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如何在細節中構建小學語文精彩課堂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閃光的細節是無處不在的、豐富多彩、富有個性活力的。細節雖微乎其微,卻能透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做為組成課堂教學世界的教學細節更是一種關注、一種體察、一種創意,是教師教育觀念的一種流露,教學風格的一種表達,教育功力的一種展現。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悉心發現,善於捕捉有價值的細節,抓准時機,巧妙深挖,使課堂充滿生命的活力。
教學細節的設計與發現因人而異,因境而異,每位教師的理解與闡釋都不同,在語文教學中,我從在課前和課中設計與捕捉兩方面出發,特別注重把握語文教學細節,獲得了些許感悟與策略。在此與各位分享我在關注教學細節方面的點滴做法,不當之處請批評指正。
一、課前預設細節,讓語文課堂更扎實
文本是由細節構成的,把握細節就是解讀文本的鑰匙;文本又是靠細節支撐的,解讀教材,其實就是通過文本諸多細節的析讀把握全文。課前精心設計的教學細節可以起到深入淺出的作用,同時還能夠激發興趣,激活課堂,讓學生投入意境,感悟深刻,使教學理念更形象,使課堂更加有魅力。作為一種情境,「細節」是可以設計的。課前,我預設了一些細節,或是為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或是為了突破教學的重難點,或是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1、預設教學細節於教學的重難點處。
我在執教《和時間賽跑》一課時,課前我對教材進行了認真的研讀,確定了這一課教學的重難點,即:通過理解「所有時間里的事物都永遠不會回來了。」感受時間的寶貴,知道要珍惜時間。為了更好地突破教學的重難點,順利達成教學目標,我預設了以下教學流程:首先讀課文,說說爸爸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再讀課文,說說作者「我」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最後,學生說說自己是怎樣理解這句話的?……這樣的預設,通過課堂的檢驗,學習效果好,受到了聽課老師的一致好評。
2、預設教學細節於課前三分鍾。
為了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每節語文課的前三分鍾,是「語文分享」。由孩子們輪流組織讀背古詩、詞(我們學校從一年級時就開始經典誦讀)、優秀習作分享、兒童文學書籍賞析等活動。嘗試中,我開始擔心會耽誤孩子們課堂學習時間,後來堅持了一段時間,我發現這三分鍾是最高效的,最值得的。因為這樣長期堅持下去,不僅能逐步豐富學生的文學素養,更能讓那些家裡沒課外書讀的同學,分享到別人的學習資源。在分享中,孩子們閱讀習慣得到了培養,閱讀能力得到提高,進而受益終身。
細節設計豐富多彩,不拘一格,教師能明確各類教育理念固然很重要,但如果給課堂設計一些有血有肉的細節,如一些道具、一場師生互動,都將為課堂增色不少,學生也將獲益匪淺。
二、課中關注細節,讓語文課堂更高效
課堂中的教學細節倏忽而至,稍縱而逝,要靠教師去捕捉。如果能謹慎地處理好每一個教學細節,用廣博的文學知識,扎實的教學功底,飽滿的教學激情,不斷給課堂注入新鮮血液,語文課堂將成為最美的花朵。
1、關注學生學習習慣的細節,讓學生會學習。
課堂上,當我發現有的孩子沒有專心聽講,或是沒有讀書,或是沒有思考等一些不良現象時,我並不是嚴厲地批評這些同學,而是採用「暗示」,即:表揚離他最近的同學的好習慣,好行為,促使那些學習行為不良的同學檢查自己的行為,回到課堂上來。當我希望同學們有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認真完成預習,寫字坐姿端正、傾聽別人發言、邊讀書邊批劃、學做學習筆記時,我總是找出班上即時做得最好的同學進行表揚,以告訴同學們該怎麼做,而從不強硬要求他們必須怎麼做。努力營造民主、和諧的學習氛圍,讓孩子們愛學,主動學。
2、關注課堂生成的細節,讓學生愛學習。
我在執教《丑小鴨》一課時,有一學生提問:「鴨子怎麼可能孵出天鵝來呢!」我告訴他說:「這只是一篇童話,不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所以,我們不能用科學的觀點來分析它。再說,這個問題與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關系不大。明白嗎?」學生聽了老師的,似有所悟地點點頭。事後想想,我的回答三言兩語就扼制了學生質疑探究的慾望。如果能抓住這個問題,機智地生成這樣一個教學細節:引導學生展開想像,反問學生:天鵝蛋怎麼會在鴨媽媽的窩里的?然後再引導學生閱讀這篇童話的原作。這樣,不但解決了疑問,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想像力、創造力,更主要的是激起了學生更強的求知慾望和探究精神。
3、關注學生的學習疑惑處,讓學生善思敢問。
(1)、每節語文課下課前,我總擠出一點時間讓學生來盤點這堂課的收獲與疑問,這樣既能促進學生反思性學習,又能及時地解決了學生學習的疑難,實現「堂堂清」。
(2)、找教材中的不合理,促讀促思。相信美國版的老師講灰姑娘的故事這個案例大家都記憶深刻,尤其是他的結尾讓我們叫絕。在我的課堂中,也做了一些嘗試。比如:讓學生試著找找課文中的不合理,「挑刺」不是目的,目的是讓孩子們去多讀多思,善思敢問
三、課後反思細節,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課後,我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目的,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以及課堂教學中的疏漏失誤之處等等,詳細地記錄下來,加以分析,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讓語文課堂更精彩。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天下大事,必作於細,細節的魅力真是無窮無大,如果說教育是一輪太陽的話,那麼教育細節就是一滴水,雖小,一滴水卻可映出太陽光輝。教學細節看似隨意,而隨意中飽含著愛心;看似簡單,而簡單中體現著思想;看似細微,而細微中表現出藝術;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蘊藏著智慧。一句話,教學細節與教學理念有著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依存關系。關注細節的教學,必定是成功的教學;關注細節的教師,必定是成功的教師。能否發現捕捉課堂教學閃光細節,影響著一堂課的成功與否,也是教師能否深刻影響學生的決定力量。珍視教學細節,關注教學細節,才能成就完美課堂,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永遠獨立潮頭,輕負高效。
② 如何關注課堂細節以提高英語教學的有效性
靈活處理教材,充分備課,樹立全新的教學理念 新課程理念強調,教學的過程回是教師「用教科書答教」的過程,而不是「教教課書」的過程。教材只是一種教學工具,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能過分依賴教材,束縛在教材所規定的內容里
③ 如何抓住細節進行語文教學
「一樹一菩提,一沙一世界。」課堂教學也是由一個個教學細節組成的。教學細節是一種關注、一種體察、一種創意,它充盈著靈動的智慧,洋溢著人性的光輝。教學細節是教師教育觀念的一種流露,是教師教學風格的一種表達,是教育功力的一種展現。教學細節看似平常,而平常中蘊含智慧;看似簡單,而簡單中孕育深刻。關注細節,就是關注教學行為的改變,就是重視新課程的理念能否落實到位,就是追求教學實踐的智慧與藝術的統一。美麗的語文課堂,呼喚細節來裝點,完美的語文課堂,更應從關注細節開始。
一、細節在「拈斷數莖須」的敲打中
古人說:「預則立,不預則廢。」關注細節來源於教師對文本的解讀,來源於教師與文本先期對話的深度與廣度。為此,語文老師要做的就是:從工具性和人文性融合的高度研讀文本,發掘與把握文本提供的教學資源,精心預設教學細節,從而預約精彩生成。
我們知道,文本是由一個個細節組成的,「窺一斑而知全豹」,細節往往是解讀文本的突破口。細節可能就是一個看似平常但意義深刻的詞語,可能是一個普普通通但意猶未盡的標點符號,可能是一句朴實無華但意蘊深刻的句子……只有對文本深入地探究,才能發現細節,把握細節,並以細節為支點,達到「牽一發而動全身」的教學效果。那麼,細節一般都深藏在文本中的哪些地方呢?
1、內涵豐富處
語文課本中所選的文字中包含著激情、含蓄、精煉和美。有的賞心悅目,讓人回味無窮;有的動人心魄,刻骨銘心;有的可啟迪人生智慧;有的可豐富文化底蘊。因此少不了內涵豐富、耐人尋味的地方,教學時,鎖定這些地方引發開來,會使得教學內涵豐富。
許多名師給我們打造了一個又一個經典的教學細節,例如著名特級教師王崧舟《鸕鶿》中有這樣一個細節:
師:這平靜優美的畫面,這悠閑自得的生活,隨著漁人的一個動作,就忽然改變了。你覺得漁人的哪個動作,一下子改變了這平靜如水的畫面?
生:我覺得是「一抹」這個動作。
師:體會體會,「一抹」還可以換成別的什麼詞語?
生1:一蹭。
師:怎樣地「一蹭」?
生1:輕輕地一蹭。
生2:小心翼翼地一掃。
生3:瀟灑地一揮。
生4:熟練地一劃。
師:對!這輕輕的、小心翼翼的一抹,飽含了漁人對鸕鶿的多少喜愛和體貼啊!這瀟灑的、熟練的一抹,又體現了漁人多麼豐富的水鄉生活啊!這一抹,就像是一道無聲的命令;這一抹,又像是一次瀟灑地指揮。這一抹,到底抹出了什麼呢?讀讀課文,體會體會。
生1:抹出了一圈圈粼粼的波紋。
師:湖面沸騰了。
生2:抹出了無數的浪花在夕陽的柔光中跳躍。
師:浪花都跳起了歡樂的舞蹈。
生3:抹出了一隻只勤勞能乾的鸕鶿。一隻鸕鶿鑽出水面,拍著翅膀跳上漁船,喉囊鼓鼓的,裡面全裝著魚呢!
師:真是神奇的一抹呀!
生4:抹出了一個歡騰、熱鬧的湖面。
生5:抹出了一條條活蹦亂跳的魚兒。
生6:抹出了一隻只跳上跳下、忙忙碌碌的鸕鶿。
師:別把漁人給忘了呀!這一抹,更抹出了漁人什麼?
生1:抹出了漁人的高興。
生2:抹出了漁人的笑容。
生3:抹出了漁人豐收在望的喜悅心情。
師:真是幸福的一抹呀!
生4:抹出了漁人洋洋得意的樣子。
生5:抹出了漁人美好的生活。
生6:抹出了漁人充滿希望和活力的生活。
師:我也說一句,這一抹,抹出了一派歡騰喜悅、生機盎然的水鄉風情啊!
對「一抹」的關注,看似課堂上不經意的細節關注,其實是教師課前的精心預設,緊緊抓住文本,設計細節,在教學實踐中是精雕細刻,由淺入深,讓學生層層剝落詞語表面的面紗,學生才走進文本,感受到其背後蘊藏的精神力量、情感意蘊,而本課的語文教學也不僅僅只獲得一種情感上的熏陶或僅僅只注重一種語言文字的理性分析,而是兩者完美無缺的融合,讓文字產生更為強勁的力量,情與理,知識與能力獲得了更為深層的提高。
2、觸擊血脈處
有些文字非常有穿透力,就像一首音樂有主旋律一樣。一篇文字往往有提綱挈領、回環復沓、極力鋪陳的句子,在教學時如果處理好了這些地方的細節,就能給學生由內而外的震動,觸擊血脈,針針見血。
例如,我在教學《一夜的工作》第4節中「他一句一句地審閱,看完一句就用筆在那一句後面畫一個小圓圈。他不是瀏覽一遍就算了,而是一邊看一邊思索,有時停筆想一想,有時問我一兩句。」這句話時,我有意把「一句一句」改成了「一句句」,這時有的學生馬上站起來提出,我順水推舟,讓學生思考「一句一句」與「一句句」可以換嗎?讓學生讀讀,想想,議議,賞賞,他們有自己的合理的見解。有的學生在交流時說,「一句句」表示的閱讀速度比「一句一句」快,像在瀏覽,而事實上,周總理是在審閱,他「看完一句就用筆在那一句後面畫一個小圓圈。」,「一邊看一邊思索,有時停筆想一想,有時問我一兩句。」從這里可以看出他逐句推敲。這說明了周總理對待工作一絲不苟,極端負責。如果改為「一句句」就顯得周總理改稿子有些倉促、心急,不符合實際。然後讓學生朗讀體會,經歷與文本對話的過程。
可以說這個細節設計,即通過「一句一句」與「一句句」的比較,訓練了學生對「一句一句」的理解,更體驗了周總理為國家,為人民忘我工作的精神。這樣的細節預設讓課堂教學飽滿充實,也讓學生終生難忘。
3、縱情揮灑處
文章貴在情真意切。我們讀文章,應該要與作者交流思想感情,看到文字背後的「人」。文字是跳動的脈搏,一篇文章鋪陳舒展,在激昂跌宕起伏處往往是作者直抒胸意、一吐為快的情感旋渦地帶。教學時,這些地方大有文章可做,在這些地方打造細節,可把學生、作者、教師的心糅合在一起。
例如王鴻雁老師執教《去年的樹》中有這樣一個教學片斷:
師:通過以上這些同學的匯報,我們再來體會「小鳥深情地注視著油燈的火苗,然後為火苗唱起了去年那支歌,這是什麼歌呢?你能知道嗎?
生:大樹啊,大樹,我們是朋友。你離不開我,我離不開你,我們之間的友誼天長地久。
師:嗯,說得真好,飽含無限深情啊!還會唱什麼呢?去年的那支歌里還會是什麼呢?
生:大樹,大樹,你是我的好朋友,沒有你我就無處安家,所以我們是一對天生的好朋友。
師:哎呀,多好啊!還會唱到什麼呢?
生:大樹啊,咱們兩個是好朋友,我整天唱歌給你,你整天聆聽我的歌唱,我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一對夥伴啊!
……
在老師的引導之下,學生們就「去年的那支歌」進行了非常富有個性的解讀。這解讀不僅富有創意,而且十分精彩。
課堂教學中,有些細節表面上看是信手拈來,即性所得,而實質上是匠心獨運,蓄意安排。它的背後是一種理念,是一種思想。雖然我們無法預料課堂會生成些什麼,但至少我們可以預設一些細節,預約一些精彩。
二、細節在「不經意」的課堂瞬間中
課堂教學既是知識與能力相互交叉、滲透與融合的過程,也是精神與生命共同發展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時時閃爍跳躍著一個個鮮活的細節。課堂中我們是不應該也不能夠忽視這樣的細節的,只有被關注、被珍視,才能展現一個流動的「過程」。莫讓這樣的「細節」、這樣的「過程」悄悄溜走。
1、推開心靈的窗戶——孩子眼神中的細節
「眼睛是心靈之窗」,透過這扇「窗戶」,可以看到孩子們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能看到他們的歡樂和憂傷,也能看到他們的成功和失敗,他們的眼神是那樣純真,那樣無邪,那就是一扇永遠敞開的、明凈的玻璃窗。它會為老師繪聲繪色的講述而目不轉睛,會為老師的大發雷霆而暗淡失色……
所以學生的眼神不僅可以被欣賞,還是一種無聲的提醒。它提醒我們,要讓這天使般的眼神永遠清澈純凈,那就需要我們隨時捕捉到從「窗戶」傳出的信息,要我們隨時去呵護……
2、叫醒沉睡的耳朵——孩子語言中的細節
語文課堂上,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即性的、瞬時的評價,這樣才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展。通過教師對學生合情合理的肯定,鼓勵學生不斷進步,不斷發展,通過對學生學習活動情況的分析,做出准確的評判,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指明努力與改進的方向。這樣能激勵學生積極思維,營造一種熱烈又很輕松的學習氛圍。怎樣才能獲得評價的客觀依據呢?筆者覺得作為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特別發揚一種傾聽的精神。學會傾聽是語文教師的基本素質,是一個人的良好修養所在。
學生在朗讀時需要教師用心傾聽,才能聽出朗讀中的錯誤進行及時糾正;學生回答問題,表達自己的見解時,教師唯有用心傾聽,才有發言權,才能進行即時即性的評價。如一位教師在教學《林海》一文時,有位學生在朗讀「大興安嶺的『嶺』,可跟秦嶺的『嶺』大不一樣。」時把「大不一樣」讀成了「不大一樣」,老師用自己敏銳的耳朵聽到了這一錯誤,心中竊喜,就抓住了這一錯誤,讓學生理解「大不一樣」與「不大一樣」的區別,從而區分大興安嶺與秦嶺的特點,進一步理解大興安嶺的溫柔與謙虛,表達自己對大興安嶺的無比喜愛。小小一個詞語,引出學生對課文更深入的理解,這正是教師傾聽所創造的效果。
學生對這個世界總是充滿著無限的好奇,總有自己對行為道德獨特的見解,總有那麼多說不完的話,他們想對老師說,想對同學說,也想對自己說,而這些有意無意的語言正是孩子內心的流露。在我們的教育中很容易找到能說會道的教師,但卻很難找到善於傾聽的教師。我們把大量的時間用來訓練自己的說話和演說能力,卻忽略了傾聽能力的培養。常有教師這樣抱怨:「真搞不懂我班的那些學生,為什麼總是不肯好好聽我說話。」我就在想我們有沒有耐心聽過學生說話呢?這細小的地方或許也是教育成功與否的關鍵。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教育的過程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對話、雙向交流的過程。教師必須認真傾聽學生說話,並善於從中捕獲學生內心世界的大量信息,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為我們懂得傾聽「花開的聲音」而更精彩。希望我們的語文課堂會因為老師學會聆聽而讓學生完全消除隔膜、敞開心扉,讓語文課成為一種非常美好的享受。
3、關注異常的表現——孩子行為中的細節
一位老師在課堂上讓學生讀《無私的愛》,要求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感受作者的情感,第一位同學上來深情地朗讀著文章,可以判斷學生是多麼動情,朗讀「賣血度日」時,他自己卻激動得不由自主地抽噎,並哭了起來,語文老師馬上調動其他同學說:「是啊,這是多麼令人感動的無私的愛啊,他的朗讀讓我們深深地沉浸在『父子親情』之中,誰能幫助他把這篇文章讀完?」其他同學都踴躍地舉起了手,最後全班同學一起包含深情地讀完了課文。
這小小的細節體現出這位語文老師對那位同學的人文關愛,並引導了同學們也來關愛及幫助那位同學。
因此,在語文課堂里,對於學生的學習,教者更應讓課堂充滿人文關懷,成為人性養育的殿堂,並由此煥發生命活力。關注細節,讓課堂成為師生互動的舞台。關注學生的一顰一笑,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關注他們的「細微小事」,使學生時時感受到教師有形和無形的關愛,這將成為師生間情感互融的催化劑,有了這一情感基礎,師生之間「教給」與「學得」必定是相輔相成、教學相長的。
三、細節在「縝密周全」的課後反思中
觀察不到細節的教育是目中無人的教育;不善於捕捉細節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記憶中不存儲細節的教育是缺少真愛的教育。反思是為了把細節存儲於我們的大腦之中,失敗的細節給人以啟迪,成功的細節給人以借鑒。我們要記錄、交流教學細節,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建立「細節優勢」。
1、回顧課堂中的成功之舉
將教學過程中「達到預先設計的目的、引起教學共振效應的做法」、「課堂教學中臨時應變得當的措施」、「層次清楚、條理分明的板書」、「某些教學思想方法的滲透與應用的過程」、「教育學、心理學中一些基本原理使用的感觸」、「教學方法上的改革與創新」等等,詳細得當地記錄下來,供以後教學時參考使用,並可在此基礎上不斷地改進、完善、推陳出新。
2、思考課堂中的敗筆之處
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對它們進行回顧、梳理,並對其作深刻的反思、探究和剖析,使之成為以後再教時應吸取的教訓。
3、整理課堂中的教學機智
課堂教學中,隨著教學內容的展開,師生的思維發展及情感交流的融洽,往往會因為一些偶發事件而產生瞬間靈感,這些「智慧的火花」常常是不由自主、突然而至,若不及時利用課後反思去「定格」,便會因時過境遷而煙消雲散,令人遺憾不已。一有所得,及時記下,有話則長,無話則短,以記促思,以思促教,長期積累,必有集腋成裘的收獲。
細節雖小,卻不容忽視,值得我們認真關注和研究;細節雖小,卻能折射出教育的大理念、大智慧;細節雖小,卻能閃耀出生命智慧的光環;細節雖小,卻是「生命」的智慧創造……欣賞細節、關注細節,才能使課堂魅力無窮。
細細感受語文課堂,原來是如此的多姿多彩。讓我們的語文課浸潤人性的色彩,體現對話的藝術,關注細節的精彩,從而讓我們的語文課負載精神的使命,流溢生命的動感吧!
④ 怎樣設計課堂教學的線索
線索」與「細節」是課堂教學的兩個重要元素
宋文燕老師執教的課題是《水的凈化》。她設計的教學目標是:
1 知識與技能
(1)了解純水與自然水、硬水、軟水的區別;
(2)了解吸附、沉澱過程和蒸餾等凈化的方法。
2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農村及自來水廠對水的凈化方法的討論與探究,了解凈化水的方法 。
(2)通過了解硬水的危害,使學生了解軟化硬水的必要性,並區分硬水及軟水。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對本課題的學習,增加學生對身邊化學的學習興趣。
(2)通過課堂實驗,家庭實驗培養學生勤於思考,勇於創新,大膽實踐的探究精神。
(3)通過對本課題的學習,提高學生對環境保護的意識。
課堂教學中,她設計了這樣幾個學生分組實驗:
學生活動一:學習做沉澱實驗。這是一杯渾濁的水,你有什麼辦法使水變清嗎?(交流)
學生活動二:學習做過濾實驗。渾水經過過濾會有什麼變化呢?請各實驗台按照要求去試一試,大家可以輪流多倒幾次,注意動作要規范,開始巡迴指導,評價實驗。
學生活三:實驗區分硬水和軟水並介紹硬水的危害。
在評課時,教研室崔主任要我先評:我首先肯定了宋文燕老師的教學與新課程理念一致。但是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如貫穿這一課的線索是什麼?用什麼東西把「沉澱、過濾、吸附、蒸餾」穿起來?又如怎樣設計情境,引入新課?學生實驗前後教師應該做什麼?
教研室崔主任特別強調課題的選擇得好,這個課題與社會生活密切結合,有意義。然後講了如何處理教學過程中的每個細節,對大家啟發很大。
「線索」與「細節」是一堂優秀課的兩個重要元素。英國詩人布萊曼說:「一朵花里窺天堂,一粒沙里見世界。」細節可以體現一位教師的實力和功力,細節的變化則標志著課堂理念與實踐的變化。新課程改革理念已經被多次地復述、轉述,但如果在細節上沒有更新,課程改革也只能是一句空話。也就是說,在一定程度上,課程是由課堂上無數個細節共同組成的。所以,關注現場與細節是提升教學智慧的必經之路。新課程教學改革,最終要在課堂教學的每個細節上實踐和體現。重視細節的改造,正是新課程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特點.
⑤ 如何關注課堂教學中的細節
關注課堂細節,就是追求教學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確化,是教學達到一定境界後的品味與追求。只有關注課堂細節,特別是捕捉有價值的細節,才能使課堂教學煥發出更大的生命活力,才能有效地促進每一位學生的發展,提高教學質量。課堂細節涉及課堂教學的方方面面,主要有關注學生的眼神,語言和行為三個細節方面。
1、教師關注學生的眼神
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們的教師按照以學生為主體、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理念想盡一切辦法來轉變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課堂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觀。但是我們老師平常忽視了課堂的細節問題。人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課堂上學生的眼神無時無刻不在傳遞著各種微妙的信息,教師在課堂上,要善於觀察解讀學生的眼神,表情的變化,如:教學中突破重難點時,有的學生會皺眉嗜額,或驚訝疑惑,或眼睛直盯老師的目光,意思是怎麼回事?……教師根據學生的變現細節,掉飢餓課堂教學的節奏或教學法,力求獲得最佳教學效果。
2、教師關注學生的語言
教師在上課時,一定要關注學生的小細節,決不能視而不見,充耳不聞,一節優質的課堂,源自於對細節的爬羅剔透。時常注意學生有沒有開小差,東張西望與同學說話,學生回答問題時,要注意他的發言對錯,老師要以此為契機,深層次挖掘錯誤,糾正錯誤,開啟學生智慧之門。在小組討論中,要觀察學生的發言踴躍情況,學生是否投入其中,老師要適當地給予指點,幫助。老師只有關注學生表現的細節,並採取應對措施,改變課堂氣氛,及時調整學生的注意力,才能真正體悟到課堂教學的內在欣怡。
3、教師關注學生的行為
課堂上,老師要完成自己的教學任務,就一定要注意學生的行為表現。對於觀察的問題,像:學生低頭沉思,時而翻書,時而自言自語,還有舉手發言情況,討論問題情況,回答問題情況……老師要靈活處理,使自己的教與學生的學有機統一,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
關注教學細節,是對課堂中的學生充滿真切關注和終極關懷;關注教學細節,必須用眼觀察,用心傾聽,用情去感受,才能及時捕捉與提煉,並科學的加以利用,方能提高教學藝術,提升教學品質。
⑥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注意的九大細節
1. 課堂提問要具有針對性;2.課堂提問要富有啟發性;3.課堂提問要注意層次性;4.課堂提問要注重實效性;5.課堂提問要力求全面性。 下面根據我多年在課堂教學中的探索與思考,就如何進行課堂提問,講究課堂提問藝術談幾點具體做法: 一、課堂提問要具有針對性。 首先,針對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課堂提問。在學生的學習活動中,學習興趣在學習的動力系統中有著特殊的意義和作用,也有人說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源泉。所以在新課導入時,可以精心設計一兩個問題,目的不在於要學生立即回答,而在於引起學生學習新知識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新知識的積極性。 其次,針對能培養學生思維邏輯性和深刻性的問題,進行課堂提問。課堂提問要有利於學生思維邏輯性的培養,多讓學生把自己的思考過程有條理地說出來,多問幾個你是怎樣想的。在較復雜的應用題教學中,我進行課堂提問時是針對具體問題具有啟發性,把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使學生能夠深入鑽研思考問題並抓住題目的本質和核心,從而掌握解題的規律。 例如「一瓶油,將它的1/4倒入一個重100克的玻璃杯里,再把杯放在天平的一個盤里,然後在天平的另一個盤中放入400克砝碼,這時天平就平衡了。問瓶中油重多少克?」我在教學這道題時提問了以下幾個問題: (1)天平平衡了,說明兩個盤中的重量怎樣?(相等)都是多少克?(400克) (2)天平左盤的玻璃杯中,裝有多少克油?(400-100=300(克)) (3)玻璃杯中的300克油,占這瓶油的幾分之幾?(這是題目的核心) 這樣設問,步步深入,引人入勝,幫助學生找到了解題的關鍵所在。 第三,針對能培養學生發散思維能力的問題,創造性地進行課堂提問。在教學實際中,對於同一條件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提出不同問題,引導學生尋求多種答案,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能力。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使學生逐步養成善於思考,善於探索,敢於標新立異的創新意識和學習習慣。
⑦ 怎樣注重語文課堂教學細節
您好!
課堂教學中師生間的話語、行為以及交互作用的各種細微環節是課程目標實現過程的基本反映,也是改進課堂教學、促進師生發展的重要環節。我們對一節初中作文指導課進行課堂觀察,透過執教的語文老師和她的學生的活動,我們有機會捕捉到一些細節,並引發出對發生在教學過程中的真實行動的思考。
許多教師都懂得在教學中要強調「授人以漁」,但置身在教師的教學設計與具體的教學情境中,就會發現「教師先給出方法——學生再依方法學習」的教學套路依舊是課堂學習的主要流程。而這一程序恰恰使學生活動失去了應有的激情和活力,進而使學生的自學、討論等成為虛假的繁榮。在看似自主學習的課堂活動背後,學生的學習體驗、知識建構往往受到教師單一、封閉的指導要求的限制,致使學習體驗最終是「魚」而不是「漁」。
這節語文課,老師設計的一個學習環節是:
1.學生自主閱讀文章《天鵝的翅膀》。(課件展示閱讀方法指導)
2.抓住初讀體驗,談談對這篇文章的看法,並鼓勵質疑,組織小型研討,發表不同意見。
3.教師小結評價,突出想像的作用和價值。
比如:
上課伊始,老師向學生下發了題為「一樁奇特的訴訟案」的學習材料。材料講述了一位美國母親偶然間發現她3歲的女兒認識禮品盒上「OPEN」的第一個字母「O」,忙追問原因。在得知是幼兒園老師教孩子學認字母後,這位母親把女兒所在的幼兒園告上了法庭。因為她認為女兒在認識「O」之前,能把它說成蘋果、太陽、足球、鳥蛋之類的圓形東西,然而自從幼兒園教孩子識讀了26個字母,女兒便失去了這種能力。她要求幼兒園賠償精神傷殘費1000萬美元。三個月後,此案在州立法院開庭,結果是幼兒園敗訴,因為陪審團的23名成員被這位母親在辯護時講的一個故事感動了。
這位母親講述的就是《天鵝的翅膀》:「我曾到東方某個國家旅行,在一個公園里見過兩只天鵝,一隻被剪去了左邊的翅膀,一隻完好無損。剪去翅膀的被放養在一片較大的水塘里,完好的一隻被放養在一片較小的水塘里,當時我非常不解,就請教那裡的管理人員。他們說,這樣能防止它們逃跑。我問為什麼,他們解釋,剪去一邊翅膀無法保持身體平衡,飛起後會掉下來;在小水塘里的,雖然沒被剪去翅膀,但起飛時會因沒有必要的滑翔路程,只好獃在水裡。當時我非常震驚,震驚於東方人的聰明;可是我也感到非常悲哀,為這兩只天鵝感到悲哀。今天,我為我的女兒來打這場官司,是因為我感到她變成了幼兒園的一隻天鵝。他們剪掉了她的一隻翅膀,一隻想像的翅膀,人們早早的就把她投進了那片小水塘,那片只有ABC的小水塘。」
材料的確很感人,也很值得回味。然而當學生剛拿到學習資料後,教師緊接著進行了下面的活動:
師:拿到一篇文章從哪入手?
生:題目。
我們看到,在學生整齊的回答之後,老師欣慰地笑了。也許老師此刻很滿足,因為自己曾講授過的閱讀方法學生們都記住了!老師繼續用PPT出示了如下閱讀步驟:1.從題目入手;2.抓住主題;3.中心語段;4.精彩品讀;5.主觀感受。
在確認學生都看清了上述步驟後,老師給了學生3分鍾的閱讀時間。
教師為什麼會這樣安排呢?在老師課前給的教案中,我們看到了這樣的表述:
我一直嘗試培養學生深入分析文章的能力,同時,學以致用,指導自己的寫作。本節課就是針對學生閱讀容易流於形式,以及寫作中詞彙貧乏、思想膚淺來設計讀寫指導的。本設計旨在使學生從更深層次認識想像的作用,重視想像,並切實運用想像,拓展寫作思路,提高作文水平。
可見老師用上述素材來引入是用心良苦的。不僅想讓學生讀懂文章本身,還想讓他們從中體會到想像的重要。正如老師確定的教學難點:通過教學課件,讓學生明確想像的價值和在文學中的應用;以想像的方法,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中,真正理解想像是作文的翅膀,並且能夠更好地利用這對翅膀,飛得更高更遠。
課堂上,學生閱讀材料的過程引發了片刻沉寂。在沉寂中學生也許已經展開了自己無盡的想像和思考。然而我們要追問的是:老師是否有必要在學生閱讀文章之前就提供閱讀的程序和步驟?學生們真的會這樣讀嗎?上述步驟學生都要一一經歷嗎?閱讀一定要遵循這樣的程序嗎?也許讀一篇文章最後留給我們的並不是文本的精彩,而是帶給我們的思考,以及由思考引發的思維、情感與行為的變化。如果說本節課是要著力激發學生的想像與獨立思考能力,可是從老師的第一個提問、從給出閱讀方法的指導要求時,老師就帶著學生陷入了「按規定動作學習」的套路,而這多少與本節課培養想像力、學會應用等教學目標相悖。語文教學中「培養」是如何發生的?其實,老師帶著預定的教學目標進入課堂引領學生時,「培養」就有了發生的可能。一旦學習過程按照「老師給一種方法—學生依法展開學習」來進行,「培養」的真實狀態就會偏離學生的自主、生成和個性,將學生導向遵守、接受和統一。可見,當教學目標轉化為課堂教學的具體行為時,會因為老師的一個提問、一個PPT演示變得復雜、多維和耐人尋味
⑧ 《成功的課堂源於細節》讀後感
暑假裡,我拜讀了《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後,受益匪淺。教授從課堂教學特徵、教學方法探索、教師語言行為、課堂中的非語言行為、學生學習狀態、課堂突發事件、課堂教學法環境等方面通過具體的案例向我們娓娓道來課堂教學中細節的成敗。我覺得書中所講的問題和細節在我們學校的課堂教學中也普遍存在。雖然此書講述的基本上都是一部分主課老師上的公開課中的教學細節及課中出現的問題,但我反思自己的體育課教學也有雷同現象,因為每個學科之間是相通的,學科與學科之間有共性。本書中的一個事例使我感觸最深。
其一事例是「你在想什麼呢」。這一篇講的是在課堂上因學生思想不集中,有點魂不守舍或做一些與本課教學無關的動作,因而教師對學生有「你在想什麼呢」的指責。想想自己的體育課教學,面對個別上課調皮,愛做小動作的學生也曾有這樣的指責。現在想想學生注意力轉移,不夠集中,主要原因還是歸結於自己的課堂教學吸引程度不夠,或是本身的教學內容枯燥,沒有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又或是教學方法不是很恰當,學生對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這樣的問話指責或批評不但沒有效果更有可能讓學生產生逆反心理,還是在自己的教學方面多下功夫,讓自己的教學魅力感染學生來的有效些。
作為一名工作了十幾年的一線教師,可能很少去關注自己的課堂細節,然而讀了《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這本書,使我深刻認識到我們的課堂要關注的不僅僅是這50個細節,也許有100個,甚至更多。在平時的課堂中我們要多觀察、多思考,時時刻刻關注自己課堂上容易被自己忽視的細節,對這些細節進行更深一層的思考。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教學改革才能不斷的在自己的課堂深入發展。我想,只要老師明白了解決問題努力的方向,好的辦法才會在不斷實踐的過程中誕生。
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讀後感(二)
《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是一本耐人尋味的書籍,它將將課堂上看似微不足道的細節進行了詳盡而深刻地剖析,看過書之後我有了恍然大悟之感,有了茅塞頓開之意。
平時,我們每位教師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與課堂無關的「突發事件」。對此,若處理得好,則會風平浪靜,海闊天空;若處理得不好,遇會招來是非,甚至會影響師生情緒,進而影響班級和學校聲譽。那麼,在短暫的時間內,對課堂「突發事件」,應怎樣巧妙處理呢?於是我帶著這樣的迫切讀了第一篇《飛進教室的蝴蝶》,再看了鄭老師對此位教師的解決水平做的中肯的評價,忽然想到在網上也曾看到過類似的事件,發生在語文著名特級教師於漪老師上課時,也是有幾只蝴蝶飛進了教室,吸引了同學們的注意力。於漪老師是這樣處理的:她首先讓學生把蝴蝶趕走,然後讓學生以蝴蝶飛進教室為題打一詞牌名,同學們苦思冥想不得其解時,於漪老師給出了答案:「『蝶戀花』啊,因為你們都是祖國的花朵!」在同學們會意的笑聲中,於漪老師又開始了她的講課。當課堂教學超出原來的設想,突然出現意料不到的情況,且影響到正常的教學時,於漪老師採取以變應變的方式,展示了教師的智慧和獨到的教學本領。
我們不少老師都經歷過類似的事情,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總有不少學生的行為不能讓教師滿意:這個在講話,那個在傳紙條,張三在折紙飛機……,我們好多老師都會把每一件事都當成是對教師權威的挑戰,是對教師的不尊重,所以我們遇到這些情況就會氣急敗壞,甚至狠批猛打,以致一節課就因一個學生的調皮而以失敗結束。其實,如果我們平心靜氣的看,把每件事都當成是「調皮的小麻雀」的惡作劇,正確處理事情,減少負面影響,提高課堂效率,就不會輸掉整堂課。也許,那些教師想通過發火讓學生心生敬畏,讓學生加深印象,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可事實證明,這樣並不能收到很好的效果。事實上如果大事小事都發火是在向學生傳遞一個信號:對這事你沒有辦法了。本來,當學生違紀後,大多數同學內心充滿了不安,如果你發火了,就抵消了學生的不安,學生也就無所謂了,所以教師在發火之前給學生一個機會說話,對教師冷靜處理以及學生的心理接受都是相當必要的。
當然,對學生的課堂不良表現提出批評是必要的,但笑容和態度也很重要。笑容比皺眉頭所傳達的訊息要多得多。「生活中人們重視微笑的魔力,認為」你對他人微笑,他人就對你微笑「」你對生活微笑,生活就對你微笑「。我們的教學同樣如此:你對學生微笑,學生就對你微笑;你對課堂微笑,課堂就對你微笑。在我們的教學實踐中,教師總是希望每個學生在學習上都很優秀。(www.lz13.cn)殊不知,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綠葉,學生必然存在差異,每個個體都有自身的特點,個性鮮明。學生的特殊性造成我們的某些教學預設無法實現,學生的注意力分散也造成課堂秩序的混亂。再或者教學設想脫離了學生實際,教學內容過於陳舊,教學手段過於單一,以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興趣不濃,積極性不高……種種矛盾會使得教師情緒不佳,甚至大發雷霆。在這種困窘中,筆者認為,運用微笑是最好的方法。應將個人的情感升華到理性層面,把受挫而產生的不良情緒引向崇高的境界,將其強大的心理能量加以疏導,凝聚到教學工作或學習生活中。
總之,在課堂上,遇到麻煩製造者,要把握教學的大原則,不要由於個別人的違紀或特特殊情況而影響整個教學過程。因為」搗蛋分子「不怕你生氣功,他巴不得你生氣呢,他不怕你斥責他,也不怕你管他罰他,就怕你不生氣,冷靜的研究他。教師的職責是」教書育人「,比學習成績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需要我們每位教師在第一節課中去細心關注學生們的精神世界,讓孩子們的精神生命在每節課上都得以成長。最主要的還是在教學中給學生創設自主支配的時間和空間,靠自己教學的吸引力扭轉學生的注意力,靠自己教學的內在魅力抓住學生的目光與思維。
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讀後感(三)
假期里閱讀了鄭金洲老師寫的《課堂教學的50個細節》,有一些地方給我的感觸還是蠻深的,現與大家分享如下:
同感1:鄭教授在聽課雜記中,特別說到」課堂教學在彰顯某方面行為的同時,總是或隱或顯地暴露出另一方面的問題。「我們現在課堂所面臨的大量問題都屬於兩難性的,考慮了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可能完不成教學任務;考慮了學生對課堂的積極參與,可能教師自己無法掌控課堂的紀律;考慮了學生的探究,可能影響了教學效率;考慮了知識的傳授,可能忽略了能力的培養、方法的掌握;如此等等。於是,鄭教授提出」教學在一定程度上也屬於『平衡的藝術』。「教師就是要在這種種兩難性的問題中尋求平衡,在這種平衡上做文章、下功夫。
同感2:對一些教學細節的思考。比如說對信息技術在教學中的應用問題的思考。教師手中的多媒體應是是輔助教學的手段了,而不是教學的絕對方式,不能代替板書。而、並且花哨的多媒體課件、音頻、視頻在課堂中占據了主導地位,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在非重點上,忽略了教學的內容。我們在教學設計中應圍繞教學目標設計最有利於達到教學目的的教學手段,不一定是多媒體。再比如說對教師言行的思考。教育是教師言傳身教的過程,在教學中教師須十分注意一言一行,包括提問方式、說話語氣、鼓勵措辭等。鄭老師在此書也談到了一些教師鼓勵孩子的語言,諸如」連某某都知道「之類的話語,我們一定要引以為戒。因為這樣一句話可能傷了那個學生的自尊心,可能帶來一些不利的後續影響,這點值得教師反思。
通感3:沉著冷靜處理課堂上的突發事件。鄭教授在文中列舉的」飛進教室的蝴蝶「、」電源插頭掉了「、」坐在地上的女孩子「……文中的三個案例,無一不令我們深思。」這樣突發的課堂事件,正是考驗我們教師的教學技巧和教學智慧。正如鄭金洲教授所說「課堂對教學智慧的挑戰是巨大的,一個教師窮其智慧有時也難以應對來自於課堂上的壓力與挑戰」。那麼我們教師如何應對課堂上這些突發的事件呢?我想我們教師還是要廣讀書,多聽課,多積累,以提高自身的文化素養和專業技巧能力,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形成自身的教育教學智慧和風格。
以上從幾個方面談了我的一些同感。其實對於其它的一些細節問題,也非常值得我們教師細致體會和借鑒。讀了這本書,我深刻認識到我們課堂要關注的不僅僅是這50個細節,在平時的課堂中我們要多觀察、多思考,時時刻刻關注自己課堂上容易被自己忽視的細節,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發現問題,想辦法解決問題,我們的教學工作才能順利完成,收到事半功倍的奇效,這樣我們的教學工作才會更上一層樓。
⑨ 如何在課堂教學細節中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如何在課堂教學細節中關注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
小學語文課程標准》 指出 :義務教 「 育 階段 的語文課程 ,必須面 向全體學 生 」 向全 體 學生 , 面 最好 的途 徑 就 是 在 教 育 實踐 中特別 注 意學 生 的差 異 ,因 材 施教 , 分層
教學 , 面 提 高 學 生 的 素 質 。 全 這里以四年級課文 《 桂花雨》的教學為 例 .談 談 我 在教 學 細節 中關注 不 同 層次 學 生 從 兩個 層 面 上 探 究 文本 : 義 層 面 意 際情況 , 擇挑戰性 目標 , 選 體驗成 功的 喜悅。 在此 過程 『 , 1 我進行巡迴指 導 , | 引 導 和 鼓 勵 A層 次 學生 也 能 寫 出 自己 的 感 受 , 怕 只 有 一+ ; 時 要求 那 些 B、 哪 點 同 C層 次學 生 要 幫 助 A 層 次 的 同學 。 是 三 在朗讀 、 話 、 寫 情感 等 H標實 現過 程 中 , 我 引 導 學 生 在 牛 生 自主 、 作 交 流 中進 合 上, 感悟它說 了什麼 ; 形式層 面上 , 學習 它 是 如何 說 的 。 鑒 於此 , 按 學 生 的 不 我 同層 次 ,確定 不 同 的 目標 期 望 值 : A層 學 生 能 正 確 、 利 地 朗 讀 課 文 , 通 過 流 並 教 師 點撥 、 組 幫 助 學 習抓 住 文 中關 鍵 小 詞句, 體會思想感情 ; B層學生能正確 、 流利 、 有感情地 朗湊課 文 , 抓住文 中關 鍵 詞 句 , 受 搖 桂 花 的樂 趣 和 思 念 家 鄉 感 的感 情 ; 學 生 能 正 確 、 利 、 感 情 C層 流 有 地 朗 讀 課 文 , 悟 文 章 的 情 感 , 合 文 感 結 章 內 容及 生 活 經驗 完成 小詩 的創 作 。 這 樣 才 有 可 能 考 慮 到 每 個 學 生 的 個 性 差 異 和學 習基 礎 , 大 限 度 地 設 置 最 學生的學習需求 , 實施分層教學的嘗試。 一 、 備 課分層 行分層 實現 ,並 有低層次 向高層 次轉 變 , 而 實 現 總 俸 教 學 曰標 。 四 是 在 作 從 業 布 置 方 面 ,我 父 注 了學 生 的 層 次 差 異 , 計 了 朗 讀課 文 、 集 閱 讀 、 童 年 設 收 寫 故 事 二 種 類 型 的作 業 ,請 學 生 選 擇 完 成。 日的是 為 讓 不 同層 次 的 學 生 通 過 合 適 的途 徑 展示 自己 的學 習成 果 。 在引 導理 解 「 足 纏著 母 親 問 : 老 『 , 么還 不 搖 桂 花 嘛 ! 』 「 」 媽 怎 」巾 纏 的表 備課 分層主 要包括 學生分 層和教 學 目標 分 層 。教 師 「 擬 」 課 , 慮 課 模 上 考 堂 上 不 同 層 次 的 學 生 的 表 現 , 設 課 堂 預 的每一個環節 , 握好 「 材 」對本班 把 教 , 的每 一 個 學 生 深 入 了解 ,因 材 施 教 , 考 慮採取什麼教學手段 , 何應對和處理 如 課 堂 上 町能 出現 的 種 種 情 況 , 並如 何 加 以引 導 、 伸 拓 展 。我 們 面 對 的是 一 個 延 個 天 真 爛 漫 的 學
⑩ 依據教學目標抓住教學細節有什麼好處,可舉例
認真回顧《看教學如同看生活——理解小學品德的教學(中)》這門課,請說一說:依據教學目標抓住教學細節有什麼好處,可舉例。
如果說課堂是一棵繁茂的大樹,那細節就是生機勃勃的枝條。靈動的教學細節,可以使課堂美麗精彩!因此,關注教學細節是提升教學智慧的必經之路。關注教學細節,就是要用新的教學理念去反思「過去」的教學細節,改造「慣常」的教學細節,創造嶄新的教學細節。關注教學細節,其實就是關注學生的生活、知識、情感、體驗和生命發展的過程,就是舒展智慧、落實理念、改變行為、提升教育品質的過程。關注細節的教學,必定是成功的教學;關注細節的教師,必定是成功的教師。對教學細節的處理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精心打造教學細節,依賴於對文本、學生、環境的深入把握和對各種資源的有效利用。教學細節是可以預設的,是預設中的生成與生成中的預設的和諧統一。教師要用浪漫的情懷去預設適宜的教學情境,便於精彩生成。在教與學、師與生、生與生的良性互動中,教師要敏銳發現、善於捕捉有價值的細節,抓住教育時機,深入挖掘,寓教育於無痕。珍視教學細節,教師要永遠對課堂中的「人」充滿真切關注和終極關懷,要讓教學細節回歸「生命關懷」的教育本質,有效觸動學生心靈,讓靈動的智慧和人文的光輝盈溢課堂。
一、細節,課前精心打造
文本是由細節構成的,把握細節就是解讀文本的鑰匙;文本又是靠細節支撐的,解讀教材,其實就是通過文本諸多細節的析讀把握全文。作為一種情境,「細節」是可以設計的,根據教學的需要,或為了調動全體學生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或為了突破重難點,或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往往通過營造某種情境,來設計某些細節而預約精彩生成。
有些文字非常有穿透力,就像一首音樂有主旋律一樣。一篇文字往往有提綱挈領、回環復沓、極力鋪陳的句子,在教學時如果處理好了這些地方的細節,就能給學生由內而外的震動,觸擊血脈。
例如我在教學《掌聲》一課「……她總是默默地坐在教室的一角……」時,問同學:「不管小英過去如何,我想同學們的掌聲一定會使她走出那個角落,她也會與同學們一塊玩,一塊說,一塊笑了。那麼,請同學們看看,我們的教室中有這樣的角落嗎?」有學生說:「我們班劉小碟父母離婚,成績不怎麼好,作業做錯了以後,老師有時還在批評她,特別是她的座位也不靠前,我想這也有可能是她成績不好的原因吧!」我微笑著說:「這也許是,老師也太馬虎了,那我們應該怎樣使劉小碟同學走出這個角落呢?」一位學生說:「課後和她一塊做作業,她不懂的就教她。」另一位學生說:「課上多提醒她。」班長說:「我想與她換個座位。」說著收起了自己的書包,走到了劉小碟的身邊。看著這一切,我又經歷了一次心靈的盪滌,同學們在與文本的對話中形成了共鳴,產生了共振,我沒有理由拒絕這個同學的決定,默許了。教室里先是一陣寧靜,驟然間又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我激動地說:「同學們,剛才我們又一次報以最熱烈的掌聲,能告訴我,這掌聲是給誰的嗎?」「這是給班長的!」「這是給劉小碟同學的,希望她好好學習,不斷進步!」「這是給大家的,我們是一個集體。」我滿懷深情地說:「這是贊揚的掌聲,這是鼓勵的掌聲,這是溫馨的掌聲!」
可以說這個細節設計,即通過尋找這樣的角落,更體驗了掌聲的重要作用。這樣的細節預設讓課堂教學飽滿充實,也讓學生終生難忘。
二、細節,課堂用心捕捉
課堂教學是很難預測的,它既是知識與能力相互交叉、滲透與融合的過程,也是精神與生命共同發展成長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時時閃爍跳躍著一個個鮮活的細節。課堂中我們是不應該也不能夠忽視這樣的細節的,只要關注、珍視細節,那麼課堂將是一個課堂「動態」的,一個有「生命力」的課堂。
(一)關注孩子眼神。
都說「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透過這扇「窗戶」,可以看到孩子們豐富多彩的內心世界,能看到他們的歡樂和憂傷,也能看到他們的成功和失敗。他們的眼神是那樣純真無邪,那就是一扇永遠敞開的、明凈的玻璃窗。它會為老師深情並茂的講述而目不轉睛,會為老師的大發雷霆而暗淡失色……
(二)關注孩子語言。
語文課堂上,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即性的、瞬時的評價,這樣才有利於促進學生的語文能力的發展。通過教師對學生合情合理的肯定,鼓勵學生不斷進步,不斷發展。通過對學生學習活動情況的分析,做出准確的評判,指明努力與改進的方向。這樣能激勵學生積極思維,營造一種熱烈又很輕松的學習氛圍。怎樣才能獲得評價的客觀依據呢?我覺得作為語文教師,在課堂上要特別發揚一種傾聽的精神。
教學《坐井觀天》一課,在談學習感受環節,學生暢所欲言,當有個學生認為青蛙跳出井口後就會知道世界有多大時,教師順勢抓住了這個生成「亮點」,說:「是啊,原來的故事是有青蛙跳出井口再一次觀天的過程的,可是因為故事太長,沒有編進去,現在我們來當小編輯,把這部分內容編進去,怎麼樣?」學生的情感之窗與創造思維再次被敲響與打開,精彩紛呈地續編了一則則青蛙看到精彩世界的故事。純潔的心靈,真誠的情感,讀來令人感動,從而真正實現了「以文載道」的境界。
三、細節、可以捕捉的精彩
細節是整體的細節,整體是細節的整體。課堂的細節不是教師都能事先預設和料想的,課堂的精彩往往生成於突如其來的細節。在具體的教學中需要我們的教師具有一雙「發現」的慧眼,通過傾聽與觀察,及時敏銳地捕捉學生奇異的反應、閃光的思維、獨特的思想,恰到好處地引發、催生、助長,引其「火暴」,促使生成別樣的精彩。
記得曾經聽過一節課——《會搖尾巴的狼》,快要順利進入尾聲時,出現了這樣一幕:有學生說:「我覺得狼很聰明,遇到危險想方設法救自己,這難道有錯嗎?」這引來不少的附和聲。這時,教師進行引導:「同學們,如果山羊救了狼,結果會怎樣?」這時,學生通過思考、討論充分認識到狼的狡猾、陰險。
這里,老師巧妙地運用自己淵博的知識和隨機應變的能力。給了學生一個滿意的答復。這一細節的處理讓所有的聽課老師眼前一亮。語文的魅力、教師的底蘊在這一刻完美地統一起來了。其實,在課堂中時常會出現這樣的細節。我們要有效捕捉並珍視它,用發展的眼光、激勵的神情呵護那別樣的思維,用誠摯的熱情、真切的態度關注每一顆稚嫩的心靈。
四、細節,可以激活的精彩
教學細節是教學現場中師生互動的產物。它形成於教學過程與教學情境中,具有臨場性、隨機性、偶發性。教師不但要能「慧眼」捕捉教學細節,更要激活教學過程中臨時出現的教學細節,將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機智和文化底蘊透過教學細節折射出來,使看似平常、簡單的細節充盈起來、豐富起來,讓課堂展現精彩,讓語文課堂呈現一道亮麗的風景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