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教學反思
【教學准備】
1、利用課前預習,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收集整理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
2、設計三個問題,以迅速了解學情:①讀完課文,你了解了什麼?有何感受?②你還有什麼疑難問題?③你希望老師重點講些什麼?
【教學重點】
根據所了解的學情,確定以下教學重點:
1、為什麼「沒有什麼新聞」卻成了大新聞?
2、這篇新聞有何獨特之處?為何成為新聞史上的名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上這堂課之前,老師問了你們幾個問題。其一,讀完《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你了解了什麼,有何感受?其二,對這樣一篇新聞,你還有什麼困惑和疑問?其三,你希望老師在課堂上重點講什麼。
讀完這篇課文,同學們有一定的收獲和感受,也提出了很多問題,這些問題歸納起來,無外乎這兩個問題:其一, 「沒有什麼新聞」為什麼卻成了新聞?其二,這篇新聞為何成為新聞史上的名篇?
我們今天的課堂,將就這兩個問題展開探討。
二、概述內容
參考:作者先寫布熱金卡一派祥和安寧的景象,進而交待相關的歷史背景,接著寫遊人在奧斯維辛集中營參觀毒氣室、焚屍爐、女牢房、女囚絕育實驗室、長廊上的照片、窒息室等場所的情景以及參觀者的真實感受,最後作者再次強調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
三、梳理探究
1、這篇新聞有沒有體現一般新聞的普遍特性?
參考:真實性,真實的景象、真實的感受;客觀性,客觀的事實存在;時效性,14年後重遊所寫,似乎沒有什麼時效性;異常性,與奧斯維辛不相匹配的景象(①這里居然陽光明媚溫暖……還有兒童在追逐游戲;②一切都可怕地顛倒了;③這樣一個事實使他們終生難忘……雛菊花正在怒放)。
2、最突出的新聞特性是什麼?
參考:突出了新聞的異常性。
3、如果說這樣的充滿生機的安詳寧靜的景象是異常的,那麼在奧斯維辛,怎樣的景象是正常的?你怎樣理解「沒有什麼新聞」?既然「沒有什麼新聞」了,為什麼還要報道?這說明「沒有什麼新聞」具有新聞價值,具有怎樣的新聞價值呢?
參考:奧斯維辛是納粹德國建立的集中營,是一所令人不寒而慄的殺人工廠。它總共存在4年零9個月,即1730天,在這段時間,共有400萬人死在那裡,平均一天死去2312人,這就是當年人們聽慣了的每天發生在奧斯維辛集中營里的駭人聽聞的新聞!
而今天的奧斯維辛——曾經的殺人工廠,已經不再殺人。就常理而言,這里確實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可美國記者羅森塔爾則意識到,曾經的殺人工廠已經不再殺人,這對愛好和平的人來說,是他們經歷了多少磨難付出了多大犧牲才換來的最激動人心的好消息,這難道不值得報道不值得與讀者分享嗎?殺人工廠不再殺人,甚至呈現出一派祥和安寧生機勃勃的景象,這就是最大的新聞!
4、報道這篇新聞,僅僅是因為「殺人工廠不再殺人了」這個讓人欣喜的消息嗎?這個消息應該不是作者去參觀的時候才發生的吧,作者報道這一則新聞還有什麼原因呢?
參考:曾經的殺人工廠不再殺人了,這里生機勃勃安詳寧靜,這固然是讓人欣喜的;但是否也意味著,這個曾經是「殺人工廠」的集中營已經關閉14年了,「在大門附近的草地上」「追逐嬉戲」的兒童們知道當年發生在這里的恐怖悲劇嗎?而遠在大門之外處於世界各個角落享受著和平與安寧的人們還會記得這里曾經展示出的人性的醜陋嗎?,所以作者才在第六段說:「今天,在奧斯維辛,並沒有可供報道的新聞。記者只有一種非寫不可的使命感,這種使命感來源於一種不安的心情:在訪問這里之後,如果不說些什麼或寫些什麼就離開,那就對不起在這里遇難的人們。」
所以,作者想藉助這篇新聞報道,警醒人們,不要忘記那段黑暗的歷史,他意在喚醒人們關於災難的回憶。
5、要怎樣才能更好地警醒人們呢?
參考:最大限度地突破「零度創作」原則,真實再現參觀者的主觀感受;注重描繪細節,盡可能地再現歷史,以喚醒人們的災難記憶。
6、有哪些細節讓你覺得具有震撼效果?
⑴剛步入奧斯維辛,作者便看到這里陽光「明媚溫暖」,綠樹「婆娑起舞」,孩子們高興地「追逐嬉戲」,這是多麼美好的生機盎然的和平景象,然而作者卻毫不隱諱地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場噩夢」!讀者由驚詫到困惑到警醒:風光固然美好,卻與奧斯維辛的歷史不相協調。奧斯維辛曾經是一個暗無天日的人間地獄,這里應該「永遠沒有陽光、百花永遠凋謝」。作者無一句正面控訴,卻強烈表達出自己的內心的情感,這情感是那樣的錯綜復雜,字字句句敲打著讀者的心,讓讀者感到一種莫名的壓抑。
⑵作者隨著參觀者的腳步,把讀者帶進了集中營,從毒氣室、焚屍爐、女監房、試驗室、紀念牆一直寫到絞刑室。作者重點描寫參觀者們行動、神態,傳達他們內心的感受,以此感染讀者,引起讀者的共鳴。
①參觀者一開始是「默默地邁著步子」,他們清楚這里每一個地方都很恐怖,但是不知道會碰到什麼可怕的景象,所以總是先「很快地望上一眼」,當想像中的場景和眼前的事物聯系在一起的時候,他們由於震驚「步履不由得慢了下來」。這些細節所傳達出的內心感受是如此的沉重,不斷地敲擊著讀者們的心。
②看到成堆的頭發和嬰兒的鞋子,「他們就不由自主地停下腳步,渾身發抖」;看到關押女犯人的盒子,有的參觀者竟然「張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來」;而到了執行絞刑的地下室,參觀者都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
我們無從知道那些房間、那些盒子的具體情況,因為作者沒有寫也不屑於寫,但我們卻因此能想見當年的殘酷景象。能感受到這樣的參觀帶給人們心靈的震撼,帶給人們深刻的反思!
⑶「在德國人撤退時炸毀的布熱金卡毒氣室和焚屍爐廢墟上,雛菊花在怒放。」
一邊是戕害生命的毒氣室和焚屍爐,一邊是生機勃勃的生命,作者明知不該卻固執地要將這兩種反差極大的事物擺在一起,僅僅是為了讓讀者難以忘懷嗎?也許有控訴,生命的綻放是人世間最美好的事情,對生命的戕害是最惡劣的罪行;也許還有諷刺,任納粹刑罰多麼殘暴,終歸阻止不了生命的進程。
⑷「從長廊的兩邊的牆上,成排的人在注視著參觀者。」
明明是參觀者們在看著照片,怎麼卻成了照片上的人在注視著參觀者?這種主客錯置的表達既不是語法的錯誤,也不是修辭的濫用,而是參觀者的心靈被鞭打被拷問的真實寫照。
⑸「一個二十多歲的姑娘,長得豐滿,可愛,皮膚細白,金發碧眼。她在溫和地微笑著,似乎是為著一個美好而又隱秘的夢想而微笑,當時,她在想什麼呢?現在她在這堵奧斯維辛集中營遇難者照片牆上,又在想什麼呢?」
我們知道,這不僅是作者的疑問,也是給讀者提出的問題。它引發了人們對生命的思考,對人性的反思。
四、歸納總結
1、「沒有什麼新聞」為什麼卻成了新聞?
參考:其一、殺人工廠不再殺人,甚至呈現出一派祥和安寧生機勃勃的景象,這種極為異常的現象,就是最大的新聞;其二,源於一種責任,藉助這篇新聞報道,以警醒人們不要忘記那段黑暗的歷史,以喚醒人們關於災難的回憶。
2、這篇新聞有何獨特之處?為何成為新聞史上的名篇?
參考:結合普利策新聞獎頒獎詞歸納總結這篇新聞的特點。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突破新聞「零度寫作」原則,著眼細節,以冷峻的視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奧斯維辛集中營紀念館。在恐怖與快樂、戰爭與和平、歷史與現實的反差中,它召喚起人們關於災難的記憶、關於生命的思考、關於人性的自省。它的發表充分地表現了一個新聞記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為新聞史不朽的名篇。
特點:突出新聞異常、突破零度原則、強調主觀情感、著眼細節描述,讓人們思考生命、自省人性。
【教學思考】
王榮生教授在關於「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教學環節的展開」系列講座中談到,「語文課堂重建的關鍵,是將課堂教學以『教的活動』為基點逐步轉變到以『學的活動』為基點」,「並不是廣大的語文教師不能把語文課堂教學做好,而是以『教的活動』為基點這種立場,使課堂教學很難做好,甚至會做的很壞」,「以往所孜孜以求的教師『教的活動』有結構、相對完整,甚至『環環相扣』,是走錯了方向——我們本應改追求的,是學生『學的活動』有結構、相對完整」。
這里涉及兩個概念:以「教的活動」為基點的課堂教學,以「學的活動」為基點的課堂教學。
何謂「以『教的活動』為基點的課堂教學」?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教學環節的展開均以「教的活動」為基點,也就是說,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教學環節的展開主要依據教師的選擇和教師的設計。
何謂「以『學的活動』為基點的課堂教學」?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教學環節的展開均以「學的活動」為基點,也就是說,教學內容的選擇與教學環節的展開主要依據學生的各方面相關情況。
過去教師「教的活動」有結構、相對完整,甚至是「環環相扣」,但卻走錯了方向——我們本應該追求的,是學生「學的活動」有結構、相對完整;以往教師「教的活動」豐富多樣,甚至是花樣百出,但是搞錯了地方——我們本應該追求的,是學生「學的活動」豐富多樣。
營造以「學的活動」為基點的課堂教學,是課程改革主導理念的具體化。新課程所追求的課堂簡單地說無非是這么兩點:其一,使學生「學的活動」更有結構一點,更完善一點;其二,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方式更豐富一點,更多樣一點。
歸根結底,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環節的展開的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素養,我們自然要以「學的活動」為基點來確定「語文教學內容」
那麼,怎樣以「學的活動」為基點來確定「語文教學內容」呢?
首先,在備課前,了解學生的學習經驗。曾經有人問,錢夢龍老師上課為什麼學生總能跟他配合得這么默契呢?錢老師回答說:「因為首先我考慮的不是學生將會怎樣配合我的教,而是我的教怎樣去配合學生的學,因此,仔細體察學生認識活動的思路和規律,是我備課的一個重要內容。」老師的教是為了配合學生的學,也就是需要探測課文的哪些地方是學生讀懂了的,哪些地方是他們沒有讀懂的,哪些地方是學生能夠讀出好處來的,哪些地方很可能是他們欣賞不了、感受不到的。某種體式的文章理解和欣賞的要點,往往就是學生理解和欣賞的盲點,因而也就是教學的重點,要佔據課堂教學的主要時間。了解學生的學習經驗的最好辦法就是布置預習作業,特別強調學生注意預習中遇到的問題,並要求學生將這些問題以書面的形式提交。
在教授《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時,筆者布置了一定量的預習作業,特別要求學生在預習過程中提出問題,並寫在預習作業本上上交,以期獲得最為真實和全面的學生的學習經驗。備課前對學生學習經驗的了解,有助於教師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其次,在備課時,對所了解到的學生的學習經驗加以分析總結,據此確定教學的重點難點。分析時應當考慮學生對教學材料的了解情況,也要了解學生的問題集中在什麼地方?為什麼集中在這里?問題相對較少的是否就完全明白了?
根據學生就《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提出的問題,筆者總結如下:
1、 「沒有什麼新聞」為什麼還要報道;
2、 這篇新聞更像散文游記,異於一般的新聞報道,為什麼這樣寫?
據此,筆者確定了以下教學重點:其一, 「沒有什麼新聞」為什麼卻成了新聞?其二,這篇新聞為何成為新聞史上的名篇?
再次,在授課時,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並根據學生學習狀態的變化,適時調整教學內容。從學生那裡探查來的所謂學情有時並不能准確反映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疑難,以「學的活動」為基點,並不完全意味著應該重視每一個學生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這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根據學生的學習狀態來適時調整教學內容。由此可見,「確定的教學內容」也不是一成不變的,而只是在備課過程中的預定的內容,在實際授課過程中將隨著「學的活動」的變化而適當調整。
當然,不可否認,以「學的活動」為基點來確定「語文教學內容」似乎也有難以迴避的矛盾,比如,一個班級動輒四五十人,學情千差萬別,該怎樣根據學情選擇合宜的教學內容?此外,也可能遇上教學時間難以調配的問題。因此,以「學的活動」為基點來確定「語文教學內容」並不完全依賴於「學的活動」,也需要「教的活動」加以輔佐,兩者相輔相成,以「學的活動」為基點來確定「語文教學內容」,以「教的活動」為基點來補充「語文教學內容」。
【教學反思】
1、《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是世界新聞史上的名篇,但因為它的獨特性,授課者很容易把它當作散文來教,而忽略了它是一篇新聞。筆者在授課時,特別強調它的文體特徵,特別突出它的新聞特性。
2、對「沒有什麼新聞」的理解還不夠全面,在課堂上也沒有讓學生充分表達他們的看法。
3、對「沒有什麼新聞」的「新聞價值」的解讀還不夠全面,也許還應該允許有其他的理解。
B.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反思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這篇課文選自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單元內教學重點是教會學生容分清新聞事實與新聞背景、客觀敘述與主觀評價,在此基礎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對於現在的高一學生來說,因為他們在初中已經學習過常見的新聞了,所以達到這一要求還是比較容易的。我考慮的是,作為一節新課改研討課,如何在我的這節課上體現出一些新課改的理念,以供同行們研討,哪怕是失敗了,也算是一種有益的嘗試。當然,由舊有的觀念向新的理念轉變這一過程還是非常艱難的。(盡管我的教齡尚短,但作為舊有教學觀念下的學生的時間可謂長矣,所以舊觀念的影響還是很深的。)所以原先的教學設計依然沒有多少突破,還是過分注重理性的分析,而忽視了學習的主體——學生的自主合作,輕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區教研室組織的集體備課會上,許多老師給與了真誠的批評與指點,我校語文組的老師們也為我出謀劃策,就在正式講課前兩天試講時,教研室兩位張老師還給我進行深入點撥,回想起准備這次課的過程,我深深體會到了「新課程促進教師成長」這句話的含義。應該說在大家幫助下,這堂課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還是體現了新課改若干理念的。
C.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教學反思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這篇課文選自高中語文第一冊第四單元,單元教學重點是教會學生分清新聞事實與新聞背景、客觀敘述與主觀評價,在此基礎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信息。對於現在的高一學生來說,因為他們在初中已經學習過常見的新聞了,所以達到這一要求還是比較容易的。我考慮的是,作為一節新課改研討課,如何在我的這節課上體現出一些新課改的理念,以供同行們研討,哪怕是失敗了,也算是一種有益的嘗試。當然,由舊有的觀念向新的理念轉變這一過程還是非常艱難的。(盡管我的教齡尚短,但作為舊有教學觀念下的學生的時間可謂長矣,所以舊觀念的影響還是很深的。)所以原先的教學設計依然沒有多少突破,還是過分注重理性的分析,而忽視了學習的主體——學生的自主合作,輕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在區教研室組織的集體備課會上,許多老師給與了真誠的批評與指點,我校語文組的老師們也為我出謀劃策,就在正式講課前兩天試講時,教研室兩位張老師還給我進行深入點撥,回想起准備這次課的過程,我深深體會到了「新課程促進教師成長」這句話的含義。應該說在大家幫助下,這堂課達到了預期的目標,還是體現了新課改若干理念的。
一、凸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奧斯維辛沒有什麼新聞》之所以能獲得美國普利策新聞獎,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他的社會意義,二戰已經結束十幾年了,過去的殺人工廠、人間地獄——奧斯維辛卻「陽光明媚、綠樹成蔭」,也許「忘卻的救世主快要降臨了吧」,人們應該永遠牢記那段悲慘的歷史,不要使悲劇重演,這正是本篇新聞的價值所在。如何讓學生深深體會這一點呢?於是我讓他們自己查找相關資料,以自己的體驗感染自己,然後我課上借用多媒體手段,精心節選了影片《辛德勒的名單》中的兩個片段,以強大的視覺沖擊力去打動學生,我覺得以這種方式來凸顯「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要比空洞的說教省時、有力的多,當然前期的選擇過程時一定要做細的。
二、關注學習的過程
語文學習是一個體驗的過程,「過程和方法」有時可能比偏重於結果的 「知識與能力」更為重要。我反對把課堂淪為學生對「標准達案」的記憶,所以體現在課堂時就是學生的積極參與,參與必然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參與本身就是學生學習的過程,沒有學習過程,就不會有好的學習結果,正如本班學生在評課時說:「這堂課上,老師不像過去的老師那樣滿堂灌了,而是讓我們學生自己查資料、展示成果、自己讀課文、自己提問、互相解答,老師只在關鍵時候引導點評,我們整堂課既緊張又充實,我喜歡這樣的課。」我想對學生講,我也喜歡這樣的課,這也是老師所追求的。
三、積極實踐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
《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最先提出了轉變學習方式的任務。提倡自主、合作與探究式的學習方式,逐步改變以教師為中心、以課堂為中心和以書本為中心的局面。作為新課改研討課,我必須要在這方面進行嘗試。課前學生去搜集有關奧斯威辛集中營的資料,加深對納粹罪惡的了解,學生搜集的過程本身就是自主學習的過程,搜集整理的過程中他們也會產生自己的思考;同學小組內交流材料,並選代表課上展示最讓本組同學震撼的一張圖片,體現了合作交流;課上同學根據自己的閱讀體驗,提出問題,生生互動,互相啟發;探究學習,是學生自主、獨立的發現問題,並通過各種途徑尋求問題的答案的學習方式,本課中我也給與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空間,教師在這堂課上起到了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著的作用。
四、新課改促我成長
新課改要求教師轉變觀念,也必然要求教師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當然也包括理論素養和專業知識的更新,就本課而言,暴露出了我在諸多方面的不足。由於自己對文本的挖掘不夠深入,所以課上引導學生對文本的探究就顯得比較淺,誠如有些老師所言,人文性體現得較突出,工具性就顯得有些薄弱;由於教師教學經驗不足和學識的淺薄,對於學生的評價還缺少精當的點評;作為一堂課,如何把用多媒體調動起來的學生的情感轉移到文本本身來等問題解決得並不夠理想,這些「缺憾」同「亮點」一樣,也是我作這堂課的收獲,更是我今後努力的方向,其途徑就是「學習、學習、再學習」。作為剛參加工作不久的青年教師,趕上新課改的大潮是我的榮幸。感謝新課改敦促我不斷學習、不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