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教育大全 > 教育教學體系

教育教學體系

發布時間:2020-12-13 01:22:23

❶ 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系統包括哪三類目標

布魯姆的教學目標分類系統包括:認知領域、情感領域和動作技能領域。

(一)認知領域教育目標

布盧姆等人在1956年把認知領域的教育目標公布出來,該鄰域的教育目標包含由從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復雜的六個水平。

共分為知識、領會、運用、分析、綜合、評價六個層次。(具體如下圖)

1.知識:記住所學材料,包括對具體事實、方法、過程等的回憶;可使用的描述動詞:定義、敘述、背誦等。

舉例:背誦《春江花月夜》。

匹配解放戰爭三大戰役的時間和名稱。

2.領會:領悟所學材料的意義,但不一定將其與其他事物相聯系;可用描述動詞:解釋、辨別等。

舉例: 概括《老人與海》的故事。

通過閱讀,辨別現實主義與自然主義各自的特徵。

3.運用:將所學概念、規則等運用與心情景中的能力;可以描述動詞:計算、操作等。

舉例:演示能量守恆定律在生活中的應用。

模擬商店購物,考察學生的計算能力。

4.分析:將整體材料分解成其構成成分並理解其組織結構 ;可用描述動詞:分解、說明等。

舉例:讓學生將《荷塘月色》的結構分解出來。

讓學生區分一篇報道中的事實與觀點。

5.綜合:將所學的零碎知識整合為知識體系,強調創造能力,需要產生新的模式或結構;可用描述動詞:創造、編寫等。

舉例:讓學生設計出科學試驗程序。

給定事實材料,寫出一篇報道。

6.評價:對材料作價值評判的能力,包括按材料內在標准或外在標准進行評判;可用描述動詞: 評價、對比等。

舉例:評價孔乙己的價值觀。

給定兩篇報道,讓學生評判那篇更真實可信。

(1)教育教學體系擴展閱讀

在中國進行的課程改革中,學習和研究布魯姆「掌握學習」的理論,對我們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樂觀主義的學生

布魯姆的「掌握學習」是一種有關教與學的「樂觀主義」教學理論。之所以說是「樂觀主義」是因為:這一理論從根本上反對個別差異先天性和不變性的觀點,而「主張只要能找到幫助每一個學生的方法,那麼從理論上說所有學生都能學好」。

以往學校的做法,往往是按照正態分布,把學生分為若乾等級,並把這種劃分標准作為衡量學生優劣的穩定、持久的依據,並影響學生的整個學習生涯。受其影響,「教師在看待學生時,只希望班內三分之一的學生成績不及格或剛及格,三分之一的學生成績不及格或剛及格,三分之一的學生完全掌握了學習目標和內容。

而學校的主要精力往往都放在這三分之一的優生上,對其他三分之二的中差生則興趣極微」。這種不合理的做法所導致的結果必然是教學質量大幅度下降,以及人為地製造大批的差生。

「掌握學習理論」是對傳統教學中等級、分組制的挑戰,打破根深蒂固的偏見,主張教師對每個學生的發展充滿信心。

並為每個學生提供理想的教學,提供均等的學習機會,為需要幫助的學生提供充足的時間和幫助,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理想的、適合自己個性需要的教學,讓每個學生都得到發展。這種樂觀主義的、面向全體的學生觀,對於當前教育教學改革中新的學生觀的確立具有重要的意義。

2、新型的個別化教學實踐

「掌握學習」是一種新型的個別化教學實踐,它既不悖於集體教學,也不是純粹的個別化教學,而是在集體教學的基礎上進行的個別化教學。

教育實踐證明:個別化教學效果顯著,但需要耗費一定的時間和師資;集體教學雖然能在短時期內教授大批學生,但效果較差,容易產生大量「差生」。「掌握學習理論」通過特定的程度,將集體教學與個別教學相結合,取得較好的效果。

「掌握學習」的實施程度一般有三個步驟,第一,闡明學習所必需的先決條件。第二,研製實施的程序。第三,評價這種策略對教師與學生所產生的結果。

掌握學習的策略,客觀上對教與學都會產生很大的影響。對學生而言,在提高學習效率,激發學習動機,消除焦慮和壓抑心理等方面都有明顯的效果;對教師而言,有助於教師面向全體學生教學,有效地因材施教,並對學生充滿信心,實現學習成績的「大面積」提高。

參考資料

教育目標分類理論_網路

布魯姆(美國當代著名的心理學家)_網路

❷ 什麼是四大教學體系

一是完善理論教育體系。堅持以理論教育統領黨風廉政教育,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專理論體屬系作為黨風廉政教育的首要內容,開設教學專題,精心組織學員學習科學發展觀等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最新理論成果。
二是突出黨性修養教育體系。堅持以提高黨性修養築牢思想道德防線,以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宗旨意識為重點,強化黨的作風建設、黨的優良傳統、黨史黨建理論、黨的群眾工作等內容的學習。
三是豐富依法行政教育體系。堅持把依法行政作為廉潔從政的重要保障,以提高領導幹部執政能力為核心,加強科學執政、依法行政、從政道德等方面的教育。
四是鞏固廉潔從政教育體系。堅持以正面教育為主,築牢思想道德和黨紀國法兩道防線,認真宣傳我黨加強黨風廉政建設的理論和經驗,及時宣傳中央關於黨風廉政建設的重要會議和《中國共產黨黨員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若干准則》等文件精神。

❸ 布魯諾的教學原則體系包括哪些內容

學前教育學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首先是由德國教育家F.W.A.福祿貝爾提出回的。他在誇美紐斯和法國答啟蒙思想家J.-J.盧梭的影響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家J.H.裴斯泰洛齊的兒童教育思想。於1837年在布蘭肯堡創設了一所收托1~7歲兒童的教育機構,1840年命名為幼兒園(Kindergarten)。福祿貝爾系統地論述了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內容和方法。他認為兒童的發展是漸進的過程,教育應適合兒童的發展,教育應以兒童的自主活動為基礎。他重視游戲的教育價值,把游戲作為幼兒園的主要活動,還設計了一套游戲和教學材料。他的主要著作有:《人的教育》(1826)、《慈母游戲和兒歌》(1843)、《幼兒園教育學》(1862)。雖然福祿貝爾教育理論中有唯心主義觀點,但他在實踐上和理論上推動了各國幼兒園的建立和學前教育學的研究。

❹ 學校如何構建適合自身教育教學工作的教研工作體系

周建適合自身的教育教學工作的尹,首先建立一個教員隊伍,每周都有聽課,聽課的團隊。

❺ 關於教育學的體系和內容的基本方面來說主要包含哪些方面

《學記》是我國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體系的古代教育學作品。
《學回記》,是古代漢民族答典章制度專著《禮記》(《小戴禮記》)中的一篇,寫作於戰國晚期。相傳為西漢戴聖編撰。據郭沫若考證,作者為孟子的學生樂正克。《學記》文字言簡意賅,喻辭生動,系統而全面地闡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系以及同學之間的關系。比較系統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先秦漢民族的教育經驗。是中國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論著。

❻ 教育學的體系結構都包含哪些內容

教育學的體系結構都包含:

1、學前教育

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幼兒園,一般在3-6歲之間可入學。沒有什麼太多的限制,在學習時間、內容等方面都比較靈活,沒有太多限制,主要提供給孩子一個認識夥伴、結交朋友的地方。

2、小學教學

義務教育系列的第一階段,一般6歲可以入學,學制是6年,有相關的教學大綱,需要學習一定的語文、數學、英語、自然科學、人文科學、藝術等方面的課程,掌握一定的知識,從而為之後的中學階段打好基礎。

3、中學教育

在完成小學教育之後,就進入的中學階段。中學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初中教育,第二部分是高中。其中初中教育隸屬義務教育的一部分,需要每個公民接受教育。

初中教育完成後,開始有了一定的分流,其中一部分進入普通高中,而另外一部分進入中職,中職基本涵蓋有:中專、職高、技校。

4、大學教育

大學教育是國家重要的教育組成之一,按照學歷等級,可以分為專科、本科、研究生,同時按照學習形式可以分為全日制與非全日制。其中專科與本科是平行的兩個部分,而研究生則屬於進階部分。研究生階段又分為碩士研究生與博士研究生。

其中大學階段的本、專科非全日制教育,主要由自考、成考、網路三個部分組成,而研究生階段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則由同等學力申碩、非全日制研究生兩個主要部分構成,因此因各種原因而沒有辦法進入或完成全日制大學教育的人員,可以通過非全日制的形式提升。

(6)教育教學體系擴展閱讀:

教育體系與教育系統不同,後者是指教育的具有各自特定功能的各種宏觀、微觀要素按一定目標和方式組成的集合。

它與教育體制也不同,教育體制是指關於各級各類教育之間及其與外部相互關系的制度,其中包括教育體系的構成規則,而教育體系是教育體制的主要表現形式或客觀存在。教育體系的構建,不僅取決於教育體制的有關規定,而且取決於學校及其他教育機構等實體形態的建設。

❼ 現代教育體系包括哪些要素

現代遠程教育系統構成要素分析
按照系統的「組織原理」,對一個「系統」最簡單的描述內是:系統是一個對輸容入變數進行處理、加工,轉化為輸出量的過程。同時,該系統還是其所在的更高級系統的一個子系統。 們也將按照這一原理,把遠程教育系統分為輸入(inputs)、轉換(transformation)、反饋(feedback)、控制(controls)、上級系統(supra-system)、教育技術(it)和輸出(outputs)等七個相互作用的子系統。
輸入1.人力資源。過去,教育是在某一特定的空間(如教室)里,由教師或培訓人員在事先設計的線性課程、視音頻或印刷材料的輔助下完成的。學生來了,只是給他們講授一下課程,作一些指導。不管他們學到了什麼,學校卻有最好的定量的度量手段——學習時間和測試分數。諸如能力和表現等定性結果則是間接的。因此,幾乎沒有把學習者當作一個和其他系統元素密切相關的系統輸入量。

❽ 教育教學基本理論是什麼

不同的人對來此作出了源不盡相同的回答。概括起來主要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把教學理論界定為一種知識體系或認知體系。如有學者從理論的表現形態人手,將教學理論界定為對教學活動系統化了的理論認識,是人們藉助一系列概念、判斷、推理表達出來的知識體系。有學者指出:教育理論(自然包括教學理論),作為一個名詞,它泛指人們有關教育(教學)的理論性認識。所謂理論性認識是指一種認識的結果,它是理性思考的產物,以概括、抽象判斷(程度可以不同)為其共同特徵,而概括、抽象的層次與類型的差異則構成其內部的層次和類型。也有學者認為,教學理論就是對教學實踐活動進行理性思考的產物,是對教學現象及其矛盾運動能動反映所形成的具有層次性和復雜性的可以指導教學實踐的認知體系四。第二種觀點把教學理論看作教學論,界定為教育學的一門分支學科,認為教學理論是研究教學情景中教師引導、維持或促進學生學習的行為,構建一種具有普遍性的解釋框架,提供一般性的規定或處方,以指導課堂實踐的一門學科。

❾ 教學改革的核心是什麼

教學改革的核心是改變原有的單純接受式的學習方式,建立形成旨在充分調動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學習方式。

教學改革的核心是變革教學關系。學校需要將傳統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讓師生形成真正的「師生學習共同體」,並開展五要素課堂。

課堂五要素包括有明確、可測的學習目標;有足夠的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活動時間;有科學的學習策略指導;有指向學習目標的真實學習反饋;以及有民主平等、積極反饋的學習。

對於技術對課堂的作用,她認為,技術支持促進了課堂的互動開放與精準反饋。

(9)教育教學體系擴展閱讀:

教學的本質是是師生之間的交往與互動。對學生而言,交往意味著主體性凸顯、個性表現、創造性的解放。對教師而言,交往意味著上課不僅是傳授知識,而是一起分享理解,促進學習。傳統的嚴格意義上的教師教和學生學,將不斷讓位於師生互教互學,彼此將形成真正的「師生學習共同體」。

教學改革,旨在促進教育進步,提高教學質量而進行的教學內容、方法、制度等方面的改革。推動教學改革的原因很多,主要有:

(1)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

(2)社會的變革,包括政治經濟制度的變革及意識形態的變化;

(3)教育科學及其他邊緣學科的發展影響到教育觀念的變化。

教學改革可分為:

(1)單項改革。僅就某門學科內容、某一制度(如考試制度)、某一原則和方法進行改革。

(2)整體改革。指對有關教學的計劃、任務、內容、方法、制度進行總體的協調的改革。

閱讀全文

與教育教學體系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有趣的水語言教案反思 瀏覽:926
蘇教版高中語文pdf 瀏覽:49
幼兒觀察能力教案反思 瀏覽:927
托班音樂教案紅燈籠教學反思 瀏覽:232
怎樣讓學生愛上語文課培訓心得 瀏覽:404
山西統考2017語文試卷 瀏覽:805
三年級下冊語文半期考試jian參考答案 瀏覽:455
舞蹈課教學計劃表模板 瀏覽:682
2013小學體育教學工作計劃 瀏覽:393
快速波爾卡音樂教案 瀏覽:430
初高中語文語法 瀏覽:942
縣域課堂教學改革 瀏覽:349
何其芳秋天的教學設計 瀏覽:832
故事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教學策略研究 瀏覽:795
朝陽區20152016期末語文 瀏覽:521
天勤教育教學點 瀏覽:534
語文九全課時特訓答案 瀏覽:679
戶外活動教案跑 瀏覽:977
2016重慶語文中考答案 瀏覽:885
大班音樂活動小白船教案及反思 瀏覽: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