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北師大版1千米有多長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動,體驗1千米有多長,知道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2、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體驗1千米有多長,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體驗1千米有多長,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課前准備:米尺、記錄單、表。
教學過程:
一、 創設情境
1、 同學們,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長嗎?
學生估計自己一步的長度。
2、 下面我們請一名同學上來走一走,再請一位同學量一量,看看我們同學
的一步大概有多長?
學生實地測量一步有多長。
二、 探究與體驗
1、 實際測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長時間。
剛才我們測量了這位同學的一步有多長,其他同學走一步和他差不多。下面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在操場上走一走,數數10米、100米大約有多少步,分別用了多長時間,並做好記錄。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操場活動並做好活動記錄。
教師深入到各小組了解學生的活動情況,指導學生用自然走路的方式測量長度。
學生匯報自己的步測結果。
2、 估計和想像1千米有多長。
以你現在走100米的步數和所用的時間,估計自己走1000米需要多少步,
要用多長時間。
學生估計1000米大約有多長,並用語言表達出來。
教師一學校操場為例,想想1000米有多長。
讓學生閉上眼睛,在腦海中想像沿操場走幾圈,感受一下1000米的實際長度。
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一段事先准備好而且學生比較熟悉的路段,供學生體驗1000米有多長?
學生以這段路來進一步加深對1000米的認識。
想一想:還有哪些你熟悉的地方的長度大約是1000米?
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來舉例。
師總結:1000米也可以用以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km)來表示:
如果用字母表示公式,該怎麼寫呢?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學生讀寫公式。
怎樣巧用公式,把千米和米區分開,讓人一聽就明白?
學生試讀。
指導學生在單位與數字之間適當停頓。
學生齊讀公式。
三、 實踐與應用。
完成填一填:我們知道了1千米有多長,選擇不通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
分別需要多長時間呢?看圖選擇正確的答案。
學生在書上選擇答案,並小組交流。
指名匯報,並說一說你是怎麼想的?
想一想:還有哪些地方有千米的標志?(限速標志、速度表)
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說一說。
估一估
(1)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現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到什麼地方大約有1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方法證實?請學生發表個人意見。
師小結:1千米,我們大約走2000步。我們從校門口出發數出2000步,看你正好走到什麼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呢?
四、反饋與小結:
板書設計: 1千米有多長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② 小學數學教學教案設計
「植樹問題」教學設計及說課
教學內容:人教版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第117---118頁例1、例2。
教學目標:
1. 通過探究發現一條線段上兩端要種和兩端不種兩種不同情況植樹問題 的規律。
2. 使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 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一、 談話引入,明確課題
母親節剛過,我們馬上又要迎來一個快樂的節日——「六·一兒童節 」,這也是全世界少年兒童共同的節日。其實,一年中有意義的日子還有很多,你還知道哪些?能說幾個嗎?(生說)
大家知道3月12日是什麼日子嗎?(植樹節)你參加過植樹活動嗎?植樹不僅能美化環境,凈化空氣,而且植樹中還有很多數學問題。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研究「植樹問題」。(板書課題:植樹問題)
二、 引導探究,發現「兩端要種」的規律
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①課件出示圖片。
介紹:這是我縣新修的一條公路。公路中間有一條綠化帶,現在要在綠化帶中種一行樹,怎麼種呢?
出示題目:這條公路全長1000米,每隔5米種一棵樹(兩端要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②理解題意。
a. 指名讀題,從題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
b. 理解「兩端」是什麼意思?
指名說一說,然後師實物演示:指一指哪裡是這根小棒的兩端?
說明:如果把這根小棒看作是這條綠化帶,在綠化帶的兩端要種就是在綠化帶的兩頭要種。
③算一算,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
④反饋答案。
方法一:1000÷5=200(棵)
方法二:1000÷5=200(棵) 200 +2=202(棵)
方法三:1000÷5=200(棵) 200 +1=201(棵)
師:現在出現了三種答案,而且每種答案都有不少的支持者,到底哪種答案是正確的呢?咱們可不可以畫圖模擬實際種一種?如果從圖上一棵一棵種到1000米,數一數,是不是就能知道到底誰的答案是正確的了呢?
2. 簡單驗證,發現規律。
①畫圖實際種一種。
課件演示:我們用這條線段表示這條綠化帶。「兩端要種」,我們從綠化帶的這頭開始,先在頭兒上種上一棵,然後隔5米再種一棵,再隔5米再種一棵,再隔5米再種一棵,照這樣一棵一棵的種下去……
師:大家看,已經種了多少米?(45米)這么長時間才種了45米,一共要種多少米?(1000米)要一棵一棵一棵一直種到1000米呀?!同學們,你有什麼想法?(太累了,太麻煩了,太浪費時間了)
師:老師也有同感,一棵一棵種到1000米確實太麻煩了。其實,像這種比較復雜的問題,在數學上還有一種更好的研究方法,大家想知道嗎?這種方法可不是一般的方法。大家聽好嘍,這種方法就是:遇到比較復雜的問題先想簡單的,從簡單的問題入手來研究。比如:1000米的路太長了,我們可以先在短距離的路上種一種,看一看4蠹蟻氬幌胗謎庵址椒ㄊ砸皇裕?
②畫一畫,簡單驗證,發現規律。
a. 先種15米,還是每隔5米種一棵,畫圖種一種,看種了多少棵?比一比,看誰畫得快種的好。(板書:3段 4棵)
b. 跟上面一樣,再種25米看一看,這次你又分了幾段,種了幾棵?(板書:5段 6棵)
c. 任意選擇一段距離再種一種,看這次你又分了幾段,種了幾棵?從中你發現了什麼?
(板書: 2段 3棵;7段 8棵;10段 11棵。)
d. 你發現了什麼?
小結:你們真了不起,發現了植樹問題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規律,那就是:
(板書:兩端要種:棵樹=段數+1)
③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a. 課件出示:前面例題
問:應用這個規律,前面這個問題,能不能解決了?那個答案是正確的?
1000÷5=200 這里的200指什麼?
200 +1=201 為什麼還要+1?
師:這個「秘方」好不好?
通過簡單的例子,發現了規律,應用這個規律解決了這個復雜的問題。以後,再遇到「兩端要種」求棵樹,知道該怎麼做了嗎?
b. 解決實際問題
運動會上,在筆直的跑道的一側插彩旗,每隔10米插一面(兩端要插)。這條跑道長100米,一共要插多少面彩旗?(學生獨立完成。)
問:這道題是不是應用植樹問題的規律解決的?
師:看來,應用植樹問題的規律,不僅僅能解決植樹的問題,生活中很多類似的現象也能用植樹問題的規律來解決。
小結:剛才,我們應用發現的規律,解決了一個實際問題。我們已經知道,「兩端要種」求棵樹用段數+1;如果「兩端不種」棵樹和段數又會有怎樣的關系呢?
三、 合作探究,「兩端不種」的規律
1. 猜測「兩端不種」的規律。
猜測結果是:兩端不種:棵樹=段數-1
師:到底同學們的猜測是不是正確呢?我們還是用前面學習的方法,舉簡單的例子畫一畫,種一種。
要求:每人先獨立畫一段路種種看;然後4人一組進行交流。你們組發現了什麼規律?
2. 獨立探究,合作交流。
3. 展示小組研究成果,發現規律,驗證前面的猜測。
小結:同學們太了不起了,通過舉簡單的例子,自己又發現了「兩端不種」的規律:棵樹=段數-1。如果「兩端不種」求棵樹,你會做了嗎?
4. 做一做。
①在一條長2000米的路的一側種樹,每隔10米種一棵(兩端不種)。一共需要多少棵樹苗?(學生獨立完成)
②師:同學們注意看,這道題發生了什麼變化?
課件閃爍:將「一側」改為「兩側」
問:「兩側種樹 」是什麼意思?實際要種幾行樹 ?會做嗎?趕緊做一做。
小結:今天我們研究了植樹問題的兩種情況。發現了兩端要種:棵樹=段數+1;兩端不種:棵樹=段數—1。以後同學們在做題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分清是「兩端要種」還是「兩端不種」。
四、 回歸生活,實際應用
1. 一根木頭長8米,每2米鋸一段。一共要鋸幾次?(學生獨立完成。)
8÷2=4(段)
4—1=3(次)
問:為什麼要—1?這相當於今天學習的植樹問題中的那種情況?
2. 我們身邊類似的數學問題。
①看,這一列共有幾個同學?(4個)如果每相鄰兩個同學的距離是1米,從第1個同學到最後一個同學的距離是多少米?如果這一列共有10個同學呢?100個同學呢?
②這一列還是4個同學,如果每相鄰兩個同學之間的距離是2米,從第一個同學到最後一個同學的距離是多少米呢?
3.在一條路的一側種樹,每隔6米種一棵,一共種了41棵樹。從第1棵樹到最後一棵樹的距離是多少米?
五、 全課總結
通過今天的學習,你有哪些收獲?
師:通過今天的學習,我們不僅發現了植樹問題中兩端要種和兩端不種的規律,而且還學習了一種研究問題的方法,那就是遇到復雜問題先想簡單的。植樹中的學問還有很多,有興趣的同學,課下可以查閱有關的資料繼續研究。
「植樹問題」說課
「植樹問題」是人教版新課程標准實驗教材四年級下冊「數學廣角」的內容。大家都知道,數學的思想方法是數學的靈魂。本冊安排「植樹問題」的目的就是向學生滲透復雜問題從簡單入手的思想。為此,本課制定了三個教學目標:
1. 通過探究發現一條線段上兩端要種和兩端不種兩種不同情況植樹問題的規律。
2. 學生經歷和體驗「復雜問題簡單化」的解題策略和方法。
3. 讓學生感受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廣泛應用,嘗試用數學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中的簡單問題,培養學生的應用意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課教學分四大環節:
一、談話導入,明確課題
二、引導探究,發現「兩端要種」的規律
1. 創設情境,提出問題。
通過創設在公路中間綠化帶中植樹的現實問題情境,提出「共需多少棵樹苗的問題」。學生在解答的過程中出現了三種不同的答案,到底哪種答案對呢?引導學生通過畫圖實際種一種去檢驗。通過模擬種學生體驗到一棵一棵種到1000米太麻煩了,於是老師介紹研究復雜問題的方法:遇到復雜問題想簡單的,從簡單問題入手去研究。(說明:為了使學生對復雜問題簡單化的思想體驗得更深刻,教材原題是在100米的小路的一側植樹我們將100米改為了1000米。)
2.簡單驗證,發現規律。
在舉簡單例子畫一畫這個環節,安排了兩個小層次:
① 按老師要求畫。
② 學生任意畫。
通過按老師要求畫,學生對棵樹和段數的關系已有了一定的感性認識。然後讓學生再任意畫一畫,種一種,更豐富了學生的感性材料,為學生順利發現並總結規律打下了基礎。
3.應用規律,解決問題。
①應用規律,驗證前面例題哪個答案是正確的。
②應用規律,解決插多少面小旗的問題。
這樣一方面鞏固剛發現的規律,另一方面使學生認識到植樹問題的規律不僅僅能解決植樹的問題,還能解決生活中很多類似的問題。
三、合作探究「兩端不種」的規律
1. 猜測「兩端不種」的規律。
猜測是一種培養學生推理能力的好方法。學生已經發現了「兩端要種」的規律,這時候老師提出如果兩端不種,棵數和段數又會有怎樣的規律呢?有了前面的學習基礎,學生的思維非常活躍,想表達的慾望也很強烈。所以這時候讓學生進行猜測是很有必要的,通過驗證證明絕大多數同學的猜測是正確的,這樣學生的研究成果被認可使學生會有一種成就感,從而也更增強了學生學習數學的信心。
2. 獨立操作,探究規律。
有了前面的學習基礎,放手讓學生先獨立探究再合作交流,通過簡單的例子驗證前面的猜測,發現兩端不種的規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對復雜問題從簡單入手的數學思想又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四、回歸生活,實際應用
設計了三道題:鋸木頭、算第一個同學和最後一個同學的距離以及對算距離問題的進一步鞏固。通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使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從而使學生深刻感受到數學的應用價值,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不錯吧
③ 怎樣設計出一份好的教案1000字
在實際的課堂教學中,我們經常在課後感到一些遺憾,但實際上課堂上的缺陷和漏洞總是與備課不充分、不細致,教案的書寫不全面有關.教師要上好一節課,往往需花費十倍於它的或更多的時間作準備.認真寫好教案是合格教師的基本功.寫好教案主要應當掌握三個環節:一、要吃透課標和教材 課前,教師在通讀教材,了解該水平段學生所要掌握的各項運動技能的基礎上,要對本教案所涉及到的課標和教材進行精讀,並進行深入的分析,弄清本課所要完成的教學目標,細化成課時學習目標;確定重點和難點;考慮安排那些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設計教學程序;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因素.通過教材分析和深入的思考,一份教案的藍圖已經形成了.二、要了解學生.兵家講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教師若想教學有效亦需要了解、掌握學生,即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出適合於學生的教學方法,以求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備課不但要備教材,還必須要備學生.在寫教案之前要先了解一下學生的實際情況,然後再來具體研究.三、在前兩個環節的基礎上寫好教案,備好課在做好了前兩個環節工作的基礎上,我覺得一份好的教案在教學過程設計都有以下幾個內容:1、教學內容的引入.教學內容的引入就是課堂導語,它是教與學的紐帶,是讓學生走進教材、掌握教材的橋梁.因此,教師應該根據確定的教學目的、內容,針對學生的心理,精心設計課堂導語,巧妙地導入新課,以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就如新課標要求我們對低段學生的教學多採用情境教學方法,在課的開始部分設計一定情境來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2、教學內容.寫教案時,必須將教學內容分步驟分層次地寫清楚,必要時還應在每一部分內容後註明所需的時間.這樣,可以使所講授的內容按預計時間穩步進行,不至於出現前松後緊或前緊後松的局面.3、教學形式的設計.教學要求形式的多樣化,如探究式教學、游戲教學、自主合作教學等,以此來調動學生的學習和練習積極性,使整個課堂形成一個良好的氛圍.4、小結.小結既是課堂教學的結束語,又是強化教學重點的必不可少的手段.好的總結可以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為指導好教師寫好教案,現將優秀教學設計評比標准公布如下:教案應該力求體現「六性一特色」,即:規范性、科學性、先進性、針對性、啟發性、系統性和突出課堂教學改革的特色.
④ 北師大版二年級數學下冊 1千米有多長 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通過「走一走」、「估一估」、「想一想」等活動,體驗1千米有多長,知道千米和米之間的關系.
2、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和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體驗1千米有多長,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教學難點:體驗1千米有多長,建立1千米的長度觀念.
課前准備:米尺、記錄單、表.
一、 創設情境
1、 同學們,你知道你走一步有多長嗎?
學生估計自己一步的長度.
2、 下面我們請一名同學上來走一走,再請一位同學量一量,看看我們同學
的一步大概有多長?
學生實地測量一步有多長.
二、 探究與體驗
1、 實際測量,感受走100米用多長時間.
剛才我們測量了這位同學的一步有多長,其他同學走一步和他差不多.下面
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在操場上走一走,數數10米、100米大約有多少步,分別用了多長時間,並做好記錄.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到操場活動並做好活動記錄.
教師深入到各小組了解學生的活動情況,指導學生用自然走路的方式測量長度.
學生匯報自己的步測結果.
2、 估計和想像1千米有多長.
以你現在走100米的步數和所用的時間,估計自己走1000米需要多少步,
要用多長時間.
學生估計1000米大約有多長,並用語言表達出來.
教師一學校操場為例,想想1000米有多長.
讓學生閉上眼睛,在腦海中想像沿操場走幾圈,感受一下1000米的實際長度.
教師可以向學生提供一段事先准備好而且學生比較熟悉的路段,供學生體驗1000米有多長?
學生以這段路來進一步加深對1000米的認識.
想一想:還有哪些你熟悉的地方的長度大約是1000米?
學生根據自己的感受來舉例.
師總結:1000米也可以用以個新的長度單位千米(km)來表示:
如果用字母表示公式,該怎麼寫呢?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學生讀寫公式.
怎樣巧用公式,把千米和米區分開,讓人一聽就明白?
學生試讀.
指導學生在單位與數字之間適當停頓.
學生齊讀公式.
三、 實踐與應用.
完成填一填:我們知道了1千米有多長,選擇不通的交通工具走1千米,
分別需要多長時間呢?看圖選擇正確的答案.
學生在書上選擇答案,並小組交流.
指名匯報,並說一說你是怎麼想的?
想一想:還有哪些地方有千米的標志?(限速標志、速度表)
學生聯系生活實際想一想,說一說.
估一估
(1)我們知道了1千米的實際長度,現在請你估計一下從校門口出發到什麼地方大約有1千米?誰能用比較科學的方法證實?請學生發表個人意見.
師小結:1千米,我們大約走2000步.我們從校門口出發數出2000步,看你正好走到什麼地方,與你剛才的估計是否相符呢?
四、反饋與小結:
板書設計:1千米有多長
1千米=1000米
1km=1000m
⑤ 《1千米有多長》教學設計
活動一:室外進行來
安排學生以自小組為單位,在操場上走一走,數一數10米、100米大約有多少步,走100米要用多長時間,並做好記錄,在小組內交流一下走完100米後的感受。
活動二:室內進行
(1)學生匯報交流結果,走100米要用的時間。全班交流。
(2)讓學生想像一下,1千米要走多少步,要用多長時間,在小組內交流。
(3)小組匯報估測結果和方法。
最後讓學生說說生活中的1千米,估測從家到學校有1千米遠嗎?
教學反思
教學分為兩個階段進行。第一階段在室外進行,讓學生分小組實際走一走10米和100米的距離,在小組內交流所走的步數和所用的時間及走完後的感受,為突破重點作好鋪墊。第二階段在室內進行,通過小組內交流、想像出1千米有多長,走完1千米要用多長時間,突破重點。最後通過練習充分拓展知識的深度和廣度,發展學生的空間想像力,鞏固學生已形成的對1千米有多長的感性認識。這樣的實踐話動不僅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滲透了猜測、估算的數學思想方法,是有價值、有數學趣味的實踐活動
⑥ 如何進行教學設計
「在第一次學習新教材時,不要讓任何一個學生對事實、現象、規律性做出膚淺的理解,不要使學生在第一次學習數學規律性時就解錯例題、應用題等。」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中這樣寫道。為了實現這一教學效果,教師就必須從教學設計入手,確保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設計是以獲得優化的教學效果為目的,以學習理論、教學理論及傳播理論為理論基礎,運用系統方法分析教學問題,確定教學目標,建立解決教學問題的策略方案、試行解決方案、評價試行結果和修改方案的過程。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教師應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即內部學習起點,還要考慮外部數據信息的提供,即學習的外部資料的有效組織。只有外部資料的合理整合才能引起學生主動參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數學學習過程才會成為學生自主學習、自主建構、自主發展的過程,才能讓每個學生在教學中都學有所獲。總之,進行教學設計時既要仔細剖析學習的主體――學生,也要參透外部資料的源泉――教材,只有做到二者的「雙劍合璧」,才能讓教學設計更有效。
一、剖析學生,以生定教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都應體現在學生身上。《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經驗基礎之上。」因此,為了讓數學教學活動更有效,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實際生活背景和已有的經驗基礎和就成為教師在教學設計前的首要研究對象。
1.分析學生已有經驗,確定有效的教學起點。美國心理學家奧蘇泊爾說過:「影響學習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已經知道了什麼,我們應當根據學生原有的知識狀況去進行教學。」因此,了解學生的已有的生活經驗及知識經驗是實現因材施教、提高教學效率的前提。教師在教學前要通過調查和訪談等方式全面了解學生對於即將要學習的內容了解掌握的程度如何,學生是否具備了學習新知識所必備的知識和技能水平,學生在課上可能遇到的和可能會提出的問題有哪些,以此確定教學設計中哪些知識應重點講解,哪些知識應略講甚至不講,找准學生已有知識經驗和新知識之間的連接點,也就找到了學生的學習起點。在教學「1000以內數的認識」一課前,用談話的方式了解到許多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有了對1000以內數讀寫的初步認識,會從100數到199,從200數到299,但每逢數到幾百九十九時就不知該如何數下去了,而且幾乎所有學生都知道數位順序表中百位的左邊叫千位,用學生的話說就是「千位比百位更厲害」,也就是知道計數單位「千」比「百」大。但對於「千」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比「百」大卻不太清楚。根據以上對學生知識經驗的了解,教學設計時我以學生熟知的「數位」知識為教學的起點,讓學生介紹已經學過的數位及計數單位,說說計數單位的由來(即為了滿足計數的需要,10個一變成一個十,10個十變成一個百),師追問:有10個百該怎麼計數呢?從而使學生體驗用類比的思想推導出10個「百」變成一個「千」的過程,並通過計數器的演示加深對這一結論的理解。同樣,從學生已有的對讀數、寫數的認識經驗基礎上,讓學生自主探究1000以內數的讀寫方法。最後在形式多樣的數數活動中突破幾百九十九到整百或到整千的知識難點。只有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才能使教學設計更合理、更有效。
2.分析學生認知規律,確定有效的學習方式。數學學習是學生自主建構的過程,是學生再創造數學的過程,這一個過程必須由學生親自完成,教師只能是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而不是支配者。因此,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要分析學生的認知規律,站在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選擇合適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認知矛盾中思考、在動手操作中體驗、在交流討論中升華,為學生留出充分的思維空間。「克與千克」是二年級下冊的內容,二年級的學生雖然在生活中接觸過質量問題,但質量單位在數學知識層面上還是第一次接觸,沒有舊知識的銜接點。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了他們往往先關注物體的大小、長短甚至顏色等外部表面性的特徵,而對於質量的本質性的關注則較少,對質量單位還缺乏具體感知。考慮到這一點,我在教學設計時以學生感興趣的「蹺蹺板游戲」引入課題,設計了自己猜一猜和掂一掂、小組內稱一稱和找一找、集體評一評和說一說的活動,讓學生以自主觀察、組內操作並交流等形式,在大腦中形成「克」和「千克」的真實表象,建立正確的質量觀念。
二、參透教材,以書定教
新課程標准要求:數學課程內容不僅包括數學的結論,也應包括數學結論的形式過程和數學思考方法。而現行的小學教材內容雖然是諸多數學專家、學者、一線教師精心選擇、反復推敲呈現出來的教學素材,但由於篇幅、載體等限制,其主要內容大都是現成的思維結果的系統表述,數學結論的形成過程和數學思考方法只是略顯端倪。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前讀懂文本、讀懂教材,有把握和確定教學目標、重難點,構建教學方案,確保教整體教學設計的有效性。
1.認真研讀課程標准,做到心中有「度」。認真研讀課程標准,是整體把握教材的前提和基礎。教師在教學設計前要對小學教學標准中的總體目標、基本理念、設計思路等有一個全面的認識。如新課標指出:數學教育,一方面要使學生掌握現代生活和學習中所需要的數學知識和技能,一方面要充分發揮數學在培養人的科學推理和創新思維的功能,使學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數學訓練,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這是數學設計的指導思想,是小學數學課程的總體目標,所有的數學活動都要在這個目標的統領下進行才有效。同時,課標中關於教學目標表述的「了解、理解、掌握、運用、經歷、體驗、探索」等詞語的具體含義也要能夠准確理解。
2.仔細閱讀教師用書,做到心中有「書」。教材中素材呈現一般比較簡潔,教師要想真正了解教材的設計意圖和教學目標,就得仔細地研讀教師用書中的教學目標、教材說明和教學建議評價等內容。弄清教材各部分內容的形成過程,在知識網路中的位置和地位,做到心中有「書」。如此,才能在教學設計時做到游刃有餘地駕馭教材,做到既「瞻前」又「顧後」。
3.因地制宜,活用教材。教材因為編寫媒體的限制,不能把一些動態的情境表現出來。因地區、學生的差異,教材的部分情境離學生現實生活較遠時,教師在設計時就應創設、選擇與學生密切相關的情境與問題,把生活中的鮮活題材引入教學設計。例如:教學《小數加減法》時,教材上的例題多是些「各國跳水選手的得分情況」之類的學習素材,離學生生活較遠,無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故我選用了本年級4個班的數學期末成績作為學生的學習素材,問:咱們班處在全年級第幾?與第一名的班級相差多少分?由於是學生們熟悉的成績問題,又與本班的榮譽有關,學生們的求知慾望很強,學習情緒高漲,都積極思考力求快點找到本班與第一名班級的差距。另外,教師還應在鑽研教材的基礎上,對教材進行經驗性的加工和處理,為學生提供生動的、豐富的、有層次性的學習資料。
總之,教學過程是「教」與「學」和諧統一的過程。「教師」和「教材」都是為學生的學習服務的,不能凌駕於「學生」和「學習」之上。教學設計只有以「以生定教」和「以書定教」這二者為基礎,雙管齊下,才能實現有效教學,打造高效課堂。