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鐵的重要化合物教案
§3~2幾種重要的金屬化合物
第3課時 鐵的重要化合物·學案
高一化學 馬輝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通過本課教學使學生掌握鐵單質,鐵的氧化物,鐵的氫氧化物的性質;掌握鐵的氫
氧化物的制備;初步掌握鐵被氧化的規律。
能力培養:培養學生實驗能力,觀察能力,閱讀分析、歸納對比的思維能力。思想情感:滲透
哲學觀點——事物的普遍性及特殊性;培養愛國主義精神。
科學方法:觀察、實驗;資料和事實的表格化處理;科學抽象。
重點、難點:鐵的化學性質,鐵的氫氧化物的制備和性質。氫氧化亞鐵的制備,鐵的變價規律。
教學設計
1.鐵的氧化物
(1)學習與歸納:通過閱讀教材歸納鐵的氧化物
名稱
氧化亞鐵
氧化鐵
四氧化三鐵
俗名
化學式
色態
鐵的化合價
穩定性
(2)氧化亞鐵和氧化鐵都是鹼性氧化物,試寫一下他們與硫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鐵的氫氧化物
實驗3-9
在2支試管里分別加入少量FeCl3和FeSO4溶液,然後滴入氫氧化鈉溶液。
FeCl3溶液
FeSO4溶液
加氫氧化鈉現象
離子方程式
思考與交流
(1) 為什麼白色的氫氧化亞鐵會變成紅褐色?是什麼物質起的作用?
(2)寫出相關的方程式
※(3)如何才能制備較純凈的氫氧化也鐵?
學與問:通過以上的學習,進行歸納。
名稱
氫氧化鐵
氫氧化亞鐵
化學式
類別
色態
穩定性
制備的試劑
現象
方程式
與酸的反應
3.鐵鹽和亞鐵鹽
科學探究
(1) Fe3+離子的檢驗
在2支試管里分別加入5mL FeCl2溶液和5mL FeCl3溶液,各滴入幾滴 KSCN溶液。
滴入KSCN溶液
FeCl3溶液
FeCl2溶液
※利用此方法可檢驗Fe3+存在
(2)Fe3+離子的氧化性
在盛有2mL FeCl3溶液的試管中,加入少量鐵粉,振盪。充分反應後,滴入幾滴KSCN溶液,觀察現象,再滴入幾滴氯水(溶質主要是Cl2),振盪,觀察現象。
FeCl3溶液
現象
化學方程式和離子方程式
加入鐵粉,KSCN溶液
滴入氯水,振盪
思考與交流:1.如檢驗Fe2+存在?
2.實驗室中應如何保存FeCl2溶液?
總結
Fe、Fe2+、Fe3+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Fe2+、Fe3+之間的相互轉化關系如下圖所示。
思考一下圖中的橫線上還可以用什麼物質?
一、亞鐵化合物轉變成鐵化合物
常見的氧化劑:Cl2、Br2、O2、HNO3、濃H2SO4、KMnO4(H+)溶液、K2Cr2O7溶液、H2O2、HClO等。
6FeSO4+3Cl2=2Fe2(SO4)3+2FeCl3 2Fe2++Cl2=2Fe3++2Cl-
10FeSO4+2KMnO4+8H2SO4=5Fe2(SO4)3+K2SO4+2MnSO4+8H2O
二、鐵化合物轉變成亞鐵化合物
常見的還原劑:H2S、HI、S2-、I-、SO2、、Mg、Al、Zn、Fe、Cu等。
H2S+2FeCl3=2FeCl2+S↓+2HCl 2Fe3++Cu=2Fe2++Cu2+
補充材料:
1.藍黑墨水的變色原理
當久用蘸有藍黑墨水的鋼筆寫字時,剛寫的字,呈藍色字跡,但隨後字跡就逐漸變成了黑色,這是為什麼?
原來藍黑墨水是一種混合物,其中的藍色,是一種可容性的藍色染料,日久易褪色;它的另一主要成分鞣酸([英文名]Acim Tannicum [別名]鞣質、單寧、單寧酸、Tannin。鞣酸的足跡遍布大自然,很多樹皮里都含有鞣酸。在工業上,鞣酸被大量應用於鞣革與製造藍墨水。)與硫酸亞鐵反應生成的淺綠色鞣酸亞鐵,顏色不很明顯。用它寫在紙上,是藍色字跡,隨後藍黑墨水中的鞣酸亞鐵就與空氣中的氧氣起反應生成鞣酸鐵,鞣酸鐵是一種不溶於水的黑色沉澱,因此用藍黑墨水寫的字會由藍色逐漸變為黑色。
2.磚的顏色為何有青有紅
同學們大都見過紅磚與青磚,你們是否知道它是由同種磚坯燒制而成的?
將用粘土製成的磚坯置於窯內,先用大火將磚坯從外到里燒透,然後停下,使磚和窯體慢慢冷下來。在這個過程中,空氣非常充足,磚坯中的鐵元素被氧化成Fe2O3,它是紅色的,磚里有了它就顯出紅色,這樣就得到紅磚。如果在磚坯被燒透之後,不讓它自然冷卻,而從窯頂不斷向下淋水使磚冷卻,結果紅磚就變成了青磚。
練習:
1.在FeCl3,CuCl2和鹽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鐵粉,待反應結束後,所剩的固體濾出後能被磁鐵吸引,則反應後溶液中存在的較多的陽離子是?方程式是?
2.在含Fe3+、Fe2+、Mg2+、NH4+的稀溶液中加入足量過氧化鈉固體,充分作用後,再加入過量稀鹽酸,完全反應,離子數目沒有變化的是( )
(A)Fe3+ (B) Fe2+ (C)Mg2+ (D)NH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