備裝備規范等。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國家頒布的相關標准,組織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專業教學指導方案和課程標准。積極開發與國際先進標准對接的專業教學標准和課程標准。鼓勵職業院校借鑒、引入企業崗位規范,開發人才培養方案。
(十九)加強教學常規管理。各地、各職業院校要嚴格執行國家制定頒布的教學文件,適應生源變化、學制變化、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等新情況,不斷完善教學管理機制。要加強教學組織建設,健全教學管理機構,建立行業企業深度參與的教學指導機構。職業院校的院校長是教學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定期主持召開教學工作會議,及時研究解決學校教學工作中的重大問題。要堅持和完善巡課和聽課制度,嚴格教學紀律和課堂紀律管理。要加強教學管理信息化建設和教學管理人員的培養培訓,不斷提高管理和服務水平。
(二十)加強質量監測與評價。要建立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監測體系,完善職業教育質量評價制度。要定期開展職業院校教學工作和專業教學情況評價,把學生的職業道德、技術技能水平和就業質量作為考核學校教學質量的重要指標,積極推行技能抽查、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等。職業院校要建立和完善內部質量監測和分專業的評價制度,強化質量保障體系建設,及時向社會發布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積極支持各類行業協會、專業組織等第三方機構開展教學質量評價。
八、完善教學保障機制,優化人才培養環境
(二十一)加強教師培養培訓。要以建設高素質「雙師型」教師隊伍為重點,強化教師專業技能和實踐教學能力培訓工作,充分發揮教師教書育人的主導作用。要注重培養專業(學術)帶頭人、教學名師和骨幹教師,形成合理的教師梯隊。通過建立名師工作室、創建優秀教學團隊多種方式,充分發揮優秀老教師對青年教師的傳、幫、帶作用。要進一步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突出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要加強公共課教師、實驗、實習實訓和職業指導教師的培訓工作。
(二十二)健全教材開發和質量監管制度。進一步健全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管理體制,加快完善教材開發、遴選、更新和評價機制,加強職業教育教材編寫、審定和出版隊伍建設。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強對本地區職業教育教材建設的指導和管理,健全區域特色教材開發和選用制度。要把教材選用納入重點專業建設、教學質量評估等考核指標體系。各地要完整轉發教育部公布的《職業教育國家規劃教材書目》,不得刪減或增加。各職業院校應嚴格在《書目》中選用公共基礎課教材,優先選用專業課教材。
(二十三)加強教科研及服務體系建設。省、市兩級要盡快建立健全獨立設置的職業教育教科研機構,國家示範(骨幹)職業院校要建立專門的教研機構,完善和發揮教科研對教學改革的指導與服務功能。要針對職業教育教學改革與人才培養的熱點、難點問題,設立一批專項教研教改課題,鼓勵支持職業院校與行業、企業合作開展應用技術研究。要積極組織地方教學科研人員開展學術交流和專業培訓,組織開展職業院校教師教學競賽及研討活動。定期開展教研教改成果遴選表彰活動,建立完善職業教育教學成果獎推廣應用機制。
九、加強組織領導
(二十四)健全工作機制。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各職業院校要高度重視,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建立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教學工作和人才培養上來。各行業職業教育教學指導委員會要加強對教學工作的指導、評價和服務,選擇有特點有代表性的學校或專業點,建立聯系點機制,跟蹤專業教學改革情況。
(二十五)加強督查落實。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本意見要求,結合本地實際情況,抓緊制定具體實施方案,細化政策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要對落實本意見和本地實施方案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和跟蹤分析,對典型做法和有效經驗,要及時總結,積極推廣。
⑷ 高校規定學生體測作弊取消學位,這樣嚴格為何還能得到網友支持
那是因為這一項規定對於其他人來說更加體現了學校的公平公正,有利於營造一個非常好的學校氛圍,所以大家都支持這個決定。
⑸ 現在有哪些含金量高的資格考試
古話說得好,「技多不壓身」,擁有諸多技能的人也會受到幸運的青睞。但面對幾百種資格證書,簡直看到眼花。到底哪些才是真正高效有用的呢?
職業資格證書的含金量,要從帶來的收益上面看,尤其薪酬福利方面。今天中哥就帶大家一起來看含金量最高的10大證書。
10一級建造師
一級建造師作為建設工程行業的一種執業資格,而且是擔任大型工程項目經理的前提條件。建造師是指從事建設工程項目總承包和施工管理關鍵崗位的執業注冊人員。建造師是懂管理、懂技術、懂經濟、懂法規,綜合素質較高的復合型人員,既要有理論水平,也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和較強的組織能力。
09注冊會計師
通過注冊會計師執業資格考試並取得注冊會計師證書在會計師事務所執業的人員,社會極度供不應求,一旦擁有此證,便踏入了金領的領域!
08消防工程師
「消防工程師」專業崗位能力認證培訓項目是由人社部勞動科學研究所與公安部消防局、教育部共同設立的培訓項目,作為向社會公眾與特定人群加強和普及消防科技知識,進行防火知識教育,以提高公眾的消防安全素質,減少消防事故的發生,減少生命財產損失。
07造價工程師
造價工程師是指由國家授予資格並准予注冊後執業,專門接受某個部門或某個單位的指定、委託或聘請,負責並協助其進行工程造價的計價、定價及管理業務,以維護其合法權益的工程經濟專業人員。國家在工程造價領域實施造價工程師執業資格制度。
06法律職業資格
法律職業資格證是證書持有人通過國家統一法律職業資格考試並依法取得的證書,取得這個證書的人可以依法擔任執業律師、法官、檢察官和公證員,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統一製作、頒發。其他法律職業對該證書沒有硬性要求。
05人力資源管理師證
在近些年來的招聘會上,"人力資源管理"這個職位頻頻出現在眾多求職者面前。人力資源管理師是如今少數幾個行情持續看漲的職業之一。
我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都逐步認識到引才、用才、留才的重要性,而這些課題正是人力資源管理師的職業范圍,人力資源管理師變得緊俏起來。
04全國翻譯專業資格證
全國翻譯專業資格考試已納入國家職業資格證書制度,是一項在中國實行的、統一的、面向全社會的翻譯專業資格(水平)認證,是對參試人員口譯或筆譯方面雙語互譯能力和水平的評價與認定。
03執業醫師資格證
執業醫師資格證,是通過全國統一的執業醫師資格考試和執業助理醫師資格考試後,由國家衛生計生委統一發放的。
它是我國從業醫師必須擁有的證書,屬於醫療技術方面的認可。證明持證人具有獨立從事醫療活動的技術和能力,證書永久有效(紅色封面的證書)。
02國家精算師
精算師,指保險公司僱用的數學專業人員,主要從事保險費、賠付准備金、分紅、保險額、退休金、年金等的計算。
精算師被認為是分析金融風險的傑出專家。其執業生涯被喻為:「金域中的金領」,我國精算人才稀缺,有預測稱,我國未來十年急需5000多名精算師。目前國內精算師的平均年薪水平保底也有30萬!
01注冊電氣工程師
含金量高的,也是最值錢的,就是注冊電氣工程師職業資格證書。
想要取得注冊電氣工程師的資格,必須通過難度非常大的專業考試和考核,對於注冊電氣工程師也要求相關的報考資格,必須是本專業或者是相近專業且具有相關學歷的人才可以報考。
⑹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怎麼樣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簡稱」工程大「,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首批61所試點高校之一,全國12所「卓越工程師計劃」」試點工作示範性高校之一,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入選高校之一,全國地方高校新工科建設的牽頭單位,上海高水平地方應用型高校建設單位,是一所擁有工學、理學、管理學、文學、經濟學、藝術學等學科門類,工程技術、經濟管理、藝術設計等多學科互相滲透、協調發展的上海市屬大學。
學校前身為創建於1978年的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華東化工學院分院(1984年編入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和華東紡織工學院分院。1985年經教育部批准,在上海交通大學機電分校和華東紡織工學院分院的基礎上,組建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根據2018年6月學校官網顯示,學校有松江、長寧、虹口等校區,佔地近1400畝,總建築面積48萬平方米,主校區坐落於上海松江大學城。學校擁有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個國家級虛擬模擬實驗教學中心和上海工程技術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學校設有20個教學機構,擁有63個本科專業(含專業方向),9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點,3個專業學位碩士點;擁有國際化博士學位培養基地 1 個(與韓國蔚山大學合作);合作舉辦有11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擁有11個上海市重點學科,2個上海市高峰學科;擁有有全日制在校生近22000名,其中碩士研究生近3200名;專任教師1300 餘人,其中碩士生導師800 餘人。
⑺ 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怎麼樣
山東司法警官職業學院(原山東省法律學校)於2006年4月25日經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魯政字(2006)117號],隸屬於山東省司法廳,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和發展,學校辦學取得了可喜成績,先後被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團結先進集體」稱號,被省文明委授予「省級文明單位」稱號,被司法部榮記集體一等功,被國家教育部批准為「國家級重點學校」。
學生享受國家規定的普通高等院校在校生待遇。我院實行獎學金制度,為家庭困難的學生設立勤工助學崗;學生畢業時經考試、考核合格,發給普通高等教育專科學歷證書,並由學院制定畢業生就業方案,上報省人事廳畢業生就業處審批,辦理就業推薦手續。
學院高度重視學生就業工作,成立專門機構指導學生就業,實行「學院推薦、供需見面、雙向選擇、擇優錄取」的辦法,依託行業優勢在各地市法院、檢察院、勞改、勞教、律師事務所等建立了實習實訓場所,並面向全省各級司法行政機關、基層法律服務所、律師事務所、企事業單位法律顧問、監獄管理、勞教管理、城市執法等部門推薦畢業生就業。每年舉辦用人單位與畢業生「雙選會」,為畢業生順利就業搭建平台。經我院培養的畢業生既學法、懂法又守法、執法,其突出的專業特點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
⑻ 雲南財經大學怎麼樣
雲南財經大學挺不錯的。
雲南財經大學是雲南省重點大學、雲南省高水平大學整體建設高校、全國大學生社會實踐重點組織單位、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
是一所辦學歷史悠久、財經特色鮮明的以經濟學、管理學為主幹學科,法學、哲學、文學、理學、工學、藝術等9大學科門類交叉滲透、協調發展的多學科性財經類高水平教學研究型大學。
(8)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發展擴展閱讀:
合並組建
1998年2月,雲南省政府決定並報經教育部批准,雲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與雲南財貿學院合並辦學,成立新的雲南財貿學院。
2006年2月,教育部發函雲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雲南財貿學院更名為雲南財經大學。
2007年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結論為優秀等級。
2010年10月,由昆明市人民政府、滇池泛亞合作組委會、中國金融學會和雲南對外金融合作研究基地聯合成立「ASPAFC」掛牌成立。
2012年6月,雲南財經大學第二個雲南省協同創新中心——「西南邊疆山地區域開發開放協同創新中心」掛牌成立。9月,雲南財經大學兩位教授入選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16年5月,雲南省政府重點支持的科研機構「雲南省經濟社會大數據研究院」掛牌成立。12月,入選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
⑼ 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軍醫學院是專科還是本科
中國人民解放軍白求恩軍醫學院是專科學院。
學院前身是白求恩同志參回與創建的晉察冀軍區衛答生學校,至今已有50多年歷史。幾經變遷,1993年更名石家莊醫學高等專科學院,1999年定名為白求恩軍醫學院。學校地處河北省石家莊市,佔地15.7公頃,建築面積10萬多平方米。
學院位於河北省省會石家莊市,這里地處京廣、石德、石太鐵路和京深、石黃、石太高速公路交匯點。陸路、空中交通四通八達,對外交往十分便利。學院地處繁華市區,白求恩國際和平醫院和解放軍467醫院與學院毗鄰,具有得天獨厚的辦學條件。
(9)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發展擴展閱讀
學院現有7個重點學科,即衛生勤務學、軍隊預防醫學、軍事病理學、野戰內科學、野戰外科學、分子生物學、以白求恩精神教育為核心的思想品德學。
重點學科代表了學院學科發展的重點方向,基本能夠體現學院的特色,擁有職稱、學歷、年齡結構合理的學術梯隊,師資力量較強,科研條件優越。
具有穩定的研究方向,在相應學科領域體現出了明顯的優勢和良好的發展勢頭。重點實驗室建設是重點學科發展的強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