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漢和匈奴的關系
漢與匈奴的關系
秦漢之際,匈奴族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已經建立了強大的奴隸制政權。匈奴冒頓
單於乘楚漢相爭之機,東破東胡,西攻月氏,征丁零、堅昆等部(約在今蒙古至西伯利
亞一帶),南滅樓煩、白羊(約在今內蒙古南部),控制了中國北部、東北部和西北部
廣大地區,擁有騎兵三十餘萬,勢力十分強大。
隨著奴隸制的形成和發展,匈奴的國家機構也日益完善。最高首領叫單於,單於之下設
左、右屠耆王(即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等,這些大
貴族都統率軍隊,多的萬余騎,少的數千騎。大貴族之下還設有各級軍官;處理政治的
有裨小王、相、封都尉、當戶等等。這些職位都由貴族世襲。單於又將全國疆土分為三
部分,左屠耆王統治東邊,單於居中直接統治,右屠耆王統治西邊。
匈奴貴族為了掠奪奴隸和財物,經常侵擾西漢的北邊地區。公元前201年(漢六年),冒
頓單於發兵圍攻馬邑,韓王信投降,次年又攻晉陽(山西太原市)。漢高祖聞訊,親率
三十萬大軍迎戰,被匈奴圍困於平城白登山(山西大同東南)。後來用陳平計,向單於
閼氏行賄,才得脫險。史稱「平城之圍」。
漢初,由於經濟急待恢復,政權尚未鞏固,漢高祖只好採取「和親」的辦法,把漢室公
主嫁給單於,每年送去大批的絲綢、糧食、酒等。但是和親政策,並不能阻擋匈奴的掠
奪。公元前166年(文帝十四年),匈奴老上單於率騎兵十四萬攻殺北地郡(郡治在固原
附近)郡尉,前鋒到了雍(陝西鳳翔)和甘泉(陝西淳化),火燒回中宮。八年後,匈
奴又從雲中(內蒙古托克托旗)、上郡(陝西榆林南魚柯堡附近)兩郡各侵入三萬騎,
長安城警報頻傳。
文、景時期,雖然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但為抵禦匈奴的侵擾,也作了些防備工作。如
文帝改革了邊防軍輪換制度,用免稅、賜爵、贖罪等辦法移民「實邊」。還大力提倡養
馬,准備對匈奴進行反擊。
漢武帝即位後,由於中央集權大大加強,國家的經濟實力空前雄厚,反擊匈奴的條件完
全成熟了。漢武帝時期,反擊匈奴的戰爭主要在公元前133年(元光二年)至公元前119
年(元狩四年)間進行,先後打了十幾仗,其中帶決定性的大戰役有三次。第一次戰役
發生在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這一年匈奴侵入上谷、漁陽(北京密雲縣)。漢武帝
派車騎將軍衛青、將軍李息率兵出雲中,對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軍發起突然襲擊,匈奴
白羊王逃走。西漢完全收復了河南地區,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威脅。西漢在這里設置了
朔方郡(內蒙古杭錦旗)和五原郡(內蒙古五原)。
第二次戰役,在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漢武帝派霍去病出隴西,越過焉支山(甘肅
山丹縣東南胭脂山)西進,入匈奴境千餘里,和匈奴軍短兵肉搏,大獲全勝。同年夏天,
霍去病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澤(內蒙古居延海),攻到祁連山,大破匈奴軍,河西的匈奴
貴族損失慘重。同年,匈奴貴族內部分裂,渾邪王率四萬人降漢。這次戰役後,漢在這里
置武威、酒泉、張掖、敦煌四郡,歷史上稱「河西四郡」。從此打開了漢通西域的道路。
第三次戰役發生在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為了徹底擊潰匈奴,漢武帝召集諸將商議
,決定深入漠北反擊匈奴。這一年,大將軍衛青和驃騎將軍霍去病率領十萬騎兵,分東西
兩路進軍。針對匈奴貴族認為漢軍不能遠征的錯誤判斷,西漢採取了奔襲追擊的戰術。衛
青率領的西路軍,從定襄,越沙漠,北進千餘里,對匈奴單於大軍進行包圍。經過激戰,
匈奴單於率數百騎突圍遠逃,其主力全部被殲,漢軍直追至趙信城(蒙古杭愛山下)。霍
去病的東路軍從代郡(河北蔚縣一帶)出兵,深入二千餘里,跨過大沙漠,同匈奴左賢王
接戰,大敗對手,凱旋而歸。經過這次戰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無力大舉南下。
漢武帝反擊匈奴的戰爭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制止了匈奴貴族的殘暴掠奪,保護了封建
經濟的發展,使北部邊境地區得到進一步開發,便利了漢與西域的交通。
隨著匈奴貴族軍事力量的削弱,匈奴族人民和其他被奴役的各族人民反抗匈奴貴族的斗
爭也日益強烈。在此情況下,匈奴統治集團發生內訌。昭帝時,發生了五單於爭立事件,
接著分裂為南北兩部。公元前51年(甘露三年),南匈奴呼韓邪單於降漢,北匈奴的郅支
單於被迫西遷,後被西漢所殺。呼韓邪單於在漢朝的幫助下,重新統一了匈奴。公元前33
年(竟寧元年),漢元帝以宮人王嬙(昭君)嫁給了呼韓邪單於,結束了百餘年來漢、匈
之間的武裝沖突。此後約有半個世紀,在北部邊境出現了和平景象。近年來在包頭等地的
漢末墓葬中,出土有「單於和親」等文字的瓦當,是漢、匈關系改善的有力證明。
匈奴貴族和西漢中央之間雖然經常發生軍事沖突,但是漢匈兩族人民之間卻保持著友好
往來和經濟文化交流。頻繁經濟文化交流不僅豐富了以漢族為主體的內地各族人民經濟文
化生活,同時也促進了匈奴族社會經濟的發展。從匈奴族的遺址中發現的房屋、磚瓦以及
各種絲織品,說明匈奴人在與漢族接觸後,經濟文化有了很大的進步。
2. 漢與匈奴的關系
漢與匈奴的關系
秦漢之際,匈奴族在社會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已經建立了強大的奴隸制政權。匈奴冒頓
單於乘楚漢相爭之機,東破東胡,西攻月氏,征丁零、堅昆等部(約在今蒙古至西伯利
亞一帶),南滅樓煩、白羊(約在今內蒙古南部),控制了中國北部、東北部和西北部
廣大地區,擁有騎兵三十餘萬,勢力十分強大。
隨著奴隸制的形成和發展,匈奴的國家機構也日益完善。最高首領叫單於,單於之下設
左、右屠耆王(即左、右賢王),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將,左、右大都尉等,這些大
貴族都統率軍隊,多的萬余騎,少的數千騎。大貴族之下還設有各級軍官;處理政治的
有裨小王、相、封都尉、當戶等等。這些職位都由貴族世襲。單於又將全國疆土分為三
部分,左屠耆王統治東邊,單於居中直接統治,右屠耆王統治西邊。
匈奴貴族為了掠奪奴隸和財物,經常侵擾西漢的北邊地區。公元前201年(漢六年),冒
頓單於發兵圍攻馬邑,韓王信投降,次年又攻晉陽(山西太原市)。漢高祖聞訊,親率
三十萬大軍迎戰,被匈奴圍困於平城白登山(山西大同東南)。後來用陳平計,向單於
閼氏行賄,才得脫險。史稱「平城之圍」。
漢初,由於經濟急待恢復,政權尚未鞏固,漢高祖只好採取「和親」的辦法,把漢室公
主嫁給單於,每年送去大批的絲綢、糧食、酒等。但是和親政策,並不能阻擋匈奴的掠
奪。公元前166年(文帝十四年),匈奴老上單於率騎兵十四萬攻殺北地郡(郡治在固原
附近)郡尉,前鋒到了雍(陝西鳳翔)和甘泉(陝西淳化),火燒回中宮。八年後,匈
奴又從雲中(內蒙古托克托旗)、上郡(陝西榆林南魚柯堡附近)兩郡各侵入三萬騎,
長安城警報頻傳。
3. 從材料二中可看出漢與匈奴的關系如何分析其原因
你倒是把材料發出來啊····或者大致描述一下說的是什麼,漢和匈奴無外乎講沒有戰爭,問原因吧
4. 漢和匈奴關系好嗎
先和親,後戰爭。基本上一直處於敵對關系。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冒頓單於內四十萬精兵圍容困在白登山,後依靠陳平的計謀,賄賂了冒頓單於閼氏(單於老婆),才脫困。後來漢朝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以求換來一時的安定。漢武帝親姐姐南宮公主就曾遠嫁匈奴。即便如此,匈奴還是時常騷擾漢朝邊界。直到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的出現,才扭轉了局勢,在這兩員天才軍事家的指揮下,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決定性勝利,把匈奴趕到了漠北。從此,匈奴對漢朝的威脅基本解除。
5. 西漢和匈奴關系的特點是什麼發展趨勢如何
兩漢與匈奴的關系(1)第一階段:西漢初年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原因:匈奴內力量很強,而西漢經過秦容末農民戰爭和楚漢戰爭,經濟凋敝,國力薄弱,百廢待興。影響:有利於集中力量恢復經濟,增強國力。(2)第二階段:漢武帝時期對匈奴發動了三次大規模戰爭。原因:經過漢初的休養生息,到漢武帝時經濟繁榮,國力強盛,有力量打敗匈奴。影響:取得了決定性勝利,基本上解除了匈奴對北方邊郡威脅,有利於邊疆的開發。(3)第三階段:西漢後期又採取和親政策,漢元帝將王昭君作為公主,遠嫁呼韓邪單於。原因:匈奴內亂,西漢後期杜會問題嚴重,也無力進行大規模戰爭。影響:終止了漢匈間的連年戰爭,雙方互市興旺起來,文化往來增多,和睦相處,密切了漢匈關系。促進匈奴社會文化發展與民族融合。(昭君作為和平使者出塞以後,漢朝與匈奴之間50年左右未爆發戰爭,邊疆地區出現了「三世無犬吠之警,黎庶無干戈之役,人民熾盛,牛馬布野」的和平景象。)(4)東漢初期匈奴分裂,南匈奴內遷,北匈奴居蒙古高原,南下騷擾,控制西域各族。東漢政府先後兩次竇固、竇憲率兵大敗北匈奴,最後解除了匈奴對東漢和西域的威脅。
6. 匈奴與漢的關系
材料一反應匈奴與漢的戰爭關系;材料二反應匈奴與漢的友好。材料一的直接原因是抗擊內匈奴的大漢名容將衛青追擊匈奴直至匈奴腹地,燒毀了大量匈奴的儲糧,大傷匈奴元氣,使他們再也無力發動大規模的對漢戰爭。材料二反應漢元帝時期與匈奴的和親促進了漢、匈奴的邊境貿易,即「互市」,雙方百姓可以自由買賣,雙方關系友好,邊關即使不關城門也沒有入侵的匈奴人。評價:武帝時期漢朝國力漸盛,一系列的軍事行動重創了匈奴,但也使漢朝國力虧損,在戰爭告一段落後,雙方都意識到常年的戰爭內虧、外損都厲害,和親可以讓漢、匈奴可以休養生息,安撫百姓。
7. 在西漢初期漢和匈奴的關系和史實
楚漢之爭時 冒頓趁機佔領河套平原 前201年,韓王劉信投降匈奴 前202年漢高祖建國後內率30萬大軍迎戰匈奴 於是有了容白登之圍 於是為了休養生息 以及漢朝內部諸侯戰爭 直到漢景帝都是和親為主 抵抗為輔的政策 但匈奴經常侵擾邊境 經過幾代人長達八十年的努力 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力空前強大 內部諸侯勢力基本瓦解 漢武帝改革經濟政策 實行馬政 訓練騎兵 提拔衛青 霍去病等將領 元朔二年(前127年)發動河南之戰派衛青佔領河套地區 前121年發動河西之戰派霍去病奪取河西走廊 擊潰右賢王勢力 前119年發動十萬騎兵 幾十萬步兵 派衛青、霍去病分東西兩路進攻 衛青大敗匈奴大單於所部 擊潰大單於勢力霍去病擊匈奴至今蒙古國境內狼居胥山,擊潰左賢王勢力 將匈奴驅逐至大漠以北 但漢朝也元氣大傷 後來主要是招撫匈奴 後來武帝曾率18萬騎兵在邊境耀武揚威 震懾匈奴 然後在泰山封禪
可漢朝後期缺乏衛霍等天才將領 李廣利只是小有勝利 後來叛變
前73年,漢與烏孫聯兵20萬進行進攻匈奴,直搗右谷蠡王庭。前57年匈奴分裂,郅支單於獲勝據漠北,呼韓邪單於前51年南下投靠漢朝 前33年呼韓邪單於娶王昭君與漢修好
8. 西漢與匈奴的關系
楚漢之爭時 冒頓趁機佔領河套平原 前201年,韓王劉信投降匈奴 前202年漢高祖建國內後率30萬大容軍迎戰匈奴 於是有了白登之圍 於是為了休養生息 以及漢朝內部諸侯戰爭 直到漢景帝都是和親為主 抵抗為輔的政策 但匈奴經常侵擾邊境 經過幾代人長達八十年的努力 到了漢武帝時期國力空前強大 內部諸侯勢力基本瓦解 漢武帝改革經濟政策 實行馬政 訓練騎兵 提拔衛青 霍去病等將領 元朔二年(前127年)發動河南之戰派衛青佔領河套地區 前121年發動河西之戰派霍去病奪取河西走廊 擊潰右賢王勢力 前119年發動十萬騎兵 幾十萬步兵 派衛青、霍去病分東西兩路進攻 衛青大敗匈奴大單於所部 擊潰大單於勢力霍去病擊匈奴至今蒙古國境內狼居胥山,擊潰左賢王勢力 將匈奴驅逐至大漠以北 但漢朝也元氣大傷 後來主要是招撫匈奴 後來武帝曾率18萬騎兵在邊境耀武揚威 震懾匈奴 然後在泰山封禪
可漢朝後期缺乏衛霍等天才將領 李廣利只是小有勝利 後來叛變
前73年,漢與烏孫聯兵20萬進行進攻匈奴,直搗右谷蠡王庭。前57年匈奴分裂,郅支單於獲勝據漠北,呼韓邪單於前51年南下投靠漢朝 前33年呼韓邪單於娶王昭君與漢修好
9. 簡述漢朝與匈奴的關系
先和親,後戰爭。基本上一直處於敵對關系。
西漢初年,漢高祖劉邦被匈奴回冒頓單答於四十萬精兵圍困在白登山,後依靠陳平的計謀,賄賂了冒頓單於閼氏(單於老婆),才脫困。後來漢朝對匈奴採取和親政策,以求換來一時的安定。漢武帝親姐姐南宮公主就曾遠嫁匈奴。即便如此,匈奴還是時常騷擾漢朝邊界。直到漢武帝時期,衛青、霍去病的出現,才扭轉了局勢,在這兩員天才軍事家的指揮下,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決定性勝利,把匈奴趕到了漠北。從此,匈奴對漢朝的威脅基本解除。
10. 學了西漢和匈奴的關系後你有哪些啟示
中國歷史上一位偉大的皇帝,他對中國政治及經濟等方面的改革,影響了中國後世的人兩千多年。漢武帝執掌皇權54年,在這半個多世紀的皇位生涯中,他開辟中國版圖,和匈奴打仗打了44年。
漢武帝不可能光靠一個人,再偉大的皇帝下面都有聰明的臣子,在漢武帝時期,這個時期真是人才濟濟!比如說:衛青、霍去病、李廣、汲諳、東方朔、主父偃等等。這些臣子們都為漢武帝立下了汗馬功勞,衛青、霍去病、李廣這三人在跟匈奴的戰爭中,體現了他們的軍事才能,衛青驍勇善戰,霍去病後生可畏,李廣老當益壯。其實,這些人都不是真正的統帥,真正的將帥是漢武帝,漢武帝對軍隊控制能力特別強,在匈奴戰爭當中,漢武帝坐在車上指揮將領作戰,將士們都很勇敢,一次又一次打敗了匈奴。
由此可見,漢武帝的.智謀和果斷成為將士們的支柱。漢武帝是後世人們評價很多又有爭論的皇帝,有人說是明君,有人是暴君,我認為漢武帝既是明君,又是暴君。他明的是招攬人才,開闊疆土;他暴的是隨便殺人,疑神疑鬼。漢武帝晚年,一場「巫蠱之禍」使得漢武帝永遠失去了他的太子劉據。漢武帝聽信小人讒言,錯誤地認為太子謀反,就想把太子抓起來審問,其實,太子並沒有謀反。太子的軍隊被打敗以後,太子就和他的兩個兒子開始逃難,守城的田任便把太子放走了,這時丞相劉伯敖追了過來,查到太子逃走了便盤問田仁,這時,丞相身邊的一個人也為太子求情,這事被漢武帝知道了,漢武帝龍顏大怒,想把太子追回來,於是把田仁和那個為太子求情的人殺掉。
太子劉據逃到湖縣……這事牽連很大,太子自盡,兩個兒子被殺,田仁和為太子求情的人被殺,仁安被殺,衛子夫自盡,這事發展成幾萬多人被殺,漢武帝的暴行使他受到了喪子之痛。「漢武帝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既是明君,又是暴君,作為皇帝,他是成功者,作為人,他是失敗者,漢武帝是政治家,是中國文明的始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