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在教育實踐中有的教學

在教育實踐中有的教學

發布時間:2020-12-14 16:12:30

㈠ 請論述教育智慧在教育教學實踐中的表現有哪些

教育智慧往往關注培養學生過程中的關鍵性問題,所以在教學實踐中非常重要

㈡ 如何在教育實踐中推行富有創新精神的教學方法

在教育實踐當中,我們應該總結出經驗,總結出創新精神的教學方法,知道我們的時間。

㈢ 如何在教育實踐中貫徹人文教育思想

好好找找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實施人文教育的策略研究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所確定的新課程的核心目標即課程功能的改變:改變課程過於注重知識傳授的傾向,強調形成積極主動的學習態度,使獲得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的過程同時成為學會和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要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合作,學會生存,學會做人,關注「全人」的發展。美國聖母大學校長赫斯伯主張,完整的教育應同時包括:「學會做事」和「學會做人」兩大部分,他認為「學會做事」必須接受科學教育,養成科學精神;「學會做人」必須接受人文教育,養成人文精神。以人為本,弘揚人的主體精神正是21世紀的教育主調。

一、 人文精神與人文教育的內涵

人文精神泛指人文科學體現出的對人類生存意義和價值的關懷,是一種以人為對象、以人為中心的思想,主要包括人的信念、理想、人格和道德等。人文精神追求人生美好的境界、推崇感性和情感,著重想像性和多樣化的生活。所謂人文教育,是指培養學生人文精神,提高人文素養的教育,人文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 人文教育是人文精神在教育中的滲透和體現。當代人文主義教育從傳統人文主義教育的立足個人,逐漸轉變為既關心個人,又關心他人、集體乃至整個人類。它所強調的核心內容主要有:人的尊嚴、理解與寬容、自由與責任、對人類和自然都懷有關懷、慈愛之心。為此,當代人文主義教育思想強調,加強文學、哲學、藝術、倫理、社會、歷史、地理等人文學科的教學;把價值教育放在整個教育的首要地位;將個性教育貫穿於全部過程中,使整個教育人性化。

二、 在中學體育教學中實施人文教育刻不容緩

1. 中學體育的現狀呼喚人文教育

首先,在傳統的體育教學中,由於刻意地去追求技術動作、達標成績,為考而教,一味的用高度、遠度、時間等統一的指標去實施教育過程和評價教育效果。體育本來是一門活潑、有趣,讓學生天性得以自由張揚的科目,卻變成了單調而枯燥的訓練,其結果是學生的興趣地不到關注,特長得不到發揮,身體也未必健康.

其次,現代環境下的獨生子女,由於自身條件的優越性,往往在體育活動中惟我獨尊,不願與同伴合作,缺乏協作精神;在體育比賽中輸給對手,則會怨天尤人,推卸責任,缺乏理解、寬容和同情心。自私、冷漠,不願意幫助他人;學生的意志力薄弱,不肯吃苦,情感脆弱,易受挫折。

2. 新一輪的課程改革體現人文教育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准》突出強調要尊重教師和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選擇性,注重教學評價的多樣性,使課程有利於學生的運動興趣,並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展。

以人文精神為價值取向的學校體育應是「一種強調體育本質、文化價值、主觀意識、行為能力等的教育過程,其建設不僅有美化身體的文化,以及身體語言表述的文化,有相應的體育法規、條例、制度。此外,還應系統的講授中西體育的文化、文明成就、發展規律和當代主題等內容。」

三、 實施策略

1.教師觀念的更新及自身人文素養的提高是對學生實施人文教育的基礎條件

作為對學生直接實施人文教育的傳播者,教師必須改變原有的等級觀念:教師在上,學生在下,教師主動,學生被動。只有師生建立了平等的關系,師生之間互尊、互重、互愛,平等交流,這樣人文教育的理念才能被學生接受。如果體育失去了對人的關懷,只是嚴肅枯燥的訓練學生,將無益於學生的健康和成長。

其次,體育教師也必須注重自身人文素養的提高。人文教育不是知識傳授,不能採取灌輸的方式。人文教育是一個漸進性的啟迪、感悟過程,需要長期的耳儒目染。在這里,教師的師德人品、言談舉止、儀表氣質、治學精神、教學態度等等都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 「重要的東西永遠取決於跟學生面對面交往的教師個性,教師的個性對年輕人的心靈影響所形成的那種教育力量,是無論靠教科書、靠道德說教、靠獎懲制度都無法取代的。」

2.教師對課堂教學的合理把握是對學生實施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徑

(一)通過設置合理的教學目標,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現人文價值

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有意的將人文教育滲透其中,並通過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過程的設計來體現體育學科的人文價值。如在上室內課《奧運會知識》一課時,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應明確:本節課要通過學生對奧運會知識的了解,知道中國在歷屆奧運會上取得的成績,懂得北京申辦2008年奧運會成功的歷史意義,從而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愛國熱情,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在教學內容的選擇和教學過程的設計上,通過提問、觀看錄像、網頁搜索、集體討論等方式,既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同時又對學生進行了一次愛國主義教育。

(二)抓住適宜的時機,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滲透人文思想

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把握各種適宜的時機,將人文化的思想滲透在對學生的教育之中。例如,在中國女足取得世界盃亞軍後,教師可以在贊揚中國女足取得成績的同時,通過具體的事例讓學生明白,在這些成績的背後,中國女足的姑娘們付出了巨大的痛苦和汗水,甚至是傷病的代價。中國女足姑娘的這種精神是一種奉獻精神,同時也是對祖國的熱愛和尊敬。這樣就可以使學生受到生動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教育,受到精神上和道德情感上的熏陶。

(三)通過把握教學過程的細微環節,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體現人文關懷

尊重情感的自由,才能有真摯的情感抒發,而只有真情才能打動人而獲得廣泛的社會化的情感共鳴。 「當學生精神不振時,你能否使他們振奮?當學生過度興奮時,你能否使他們歸於平靜?當學生茫無頭緒時,你能否給予啟迪?當學生沒有信心時,你能否喚起他的力量?你能否從學生的眼睛裡讀出願望?你能否聽出學生回答中的創造?你能否覺察出學生細微的進步和變化?你能否讓學生自己明白錯誤?你能否用不同的語言方式讓學生感受關注?你能否讓學生覺得你的脈搏與他們一起歡跳?你能否讓學生的爭論擦出思維的火花?你能否使學生在課堂上學會合作,感受和諧的歡愉、發現的驚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善於把握學生情感的細微變化,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尊重和理解學生,對學生實施人文化的關懷。融情感、激情、意志、關愛於教育過程,這是人文教育的一個重要層面。

(三)通過有效的教學方法,在體育教學中展示人文精神

有效的人文教學方法應是「討論」、「對話」、「實踐」和「反省」。在討論中,討論各方的立場得以展現,在對話中對話雙方的觀點受到質疑,在實踐中實踐者感受人文素質和人文精神的價值,在反省中個體發現內心的矛盾與沖突。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運用這些方法,尊重學生的觀點,促使學生進行交流,張揚學生的個性發展,啟發學生不斷地完善自我,培養學生求知創新、勇於探索的科學態度。

3. 校園體育文化建設是對學生實施人文教育的必要保障

人文教育思想認為,學生要發展和提高,必須把知識經驗納入自己的認知結構中,內化為自己的能力素質,這個內化需要有主體積極主動的參與和獨立深刻的思考。校園體育文化建設作為學校文化建設的一部分,也應為人文素質培養創造良好的氛圍。

(一)創設人文化的體育文化環境

如在校園里豎立體育名人塑像,懸掛體現人文精神的警句格言,通過黑板報、櫥窗向學生宣傳體育文化知識,舉辦人文主題講座等等,這樣既可以美化校園環境,又可以使青少年學生從中受到思想上的啟迪和精神上的陶冶。

(二)體育項目和活動要注重人文性

學校體育活動和競賽應盡量淡化競技,而多重視學生的參與面和選擇面。例如舉辦一些趣味性的集體項目,鼓勵人人參與。項目的設置要考慮因人而異,例如對胖一點的同學可以舉行拔河或者掰手腕比賽;對於瘦小的同學可以舉行鑽圈或跳繩等比賽。這樣可以充分調動每個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積極地投入到體育鍛煉的隊伍中去。

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是相互促進、相互發展的。在當今時代,人們除了對科學、經濟、物質的追求外,更注重對精神和價值的追求,這對一個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是至關重要的。在中學教育階段對學生加強人文教育,培養人文精神,這不僅是科學的需要,更是國家的需要,社會的需要。

㈣ 今後如何在教學中實踐和開展

一堂課的成敗,整個教學的得失,關鍵就在於是否處理好教學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這一問題.一、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的新認識.1、什麼是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 「重點」是指學科或教材內容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識和技能.一個學科知識點在整個學科知識中的地位,及通過相關知識的教學能給學生發展帶來的貢獻決定了它是否為教學重點. 「難點」一般包含兩層意思:其一,學生難以理解和掌握的內容;其二,學生容易出錯或混淆的內容.如:教學內容比較抽象,不易被學生理解,有的內容縱橫交錯,比較復雜,有的內容本質屬性比較隱蔽,有的體現了新觀點和新方法,有的在新舊知識的銜接上呈現較大的差距等.這種教師難教學生難學的內容通常稱之為教材的難點,教學難點要根據教材的廣度和深度、學生的知識基礎與心理特徵來確定.簡而言之,即教學目標與學生的水平有較大落差,就形成了教學難點.克服難點就是結合學生實際想辦法把落差的坡度變緩. 「關鍵」是指教學或教材中起決定作用的內容.教學難點有時和重點是一致的,有些內容對掌握某一部分知識或解決某一類問題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些內容就是教學的關鍵.它是教學活動中解決主要問題的著手點.教學的關鍵也可以說成是教學重點中的重點.2、確定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的依據. (1)教學目標(課程標准):課堂教學過程是為了實現目標而展開的,確定教學重點、難點是為了進一步明確教學目標,以便教學過程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更好地為實現教學目標服務.因此,確定教學重難點首先要吃透新課標.新的課程標准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方面確定為教學目標.只有明確了這節課的完整知識體系框架和教學目標,並把課程標准、教材整合起來,才能科學確定靜態的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2)學生實際:學生是課程學習的主體,教學重點尤其是教學難點是針對學生的學習而言的.因此,我們要了解學生,研究學生.要了解學生原有的知識和技能的狀況,了解他們的興趣、需要和思想狀況,了解他們的學習方法和學習習慣.有經驗的教師往往是通過課堂提問、課後輔導、批改作業、分析試卷等方法,分析學生的疑難所在,以作為今後教學相應內容時確定難點的借鑒. 要判斷是否為教學難點,就要分析學生學習難點形成的原因,一般形成學習難點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種: 第一種是對於學習的內容,學生缺乏相應的感性認識,因而難以開展抽象思維活動,不能較快或較好地理解. 第二種是在學習新的概念、原理時,缺少相應的已知概念、原理作基礎,或學生對已知概念、原理掌握不準確、不清晰,使學生陷入了認知的困境.所以,讓學生明白這些概念的內涵就是教學時必須解決的難點問題. 第三種是已知對新知的負遷移作用壓倒了正遷移作用.即已學過的知識在對學習新知識時,起了干擾作用,因而在已知向新知的轉化中,注意力常常集中到對過去概念、原理的回憶上,而未能把這些概念、原理運用於新的學習之中,反而成為難點. 第四種是教材中一些綜合性較強、時空跨越較大、變化較為復雜的內容,使學生一時難以接受和理解,而這些內容往往非一節課所能完成,這是教學中的「大難點」.因此這類內容在教材處理和教學方法選擇上都是難點.備課時,教師要根據教材特點及學生情況,對可能出現的教學難點做出判斷,並採取有效措施.教師要在了解學生的基礎上,做出預見,預見學生在接受新知時的困難、產生的問題,以便對症下葯.避免教學中的主觀主義和盲目性,切實做好理論聯系實際.從而確定好自己的課堂教學的靜態和動態重點、難點和關鍵. 以此為依據,從教學內容的科學系統來看,組成學科發展基本線索的主要環節為教學重點難點;從教育學的活動要求來看,培養學生能力,掌握學習方法是教學重點難點;從情感教育和品德養成來看,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是教學重點難點.總之,老師在教學中,要結合實際,根據教學目標,恰當地將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確立為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 二、正確地把握教學的重點、難點和關鍵的教學策略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抓住關鍵.1、突出教學重點. 在准確確定重點之後,就應該考慮採取措施如何做到真正突出重點.僅就教學內容的組織處理而言,下列幾個方面對突出重點具有重要意義: 一是分清主次.特級教師支玉恆說:「那種把教材所有內容無巨無細都鑽得深而透之作法,並非聰明之舉,如果進而把這些東西都要納入教學計劃當中,則更是弊多利少.面面俱到其實面面不到.淺嘗則止,水過地皮濕式地教學,是絕對不可取的.因此吃透教材,首先是吃透教材的重點內容.」教師在組織教學內容時要靈活調動教學內容,可以圍繞中心問題合理變動順序,力求從系統發展過程中突出中心環節,做到既有中心,又有向心力,使教學內容更加緊密地聯系起來. 二是圍繞重點作必要的補充,以求課堂講授內容具體、深入、明確,使重點更加突出、豐滿.對於非重點的教學內容,則予以適當精簡,概而述之. 三是在教學時間的安排上予以切實保證,使重點部分得以講清講透. 當然,突出重點的方法很多,需要教師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去總結、積累.2、突破教學難點. 突破教學難點的方法很多,或化抽象為具體,或化復雜為簡單,或變生疏位熟悉,其目的都是為了化難為易.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運用直觀的方法加強學生的感知,如多媒體輔助法. 第二,創設情境,聯系實際,引導學生的思維由具體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 第三,補充材料,化解難點法.對於一些結論性難點,化解的方法是需要引用一些典型的事實材料,並以材料為依據進行分析,從而化解難點. 第四,對於易混淆的內容,運用對比方法區分各自的特點,如表格比較法. 第五,分散難點,各個擊破,如分層設問法:對於難度較大的問題,不妨把問題按難易程度分解成若干個與之相關的小問題,小坡度式地層層遞進,劃難為易,由易到難.

㈤ 請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學習、踐行「崇德尚禮」、「博學多識」、「仁愛敬業」、「善教有方」的師德風范

實踐中學習

㈥ 教育本質的理解在教學實踐中是如何去做的

眾所周知,青年教師是教育的未來和希望。青年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客觀條件與主觀努力共同作用的一個過程,有著其自身獨特的規律。青年教師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應實現自我成長。怎麼實現呢? 一、樹立遠大理想 「任何教師,要想有高的成就,高的水準,首先必須有高的理想,人的抱負層次越高,成就就越大!」作為青年教師,走上教育崗位以後,必須為自己設置一個終生奮斗的目標。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增強自我意識和使命感,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進行自我挑戰,少走彎路。然而教育理想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較長的過程。許多青年教師走上社會前,雄心勃勃,志向遠大,進入學校工作一段時間後,不少教師發現自己的遠大理想和現實之間有很大差距和矛盾,理想還存在不少幻想。只有經過幾年教學實踐的磨練,青年教師的職業情意和認識才能得到深化,才能正確處理個人教育理想與社會需要的矛盾,從而逐步確立、穩定最後堅定自己的教育理想。青年教師只有樹立了遠大而又可行的教育理想,才會有永不枯竭的教改動力,才會有滿腔的工作熱情,才會有不解的教育情結! 一個擁有遠大志向的教師,應該是個天生不安分、會做夢的教師!只有具有強烈的沖動、願望、使命感和責任感,才能提出問題,才會自找麻煩,也才能擁有詩意的教育生崖! 二、更新教育理念 教師的專業知識和教育教學能力,只有在正確的教育理念的統領下,才能充分發揮作用。教師的教育理念反映的是教師對教育工作本質的理解,直接影響著教師的教育態度和教學行為,甚至還間接地影響著未來教育的發展。教師的教育理念在教師專業結構中處於較高層次,對其成長具有重大影響。青年教師能順利地走上工作崗位,應該說具備了相應的專業知識和教育能力,然而由於目前我國師范院校的教育,往往滯後於現實教育的發展,青年教師雖剛出校門,但往往比中老年教師更缺乏先進的教育理念,即便他們掌握了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但往往是抽象的理論,不能自覺地運用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去。從我們接觸到的青年教師的成長情況來看,青年教師接受新的教育理念時間越快,摒棄舊的教育理念的周期越短,那麼他(她)們成長就越快。 青年教師要利用教育教學各個環節和學習實踐各個機會,廢除陳舊的教育教學觀念。 三、堅定成功信念 一個人要取得成功有兩個前提:一個是有強烈的追求成功的慾望,一個是相信自己能夠成功。自信使人自強,適當的「驕傲」使人成功。只有自信,才能使一個人的潛能、才華發揮到極致,也只有自信才能使人得到「攀登高峰」的體驗。培養人實際上就是培養他的自信!作為青年教師,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筆者認為,一方面要善於認識自我,分析自我,發現自我,堅信自己一定能夠成功;一方面要正確面對困難,面對矛盾,面對差距,自強不息挑戰自我;最重要的要腳踏實地的學習-實踐-總結,再學習-總結-再實踐,循環往復不懈追求! 四、 堅持個人反思 葉瀾教授曾指出:「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作為教師,如只是讀書、教書,不寫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敗得失,充其量只能當一輩子的教書匠而已。要使自己盡快成長起來,就要堅持反思。教師可以兩種形式進行自我反思:一是隨筆類反思日記。可以寫成故事性的隨筆故事,把校園里的點滴故事寫下來,寫整個事件中自己是怎麼處理的,有哪些收獲,採取了哪些有效的方法,或者是自己的一些失敗經歷。當然,也可以寫成工作日記型的,條分縷析地寫下每天的收獲與感想,便於自己發現問題,有效地解決問題。二是圍繞課堂教學中的教後小記。 「教然後知困」, 青年教師更需要及時總結經驗,研究困惑,不斷改進。我們每一位青年教師可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班級實際情況,認真修改教學預案,然後把教學過程能給人啟迪的地方寫下來,反思成功之舉、失敗之處。這看似平常卻給人深省的課後小記,若能堅持,能使我們經常梳理自己的課堂,調整自己的教學心態,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促使自己從經驗型向科研型方向發展,逐步提高自己駕馭課堂教學的能力。 五、堅持終身學習 教師的工作,像蜜蜂釀蜜,需要博採眾長。作為一名稱職的教師,既要有足夠的學科知識、豐富的實踐知識和扎實的教育理論知識,還要有廣博的社會文化知識。青年教師不僅要具備以上四個方面的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應將這些知識相互溝通,相互融合,形成具有獨特個性和自我風格的專業知識體系,這是我們青年教師成長的基本要素。 當今是知識經濟社會,它有一個顯著標志,即建立學習型社會。學習型社會是時代發展和社會進步的產物,它對學習的要求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強烈、更持久、更全面,全社會人只有不斷地學習,才能應付新的挑戰。青年教師是學校的未來和希望,是學校發展的主力軍和生力軍,在學校整體發展戰略中具有重要的不可低估的地位。作為青年教師,雖然擁有較扎實的專業知識,但在教育教學實踐中還遠不能勝任。青年教師首先要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只有堅持學習、終身學習,才能適應新課改的要求,走在教改的前沿陣地。堅持學習,要向同行學習,向學生學習,向實踐學習;學習所教學科最前沿的知識,學習最新的教育理論。其次必須是個讀書人,青年教師應養成每天讀書看報的習慣,廣泛地涉獵各方面書籍,向書本學習,做個知識淵博、學生佩服的老師。另外應是思想者,作為一名茁壯成長的青年教師,不要無視屬於自己的思考的權利,而且要學會思考。在教學上,要特別強調一個「思」字,通過思考來提升專業能力,提高專業水平。青年教師力求做到課前廣思,課中慎思,課後反思,逐步形成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和思想。 總之,堅持學習,終身學習,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關鍵,更是青年教師成長的源頭活水。

㈦ 如何在教學實踐中做到以學生為本

在教學實踐中做到以學生為本就應該做到:學生的主體性、能動性、創造性得以充分的發揮,學生「自由的呼吸」。

新課標「以人為本」的新理念,強調「教育的出發點是人,教育的歸宿也是人」。

主要方法:

㈧ 教育學在教育實踐過程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這種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啟發教育實踐工作者的教育自覺,使他們不斷領悟教育的真諦。 一位教師不同於一位工人。工人在一般情況下只完成生產流水線上的一道工序,工序是固定的,工人因此在經過了一定的訓練或實踐以後就能達到「自動化」或「熟練化」的程度;而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整個精神世界,而學生的精神世界是獨特的、隨著外部世界的變化而變化的,教師必須有一種高度的自覺才能在每一時刻理解和把握學生的精神世界並採取適當的方法促使其健康成長。沒有這種教育自覺,教師及其教育工作就會陷入陳規陋習之中,從而也就沒有真正的教育。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那些發生生活悲劇的孩子,百分之百的都是由於教育者缺乏教育學知識。其結果,在好的情況下,是把少年留在學校受到淘汰;在壞的情況下,就是把孩子送到勞動教養營關幾年。 實際的學校生活中,我們會看到許多教師不理解、不尊重兒童的感情,導致學生疏遠教師和集體,使兒童的性格變得孤僻和執拗,而有些教師卻反而為兒童的執拗而感到驚異。對學生態度和方法上的不公正,往往導致教育的失敗。因此,我們的社會,無論是教師,還是家長,都需要懂得教育學,要懂得科學,講究方法,否則是不能完成培養人這一極其細致復雜的任務的。(電擊)在教師對教育工作毫無准備的情況下,在他們不善於理解兒童心理發展的復雜過程的情況下,在他們本人對社會所負的責任缺少明確認識的情況下,隱藏著教育的錯誤、失敗,甚至是災難的因素。做教師的應當把在教育工作中確立人道主義原則視為教育修養的最重要的品質。(《要相信孩子》P3)
2、為成為研究型的教師打下基礎。
長久以來,在技術理性主義思想的主導下,教育教學被看成是一種近乎純「技術」的事情,教師基本上承擔著技術人員的角色,是用別人設計好的課程達到別人設計好的目標的知識傳授者,是手段——目的的中介人。他所能夠關心的而且必須關心的只是,對於給定的教育目的和教育內容,在各種可能的完成途徑中,確認哪一些具有相對更大的效用,以便在實踐中予以選擇與運用。 20 世紀80 年代以來,教師成為研究者,教師職業成為專業已經成為一種新的口號,在歐美教育界廣為流傳。當前,隨著教育改革事業的不斷深化,教師的素質要求不斷提高,教師的角色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其中最重要的一個變化就是從傳遞型的教師轉變為研究性的教師。 「教育新聞調查」顯示,把教師看成職業、事業、專業的人,比例分別為 49.4%、46%、4.6%。將近一半教師僅僅將自己所從事的工作作為養家糊口的手段,作為一種職業。教師把自己的工作作為職業看待,就很容易成為「匠人」;作為事業看待,就會熱愛教師工作,對學生充滿愛心,可能成為傳統的優秀教師;但教師的最高境界是把它作為專業。教師只有成為研究者,才能更好的適應教育改革的挑戰。
3、養成正確的教育態度,培植堅定的教育信念。(樹立正確的教育觀) 積極的、健康的教育態度是教育工作的精神動力,消極的和不健康的教育態度則是導致教育內在缺陷的主要原因。在各種各樣的教育態度中,教育信念因其堅定性和強烈性而成為一種最可貴的精神力量。擁有堅定的教育信念是所有偉大教育家的共同人格特徵,其本身就具有強烈的教育意義和偉大的凝聚力量。然而,教育態度、教育信念都不是憑空形成的,也不是教育者狹隘感覺經驗的產物。 它們與教育知識特別是教育理論知識的獲得有著直接的關聯。教育學的學習與研究,是形成一個人正確的教育態度,培植堅定的教育信念的一個入口和基礎。
4、獲得一定的理論知識,形成初步的教育工作能力,提高自我反思和發展能力。自我反思是指能夠不斷地在思想領域對自己所作所為的合理性和合法性進行追問;能夠自我發展是指能夠不斷超越自己已經達到的教育境界。無論是自我反思還是自我超越,在經驗領域內是不可能完成的,因為經驗易於形成習慣,而習慣的力量從總的方面來說是保守的,而不是前進的;是封閉的,而不是開放的。只有教育理論才能幫助超越經驗的限制,擺脫習慣的束縛。在不斷的自我反思中不斷的發展自我、完善自我、實現自我。
參考資料:網路文庫

㈨ 綜合實踐教學平常自己在教學中採取哪些教學策略在教學中有哪些困惑

一, 學習培訓定基礎

一個優秀的教師必須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學會研究,既要善於從教學實踐中發

現值得研究的問題,以教學促進研究的不斷深入,又要善於在教學實踐的基礎上進行理性化的提升,以研究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我們認為如果能不斷提高教師對日常的教學實踐進行理性思考和科學改進的水平,那教學質量就不難得到提高,為此我們採取了以下措施:

(1)強化科研方法的培訓

我們發現不少一線教師的教學研究缺乏科學的方法,研究什麼?怎樣研究?都帶有很大的主觀性和隨意性,這是導致教師的研究成果常常局限於教學事例的例舉或教學經驗總結這一層次的重要原因之一。為了讓教師能掌握一定的科研方法,提高研究的規范程度和理性水平,我們多次聘請市教科室的領導和有關的科研專家來校指導工作,為教師作科研講座,如「如何開展有效的教育科研」、「如何撰寫教學案例」等等。這一系列培訓為教師深入地開展課題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2) 增強科研理論積淀

一個學校的發展,教師是關鍵,科研工作需「靜思」,科研文化需「學習」。讀書活動能有效推進校園科研文化的構建,讓讀書成為全校教師的一種文化自覺,增強教師人文底蘊,提高教學水平,豐富教育生活,享受學習的快樂,享受生活的快樂,讓校園成為養育教師精神文化的家園。教科室在教師中開展讀書活動,根據開展課題研究所需要的主要理念和相關理論,學校教科室精心選擇了課題研究相關的理論書籍以及上網查找相關理論書籍列印成冊發給老師學習,鼓勵教師採用重點內容精讀和其它內容瀏覽相結合的方法,並通過寫讀書筆記、開展讀書交流活動,促使教師學習和內化,我們要求課題組教師每學期至少讀二本教育著作,寫一篇讀後感,開展讀書交流活動,讓每一位教師在活動中暢談自己的感受。每月寫一篇教育隨筆,並每月組織評獎,在語文教師中開展下水文比賽,以促進教師專業理論水平的提高,提升每一位教師自身的文化底蘊,這樣既讓老師們對新課程理念有一個全面的了解,又對課題理論的理解日漸深刻和豐富。同時,我們還採取了分組學習制度,我們把課題組按低、中、高年級段分成三組,各組成員圍繞課題研究主題搜集相關的有益的學習資料,利用每周的固定時間進行學習。這樣既使資料更加豐富,也使學習資料更貼近教師的接受水平和教學實際。多層面的讀書和交流活動,使教師更新了觀念,糾正了認識的偏差。

二, 狠抓課堂促深入

1、落實課堂調研,發現問題

課題啟動後,如何構建研究平台讓我校數學教師都能參與進來,在行動中提

高科研水平,成了我們首要思考和解決的問題。以往開展教育科研的大量事實告訴我們,只有對教師研究的的課題有充分的了解,只有構建適合教師實際,能讓教師接受的研究方式,才能讓教師在研究中全身心地投入,並獲得舒心、愉快、充實的體驗。帶著這樣的思考,2002年9月-10月,我們對我校學生進行作文教學的現狀進行了全面的調研。調研分為隨堂聽課、師生談話、問卷調查……

調研表明,新課改實施以來,教師的變化是明顯而可喜的。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關注學生習作興趣的提高,習作方法的傳授,讀書習慣的養成。但是,在調研中也發現,不少教師作文教學模式化、習作批改隨意化,對於如何提高學生讀書習作的興趣缺乏方法。通過調研我們看到了教師在認識和實踐上存在的不足和問題,為進一步開展親近教師、貼近實踐的課題研究找到了切入點。

2、關注有價值的問題,以教促研。

教學中的現實問題往往是研究的起點。我們每學期都在廣泛聽課和調查了解的基礎上發現在小學生習作中存在的現實問題,以及教師在實踐過程中產生的困惑及遭遇的困難。在對這些問題、困惑進行.

㈩ 在教育實踐中有哪些好方法打算如何落實

一學期即將過去,可以說緊張忙碌而收獲多多。總體看,全體數學教師認真執行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計劃,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在繼續推進我校「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同時,把新課程標準的新思想、新理念和數學課堂教學的新思路、新設想結合起來,轉變思想,積極探索,改革教學,收到很好的效果。
一、課程標准走進教師的心,進入課堂

我們怎樣教數學,《國家數學課程標准》對數學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教學評估教育價值觀等多方面都提出了許多新的要求。無疑我們每位數學教師身置其中去迎接這種挑戰,是我們每位教師必須重新思考的問題。開學初組織攻關教師和教研組長參加處組織的新課程標准及新教材培訓學習,並參加處研究性學習培訓。在各年級組織認真學習的基礎上全體數學教師集中由黃麗娜陳艷紅兩位教師二次分學段培訓,鮮明的理念,全新的框架,明晰的目標,有效的學習對新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課程目標,內容標准及課程實施建議有更深的了解,本學期各年級在新課程標準的指導教育教學改革躍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二、課堂教學,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

本學期我們每位數學教師都是課堂教學的實踐者,為保證新課程標準的落實,我們把課堂教學作為有利於學生主動探索的數學學習環境,把學生在獲得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都能夠充分發展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把數學教學看成是師生之間學生之間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組織了第六屆同組共研一課活動,在教研組長的帶領下,緊扣新課程標准,和我校「自主——創新」的教學模式。在有限的時間吃透教材,分工撰寫教案,以組討論定搞,每個人根據本班學生情況說課、主講、自評;積極利用各種教學資源,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公開輪講,反復聽評,從研、講、聽、評中推敲完善出精彩的案例。五年級教研組《循環小數》一課成功的展示,收到良好的效果得到領導和老師的肯定。實踐表明,這種分合協作的備課方式,既照顧到各班實際情況,又有利於教師之間的優勢互補,從而整體提高備課水平,課前精心備課,撰寫教案,實施以後趁記憶猶新,回顧、反思寫下自己執教時的切身體會或疏漏,記下學生學習中的閃光點或困惑,是教師最寶貴的第一手資料,教學經驗的積累和教訓的吸取,對今後改進課堂教學和提高教師的教學水評是十分有用。近三年的改革收獲?多,課前准備不流於形式,變成一種實實在在的研究,教師的群體智慧得到充分發揮,課後的反思為以後的教學積累了許多有益的經驗與啟示,十一月中旬我們舉辦了為期一周第六屆 教學節,七位教師分別代表各組講了課,三節評為優質課,這次公開教學,呈現開放性,突破原有學科教學的封閉狀態,把學生置於一種開放、主動、多元的學習環境和學習態勢中。六年紀《圓的周長》的設計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契機,學生通過量、饒、滾找出周長和直徑的倍數關系,用計數器把測量的周長和直徑的倍數關系算出,填寫報告單,觀察數據發現倍數關系,由「是——也是——還是——總是」最後概括為圓的周長總是直徑的三倍多一些。」較強的數學思想方法得於滲透。學生在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猜測、歸納、分析和整理的過程中,周長公式的形成、獲得、應用瞭然於心。提倡自主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教師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指導者、與參與者。」這一觀念的確立,灌輸的市場就大大削弱。四年紀 《乘法的簡算》一組連乘計算題計算,學生發現了交換因數的位置,積不變的規律,然後觀察數字特徵,變序、加括弧達到簡算。設計無論是問題的提出,還是已有數據處理、數學結論的獲得等環節,都體現學生自主探索、研究。突出過程性,注重學習結果,更注重學習過程以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五年紀《相遇應用題》以研究兩個物體的運動情況,老師導演,學生表演,設計了從「相距——縮短——交叉——相背」兩物體之間的距離變化情況,感受相向運動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路程逐漸縮短的規律。得出兩物體相向運動中的速度、時間和路程之間的數量關系。一段小小的表演,猶如吃了一盆八寶菜,各種營養成分都有了。使學生的智慧、能力、情感、信念水乳交融,心度受到震撼,,心理得到滿足,學生成了學習的主人,學習成了他們的需求,學中有發現,學中有樂趣,學中有收獲,這說明:設計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是探究性學習的新的空間、載體和途徑。

綜合起來看這次教學活動兼顧到知識教育與人文教育的和諧統一,而這些都並非是一朝一夕就能完完成的。需要每一位教師不斷學習、不斷修煉,提高文化水平與做人境界,這將是一個長期而非常有價值的努力過程。研討 反思 將公開課上的精華延伸運用於日常教學實踐 李巧蓮老師以《千米的認識》的教學獲市教學能手; 在11月30日進行的處第5批「推門好課」教師的復查驗收中,梁愛英 黃麗娜 王桂榮三位教師的《乘法的簡》課被評為特優課;陽泉市陶行知研討會作課《乘法的簡》受到與會的教師好評。12月22日山西省示範小學驗收時王桂榮的《認識一位小數》受到驗收老師和領導的好評。12月中旬,4位教師參加了山西省《教與愛》名師授徒研修部的學習培訓,聆聽名師楊少波的專題講座,觀摩其示範教學,領悟名師的高尚師德,探究名師精湛的課堂教藝,並在全校公開教學,受到名師認可和聽課教師的一致好評。一月十二日王桂榮赴盂縣作課,作為一個契機,我們在總結成績的同時,不斷反思教學,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不斷地將公開課上的精華延伸運用於日常教學實踐,把仍在困惑這我們的許多問題,有個在認識。努力處理好數學教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努力處理好應用意識與解決問題的重要性,重視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重視培養學生的探究意識和創新能力。

常思考,常研究,常總結,以科研促課改,以創新求發展, 進一步轉變教育觀念,堅持「以人為本,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打好基礎,培養學生創新能力」,以「自主——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與運用為重點,努力實現教學高質量,課堂高效率。

三、創新評價,激勵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我們把評價作為全面考察學生的學習狀況,激勵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手段,也作為教師反思和改進教學的有力手段。

對學生的學習評價,既關注學生知識與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更關注他們情感與態度的形成和發展;既關注學生數學學習的結果,更關注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和發展。抓基礎知識的掌握,抓課堂作業的堂堂清,採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定量採用等級制,定性採用評語的形式,更多地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獲得了那些進步,具備了什麼能力。使評價結果有利於樹立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促進學生的發展。引一個三年級評語例子:「這幾天我們學習了較大的長度單位《千米的認識》,石晨傑通過自己的努力,能收集、記錄較遠的路程,知道如何推測、估計較遠的距離,在這方面是班裡最好的。但在語言表達方面有一定的困難,希繼續努力。等級評定,優。」這個以定性為主的評語,是學生與老師的一次情感交流,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樹立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也知道了哪些方面應該繼續努力。

閱讀全文

與在教育實踐中有的教學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